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7

农村女犯人图书

Rural Female Criminal Dispute and Resistance in Life World

SSAPID:101-0525-0925-23
ISBN:978-7-5201-3520-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书中对15起以农村女性为犯罪主体的“民转刑”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过对这些特殊案件的回溯,将案件之前的纠纷放置到生活世界中,探讨纠纷因何而起、为何激化。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洞察农村女犯人们的生活逻辑,试图了解她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理解纠纷的,感受她们在纠纷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历和抗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晓红
编 辑:赵娜;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序言:社会学视野中的“她们”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提出

  二 文献述评

   (一)西方人类学视野中的纠纷研究

   (二)国内乡村纠纷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关于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

  三 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人类学的主/客位方法

   (二)女性主义视角与主体建构

   (三)交替的个案与田野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典型案例和田野调查

  一 从案例到延伸案例

   (一)案例分析方法

   (二)延伸案例分析方法

  二 寻找案例——来自女子监狱的深访

   (一)“非典型”案例——民事转刑事的案件

   (二)监狱景观和案例收集

  三 被剪裁的案例——刑事判决书上的记录

  四 田野点介绍

   (一)试航:H省东柴寨村

   (二)再定位:H省牛岗村

 第三章 纠纷:重回生活世界

  一 还原“曾经的”生活世界

   (一)狭小的生活空间

   (二)原子化的家庭与不可分割的空间

  二 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交织

  三 不可回避的生活场域

   (一)回避——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

   (二)固守的家园和无法逃离的纠纷

  四 简短小结:构造真实的“他者”

 第四章 主体建构与行动逻辑

  一 互为主体性与生活知识

  二 农民的行动逻辑与纠纷生成

   (一)人情与互惠:乡土社会的道德基础

   (二)交往中的差序格局与纠纷生成

   (三)“斗气”与面子争夺

  三 从问题到纠纷:纠纷的公开化

   (一)三个典型案件

   (二)纠纷争执中的逻辑碰撞

 第五章 悲剧:从纠纷到案件

  一 乡土社会的秩序基础

  二 松散的初级关系

  三 衰落的权威

  四 失效的调解

  五 超然的法律与世俗的生活

   (一)法律的门槛

   (二)法律现代化的无奈和尴尬

  六 村庄秩序的困境:灰色势力

  七 自我的救赎:生还是死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一 超越个案

   (一)个案中的概括——共性与个性

   (二)尝试性的比较分析

  二 与男子监狱的调查对比研究

  三 反思

   (一)乡村秩序、纠纷解决与和谐社会

   (二)纠纷中的妇女——被忽略的性别差异

   (三)对案例的说明

 后记

博登海默曾指出:“如果一个纠纷根本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机体上就有可能产生溃烂的伤口。如果此纠纷是以不适当和不公平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机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又可能严重危及人们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本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些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本书运用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15起以农村女性为犯罪主体的“民转刑”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过对这些特殊案件的回溯,将案件之前的纠纷放置到生活世界中,探讨纠纷因何而起、为何激化。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洞察农村女犯人们的生活逻辑,试图了解她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理解纠纷的,感受她们在纠纷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历和抗争。

安妮·坎贝尔:《少女犯》,刘利圭、冯韵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高丙中、康敏译,王晓燕校,商务印书馆,2008。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邓子滨译,华夏出版社,2007。

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麦宜生审校,法律出版社,2002。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89。

陈柏峰:《“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陈柏峰:《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陈柏峰:《乡村混混与农村社会灰色化》,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8。

陈柏峰:《治理、法治与现代国家——〈被告山杠爷〉再解读》,《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第6期。

陈柏峰、郭俊霞:《村庄生活中的“面子”及其区域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法律出版社,2008。

E.霍贝尔:《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范愉:《纠纷解决与民间社会规范》,载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8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范忠信、郑定、詹学农:《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

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何勤华、李秀清、曲阳译,法律出版社,2003。

古塔·弗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郭星华、陆益龙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郭星华、邱洪敏:《法律的“在场”与“不在场——对一起赡养纠纷调解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郭星华、王平:《中国农村的纠纷与解决途径——关于中国农村法律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郭正林:《公共政策的文化分析——以中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第2期。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何兵:《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

贺雪峰、董磊明:《中国乡村治理:结构与类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胡鸿保、张晓红:《语言、话语与法律人类学——从〈规则与关系〉一书谈起》,《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黄光国、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黄家亮:《新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秩序重建——以华北米村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8。

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和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江伟、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法律出版社,1994。

康树华、王岱、冯树梁:《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4。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孔炜莉:《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研究综述》,《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李芳英:《生活世界:在舒茨的视域》,《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刘易斯:《社会人类学导论》,黄宣卫、刘容贵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

刘正强:《乡村纠纷的事件与文本——鲁西县离婚纠纷的法社会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9。

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7。

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译,商务印书馆,1997。

莫洪宪、张鸿巍:《西方女性主义犯罪学的兴起与发展》,《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

帕特里夏·尤伊克、苏珊·S. 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陆益龙译,商务印书馆,2005。

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法制出版社,2001。

强世功:《乡村社会的司法实践:知识、技术与权力——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乔丽荣、仲崇建:《从博弈到认同——法律人类学关于纠纷研究的旨趣、路径及其理论建构》,《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萨利·安格尔·梅丽:《诉讼的话语——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人的法律意识》,郭星华、王晓蓓、王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沈恒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舒茨:《生活世界的结构》,刘振怡译,载尹树广编《后结构·生活世界·国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苏力:《反思法学的特点》,《读书》1998年第1期。

