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1

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图书

REPORT O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 NO.5:PEOPLE FOREMOST:CHINA’S 10 YEAR’S BUILDIMG A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2002-2012)

SSAPID:101-0619-1730-52
ISBN:978-7-5097-360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指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动力。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民为本,让全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最大限度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梦想,在和谐世界中打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梦”。

相关信息

丛书名: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作 者: 邹东涛 欧阳日辉
编 辑:许秀江;林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法律声明

 绪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齐头并进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与进程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与意义

    二 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与阶段划分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助推器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大指标稳步提升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完善

     (一)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向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

     (二)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

     (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成熟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区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教训与重点难点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经验

     (一)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与时俱进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促动发展的能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

     (四)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

     (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精神动力

     (六)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汲取的教训

     (一)地方政府过分追求GDP,经济偏热存隐患

     (二)城乡、地域、行业差距明显,经济发展不均衡

     (三)经济转折点形势严峻,社会公正受到损害

     (四)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四节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

    一 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

    二 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为全面小康提供物质基础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努力缩小地区间差距

     (四)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一)深化国企改革、打破垄断,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力

     (二)深化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四)健全覆盖全国的社保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五)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与中国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七)全方位加快农村体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八)兼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前行

 BⅡ 专题篇

  B.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历程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初步探索: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化阶段: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效

    一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跃居第二

    二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产业结构改善,第三产业发展比重明显提高

     (二)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城乡经济发展趋向协调

     (三)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三 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高

    四 节能降耗增效和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

     (一)节能降耗增效取得积极进展

     (二)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

    五 科学技术备受重视,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发展的困局

    一 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

    二 产业结构欠合理,技术创新成为发展“瓶颈”

    三 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四 资源环境硬约束制约经济增长

   第四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

    一 转变宏观调控方式,提高宏观调控效率

    二 优化需求结构,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三 推进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 改善民生制度安排,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五 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

    一 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二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

    二 改革开放后至21世纪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三 全面小康社会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历史经验

    一 要遵循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二 要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三 要继续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

    四 要建立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方针

  B.4 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第一节 简单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城镇化建设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机理

    一 城镇化的概念和含义

    二 新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三 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的内在机理

    四 城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

    五 城镇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机理

   第三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困难

    一 土地的问题

    二 人口的问题

    三 产业的问题

    四 制度的问题

   第四节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 推进城镇化要注重规划引领

    二 推进城镇化要以“占补平衡”满足土地需求

    三 推进城镇化要以耕地规模经营满足劳动力需求

    四 推进城镇化要以比较优势确定产业布局

    五 推进城镇化要以城乡制度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B.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第一节 就业与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 就业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二 小康社会对民生和就业指标的要求

   第二节 2002年以来就业方面取得的进展

    一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 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四 就业者合法权益有效改善

   第三节 总结我国的就业政策

    一 实行了就业优先和公平就业战略

     (一)就业优先战略

     (二)公平就业战略

    二 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就业政策

     (一)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和演变

     (二)针对两大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政策

      1.农民工就业政策

      2.大学生就业政策

    三 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就业模式

     (一)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渐进式增强

     (二)农民工就业方式的“双轨制”

     (三)庞大的非正规就业

   第四节 我国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 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 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 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四 就业者合法权益有待加强

     (一)劳动者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二)劳资关系不和谐,劳动争议案件多

     (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四)农民工权益仍然得不到有效维护

   第五节 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 总体思路

     (一)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二)统筹城乡和地区就业

     (三)实现扩大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提高的双重目标

    二 基本政策

     (一)市场性就业政策角度

      1.调节劳动需求的充分就业政策

      2.调节劳动力供给的人力政策

      3.劳动力市场匹配方面: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二)保护性就业政策

      1.平等就业权利保护

      2.工作场所权利保护

      3.社会保障体系

     (三)对象性就业政策领域

     (四)促进就业的综合性政策体系

  B.6 收入分配差距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其影响

    一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三)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四)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过大

    二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适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过度的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挫伤低收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2.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

