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11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1~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BEIJING(2021-2022)

SSAPID:101-0616-8676-35
ISBN:978-7-5201-9952-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全面落实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需要,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外国问题研究所主编的年度系列从书,自推出以来已经三年时间,开辟了此领域创新型研究。报告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十四五”时期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现实要求,围绕新时代命题深入探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内在规律,纳入新时期内容要素“常态化疫情防控”“冬奥会”“自贸港”等,及时跟踪与回应北京城市国际化前沿热点与焦点问题,顺应全球化下国际大都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作 者: 刘波
编 辑: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

《蔡奇主持会议研究“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和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等事项》,《北京日报》2021年9月2日。

王毅:《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国际问题研究》2022年第1期。

陈吉宁:《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6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北京日报》2022年1月13日。

熊九玲:《首都大外事 开放新格局》,《前线》2021年第9期。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凝心聚力谋发展 笃行奋进谱新篇——市外办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部署会》,http://wb.beijing.gov.cn/home/zwxx/jgdt/202201/t20220120_ 2596944.html。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人民出版社,2021。

张丽:《主场外交》,人民出版社,2020。

许鑫:《双馆联动“北京服务”护航服贸会》,《首都建设报》2021年9月7日。

高学礼:《北京使馆区对朝阳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3期。

彭卫:《北京使馆区发展、空间演化及区域效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5。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史办公室:《北京使馆区今昔》,《北京党史》2013年第1期。

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2019年统计报告》(2019 Statistics Report),2020。

徐云飞:《代村:社区化背景下当代乡村交往空间演变与趋势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赵燕萍、李晟、廖海洋:《基于空间句法的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活力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中外建筑》2021年第5期。

李美萱、刘晨皓、刘峻君、王小斌:《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历史街区交往空间营造》,《城市建筑》2021年第13期。

周航、王波:《城市袖珍公园交往空间设计探析——以无锡市梁溪区为例》,《美术大观》2021年第4期。

曾斐莉、胡帅奎、杨艳霞:《基于居民行为需求的居住小区室外交往空间设计》,《智能城市》2021年第7期。

胡石琳:《基于AHP法城郊型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三村为例》,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钮菊生:《试析国际政治中的空间因素》,《国际观察》2011年第3期。

邵魁卿:《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品牌网络传播研究》,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1。

施卫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时代特征与转型探索》,《城乡规划》2017年第6期。

曲娜:《构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完备指标体系》,《金融博览》2021年第7期。

裴超:《通过会展加强交往——北京持续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国会展》2021年第9期。

丁红卫:《日本的国际组织人才战略》,《国际论坛》2020年第4期。

朴光海:《韩国培养和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策略及启示》,《国际视野》2019年第3期。

宋国华、殷秀娟:《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年第6期。

McC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

张万春主编《中国会展法治研究报告(2020)》,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

董城、张景华:《第二十一届北京科博会开幕》,《光明日报》2018年5月18日,第4版。

孙杰:《中关村论坛与科博会融合12个专题展亮北京科创实力》,http://beijing.qianlong.com/2020/0916/4731327.shtml。

张河清、蒋露娟、陈韵:《展览会专业观众行为特征研究——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张建英、高行珍:《后疫情时代山西会展业发展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

眭海霞、诸丹、岳培宇、张寅玲:《后疫情时代“线上展会”对成都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经验启示——以第127届广交会为例》,《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陈珂:《中国会展业巅峰对话:后疫情时代的展会双线融合发展》,《中国会展》2020年第19期。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2020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官网,http://www.cces2006.org/。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编写《北京会展业发展报告2020》。

《2021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报告》,成都大学新闻网,http://news.cdu.edu.cn/index。

张敏主编《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展览业数据统计报告》(2010~2019)。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报告》(2015~2019)。

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0~2019)。

奚春、董艳玲:《2020年北京市跨国公司发展现状及趋势》,载刘波主编《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北京市商务局、普华永道:《2021北京外商投资发展报告》。

董艳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牛杰:《日常与狂欢:北京的传统节庆活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2。

闫玉刚:《世界城市视域中北京文化节庆活动分析》,载李建盛主编《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郭红:《奥运会对城市节庆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09北京市节庆活动的分析》,《城市问题》2013年第9期。

孙久文、李承璋:《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消费结构升级研究》,《当代财经》2019年第7期。

黄赜琳、刘社建:《基于ELES模型的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迁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况伟大:《房价变动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世界经济》2011年第10期。

李春风、刘建江、陈先意:《房价上涨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研究》,《统计研究》2014年第12期。

孙伟增、邓筱莹、万广华:《住房租金与居民消费:效果、机制与不均等》,《经济研究》2020年第12期。

傅辉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20年第4期。

张程茜:《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以北京和上海为例》,《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16期。

刘子兰、姚健:《基于ELES模型的大中城市消费升级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Stone R.,“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s and Demand Analysis:An Application to the Pattern of British Demand”,The Economic Journal,1954,64(255).

