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1

社区转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重组图书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SSAPID:101-0596-2290-28
ISBN:978-7-5201-3957-1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新型社区的治理问题。全书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背景,以山东省5个社区为例,围绕下述问题逐层铺开:探查在“村改居”“拆迁安置”等具体政策背景下,村庄社区是如何整体“蜕变”为新型社区的;社区建成后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哪些改变,居民对此的满意度如何;社区面临哪些公共治理的新问题,社区组织、基层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在现实治理实践中社区获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未来的社区治理之路应如何继续;等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伟红
编 辑:胡庆英;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二 访谈提纲

 资助项

 附录一 居民调查问卷

 第一章 城镇化的发展与新型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的产生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一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一)1949~1957年:快速发展期

    (二)1957~1965年:波动发展期

    (三)1965~1978年:停滞期

   二 调整发展阶段:1978~1992年

    (一)1978~1985年:恢复期

    (二)1985~1992年:调整期

   三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一)1992~2002年:转折期

    (二)2002~2006年:快速发展期

    (三)2006年至今:协调发展期

  第二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与走势

   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我国的城镇化是政府政策与经济发展联合推动的成果,但是其作用方式与地位明显不同

    (二)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人口流动规模巨大

    (三)城镇化建设的成效显著

   二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规模扩张迅速,缺乏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二)大中小城市发展不协调

    (三)城市病日渐明显,生态恶化尤其突出

    (四)城市管理规范化不足与僵化并存

   三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走势

    (一)走科学控制规模、内涵式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二)走集约式城市发展之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三)规范各类规章制度,创造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环境

  第三节 新型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的出现

   一 新型社区的出现

    (一)城市(镇)工商业发展及城市扩容引发的集中拆迁

    (二)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生态环境项目升级引发的集中拆迁

    (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土地平整项目引发的集中拆迁

   二 新型社区面临的治理问题

    (一)作为核心公共资源的土地及其衍生问题的治理

    (二)社区公共安全问题

    (三)公共卫生问题

    (四)集体收益的再分配制度

   三 快速城镇化对新型社区公共治理的后续挑战

    (一)对集体土地的依赖性持续走强,要求基层治理制度的微调

    (二)小而全的割地治理格局

    (三)强规划性的制度变迁模式深化了新型社区居民对政府的依赖

 第二章 新型社区发展的现状及公共治理的效果

  第一节 调研社区概况及形成背景

   一 调研社区概况

    (一)M社区

    (二)Z社区

    (三)D社区

    (四)Q社区

    (五)X社区

   二 案例社区形成的背景及适用政策

    (一)基础性公共设施建设与发展促进的社区变迁——M社区的实践

    (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接续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的社区

     1.政策支持与自筹款结合——Z社区

     2.政策支持、企业参与、自筹款结合——XG镇

  第二节 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状态

   一 社区的概念

   二 公共产品的认知及其发展

   三 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类型及供给状态

    (一)社区公共产品的类型

    (二)新型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状态

     1.物理性公共设施的供给情况

     2.社区内公共服务的供给状态

  第三节 新型社区公共治理中的居民满意度

   一 对社区整体状况的满意度

   二 对社区公共设施的满意度

   三 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第四节 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比较及总结

   一 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排序比较

    (一)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排序

    (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排序

    (三)各社区整体排名状况

   二 社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状况总结

 第三章 社区组织及其运行

  第一节 社区自治的理论与实践

   一 自治的概念及其发展

   二 社区自治的概念

   三 我国的社区自治实践

    (一)学界对农村社区自治实践的梳理

    (二)学界对城市社区自治实践的梳理

  第二节 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的产生及运行

   一 社区两委主要成员的产生

    (一)相关法律与制度规定

    (二)党组织选举及选派

     1.选举型

     2.选派型——M社区

    (三)村/居委员会选举

    (四)村/居两委人员的兼任

   二 社区组织的职能结构

   三 社区自治均衡运行的实践——以M社区为例

    1.经济自治、制度自治与文化自治的共生

     (1)经济自治

     (2)制度自治

     (3)文化自治

    2.三维共治的实践逻辑解读

    3.三维共治的社会理论价值

   四 社区自治非均衡发展的一般现实

    (一)社区自治机制非均衡发展的表现

     1.重视经济发展,相对忽视制度自治和文化自治的价值

     2.重视选举、财务制度的形式,而忽视监督制度的落实

     3.重视表层文化自治的结果,而忽视深层文化纽带的价值

    (二)社区自治机制非均衡发展的成因

     1.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是造成社区自治非均衡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2.引进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不够,导致选举与财务监督制度无法得到有力执行

