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3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Organizations in Guangzhou (2018)

SSAPID:101-0521-7966-71
ISBN:978-7-5201-355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历程、队伍结构、运营模式、功能变迁、服务领域、制度化建设、专业化建设、支持体系、特色分析、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了系统分析,客观反映了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整体状况,全面盘点了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历史与现状,解读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趋势。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王玉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前言

 Ⅰ 总报告

  B.1 新形势下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

    1.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成为推进和完善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

    2.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促进社会融合的重要平台

    3.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成为传播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

    4.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实现广州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分析

    1.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类型呈现多样化态势

    2.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体系日益趋向系统化

    3.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内容逐步表现出专业化特征

    4.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不断朝着制度化方向迈进

    5.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社工+志愿者”运行模式优化了人才队伍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1.从顶层设计着手,努力完善对于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培育与支持的体系

    2.从组织建设着手,加强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管理能力建设

    3.从组织管理着手,构建科学分类分层的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管理制度

    4.从组织功能入手,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类型和功能的进一步扩充

    5.从人才培育着手,优化和创新人才专业化培训的机制和服务信息化的机制

 Ⅱ 专题报告

  B.2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历程研究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脉络

    (一)初创萌芽阶段(1987~2000年)

     1.政府引导是广州市志愿服务组织在初创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志愿服务组织结构松散且服务具有临时性

     3.从个体形态来看,“创业”期间的志愿服务组织形态为依附型,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

    (二)多元推动阶段(2001~2005年)

     1.多元推动让志愿服务组织获得了更大的成长空间

     2.民间草根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服务内容各有特色

     3.志愿服务组织开始尝试降低对政府的依赖性,进行了自主运作的有益探索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0年)

     1.广州政府开始探索转变职能,志愿组织对社会治理的补充作用受到重视

     2.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让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规模迅速扩大

     3.组织运作更为自主,开始探索规范建设、制定发展规划

    (四)提升发展阶段(2011~2014年)

     1.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加大,志愿服务获得提升发展的空间

     2.志愿服务组织更多地关注服务专业性、组织管理等问题

     3.志愿服务组织处于自主发展深化期和专业化发展关键期

    (五)规范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1.志愿服务组织注册成为社会组织法人成为“潮流”,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2.“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盛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进程

     3.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经验、问题及其原因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经验总结

     1.政府职能部门联合推动,政策环境给予发展空间

     2.民间力量是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主力军

     3.港、澳、台的志愿服务经验促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成长

     4.社会参与是促进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最大能量源

    (二)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相关支持性政策的落地问题值得关注

     2.专业能力不足是当前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普遍面临的较大问题

     3.志愿者管理机制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不足

   三 推动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支持,完善配套政策

    (二)营造全社会志愿服务氛围,创新宣传方式,重视榜样力量

    (三)重视志愿服务组织专业能力建设,创新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模式

    (四)倡导志愿服务组织行业自律,规范组织行为,树立理想信念

  B.3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发展状况研究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的发展现状

    (一)规模结构:志愿者数量持续攀升,志愿组织稳步增长,队伍规模出现分化

    (二)年龄结构:青年是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主体构成,但长者、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志愿组织全民参与特性显著

    (三)身份结构:党员志愿者所占比例不多,企业志愿组织发展迅速,“专职+兼职”“社工+志愿者”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新特征

    (四)智能结构:人才队伍的学历水平以及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推动志愿组织队伍结构优化升级

    (五)地缘结构: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发展突破地域限制,非户籍人口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重要构成

    (六)动态结构:大部分志愿组织为活跃型志愿组织,队伍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在志愿者活跃度上呈现两极分化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的主要特征

    (一)广州志愿组织队伍发展的良性成长生态链基本形成

     1.志愿组织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层次性

     2.志愿组织之间形成相互抱团、以大带小的协同发展模式

     3.志愿组织裂变与发展推动志愿组织队伍成长生态链形成

    (二)“政府促进、社会推动、市场助力、个人参与”成为新时期广州志愿组织队伍发展壮大的四大动能

     1.政府在志愿组织人才队伍发展进程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社会的力量日渐成熟,成为志愿组织队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被引入志愿服务领域,成为志愿组织队伍发展的重要助力

