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3

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图书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ocial security

SSAPID:101-0561-8989-90
ISBN:978-7-5097-1556-7
DOI:
ISSN: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三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2008)的成果,围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建设”这个主题,书中作者有的着眼于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福利思想,有的着重探讨社会福利的分析视角以及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也有的结合社会福利项目探讨中国社会福利建设问题,还有的探讨慈善救助、社区志愿服务、城中村住房改造等社会福利问题,体现了研究者宽广的理论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抱负。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
作 者: 毛振华 梅哲
编 辑:谢蕊芬;胡庆英;易建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一 教学科研机构与队伍建设

  二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前沿

  三 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分层研究

  四 农村基层社会建设研究

  五 社会组织与社会政策研究

  六 和谐社会研究

 《贝弗里奇报告》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贝弗里奇委员会的内部分歧有悖于英国政府的初衷

  二 1941年和1942年的备忘录确立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基本原则

  三 英国社会对《贝弗里奇报告》的反应有一个从分歧到共识的过程

  四 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实践与《贝弗里奇报告》的主张存在一定差别

  五 《贝弗里奇报告》在主要西欧国家引起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别

  六 《贝弗里奇报告》的一些主张与英国福利国家改革方针具有一致性

 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

  一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实践

  二 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三 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保障理论

 论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

  一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实施社区机制的必要性

  二 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的含义与特征

  三 建立社会保障实施的社区机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最低养老金标准问题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最低养老金标准的理论基础

   (一)确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最低养老金标准制度设计的核心概念

   (三)最低养老金标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 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国外经验及社会效果

  四 确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的几个关键政策问题

   (一)关于适度的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水平”的界定

   (二)最低养老金标准享受的对象

   (三)最低养老金标准范围的界定

   (四)最低养老金标准的核算单位以及量化特征

   (五)最低养老金的责任主体

  五 结语

 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证分析*

  一 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性与城镇社会保障的作用

   (一)收入迁移矩阵和收入变动性综合指标

   (二)收入等级下移率和社会保障

  二 农村居民收入的动态变化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一)收入动态变化非凸性理论

   (二)中国农民收入变化非凸性检验

  三 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角度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一)中国收入差距动态演进趋势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

  四 简要结论

 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一 吴江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二 吴江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缴费水平低,基数不统一

   (二)缴费比例过低且不统一

   (三)参保率有待提高

   (四)不容乐观的缴费中断

   (五)将来养老金给付压力较大

  三 完善吴江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探讨

 完善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一 和谐社会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二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与贫困、低保的关系问题

   (二)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大额支出深深困扰低保家庭

   (三)低保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受到诸多限制

  三 思考与政策建议

   (一)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测定方法

   (二)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促进就业功能

   (三)配套措施与分类救助并重,保障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加强社会支持,增强低保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建立健全低保制度的社会化管理和监督体系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的现状

   1.乞丐的存在方式

   2.乞丐的身体状况

   3.乞丐的性别、年龄

   4.乞丐的地域来源

   5.乞丐的行乞方式

   6.乞丐的活动场所

   7.乞丐的行乞时间

   8.乞丐的个人情况

   9.乞丐的日常生活

   10.乞丐的未来考虑

  二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的发展趋势

   1.乞丐可以说是民工外流的共生现象

   2.职业化乞丐的比重增加

   3.乞丐团体化现象值得注意

   4.经营乞丐现象的出现应引起重视

   5.乞丐群体复杂化,犯罪化倾向不可忽视

   6.乞丐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

   7.乞讨方式、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

   8.乞丐呈扩大化趋势,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三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1.历史习俗的影响

   2.社会因素的存在

   3.利益驱动及好逸恶劳观念的驱使

   4.其他原因

  四 社会大众对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的态度和评价

   1.同情

   2.漠然

   3.歧视

   4.排斥

  五 当前我国城区乞讨群体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1.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

   2.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

   3.隐藏犯罪、诱发不安定因素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4.助长了好逸恶劳的惰性风气和不顾廉耻的丑恶行径

   5.加重城市文明的危机态势,进一步引发“城市病”

   6.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六 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乞丐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贫穷、贫困问题

   2.建立健全社会主义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3.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解决法律法规的缺位问题和虚设问题

   4.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治理

   5.教育民众认清乞丐群体的真面目,不要盲目同情

   6.加强网络建设,广泛发动群众对口帮扶,做好乞丐返回原籍的跟踪、回访、巩固等后续工作,教育乞讨人员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七 对当前我国社会乞讨现象的若干思考

   1.反思、正视乞讨现象产生的现实原因,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

   2.关注弱势群体,建设协调发展的稳定型社会

   3.对乞丐群体提供社会保护和法律保障是政府德治和法治的重要体现

   4.借鉴古今中外对待乞丐的经验教训,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新的《救助管理办法(草案)》出台后,该如何贯彻落实,防止异化变形的问题

