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34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8图书

REPORTS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NO.8

SSAPID:101-0508-6925-50
ISBN:978-7-80230-65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系列的第8本,今年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与往年不同的是本书对如何应对中国正在迎来的“刘易斯转折点”,是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政策挑战。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蔡昉 都阳
编 辑:丁凡;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Abstracts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上篇

  专题报告一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2006年就业情况和企业2007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分析本次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以来的第四次调查,调查对象为被调查城市当地用工较多的行业和区县的企业,本调查所反映的用工需求仅仅局限于春季用工,并不能代表全年的用工需求。">*

   一 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

    (一)四成外出务工人员省内就业;跨省就业中,省内城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的主要地区

    (二)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仍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主要行业

    (三)被调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在外就业时间为9.4个月,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

    (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比上年增长17.3%,人均月支出约占月工资收入的1/3,全部拿到工资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二 2006年企业春季招工情况及就业稳定性

    (一)六成以上的企业2006年春季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被调查企业认为,符合招工要求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工资待遇偏低是导致用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重要原因

    (二)近八成外出务工人员打算继续回原企业工作,与上年相比下降近一成,但企业招用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总体相对稳定

    (三)多数企业认为2007年春季招工存在一定难度

   三 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预期和企业春季用工需求

    (一)被调查企业中有近九成在春节后计划招用新员工,用工需求比春节前净增12.9%

    (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企业招工要求仍存一定差距

    (三)到劳动力市场招聘已成为企业招工的主要形式,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求职也已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找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企业预计2007年员工工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但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预期仍存一定差距

   四 分析判断与趋势展望

    (一)农村劳动力外出跨地域就业仍相对集中,但由劳动力市场自然调节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地域分化开始显现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行业趋于分散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日常支出也将进一步增长

    (四)工资拖欠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务工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五)2006年用工需求基本得到满足,2007年企业用工需求继续增长

    (六)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供求的结构性问题仍十分突出

  专题报告二 农民工工资收入问题分析

   一 2003~2006年的农民工工资变化情况

    (一)人均月工资持续增长,增速逐年加快

    (二)月工资600元以上的农民工比重上升

    (三)男性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女性农民工

    (四)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

    (五)在农业、建筑业和商业、饮食等服务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工资增长较快

    (六)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工资最高,但增长速度较慢

   二 农民工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农民工的需求增加

    (二)就业政策环境改善,农民外出就业权益得到保障

    (三)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大,农民技术素质提高

    (四)农业用工成本上升,农民工对工资的预期提高

   三 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的趋势及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

    (二)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三)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四)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服务水平

    (五)拓宽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下篇

  第一章 就业形势逐步好转

   一 就业总量不断增加

   二 城镇失业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三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二)失业保险制度

    (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 总结

  第二章 劳动力短缺继续并扩大

   一 劳动力市场态势分析

   二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一)城乡就业的迅速增长

    (二)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

    (三)“民工荒”的出现和蔓延

    (四)劳动力市场形势变化分析

    (五)缺工状况和原因——来自厂商的判断

    (六)劳动力短缺——对厂商需求的分析

   三 城镇劳动力供给数量: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四 对劳动力短缺的进一步考察——案例分析

   五 总结

  第三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口学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分布与剩余

   二 如何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三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调整

  第四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微观调查

   一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一)近一半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二)东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

    (三)西部农村外出打工劳动力最多,中部农村转出劳动力比例最大,东部农村吸纳外来劳动力最多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的新特点

    (一)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稳定增加

    (二)举家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占到一定比例

   三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

    (一)3/4的村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

    (二)中西部农村尚有赋闲可转移的青壮年劳动力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新阶段

    (一)阶段性特征之一:劳动力供求进入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阶段,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带来机遇

    (二)阶段性特征之二: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在中途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劳动力供求的阶段性变化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环境提供了机遇

    (二)不仅要重视年轻劳动力,而且要开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有限供给阶段,转移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推进农业的变革和技术进步

    (四)为中西部发展乡镇企业创造更好环境,逐步让农村大量中年以上富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五)完善农民进城定居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 农民工工资拖欠状况改善

   一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基本状况

   二 政府采取的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措施

   三 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改善状况

    (一)零散证据

    (二)两项劳动力调查的系统证据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六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

