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佛学(总第42期)图书

SSAPID:101-0507-7062-96
ISBN:978-7-5201-2486-7
DOI:
ISSN:
关键词:

佛教 宗教文化 佛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下设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本期共收录20篇论文,作者或从高僧入手,或从佛教义理入手,对相关的文献分别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对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佛学》编委会
编 辑:赵怀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中国佛学》征稿说明

 《中国佛学》顾问及编委会名单

 汉传佛教·(一)教史研究

  隋唐诸宗的老庄观

   一 不许老庄齐释迦——天台宗的老庄观

   二 直斥老庄为邪外——三论宗的老庄观

   三 游心法界任与夺——华严宗的老庄观

   四 无心自然融老庄——禅宗对老庄的融会

  梵汉宣译还是合本子注

   一 从格义到合本:合本方法产生的时代

   二 竺昙无兰与“以子从母”的合本方法

    (一)《三十七品经》

    (二)《贤劫千佛名经》

    (三)《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

   三 《出三藏记集》中的竺昙无兰是翻译家吗?

  晚明戒律复兴中的两大传戒丛林研究

   一 晚明戒律复兴之背景

   二 古心如馨一系之传戒丛林

    (一)古心如馨开创的弘法丛林

    (二)寂光三昧建立律宗千华派

    (三)见月读体对宝华山之发扬

   三 云栖袾宏的戒律弘扬

    (一)重开授戒之门

    (二)规范传戒次第

     1.沙弥学戒的要求

     2.重视受戒的次第

     3.僧人学戒次第

    (三)严格戒行要求

   四 结语

  有明一代汉传佛教开坛传戒情况考

   一 明朝前叶佛教的传戒情况

   二 明朝中叶政府诏禁戒坛传戒的宗教政策及影响

   三 明朝后期开坛传戒的恢复

  “安详而逝”何以可能

   一 不能安详而逝的原因

    (一)从普遍视角看

    (二)从佛教视角看

   二 安详而逝的可能性

    (一)世俗方法

     1.临终者之视

     2.他者之视

    (二)佛教方法

     1.印光法师倡导的对待临终的方法

     2.索甲仁波切倡导的对待临终的方法

   三 安详而逝的意义

    (一)让人们减轻对“死亡”的恐惧

    (二)能让人死时显得“有尊严”

    (三)让人们重视死亡、珍视生存

   余论

  两晋华严“十地”经典的传译

   一 两晋华严“十地”经典的译出

    (一)竺法护及《渐备经》的译出

    (二)鸠摩罗什及《十住经》的译出

    (三)佛陀跋陀罗及《六十华严·十地品》的译出

   二 两晋传译的华严“十地”经典之比较

    (一)三个译本对“十地”名称的不同翻译

    (二)三个译本翻译风格的比较

   三 两晋华严“十地”经典的传译特点

  试论中古佛典序跋的抒情性

   一 中古佛典序跋的抒情性

    (一)赞誉佛典

    (二)溢美僧众

    (三)颂扬统治者

   二 中古佛典序跋抒情性之成因

 汉传佛教·(二)义学研究

  《法华经》六番神咒研究之二

   勇施菩萨所说咒

   毗沙门天王所说咒

   持国天王所说咒

   十罗刹女说咒

   普贤菩萨所说咒

   药王菩萨所说咒·补充

  支遁“即色论”般若思想解析

   一 支遁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及影响

   二 支遁“即色论”对当时般若学传播的影响

   三 支遁“即色论”的思想理论

   四 支遁“即色论”思想对后来般若学发展的影响

   结束语

  五蕴学说三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蕅益智旭对《大学》思想的佛学解读

   一 “大学之道”

   二 “格物致知”

  阿毗达摩说一切有部的极微学说

   一 极微

   二 《大毗婆沙论》中的极微学说

   三 《俱舍论》中的八事俱生

   四 《顺正理论》中的微聚

   小结

  论安世高译经中的“四意止”

   一 从“四意止”到“四念处”

   二 “四意止”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 初探“四意止”译词转变的原因

  浅谈“风幡论”之五重境界及对其诠释

   一 “风幡论”之背景

   二 “风幡论”之五重境界

   三 以“四料简”诠释对治五重境界

   四 结语

  钟惺对《楞严经》的文学式评点

   一 《楞严经》缘何成为文学评点的对象

   二 不依经教独出心裁的解经模式

   三 侧重评点行文之法

   四 注重戒律与尊尚华严的佛学立场

   余论

  论智者大师的感应思想

   一 智者感应的定义

    (一)自行化他的简择

    (二)机应一异的简择

    (三)法身应身的简择

   二 机应之相

   三 机应交互关系

   四 机感粗妙

   五 智者的感应见佛

   六 天台与禅、净对于感应见佛的对比

   总结

  《楞严经》中的“众生”概念

   一 “众生”的本质

   二 众生与世界

   三 众生的自我否定

   结语

  佛法真实论初探

   前言

   一 胜义谛的真实

    (一)胜义谛的特征

    (二)达到胜义谛的方法

    (三)胜义谛和诸法的关系

    (四)胜义谛和世俗谛

   二 三自性的真实

    (一)遍计执的真

    (二)依他起的真

    (三)圆成实的真

   三 三自性的关系

   结语

 汉传佛教·(三)佛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思想对《唐传奇》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一 趋向恋爱自由的女性形象

   二 畅享婚姻爱情的女性形象

   三 复仇者式的女性形象

   四 技艺高超的女侠客形象

 南传佛教

  2016年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发展状况观察

   一 学院教育、佛教僧人队伍建设

    (一)第七届傣汉双语中专七班毕业

    (二)选派法师参加云南省2016年佛教院校师资培训班

    (三)中国巴利语系高级佛学院项目建设

   二 大型法会、节日庆典

    (一)帕松列和帕祜巴升座庆典法会

    (二)傣历新年、浴佛节

    (三)“ 7·28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祈福超荐法会

    (四)结夏安居法会

   三 公益慈善活动

    (一)爱心捐赠

    (二)首届傣(泰)语基础培训班毕业

    (三)周末佛法讲座

    (四)禁毒防艾

   四 对外交流

    (一)首届南传佛教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二)缅甸僧伽委员会僧团代表访问西双版纳总佛寺与佛学院

    (三)泰国皇室御赐袈裟活动

    (四)美国国会议员助手团访问西双版纳总佛寺

   五 组织建设与法制宣传

    (一)组织建设

    (二)法制宣传

 藏传佛教

  明代汉藏两地佛教戒律改革探析

   一 前言

   二 戒律改革背景

    (一)宗喀巴改革背景

    (二)晚明汉僧改革背景

   三 戒律改革内容

    (一)宗喀巴戒律改革

    (二)晚明汉僧戒律改革

   四 改革特点之比较

    (一)共同点:灵活圆融

    (二)各自特点

     1.宗喀巴:与政权紧密合作,禁止僧俗往来

     2.晚明丛林:与政权若即若离,居士群体活跃

   五 戒律改革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