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8

“两个反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书

“Two-return Nurture”and New Socialism Rural Reconstruction

SSAPID:101-0591-8167-37
ISBN:978-7-5097-045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个反哺”或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为视角,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取向,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作者综合运用中外理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置于一个相当宽广的理论、方法下加以考察,所研究意向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推动了实践中对原有认识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政策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作 者: 严小龙
编 辑:刘德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相关链接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由、概念与背景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辨析

    1.农民、农业、农村与“三农”

    2.“两个反哺”与统筹城乡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新”在何处

   (三)研究背景

    1.工业化进程步入中期阶段

    2.经济社会迈入了反哺时代

    3.小康化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4.改革已处于攻坚决战时刻

    5.城乡分化局面到了必须扭转的时候

  二 理论基础、方法与框架

   (一)理论基础

    1.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1)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2.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

     (1)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2)全球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多极化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3)信息社会理论:中轴转换理论、信息财富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价值转型理论、数字化生存理论、信息主义理论*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思维方式借鉴

   (三)分析框架

  三 研究目的、价值与概要

   (一)研究目的

    1.状态描述目的

    2.原因解释目的

    3.研究创新目的

    4.实践指导目的

   (二)研究价值

   (三)内容概要

 第二章 理论建构:“两个反哺”与新农村建设问题

  一 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两个反哺”的发生机理

   (一)走出农耕时代:工业化发轫的原因解读

   (二)提取农业剩余: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三)实行“两个反哺”: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重提的理论意涵*

   (一)百年探索的历史追溯

    1.乡村建设思想萌芽及理论探源

    2.两种建设模式的结构分析

    3.老一辈革命家孜孜以求

   (二)立意高远的国家战略

    1.努力实践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路径

   (三)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治本之策

    3.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

  三 “两个反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十大关系*

   (一)贯彻“两个反哺”方针与激发农村活力的关系

    1.贯彻“两个反哺”方针是激发当前农村活力的重要前提

    2.农村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是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

    3.农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二)发挥政府指导作用与尊重农民意愿的关系

    1.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必须要以尊重农民意愿作为首要前提

    2.听取农民意愿是政府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

    3.政府指导与农村实际的良性互动是取得建设成效的关键

   (三)培育新型农民与引进人才的关系

    1.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途径

    2.积极引导人才流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3.培育新型农民与引导人才流入为新农村注入活力

   (四)整体铺开与多样发展的关系

    1.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关键期的一项总体战略部署

    2.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发展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3.必须把中央的总要求与各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五)一体化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建设的关系

    1.“四位一体”全面推进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特征

    2.结合地区的具体条件明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重点

    3.应该突出重点、和谐有序、全面推进各地新农村建设

   (六)着眼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1.解决好当前实际问题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的必要前提

    2.着眼长远持续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3.要在解决好眼前问题的基础上谋划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七)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的关系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绝不能以破坏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

    2.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应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3.应在维护农村生态与搞活农村经济之间建立新的均衡

   (八)行政主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1.既要注重行政力量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2.行政力量的主导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显然具有更关键的作用

    3.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将会愈来愈重要

   (九)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1.不能将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发展简单对立起来

    2.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3.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也必将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十)借鉴境外经验与立足我国实际的关系

    1.借鉴境外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少走弯路

    2.立足我国国情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

    3.必须将境外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章 比较研究:境外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 利益整合与欧美国家反哺农业的特色