   一 刘易斯转折点的经济发展含义

   二 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发展

   三 发展阶段性特征与转折点

   四 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上涨

   五 制度创新与增长可持续性

  第七章 开拓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

   一 已经需要进一步开拓劳动力供给

   二 劳动力供给的潜力

    (一)劳动力供给的年龄结构

    (二)劳动参与和人力资本积累

    (三)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与结构性失业

   三 扩大劳动力供给的制度空间

    (一)城乡分割的福利体系与公共服务

     1.城市住房

     2.教育

     3.医疗

     4.劳动保护

    (二)增加城市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1.退休与劳动供给

     2.福利的水平

  第八章 就业和再就业环境的改善

   一 劳动力市场环境在改善

    (一)劳动力市场非正规化程度在减轻

    (二)就业的部门结构在改善

   二 政府的政策环境也在改善

    (一)保障生活

    (二)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三)提高就业质量

   三 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果

    (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培训

    (三)就业援助政策扩大覆盖面

   四 如何进一步改进政策环境

    (一)增加劳动力供给的潜在来源

    (二)帮助新兴部门清除障碍

    (三)加快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加就业的稳定性

   五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会削弱吗

  第九章 善待劳动者的转折点

   一 发达国家经济起飞后的劳动者保护

   二 中国劳动者保护的新阶段

    (一)中国劳动者保护的新进展

     1.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2.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快速扩大

     3.对进城农民工的保护不断强化

     4.农村劳动者保护受到重视

     5.劳动关系新型调整机制逐步建立

    (二)刘易斯转折点与劳动者保护的改善

     1.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企业之间展开对劳动力资源的争夺,为劳动者保护的改善提供了现实基础

     2.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提高了劳动者的发言权,使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向发展

     3.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劳动力逐渐成为稀缺资源,使得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劳动者的保护

   三 中国劳动者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劳动者保护存在的问题

     1.劳动合同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2.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权益的现象比较普遍

     3.劳动报酬权利保障存在不足

     4.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5.劳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中国劳动者保护的对策建议

     1.利用刘易斯转折点的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企业善待劳动者

     2.加快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劳动者在劳资谈判中的地位

     3.深化工会改革,提高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

     4.特别关注对进城农民工的劳动保护

     5.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和劳动监察力度,为劳动者保护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撑

  第十章 靠教育深化保持增长源泉

   一 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 中国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水平现状

   三 城乡教育回报

    (一)劳动力的教育和工资状况

    (二)16~60岁劳动力工资回报

    (三)16~40岁人力资本回报估计

   四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工业化必须突破传统模式

   一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传统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化模式

   二 传统工业化模式已经表现出不可回避的矛盾

   三 传统资本密集型工业化模式面临着国际政治和舆论的巨大压力

    (一)资源问题

    (二)环境问题

    (三)国际经济失衡问题

   四 从钢铁业近年来的扩张看中国目前工业化模式的弊端

   五 中国工业化模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十二章 如何保持中国经济竞争力

   一 刘易斯转折点与比较优势变化

   二 艰险的跳跃——增长方式转变

   三 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同步

    (一)“奥肯定律”的作用机理和适用条件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经验观察

    (三)为什么经济增长并不自动带来就业扩大

   四 延缓比较优势的政策选择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编委会

 前言

 法律声明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郭飞:《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1期。

李实、邓曲恒:《中国城镇失业率的重新估计》,《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NBS),http://www.stats.gov.cn/eNgliSH/newsandcomingevents/t20060110_402300302.htm,2006.

Rawski,Thomas G.(2001),“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2,No.4,December,pp.298-302.

Solinger,Dorothy J.(2001),“Why We Cannot Count the Unemployed?”,The China Quarterly,No.167,pp. 671-688.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 (1999),“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1999:Transition and the State”,New York.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对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解读和解析》,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福建和浙江两省缺工问题调研报告》,2004。

莫荣:《“就业矛盾”三碰头“呼唤就业促进法”》,劳动力市场网,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03/14/content_169116.htm。

盛来运、彭丽荃:《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与特点》,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托达罗:《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

蔡昉:《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3期。

蔡昉:《全球化、经济转型与中国收入分配优化的政策选择》,《改革》2006年第11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载于孔泾源主编《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王美艳:《“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开放导报》2006年第1期。

樊纲:《民工荒是一个短期暂时性问题》,新浪财经,http://news.beelink.com.cn/20050910/1928546.shtml。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胡晓义:《当前我国约有2亿农民工,农民工问题较复杂》,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hd/ft3/20070126/content_509539.htm。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1999)》。

刘建进:《中国农村就业基本状况》,载于蔡昉主编《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刘建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载于莫荣主编《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刘建进:《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走到“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2月27日。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4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情况分析》。

盛来运、彭丽荃:《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7——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红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论文》,2001。

章铮:《中年和已生育女性就业:乡村劳力转移新课题》,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12-01/000001817819.html。

Carter,Colin,Zhong Funing,and Cai Fang (1996),China’s Ongoing Reform of Agriculture,San Francisco:1990 Institute.

