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6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及绩效研究图书

Research on the Financing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Group

SSAPID:101-0551-7791-77
ISBN:978-7-5097-035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制度-行为-绩效”的逻辑思路,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及绩效研究的分析框架,以实证研究为主,对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融资成本、资本结构、融资绩效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我国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企业集团融资行为,提高融资绩效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管理科学与工程丛书
作 者: 贾香萍
编 辑:高雁;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前言

 后记

 总序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动机

   (三)选题的意义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企业集团财务理论研究综述

   (二)企业集团融资和融资绩效研究回溯

    1.关于企业集团融资和融资绩效的理论研究

    2.关于企业融资和融资绩效的实证研究

   (三)国外对企业融资的研究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什么是企业集团

   (二)企业集团融资

    1.融资的含义

    2.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内容

    3.融资成本

    4.融资结构

   (三)绩效

  四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三)本书的主要内容

  五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和不足

    1.创新点

    2.局限性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交易成本理论

   一 什么是交易成本

    (一)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的定义

     1.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对交易成本的定义

     2.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对交易成本的定义

     3.科斯在199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对交易成本的定义

    (二)其他新制度经济学家对交易成本的定义

   二 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三 影响交易成本的因素

    (一)资产的专用性程度

    (二)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

    (三)交易频率的高低

   四 交易成本理论

    (一)科斯定理1

    (二)科斯定理2

    (三)科斯定理3

  第二节 企业集团理论

   一 企业理论的演进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

    (二)现代企业理论

   二 企业集团理论

    (一)规模经济论

    (二)交易费用论

    (三)范围经济论

    (四)关于企业集团成因的其他观点

     1.功能动因论与功能效应论

     2.从垄断出发探究企业集团的成因

     3.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分析企业集团的成因

   三 企业集团的融资行为与交易成本

    (一)企业的融资活动

    (二)企业集团的融资活动

    (三)企业集团融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界定

  第三节 资本结构理论

   一 传统融资结构理论

    (一)净收益理论(Net Income Theory)

    (二)净经营收益理论(Net Operating Theory)

    (三)传统理论(Traditional Theory)

   二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一)MM定理

    (二)修正的MM定理与米勒模型

    (三)破产成本理论

    (四)权衡理论

   三 新融资结构理论

    (一)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 Order Theory)

    (二)代理成本理论

    (三)信号传递模型理论

     1.通过债务比例传递信号——罗斯信号模型

     2.通过内部人持股比例传递信号——利兰德—帕尔模型

    (四)控制权理论

  第四节 融资制度理论

   一 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二 中国企业融资制度的变迁

    (一)财政主导型的计划融资制度

    (二)转轨时期企业融资模式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研究

  第一节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概述

   一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二 企业集团融资权限的划分

   三 影响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的因素

    (一)企业集团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企业集团的产品(产业)定位

    (三)企业集团总部领导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四)企业集团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 企业集团集权与分权的临界划分原则

   二 集权型融资管理体制

   三 分权型融资管理体制

   四 混合模式

  第三节 企业集团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

   一 美国模式

    (一)美国模式的特点

    (二)美国模式的形成原因

   二 日本模式

   三 德国模式

   四 中国企业集团融资模式的选择

  第四节 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市场研究

   一 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市场的意义和作用

   二 内部资金市场管理与财务公司

    (一)财务公司的作用

    (二)财务公司的功能

    (三)财务公司的局限性

     1.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受限,没有足够的资本运作能力

     2.财务公司的能力十分有限

     3.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

     4.财务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

   三 内部资金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集团融资成本研究

  第一节 企业集团融资成本的理论分析

   一 企业集团的融资优势

   二 企业集团融资成本分析

    (一)内源融资成本分析

    (二)股权融资成本分析

    (三)债权融资成本分析

   三 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偏好

   四 中国企业集团的融资来源

  第二节 企业集团股权融资成本研究

   一 股权融资成本研究的现状

   二 企业集团股权融资成本估算

    (一)股利增长模型法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CAPM)

    (三)债券风险溢价法

   三 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与股权融资成本

  第三节 企业集团负债融资成本研究

   一 企业集团负债融资成本的特征

   二 企业集团负债融资成本分析

    (一)企业集团负债融资成本的构成

    (二)按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利息支出分析

    (三)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利息支出分析

  第四节 企业集团交易费用研究

   一 企业集团期间费用比较研究

   二 按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的费用研究

   三 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费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集团融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企业集团融资结构分析

