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才发展报告(2020)图书
Talent Development Report of Hebei (2020)
[内容简介] 本书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立足河北实际,以实施人才强冀战略为主线,对人才推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的年度报告,展现了一年多来河北深入实施人才强冀战略的总体情况,阐释了当前河北实施人才强冀战略所面临的主要形势、任务及应对举措,对于促进人才质量不断提升、河北人才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皮书
河北蓝皮书(2020)编辑委员会
主编简介
Abstract
Ⅰ 总报告
B.1 实施人才强冀战略的进展、任务及对策
一 实施人才强冀战略的新成就、新亮点
(一)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1.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
2.在职人才培训广泛开展*
(二)国外高端人才智力引进数量实现新高*
(三)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深入开展*
3.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4.高校、中小学和乡村教师培养计划深入落实
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建设卓有成效*
(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五)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1.人员编制管理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过渡*
2.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实现多领域、多点突破
3.人才流动的政策制约不断得到突破*
4.收入分配和科技奖励机制更为灵活有力*
5.燕赵英才服务卡制度全面实施*
6.地方人才立法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7.对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吸纳能力不断提高
(六)人才对重点战略的支撑效应逐步显现
1.人才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实质性交融发展阶段
2.对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的人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3.冬奥会筹备中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二 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
(一)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新形势
(二)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三)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四)实施人才强冀战略面临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三 深入实施人才强冀战略的新举措
(一)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推进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
1.按照高质量要求努力做到精准育才
2.以高质量为导向努力做到精准引才
3.以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
4.以构建人才发展生态链为目标,做好“引、用、留”人才开发环节系统谋划
(二)围绕对接服务“三件大事”,着力实施重大人才项目
1.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筑京津冀区域人才共同体
2.服务于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工建设,面向全球集聚英才
3.聚焦2022年冬奥会,联合打造冰雪人才队伍
(三)围绕自贸区建设,着力以制度创新引领自贸区人才队伍建设
(四)围绕提升河北地区品质,着力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态环境
1.营造尊才尚贤的社会环境
2.营造普惠公正的法治环境
3.营造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Ⅱ 教育篇
B.2 有效提升河北省中小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中小学教育改革艰难探索,成就值得肯定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教育体制的改革探索
(二)河北省中小学教育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1.中小学教育普及处于较高水平
2.中小学教学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3.中小学布局更加适应教学规律
4.中小学教育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5.中小学师资队伍配置不断得到优化
二 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受困于五大体制,教育顽疾备受关注
(一)优质均衡发展面临五大体制障碍
1.多级财政管理体制加剧城乡教育发展失衡
2.单向流动机制严重影响教师资源优化配置
3.教育监管制度漏洞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加剧
4.招生体制未能有效保障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5.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中小学教育资源结构性失衡
(二)四大体制问题衍生出五大弊端
1.“择校热”蔚然成风
2.“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3.“微腐败”滋生蔓延
4.“师德滑坡”现象出现
5.“课外负担”居高不下
三 改革创新六大机制,全面推进河北省中小学优质均衡发展
(一)完善财政配置机制,保障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完善教师流动制度,保障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共享
(三)构建优校带弱校机制,促进中小学均衡发展
(四)改革招生制度,促进生源均衡
(五)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促进中小学教育健康运行
(六)嵌入素质教育新机制,建设快乐教育范式
B.3 河北省高等教育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研究
一 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新需求、新要求
(一)河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就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存在三个薄弱环节
1.高校数量占据高地,质量处于盆地
2.高校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低
3.本科生数量规模尚可,硕、博人才培养薄弱
(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智力提出更大需求
1.面对转型升级需求,要求人才供给结构优化调整
2.面对创新驱动需求,要求高校科研实现重大突破
3.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要求人才供给质量整体提升
二 高等教育“低循环陷阱”造成人才智力供给严重不足
(一)高等院校布局不合理导致高等教育低质量发展
(二)产学研链条机制问题严重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
(三)经费投入体制机制问题制约了河北省高等教育集约式发展
(四)用人留人体制机制问题拉低高校人才整体素质
(五)承接机制问题影响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流入河北省
三 破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重大举措
(一)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双一流”顶级联合大学
(二)调整高校科研体制机制,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三)建设特色化应用型大学,满足技术型专业化人才需求
(四)改革教育绩效拨款机制,全面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五)推进“院为实体”管理改革,增强高校用人留人吸引力
(六)创新完善招生体制,整体提升高校毕业生质量
B.4 河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一 新形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一)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调整技能人才供给结构