    一 收入分配制度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二 初次分配秩序混乱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

     (一)政府过多涉及初次分配领域

     (二)市场体系构建中行业垄断收入过高

     (三)低收入人群收入低并且数量庞大

    三 再分配调节不力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一)税收制度不健全

     (二)转移支付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社会保障发展滞后

    四 监管治理不力加剧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节 包容性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比例关系

     (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 以包容性增长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平竞争的要素分配制度

     (二)整顿和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1.减少政府对初次分配领域的干预

      2.打破行业垄断,抑制垄断收入

      3.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三)完善政府再分配机制

      1.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缓解收入差距的“马太效应”

      2.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强对低收入地区和人群的财政支持力度

      3.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公平

     (四)规范政府行为,遏制“灰色收入”

  B.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 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二 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三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攀升

    四 城镇社会保险开始接收农民工参保

    五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开始起步

    六 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七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八 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新问题和新任务

    一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二 各类养老保险之间的缴费年限认定和换算工作

    三 医疗保险异地结算问题

    四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关系的衔接

     (一)工伤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关系

     (二)失业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

    五 各层次、各支柱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

  B.8 医疗卫生改革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卫生事业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 良好的国民健康素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居民健康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1.健康权是国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关注居民健康成为政府工作目标之一

     (二)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卫生事业发展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

      1.有效控制急性传染病,保障居民健康

      2.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政府投入,缓解“看病贵”的问题

      3.增加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4.整体健康指标得到改进

    二 提高健康素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我国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发展卫生事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内容

      1.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新发展观:绝不能牺牲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发展

   第二节 卫生事业发展十年成就(2002~2012年)

    一 总体成就

    二 卫生医疗改革的21世纪探索(2002~2005年)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力求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1.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落实“以农村为重点”的工作方针,新农合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

      3.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城市两级双向转诊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思路

      4.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

     (三)对这一阶段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评价

    三 全面医改新时期(2006~2012年)

     (一)新医改体现出的理念和原则

     (二)新一轮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优质价廉的药品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和监管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三节 未来医改工作展望

  B.9 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 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

    一 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建设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经济社会建设

   第二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历程与经验

    一 创新机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 转变职能,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

    三 转企改制,活力初现

    四 调整结构,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张

   第三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

    一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抵消了我国文化领域进入战略机遇期的潜在价值

    二 文化政策目标弹性与政策工具所导致的“不良博弈”问题值得重视

    三 文化产业整体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四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以美国为例

   第四节 我国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B.10 房地产市场调控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节 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历程和得失

    一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历程

    二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得失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经验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待完善之处

      1.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2.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收益

      3.市场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

      4.对房地产市场特点考虑不够

      5.房地产财富和收入上的差距未受重视

    三 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

     (一)促使房价回到合理区间

     (二)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第二节 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演进

    一 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制度发展

    二 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三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情况

   第三节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 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 现行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 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策建议

  B.11 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一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一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特点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既各有侧重,又内在统一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多层次的内涵

     (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模式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基于国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改变生产消费方式,共建生态文明

    三 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

     (一)我国主要能源储量情况

     (二)我国能源消费情况

   第二节 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

    二 “十一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成果

    三 “十二五”规划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部署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力机制

    一 资源和环境压力倒逼“两型”社会建设

    二 中央和地方政府是“两型”社会建设大计的引领者和执行者

    三 广大民众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力量

    四 要摒弃唯速度、唯规模、唯数量的政绩观

   第四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一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二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重视绿色经济发展

    三 协同攻关核心技术,壮大民间研发力量

    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五 健全法律体系,为“两型”社会提供强制力支撑

    六 鼓励多方参与,上下一致建设“两型”社会

    七 完善民主监督体系,保障“两型”社会建设

  B.12 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制保障

   第一节 法治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与推动作用

    一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二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三 实现党的依法执政、规范政治运行制度

    四 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法治的重大发展

    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

    二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三 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四 深化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五 提出构建法治政府

    六 提出司法和谐理念

    七 宪法和法律确定保护私有合法产权

    八 司法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第三节 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法治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二 法律执行效果有待加强