   6.流浪乞讨管理盲点待规范

 明清政府的孤贫救济事业研究

  一 孤贫的分类

   1.额内孤贫

   2.浮额孤贫

   3.额外孤贫

  二 养济院及其对孤贫的救济

   1.明清时期养济院概况

   2.养济院的救济程序

   3.养济院的救济项目

   4.养济院的救济标准

   5.养济院的资金来源

   6.养济院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7.养济院的救济效果

   8.养济院的地位

  三 普济堂及其对孤贫的救济

   1.明清时期普济堂概况

   2.普济堂的资金来源

   3.普济堂的开支项目

   4.普济堂的救济标准

   5.普济堂的弊端及防范

   6.普济堂的救济效果

   7.普济堂与养济院的区别。

  四 栖流所及其对流寓孤贫的救济

   1.栖流所的概况

   2.栖流所的运营

   3.栖流所的管理

   4.栖流所的功能与意义

  五 饭厂及其对流民的救济

   1.饭厂及其赈济概况

   2.饭厂的性质

   3.饭厂救济与栖流所、普济堂救济的区别

  六 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政策

  七 明清时期孤贫救济事业的特点

   1.政府在贫民救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了孤贫分类救济制度

   3.注重救济资金的开源节流

   4.救济措施多样化,济贫机构功能相互补充

   5.救济机构遍布全国,京城救济事业最发达

   6.救济事项既有定例可循,但又不拘泥于定例

 转型期中俄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基础及其实质

  一 中国现代福利保障制度演变历史及政策基础

  二 俄罗斯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及其实质

  三 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路径

 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的社会排斥

  一 社会排斥理论追溯

  二 再就业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排斥

   (一)体制内劳动力市场排斥

    1.政策制定具有排斥性

    2.利益分化排斥

   (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排斥

    1.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排斥

    2.年龄与劳动力市场排斥

    3.性别与劳动力市场排斥

  三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造成的社会排斥

   (一)传统体制下城市单位保障制度及工人的全面依赖性

   (二)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及对下岗失业女工的排斥

    1.社会保险体系及社会排斥

    2.社会救助体系与社会排斥

    3.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排斥

  四 结论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一 失地农民的基本特征

   1.人口老龄化严重

   2.文化程度低

   3.失地农民的困境

  二 积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1.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2.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

   3.在解决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同时,应当积极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机制

 深入探讨教育公平性的社会问题

  一 引言

  二 教育的现状

  三 教育独一无二的特点不应被忽略

  四 经济学角度的不适应性

  五 建议

 场域视角下的项目社会

  一

  二

  三

   (一)业主

   (二)施工区地方政府

   (三)施工区外的非移民

   (四)施工区移民

   (五)外迁集中安置地原居民与政府

  四

  五

 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

  一 城市社区阶层化的前提:贫富分区

   (一)贫富分区的事实与现状

   (二)贫富分区不等于社区阶层化

   (三)贫富分区是社区阶层化的前提

  二 社区的阶层化:主动排斥与被动排斥

   (一)主动与被动的社区排斥

   (二)亚文化主导下的社会上层的主动社区排斥

   (三)经济制约主导下的社会下层的被动社区排斥

  三 社区的阶层化:阶层间封闭性的重要体现

   (一)社区阶层化与阶层间封闭性的关系

   (二)贫富分区所表现的当前中国城市阶层间封闭性的判断

   (三)阻止或延缓社区阶层化的措施

 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思维

    2.思维方式

     (1)个体层面的思维方式

     (2)社会层面的思维方式

     (3)文化层面的思维方式

   (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

    1.本土定向研究

     (1)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讨

     (2)应用实践学科领域的探讨

     (3)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

    2.跨文化研究

     (1)思维方式对认知判断的影响

     (2)思维方式对认知内容的影响

     (3)思维方式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4)思维方式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三)个体层面的思维方式研究

  三 关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的评价及未来研究趋势

   (一)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的评价

    1.方法学特点的评价

    2.研究内容特点的评价

   (二)中国人思维方式研究的未来趋势

 利益与观念的联结

  一 个体利益:集体行动的逻辑

  二 集体观念:集体行动的逻辑

  三 观念亦利益:集体行动的逻辑

   1.社会理论之预设中的观念和利益

   2.观念亦利益:社会理论对集体行动的解释

   3.观念亦利益:博弈论中的“道德人”和“经济人”

  四 结语:该研究的现实启示

   1.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防止贫富悬殊

   2.增加农民媒介话语权,促进各阶层沟通

   3.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提升其整合力

   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其社区整合力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一个新的分析视域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的出现和演进

   一 战争的社会学和战争的历史社会学

   二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的出现和发展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议题

   一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与国家理论

   二 战争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关系

    1.战争和资本主义

    2.战争和政治制度

   三 其他议题

    1.战争和社会的关系

    2.战争形式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评析

   一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思路分析

   二 战争的历史社会学评析:创新、借鉴和缺失

 消费主义膨胀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僭越

  一 消费主义膨胀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悖

  二 消费主义膨胀吞噬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

  三 有限消费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抉择

 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一 社会资本: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

   (一)社会资本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二)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

   (三)社会资本可以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

   (四)社会资本可以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二 社会资本流失: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 社会资本的重构与再生: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旅游业对旅游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一 调研的背景和经过

   (一)调研背景

   (二)调研经过

    1.调研时间

    2.调研对象

    3.调研形式

  二 成绩和问题

   (一)旅游发展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横向比较,旅游业越发达,其景区农村的人均收入就越高

    2.纵向比较,景区农民人均收入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同步

    3.旅游业越发达,旅游经济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和旅游经济就业人口比重就越大

    4.旅游业越发达,当地人均存款就越多

    5.旅游业越发达,景区农民市场观念和意识就越强

   (二)景区和农村发展不平衡,旅游带动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景区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有待加强

    2.景区农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3.景区农村发展资金缺乏

    4.景区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5.景区农村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较为落后

  三 原因分析

   (一)观念上的原因——对于旅游带动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认识尚存在差距

    1.旅游带动战略方面的认识差距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认识差距

   (二)历史上的原因——张家界错过了不少发展机会,走了不少弯路,淡化了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1.张家界错过的主要发展机遇

