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0

卜子夏考论图书

SSAPID:101-0555-8053-95
ISBN:978-7-5097-367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作 者:高培华
编 辑: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稿约

 序一

 后记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绪论 子夏研究的意义与基本构想

  一 从孔子与苏格拉底身后比较谈起

  二 战国楚简大批发现带来可喜转机

  三 试从曾参研究看子夏研究之差距

  四 子夏和七十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从“河济之间”到“洙泗之间”

  第一节 子夏籍贯家世生卒年考证

   一 河济之间:子夏家乡地望考

   二 谁主温邑:子夏国籍归属考

   三 卜偃后裔:子夏家世渊源考

   四 生死有时:子夏生年卒年考

  第二节 子夏孔门求学考述(前期)

   一 拜师入孔门与“从游陈蔡”考

   二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考

   三 子夏问诗子曰“起予者商”考

  第三节 子夏孔门求学考述(后期)

   一 自楚返卫任卫国行人考

   二 孔子不借子夏车盖考辨

   三 丧亲服丧“河济之间”读《书》考

   四 “为莒父宰”时间地点形势任务考

   五 赴洛邑“求周《史记》”之晋过卫考

   六 子曰“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考

 第二章 子夏西河教授考述

  第一节 西河教授序曲:子夏“心战”考

   一 子夏“心战”不在孔门求学时期

   二 子夏“心战”的历史背景与结果

  第二节 西河教授的时间、地域和经历考

   一 西河教授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二 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考

   三 子夏丧子丧明“曾子吊之”辨析

   四 西河教授分前、后两个阶段

   五 子夏晚年“离群索居”驳议

  第三节 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考

   一 “教弟子三百人”《史记》佚文考

   二 子夏氏之儒的构成及思想倾向辨

   三 法家源于政事之儒的历史必然性

   四 政事弟子魏文侯、魏成子、李克、吴起考略

   五 德行弟子田子方、段干木考略

   六 传经弟子公羊高、穀梁赤、曾申、 臂子弓考略

 第三章 子夏传授《六经》考析

  第一节 传《诗》传《书》考

   一 传《诗》与《毛诗序》作者考辨

    (一)孔门弟子中首屈一指的《诗》学造诣

    (二)《毛诗序》的第一作者

   二 《孔子诗论》作者“子夏说”驳议的驳议

    (一)《孔子诗论》作者诸说的提出

    (二)竹书《诗论》作者为“子夏说”驳议的驳议

    (三)孔子、子夏、再传弟子说似可统一

   三 子夏与《尚书》传授

  第二节 传《礼》传《乐》考

   一 传《礼》与《仪礼·丧服传》作者考辨

    (一)从古文献看子夏的《礼》学造诣

    (二)子夏与《仪礼·丧服传》作者考辨

   二 子夏与《乐经》传授

  第三节 传《易》传《春秋》考

   一 孔门《易》学与子夏家学

   二 《子夏易传》作者考辨

   三 子夏与《春秋三传》之关系

  第四节 “发明章句”、“于诸经独有书”

   一 “发明章句”考释

   二 “于诸经独有书”辨析

 第四章 继承与发展孔子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子夏参与主编《论语》考论

   一 《论语》出于孔门弟子授徒需要

   二 子夏是主持编纂《论语》者之一

   三 《论语》编纂的三个阶段与基本原则

   四 曾参和子夏对《论语》编纂的特殊作用

  第二节 子夏的教育目的论和德育论

   一 对孔门教育目的论的贡献

   二 对孔门德育论的贡献

    (一)关于由学习益“智”,而达于“仁”的论述

    (二)关于君子之勇的论述

    (三)关于“信”的论述

    (四)关于君子执事“敬”、与人“恭”的品德

    (五)道德践履上主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六)有错就改,反对文过饰非

  第三节 子夏对于教学论的贡献

   一 孔门君子之“学”新探

   二 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论述

    (一)广泛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二)慎交益友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三)子夏关于学习历史的论述