    三 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 法律信仰理念有待改善

    五 公民权利救济机制尚不健全

    六 基层依法治理受到诸多困扰

   第四节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完善的法治保障

    一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 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理念

    三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 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机制

  B.13 后记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编委会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头十年和后十年的交会点上,如何能够继续把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黄金发展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划分成温饱型、宽裕型和殷实型三个阶段。十六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国及各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由温饱型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年,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地方政府过分追求GDP,城乡、地域、行业收入差距明显,社会公正受到损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后十年的战略机遇期,扎实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当务之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充分就业、缩小贫富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途径。实现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医疗卫生事业和住房保障制度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2010)》,《调研世界》2010年第12期。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2011)》,《调研世界》2011年第12期。

[5]陈立新:《“三农”问题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6]陈述:《“三步走”发展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6期。

[7]邸乘光:《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唯实》2010年第11期。

[8]高尚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9]顾钰民:《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6期。

[10]李振京、张山林:《2009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特点与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11]刘鸿:《论我国经济改革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学术交流》2010年第5期。

[12]吕俊华:《中国经济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管理工程师》2011年第1期。

[13]孙明非、牛犁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10大关键》,《小康》2005年第12期。

[14]王红茹、朱杉:《社科院:我国成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一》,人民网,http://health.people.com.cn/h/2011/0921/c226951-2461269656.html?anchor=1,2011-09-21。

[15]王梦奎:《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中国当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6]王世奇:《正视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h/2012/0105/c25408-1802427062.html,2010-01-05。

[17]王兆铮:《机遇、思危、强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状态问题》,《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

[18]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4。

[19]谢学仁、靳共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20]杨丽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由之路》,《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理论专辑。

[21]杨秋宝:《经济发展总体转型的选择: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向适度经济增长》,《企业经济》2011年第12期。

[22]杨宜勇:《五大因素导致中国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中国经济网,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08/02/t20070802_12400638_1.shtml,2007-08-02。

[23]尹国胜:《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载《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5期。

[24]张功杭、张军果:《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5]张田水、张长伟:《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解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26]赵峰、姜德波:《“十二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1期。

[1]陈军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的实现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唐龙:《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当代财经》2007年第12期。

[4]王一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5]辛本健:《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对策》,《红旗文稿》2011年10月11日。

[6]冷兆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形成历程与重大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9期。

[7]辛本健:《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与对策》,《红旗文稿》2011年10月11日。

[8]陈军亚、郭熙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9]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课题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调研世界》2011年第12期。

[11]胡伯项、张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12]李炳、孙然:《实践引发理论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思考》,《兰州商学院》2009年第1期。

[13]卫兴华、侯为国:《2011年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2期。

[14]简新华:《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当代财经》2011年第11期。

[15]赵振华:《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16]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经济纵横》2010年第6期。

[17]颜晓峰、王玉周:《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2010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

[1]艾云航:《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2]曹恺宁、杨东:《新农村建设应体现地域特色——西安新农村建设的新探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1卷第2期。

[3]常亮、贾金荣:《乡村运动:城市功能的延续——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内在关系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卷第1期。

[4]陈丽霞、张文秀:《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农村经济》2004年S1期。

[5]陈斐、康松:《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和对策》,《求实》2006年第2期。

[6]陈锡文:《深化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7]陈学云、史贤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平台》,《经济学家》2011年第3期。

[8]冯书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9]古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一 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历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4期。

[10]韩永廷:《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蚌埠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1]何春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海纵横》2006年第4期。

[12]贺雪峰:《新农村建设:打造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

[13]黄跃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

[14]贾琼:《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5]李成贵:《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2期。

[16]李瑞林、李正升:《巴西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及启示》,《城市问题》2006年第4期。

[17]李文政:《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前沿》2003年第7期。

[18]刘重来:《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述略》,《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9]刘登高:《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深层次问题》,《农村工作通讯》2006年第7期。

[20]刘华清:《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接力》,《北京党史》2006年第3期。