(二)协同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
二 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 职业教育技能人才供给亟待破解的困境
(一)师资与教学资源相较发达省市仍有较大差距
(二)校企合作存在制度建设未到位、合作层次浅问题
(三)专业设置调整缺乏科学统筹机制,导致人才供给结构偏差
(四)职业教育管理环节政出多门,导致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
(五)职业教育布局与区域发展布局尚待优化,导致区域发展与人才需求匹配度不够,服务区域的能力尚待提高
(六)人才培养“立交桥”机制不健全,制约高技能人才成长
四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
(一)建立以产权纽带为特征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1.明晰的校企合作产权关系
2.培育校企合作新平台
3.放眼全球建立国际合作关系
(二)完善政府资源配置机制
1.优化政府教育投入结构
2.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
3.加强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
(三)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可持续成长机制
1.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贯通机制
2.加快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3.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四)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人才需求匹配机制
1.提高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2.制订鼓励特色专业发展计划
3.统筹规划急需专业设置
(五)优化院校布局与区域发展协调度
1.在新成长产业聚集区配建高等级职业院校
2.在传统发展区域整合培育职教园区
3.借助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设职业教育第二高地
B.5 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一 河北省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一)大力发展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取得新进展
(二)改善办学条件取得新进展
(三)加强幼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四)促进保教质量提高取得新进展
(五)加强学前教育监督管理取得新进展
(六)投入保障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 河北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任务
(一)幼儿园供求矛盾依然突出,普及率需进一步提高
(二)办学条件良莠并存、参差不齐,亟待进一步改善
(三)教学质量高低不一,亟待进一步提高
(四)师资短缺、整体素质能力较低,幼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五)制度、标准不健全,规范化发展需进一步推进
(六)投入不足,保障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三 进一步加快河北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大力发展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各类幼儿园
(二)进一步推动幼儿园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幼师队伍建设
(四)进一步促进保教质量不断提高
(五)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保障长效机制
(六)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体制机制
Ⅲ 产业人才篇
B.6 河北省产业技能人才支撑情况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 河北省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 河北省技能人才对产业的支撑状况分析
(一)技能人才总量不断增长,但高技能人才匮乏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三)技能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严重
三 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
(二)产业发展程度
(三)人才政策供给情况
(四)公共服务水平
四 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增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投入
1.加强人才政策制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技能人才素质全面提升
1.深化人才建设机制改革,针对不同人才需求开展工作
2.深化人力资源培训,提供多元学习机会
3.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补充技能人才缺口
(三)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培养大批技能人才
1.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3.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四)注重激励与长期发展,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地位
B.7 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人才支撑体系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 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强化产业人才支撑提出新要求
(一)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础持续优化
1.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面临的发展机遇
(1)智能装备产品市场需求巨大
(2)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2.国内外竞争的挑战
(1)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2)国内竞争日益显现
二 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人才支撑体系现状
(一)人才队伍现状
1.人才总体状况
(1)人才分布
(2)学历构成
2.管理类人才现状
(1)学历构成
(2)年龄构成
3.专业技术类人才现状
(1)学历构成
(2)年龄构成
4.技能类人才现状
(1)学历构成
(2)年龄构成
(二)后备人才培养状况
1.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2.技能人才培养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四)人才载体平台建设情况
三 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人才支撑体系评价
(一)高层次人才绝对短缺
(二)后备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不能满足需求
1.前沿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不足
2.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比较完整,但人才投入仍显不足
(四)人才载体平台建设不足
四 加强河北省智能装备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紧抓产业发展机遇集聚人才
(二)加大对院校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1.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2.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充分发挥企业对产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
B.8 提升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支撑力研究
一 河北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及人才需求和人才支撑状况分析
(一)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三)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支撑状况分析