Lluch Constantino,“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73,4(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编《创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No.1:创意经济与城市更新(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刘波主编《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报告(2020~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立岩里生太:《金泽:工艺品创意之城》,载《2009第七届亚洲传媒论坛·第二届亚洲城市论坛论文集》2009。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rea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CCSD)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Crea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No.1:Creative Econom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2019-2020),SSAP China,2021.

Ville de Lyon,Réseau des villes créatives UNESCO Rapport périodique d’activités,unesco.org/creative-cities,2017.

Ville de Lyon,Assessment Report Lyon Creative City of Media Arts 2017-2020,unesco.org/creative-cities,2020.

City of Kanazawa,Kanazawa UNESCO Creative City of Crafts 2013-2016 Monitoring Report,2016.

City of Kanazawa,Kanazawa UNESCO Creative City of Crafts 2017-2020 Monitoring Report,2020.

朱国宏、郭圣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社区:上海长宁区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常放:《融入式国际化社区建设模式思考——以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例》,《前线》2015年第9期。

华峰:《国际化社区的出现与应对》,《学海》2013年第1期。

毛学庆、茅海军、陈微微、博琳琳:《标准化视角下国际化社区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标准化》2019年第7期。

吴锦良:《建构国际化社区的治理结构》,《杭州(周刊)》2016年第8期。

朱博澜:《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化社区的路径研究》,外交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

Stefanie Chambers,Somalis in the Twin Cities and Columbus:Immigrant Incorporation in New Destinations,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17.

《奋发2021,北京外事的“20+N”件大事 加快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让北京更有国际范儿》,http://wb.beijing.gov.cn/home/gjjwzx/wsyw/202201/t20220129_2603673.html。

王敏芝:《媒介化时代“云交往”的场景重构与伦理新困》,《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9期。

Constance Duncombe,“Twitter and Transformative Diplomacy:Social Media and Iran-US Relations”,International Affairs,Vol.93,No.3,2017.

Marcus Holmes,Face-to-Face Diplomacy:Social Neuro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

Matthias Lüfkens,“Twiplomacy Study 2018”,https://twiplomacy.com/blog/twiplomacy-study-2018/.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16-03/21/content_5056113.htm,2016年3月21日。

汤贺伟:《对话青年对外交流——访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部长倪健》,《对外传播》2008年第3期。

任万霞:《描绘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新图景》,《北京观察》2020年第12期。

柴冬冬、王林生:《文化消费空间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价值、特征与路径》,《城市学刊》2021年第4期。

曲娜:《构建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完备指标体系》,《金融博览》2021年第7期。

吴卫平、樊葳葳、彭仁忠:《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纬度及评价量表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4期。

刘扬、吴瑞林:《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量表设计和检验》,《复旦教育论坛》2015年第1期。

闫成胜:《中国媒体对非洲传播研究》,学苑出版社,2016。

赵月琴:《四达时代打造新生态的国际传媒集团》,《对外传播》2017年第5期。

李曾骙:《四达时代:让非洲家庭都能看得起数字电视》,《服务外包》2018年第10期。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北京体育大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2022)》。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2020)。

梁昊光、钟茂华等:《2022北京冬奥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王立非主编《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大数据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2。

Institute for Urban Strategies The Mori Memorial Foundation,“Global Power City Index(2009-2021)”,https://mori-m-foundation.or.jp/english/.

Kearney,“Global Cities Index(2014-2021)”,www.kearney.com/global-cities/.

魏伟、刘畅、张帅权、王兵:《城市文化空间塑造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伦敦、纽约、巴黎、东京为例》,《国际城市规划》2020年第3期。

Christopher Rocks,London’s Creative Industries-2017 Update,London: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2017.

任俊宇、刘希宇:《美国“创新城区”概念、实践及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8年第6期。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编《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专项规划》。

意娜:《加快吸引国际组织总部“落户”北京》,《国家治理》2015年第39期。

齐婧:《科协系统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落户北京的思考》,《科技传播》2017年第18期。

Thierry Demey,Brussels,Capital of Europe,Brussels:Badeaux,2007.

Guy Baeten,“The Europeanization of Brussels and the Urbanization of ‘Europe’-Hybridizing the City: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the EU District”,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01,8(2).

鲍雨、伍庆:《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营造“十四五”发展良好环境》,载尹涛主编《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广州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研究》,载尹涛主编《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陈楠:《当代中国城市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

李小林主编《城市外交: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2021年10月。

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2020年1月17日。

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指数研究报告(2020)》,2020年8月。

简 介: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一年,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的情况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聚焦功能建设,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北京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支撑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高端要素呈现出集聚态势,国际化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城市对外交往逐渐恢复。报告...

作者: 刘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简 介: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一年,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的情况下,北京国际交往中心聚焦功能建设,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北京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支撑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高端要素呈现出集聚态势,国际化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城市对外交往逐渐恢复。报告...

作者: 刘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