[21]毛志忠:《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经济问题》2007年第4期。

[22]〔美〕科斯、阿尔钦、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3]秦文、林鸿:《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启示》,《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28卷第2期。

[24]丘有阳:《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卷第2期。

[25]任晓丽:《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理性选择》,《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6]沈贞伟:《五四新村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及破产原因探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第5期。

[27]苏萱:《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卷第1期。

[28]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9]王艳敏、谢子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回顾与比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10卷第4期。

[30]王宗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途径和对策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卷第4期。

[31]吴焕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启示》,《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33卷第1期。

[32]《新农村建设要防止七个倾向》,《中国建设教育》2006年第5期。

[33]徐杰舜、海路:《从新村主义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述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1卷第2期。

[34]严小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35]杨学成:《从中国近现代农经史,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6]臧小芳:《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解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37]张磊:《试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并行发展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38]赵庆海,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2期。

[39]钟贤华:《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前路径》,《东南学术》2007年第4期。

[40]《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建设新村庄》,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1/06/content_3739338.htm,2005年11月6日。

[1]Dale W.Jorgenson,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ur and Development of Dual Economy,Oxford Economic Papers,19.3,1967.

[2]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对策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3]陈东琪:《中国二元结构转换: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4]陈辉:《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机制设计与措施》,《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6期。

[5]陈宗胜、黎德福:《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6]费景汗、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7]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8]郭涛、宋德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经济内生增长模型》,载《南方经济》2006年第8期。

[9]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0]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西苑出版社,1990。

[11]李陈华、柳思维:《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的洛伦兹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3期。

[12]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4]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5]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17]托达罗:《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8]王东京:《经济学笔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9]王东京:《中国的难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0]王检贵:《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1]袁崇法:《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问题》,《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2]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2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5]周振、谢家智、高庆鹏:《内生金融发展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1]蔡昉、王美艳:《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董晓媛、沙林:《性别平等与中国经济转型:非正规就业与家庭照料》,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孔德威:《劳动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赖德胜、李长安:《扩大就业是未来10年的重要任务》,2009年6月1日《学习时报》。

[5]赖德胜、李长安:《以创业促进就业的效应分析及政策选择》,《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6]赖德胜、李长安:《中国就业6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7]毛立言:《世界主要国家劳动就业政策概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8]莫荣:《2002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9]徐林清:《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燕晓飞:《非正规就业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2]杨宜勇、杨清河、张琪:《回顾与展望:中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3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3]杨云彦、蔡昉等:《城市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转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4]游钧:《2008~2009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15]张小建:《中国就业的改革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1]苏海南:《收入分配之我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宋晓梧等主编《中国收入分配:探究与争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张东生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11)》,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麻健:《调整不合理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5]张颖春:《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6]余斌等:《国民收入分配:困境与出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7]李晓西等:《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著《中国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9]全国人大财经委专题调研组编《国民收入分配若干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0]崔军:《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制度安排》,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1]邹东涛:《理性分析收入差距与贫富矛盾》,《当代经济》2008年第6期。

[12]邹东涛:《贫富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焦点》,《山东经济》2008年第1期。

[13]邹东涛:《收入分配与贫富和谐的冷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9期。

[14]张颖春:《试析和谐社会目标下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求是学刊》2008年第3期。

[15]谢旭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年第5期。

[16]杨宜勇、池振合:《我国收入分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税务研究》2010年第9期。

[17]杨宜勇:《关于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中国投资》2010年第8期。

[18]宋晓梧:《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改革》2010年第11期。

[1]James M.Buchanan.1965.“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ca 32.

[2]Paul A.Samuelson.1954.“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6(4).

[3]Richard A.Musgrave.1957.“A Multiple Theory of Budget Determination,”Finanz Archiv,New Series 25(1).