二 提升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支撑力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供给不足问题分析
(二)现有人才素质能力亟待更新升级问题分析
(三)人才引进和智力引用不够问题分析
(四)影响人才向现代农业流动的人才体制机制问题分析
三 提升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支撑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构建与新兴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二)努力扩大现代农业人才引进与智力的引用
(三)大力推动各类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的系统创新
(五)切实加强对现代农业人才发展的宏观指导
B.9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困境与破解对策研究
一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更加迫切
(一)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裂变式增长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的支撑
(二)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发展的需求呼唤高水平人才的助力
(三)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供给面临严峻挑战
二 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人才困境
(一)人才吸引竞争力不强——输血系统不畅
1.河北省的地缘、经济水平等因素导致人才吸引竞争力不强
2.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导致人才吸引乏力
(二)人才培养投入不足——造血机制不强
(三)人才使用效率不高——营养吸收不良
三 破解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困境的对策
(一)调整人才战略,走差异化的人才吸引之路
(二)挖掘现有人才,创新用人机制
(三)聚焦企业家群体,加大育才力度
Ⅳ 乡村人才篇
B.10 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 人才在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坚强保障
(二)人才是引领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
(三)人才是文化振兴的有力支撑
(四)人才是乡村生态建设的关键力量
二 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困境分析
(一)乡村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
(二)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
(三)缺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适宜人才
(四)对乡村本土人才挖掘和培养的力度不够
(五)乡村发展环境差,留住人才难
(六)乡村引才机制不完善
三 破解人才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引进乡村所需各类人才
1.培养本土人才,夯实乡村人才地基
2.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
3.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4.要加快培育本土农业职业人才
5.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
6.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扎根乡村
7.建设扎根服务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
8.扩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村创新人才
9.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
(二)建设面向乡村的人才信息服务平台
(三)夯实乡村教育基础
(四)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
(五)加大农业院校培养乡村人才的力度
(六)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社会环境
B.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河北省乡镇干部队伍提出了新要求
(一)具备理解宣传党和政府有关乡村发展方针政策的能力
(二)掌握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技能
(三)具备一定的乡村治理能力
二 任丘市Y乡和X镇乡镇干部队伍状况
(一)乡镇干部总量
(二)乡镇干部年龄结构
(三)乡镇干部学历结构
(四)乡镇干部培养方式
三 Y乡和X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二)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满意度低
(三)晋升空间窄,交流机会少
(四)薪酬待遇低,生活压力大
(五)年轻干部频繁流失,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六)教育培训覆盖率低,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差
四 加强河北省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拓宽来源渠道,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
1.拓宽选拔渠道
2.畅通交流渠道
(二)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乡镇干部待遇
1.拓展晋升通道
2.提高经济待遇
3.健全关爱机制
(三)明确乡镇职责权力,减轻干部工作压力
1.为乡镇赋权赋能
2.为乡镇干部减压释负
(四)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升教育培训实效
1.建立乡镇干部轮训制度
2.实施按需培训、精准培训
3.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B.12 河北省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一 河北省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的政策汇要*
(一)国家及河北省关于乡村人才政策比对
(二)现有乡村人才政策概述
1.收入分配、表彰奖励方面
2.培养方面
3.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制度方面
二 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主要难点
(一)乡镇编制不足
(二)中级职称指数受限
(三)乡村人才待遇偏低
三 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乡镇人员编制
(二)破除职称束缚
(三)打破乡村人才结构失衡
(四)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服务期和定期支教制度
(五)普遍提高乡村人才待遇
B.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研究
一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现状
(一)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及扮演的角色
(二)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基本情况
1.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学历结构情况
2.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性别结构情况
二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的其他情况
三 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培养缺位,后期培养缺乏系统设计
(二)选拔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没有一定的专业要求
2.对农村经验未做要求
(三)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尚需完善
1.福利待遇落实难
2.绩效考核制度尚需优化
3.掌握的知识难以应用,工作内容边缘化
四 加强河北省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培养机制,提升大学生村官队伍素质
(二)完善选拔机制,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的选拔条件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体系,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动力
(四)多措并举,确保大学生村官优惠待遇全面严格落实
Ⅴ 人才改革篇
