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12-201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Property and Intellectural Property Exchanges(2012-2013)
[内容简介] 2011年是产权市场二十多年来发展情况最好、社会各界接受程度最高的一年。我国产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市场分布遍及大江南北,存在类别延伸至金融、环境、文化,甚至一系列在发达经济尚未出现的特种市场领域。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明确划分了产权交易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边界,对中国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本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中国产权市场认知周期、管理周期和绩效周期错位的警示;(2)国务院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在全国范围阶段性展开;(3)产权交易所交易规范发展取得突破;(4)产权交易所业务创新及市场建设获得突破;(5)第三方市场边界拓展及会员单位建设童话;(6)产权市场“十二五”后续年度与国民经济共成长。
相关信息
摘要
产权市场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BⅠ 总报告
B.1 中国产权市场新一轮规范、创新与发展趋势
一 中国产权市场认知周期、管理周期和绩效周期错位的警示
(一)参考史实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关于制造经济的三类认知周期大体拟合
(二)参考史实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金融资本经济的三类认知周期拟合度不高
(三)中国产权市场十年发展中最近几年出现三者分离加大趋势值得警惕
二 国务院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在全国范围阶段性展开
(一)对产权市场前两次清理整顿事件的回顾与思考
(二)因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和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而引发的第三次“整顿”
三 产权交易所交易规范取得突破
(一)产权交易所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完备
(二)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统一规范的交易平台建设逐步推进
四 产权交易所业务创新及市场建设上新台阶
(一)大型交易所集团创新业务、细分市场不断出现
(二)交易所业务边界不断切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实际
(三)地方交易所出现新成长模式
五 第三方市场边界拓展及会员单位建设童话
(一)产权市场是什么Ⅰ:第三方市场会员童话
(二)产权市场是什么Ⅱ:非标市场产品设计童话
(三)产权市场是什么Ⅲ:金融机构监管神话
六 结语:产权市场“十二五”后续年度与国民经济共成长
B.2 产权市场:踏上新征途
一 产权市场再回首
二 面临的新形势
(一)中国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
(二)公共资源领域政策影响
(三)互联网模式平台的影响
(四)上海自贸区未来辐射的影响
三 未来发展方向
(一)继续坚持为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提供服务
(二)推动要素市场进一步发展
(三)开拓非标、私募市场业务蓝海
(四)利用互联网金融建设网上市场平台
BⅡ 市场顶层设计篇
B.3 产权市场发展的条件与动力
一 企业国有产权的市场化流转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充分条件
二 信息化是产权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 非上市企业的投融资需求是产权市场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B.4 产权市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
一 目前我国产权市场发展情况
(一)建立起多层次产权市场
(二)建立并完善产权交易的有效监督机制
(三)研究出台有关法律法规
(四)加强行业协会的管理引导
二 我国产权市场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
(一)产权市场建设缺乏全国总体规划
(二)部分产权交易机构发展定位不清晰
(三)运营业务过分依赖国有产权交易
(四)产权交易中协议转让方式占比过大
(五)地方产权市场中指令性交易问题仍然存在
(六)产权市场建设缺乏配套体制保障
三 推进我国产权市场体制创新的总体思路
(一)把产权市场体制创新和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
(二)把产权市场体制创新和完善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结合起来
(三)把产权市场体制创新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结合起来
(四)把产权市场体制创新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结合起来
四 推动我国产权市场体制创新的若干思考
(一)稳妥开展产权市场的组织形式创新
(二)加快产权交易业务种类的市场创新
(三)完善产权市场相关的服务体系
(四)完善产权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
(五)继续完善产权市场监管体系
B.5 中国经济新起点,产权市场新发展
B.6 协会要引领产权行业规范创新合作自律*
一 立足规范,进一步提升产权市场科学发展的生命力
二 着力创新,进一步提升产权市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三 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产权市场科学发展的凝聚力
四 强化自律,进一步提升产权市场科学发展的公信力
B.7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刍议
一 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紧迫性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重要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窄
(三)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体现
二 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分析
(一)上市挂牌门槛低
(二)有利于公司规范发展
(三)融资具有“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的特点
三 当前场外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场外交易市场整体政策规划不清晰
(二)全国统一有序的场外交易市场尚未建立
(三)流动性不足
四 依托场外交易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几点思考
(一)明晰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
(二)加快统一性多层次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构建步伐