     3.文化活动的碎片化与功利化是社区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分离的根源

  第三节 社区自治的重要决策者:社区领导

   一 社区领导的基本定位

   二 社区领导的“前世今生”

    (一)社区领导的“前世”

    (二)社区领导的“今生”

     1.对“老百姓”的认知

     2.对经济的把握

     3.社区治理规章的创建与执行

     4.对社区未来的规划

   三 社区领导的后继问题

 第四章 新型社区建设中的协作关系

  第一节 协作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一 协作的定义及相关要素

    (一)协作的界定

    (二)协作的基本要素

     1.行动的个体或集体是互动的主体性因素

     2.协作的具体目标指向

     3.行动的依据是协作活动的基本制度框架

     4.协作的方式

     5.协作的时间跨度

   二 协作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三 协作理论应用于中国基层治理的时代性

  第二节 新型社区内部的协作式治理——以M社区为例

   一 三位一体治理格局中的协作之维

    (一)政治场域中的治理协作:选举与协商的共进

    (二)经济场域中的治理协作: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融通

    (三)社会场域中的治理协作:公民参与下的捐赠与集体互动

   二 跨越边界的治理:M社区协作式治理的构建逻辑

    (一)集体遭遇的利益重构再度整合了社区居民的身份认同

    (二)基于“村民身份”的福利共享与协作化的建构

    (三)跨越公私边界的协作治理体系的建构

   三 协作式社区治理的社会价值与发展空间

    (一)协作式社区治理的社会价值

     1.协作式治理在满足社区基本公共需求的同时降低了政府的支出

     2.协作式治理缓冲了社会转型与城镇化对基层社会的冲击,维护了社区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二)协作式社区治理的发展空间

  第三节 社区治理中的纵向协作:政—社关系

   一 政府与社区协作的基本阶段

    (一)第一阶段:社区公共需求急剧扩张

    (二)第二阶段:社区集体经济扩展与政府专业人员初步介入的对弈

    (三)第三阶段:服务专业化扩展与自治空间持续收窄

   二 社区与政府协作的行为策略分析

    (一)需求整合策略

    (二)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依附性联盟策略

   三 社区与政府协作关系发展的一点思考

  第四节 政府—社区协作关系变异的催化剂:社区考核

   一 新型社区考核机制的构成

    (一)考核主体与考核对象

    (二)考核内容

    (三)考核程序

    (四)考核奖惩

   二 考核机制推动社区快速行政化的实现路径

    (一)职能角色重构推动着社区组织的行政化

    (二)行为规范的同化加深了社区组织的行政化

    (三)激励制裁压力稳定了社区组织的行政化

   三 新型社区行政化的影响

    (一)社区组织职能的跨界混合弱化了社区的自治功能

    (二)居民参与路径收窄

    (三)政府职能转化的动力遭到削减

   四 淡化新型社区行政化趋势的反思

    (一)重新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二)建立基于社区服务购买协议的考核机制

    (三)建立居民导向、灵活适用的社区考评机制

 第五章 新型社区公共治理体系的重构

  第一节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路径的合理选择

   一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路径选择:中外讨论的综合

   二 当前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路径存在的制度缺失

    (一)供给主体的角色规划缺失

    (二)一般性公共产品与特殊性公共产品供给的差异

    (三)社区内部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条件、层次区分比较模糊

   三 新型社区公共产品供给路径的再建构

    (一)认清社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种类及特点

    (二)一般性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按照统一的标准平等地供给

    (三)在特殊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上,社区是最为适宜的供给者,政府应合理放权

  第二节 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能边界与职能体系重构

   一 基层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的职能边界划分

    (一)在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上,需进一步廓清指导方式的边界

    (二)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内容需要调整

   二 社区内部各类组织之间的职能边界划分的讨论

    (一)社区两委的职责边界讨论

    (二)社区两委与社区物业服务组织职能边界的讨论

    (三)社区两委与社区各类居民自组织之间的边界

  第三节 社区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重建

   一 历史传统中的社区治理机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社区治理主体运行机制的简单梳理