Hu,Baiding and Michael McAleer (2002),Sector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http://www.iemss.org/iemss2002/proceedings/pdf/volume%20due/114.pdf。

Zhao,Yaohui (1999),“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7 (4).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京华时报》,2003年1月15日。

卢岳华:《对整治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思考》,《行政论坛》2004年总第62期。

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ty/shzt/nmggq/sdbd/ 200509270583.htm,2005。

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回报因素分析》,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年9月30日。

UNDP:《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Dorothy J. Solinger (1999),“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s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14,No.3,pp.455-478.

Feng Wang and Xuejin Zuo (1999),“History’s Largest Labor Flow:Understanding China’s Rural Migration Inside China’s Cities: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Migrants”,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9,No.2,pp.276-280.

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德怀特·帕金斯:《从历史和国际的视角看中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黄益平、沈明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重大转折》,《财经》网络版http://www.caijing.com.cn/cns/sypd/cjwc/2006/09/14/1822701.html。

刘易斯:《无限劳动力:进一步的说明》,载于刘易斯编著,施炜、谢兵、苏玉宏译《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全球纺织网:《纺企直面工资成本高升之累》,http://cn.globaltexnet.com/data/info/2006/04-26/006-67848.html。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周详等:《劳动力成本年涨近10%,中国不能总靠廉价劳动力》,人民网—环球时报,http://news.china.com/zh_cn/finance/11009723/20051201/12902596.html。

Banister,Judith(2005),“Manufacturing Earnings and Compensation in China”,Monthly Labor Review,August.

Gary Fields (2004),“Dualism in the Labor Market:A Perspective on the Lewis Model after Half a Century”,The Manchester School,Vol.72,No.6,pp.724-735.

Gustav Ranis (2004),“Arthur Lewis’ Contribution to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Policy”,Yale University Economic Growth Center Discussion Paper,No. 891(August).

K. Anderson (1995),“Lobbying Incentives and the Pattern of Protection i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43,No.2,pp. 401-423.

M. Olson (1985),“The Exploitation and Subsid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Paper Presented to the 19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Malaga,Spain.

M. Todaro (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pp.138-148.

Paul Krugman (2006),“Wages,Wealth and Politics”,New York Times,August 18.

Richard Freeman (1993),“Labor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3,No.2 (May),pp.403-408.

Roach,Stephen (2006),“China’s Rebalancing Imperatives:A Giant Step for Globalization”,Morgan Stanley Research,December 1,Morgan Stanley & Co. Incorporated.

Simon Kuznets (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5,No.1,pp.1-28.

Susumu Watanabe (1994),“The Lewisian Turning Point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The Case of Japan”,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Vol.3,No.1,pp.119-147.

Wu,Yanrui (2003),“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Pacific Economic Review,Vol. 8,No.1,pp.15-30.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刘声:《降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门槛 政协委员建议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4日。

卫生部等:《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71210。

Alain,Bertaud,Jan K.Brueckner and Yuming Fu (2006),“Managing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Working Paper Submitted to CERP.

Bart,Banister,and Guillemineau(2006),“Competitve Advantage of ‘Low-Wage’ Countries Often Exaggerated”,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Executive Action,No.212.

Young,A.(1995),“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ern Asian Growth Experi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No.3,pp.641-680.

World Bank(2003),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ashington D.C.

蔡昉、王美艳:《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发育——解读中国城镇就业增长》,《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应年份。

李若建:《城镇户籍价值的显化与淡化过程分析》,《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盛来运、彭丽荃:《当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结构及特点》,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世界银行:《培训已经帮助中国下岗职工就业了吗?——两个城市的情况》,报告序列号:24161-CHA。

Dorothy McCormick,Hubert Schmitz(2002),“Manual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on Homeworkers in the Garment Industry.”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University of Sussex,Brighton BN1 9RE,England.

George J. Borjas(2000),Labor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Irwin McGraw-Hill.

崔传义:《完善法治,使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化》,载于邓鸿勋、陆百甫主编《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

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1、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应年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经济参考报》2004年9月9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qttjgb/qgqttjgb/t20060609_402329458.htm。

岳希明:《日本地区收入差距的倒U字》,《中国财经报》2005年3月8日。

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2005。

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李实、李文彬:《中国教育投资的个人收益率的估计》,载于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刘建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世界银行《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与政策研究》项目成果报告,2006。

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教育发展报告》2006年第5A期。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Alan de Brauw and Scott Rozelle(2006),“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Off-Farm Wage Employment in Rural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forthcoming.