(三)建立顺畅的转板机制
(四)建立政府统一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综合监管模式
BⅢ 市场发展篇
B.8 强化评审监管机制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一 坚持规范,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二 追求创新,业务领域不断拓宽
三 提升管理,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四 强化监管,交易风险得到防范
五 打造诚信,信用体系基本形成
B.9 从清理整顿看非证券期货类交易所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机遇
一 交易所的基本经济职能和功能定位
二 国内交易所的分类
(一)金融属性和市场开放性较强的交易所
(二)金融属性和市场开放性一般的交易所或交易中心
(三)几乎没有金融属性和市场相对封闭的交易所或交易中心
三 新兴交易所的发展机遇
B.10 建设产权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意义
一 建设产权市场丰富了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
二 建设产权市场,构建多元化、多形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三 产权市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四 展望立法建设产权市场
B.11 我国产权市场创新活动探析
一 市场职能的创新
二 业务领域的创新
1.知识产权的转让
2.碳排放权的转让
3.要素产权的转让
三 交易品种的创新
四 交易方式的创新
五 监管体制的创新
BⅣ 专题篇
B.12 全球并购为产权交易开辟了新天地
一 中央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一)海外并购规模不断增大
(二)大交易额并购的比重增加
(三)并购行业集中
(四)中央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监管政策力度加大
二 中央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央企业海外并购受到东道国保护主义的阻碍
(二)跨国并购能力有待提高
(三)面临较高的主权风险
三 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进“走出去”战略
(二)不断积累和学习跨国经营管理能力
(三)进一步提高跨国并购业务管理水平
(四)培养全球化的战略思维,占领全球资源配置的制高点
1.改善投资模式,实施股权控制
2.改进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技术控制
3.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实施标准控制
4.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实施品牌控制
B.13 中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与展望
一 培育与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背景
二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功能性农村产权改革试验区获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二)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先后成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逐步形成
三 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成都路径
(一)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产权路径
(二)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实践创新
1.确实权,颁铁证,明晰农村产权属性
2.创建“耕保基金”,剥离土地保障功能
3.搭建交易服务平台,激活农村要素市场
4.建立财政担保新制度,降低产权交易风险
四 进一步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思路与策略
(一)发展思路
(二)发展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构建多方合作机制和行业共享机制,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3.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4.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活跃度,提高农村产权交易产品的入场率
5.延伸平台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农村产权交易产品的入场率
B.14 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安排的思考
一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股权登记托管
1.建立机构
2.获取资质
3.政策归口
4.取得资源
5.股权登记托管的基础制度安排
二 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的制度安排
1.中小企业针对金融机构的日常信息披露制度
2.交易所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联盟制度
3.交易所对托管企业的融资需求调查制度
三 防范融资风险方面的制度安排
1.托管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2.托管企业投资价值评审委员会制度
3.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期间的过程跟踪和信息披露制度
4.中小企业产权市场融资信用积分制度
四 资本进入方面的制度安排
1.合格投资人制度和金融机构注册制度
2.发起设立产权市场股权投资基金
3.交易所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对接制度
五 资本退出方面的制度安排
1.交易所对受资企业的回购条款或自动转让条款方面的设计制度
2.交易所的产权、股权、债权、基金份额转让制度
B.15 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平台作用 为企业提供“卖”与“买”的双向服务
一 背景介绍
二 初始做法
(一)中心接受企业委托
(二)确定询价方式
(三)制定并发放询价文件
(四)组织询价评审
(五)公布询价结果并报市国资委备案
(六)企业选择保险公司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为企业直接选择保险公司
(二)市场作用未能完全发挥
(三)尚未形成常态化采购格局
四 目前的做法
(一)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二)征集财产保险公司
(三)征集保险公估机构
(四)征集机动车维修企业
(五)采购企业财产保险流程
1.企业提交采购申请和采购计划
2.签订采购委托协议
3.制作并发布采购公告
4.选择保险公司
5.公示成交保险公司
6.签订财产保险合同
7.保险经纪费用结算
8.选择保险公估机构
9.企业自行选择入围机动车维修企业
五 重要意义
(一)出资人监管职能得到了加强
(二)国企获利目标得以实现
(三)产权市场功能得到增加
(四)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提高