   (一)反哺机制:欧美利益集团政治博弈的结果

   (二)反哺途径:欧美国家扶持农业的政府干预

    1.欧美国家干预农业的经济学解释

    2.欧美国家干预农业的基本形式

    3.欧美国家干预农业的政策模式

   (三)反哺启示:利益整合中的诱导性制度变迁

    1.社会要坚定反哺农业的信念

    2.农民要提高利益表达的能力

    3.政府要将反哺措施落到实处

  二 政府主导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建设

   (一)官民共建:1970年代以来的韩国新村运动

    1.领袖意志,社会动员

    2.政府主导,官民一体

    3.农民自主,勤勉互助

    4.先易后难,阶段推进

    5.教育为先,全面建设

   (二)政策扶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农村建设

    1.适时出台扶持农业的法律法规

    2.分阶段、有步骤进行农村建设

    3.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兼业化

    4.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特殊功能

    5.采取扎实有效的资金扶持方式

    6.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

   (三)经验借鉴:政府主导下的主动性制度调整

    1.保持农业政策的延续性与灵活性

    2.从多个层面协调推进农业产业化

    3.创新与改造农业的资金支持体系

    4.大胆鼓励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5.大力拓展农民兼业化经营的渠道

  三 贫富分化与拉美国家的经济、社会危机

   (一)总体概括:现代化进程中频繁出现的社会危机

    1.发展理论在依附论与放任论间摇摆

    2.政治权力在不满与失望中频繁变更

    3.经济增长在腐败与犯罪下艰难运行

    4.利益集团在贫穷与富贵间形成断裂

    5.社会局势在冲突与动荡中危机四伏

   (二)结构特征:大多数人被边缘化了的城市化发展

    1.理论照搬导致实践上的尴尬

    2.土地的垄断造成农民的分化

    3.城市的排斥形成大量贫民窟

    4.一种病态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吸取教训:社会剧烈分化中的强制性制度变革

    1.应以大多数人的受益为改革导向

    2.应整合城乡社会日益分化的态势

    3.应推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4.应加强农村迁移人口的就业管理

    5.稳定联产承包,适度推进规模经营

 第四章 时间构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历程

   (一)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农民所有化

    1.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制度

    2.认真发动群众,强化组织领导

    3.建立统一战线,分化地主阶级

    4.激发农民热情,发展农业生产

   (二)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合作化

    1.将小生产的个体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生产的集体经济

    2.合作化运动初期:积极而稳妥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3.合作化运动后期:过急地掀起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4.农产品统购统销: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农村人民公社化

    1.农村人民公社的由来与起因

    2.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与模式

    3.农村人民公社的经验与教训

  二 改革开放后至1990年代初期的繁荣局面

   (一)联产承包:撬动农业大发展的有力杠杆

   (二)乡镇企业:实现农民非农化的有效途径

   (三)劳务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要力量

    1.流动农民的结构特征

    2.劳务经济的形成动因

    3.劳务经济的发展阶段

    4.劳务经济的突出作用

  三 1990年代初期以来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农业:总量均衡中潜伏的结构危机

    1.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农村制度创新乏力

    2.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资源约束日益严峻

    3.分散的经营模式不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

    4.脆弱的小农经济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二)农民:重重束缚下遭遇的艰难处境

    1.农民收入徘徊不前而且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形势变化和体制错位使农民负担日益沉重

    3.农民非农化速度缓慢严重影响现代化进程

   (三)农村:淡出发展视野外的日益萧条

    1.资本向城市倾斜漠视了农村发展

    2.乡镇企业衰落弱化了其反哺功能

    3.小城镇建设尴尬影响了农村建设

 第五章 空间架构: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

  一 当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

   (一)生产方式分散:当代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

    1.生产方式分散制约了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2.生产方式分散影响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生产方式分散强化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

    4.生产方式分散妨碍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二)公民素质不高:当代农村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1.公民素质不高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

    2.公民素质不高妨碍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进程

    3.公民素质不高影响农民利益表达的规范

   (三)农耕意识厚重:当代农村文化结构的主要特征

    1.农耕意识厚重反映在农民利益观上就是自利与不合作思想

    2.农耕意识厚重所衍生的人身依附情结向宗族宗法观念倾斜

    3.农耕意识厚重反映在人际交往关系上就是极强的圈子意识

   (四)公共产品短缺:当代农村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

    1.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

    2.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3.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公共基础设施陈旧和落后