B.14 河北省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一 河北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现状
(一)人才流动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情况
1.在战略层面
2.在规划层面
3.在政策层面
4.在计划层面
(二)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主要成效
二 河北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流动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动出现障碍
(二)人才管理体制障碍,导致体制内外人才流动不畅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阻碍了人才的合理流动
(四)人才流动制度驱动乏力,人才不愿意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
三 国内外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经验借鉴
(一)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
(二)新加坡的人才流动经验
(三)人才柔性流动的浙江实践
(四)中关村人才特区的人才流动经验
四 推进河北人才流动制度和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人才制度体系,推动人才体制机制创新
(二)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破除人才流动障碍
(三)建立“旋转门”制度,畅通体制内外人才流动渠道
(四)创新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五)加快人才特区制度建设,推动海内外人才向雄安新区集聚
B.15 河北省人才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问题研究
一 河北省人才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现状
(一)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为人才使用奠定基础
(二)以重点使用制度改革促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了高层次人才队伍使用管理制度创新力度
2.增加了技能人才队伍管理使用制度创新强度
3.推进了重点人才的工资薪酬制度改革
4.深化了科技奖励制度改革
5.实现了人员编制管理从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过渡
二 人才使用制度创新的瓶颈分析
(一)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力度不深相伴随
(二)创新内容的延展性和纵深性还需拓展
1.制度创新内容的广度还不够
2.缺少留住人才的专门制度
3.缺少对人才作用发挥的系统考量
4.省域内创新同质现象较多
(三)“人尽其才”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1.人才工程忽视中低端人才个体和人才团队
2.人才培训基地和制度还有待健全
3.成果转化服务需要大力加强
4.人才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还需要提高
三 加快人才使用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以制度意识为先导对人才使用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二)突出全方位服务,提高创新的延展性和纵深性
1.提高制度的覆盖面
2.出台留住人才的一揽子制度
3.实施试运行和追踪制度
4.突出行业地域特色
(三)加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建设
1.增加针对中低端人才个体和人才团体的人才工程
2.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建立更多人才培训基地
3.建立“一站式”成果服务和转化平台
4.建立面向所有人才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
5.举办更多有影响力的人才品牌活动
B.16 河北省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现状分析与深化对策研究
一 职称制度发展与改革历程的思考
二 河北省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激发了高校创新活力
(二)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标准,积极推进分类评价
(三)在创新职称评审机制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四)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教师职业发展“绿色通道”
三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称评审标准“一刀切”问题仍然存在
(二)岗位管理模式有待改进和创新
(三)尚未全面建立职称“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简政放权还不到位,服务质量不够优化
四 进一步深化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修订完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
(二)注重高质量成果评价,推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
(三)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加强职称评审专家队伍建设
(四)职称制度改革应与事业单位改革同步推进
(五)进一步探索简政放权,完善高端人才职称政策
(六)加强职称评审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职责
B.17 河北省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河北省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状况
(一)科技创新投入
(二)科技创新产出
二 河北省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仍在路上,还需进一步实现市场化转型
(二)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缺少创新和突破,人才区位劣势难以扭转
(三)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缺少创新创业的“第三空间”
(四)鼓励创新的政策在制定落实上不尽如人意
(五)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和落后,创新文化尚未落地生根
三 改善河北科技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实现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转型
(二)创新科技人才管理机制,逐步扭转人才区位劣势
(三)加强人才环境建设,发展创新创业的“第三空间”
(四)把握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加大落实力度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摘要
《河北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articleKey=6856691&columnId=330496&pageId=6778557。
《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1/03/content_5252812.htm。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6806152&articleKey=6792805zc&columnId=6806589。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6806152&articleKey=6783280zc&columnId=6806589。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6806152&articleKey=6783211zc&columnId=6806589。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网易新闻,https://news.16com/19/0826/16/ENH6GH6100019K82.html。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articleKey=6889677&columnId=6806589&pageId=6806152。
《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作六个领域实施意见〉》,中国人才网,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18/0601/c364615-30028266.html。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gov/xlxw/2019-11-05/doc-iicezuev7386338.shtml。
