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1

创新得当论图书

Innovation Appropriateness Theory

SSAPID:101-0577-3018-69
ISBN:978-7-5097-6419-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南华大学学术文库
作 者: 何小英
编 辑:林尧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后记

 导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的思路

  四 研究的方法

   (一)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二)批判反思的方法

   (三)伦理社会学的思维方法

 第一章 创新释义

  第一节 创新内涵

   一 由必然走向自由是创新的本质

    (一)人类面对的是一个必然王国

    (二)争取自由是人天赋的使命

     1.自由的真谛

     2.争取自由根源于人的类特性

    (三)创新是由必然到自由的杠杆

   二 填空是创新的特征

    (一)空白的含义

     1.未经人类掌握的地盘是空白

     2.有需要而得不到满足也是空白

     3.空白始终存在

    (二)空白每填补一寸,同时也拓宽了一尺

    (三)创新是填补空白永不枯竭的劳动

     1.没有空白就没有创新

     2.永不枯竭的创新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3.绝对自由存在于创新实践的无限过程中

   三 再造、创造、创立是思维创新的三个层次

    (一)再造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二)创造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三)创立及其与创新的关系

   四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是创新的三领域

    (一)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三)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二节 创新应当

   一 新陈代谢是宇宙生物体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新陈代谢是吐故纳新

    (二)新陈代谢是自我更新

    (三)创新是纳新和更新的最高表现

     1.一般生物体的更新和纳新只是人类形成自己创新能力的自然基础

     2.创新实践活动是人类纳新、更新的根本途径

   二 开放的圆圈才是螺旋式的上升

    (一)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周而复始的不间断的循环运动过程

    (二)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开放的圆圈

    (三)创新是扬弃过程

    (四)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通过创新达到螺旋式上升

   三 不进则退,落后就会挨打

    (一)“不进则退”含义剖析

    (二)不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第三节 创新的受制性

   一 受制于规律

    (一)规律的含义

    (二)规律与人的关系

    (三)创新必须尊重规律

   二 受制于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反作用

    (三)创新受制于文化

     1.价值观影响与制约创新

     2.教育影响和制约创新

   三 受制于心理

    (一)民族心理制约创新

    (二)决策者心理制约创新

     1.责任心理

     2.戒备嫉妒心理

     3.依赖懒惰心理

    (三)创新者心理制约创新

     1.冒险心理

     2.趣味心理

     3.从众心理

   四 受制于路线

    (一)思想路线与创新

    (二)政治路线与创新

     1.制定、实施政治路线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过程

     2.执政治国者的政治路线又制约着创新

 第二章 得当的界说

  第一节 度:得当的哲学基础*

   一 中外哲学家们有关“度”的论述回顾

    (一)中庸——孔子对“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中道——亚里士多德对“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尺度——黑格尔对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 “度”的辩证含义

    (一)度是客观的

    (二)度是确定的

    (三)度是可寻求、可把握的

   三 度与得当

  第二节 合理:“得当”的科学依据

   一 合理的含义

   二 符合客观规律

   三 符合人的目的(需要)

   四 合理与得当

  第三节 和谐:“得当”的社会学解释

   一 “和谐”的文化资源

   二 “和谐”的社会学描述

    (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一致

    (二)社会功能的和谐与统一

    (三)利益在矛盾和冲突中达成均衡和谐

   三 得当与和谐

  第四节 造福:“得当”的伦理学指标

   一 得当与幸福、造福

    (一)得当与幸福

    (二)得当与造福

   二 幸福与人的内在尺度

   三 “得当”的终极价值——造福

    (一)造福全人类

    (二)造福不够与造福过度

 第三章 创新得当:创新的得当限定*

  第一节 创新与得当之合题

   一 创新价值的双重性

   二 创新必须得当

   三 创新不当

  第二节 创新得当的最高目的

   一 利国

    (一)促进物质文明发展,实现民族强盛

    (二)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三)推动政治文明高度发展,不断走向法治

   二 利民

    (一)进一步发展和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

    (二)进一步丰富人的社会关系

    (三)进一步激发潜能,提升个体的能力

   三 利永远

    (一)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二)生态得以持续良好

    (三)社会得以持续进步

  第三节 创新得当的根本尺度

   一 有利于自然生态的维护

    (一)尊重大自然,体现“天道”