    2.张家界旅游发展走过的主要弯路

   (三)人才的原因——人才的缺乏使得张家界旅游带动战略落实乏人,执行不力

  四 政策建议

   (一)树立旅游业主动带动模式的思路

   (二)转变观念,切实树立旅游反哺农业的新观念

   (三)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形成双赢局面

   (四)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1.制定符合实际的旅游反哺农业的政策

    2.在景区开发和经营中认真考虑景区农民的利益

    3.通过各种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4.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五)加大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就业观念,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1.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对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 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及其“公正性”价值

   (二)社会性别的概念

   (三)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的重要意义

  二 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决策者:女性的失语

   (二)价值取向:女性的工具化

   (三)性别定位:传统性别观念的无意复制

   (四)支持系统:中性化带来的伤害

  三 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对策

   (一)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

   (二)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地位

   (三)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四)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

 从风险社会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一 风险社会理论:审视现代社会变迁的新维度

  二 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从人际互动角度针对“和而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一 “和而不同”史考

  二 “和而不同”的心理学定义

  三 “和而不同”的心理优越性

  四 “和而不同”的认知心理学机制

  五 总结与建议

 制度建设:和谐两性构建之关键

  一 两性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追求目标

   1.两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两性和谐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的前提

   3.两性和谐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 和谐社会话语下两性不和谐的症状

   1.两性参政机会的不均等

   2.两性教育差异的不均等

   3.两性劳动机会与劳动报酬的不均等

   4.两性财产权益的不均等

   5.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三 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制度性分析

   1.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急剧变革导致规则失效

   2.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使歧视妇女的行为缺少法律制约

   3.政府部门发展谋划与男女平等国策的相分离,往往导致男女平等在操作实施层面的虚化

   4.仍然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社会规则

  四 实现两性和谐的制度安排

   1.以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为指导修改、完善、出台相关法律

   2.促使各项性别平等法律和政策具体化

   3.设计安排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制度

   4.建立性别统计制度

   5.扩大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监测、调解和执行功能

   6.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确保妇女权益落到实处

 吉林人呼唤和谐,吉林社会走向和谐

  一 数据来源和样本分布

  二 破解吉林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五大问题

   (一)民主与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二)社会不公平问题比较突出

   (三)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四)自然生态环境亟须改善

   (五)诚信友爱建设需要加强

  三 吉林和谐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吉林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

    1.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超过城市居民

    2.农民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望值高于城市居民

    3.农村人际关系的诚信程度超过城市

   (二)目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民急切地希望政府解决农村科技文化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2.农民希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3.农民认为在农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需从加强普法教育开始

    4.农民企盼政府关注他们的意见并给予妥善解决

  四 吉林社会走向和谐之路

   (一)吉林人期待中的和谐社会远景

   (二)吉林和谐社会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成员资格与社团自治小议

 移民社区的多元文化冲突与和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望京“韩国城”的形成

  三 混居社区的共同生活

   (一)主人们的“友好接纳”

   (二)从“矛盾”到“对抗”

  四 我们如何共同生活

 生存经验视角下的乡镇机构

  一 引论

  二 包村权力与创收压力

  三 国家法理与乡土知识

   1.处理社会问题:司法所的纠纷调解

   2.眉毛胡子一把抓:“法律服务所”的调解

  四 司法行政与个体生命

   1.征订教材:楚镇司法所的普法工作

   2.人格张力:楚镇司法所的个体生命

  五 自主生存与改革需求

   1.自主生存:乡镇机构运行的逻辑

   2.治理成本:乡镇机构改革的基点

   3.权力规训:乡镇机构改革的内核

  六 理论想象与经验基础

   1.弹性化重构职能:低社会成本的乡镇机构改革

   2.稳中求变:乡镇机构亟待改革但暂不可替代

   3.面向实践:关于改革和研究的一项简单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管办、社会学所和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主题是“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30余位社会学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讨和交流,本书是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汇编。

贝弗里奇,2004,《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华迎放、汤晓莉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丁建定,2004,《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迪特尔·拉夫,1987,《德意志史》,慕尼黑:Max Hueber出版社。

李琮,1989,《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198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让·马雷、阿兰·乌鲁,2000,《社会党历史》,胡尧步、黄舍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金重远,1997,《战后西欧社会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姜士林等,1997,《世界宪法全书》,青岛:青岛出版社。

Anne Digby,British Welfare Policy:Workhouse to Workfare,London,1989.

Charles Madge,Industry after the War,London,1943.

Derek Frase,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MacMillan,1984.

Eric Hopkins,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1815-1945,Arnold,1979.

Howard Gelennerster,British Social Policy Since 1945,Blackwell,1995.

J.,R.,Hay,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1880-1975,Arnold,1978.

John Brown,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A Critical History,Blackwell,1995.

Joes Harris,William Beveridge:A Biography,Oxford,1977.

Jose Harris,Enterprise and Welfare Stat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Historical Society,1990,No.40.

Morice Bruce,The Coming of the Welfare State,London,1968.

Peter A.,Kohler,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Insurance,1881-1981,Studies of Germany,France,Great Britain,Austria and Switzerland,New York,1982.

Rex Pope,Social Welfare in Britain (1885-1989),London,1986.

Rowntree,Poverty and Progress:A Second Social Survey of York,London,1941.

Sydeny Wood,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1900-1945,Cambridge,1982.

W.,J.,Mommsen,The Emergency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Britain and Germany,London,1981.

W.,S.,Churchill,The Second World War,IV,London,1954.