   三 卓具见地的教学过程论

   四 结合过程的教学评价论

  第四节 子夏对于教师论的贡献

   一 圣人皆有师——论教师的重要性

   二 君子有三变——论教师的仪容教态

 结语 子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一 先秦对子夏的认识和评价

  二 两汉至唐对子夏的尊崇与评价

  三 宋至明清对子夏的认识和评价

  四 近现代学界对子夏的评价

  五 回到“绪论”提出的问题——孔子与苏格拉底身后的比较

 附录 陈玉澍《卜子年谱》补正

  卜子年谱自叙

  卜子年谱·卷上

  卜子年谱卷下

  附:西河考

 序二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前言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书目

本书系统考证了子夏及其“西河党派”作为孔门正宗嫡传的历史地位。作者广泛搜求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族谱家乘等所有有关子夏的资料,并由中辨讹求实、去伪存真、钩玄提要、缕析条分,深为全面地研究了子夏其人、其事、其学、其行,考论他对孔子教育思想作出了怎样的总结和传承,为读者勾画出“这一个”经作者价值判断后认定为真实的孔门高足卜子夏。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

荆门市博物馆整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

《国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汉)韩婴撰,许维遹集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

(唐)陆德明撰《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5。

(后晋)刘昫撰《旧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李启谦、王式伦编《孔子弟子资料汇编》,山东友谊书社,1991。

杨朝明等校注《孔子家语》,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元)陈澔编纂《礼记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柳宗元著《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1991。

(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六臣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清)冯云鹓编《圣门十六子书》,山东友谊书社,1989,《孔子文化大全》本。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包括以下几种:

(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

(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穀梁传注疏》;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

(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

《十三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中华书局,1998。包括以下几种:

(曹魏)何晏等人《正平版论语集解》;

(曹魏)何晏等人《元盱郡覆宋本论语集解》;

(梁)皇侃《论语义疏》;

(宋)邢昺《论语注疏》;

(宋)朱熹《论语集注》;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程树德:《论语集释》;

杨树达:《论语疏证》;

《开成石经·论语》。

阎若璩撰《四书释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

(宋)欧阳修撰《新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汉)桓宽撰,王贞珉译注《盐铁论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清)胡渭撰《禹贡锥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战国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宋)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

《诸子集成》,上海书店,1986。包括以下几种: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清)焦循:《孟子正义》;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

孙诒让:《墨子间诂》;

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

(清)戴望:《管子校正》;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

(汉)刘安:《淮南子》;

(汉)桓宽:《盐铁论》;

(汉)王充:《论衡》;

(魏)徐幹:《中论》。

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69年初版,1992年第二版。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陈桐生:《〈孔子诗论〉研究》,中华书局,2004。

陈玉澍:《卜子年谱》,民国四年上虞罗氏排印“雪堂丛刻”本。

丁鼎:《〈仪礼·丧服〉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高专诚:《卜子夏与三晋儒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高专诚:《孔子·孔子弟子》,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龚书铎、李文海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历史卷·中国历史人物研究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古棣、戚文、周英:《孔子批判》,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

顾颉刚编《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何成轩:《儒学南传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1996,“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本。

嵇文甫:《嵇文甫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金景芳等:《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

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7。

李耀仙:《梅堂述儒》,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

林存光、郭沂:《旷世大儒——孔子》,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刘慰华:《孔子思想研究论集》,齐鲁书社,1987。

刘锡辰:《孔子及其教育思想》,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陆玉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人民出版社,2008。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编《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美〕狄百瑞:《儒家的困境》,黄水婴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曹幼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高专诚译,大象出版社,2000。

〔美〕郝大维、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施忠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钱穆:《孔子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孙培青、任钟印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汪林整理《孔子弟子的故事》,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7。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王日新、蒋笃运主编《河南教育通史》,大象出版社,2004。