    (二)树立“人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成员”的观念,营造可持续生态圈

   二 有利于人种健康地繁衍

    (一)人类优化的安全性论证

    (二)保留自然生育方式

    (三)保留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三 有利于生活方式的文明推进

    (一)树立崭新的道德观,在和谐中谋求幸福

    (二)以适度消费代替过量消费,以简朴的生活代替奢侈和浪费

    (三)推崇绿色消费

   四 有利于价值观念的科学变更

    (一)承认其他“存在物”本身的内在价值

    (二)实现从追求物的价值到实现人的价值的转变

 第四章 创新“不可”

  第一节 不可抛弃继承

   一 继承与创新的正确关系

   二 以创新完全否定继承的后果

   三 有继承的创新

  第二节 不可有伤文明

   一 创新可能对文明造成伤害

    (一)科技创新可能对文明造成伤害

    (二)理论创新可能对文明造成伤害

    (三)制度创新可能对文明造成伤害

   二 在创新实践中遵循文明发展规律和基本原则,避免伤害

  第三节 不可危害生态

   一 创新可能对生态造成的伤害

    (一)创新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

    (二)创新可能对生态系统及其循环造成的伤害

   二 得当创新应避免危害生态

   三 在创新实践中遵循现代生态环境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

  第四节 不可有害机体

   一 创新可能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一)食品行业与药品行业的创新可能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二)新材料科技创新实践的运用,也有可能伤害人的机体

    (三)电磁波辐射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二 创新要有利人的身体健康

  第五节 不可急功近利

   一 急功近利的危害

    (一)在创新中只顾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1.技术创新领域

     2.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领域

    (二)在创新中只顾当代人利益,忽视后代人利益

   二 在创新实践中克服急功近利

    (一)在社会实践中遵循创新的规律,克服急功近利的创新

    (二)在创新中兼顾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正确评价创新的社会价值

    (三)在创新中以人类持续发展为目标,避免对后代人利益的损害

  第六节 不可破坏均衡

   一 创新对均衡可能造成的危害

    (一)创新打破原有社会均衡并不总是坏事情

    (二)创新可能给社会均衡带来危害

     1.创新危害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时候,就必然会危害社会均衡

     2.创新的制度变成为特殊利益、为小集团利益谋取好处的工具时,同样会危害社会均衡

     3.创新造成垄断局面出现时,也会危害社会均衡

   二 在创新实践中避免社会非均衡

    (一)创新的目标要指向社会均衡

    (二)创新过程中应力求促进资源配置均衡化

    (三)创新涉及利益重新分配时应力求避免利益非均衡化

  第七节 不可成为掠夺

   一 创新蜕变为掠夺的可能性

    (一)人性中的逐利性

    (二)创新能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

    (三)个体逐利与整体利益的受损

   二 创新蜕变为掠夺的危害

    (一)掠夺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和破坏,掠夺了后代人的物质生存基础

    (二)掠夺社会资源,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掠夺了部分当代人的应得利益

   三 在创新实践中避免蜕变为掠夺

    (一)创新要维护好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创新要维护好先进的社会意识

    (三)创新要处理好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以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五章 营造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

  第一节 文化氛围的保守与开放

   一 文化氛围的保守与创新

    (一)文化氛围的保守性

    (二)文化氛围的保守性对创新的阻碍倾向

    (三)保守非守旧

   二 文化氛围的开放与继承

    (一)文化氛围的开放性

    (二)文化氛围的开放性有对继承的否定倾向

    (三)非否定继承的辩证开放

  第二节 创新得当对文化氛围的要求

   一 树立以得当创新为本、为荣、为重的创新文化价值观

   二 创新中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三 弘扬理性的批判精神

   四 培养开放协作的竞争观

   五 培养不畏创新失败的风险意识和允许创新失败的宽容精神

  第三节 既有文化氛围的改造

   一 创新得当的价值观转变

    (一)从狭隘的自然价值观到整体的生态价值观的转变*

    (二)从主体的利益价值观到群体的利益价值观的嬗变

   二 变传统的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观

   三 变怕出风头为敢于冒尖

   四 变因循守旧、害怕失败为推崇创新、宽容失败

   五 变等级分明、文人相轻为平等竞争、开放协作

 第六章 创新得当的制度建设

  第一节 创新得当需要合理的制度支持

   一 合理的制度有利于创新得当

    (一)合理的制度是创新得当持久的动力

    (二)合理的制度是创新得当有力的保障

     1.创新得当的创新能力需要制度的保障

     2.创新得当的效率需要制度的保障

   二 不合理的制度阻碍甚至扼杀创新得当

    (一)专制的领导方式不利于创新得当环境的营造

    (二)不合理的人事和人才管理体制阻碍了创新得当能力的自主发挥

    (三)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不利于保护创新得当热情

    (四)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得当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制度激励创新得当的途径