     4.个人的自愿、主动、积极参与是广州志愿组织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最为坚实的基础

    (三)智力资源共享为广州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撑

     1.高校学术资源以及港澳地区的发展经验为志愿组织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支持型志愿组织为实现智力共享提供了常态化、持续性的平台

    (四)立足本土与超越本土两种志愿组织发展模式齐头并进

    (五)个人魅力型志愿组织是广州志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1.“好人”成为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重要黏合剂

     2.志愿组织创始人对组织链接资源、发展规划等产生重要影响

    (六)“互联网+志愿服务”推动志愿组织人才队伍的优化提升,开辟志愿组织成长的新空间

     1.互联网成为志愿组织优化队伍管理和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

     2.网络志愿组织开辟了志愿组织发展的新空间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广州志愿组织队伍结构发展不平衡

    2.广州志愿组织队伍结构发展不充分

   四 对策与建议

    1.正确处理品牌扶持与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

    2.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型”志愿组织与“民间草根型”志愿组织的关系

    3.正确处理个人魅力凝聚与志愿组织接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4.正确处理志愿者与志愿组织之间“柔性关联”与“强化管理”的关系

    5.正确处理志愿组织增量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之间的关系

  B.4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运营模式研究

   一 导论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不同运营模式及其特征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两大系列九个模式

     1.资金来源的不同

     2.动力来源不同

    (二)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多样化品牌项目

     1.政府支持模式下的典型项目

     2.外部捐助模式下的典型项目

     3.携内联外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4.团队内驱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5.自助发展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6.社会责任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7.边缘支持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8.精英领航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9.事业标签模式下的品牌项目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运营模式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

    (一)对资金来源维度下三个模式的分析

     1.共性问题及其原因

     2.差异问题及其原因

    (二)对动力来源维度下六个模式的分析

   四 促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运营模式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建议

    (一)对资金来源维度下三类模式的发展建议

    (二)对动力来源维度下六类模式的发展建议

  B.5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功能变迁研究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功能的现状分析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功能表现

     1.提供服务参与

     2.实施关爱扶助

     3.有效促进融合

     4.传播倡导公益

     5.助力协调发展

     6.普及社会教育

    (二)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1.实施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2.统筹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3.支持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4.传播型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二 广州志愿组织功能的现状特征

    (一)功能表现方式的普遍性

    (二)功能拓展领域的多样性

   三 广州志愿组织功能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的承接能力亟须加强

    (二)满足公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群体需求有待深化

    (三)具备国际化志愿服务经验的组织缺少与相应管理不足

   四 广州志愿组织功能的变迁趋势

    (一)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功能更加扩展

    (二)志愿服务组织的功能目标更加突出

     1.促进社会服务完善,推动社会建设发展

     2.协助志愿者自我成长,增强组织自身形象提升

     3.助力广州城市发展目标

    (三)志愿服务组织功能的国际化程度更加增强

  B.6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领域分析

   一 导论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区域和工作领域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区域

     1.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活动区域占比最高的是城市社区

     2.不同活动区域的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 20%活动区域为农村的志愿服务组织由政府部门推动成立

     4.各活动领域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制度较完善

     5.各活动区域志愿服务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人数分布不均

     6.各个活动区域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活动次数有所差异

     7.各活动区域的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技能使用程度一般

    (二)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领域

     1.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领域凸显助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助残服务及社区便民服务

     2.不同工作领域志愿服务组织的差异性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活动区域发展还不平衡

    (二)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在不同活动区域和不同工作领域的专职人员与志愿者数量构成上还不均衡

    (三)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在不同工作领域的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在各个方面的组织建设有待完善