六 典型案例
(一)项目介绍
(二)具体操作
(三)重要意义
B.16 业务驱动技术引领的产权交易互联网化创新实践
一 网络交易平台工具的创新与实践
二 非公产权交易品种创新与实践
(一)高端商品交易
(二)机动车置换
(三)“融转通”项目撮合服务
三 互联网是产权行业创新的活力之源
B.17 2011年碳市场回顾与展望
一 世界主要碳交易体系
(一)欧盟
(二)北美
(三)东亚
(四)澳洲
二 CDM市场“中国风”势头不再
(一)德班谈判峰回路转
(二)CDM市场进入“后京都”时代
三 中国碳市场建设驶入快车道
(一)碳交易政策出台提速
(二)七省市试点进入准备期
四 北京环境交易所的低碳之路
(一)“熊猫标准”实现首笔交易
(二)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服务平台启动
(三)碳中和与自愿减排排行榜
(四)低碳转型服务
(五)北京市碳交易试点研究及交易平台建设
B.18 以产权市场为核心 构建加快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
一 构建加快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的战略意义
(一)它是大力发展小微企业的需要
(二)它是促进大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需要
(三)它是掌控黑龙江省实体经济国内外市场话语权与定价权的需要
(四)它是提高对俄贸易结算服务功能的需要
二 构建加快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权益类市场的融资功能
(二)强化资产类市场的杠杆功能
(三)加强商品类市场的流转功能
(四)健全专业类市场的资源资本化功能
(五)凸显对俄经贸市场的跨境功能
三 构建加快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市场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以产权市场深化发展为核心进行金融创新
(二)打造黑龙江省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三)探索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四)依托产权市场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迅速展开对俄贸易跨境类市场的调研及筹建
(六)将产权市场服务业务纳入现代服务业体系
B.19 建立统一市场,提高租赁资产流动性
一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概况
二 融资租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资金困境
(二)资本困境
三 融资租赁资产交易渠道探讨
(一)建立融资租赁资产全国性交易平台
(二)建设统一的专业化的租赁资产和产品二级市场
BⅤ 实绩篇*
B.20 北京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基础业务保持良好态势
1.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继续稳健发展
2.实物资产交易渐成规模
3.涉诉资产交易取得业务突破
4.企业投融资服务在创新中增长
(二)专业平台业务稳步推进
1.金融资产交易快速发展
2.技术交易业务模式逐步清晰
3.林业产权交易基础日益夯实
4.环境权益交易稳健发展中等待突破
5.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6.石油电子交易取得重要进展
7.黄金交易持续稳定增长
8.金马甲电子商务平台深度拓展
(三)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四)积极加强对外合作与宣传
三 未来愿景
B.21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一)传统业务
1.国有及中央企业产权交易额显著增长
2.继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国有及中央企业产权竞价率同步提高
(二)专业市场
二 业务拓展情况
(一)业务拓展取得新成绩
1.调整充实北京办事处
2.农村产权交易所正式运营
3.积极筹建文化产权交易所
(二)积极搞好对外合作和业务培训工作
(三)会员工作取得新突破
(四)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
(五)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1.采用虚拟化技术,形成中心私有云平台,打造硬件资源池
2.开发新系统,拓宽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
三 市场创新情况
(一)业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充分发挥产权市场多功能资本市场作用
2.搞好市场和交易品种创新
3.积极开展实物资产处置业务
4.大力推进涉诉资产进场交易
5.积极参与产权市场动态报价平台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 未来愿景
(一)扩大市场份额,确保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二)抓好央企业务,巩固国家级市场地位
(三)推动市场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B.22 天津股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情况与市场定位
二 大力开展制度创新
(一)主要政策背景
1.《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2.《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26号)
3.《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
4.天津滨海新区《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规划》
(二)市场制度创新与运营机制
1.“小额、多次、快速、低成本”的特色股权融资模式
2.市场公开定价与增强成交率和流动性的混合型交易定价模式
3.地方合作和防范风险的双层次多板块市场结构
4.有效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的合格投资人制度
5.统一制度、分级监管和自律为主的监管模式
三 天交所市场发展大事记
四 2012年,天交所市场建设发展全面推进
(一)市场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融资服务功能持续提升
(三)业务创新取得新突破
(四)市场监管与特色服务继续推进
(五)天交所自身制度建设和运营机制完善更进一步
B.23 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1.具体业务拓展
2.团队建设
3.信息化建设
4.分支机构建设
5.同其他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情况
三 创新
1.业务创新
2.制度创新
四 未来愿景
(一)强化传统业务,扩大产权交易覆盖面,提高全省产权市场统一运行效率
1.继续拓展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范围
2.继续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工作
3.争取涉诉资产全部进场交易
4.加强省中心与各办事处业务沟通与密切合作
(二)大力开拓新兴业务,提升产权市场服务水平与融资能力
1.创新金融资产交易所服务范围和方式
2.拓展环境能源交易服务范围
(三)创新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产权市场繁荣发展格局
1.加大会员培育发展力度