   一 激励机制与创新得当

   二 正激励——鼓励创新得当行为

   三 负激励——惩处创新不当行为

  第三节 创新得当激励制度的现实构建

   一 实施改革,建立激励创新得当的教育制度

    (一)确立有利于培养得当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针

    (二)建立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教育基本制度

    (三)制定激励创新得当的教育具体制度

     1.转变观念,建立健全激励创新得当的教学管理制度

     2.革新评估手段,构建激励创新得当的教育评价制度*

   二 完善激励创新得当的科研机制

   三 完善激励创新得当的人才培养流动制度

   四 健全激励得当创新的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

   五 完善激励创新得当的市场制度

   六 建立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制度

   七 健全激励创新得当的法律法规

 第七章 创新得当的主体品格

  第一节 无私无畏

   一 无私

   二 无畏

   三 无私无畏品格的培养

  第二节 有恒有爱

   一 有爱

   二 有恒

   三 有恒有爱品质的培养

  第三节 是是真真

   一 是是

    (一)要发现真理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二)要发现真理必须按规律办事

    (三)要发现真理必须敢于否定谬误(即非非)

   二 真真

    (一)“真真”要求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不弄虚作假

    (二)“真真”要求创新主体具备真诚品质

    (三)“真真”要求创新主体要敢于否定假的东西

    (四)“真真”要求创新主体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 是是真真品质的培养

    (一)要发扬民主作风,营造好的环境

    (二)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和生搬硬套

    (三)要敢于大胆实践

 结语

 序言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2卷(前言),人民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8]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79。

[10]中共中央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11]中共中央编译局:《致莫里斯·拉沙特尔公民》(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人民出版社,1972。

[12]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13]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

[14]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15]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

[16]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90。

[17]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

[18]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

[19]《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20]《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

[2]〔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苗力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6。

[4]〔德〕黑格尔:《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上卷,人民出版社,2003。

[5]〔苏〕IIB.柯普宁:《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辩证法》,华东师大出版社,1984。

[6]〔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

[7]〔法〕奥古斯丁·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6。

[8]〔美〕L.A.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98。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美〕海伦·杜卡斯、〔美〕巴纳希·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11]〔德〕库尔特·拜尔茨:《基因伦理学》,马怀琪译,华夏出版社,2000。

[12]〔德〕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3]〔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79。

[1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

[15]〔美〕M.勒波夫:《神奇的管理——奖励: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16]〔美〕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2。

[17]〔美〕J.Cole,S.Cole:《科学界的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1989。

[18]〔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出版社,2008。

[19]〔德〕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克、冯·布朗:《创新之战》,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0]〔德〕奥特弗利德·赫费:《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邓安庆、朱更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1]〔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2]〔美〕米萨诺维克、〔苏联〕帕斯托尔:《人类处在转折点》,刘长毅等译,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23]〔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4]〔美〕加勒特·哈丁:《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戴星翼、 张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5]〔美〕比尔·麦克基本:《自然的终结》,孙晓春、马树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6]〔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7]〔美〕唐奈勒·H.梅多斯:《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赵旭、周欣华、张仁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8]〔加拿大〕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9]〔荷兰〕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东方出版社,1995。

[30]〔美〕 M. Bridgstock,D.Burch,J.Forge,J.Laurent,I.Lowe:《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刘立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

[32]〔日〕斋藤优:《技术开发论——日本的技术开发机制与政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33]〔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0。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务馆,1980。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3]陈瑛:《人生幸福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4]陈根法、吴仁杰:《幸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陈金华:《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陈锦华等:《开放与国家盛衰》,人民出版社,2010。

[7]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载《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

[8]韩孝成:《科学面临危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9]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0]胡适:《胡适文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1]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李云飞:《度1+1=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梁策:《日本之谜》,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14]刘铁芳:《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5]吕耀怀:《道德单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6]《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18]冒从虎:《欧洲哲学通史》(下),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19]潘菽:《心理学简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0]《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上、下卷),海天出版社,2002。

[2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2]《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3]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4]许志伟:《生命伦理——对当代生命科技的道德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5]杨永杰:《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6]姚文忠:《教师科学素养读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7]俞文钊:《中国人的激励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8]曾钊新、吕耀怀等:《伦理社会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29]曾钊新:《伦理十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30]《曾钊新文集》第1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1]《曾钊新文集》第4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2]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3]曾宪义:《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4]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5]张金华:《文明与社会进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36]张娟:《制度创新》,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7]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