贝弗里奇,2004,《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华迎放、汤晓莉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陈平,2002,《统一社保体系有损中国竞争力》,《领导决策信息》第1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2001,《“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课题报告》。

景天魁,2002,《中国改革报》11月11日。

景天魁,2004,《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第6期。

尚晓援,2001,《“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徐梦秋,2001,《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郑功成,200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南方周末》1月1日。

陈伟东,2004,《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溯战,2003,《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作用之比较分析》,《宁夏社会科学》第6期。

潘小娟,2004,《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郑功成,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贝弗里奇,2004,《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华迎放、汤晓莉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陈良瑾,1989,《社会保障教程》,北京:知识出版社。

丛树海,1996,《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杜俭、郑维桢,1995,《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国务院,1995,《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务院,1997,《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际劳工局编,2001,《2000年世界劳动报告——变化世界中的收入保障和社会保护》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国际劳工组织,1944,《收入保障建议书》(第67号)。

国际劳工组织,1952,《社会保障最低公约》(第102号)。

国际劳工组织,1967,《病残、老年、遗属补助公约》(第128号)。

侯文若,1991,《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景天魁,2006,《论“底线公平”》,《北京日报》5月29日。

科林·吉列恩等,2002,《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杨燕绥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劳伦斯·汤普森,2003,《老而弥智——养老保险经济学》,孙树菡等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雷洁琼、王思斌,1999,《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歇尔·N·卡特,2002,《信守诺言——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思路》,李珍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穆怀中等,2006,《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孙光德、董克用,2000,《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建华,1996,《上海市退休老人生活保障测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郑功成,1997,《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7,《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公报·2007年》。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3,《老龄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周弘,1998,《福利的解析: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顾六宝、张明倩,2001,《CES经济增长模型中“贫困陷阱”理论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第12期。

顾严、杨宜勇,2005,《收入分配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其对策》,汝信等主编《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景天魁,2004,《底线公平与社会保障的柔性调节》,《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洪军、陈柳钦,2001,《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第4期。

吴敬琏,2006,《比较》(第23辑),北京:中信出版社。

杨宜勇,2005,《对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十点认识》,《中国经济时报》8月23日。

杨宜勇、顾严,2006,《2006~2007年:政府高度重视下的收入分配》,汝信等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宜勇、张英、顾严,2006,《构建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2002,《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第8期。

尹恒、李实、邓曲恒,2006,《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经济研究》第10期。

Barro,Robert,2000,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mimeo,June 1999,Reprinted in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No.5.

Benabou,Ronald,1996,Inequality and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5658,July 1996,reprinted in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Volume 11.

Huang,Yanfen,Yiyong Yang and Yan Gu,2007,Overview of China’s Economy,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f Employment,Poverty & Informality,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Trust,Delhi,India,Feb.

Jalan,Jyotsna and Martin Ravallion,2001,Household Income Dynamics in Rural Chin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706.

Khor,Niny and John Pencavel,2006,Income mobility of individual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Economics of Transition,No.3.

OECD,1996,Earnings Inequality,Low-paid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Mobility,Chapter 3,Employment Outlook 1997,July.

Romer,Paul,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October.

Solow,Robert,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February.

郭秀利,2007,《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障碍探讨》,《广西社会科学》第9期。

胡务,2004,《农民社会保险的现状分析》,《农村经济》第1期。

吕学静,2005,《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与思考》,《学习论坛》第12期。

许征,2004,《农民工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的原因分析》,《东华大学学报》第4期。

张敬一,2006,《统筹城乡养老金:对泛长三角圈的可行性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6期。

张兴杰、杨慧,2006,《农民工养老保险接续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西北人口》第3期。

张展新,2007,《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人口研究》第6期。

周涛,2003,《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比较分析》,《人口与经济》第6期。

曹艳春,2007,《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变迁实证研究》,《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第1辑。

财政部社保司优抚救济处,2007,《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第1辑。

崔佳,2006,《重庆数十低保户被停低保金》,《人民日报》6月5日。

国际劳工局,2001,《2000年世界劳动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胡杰成,2004,《城市贫困者的自助与他助》,《社会保障制度》第5期。

林卡,2006,《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社会排斥》,《中国社会保障》第2期。

申曙光、谢林,2005,《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

唐钧,2007,《城乡低保制度:历史、现状与前瞻》,《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第1辑。

唐钧,1998,《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杨衍银,2004,《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第28届全球大会文集》。

郑功成,2000,《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劲松,2003,《有人“租童”乞讨》,《武汉晚报》4月17日。

池子华,1996,《中国近代流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池子华,2001,《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黄茂军,2003,《弱势群体》,《经济观察报》3月3日。

江泽民,20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

钱再见,2003,《当前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综述》,《新华文摘》第4期。

曲彦斌,1990,《乞丐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阎青春,2002,《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易颖,2003,《厦门个案:流动儿童就学的解决之道》,《南方周末》4月10日。

张和清等,2002,《弱势群体的声音与社会工作介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朱力,2002,《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桦、刘宗志,2005,《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1750~1911)》,北京:《大清会典事例》。

《大清律续纂条例》。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69)。

《皇朝政典类纂》(卷182)。

《江西通志》(卷94)。

梁其姿,2001,《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明史》(卷15)。

《明史·食货志一·户口、田制》。

《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32)。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83)。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53)。

《钦定六部处分则例》(卷24)。

沈榜,1980,《宛署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万历《明会典》(卷80)。

王卫平,1997,《清代苏州的慈善事业》,《中国史研究》第3期。

《续文献通考》(卷83)。

宣统《畿辅通志》(卷109)。

杨一凡、田涛,2002a,《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三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杨一凡、田涛,2002b,《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七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程连生,2002,《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平,2002,《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第4期。

陈祖耀、郭席西,1996,《当前西方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景天魁,2001,《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北京:华夏出版社。

娄芳,2000,《俄罗斯经济改革透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穆光宗、苗景锐,200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人口学刊》第1期。

宋宝安,2003,《观念与需求: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方式》。

史柏年,1996,《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社会学研究》第6期。

田毅鹏,1999,《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王君南,2003,《基于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山东大学学报》第5期。

王卫平,1999,《论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吴克礼,2001,《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定东、朱励群,2006,《1990~2000年代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失业状况与治理》,《东北亚论坛》第3期。

郑功成,2000,《社会保障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功成,2003,《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

庄起善,2000,《俄罗斯转轨经济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Беленький В.,Х.,2000,Альтернативные подходы к анализу социальной структуры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 Социология и общество.Тезисы Первого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го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конгресса.-СПб.