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徐鸿修:《先秦史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许梦瀛:《孔子的教育思想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杨朝明等:《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张秉楠:《孔子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张岱年主编《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张秋升等:《中国儒学史研究》,齐鲁书社,2004。

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张新斌:《济水与河济文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张宗舜、李景明:《孔子大传》,山东友谊出版社,2003。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赵吉惠等主编《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赵纪彬:《论语新探》,人民出版社,1976。

钟肇鹏:《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根在古温的姓氏》,“豫内资焦新通字(2004)011号”。

《广东灵山县卜氏家谱》。

《广东梅县畲江咸和卜氏族谱》。

《广东梅县梅南龙岗卜氏族谱》。

《广西玉林卜氏族谱》。

《河南温县卜氏家谱》。

《河南修武县卜氏家谱》。

《河南安阳卜子大宗谱》。

《河南内黄县卜氏宗谱》。

《河南滑县卜氏宗谱》。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新志》(民国十八年纂修),1988年整理重印本。

《湖南浏阳卜氏家谱》。

焦作市地方史志编委会:《怀庆府志》(乾隆三十二年编纂),2006年点校重印本。

《江苏丰县卜氏族谱》。

《山东曹州卜子宗谱》(《十六子书》引录本)

《山西河津卜子夏族志》。

《山西大同卜氏族谱》。

焦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覃怀志》(雍正年间编纂),2006年点校重印本。

温县地方志办公室:《温县志稿》(民国二十二年纂修),1986年点校排印本。

《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晁福林:《从王权观念变化看上博简〈诗论〉的作者及时代》,《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冯友兰:《以述为作,保守中有创新》,《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2辑。

高培华:《关于子夏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高培华:《论孔子的军事才能》,2006年2月21日《光明日报》。

高培华:《〈论语〉六章新诠——论孔门军事教育的重要地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高如辰:《〈论语·先进〉第二章考论》,《孔子研究》2009年第5期。

高专诚:《子夏故里温邑的历史变迁》,《沧桑》2003年第2期。

郭沂:《再论原始〈论语〉及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黄立振:《〈论语〉源流及其注释版本初探》,《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孔祥骅:《子夏氏“西河学派”初探》,《学术月刊》1985年第2期。

孔祥骅:《子夏氏“西河学派”再探》,《学术月刊》1987年第7期。

孔祥骅:《子夏与〈春秋〉的传授》,《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

孔祥骅:《子夏与〈周易〉的传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3期。

李天佑:《试谈孔子的军旅之学》,《文史哲》1962年第5期。

刘彬:《子夏易学考》,《周易研究》2006年第3期。

刘彬:《子夏与〈归藏〉关系初探——兼及帛书〈易经〉卦序的来源》,《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刘大均:《〈周易〉古义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刘大均:《今、古文易学流变述略——兼论〈子夏易传〉真伪》,《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毛礼锐:《孔子教学思想的科学性》,《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2辑。

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彭林:《关于〈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篇名与作者》,《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沈灌群:《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57年第3期。

沈文倬:《汉简〈服传〉考》,《文史》1982年第24、25期。

王炳照:《论“学而优则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0年第2期。

王齐洲:《孔子、子夏诗论比较——兼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之命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王齐洲:《游夏文学发微》,《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徐鸿修:《孔子高足,学术大师——谈子夏的历史贡献》,《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

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

许梦瀛:《孔子的教育思想》,1954年6月14日《光明日报》。

张岱年:《孔子与中国文化》,《清华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张继峰、王建忠:《卜子夏故里考》,《中州今古》2001年第6期。

张瑞璠:《再评孔丘的“有教无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张作耀:《孔门后进弟子异同论》,《孔子研究》1986第2期。

周予同:《从孔子到孟旬——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学术月刊》1979年第4期。

朱冠华:《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与王锡荣先生商榷》,《文史》198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