  二 当代农村社会的区域结构特征

   (一)东部较发达地区农村的结构特征

    1.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农民生活较为丰裕

    2.城市化的进程迅速,小康实现程度较高

    3.耕地资源严重短缺,人地矛盾尤为突出

   (二)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结构特征

    1.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基地

    2.农民人数众多,农民非农化进程尤为艰难

    3.社区发展居中,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区域

   (三)西部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结构特征

    1.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增加收入难度较大

    2.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农民贫困化问题较突出

    3.农村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潜力未能充分开发

  三 当代城乡社区的差异结构特征

   (一)当代城乡社区的经济生活差距

    1.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

    2.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

    3.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

   (二)当代城乡社区的社会生活差距

    1.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2.城乡居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差距

    3.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差距

   (三)当代城乡社区的信息生活差距*

    1.城乡社区地域层面的信息生活差距

    2.城乡社区群体层面的信息生活差距

 第六章 整体推进:反哺时代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

  一 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民意基础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愿调查的总体概况

    1.农民意愿调查的基本目的

    2.农民意愿调查的简要说明与样本呈现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意愿调查的结果分析

    1.农民在经济生活方面的意愿分析

    2.农民在农村政治生活方面的意愿分析

    3.农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的意愿分析

    4.农民在农村社会生活方面的意愿分析

    5.对农民意愿分布的总体分析

   (三)农民意愿调查的研究结论及相应对策建议

    1.研究结论

     (1)反映在总体层面上的农民意愿

     (2)农村经济生活方面的农民意愿

     (3)农村政治生活方面的农民意愿

     (4)农村文化生活方面的农民意愿

     (5)农村社会生活方面的农民意愿

    2.对策建议

  二 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大政方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思维取向

    1.调整工农关系,工业反哺农业

    2.凝聚社会力量,城市反哺农村

    3.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科学发展,从实际出发协调推进

    3.努力创新,开拓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主要目标

    1.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2.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

    3.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

    4.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

    5.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6.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7.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8.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

    9.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

    10.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三 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方略

   (一)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培植新产业

    1.发展现代农业,延伸产业链条

    2.促进科技进步,提升技术含量

    3.发展合作组织,提升产业效益

    4.做强非农产业,搞活农村经济

    5.引导产业聚集,承接产业转移

   (二)以改造基础设施为主线:建设新村镇

    1.以规划为先导,科学建设村庄

    2.以特色为内涵,彰显田园风格

    3.以集约为取向,引导集中居住

   (三)以构建和谐农村为目标:激发新活力

    1.加强党风建设: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教育

    2.再现鱼水之情:切实转变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

    3.维护社会公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四)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塑造新风尚

    1.强化宣传教育作用,提高农民公民素质

    2.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3.开展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从业素质

   (五)以发展公共事业为重点:提供新服务

    1.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2.完善养老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缓解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3.多途径多元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点燃农村文化希望之火

  四 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施政创新

   (一)宏观体制创新层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1.探索新的农业经营体制,努力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程

    2.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将农民重新纳入组织化体系

    3.健全农村社会事业体制,有效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

    4.改革农村金融运行体制,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

    5.改进农村土地征用体制,大力加强失地农民安置工作

    6.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着力推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二)微观制度创新层面:完善农村工作机制

    1.建立政府服务、农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

    2.建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理性建设机制

    3.建立政府指导、农民做主的科学决策机制

    4.建立中介自治、规范管理的高效执行机制

    5.建立动态考核、有效运行的评价激励机制

   (三)组织建设创新层面: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培养中坚力量:造就一大批创新型领头人

    2.强化堡垒作用:加强村一级领导班子建设

    3.健全保障功能:深化党建“三级联创”活动

    4.落实政府责任:将政府的服务工作做实做细

    5.引导社会帮扶:变社会的主动姿态为行动

 序

本书以“两个反哺”或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为视角,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取向,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作者综合运用中外理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置于一个相当宽广的理论、方法下加以考察,所研究意向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又推动了实践中对原有认识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政策意义和社会效益。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25、26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列宁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60。