Основные итоги 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й переписи населения 2002 года.М. Госкомстат России,2003.

Блиев М.,М.,Бзаров Р.,С.,2000,История Осетии 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емен до конца XIX века.Учебник для старших классов средней школы.Владикавказ.

Троцковский А.,Я.,1997,Социаль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региона:Строение и основные тенденции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Новосибирск.

Мухаметзянова Г.,В.,1998,Гyманитаризация-ключевая идея преодоления кризиса образования.Казань.ИСПО РАО.

Дейнека О.,С.,1999,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сихология:социаль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СПб.Изд-во С.-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та.

Магун В.,С.,1996,Трудовые цен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населения // 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 1.С.58–59.

Троцковский А.,Я.,1997,Социально-территориальная структура региона:Строение и основные тенденции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Новосибирск.

Ядов В.,А.,2001,А все-таки Россию умом понять можно // Россия:траснформирующееся общество.М.:Канон-Пресс-Ц.С.12.

Мизес Л.,Человеческ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1997,Трактат п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теории.М.:ОАО “НПО Экономика”,2000.

Сияхудинов Г.М.,1997,Стереотипы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поведения менеджеров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мире.

Заславская Т.,И.,2001,Социоструктурный аспект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Социол.исслед.М.N 8.С.3-11.

Катастрофы и общество.,2002,М.Контакт-Культура.С.195.

Папоян А.,Багдасарян Н.,1999,О некоторых вопросах трудовой миграции населения Армении в Россию.Ереван.С.10.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下岗工人对企业的“粘连”》,《改革》第4期。

陈卫民,2002,《中国城镇妇女就业模式及相关的社会政策选择——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陈甬军,1999,《中国过渡经济中的劳动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经济问题》第5期。

关信平,1999,《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李斌,2002,《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李萍,1999,《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经济学家》第1期。

石彤,2004,《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以国企下岗失业女工为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炳耀,2001,《制度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排斥和边缘化——以中国大陆的下岗职工为例》,http://www.social-policy.info/1031.htm。

孙立平,2004,《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谭深,1991,《城市单位保障的形成及特点》,《社会学研究》第7期。

唐钧,2002,《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第4期。

唐钧、王婴,2004,《城市低保过程的社会排斥》,http://www.social-policy.info/992.htm。

王汉生、陈智霞,1998,《再就业政策与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思斌,1997,《略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伊莎贝拉,2000,《人人有工作:社会发展峰会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期。

赵瑞美,2003,《职业性别隔离歧视理论小议》,《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6期。

曾群,魏雁滨,2004,《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林刚,2004,《论社会排斥》,《社会》第3期。

朱国宏,1999,《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左大培,2003,《我们今日为何陷入困境》,中国社会学网10月20日。

阿列克斯·英格尔斯,1985,《人的现代化》,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陈锡文,2002,《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http://www.chinaccm.com/01/0110/011002/news/20021008/114759。

陈颐,1998,《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

高勇,2003,《重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的保护》,《光明日报》12月11日。

高勇,2004,《4千万失地农民的不满》,《人民日报》2月3日。

胡俊生,2004,《农民失地与安置失地农民》,《社会》第3期。

黄祖辉、汪晖,2002,《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第5期。

李培林,2004,《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媛媛、贺利军,2004,《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第2期。

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6,《200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2.99%》,中国政务信息网,4月24日。

朱明芬,2003,《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丁小浩,1998,《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

李曼丽,1999,《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厉以宁,1984,《教育经济学》,北京:北京出版社。

沈利生、朱运法,1999,《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善迈,1996,《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魏新,1999,《21世纪的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姚启和,1995,《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陈阿江,2002,《社会评价:社会学在项目中的应用》,《学海》第6期。

陈阿江,2003,《范式视角下的项目社会评价》,《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J.斯科特,2004,《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宗成,2003,《非自愿移民中的妇女文化资源——闽江水口水库移民的一个社会文化视角》,《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M.塞尼,1996,《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编译,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M.塞尼,1998a,《把人放在首位:投资项目社会分析》,王朝纲、张小利等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M.塞尼,1998b,《移民·重建·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二》,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编译,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M.塞尼,2002,《风险、保障和重建:一种移民安置模型》,《河海大学学报》第2期。

M.Gill,2002,《大坝建设与开发性移民的良好实践》,施国庆、袁飞摘译,《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第3期。

P.麦卡利,2005,《大坝经济学》,周红云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施国庆、陈绍军,2005,《水利水电开发的社会影响分析》,郑易生主编《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北京:华夏出版社。

世界银行项目后评价局,2002,《非自愿移民:大型水坝经验》,《河海大学学报》第2期。

唐传利、施国庆,2002,《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应星、晋军,2000,《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郑易生,2005,《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北京:华夏出版社。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4,《中国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水利部规划计划司,1999,《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2004,《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H.,Becker,1997,Social Impact Assessment:Method and Experience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UCL Press.