   一 企业集团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比较研究

   二 企业集团与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融资结构比较

   三 企业集团融资结构分析

    (一)按类型分组企业集团融资结构分析

    (二)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融资结构分析

  第二节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一 企业集团与成员单位融资结构比较

   二 企业集团与母公司融资结构比较

   三 企业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融资结构比较

  第三节 企业集团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匹配研究

   一 企业集团资产结构总量分析

    (一)按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的资产结构总量分析

    (二)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的资产结构总量分析

   二 企业集团资产内部构成分析

    (一)按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的资产构成分析

    (二)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的资产构成分析

   三 企业集团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匹配研究

    (一)按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匹配研究

    (二)按规模分组企业集团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匹配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实证研究

  第一节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涵义及度量

   一 企业绩效的界定

   二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三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评价指标

  第二节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比较分析

   一 企业集团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绩效比较

   二 企业集团与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融资绩效比较

   三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总量分析

   一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分析

    (一)按类型分组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分析

    (二)按规模分组的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分析

   二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的融资绩效分析

    (一)按注册登记类型分组的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融资绩效比较

    (二)按企业集团主营行业分母子公司融资绩效比较

  第四节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因素分析

   一 企业集团资金配置效率研究

    (一)企业集团资金的行业分布

    (二)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动态分析

   二 企业集团资金配置动因研究

   三 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一)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二)企业集团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样本的选取

     2.相关变量的界定

     3.实证模型

     4.企业集团按母公司控股方式分融资绩效实证研究

     5.企业集团按母公司注册登记类型分融资绩效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及绩效研究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改善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 完善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促进产权多元化,优化资本结构

    (二)建立、健全企业集团母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 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市场的运作

   三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企业集团融资结构

    (一)改变债券发行办法,增大债券发行规模

    (二)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

    (四)建立强有力的偿债保障机制

    (五)加强监管协调,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提供外部保障

  第二节 提高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 提高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和创新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推进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集团管理能力

     1.突出主营业务,减少管理层次

     2.消除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辅业负担

    (二)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加快企业集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能力

   二 建立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高企业集团资源配置效率

    (一)加快企业集团所有制结构改造

    (二)建立和规范市场退出机制

   三 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一)以企业为发展的主体,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二)建立政府对大企业的“窗口指导”制度

    (三)淡化国有产权主体地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本章小结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循环是否顺畅,不仅依赖于外部“输血”—融资,更需要企业内部有良好的“造血”功能—绩效。那么,中国企业集团的融资现状又如何呢?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本书以“制度-行为-绩效”的逻辑思路,构建了一个企业集团融资管理及绩效研究的分析框架,以实证研究为主,对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体制、融资成本、资本结构、融资绩效等进行分析评价,研究我国企业集团融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企业集团融资绩效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企业集团融资行为,提高融资绩效的对策、建议。

[1]孟焰:《课题主持人》,《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系列丛书(2002)》,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初步证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李爽主持《财政部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系列丛书(2002):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会计报表粉饰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视角与经验证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李爽、吴溪:《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王君彩、王瑞华、赵雪媛:《中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王君彩主笔《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8]王斌:《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9]王斌、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张延波主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2]毛蕴诗、李新家、彭清华:《企业集团:扩展动因、模式与案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13]席酉民主编《企业集团治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4]席酉民主编《企业集团人力资本管理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席酉民主编《企业集团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比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6]中国会计学会编《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第一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7]吴晓求主笔《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资本市场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卢俊编译《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当代经济学译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周天勇:《效率与供给经济学:中国经济的制度、行为、效率、供给分析》,《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0]陈松男:《金融分析:投资、融资策略与衍生创新》,《复旦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1]干胜道主编《企业融资财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2]张冀湘:《寻求效益优势: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第三次突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3]许激:《效率管理:现代管理理论的统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4]中国经济论坛编委会编《效率公平与深化改革开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5]李会明:《产权效率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26]谢代银:《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7]沈艺峰:《资本结构理论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8]戴国强编著《融资方式与融资政策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9]张宗新:《中国融资制度创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0]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1]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32]杨俊远:《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3]李剑阁主编《站在市场化改革前沿:吴敬琏教授从事经济研究5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4]林海、郑振龙:《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及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5]王增业:《企业股权融资:偏好与成本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6]李朝霞:《中国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工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7]陈享光:《融资均衡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38]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9]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0]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1]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他》,2000。