[4]〔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英〕尼古拉斯·巴尔:《福利国家经济学》,郑秉文、穆怀中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6]褚福灵:《统筹城乡社保应走统筹之路》,《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9期。

[7]邓大松、刘昌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回顾、评估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段明华:《论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9]封铁英、戴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需求倾向影响因素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10]高书生:《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保障问题》,《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1期。

[11]耿永志、刘秀艳:《“新农保”如何处理与农民工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3期。

[12]侯明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面临的体制缺陷及改进——以“国家统筹城乡保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3]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14]黄开腾:《论城乡统筹视野中的社会保障均衡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5]刘苓玲:《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衔接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6]罗雁翎、梁晓华、苏兴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实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启示》,《北方经济》2011年8月。

[17]世界银行报告:《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养老金制度改革国际比较》,郑秉文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8]王国军:《保险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王晓军、乔扬:《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

[20]韦朝烈、黄炳境:《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探求》2010年第6期。

[21]薛惠元、王翠琴:《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22]杨翠迎、冯广刚、孙珏研:《上海与北京两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比较》,《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3期。

[23]杨立雄:《中国养老金待遇差距问题研究》,《新视野》2010年第1期。

[24]杨燕绥、胡乃军:《财政支出比较视角下公务员退休金制度设计》,《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2期。

[25]袁文全、张卫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实践向度》,《学海》2010年第6期。

[26]张继民、吴忠:《上海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财政压力分析》,《社会保障研究》2011年第4期。

[27]张永清:《正确认识和解决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7期。

[28]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

[2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人民出版社,2008。

[30]钟仁耀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1]周良才主编《中国社会福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2]邹东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王虎峰:《解读中国医改》,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王虎峰:《中国新医改理念和政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3]邹东涛:《2008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邹东涛:《2009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012各年度。

[6]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1各年度。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1各年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2008~2011各年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07各年度。

[10]王虎峰:公立医院改革不能用“发展”替代“改革”,2012年1月11日《南方都市报》。

[1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

[1]〔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三联书店,2006。

[2]〔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4。

[3]〔英〕丹尼斯·C.缪勒著《公共选择理论》(第三版),韩旭、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1994~2003特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流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05。

[5]《文化、创造性和市场》,全球文化报告,1998。

[6]《文化多样性、冲突和多元化》,全球文化报告,2000。

[7]《我们创造性的多样性》,世界文化和发展委员会,1995。

[8]IUD领导决策数据中心:《文化体改指数测评》,《数据中国》2011年第36期。

[9]陈灏、陈伟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思考》,《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0]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书海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11]陈威主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12]大卫·索罗斯比:《文化经济学》,张维伦等译,台北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3。

[13]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14]杜飞进、温红彦、杨雪梅:《我国文化体制的实践和思考》,《决策信息》2011年第11期。

[15]杜询诚:《“大分流”的文化成因说评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16]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5。

[17]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文化方向》,《上海教育》2011年第22期。

[18]胡慧林:《文化政策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19]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格特·扬·霍夫斯泰德著《文化与组织》(第二版),李原、孙健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0]孔建华:《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现状评价及规划建议》,《新视野》2010年第4期。

[21]李博婵:《欧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22]李景源、陈威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3]林拓主编《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4]刘新成:《有关国家文化中心建设的几个问题》,《民主》2011年第10期。

[25]罗志军:《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群众》2011年第11期。

[2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27]马晓红:《国外创意产业发展及对我国启示》,《知识经济》2011年第22期。

[28]毛少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2期。

[29]毛少莹:《发达国家的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2期。

[30]祁述裕:《中国和欧盟国家文化体制、文化政策比较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31]任小珑:《从IFO透视法国国家文化战略》,《欧洲研究》2003年第3期。

[32]申维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05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

[33]苏荣、郑必坚等:《中央党校著名专家学者学习十七大精神专题讲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34]王列生:《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识形态前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2期。

[35]王列生:《论内在焦虑中的中国文化制度创新》,于平、傅才武主编《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6]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文化报社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2005。

[37]吴敬琏、俞可平、〔美〕罗伯特·福格尔等著《中国未来30年》,中国编译出版社,2011。

[38]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9]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0]英国职业基金会,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站在前列:英国创意产业的经济表现》。

[41]于平,傅才武主编《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2]翟琨:《文化强市建设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6月。