H.,Becker and F.,Vanclay,2003,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Conceptual and Methodogical Advances,Edward Elgar.

Rabel J.,Burdge and Frank Vanclay,1996,Social Impact Assessment:A Contribution to the State of the Art Series,Impact Assessment.

阿马蒂亚·森,2005,《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艾伦·艾文思,1992,《城市经济学》,甘士杰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蔡禾,2003,《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陈果、顾朝林、吴缚龙,2004,《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地理科学》第5期。

顾朝林等,1999,《北京城市富裕阶层现状的初步研究》,《城市问题》第6期。

吉登斯,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强,1998,《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与展望》,《新视野》第4期。

李培林、张翼,2000,《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刘精明、李路路,2005,《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吕露光,2004,《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城市规划》第6期。

罗红光,2000,《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热罗姆·班德,2000,《“城市贫富分隔”即将形成?》,贺慧玲译,《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

徐晓军,1999,《社区走向阶层化》,《社会》第8期。

徐晓军,2000a,《论我国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社会科学》第2期。

徐晓军,2000b,《城市社区的阶层化趋势及其机遇与挑战》,《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徐晓军,2000c,《城市社区阶层化的实证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4期。

于海,1993,《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雪筠,2005,《住房商品化与中国城市阶层空间分布的重构》,《理论与现代化》第3期。

《中国青年报》,2006,《调查:67%公众认为富人区已存在》,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2-27/8/695884.shtml。

Christopher Lasch,1995,The Revolt of the Elites. New York:Norton.

Peter M.,Blau and Otis D.,Duncan 1967,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Y.:The Free Press.

Peter,S.,1998,Explanations of a Social Exclusion:Where Does Housing Fit in? Housing Studies,Vol.13,No.6.

Simmel,G.,1971,“Fashion”,in Simmel,G.,On Individaulity and Social Form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代杰,199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再认识》,广西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费孝通,1993,《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黄俊杰,2001,《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与其价值观: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演讲稿)。

侯玉波,2002,《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甘露,2003,《思维方式与大学生对科技和道德关系的认识》,济南: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侯玉波,2003,《自我与思维特性如何影响个体SARS应对》,济南: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卡西尔,1985,《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彭聃龄,2002,《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欣、张厚粲,1999,《思维风格测验在大学生中的初步应用》,《心理科学》第3期。

王登峰,2003,《中国人人格维度中情绪性的结构和特征》,济南: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辛志勇、路翠萍,2003,《中国人灾难应对的思维方式研究》,济南: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杨国枢,1993,《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杨蔚,2001,《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传统思维方式相关性探析》,《理论学习与探索》第1期。

张岱年、成中英,1991,《中国思维偏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1994,《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少科、侯玉波等,2003,《思维方式对华人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影响》,济南: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

周飞、杨义,1999,《解读中国文化密码》,《中国教育报》。

Arthur D Tullett,1996,“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Managers of Multiple Projects:Implications for Problem Solving When Managing Change.” Internatio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Vol.14,No.5.

Chiu chi-yue,2000,“Assessment of Zhong Yong(Dialectic) Thinking:Preliminary Findings from a Cross-Regional Study.”《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8:33-54.

Ji Li jun,Peng K.,P.,Nisbett R.,E.,2000,Culture,Control,and Social Psychology 78:943-955.

Li-fang Zhang,2001,“Thinking Styles and Personality Types.” revisted: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883-894.

Li-fang Zhang,2002,“Measuring Thinking Styles in Addition to Measuring Personality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3:445-458.

Norenzayan A.,Choi I.,Nisbett R.,E.,1999,“Eastern and Western Perceptions of Causality for Social Behavior:Lay Theories abou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Situations” Cultural divides: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Group Conflict. 239-273.

Sternberg R.,J.,1997,“Grigorenko E.,L.,Are Cognitive Styles still in Style?” American Psychologists.

Yetes J.,F.,ZhuY,Ronis D.,L.,wang D.,F.,shinotsuka H.,Poda N.,1989,“Probability Judgement Accuracy:China,Japan,and the United State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43:145-171.

Ying-YiHong,Morris M.,W.,chi-yue chiu,2000,“Multicultural Minds: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 55:709-720.

奥尔森,2003,《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坎南、塔洛克,2000,《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布坎南、康格尔顿,2004,《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张定淮、何志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郭小聪,2006,《译者前言》,《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贝马斯,1994,《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哈贝马斯,2005,《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斯,2005,《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斯,2006,《官僚制内幕》,郭小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涂尔干,2000a,《社会分工论 第二版序言 对职业群体的几点评论》,载《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涂尔干著,2000b,《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之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赵鼎新,2005,《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之发展述评》,《社会学研究》第1期。

刘爱玉,2005,《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静君,1999,《劳工与性别:西方学界对中国的分析》,http://www.thesee.org/laogong/ljj.htm。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规律》,北京:三联书店。

佟新,2006,《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张翼,2005,《中国城市社会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Alexander,J.,1982,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vol.1,Positivism,Presuppositions,and Current Controversies,London:Routledge.

Axelrod,R.,1990,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London:Penguin Books.

Cohen,Jean,1985,Strategy or Identity:New Theoretical Paradigms and Contemporary Social Movements,Social Research.

Daniel,R.,Sabia,Jr.,1988,Rationality,Collective Action,and Karl Marx,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Feb.1988,vol.32 IssueⅠ.

Downs,A.,1957,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 Now.

Habermas,J.,1975,Legitimation Crisis,Boston,Mass:Beacon Press.

Habermas,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vol.1,by Beacon Press.