Dwayne Benjamin,Loren Brandt,Paul Glewwe,and Guo Li(2000),“Markets,Human Capital,Inequality: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Working Paper 298,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George Psacharopoulos(1985),“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20,No.4,pp.583-604.

George Psacharopoulos(1994),“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 World Development,22,pp.1325-1344.

George Psacharopoulos(2002),“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Further Updat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2881,September.

Wei Xin,Mun C. Tsang,Weibin Xu and Liang-Kun Chen(1999),“Education and Earnings in Rural China”. Education Economics,Vol.7,No.2,pp.167-187.

《原料市场“中国效应”和平显现》,《参考消息》2007年2月19日。

国家发改委:《2006年钢铁行业生产运行情况通报》,http://www.cew.org.cn/macros/report/20070207/37032.shtml。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公众版)》,http://wirmc.sepa.gov.cn/plan/gongwen/200609/P020060908545859361774.pdf。

潘家华、伞锋:《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十五”计划回顾与“十一五”规划展望》,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EIA(2006),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US Department of Energy,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Washington D.C.

IEA(2006),World Energy Outlook.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Paris.

白重恩、谢长泰、钱颖一:《中国的资本回报率》,《比较》第28辑,中信出版社,2007。

蔡昉、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陈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月16日,http://finance.sina.com.cn。

樊纲:《民工荒是一个短期暂时性问题》,新浪财经,http://news. beelink.com.cn/20050910/1928546.shtml。

郭克莎:《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刘学军、蔡昉:《制度转轨技术选择与就业增长》,《中国劳动经济学》2004年第2期。

姜巍、刘石成:《奥肯定律与中国实证》,《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4期。

孙震:《台湾经济自由化的经验与检讨》,《比较》第25辑,中信出版社,2006。

提莫西·贝斯利、鲁宾·伯格斯:《劳动力市场监管对经济发展的阻挠——来自印度的证据》,《比较》第26辑,中信出版社,2006。

王德文、蔡昉、张学辉:《人口转变的储蓄效应和增长效应——论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的人口因素》,《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章铮:《中年和已生育女性就业:乡村劳力转移新课题》,《第一财经日报》,http://news1.jrj.com.cn/news/2006-12-01/000001817819.html。

Altig,D. Fitzgerald,T. and Rupert,P. (1997),Okun’s Law Revisited:Should We Worry about Low Unemploym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Economic Commentary,May 15.

Batra,Amita and Zeba Khan (2005),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An Analysis for India and China,Working Paper No. 168 (August),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New Delhi.

Bell,Linda (1997),“The Impact of Minimum Wages in Mexico and Colombia”,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Vol. 15,No. 3,Part 2:Labor Market Flexi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un.),pp. S102-S135.

Bhagwati,Jagdish N. (1996),“The Miracle that Did Happen:Understanding 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Keynote Speech at the Conference on “Government and Market:The Relevance of the Taiwanese Performance to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olicy” in honor of Professors Liu and Tsiang,Cornell University,May 3.

Cai,Fang (2004),“The Consistency of China’s Statistics on Employment:Stylized Facts and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ies”,The Chinese Economy,Vol.37,No.5 (September-October),pp. 74-89.

Fields,Gary and Ravi Kanbur (2005),Minimum Wages and Poverty,Working Paper,WP 2005-18,Department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rnell University,Ithaca.

Flaim,Paul (1984),“Discouraged Workers:How Strong Are Their Links to the Job Market?” Monthly Labor Review (107):8-11.

Krugman,Paul (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Kuiijs,Louis and Tao Wang (2005),“China’s Pattern of Growth:Moving to Sustainability and Reducing Inequality”,World Bank China Office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2,October.

Roach,Stephen (2006),“China’s Rebalancing Imperatives:A Giant Step for Globalization”,Morgan Stanley Research,December 1,Morgan Stanley & Co. Incorporated.

Summers,Lawrence H.(1990),“Demographic Differences in Cyclical Employment Variation”,in Lawrence H. Summers,Understanding Unemployment,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

United Nations (2003),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2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简 介: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并将逐渐发生变化。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如果劳动力短缺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资本劳动比的提高将会导致资本报酬递减。这时,要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有全要素生产率的良好表现。因此,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对于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蔡昉 杨涛 黄益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简 介:本书总结了中国反贫困政策取得的进步,指出了政策中尚存的缺乏社会性别敏感性的问题,并基于对农村妇女、受灾害侵袭的妇女、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城市新贫困妇女、少数民族妇女、老年妇女、单亲母亲等的调查和研究,结合对今日中国所处的宏观经济、政治局势和贫困状况的变化以及贫困人群新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在国家新一轮的扶贫规划中必须强调...

作者: 赵群 王云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