苏力:《纠缠于事实与法律之中》,《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苏珊·索比:《为什么美国人相信法治》,王平译,转引自郭星华等《法律与社会——社会学和法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托马斯等:《不适应的少女》,钱军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吴海燕:《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中外企业家》2008年第2期。

吴满峰、陈沙麦:《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女性犯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谢地坤:《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严景耀:《中国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严文强:《阐释真实的法律生活——法律人类学对纠纷的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严文强:《从案例到疑难案例,再到扩展案例——论法律人类学的案例分析方法》,《江海论坛》2009年第5期。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杨方泉:《塘村纠纷:一个南方村落的土地、宗族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杨善华:《田野调查中被访人叙述的意义诠释之前提》,《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叶敬忠、吴慧芳:《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约翰·M.康利、威廉·M.欧巴尔:《法律语言与权力》,程朝阳译,法律出版社,2007。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张冠梓:《冲突与调适:南方山地民族的法律多元主义格局及其走向》,《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张冠梓:《禁忌:类同于法律属性的初级社会控制形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载马戎《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下),群言出版社,1998。

周玉:《转型期女性犯罪的社会学分析——试析角色失调对女性犯罪的影响》,《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的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第2期。

朱晓阳:《面向“法律的语言混乱”——从社会与文化人类学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滋贺秀三:《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

Alain Pottage and Martha Mundy eds.,(Cambridge Univ Press,2004).

Arnold L. Epstein,“The Case Method in the Field of Law,” in A. L. Epstein,ed.(London:Tavistock Press,1967),pp.205-230.

Barbara Yngvesson,“Inventing Law in Local Settings:Rethinking Popular Legal Culture,” 8(1989).

B. Danet,“Language in the Legal Process,” 14(1980):445-564.

D. Brenneis,“Language and Disputing,” 17(1988):221-237.

E. Allan Lind,Yuen J. Huo and Tom R. Tyler,“And Justice for All:Ethnicity,Gender,and Preferences for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dure,” 3(1994):269-290.

Elizabeth F. Loftu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 Press,1979).

Eric R. Wolf,(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66).

Giampietro Gobo,“Sampling,Representativeness and Generalizability,”in Clive Seale,Giampietro Gobo,Jaber F. Gubrium,and David Silverman,eds.,(Sage Publications,2004),p.452.

John L. Comaroff and Simon Robert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John L. Comaroff,“Rules and Rulers:Political Processes in a Tswana Chiefdom,” 13(1978):1-20.

John M. Conley and William M. O'Barr,“A Classic in Spite of Itself:the Cheyenne Way and the Case Method in Legal Anthropology,” 29(1979).

John M. Conley and William M. O'Bar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John M. Conley,William M. O'Barr,and E. Allan Lind,“The Power of Language:Presentational Style in the Courtroom,” 78(1978):1375-99.

John M. Conley and William M. O'Bar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K. Llewelyn and E.A. Hoebel,(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41).

Laura Nader and Harry F. Todd Jr. ed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8).

Laura Nader,(New York:Academic Press inc,198).

Laura Nader,“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Law,” 6(1965):3-32.

Marjorie Shostak,(New York:Vintage,1983).

Max Gluckman,“Introduction,” in A. L. Epstein,ed.,(London:Tavistock Press,1967).

M. Cain and K. Kulcsar,“Thinking Disputes:an Essay on the Origins of the Dispute Industry,” 16(1992):375-402.

Meyer,“Introduction,”in Jack Good,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8),pp.1-14.

Michael Silverstein,“Shifters,Linguistic Categories,and Cultural De-scription,” in K. H. Basso & H. A. Selby,eds.,(Albuquerque:Univ. of New Mexico Press,1976).

M. Peter Tiersm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Norbert Rouland,(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94).

Paul Bohannan eds.,(Garden City,New 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1967).

Paul Bohannan,(Illinois:Waveland Press,1989).

P. H. Gulliver,(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1968).

Richard Bauman and Charles L. Briggs,“Poetics and Performance a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nd Social Life,” 19(1990):59-88.

Roger Hopkins Burke,(Willia Publishing,2001).

Sally Engle Merry,“Anthropology,Law,and Transnational Processes,” 21(1992):357-379.

Sally Falk Moore,“Certainties Undone:Fifty Turbulent Years of Legal Anthropology 1949-1999,” 1(2001):95-116.

Samuel Popki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S. F. Moore,(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78).

S. F. Moo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1986).

Simon Roberts,(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9),pp. 69-71.

Simon Roberts,“The Study of Dispute: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in John Bossy,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 Press,1986).

Stephen Gaetz,“Youth Development:Conflict and Negotiations in an Urban Irish Youth Club,” in Pat Caplan,ed.,(Oxford:Berg Press,1995).

Susan Berk-Seligs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William L.F. Felstiner,“Avoidance as Dispute Processing:An Elaboration,” 9(1975):695-706.

William L.F. Felstiner,“Avoidance as Dispute Processing:An Elaboration,” 4(1975):695-706.

William L.F. Felstiner,Richard L. Abel and Austin Sarat,“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putes:Naming,Blaming,Claiming,” 3(1980):63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