Kreps,D.,P.,Milgrom,J.,Roberts and R.,Wilson,1982,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oural of Economic Theory.

Lee,Cheng Kwan,1995,Production Politics and Labor Identities: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China Review.

Melucci,Alberto,1989,Nomads of the Present:Social Movements and Individual Need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chotter,A.,1981,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rrow,S.,1998,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

杰索普,2002,《国家理论的新进展——各种探讨、争论点和议程》,《世界哲学》第1期。

雷蒙·阿隆,2003,《论治史——法兰西学院课程》,冯学俊、吴弘缈译,北京:三联书店。

迈克尔·曼,1995,《社会权力的来源》,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坦利·霍夫曼,1990,《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Arpad Szakolczai,2000,Intrudction,in Arpad Szakolczai,Reflexive Historical Sociology,London:Routlege.

Barry Buzan and Richard Little,2002,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World History:Remaking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ian Downing,1992,The Military Revolu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Origins of Democracy and Autocracy in Early Modern Europ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uce Porter,1994,War and the Rise of Modern State,New York:Free Press.

Daniel Nexon,2001,Which Historical Sociology? Response to Stephen Hobden’s ‘Theorizing of International System’,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27.

E.,Kiser,Sociology of War,http://www-ang.kfunigraz.ac.at/~prischin/toc2.

Edgar Kiser,April Linton,2001,Determinants of the Growth of the State:War and Taxation in Early Modern France and England,Social Forces,Vol.80,No.2.

Ian Roxborough,1994,Clausewitz and the Sociology of War,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5,No.4.

John A.,Hall,1987,War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in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 edited,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

John M.,Hobson,2002,The Two Waves of Weberian Historical Sociolog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 Stephen Hobdon and John M.,Hobson,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outledge.

Karel Kara,1968,On the Marxist Theory of War and Peace,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5,No.1.

Lar Bo Kaspersendeng,2003,The ‘Warfare-Paradigm’ in Historical Sociology:Warfare As a Driving Historical Force,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Biannual Meeting September,Murica,(draft).

Mark Mitchell and Dave Russell,1987,Militarisation and The South African State,in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edited),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

Martin Van Creveld,1999,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tat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Hall,On the Morphology of International Systems:Political Spac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in Early Medieval Europe,as one of CFE Working Paper Series,this paper is published by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 at Lund University,http://www.cfe.lu.se.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1987,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Sheridan House.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1988,Dialectics of War:An Essay in the Social Theory of Total War and Peace,First published by Pluto Press,www.theglobalsite.ac.uk/press.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1987,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Military-Democratic State:Britain 1940-1985.,in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 edited,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1988,The Real Sociology of War:A Replay to Roger Scrut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9,No.4.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2000,The Contemporary Mode of Warfare? Mary Kaldor’s Theory of New War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Vol.7,No.1.

Mary Kaldor and Basker Vashee,eds,1997,New War,London:Pinter.

Mary Kaldor,1998,Ulrich Albrecht and Geneviève Schméder eds,The End of Military Fordism,London:Pinter.

Mary Kaldor,1999,New and Old Wars:Organized Violence in a Global Era,Cambridge:Polity.

Michael Mann,1985,War and Social Theory:into Battle with Classes,Nations and States,Plenary lecture to the Annual conference,published in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 edited,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 1987.

Michael Mann,1987,War and Social Theory:into Battle with Classes,Nations and States,in Martin Shaw and Colin Creighton edited,The Sociology of War and Peace.

Michael Mann,1996,Authoritarian and Liberal Militarism:a Contribution from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in Steve Smith,Ken Booth,Marysia Zalewski (eds),International theory:Positivism and Beyo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guel Angel Centeno,1997,Blood and Debt:War and Tax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Latin Americ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2,No.6.

Mustafa Emirbayer,1997,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The American Journal Sociology,Vol.103,No.2.

Roger Scruton,1987,Notes on the Sociology of War,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8,No.3.

Steve Smith,2002,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 Stephen Hobdon and John Hobson edited,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Routledge.

Victor Lee.Burke,1997,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Cambridge:Polity Press.

艾伦·杜宁,1997,《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1992,《经济学》(上),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凡勃伦,2005,《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福森,2005,《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欧文,1979,《欧文选集》(上),柯承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克思、恩格斯,19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麦克基朋,2000,《自然的终结》,孙晓春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梭罗,1997,《瓦尔登湖》,徐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埃利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奥尔森,2004,《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张文宏,2003,《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李慧英,2002,《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诺齐克,1991,《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编,2006,《1995~2005: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危朝安,2006,《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央政府门户网站,4月9日。

魏娜,2004,《公共政策》,北京:新华出版社。

马克思,1972,《资本论》第一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顾忠华主编,2001,《第二现代:风险社会的出路?》,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冯必扬,2000,《来自竞争的风险——我国转型期的竞争与社会风险研究》,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

李培林,1999,《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培林,2005,《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2006,《和谐社会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挺,200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及其管理》,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论文。

乌尔里希·贝克,2002,《风险社会再思考》,郗卫东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4期。

乌尔里希·贝克,2003,《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上),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乌尔里希·贝克,2004a,《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4b,《风险社会——通往另一个现代性的路上》,王浩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乌尔里希·贝克,2005,《风险社会政治学》,刘宁宁、沈元霄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宋林飞,1995,《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宋林飞,1999,《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第1期。

肖瑛,2004,《反思与自反——社会学中的“反身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论文。

薛晓源、刘国良,2005,《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薛晓源、周战超,2005,《全球化与风险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战超,2005,《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引论》,《全球化与风险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Beck,U.,1992,Risk Society,London:Sage.