《河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决议》,河北共产党员网,http://www.hebgcdy.com/ztbd/system/2019/11/08/030402270.shtml。
李修齐:《县域视角下义务教育均等化中的政府责任机制》,《文化学刊》2017年第8期。
柳欣源、姚玉香:《利益主体诉求视阈下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许振光:《教育公平视角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路径分析》,《教育探索》2014年第11期。
张奕华:《义务教育非均等化问题及对策探究——以S省为例》,《文教资料》2015年第24期。
齐艳杰、薛彦华:《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刘教民:《以新理念推进教育事业新发展》,《中国教育报》2017年7月14日,第4版。
王以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第1期。
徐国庆:《从分等到分类——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河北制造”呼唤更多燕赵工匠》,http://www.heb.chinanews. com/shfz/20190131391094.shtml。
《关于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邮政和快递类、旅游类、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名单的公示》,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201707/t20170719_309577.html。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教职成〔2016〕9号),http://www.miit.gov.cn/n1146285/n1146352/n3054355/n3057267/n3057273/c549 9862/content.html。
王树花:《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21期。
陈丽萍:《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甘肃教育》2017年第15期。
刘强:《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于海洪、李月涵、马淑杰:《农村幼儿教育多元供给职能与绩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周茜、葛扬:《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供需组合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第11期。
徐倪妮、郭俊华:《科技人才流动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3期。
卢小青:《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误区及纠正策略》,《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1期。
马志敏:《山西省科技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研究》,《调研世界》2018年第11期。
张益丰、孙文浩:《高技术产业与科技研发人才:集聚形态、影响机制及演化路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8年第3期。
官华平、谌新民:《珠三角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相互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东莞的微观证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张弛、张磊:《中国智造视域下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模型与“1+X”育训协同体系构建》,《教育与职业》2019年第20期。
仇荣国:《创新驱动视阈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演化机制》,《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10期。
宁高平、王丽娟:《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19年第8期。
郑兰先、孙成:《湖北省高技能人才配置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第13期。
肖龙、陈鹏:《基础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何以必要与可能?——基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第21期。
汪忠明:《深化“三教”改革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7期。
师慧丽、张文娟:《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7年第1期。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华强电子网,https://tech.hqew.com/news_1223174。
《河北省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http://gxj.hengshui.gov.cn/art/2018/3/9/art_2994_65879.html。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329975/329982/6777934/index.html。
郭利朋、孙钊、汲朋飞:《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期。
张建祥、贾建明、阎立波:《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8期。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6)》,2017。
河北省科技创新概况,http://kjt.hebei.gov.cn/www/index.html。
《河北科技统计年鉴(2018)》,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河北科技企业孵化器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燕赵都市报》2019年1月12日,第16版。
刘兢轶、杨梅:《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创人才战略研究》,《科技经济市场》2017年第10期。
王建强、苏宝宝:《推动河北省科技创新的人才战略研究》,载《河北人才发展报告(2018~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松生满、马福成、韩志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人才支撑是关键》,《青海农技推广》2019年第2期。
祁坤、葛自强:《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研究》2019年第6期。
曹中秋:《打造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人民论坛》2019年第23期。
薛瑞敏:《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振兴研究》,《乡村科技》2019年第22期。
岳佳慧、姜涛:《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乡村人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乡村经济》2019年第6期。
关振国:《破除乡村振兴中人才发展的“紧箍咒”》,《人民论坛》2019年第16期。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9-03/27/content_5377422. htm。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土流网,https://www.tuliu.com/read-74046.html。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第32页。
陈发明:《不能“白了头”又“寒了心”》,《经济日报》2018年11月20日,第9版。
张金才:《乡镇治理困境的破解之道》,《人民论坛》2017年第22期。
陈华:《浅谈乡镇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自我定位》,《现代农业》2018年第11期。
胡太平:《谈乡村振兴战略对乡镇干部的新要求》,《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8期。
耿琼琼:《乡村精英参与乡镇治理研究——基于多个案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9。
陈鹏进:《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五项能力》,《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8期。
周少来:《基层干部的无力感从何而来》,《人民论坛》2019年第32期。
于琳君:《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8。