   三 当下社区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发展的建议

  第四节 社区协作机制的重构

   一 新型社区治理中协作机制发挥作用的优势条件

   二 社区治理中协作机制发展的阻力

   三 社区协作机制再构建的建议路径

本书聚焦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新型社区的治理问题。全书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为背景,以山东省5个社区为例,围绕下述问题逐层铺开:探查在“村改居”“拆迁安置”等具体政策背景下,村庄社区是如何整体“蜕变”为新型社区的;社区建成后居民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哪些改变,居民对此的满意度如何;社区面临哪些公共治理的新问题,社区组织、基层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在现实治理实践中社区获得了哪些经验和教训;未来的社区治理之路应如何继续;等等。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2000,《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三联书店。

保罗·皮尔逊、瑟达·斯考克波尔,2007,《当代政治科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载何浚志、任军锋、朱德米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

鲍曼,2003,《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贝纳沃罗,2000,《世界城市史》,薛钟灵、余靖芝、葛明义、岳青、赵小健译,科学出版社。

贝思·J.辛格,2001,《实用主义、权利和民主》,王守昌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布伦南、布坎南,2004,《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

陈琳,2010,《协作性治理的概念界定与模式阐析》,《学习月刊》第10期。

陈伟东,2004,《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崔智友,2001,《中国村民自治的法学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1990,《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格拉斯·C.诺斯,1994,《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

《邓小平南巡讲话》,2012,搜狐,http://business.sohu.com/20120113/n332115956.shtml。

邓正来,1997,《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杜乘铭,2011,《村民自治的宪政之维》,《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段成龙,1997,《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导报》第4期。

房正宏,2011,《村民自治的困境与实现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9期。

费孝通,1947,《乡土重建》,香港文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6,《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7,《江村经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弗雷德·E.福尔德瓦里,2007,《公共物品与私人社区——社区服务的市场供给》,郑秉文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付春,2008,《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天府新论》第3期。

高灵芝、胡旭昌,2001,《“村改居”后集体资产处置的个案剖析以济南市槐荫区前屯居为例》,《长白学刊》第4期。

高贤栋,2008,《南北朝乡村社会组织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桂勇,2008,《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书店出版社。

郭圣莉,2004,《上海社区建设强政府色彩的反思与启示》,《城市管理》第4期。

国家统计局,2016,《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16,《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6》,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2016/2005,《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转引自陈熙《大跃进影响下的城乡人口迁移——以上海市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曹卫东、王晓珏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郝彦辉、刘威,2006,《制度变迁与社区公共物品生产——从“单位制”到“社区制”》,《城市发展研究》第5期。

何艳玲,2007,《都市社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河连燮,2014,《制度分析:理论与争议》,李秀峰、柴宝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苏明华,2006,《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侯伊莎,2006,《透视盐田模式:社区从管理到治理体制》,重庆出版社。

黄春蕾,2015,《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转型研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黄树民,1997,《林村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瞿同祖,2003,《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

柯武刚、史漫飞,2000,《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

科思等,1996,《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

孔飞力,1990,《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蓓蓓、徐峰,2008,《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连江、欧博文,1997,《当代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主编《九七效应:香港、中国与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棉管,2014,《“村改居”: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广东省佛山市N区的个案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李培林,2010,《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

李冉、聂玉霞,2017,《村庄合并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行政化导向及其矫正》,《中国行政管理》第9期。

李善同、刘云中,2014,《中国城市化的历程、现状与问题》,http://www.hkimr. org/uploads/conference_detail620/con_paper_0_343_2-li-shantong-paper.pdf,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9月12日。

里夏德·范迪尔门,2004,《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王亚军译,东方出版社。

梁漱溟,1949,《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尚立,2003,《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万龙,2007,《农村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

林耀华,1989,《金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刘东亮,2012,《拆迁乱象的根源分析与制度重整》,《中国法学》第4期。

刘伟红,2008,《盐田模式:政府管理+社区自治》,《特区实践与理论》第1期。

刘伟红,2017,《边界模糊的治理:集中农转居社区的类单位化自治之路——基于对山东省的调查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第1期。

卢俊秀,2015,《村落社区被动城市化的庇护关系逻辑》,《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陆学艺,1996,《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吕復,1943,《比较地方自治论》,商务印书馆。