[38]周光召:《基因科学简史——生命的秘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0]林尚立:《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系统》,科学出版社,1998。

[42]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44]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阿迪力、买买提:《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战略》,《理论月刊》2009年第5期。

[2]蔡茂剑:《江泽民“创新”思想的哲学贡献》,《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曹前有:《论怀疑的创新品格》,《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陈成文、陈海平:《西方社会学家眼中的“和谐社会”》,《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陈艳玲:《论政治文明建设的人学价值》,《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6]陈宁:《为自主创新提供人文支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7]陈庆修:《创新型国家建设需下真功夫》,《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戴家干:《创新型人才与我国教育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中国考试》2009年第1期。

[9]丁占良:《浅论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0]董颖:《创新型国家的法制保障—评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经济论坛》2008年第7期。

[11]段勇、李真芳:《非生物进化与生物进化的统一性》,《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段爱勤:《干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领导科学》2009年第24期。

[13]段鸣玉:《论科学创新中的人格力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4]高岸起:《论自由与认识的主体性》,《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5]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6]龚晓菊:《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中国改革》2006年第9期。

[17]龚书铎:《关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小议》,《群言》2002年第4期。

[18]顾海:《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的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19]龚怡祖、周献:《再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

[20]郝卯亮:《试论创新的人格障碍及其对策》,《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1]何小英:《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22]何小英:《技术创新生态化——传统技术创新的伦理缺失与修正》,《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3]华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中国人才》2002年第11期。

[24]黄剑、彭福扬:《从价值观的嬗变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学术探索》2004年第3期。

[25]胡敏中:《在知: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5期。

[26]胡留现、余亚辉:《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27]胡侠:《试论制约创新的因素》,《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28]蒋洪超:《“双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现代经济》2009年第2期。

[29]蒋逸民:《西方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0]李瑞琴:《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发展与理论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增刊。

[31]李光耀:《论创新》,《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32]李莘:《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环境意识》,《东南学术》1999年第 6期。

[33]李广清:《浅谈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利用负激励》,《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第24期。

[34]李惠国:《关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学术探索》2006年第2期。

[35]雷群:《浅析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正效应》,《科学咨询》2007年第12期。

[36]雷振岳:《批判精神应成为社会发展常态》,《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2期。

[37]李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创新型国家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5期。

[38]林德宏:《创新:功利、效率与协调》,《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39]林秀梅:《创新总自冒险始》,《创新科技》2005年第3期。

[40]刘小华:《技术创新的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1]刘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42]刘家运:《试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43]刘锋:《自主创新与制度环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4]刘振明:《可持续发展伦理问题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4期。

[45]刘小敏:《和谐社会构想的伦理学探讨》,《理论学刊》2005年第4期。

[46]刘荣华、周庆丰:《建国后中共政治路线的历史演变及启示》,《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

[47]刘大椿、段伟文:《科技时代伦理问题的新向度》,《新视野》2000年第1期。

[48]陆正昭:《国家利益浅析》,《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49]卢红:《教育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研究》2007年第7期。

[50]马建民:《实事求是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探索与求是》2002年第8期。

[51]马军显:《简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应坚持的哲学原则》,《前沿》2005年第2期。

[52]彭小波、胡永华、张高亮:《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3]邱格屏:《论人类基因的权利主体》,《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54]秦元海:《论科学精神——兼析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5]鲁克俭:《论制度在知识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6期。

[56]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

[57]沈晓阳:《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攀登》1996年第5期。

[58]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基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59]孙富江:《文化的定义、内容与作用》,《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0]孙恒志:《论度》,《文史哲》1982年第2期。

[61]谭希培、刘兴云:《论党的思想路线演进的根据》,《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第4期。

[62]田磊:《校长推荐制:能为中国教育带来什么?》,《南风窗》2009年第25期。

[63]万钢:《建设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律保障》,《求是》2008年第11期。

[64]王秀芹:《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科教文汇》2009年第9期。

[65]王南湜:《人能否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0期。

[66]王干才:《自由与实践》,《哲学动态》1992年第11期。

[67]王永昌:《对人为世界的人化和非人化现象的哲学思考》,《求索》1990年第3期。

[68]王晓广:《权力异化及其人性根源》,《天中学刊》2009年第3期。

[69]邬志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制度创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70]吴圣刚:《文化资源及其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71]吴广川:《制约与超越——论传统价值观的消极因素对创新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6期。

[72]肖元真:《我国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73]肖萍、徐志远:《继承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理论界》2007年第10期。