Beck,U.,1999,World Risk Society,Cambridge:Polity.

Beck,U.,Giddens,A.,and Lash,S.,1994,Reflexive Modernization,Cambridge:Polity.

Giddens,A.,1999,Runaway World,London:Profile Books.

Woolgar,S.,1996,Reflexivity,In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London:Sage.

安立志,2006,《论“和谐”》,11月6日《南方日报》。

蔡锦昌,2000,《二元与二气之间:分类与思考方式的比较》,报告于“社会科学构念:本土与西方”讨论会,台北。

党中央,200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2005,《“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上,下),《群言》第1、2期。

黄丽莉,1999,《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何平,2005,《中国历史思想中的文化多样性观念》,《学术研究》第5期。

黎红雷,1999,《“和谐观”中西合论》,《中国哲学史》第4期。

江泽民,2002,在美国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

林语堂,1994,《中国人》,郝志东、沈益红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鲁迅,1981,《说“面子”》,见《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庞朴,2003,《一分为三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庞朴,2000,《偏执与超越》,《东方文化》第3期。

钱穆,2002,《论语新解》,北京:三联书店。

汤一介,2001,《和而不同》,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温家宝,2003,《把目光投向中国》,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演讲。

徐克谦,2000,《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网易新闻中心。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2001,《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社会学研究》第2期。

《尚书·皋陶谟》

《论语》

山东职员,2006,《“草根”论战“精英”:催生和而不同的公共空间》,9月26日《北京青年报》。

《80后独生子女迎来结婚高峰今年新人中六成为80后》,http://www.zj3000.cn/html/news/jiangsu/2006/0926/4854.html。

《80后草率结婚轻率离婚进出“围城”不要任性》,http://www.zj.xinhua.org/newscenter/2006-10/27/content_8370340.htm。

《80年代青年引动闪电离婚潮9成分手因性格不合》,http://news.sina.com.cn/s/2006-11-14/015511503474.shtml。

Brewer,M.,B.,1991,The Social Self:On 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Bulletin,No.5.

Chou,M.,L.,1997,Protective and Acquisitive Face Orientations:A Person by Situation Approach to Face Dynamics in Social Interaction,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tgraves,T.,& Yang,J.,1990,Politeness as Universal:Cross-Culture Perceptions of Request Strategies and Inferences Based on Their Us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No.4.

Mosisaki,S.,& Gudykunst,W.,B.,1994,Face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Challenge of Facework:Cross-Cultural and Interpersonal Issues,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y.

胡锦涛,2005,《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8月29日。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全德,2001,《我国存在某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探析》,《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数据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9月4日。

劳力,2004,《通往城市的道路》,北京:法律出版社。

方文,2005,《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福山,2001,《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2004,《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1991,《学术与政治》,钱永祥、林振贤、罗久蓉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Max Weber,1946,The Protestant Sects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trans. and eds.) Gerth,H.,H.,and C.,W.,Mill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阿兰·图海纳,2003,《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广田康生,2005,《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帕克等,1987,《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Gans,Herbert,1962,The Unban Villagers:Groups and Class in the Life of Italian Americans,New York:The Free Press.

Gold,S.,1989,Differential Adjustment Among New Immigrant Family Member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Vol.17.

Kim,Kwang Chung,and Won Moo Hurh,1984,Adhesive Socioculture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18.

Kobrin,F.,1983,Out-migration and Ethnic Communitie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17,No.3.

Portes,Alejandro,and Robert Bach,1985,Latin Journey:Cuban and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波斯纳,2001,《超越法律》,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布迪厄,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邓大才,2001,《乡镇政府应该撤销》,《中国国情国力》第3期。

董海军,2005,《乡镇干部群体的角色实践及其弱势化:一项类型学的观察》,《社会》第6期。

杜赞奇,1996,《文化、权力与国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贺雪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贺雪峰,2004,《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胡晓芹,2006,《谁为乡镇减负?》,《三农中国》第7辑。

胡伟,1998,《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黄宗智,2003,《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吉尔兹,2000,《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强世功,1997,《一项法律实践事件的评论》,载《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强世功,2003,《我们究竟贡献了什么?》,载《法制与治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卡多佐,1998,《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昌平,2004,《乡镇体制改革:官本位体制向民本位体制转变》,载《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改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刘尚希,2006,《谨防乡镇机构改革落入“循环改革”陷阱》,《新华文摘》第9期。

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

邱泽奇,2000,《在政府与厂商之间》,载《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申端锋,2006a,《禽流感考问税改后乡村组织的危机应对能力》,《调研世界》第2期。

申端锋,2006b,《乡村体制改革必须对接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第3期。

苏力,1996,《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苏力,2000,《送法下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谭同学,2006a,《楚镇的站所——乡镇机构生长的政治生态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谭同学,2006b,《货币中介下乡镇机构生存与改革成本》,《求索》第1期。

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毅,2004,《不同语境下的乡村关系》,《探索与争鸣》第9期。

吴毅,2005,《局促的改革空间》,《南风窗》第9期。

徐勇,2000,《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开放时代》第6期。

徐勇,2002,《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革》,《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

于建嵘,2002,《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第6期。

赵树凯,2003,《乡村治理:组织与冲突》,《战略与管理》第6期。

赵树凯,2005,《乡村关系:在控制中脱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绍金,2003,《乡镇政府非法生存环境须解决》,《改革内参》第31期。

Bernstein Thomas P.,& Xiaobo Lv,2003,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Rural Chi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deman Andrew,1997,Stealing from China's Farmers,China Quarterly,No.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