2.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成立产权协会等组织
(四)大力拓展股权托管业务
(五)全面提升产权市场融资功能,完善细分市场平台
1.加大融资功能的创新力度
2.建立创新细分市场平台,健全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
(六)配合主管部门,努力做好国有资产事务相关工作
(七)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完善廉洁自律机制
B.24 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具体业务的拓展情况
1.市场走访初见成效
2.业务会议、项目推介反响较好
(二)团队建设情况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2.完善内部考核体系
3.初步建成内部风险防控体系
4.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5.员工活动丰富多彩
6.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三)信息化建设
(四)省内业务整合及分支机构建立
1.会员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2.分支机构建设初见成效
(五)同其他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情况
三 未来愿景
1.重点建立区域分支机构,发展利益共同体
2.增加新的交易品种,拓展中心的服务功能
3.加强客户数据库管理,实现精确营销和推广
4.内设部门进一步细分,初步实现流水化作业
5.内外结合创新研发机制,增强专业能力
B.25 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简介
二 基本运行情况
三 业务拓展情况
1.具体业务拓展情况
2.信息化建设情况
3.全省市场建设情况
4.对外合作情况
四 开拓创新情况
1.统一市场,联合产权
2.省级平台,整合地市
3.客观公正,做“第四方”
4.市场转型,功能增强
五 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以全新模式体现省级产权交易市场的先进性
1.加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工作
2.全面完成黑龙江联交所的组建工作
(二)打造高水平的招商大平台,促进各类产权配置进入市场
1.提供优质服务
2.开发优质资源
3.抢占未来高地
4.联系机构投资者
(三)深化股权登记托管工作,努力打造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
1.促进登记托管企业数量的增长
2.推进质押融资工作
3.争建创新型拟上市企业培育平台
4.研究发起设立创新型产业投资基金
(四)组织开发大宗商品交易及资产运营工作,力争资产规模翻番
1.大宗商品的经营与开发
2.承担会员经纪人工作
3.组织产权并购活动
B.26 哈尔滨产权交易中心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一)大力开拓,市场辐射面有了扩大
(二)加强联合,行业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信息化程度,市场服务功能得到了增强
(四)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 创新
四 未来愿景
1.夯实主业,扩大企业国有资产进场交易覆盖范围
2.扩大区域,在部分县(市)建立分支机构
3.加强合作,打造金融资产处置平台
4.积极沟通,继续推进行政事业资产和公共资源进场交易
5.依法合规,推进涉诉资产进场交易工作
6.大胆探索,启动典当业务
7.做好沟通,利用好各方资源
8.塑造文化,加强队伍建设
B.27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2011年运行概况
(一)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主渠道功能,促进企业国有产权市场化调整和国资证券化率提升
(二)积极探索金融资产处置的新方式、新方法,促进了金融资产的市场化流转
(三)积极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四)积极推动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交流
(五)大力发展专业领域市场,多元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 2012年前景展望
(一)强化对国企国资兼并重组的市场化服务
(二)巩固全国性国际化产权交易中心市场地位
(三)做实做优一批专业市场平台
B.28 江苏省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
二 业务拓展
(一)具体业务拓展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交易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2.多方协调,努力推进股权登记托管工作
3.明确职责,做好引导基金运作的准备工作
4.积极探索,加强对新业务的研发工作
5.优化升级电子流程,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二)团队建设
(三)信息化建设
(四)省内业务整合和分支机构建立
(五)同其他产权交易机构的合作情况
三 创新
1.业务创新
2.制度创新
四 未来愿景
1.建立金融产权、涉讼资产两大交易板块,进一步拓展国有产权交易的服务空间
2.扩大股权登记规模,加快推进统一中心数据库建设
3.参与创投引导基金相关工作,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能
4.争取与科技厅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产权交易业务
B.29 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2011年年度报告
一 拓展业务范围,提升“中心”平台功能
(一)实现企业资产租赁权进场交易
(二)实现省直行政事业资产进场交易
(三)实现涉诉资产进场交易
(四)争取金融资产进场交易
二 加强机构合作,推进区域性市场建设
(一)以统一信息披露、统一网络交易系统,促区域市场统一
(二)以信息化促区域市场的有效形成
(三)积极推广网络竞价交易方式,提升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三 规范运营,保障“中心”健康发展
(一)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确保产权市场规范发展
(二)强化建章立制,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四 开拓创新,推进“中心”持续、跨越发展
(一)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有序推进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建设
(二)创新交易工具,全面提高竞价率和增值率
(三)创新交易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五 发展愿景
B.30 广州交易所集团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情况
二 业务拓展
1.不断创新交易品种,完善广州产权交易市场集团化运营平台
2.发挥专业优势,助推资产重组、金融驱动与市场平台的有效结合
3.推广专业市场交易所化,发挥产权市场集聚与辐射功能
4.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共资源、涉诉资产进场交易搭建“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