   四 拓展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活动区域和工作领域的建议

    (一)继续探索摸清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域

    (二)进一步推动广州市郊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的志愿服务发展

    (三)通过加强志愿服务人才链接及培训,理顺专业化人才匹配服务工作路径机制

    (四)以组织建设凝聚提升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全领域思想与实践

  B.7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制度化建设状况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高位运行的良好制度环境让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具有先发优势

    (二)高效有序的志愿者注册机制确保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规范运作

    (三)日益规范化的组织内部管理为广州志愿者组织规模发展提供了保障

     1.治理、组织结构与志愿者组织的规模、等级密切相关

     2.注重志愿服务项目体系的开发规划

     3.强化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尤其是岗前培训

    (四)不断完善志愿者制度化激励机制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一)注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二)资金保障及财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志愿者权益保障制度的建设有待加强

    (四)组织管理能力与管理架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工作管理机制

    (二)构建分层分类的注册管理制度

    (三)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四)拓展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新格局

  B.8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状况

   一 导论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一)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状况

    (二)志愿服务组织专业人才建设状况

     1.专业人才队伍状况

     2.专业人才优势发挥状况

    (三)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培训状况

     1.从事专门领域志愿组织普遍开展专门领域技能培训

     2.专业培训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必要条件

     3.专业培训的内容针对性强

    (四)志愿服务组织专业督导状况

     1.志愿服务组织督导状况

     2.志愿服务项目督导状况

    (五)志愿服务组织专业评估状况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志愿组织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志愿服务项目专业特色比较欠缺

    (二)专业人才供需匹配度不高,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市场有待开拓

    (三)志愿者流动性快,专业素质积淀难

   四 促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1.志愿服务领域的专业化越来越细分,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凸显

     2.志愿者朝着专业型志愿者发展,志愿服务技能水平逐渐提升

     3.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逐渐庞大,“社工+志愿者”协作机制逐渐推广

    (二)广州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立志愿者人员和志愿服务档案,发掘培育专才志愿者

     2.强化志愿服务专业培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志愿者队伍

     3.建立志愿组织专业化指标体系,创新志愿组织专业化评估机制

  B.9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支持体系研究

   一 导论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支持体系的基本现状及特征

    (一)政府有作为:懂服务的供给型政府

    (二)市场有支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组织

    (三)志愿组织有能力:有专业行动的非营利组织

    (四)民众有需求:寻求美好生活的市民群体

   三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遍信任机制难以建立,增加了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成本,即降低了志愿服务组织的效率

    (二)法律支持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律支持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三)多元兼容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制约了志愿服务的自主性

   四 推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支持体系不断发展壮大的对策建议

  B.10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特色分析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特色表现

    (一)组织类型多样化

    (二)运行管理制度化

    (三)服务内容精细化

    (四)资源渠道多元化

    (五)队伍培训专业化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志愿服务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措施有待完善

    (二)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工机构的社志联动机制需要优化

    (三)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必须提升

   三 促进广州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对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培育与支持的体系

    (二)从机制建设着手,加强对社志联动常态化发展模式的建设和保障的措施

    (三)从人才培育着手,深化对人才专业化培训和服务信息化创新的机制

  B.11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趋势分析

   一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一核多元、多元共治”背景下的社会化发展趋势

    (二)“政府市场双擎推动”下的规范化发展趋势

    (三)志愿服务领域细分下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

    (五)“社会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品牌化发展趋势

    (六)“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二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功能的深化与拓展

    (一)推广敬老助老服务

    (二)提升青少年成长服务

    (三)深化助残志愿服务

    (四)延伸医疗卫生服务

    (五)普及法律维权服务

    (六)活跃社区便民服务

    (七)创新环境保护服务

    (八)做好精准扶贫服务

    (九)健全应急救援服务

    (十)弘扬文明倡导服务

   三 推动志愿服务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B.12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典型案例分析

   一 志愿者的乌托邦:政府购买服务带来的契机

    (一)案例:启智服务总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二 消亡或凤凰涅:组织领袖决定组织未来