陈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出路》,《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赵秀玲:《创新为乡镇干部“减负”的思维方法》,《重庆日报》2019年4月4日,第8版。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57号),http://www.gov.cn/xinwen/2016-07/08/content_5089572. htm。
《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http://www.gov.cn/xinwen/2016-11/14/content_5132185.htm。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08/c1001-29006811.html。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http://www.gov.cn/xinwen/2016-03/21/content_5056113.htm。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 79号),http://www.waizi.org.cn/law/16549.html。
《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号),http://www.xdycjyyjy.com/active/zcshow/474.html。
《河北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冀人社发〔2016〕12号),http://www.chinatat.com/jiaoshizige/kaoshi/wa1604157325.shtml。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办法》,https://wenku.baidu.com/view/1011e6d1650e52ea54189825.html。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http://news.hebei.com.cn/system/2017/05/09/018157580.shtml。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28号),https://jszy.ysu.edu.cn/info/1077/1224.htm。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办发〔2017〕23号),http://www.lfsfxy.edu.cn/jy/col/1389066951734/2017/11/16/1510798384833.html。
《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工作六个领域实施意见》,http://rencai.people.com.cn/n1/2018/0601/c364615-30028266.html。
《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329975/329988/330126/6828432/index. html。
韦伟光:《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效果评价——基于广西的实证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
王运敏、高清波:《河北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年第2期。
崔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四种角色》,《人民论坛》2018年第20期。
刘义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成就、挑战与未来方向》,《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大学生村官的困惑:困在农村,还是奋斗在农村?》,百度网,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595979638224624495&wfr=spider&for=pc。
于林可:《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大学生村官素质提升的路径探索》,《农业经济》2019年第8期。
刘思广:《基于“政校合作”的大学生村官培养路径探析——以珠海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6。
朱耿樟:《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研究——以珠海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
宋晓慧:《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农业大学,2015。
庄海刚、周庆国:《基于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文化的公务员培训研究》,《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武剑锋:《山西省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培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财经大学,201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test/2005-07/01/content_11547.htm。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322/c1001-28216166-2.html。
《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河北日报》2010年9月9日。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河北新闻网,2016年7月14日。
吴帅:《我国引进海外人才政策创新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
李学明、刘文彬:《人才工作体制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吴帅:《海外人才引进机制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何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制度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人才活力》,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6/05/07/ARTI1462572462116536.shtml。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9。
《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28号),http://kjt.hebei.gov.cn/www/zcfg95/skjzcfg/kjzc85/128388/index.html。
《2019年河北省人社系统前三季度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http://rst.hebei. gov.cn/a/redianzhuanti/2019qsjdzdmsgz/。
《2019年全省人社系统上半年重点民生工作推进情况》,http://rst.hebei.gov.cn/a/redianzhuanti/2019qsjdzdmsgz/。
《2018年全省人社系统上半年民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http://rst.hebei.gov.cn/a/redianzhuanti/sbnmszdgzjzqk/。
《河北省2017年前三季度民生主要工作进展》,http://rst.hebei. gov.cn/a/redianzhuanti/qiansanjidu/。
杨涛:《试述事业单位职称改革的发展趋势》,《财经界》2015年第1期。
杨普春:《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地方高校职评中凸显出的问题及其影响》,《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8期。
郑英良:《关于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能上能下聘任制改革的思考》,《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
王通讯:《大数据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16。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韩利红:《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简 介:本书围绕实施人才强冀战略这一主题,对2019年以来河北省取得的主要进展、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形势任务、当前存在的障碍和制约以及解决思路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从人才规模、人才质量、人才分布结构、人才资本投入、人才经济科技贡献等方面全面展现了人才强冀战略的新成就、新亮点;其次,剖析了国际国内人才同质化竞争加剧、国际人才流动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