5.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6.发挥专业优势,配合亚运工作,传承亚运文化,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三 2012年展望
1.推进各交易板块的业务创新,增强区域性产权市场的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2.增强各类要素的流通转让、资源定价方面的影响力
B.31 广西北部湾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
二 业务拓展
(一)建立股权托管与企业融资专属服务平台,纵向延伸产权交易市场区域职能
(二)从政府采购到资产处置,系统搭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阳光流转平台
(三)依托自治区科技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试点共建区域技术产权交易与投融资平台
(四)双向对接民营企业,整合潜力资源提升平台活力
三 创新
(一)创新信息发布方式,精准推介项目
(二)设计制定符合广西区域特点的“增资扩股”服务规程
(三)首次采用互联网“动态报价”方式组织商铺竞租
四 未来愿景
(一)提升业务规模
(二)提升工作标准化程度
(三)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
(四)提升机构品牌效应
(五)提升企业集团化速度
B.32 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2011年工作回顾
(一)业务工作亮点纷呈
1.央企资产交易实现翻番
2.诉讼资产交易额大幅增长,业务逐步推向全国
3.与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深度合作有序推进
4.分支机构业务创新步伐加快,成绩突出
5.阳光规范的交易机制开始向社会延伸
6.对外合作取得突破
7.海关罚没财物进场交易
(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信息化建设上档提速
2.项目营销能力有所提升
3.融资平台作用初显
(三)内部管理规范有序
1.员工素质不断增强
2.财务管控日益精细
3.法律风险有效防范
(四)党建和宣传工作成绩突出
二 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产权市场发展
(二)国家对产权市场的管制更加严格规范
(三)市属企业国有产权业务逐步萎缩
(四)员工观念意识跟不上发展步伐
三 2012年的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二)主要任务
1.大力推进“三个延伸”
2.积极开展业务创新
(三)工作措施
1.狠抓执行力
2.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3.严格考核
4.强化预算管理
5.加强信息化建设
6.实施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制度
B.33 西部产权交易所2011年年度报告
一 基本运行
二 业务拓展与创新
三 平台建设
(一)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完善各项制度
(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继续贯彻落实学习型单位建设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五)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省直机关文明单位
四 未来愿景
BⅥ 案例与数据篇*
B.34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849万股股权转让案例
一 项目背景
二 方案设计
三 处置结果
四 项目启示
B.35 河南华诚房地产开发公司增资扩股交易案例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36 抓住政策机遇,促成温州银行股份远程网络竞价成交
一 案例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37 多家限额竞买,金融股权转让实现同股同价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38 排除干扰,规范竞价,淘汰火电机组变废为宝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启示
B.39 以省级产权交易机构为核心 构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1.以合作建通道
2.以托管汇信息
3.以创新促发展
4.以服务创品牌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1.政府支持是股权托管和创新金融服务的保证
2.股权登记托管是创新金融服务的基础
3.规范管理和加强服务是稳步开展工作的保障
4.多方合力是创新金融服务的关键
5.市场需求为创新金融服务提供了良好契机
B.40 精心策划,小比例国有股权也能卖出好价钱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1.提前介入,精心策划,充分挖掘转让标的价值
2.加大推介范围,扩大市场影响
3.局域网竞价成交,实现转让标的增值56%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1 两段式竞价,彰显产权交易金融化发展大力量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确保增资目的与交易条件匹配
2.精耕细作发现潜在投资人
3.两段式竞价优选受让方
三 交易过程
四 案例启示
1.以产权市场创新国有企业增资类业务
2.以产权市场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模式
3.以产权市场创新国有创业投资企业股权退出机制
B.42 两轮竞价,凸显经营权租赁价值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
1.准确的招租定位
2.交易品种的创新
3.交易方式和竞价规则的创新
三 交易过程
四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3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项目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4 首创车牌竞价平台利国利民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1.设计竞价模式
2.建设竞价系统
3.选定结算银行
4.组织竞价演练
5.配备客服热线及人员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5 精心营销,燕京漓泉公司股份溢价57%向自然人转让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1.策划重点
2.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6 物业公司场外转让困难,产权市场转让成为“香饽饽”
一 交易背景
二 策划重点及交易过程
三 案例总结与启示
B.47 产权交易及相关资本市场数据*
BⅦ 年度法规篇
B.48 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
一 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
二 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三 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四 强化监督保障措施
B.49 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
B.50 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一 高度重视各类交易场所违法交易活动蕴藏的风险