    (一)案例:蓝信封志愿服务组织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三 人文精神与社会关怀:企业志愿服务队发展的公益路径

    (一)案例:无限极志愿者协会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四 公益性或商业化:发展路线带来的困惑

    (一)案例:母乳爱志愿服务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五 冷漠与热线:专业领域志愿服务的细分优势

    (一)案例:赵广军生命热线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六 名人效应和社会效应:瞄准志愿服务发展的刚需

    (一)案例:南山志愿服务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七 国际化或本土化:中产群体的志愿服务梦想

    (一)案例:广东狮子会志愿服务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八 规范化和强支撑: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转型升级

    (一)案例:中山大学志愿服务团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九 个体特色和集聚优势:志愿驿站服务组织的品牌构建

    (一)案例:广州志愿驿站志愿服务队

    (二)点评:特色与经验

   小结

    (一)领袖个人魅力的凸显

    (二)组织管理制度化的趋势

    (三)组织运营模式的精细化

 Ⅲ 附录

  B.13 附录1 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

   第三章 志愿服务

   第四章 支持与保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B.14 附录2 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二 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

    (一)推进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

    (二)健全志愿服务组织孵化机制

    (三)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

    (四)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监督管理

    (五)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示范引领

   三 提升志愿服务组织能力

    (一)完善组织内部治理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三)增强组织造血功能

    (四)加强志愿服务行业自律

   四 深化志愿服务组织服务

    (一)强化志愿服务供需对接

    (二)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

    (三)全面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四)创新志愿服务方式方法

   五 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加大经费支持和保险保障

    (三)营造良好环境

  B.15 附录3 志愿服务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

   第三章 志愿服务活动

   第四章 促进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B.16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B.17 后记

 Abstract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编委会

 摘要

 广州蓝皮书系列编辑委员会

? 《广州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报告(2018)》是由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组织完成的。广州志愿者学院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以及自身的研究力量,分别围绕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历程、队伍结构、运营模式、功能变迀、服务领域、制度化建设、专业化建设、支持体系、特色分析、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分析等开展专题研究。?当前广州志愿服务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机制也日趋规范,资源整合等深层次要求日益迫切,未来广州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要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道路,不断探索富有“花城魅力”的组织发展模式。

[1]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陈华:《吸纳与合作:非政府组织与中国社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崔月琴、袁泉、王嘉渊:《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草根组织卡理斯玛现象的反思》,《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7期。

[4]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社会观察》2010年第5期。

[5]丁元竹等主编《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高小枚:《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7]广东省民政厅等:《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3年10月14日。

[8]广东省文明办等:《关于统一全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通知》,2017年6月28日。

[9]广东省志愿者平台,“i志愿”,http://www.gdzyz.cn,2018。

[10]广东发布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人民网,2016年12月05日,http://gongyi. people.com.cn/n1/2016/1205/c151132-28924919.html。

[11]惠霞、董志峰、张举国、高克祥、鲁晓妮:《社会组织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第11期。

[12]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3]李林、石伟:《西方志愿者行为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0期。

[14]李宜钊:《投资社会资本: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另一种策略》,《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5]李静:《合作治理视域下社会企业介入社会服务的路径研究:逻辑、优势及选择》,《人文杂志》2016年第6期。

[16]罗敏、胡礼鹏:《组织社会学视角下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特点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17]民政部等:《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2015年9月14日。

[18]任剑涛:《道德理想·组织力量与志愿行动》,《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19]邵振刚:《社会建设背景下志愿组织发展的思考——以广州市为例》,《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4年第1期。

[20]谭建光:《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机制创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21]温祝英:《后亚运促进广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

[22]魏国华、张强主编《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3]王忠平、陈和午、李遁听:《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运行现状调查》,《青年探索》2016年第5期。

[24]王茂福:《社会组织的功能特征》,《学术评论》1999年第5期。

[25]肖金明、龙晓杰:《志愿服务立法基本概念分析——侧重于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概念界定》,《浙江学刊》2011年第7期。