[42]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

[43]孙班军等编著《企业集团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4]邓志阳编著《企业集团成长经营管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45]刘俊彦主编《筹资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6]柯荣浦:《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7]赵文广:《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8]石友蓉等编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9]王月欣:《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0]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母子公司关系研究: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1]秦尊文:《企业集团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2]汤谷良:《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财务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3]张秋生:《企业改组、兼并与资产重组中的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价值评估、融资、会计处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4]王斌:《股权结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5]张昌彩:《中国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6]汤谷良:《高级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7]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58]郭晓利:《企业集团的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9]伍伯麟:《中国企业集团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0]王凤彬:《集团公司与企业集团组织——理论、经验、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1]赵增耀等:《企业集团治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2]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

[63]王昕主编《中国直接融资方式的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丛书》,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64]里维宁、应惟伟编著《中国企业融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65]王明华:《企业融资效率·融资制度·银行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66]林孔兴主编《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华中电力集团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工商出版社,1999。

[67]张建忠:《企业集团:创新、蜕变与成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8]宋炳方:《驾驭集团:企业集团的形成、组织与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69]迟树功、杨渤海:《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0]李荣融主编《外国投融资体制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71]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2]高鸿业、吴易风、刘凤良主编《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2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3]葛家澍、吴水澎主编《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探索》,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1。

[74]钱颖一:《企业理论》,商务印书馆,1989。

[75]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76]吴水澎主编,陈汉文、谢德仁副主编《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77]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8]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9]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0]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2。

[81]朱羿锟:《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4。

[83]〔英〕曼塞·C.布莱克福德:《西方现代企业兴起》,锁箭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84]〔英〕鲍勃·瑞安、罗伯特·W.斯卡彭斯、迈克尔·西奥博尔德:《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阎达五、戴德明、何广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5]〔英〕约翰·普安顿:《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成本评估:公司理财的核心》,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86]〔法〕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代理模型》,陈志俊、李艳、单萍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7]〔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林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88]〔美〕威廉·H.比弗:《财务呈报:会计革命》,薛仁奎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89]〔美〕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见〔日〕青木昌彦、钱颖一主编《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90]〔美〕小艾尔费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

[91]〔美〕Y.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2]〔美〕马克·格林布拉特、谢里丹·逖特曼:《资本市场与公司战略》,中信出版社,2004。

[93]〔美〕哈泽尔·约翰逊:《资本成本管理与决策:公司价值的关键》,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4]〔美〕Arthur J. Keown,David F. Scott,John D. Martin,Jay William Petty:《现代财务管理基础》(第七版),朱武祥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95]〔美〕詹姆斯·范霍恩、约翰·瓦霍维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第十版),郭浩、徐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96]〔美〕詹姆斯·C. 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第十一版),刘志远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97]〔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98]〔美〕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杰弗利·F.杰富:《公司理财》(第六版),吴世农、沈艺峰、王志强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99]〔美〕阿斯瓦斯、达摩达兰:《应用公司理财》,郑振龙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00]〔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1]〔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段毅才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02]〔美〕J.弗雷德·威斯通等:《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唐旭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03]〔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91。

[104]〔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著,[瑞]拉斯·沃因、汉斯·韦坎德编《契约经济学》,李风圣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

[105]〔美〕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美〕R.科斯、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6]〔美〕罗斯·L.瓦茨、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陈少华、黄世忠、陈光、陈箭深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7]〔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王铁生、葛立成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08]Barney,J.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pp.99-120.

[109]Boisot M.,Child J.,“Organizations as Adaptive Systems in Complex Environments:The Case of China”,Organization Science,1999,10:pp.237-252.

[110]Bruton G.D.,Yiu D.,Hoskisson,R.E.,Lu Y.,and White,R.E. (Resource Based Perspective on the Creation of Interdependen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Interdependence in Business Group Networks:Performance Effect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Working paper,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2003.

[111]Buckley P.J.,Clegg J.,& Wang C,“The Impact of Inward FDI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2,33:pp.637-655.

[112]Chang Sea-Jin,Financial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of Korean Business Group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245-246.

[113]Chang Sea-Jin,“Ownership Structure,Expropriation,and Performance of Group-affiliated Companies in Korea”,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2:pp.238-253.

[114]Chang S.,Hong,J,“Economic Performance of Group-affiliated Companies in Korea:Intragroup Resource Sharing and Internal Business Transa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pp.228-429.

[115]Chang,S.J.,Hong J.B,“How Much does the Business Group Matter in Korea?”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3:pp.265-274.

[116]Choi Jeong-Pyo,and Cowing T.,“Diversification,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Korean Business Groups”. 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2,21:pp.27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