二 建立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
三 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程序
四 稳妥推进清理整顿工作
B.51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
B.52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
B.53 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权登记类型
第三章 产权登记程序
第四章 产权登记管理
第五章 附则
B.5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
一 全面把握清理整顿范围
二 准确适用清理整顿政策界限
三 认真落实清理整顿工作安排
四 严格执行交易场所审批政策
五 切实贯彻清理整顿工作要求
B.55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司治理
第三章 信息披露
第四章 股票转让
第五章 定向发行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B.56 跋 走向成熟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中国产权市场发展报告(2012~2013)编委会
常修泽等:《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
李荣融:《在企业国有产权管理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finance. sina.com.cn/g/20060327/1551616649.html,2006年3月。
文宗瑜:《中国产权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改革》,《财政研究》2006年第10期。
王坤岩:《不进则退:产权市场需要体制改革》,《产权导刊》2008年第3期。
李保民、黄吉海:《产权市场发展路径研究》,《产权导刊》2011年第9期。
徐春江:《构建现代产权市场体系 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产权导刊》2011年第9期。
孙婧:《产权交易:创新有多远?》,《商周刊》2011年第22期。
黄祖辉、王鹏:《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史》,《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周其仁:《还权赋能——成都土地制度改革的启示》,《经济观察报》2009年6月29日。
《中共成都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成都日报》,http://roll.sohu. com/20120415/n340572254.shtml。
党国英:《成都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三板斧”》,《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2月19日。
郭晓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进展与基本态势》,《人民日报》2010年6月25日(10)。
周其仁:《土地制度改革的成都路径》,《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专题研究报告》,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2011年3月1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网站,2011年10月29日。
“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联合声明》,北京,2011年11月1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11)》,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网站,2011年11月23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41号),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网站,2011年12月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网站,2012年6月13日。
本市举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会》,北京市发改委网站,2012年3月29日。
俞岚、周锐:《中国称德班会议取得五大成果》,中国新闻网,2011年12月12日。
Alexandre Kossoy,Pierre Guigon:《2012年碳市场现状与趋势》,世界银行环境部,华盛顿特区,2012年5月。
苏伟:《建立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主要任务》,《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孙翠华:《如何建立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段茂盛:《德班之后国际履约碳市场展望》,《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侯博:《碳金融创新与北京要素市场建设》,《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王阳:《德班气候大会亲历记》,《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王雯:《欧洲碳市场的违规行为与监管》,《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于晓琳:《碳市场的价格与风险》,《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高升槿:《韩国碳市场的政策、制度及前景》,《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何鑫:《欧盟为何将碳排放权现货纳入金融监管》,《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Paul Curnow:《澳洲排放交易体系的中国机遇》,《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邹毅:《AB 32:全球第二大强制碳市场呼之欲出》,《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Pierre Guigon:《碳市场的两类基础设施》,《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朱俐:《IEA 气候变化总监理查德·巴伦访谈》,《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王鹏宇、刘晓嫣:《碳中和:中国碳市场的前奏曲》,《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杨琳:《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王遥:《气候融资如何形成气候》,《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武凌霄:《德班谈判峰回路转》,《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
陈乐、王丽莎、张燕:《益可:碳价低迷下的项目开发》,《碳市场2011特辑》,北京环境交易所,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