[26]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

[27]徐莉:《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以艾滋病防治领域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8]曾颖如、文嘉:《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管理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0期。

[29]周大鸣、杨小柳、接英丽:《中国志愿组织的典型个案研究——对广州市启智志愿服务总队的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0]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穗字〔2011〕23号),2011年12月4日。

[31]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2016年7月12日。

[32]〔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谭建光:《“微笑广州”与“和谐之城”——志愿服务20年之广州模式研究报告》,《志愿服务二十年》,广州出版社,2007。

[2]谭建光:《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人民出版社,2014。

[3]梁雄文等:《广州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谭建光:《广东志愿服务的实践与创新》,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

[5]拉里·格雷钠(Larry E. Greiner),《在演进与剧变中成长》,《商业评论》,2005。

[6]谭建光等:《中国志愿组织的典型个案研究——对广州市启智服务总队的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汪彩霞、谭建光:《改革开放40年与志愿组织的发展变迁》,《青年探索》2017年第5期。

[8]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9]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穗字〔2011〕23号),2011年12月4日。

[10]广州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的通知》(穗财行〔2015〕187号),2015年7月14日。

[1]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崔月琴、袁泉、王嘉渊:《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草根组织卡理斯玛现象的反思》,《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7期。

[3]邓国胜:《中国草根NGO发展的现状与障碍》,《社会观察》2010年第5期。

[4]任剑涛:《道德理想·组织力量与志愿行动》,《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

[5]赛拉蒙、于海:《第三域的兴起》,《社会》1998年第2期。

[6]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期。

[7]谭建光:《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王忠平、陈和午、李遁听:《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运行现状调查》,《青年探索》2016年第5期。

[9]韦伯:《韦伯作品集(Ⅰ)·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魏国华、张强:《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1]周大鸣、杨小柳、接英丽:《中国志愿组织的典型个案研究——对广州市启智志愿服务总队的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2]朱建刚:《行动的力量》,商务印书馆,2008。

[1]涂敏霞、刘思贤:《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调查报告——以广州志愿组织建设为分析视角》,《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1~15页。

[2]王忠平、陈和午、李迺昕:《广州企业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和运行现状调查》,《青年探索》2016年第5期,第34~41页。

[3]谭建光:《中国珠三角: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创新》,《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年第3期。

[4]陈洁:《民间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情况探析——以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为例》,《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第10期,第55~58页。

[5]方俊:《论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难题及政府责任——以广州“赵广军志愿服务队”为例》,《岭南学刊》2010年第4期,第65~70页。

[6]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沿海发达城市志愿服务发展特色分析——以中国广州市为例》,《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20~24页。

[7]徐帅:《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7,

[8]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及其社会功能》,《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第4期,第34~40页。

[1]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及其社会功能》,《北京青年研究》2014年第23(4)期。

[2]王茂福:《社会组织的功能特征》,《学术评论》1999年第5期。

[3]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编著《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1]汪彩霞、谭建光:《改革开放40年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变迁》,《青年探索》2017年第5期。

[2]袁伟强:《完善我国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

[3]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n.s.,4(1937a).

[1]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广州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穗字〔2011〕23号),2011年12月4日。

[2]王焕清、魏国华:《志愿行动与文明社会建设》,人民出版社,2012。

[3]魏国华、张强:《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志愿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谭建光:《中国广东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6]朱建刚:《行动的力量》,商务印书局,2008。

[7]徐柳:《我国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学术研究》2008年第5期。

[8]高小枚:《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9]周湘宁:《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完善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第二届志愿服务广交会青年社会组织评估报告》,2013。

[11]谭建光:《新时代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化》,中国青年志愿者网,2017年11月1日,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7-11/01/content_16645288.htm。

[12]《制度化与常态化志愿服务的“广州经验”》,中国文明网,2016年5月23日,http://www.wenming.cn/syjj/dfcz/gd/201605/t20160523_3376022.shtml。

[13]《广州志愿服务探索“四化”发展新路》,《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13日,http://news.163.com/17/0313/06/CFCTITQB00018AOP.html。