列宁:《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2、3、4、5卷,人民出版社,1977。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3。

陈云:《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人民出版社,198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胡锦涛:《在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和在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温家宝:《2004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高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赵曜等:《科学社会主义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周作翰:《求真思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吴家庆、蒋国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谢俊贵:《信息的富有与贫乏》,上海三联书店,2004。

彭大成:《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景天魁:《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郑杭生:《社会运行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陈吉元、韩俊等:《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宋林飞:《“中国经济奇迹”未来与政策选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王伟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载《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潘维、贺雪峰主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瞿振元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广森、吴永祥、冯海发、韩俊:《结构变革与农村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李溦:《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江学时:《拉美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苏振兴:《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李德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简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宋洪远等:《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周沛:《农村社会发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杨豫:《欧洲原工业化的起源与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阎明:《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宣杏云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李向民:《外国政府如何管理农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陈东有:《中国的农民》,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陈贤昌:《中国农村再改革的途径选择:农业产业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曾绍阳、唐晓腾:《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金详荣、柯荣住:《转型期农村经济制度的演化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同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翠宵:《天大的事——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

蔡仁华:《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用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黄小晶:《区域产业政策与中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黄祖辉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陈庆立:《农民与小康》,华夏出版社,2004。

蒋永穆:《中国农业支持体系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李小云、左停、叶敬忠:《2005年:中国农村情况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夏禹龙:《发展在中国: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华元渝、陈舒泛:《走进WTO农业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陈贤昌:《中国农村再改革的途径选择:农业产业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李瑞芬:《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丰子义:《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北京出版社,1999。

朱国宏、林尚立等:《中国社会变迁:反观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高峰等:《社会发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钟宁甫:《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5:聚焦“三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国“三农”形势跟踪调查组、中汉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部:《小康中国痛——来自底层中国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商务印书馆,1984。

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张焱译,三联书店,1984。

R.D.罗得菲尔德等:《美国的农业与农村》,安子平、陈淑华等译,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孙相东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5。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H·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蒂特马斯:《社会政策十讲》,江绍康译,商务印书馆,1991。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理查德·K.斯克尔:《现代美国政治竞选活动》,张荣建译,重庆出版社,2001。

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赵耀辉译,商务印书馆,2005。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孙鸿敝、李宏、陈锡龄译,商务印书馆,1991。

C.P.欧曼、G.韦格纳拉加:《战后发展理论》,吴正章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罗伯特·杜普莱西斯:《早期欧洲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朱智强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M.M.波斯坦、H.J.哈巴库克:《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经济发展:收入、人口及技术变迁》,王春法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苏布拉塔·加塔克、肯·英格森特:《农业与经济发展》,吴伟东、韩俊、李发荣译,华夏出版社,1987。

农文协文化部:《战后日本农业的变化》,马孜学译,农业出版社,1982。

B.H.鲍尔金等:《苏联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学》,史家定译,农业出版社,1985。

芭芭拉·斯托林斯、威尔逊·佩雷斯:《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江时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美洲开发银行:《拉美改革的得与失》,江时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T.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Second Editio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0.

Stigler George J.“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spring 1971).

Truman David B. The Government Process: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1951.

Schultz Theodore W.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New York:Mc Graw-Hill,1953.

James Yen.“How to Implement the American Policy for a‘Strong and Democratic China’”. 1947,RAC.

Fei,Hsiao-Tung. Peasant Life in China. London:Routledge,1939.

Ama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Random House,Inc.,1999.

K.Anderson & Y. Hayami.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ALLEN&UNWIN,1997.

Memillan,J.J.Walley,L. Zhu.“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1989).

Schultz Theodore W. The Economic Org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New York:Mc Graw-HiH,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