[43]张少春:《公共财政与文化体制改革》,《求是》2007年第11期。

[44]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5]张晓明、胡慧林、章建刚主编《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6]张晓明、尹昌龙、李平主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7]张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知识经济》2011年第21期。

[48]张振鹏:《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特性和中国道路》,《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1期。

[49]章建刚:《公共文化的范畴与提供方式的创新趋势》,《深圳文化研究参考》2006年第2期。

[50]赵萍萍:《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构成要素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6月。

[51]郑能:《法国软实力的建设及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52]周莉:《以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群众》2011年第11期。

[53]Jing Wang,The Global Reach of A New Discourse:How Far Can ‘Creative Industries’ Trav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4,Volume 7(1):9-19.

[54]Mayfair Mei-huiYang,Postcoloniality and Religiosity in Modern China:The Disenchantments of Sovereignty,Theory,Culture & Society,2011,Vol.28(2):3-45.

[55]Miranda Y.P.Lee,Daniel W.C.So and Lornita Y.F.Wong,An inter-inguistic and Inter-cultural Analysis of Global Corporate Websites,Corporate Communication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11 No.3,2006.pp.275-287.

[56]Su Tong,Cultural Resources,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Long Econom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6,Volume 9(3):307-316.

[57]Weihong Zhang,China’s Cultural Future:from Soft Power to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Vol.16,No.4,November 2010,383-402.

[58]Ying Zhu,Transnational Circul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levision Dramas,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2008)4:1] Volume 4(1):59-80.

[1]陈伯庚、顾志敏、陆开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颐:《论健全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3]冯俊:《住房与住房政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高尚全、储传亨主编《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全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5]韩芳、陈彤:《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变迁特征与演化机理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0期。

[6]侯淅珉、应红、刘亚平等:《唯有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制度的重大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贾康、刘军民:《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建设部课题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建设部课题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市场专题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0]李庄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常态化历程与思考》,《中国房地产》2011年8月上半月刊。

[11]聂梅生:《我国房地产市场与调控政策分析》,《现代城市》2011年第2期。

[12]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国人大网,2009年10月28日。

[13]苏星:《怎样认识城市住宅商品化》,《房地产经济》1986年第1期。

[14]文林峰等:《城镇住房保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15]谢伏瞻等主编《土地制度与住房政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6]徐虹:《城市公共住房供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7]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丁军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献综述》,《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12期。

[2]高吉喜、王艳萍、聂忆黄、智静:《构筑六大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发展》2008年第1期。

[3]何贤杰:《实施资源立国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论我国应实施资源立国国家战略》,《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第3期。

[4]黄锡生、张雪:《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政府行为的规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金晓红:《刍议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会论坛》2009年第6期。

[6]李平:《解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7]林清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

[8]刘江宜、余瑞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及途径》,《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年第2期。

[9]马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9月6日第1版《中国改革报》。

[10]齐建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11月5日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田文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问题与对策思考》,《学习论坛》2007年第7期。

[13]吴荣秀、刘保峰:《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年第1期。

[14]姚年红:《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经济》2009年第12期(下)。

[1]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陈书翔:《试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3]杜宝虎:《小康社会法制建设初论》,《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黄文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体系》,《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1期。

[5]柯卫、唐元平:《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年第3期。

[6]马怀德:《法律实施有赖于“法治GDP”的建立》,《人民论坛》2011年第10期。

[7]亓光、杨海蛟:《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基本趋势》,《探索》2009年第5期。

[8]舒富民主编《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孙秀君:《小康社会法制的理性思考》,《天津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王德广:《中国法治建设进程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魏小军:《小康社会的宪政发展》,《学术探讨》2003年第3期。

[12]姚尚宏:《法治理念下的中国法治现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8期。

[13]于向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法治进程》,《东岳论丛》2003年第4期。

[1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5]张永和:《法律不能被信仰的理由》,《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

[16]郑言:《正确看待新中国60年的法治建设》,《探索》2010年第1期。

[17]邹东涛主编《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邹东涛主编《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