[1]张明敏:《“专业化”成志愿服务进阶目标》,《公益时报》2017年9月22日。

[2]何道岚、穗文明:《全国推广“社工+志愿者”的广州经验》,《信息时报》2018年3月6日。

[3]刘丹:《公共图书馆专业志愿服务应用构想》,《图书馆建设》2017年第9期。

[4]黎嘉辉、邓树添、杨晓洁、张敏:《广州高校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建议》,《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5]张科、彭巧胤:《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专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6]向杰:《志愿服务成为人们内在需求》,《南方日报》2013年4月2日。

[7]谭建光:《志愿服务:理念与行动》,人民出版社,2014。

[1]徐莉:《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以艾滋病防治领域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惠霞、董志峰、张举国、高克祥、鲁晓妮:《社会组织获得社会支持的发展研究》,《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年第11期。

[3]谭建光、朱莉玲:《广东省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4]肖金明、龙晓杰:《志愿服务立法基本概念分析——侧重于志愿服务、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概念界定》,《浙江学刊》2011年第7期。

[1]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1期。

[2]广东省民政厅等:《关于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3年10月14日。

[3]广东省文明办等:《关于统一全省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通知》2017年6月28日。

[4]广东省志愿者平台,“i志愿”,http://www.gdzyz.cn,2018。

[5]罗敏、胡礼鹏:《组织社会学视角下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特点研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年第32期。

[6]民政部等:《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2015年9月14日。

[7]人民网,广东发布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计划,http://gongyi.people.com.cn/n1/2016/1205/c151132-28924919.html,2016年12月5日。

[8]谭建光:《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机制创新》,《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4期。

[9]谭建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理论体系分析》,《青年探索》2015年第1期。

[10]陈涛、巫磊、何志宇、谢景慧:《中国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发展》,《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1]谭建光:《中国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及其政策分析》,《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志愿服务条例》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

[3]志愿服务“广州经验”全国推广,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803/06/139995_52107178.htm。

[4]宋著立:《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路径探索》,《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年第6期。

[5]李蓉、赵康、李晶晶:《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化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期。

[6]郭新保、王育:《试分析志愿服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7]《广州市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gzstats. gov.cn/tjgb/glpcgb/201702/t20170221_25655.html。

[8]萧婉玲、姚颂霖:《穗港澳台青少年志愿服务调查研究报告》,《青年探索》2017年第4期。

[9]谭建光:《中国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分析》,《青年学报》2018年第1期。

[10]穆青:《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与形式》,《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11]郭其云、魏清、刘松、夏一雪:《我国应急救援志愿队伍激励机制研究》,《灾害学》2016年第7期。

[12]邵振刚:《社会建设背景下志愿组织发展的思考——以广州市为例》,《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4年第1期。

[1]周大鸣等:《中国志愿组织的典型个案研究——对广州市启智服务总队的考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徐靓:《公益行动中的媒体作为——以公益项目“母乳爱”为例》,《南方电视学刊》2014年第2期。

[3]朱健刚、景燕春:《国际慈善组织的嵌入:以狮子会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7期。

[4]吴春燕、赵广军:《一往情深为民守候“生命热线”》,《光明日报》2012年11月3日。

[5]林洁:《广州志愿服务探索“四化”发展新路》,《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13日。

[6]邓奕茂、肖金、陈红:《广州志愿驿站变身“健康驿站”》,《社会与公益》2014年第10期。

[7]何道岚:《医者仁心乐于助人投身医疗志愿服务》,《广州日报》2017年1月21日。http://ent.sina.com.cn/zz/2017-01-21/doc-ifxzunxf1637139.shtml。

[8]徐静:《校园公益走向专业化》,《广州日报》2012年12月1日。http://news.163.com/12/1201/10/8HKOITRG00014AED.html。

[9]李秀婷:《30家志愿驿站“5·20”加入“母爱10平方”》,《南方日报》2015年5月22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5/22/content_74312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