吕青,2015,《“村改居”社区秩序如何重建——基于苏南的调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罗伯特·D.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罗纳尔德·L.杰普森,2008,《制度、制度影响与制度主义》,转引自鲍威尔·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光川、林聚任,2015,《分割与整合:“村改居”的制度困境及未来》,《山东社会科学》第9期。

马克斯·韦伯,2004,《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06,《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马若孟,1999,《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西恒,2013,《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上海社区建设研究》,《科学发展》第5期。

迈克尔·曼,2007,《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一卷),李少军、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曼瑟尔·奥尔森,1996,《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毛寿龙,1998,《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米歇尔·克罗齐埃,2002,《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米歇尔·克罗齐耶、埃哈尔·费埃德伯格,2007,《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尼可拉斯·卢曼,2005,《权力》,矍铁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小兵,2007,《城市拆迁的制度性问题及政策设计》,《求索》第4期。

皮埃尔·布迪厄,2006,《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

秦晖,1997,《天平集》,新华出版社。

秦晖,2003,《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秦晖,2015,《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群言出版社。

《日本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借鉴》,2017,http://www.tusstar.com/?app=web&m=Viewpoint&a=detail&id=1813,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9月15日。

阮荣平,2012,《农村集中居住:发生机制、发展阶段及拆迁补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桑玉成,1992,《从五里桥街道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政治学研究》第2期。

沈关宝,2000,《发展现代社区的理性选择》,《探索与争鸣》第3期。

石发勇,2013,《准公民社区:国家、关系网络与城市基层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辉、张璇、苏楠,2013,《农转非新型社区管理的创新问题》,《理论与探索》第3期。

孙立平,2004,《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立平,2006,《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小逸、黄荣贵,2012,《制度能力与治理绩效——以上海社区为例》,《公共管理学报》第4期。

孙玉刚,2011,《议行分离:社区自治组织性质回归的体制探索——昆明市盘龙区拓东办事处“一委一站制”社区管理模式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唐任伍,2013,《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演进轨迹与民生改善》,《宏观经济》第6期。

田毅鹏、吕方,2014,《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中央编译出版社。

王春光,1995,《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铭铭,1997,《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

闻钧天,1935,《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http://www.cre.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9&id=9084,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9月16日。

吴贵民,1998,《试法10年村民自治形势走向对策》,《中国民政》第1期,第18~20页。

吴晗、费孝通等,1948,《皇权与绅权》,观察社。

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毅、吴淼,2003,《村民自治在乡土社会的遭遇—以白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项飚编著,2000,《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项继权,2002,《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肖滨、方木欢,2016,《寻求村民自治的“三元统一”——基于广东省村民自治新形式的分析》,《政治学研究》第3期。

谢立中,2010,《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勇,1997,《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勇、沈乾飞,2015,《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探索》第1期。

徐勇、赵德健,2014,《找回自治: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出版社。

燕继荣,2015,《国家治理及其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贵华,2012,《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建设》,《社会科学》第11期。

杨华、姜权权,2015,《征地拆迁:一个农村阶层关系重构过程——基于湖北省荆门市城郊农村的调查》,《中南大学学报》第2期。

杨建顺,2005,《论房屋拆迁中政府的职能——以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衡量和保障为中心》,《法律适用》第5期。

姚进忠,2011,《赋权:“村改居”社区服务的路径选择》,《城市问题》第10期。

殷江滨、李郇,2012,《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城市问题》第12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应星,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

俞可平,2000,《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虞晓芬、金细簪,2014,《农转非社区管理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城市问题》第6期。

詹姆斯·S.科尔曼,2008,《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周雪光,2005,《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童根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张康之,2015,《走向合作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克俊、付宗平,2015,《“村改居”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出路——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农村经济》第9期。

张丽琴,2008,《从“村改居”看村委会的改革走向》,《理论月刊》第9期。

张维迎,2013,《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维迎、林毅夫,2017,《政府的边界》,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张玉林,2015,《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赵世瑜,2002,《狂欢与日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赵秀玲,1998,《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1996,《国家计委党组、劳动部党组关于1958年劳动工资基本情况和1959年劳动工资安排意见的报告》,转引自陈熙《大跃进影响下的城乡人口迁移——以上海市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周雪光,2005,《“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朱明芬,2011,《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当事人行为解读——以杭州城郊为例》,110法律咨询网。

庄孔韶,2000,《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佐佐木毅、金泰昌,2009,《中间团体开创的公共性》,王伟译,人民出版社。

Baden-Powell,B.H.M.A.,C.I.E.. 2003. The Origin and Growth of Village Communities in India. Batoche Books Kitchener.