[74]谢金林、邱峰:《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比较》,《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5]熊进:《走不出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6]许玉乾:《创新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课》,《探索》2006年第3期。

[77]许全兴:《创新与冒险精神》,《理论前沿》2003年第3期。

[78]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3期。

[79]阎海峰:《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80]阎康年:《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4期。

[81]袁望冬:《论创新文化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湖湘论坛》2006年第6期。

[82]姚大杰:《什么是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83]杨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6期。

[84]杨雁鸿:《为创新正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5]杨思基:《从人的现实存在论人的自由》,《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86]杨耀坤:《科学合理性是多方面联系的总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3期。

[87]杨耀坤:《试论科学合理性的基本原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1期。

[88]俞吾金:《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与出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9]余谋昌:《关注高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90]余栋华:《对可知论的哲学反思》,《唯实》2002年第5期。

[91]张兰霞、周蓉姿、孙建伟:《竞争合作理论述评》,《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92]查英青:《创新文化的内涵与社会环境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0期。

[93]翟志华:《情感激励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国集体经济》2004年第1期。

[94]张晓明、郗春媛:《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95]张燕玲:《生育自由及其保障范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96]张伟胜:《自由与人的本质》,《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97]周向阳、张太玲、刘松年、唐竣:《论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制度环境》,《新学术》2007年第3期。

[98]周志华:《论“科学人”与科学精神》,《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

[99]朱付元:《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12期。

[100]朱力:《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01]朱元巢:《做到实事求是的八个重要环节》,《红旗文稿》2005年第10期。

[102]朱志勇:《“人的需要”与需要异化》,《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103]王振亚:《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04]孟爱国:《我国政府科技管理模式优化改进的思考》,《软科学》2003年第17期。

[105]周寄中、胡志坚:《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6]文兴吾:《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探讨》,《软科学》 2004年第18期。

[107]邵世才、方衍:《美国科技投入的结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2003年第57期。

[108]刘湛:《法国竞争力集群计划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12期。

[109]陈健、何国祥:《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1期。

[110]冯之浚:《完善我国技术创新宏观管理体系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1期。

[111]项后军:《国家竞争优势与国家创新系统》,《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0期。

[112]周寄中、胡志坚:《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管理科学学》2002年第5期。

[113]苏俊杰:《加尔布雷斯社会均衡思想的伦理内设》,《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114]叶海云、马斯-科列尔:《对一般均衡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9期。

[115]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八个基本假定》,《科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116]李正风、张成岗:《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Barbara,Mac Kinnon. Ethics:Theory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88-107.

[2]Denise,White,Peterfreund. Great Traditions in Ethics(Tenth Edition).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314-326.

[3]Polanyi. “The Republic of Science”,in:M.Grene(Eds).Knowing and Being:Essays by Michael Polanyi.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9,49-72.

[4]Shea and Sitter(Eds). Scientists and Their Responsibilities. Canton:Watson,1989,234-242.

[5]Berger,Robert. “Comments on the Validation of the Dachau Human Hypothermia Experiments”,in:Caplan(Eds),1992,109-133.

[6]Bridg Stock,Martin.“What Is Scientific Misconduct?”,Search,24:1993,73-76.

[7]Coney,Sandra and Bunkle,Phillida. “An Unfortunate Experiment at National Women’s”,Metro,June:1987,46-65.

[8]Homan. The Ethics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Longman,1991,86-95.

[9]Manwelland Baker. “Honesty in Science”,Search,12,6:1981,151-160.

[10]Pozos,Robert S. “Scientific Inquiry and Ethics:the Dachau Data”,in:Caplan,1992,95-108.

[11]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Washington. DC:Worldwatch Institute.1995,51-60.

[12]Davis. “Antarctica as a Global Protected Area:Perception and Reality”,Australian Geographer,1992,23:39-43.

[13]Lowe. “Science Policy for the Future”,in:R.Haynes(Eds). High Tech:High Cost?Chippendale:Pan Macmillan.1991.

[14]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dvisory Council(Soeac).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Australia,Melbourne:CSRIO Publishing,1996,211-230.

[15]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Our Common Fu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31-36.

[16]Albert N.Link,John T. Scott. U.S. Science Parks:the Diffusion of an Innov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Academic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3,21,1323-1356.

[17]Richard Hall,Pierpaolo Andriani. Managing Knowledge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3,56,145-152.

[18]Leoncini,the Nature of Long-Run Technological Change:Innovation,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s,Research Policy,1998,(27):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