Chester G.Starr. 1986. Individual Land Community:The Rise of the Polis 800-500B.C.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nes,R.,Sandler,T. 1999. 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Public Goods,and Club Good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5-38.

David Lesis,Naznee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London:Routledge 2009.

Dempsey,N.,Bramley,G.,Power,S.,Brown,C. 2009.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fining 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Ellinas,Suleiman,A.E. 2008. “Reforming the Commission:between Modernization and Bureaucratization,” Journal of Eurpoean Public Policy 7:708.

Fioretos,Tulia O.Falleti,G. Sheingate A. 2016.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bson,C.C.,McKean,M.A.,Ostrom E. 2000. People and Forests:Communities,Institutions,and Governance.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p6.

Gray,B. 1985. “Conditions Facilitating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Human Relations 38(10):911.

Hammer stein,p2002. Report of the 90th Dahlem Workshop on Genetic and Cultural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Berlin June,23-28,p2.

Harrison,C. 2018.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search:A Critical Approach to New and Existing Paradigms.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Hunter,P. 2008. Social Enterprise for Public Service:How Does the Third Sector Deliver?The Smith Institute.

Kenny,S.E. 2016. “Changi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Roles:the Challenges of a Globalizing World,” in Rosie R.Meade,Mae Shaw,Sarah Banks edit,Politics,Power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Jianbo. 2013. The Land Development Game in China. Lexingtong Books.

Macharz,T.,R. 2001. The Commons:Its Tragedies and Other Follies. Californi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pp.2-3.

Moore,E.,Koontz,T.A. 2003. “Typology of Collaborative Watershed Groups:Citizen-Based,Agency-Based and Mixed Partnerships,”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 16:451-460.

Morris,J.C.,Miller-Stevens,K. 2016. Advancing Collaboration Theory:Models,Typologies,and Evidence. Routledge.

Needham,C. 2008.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Co-production:Negotiating Improvements in Public Services,” Social Policy & Society.

Nelson,N.,R Wright S. 2001. Power and 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 ITDG Publishing.

Norris-Tirrell,D. and Clay,J.A. 2010.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Administration:A Practice-Based Approach to Solving Shared Problems. Boca Raton:CRC Press.

Nowak,M.A.,Coakley,S.. 2013. Evolution,Games,and God: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rser. W.E. 1981. Searching for a Viable Alternative:The Macedonia Cooperative Community 1937-1958. New York:Burt Franklin & Company.

Pfeffer,J. Managing with Power:Policitics and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s.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4.

Pincione,G.Teson F.R. 2006. Rational Choice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A Theory of Discourse Failure. Cambridege University Press.

Przeworski,A. 2010. Democracy and Limits of Sel-Gover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Axelro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cience.

Roy,K.C.Tisdell C.A. 1998. “Good Governanc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Shaw,M. 2008.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Squazzoni,F. 2008.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from the Bottom-up:the Rol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Community Development.

Steelman,T.A.,and Carmin,J. 2002. “Community based Watershed Remediation:Connecting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to Social and Substantive Outcomes,” in Toxic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 United States,ed. by D.Rahm,Jefferson,NC:McFarland,pp.145-178.

Thomas F.RemingtonEF. 2010. “Presidents and Parties:Leadership and Institution-Building in Post-Communist Russia,” Julie Newton,William Tompson edit.,Institutions,Ideas and Leadership in Russian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

Thomas F.Remington. 2010. “Presidents and Parties:Leadership and Institution-Building in Post-Communist Russia”. In Julie Newton,William Tompson (eds.),Institutions,Ideas and Leadership in Russian Politics. 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Toddi,Steelman,A.,Carmin,J. 2002. “Community based Watershed Remediation:Connecting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to Social and Substantive Outcomes,” in Toxic Wast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 United States,edited by D.Rahm,Jefferson,NC:McFarland,27.145-178.

Tom,C. 2015. “Post-Socialist Aspirations in a Neo-Danwei,” The China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