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7

“机器灵魂”与现代化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家庭图书

Apparatgeist in Chinese Rural Family under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y in Yang Village in Southea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SSAPID:101-0396-0692-69
ISBN:978-7-5097-650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家庭正经历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变迁。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大众媒体,手机媒体在当代中国农村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理解新媒体对正经历着现代化冲击而发生结构剧变的农村家庭单元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新的技术来调节家庭内部、家族内部乃至整个农村与现代社会的传播,使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传播学者关切的问题。希望本书能够对此有所启发。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大学·青年博士学术文库
作 者: 高岩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Abstract

 致谢

 摘要

 绪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手机研究

    1.国外学界的手机研究

    2.中国的手机研究

   (二)家庭传播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田野点选择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三)研究方法

  四 研究框架、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手机·家庭·羊村家庭和羊村手机

  一 手机总体发展历程

   (一)手机媒体角色进化:传播工具—信息接入工具—娱乐方式—行为助理

   (二)无线通信产业进化: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1.概念的演进:价值、价值链、价值网

    2.手机媒体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进化

    3.手机媒体价值网的特点

  二 从角色来定义家庭

  三 羊村的家庭和羊村的手机

   (一)羊村的家庭:十代三百人

   (二)羊村的手机:从茅厕的“大哥大”到刮花的诺基亚

 第二章 手机与羊村人的恋爱和择偶

  一 羊村三代人的择偶

   (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七代及以前的择偶

   (二) “激情燃烧的岁月”——第八代的择偶

   (三) “爱情呼叫转移”——第九代的择偶

  二 手机与羊村人恋爱的三个阶段

   (一)开始阶段:网恋、外貌匹配假设

    1.开始的方式

    2.手机拍照与外表吸引力

   (二)强化阶段:从通话看人品

   (三)结合阶段:隐蔽的恋情

  三 手机与被延长的关系终止感

 第三章 手机与夫妻互动

  一 手机与夫妻系统适应性

   (一)羊村夫妻角色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工分制大家庭-农业女性化

    1.新中国成立前:男主外、女主内

    2.新中国成立后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前:工分制下的大家庭

    3.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后:农业女性化

   (二)农业技术进步与羊村剩余劳动力

   (三)羊村妇女“荷包鼓了”:从鼠曲草广告到羊村摩托女司机

    1.家庭副业:鼠曲草与经济优势认知

    2.工业:编炮女工灵活就业

    3.畜牧养殖业:手机与竹鼠

    4.商业:猪肉销售方式的改变

    5.商业:移动通信本身为村民带来收入

    6.服务业:羊村的摩托车女司机

   (四)羊村夫妻间的权力动态:家庭决策和政治发声

    1.“夫权”的根源

    2.羊村夫妻权力的动态变化

  二 手机与夫妻系统凝聚力

   (一)手机与异地夫妻的自我袒露

   (二)被手机改变的夫妻共场互动

    1.手机铃响

    2.通话过程中对直接环境的管理

    3.重归直接环境

    4.夫妻的私人朋友

 第四章 手机与亲子互动

  一 羊村家庭的父母

  二 羊村家庭的子女

  三 手机与亲子传播

   (一)学龄前儿童:手机使用技能与媒介素养培育

    1.手机——婴儿的玩具

    2.幼儿的手机使用技能

   (二)学龄儿童:通话礼仪与“现代好母亲”

    1.学龄儿童的手机使用技术

    2.父母对学龄儿童手机语言和手机礼仪的培训

  四 我家添了“新成员”:农村小学生眼里的手机

   (一)想象:小卒伺候大将军的幻想

   (二)拨款:美梦成真

    1.被拒绝的理由

    2.拥有途径

     (1)父母帮买手机

     (2)自己偷偷买

     (3)其他渠道获得手机:移动运营商赠送、父母淘汰

   (三)对象化:手机的使用

    1.父母教会使用

    2.孩子自己摸索学会使用手机

    3.孩子眼中的“技术恐惧者”

   (四)合并

    1.娱乐解闷

     (1)手机游戏

     (2)手机音乐

    2.个人关系

     (1)语音通话

     (2)手机即时通信

     (3)社交网站

    3.自我认同或个人心理、环境监测

    4.家长对孩子手机使用行为的监督

   (五)转换:手机的小小评论家

    1.小学生对手机性能的评价

    2.手机人格化

    3.孩子眼中家庭成员的手机使用方式

    4.比较不同媒介:模拟手机VS 3G手机,手机VS电话,手机VS电脑

    5.农村孩子中的“媒介批判学派”

     (1)手机影响学习

     (2)垃圾信息和诈骗电话

     (3)让人“抓狂”的骚扰电话

     (4)防抢防盗,手机出门有风险

  五 手机与“现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培育

 第五章 手机与家族故事

  一 羊村四个版本的族谱

   (一)第一、第二个版本:口耳相传族谱和石头族谱

   (二)第三个版本:油墨印刷的族谱

    1.编写原因

    2.第三代族谱的内容

    3.迷途的羔羊:根的求索

   (三)第四版本羊村关氏族谱:电子版与印刷版共存

    1.第三版与第四版族谱的差异

    2.手机与羊村关氏的寻根之旅

  二 手机带来家族故事讲述的变化

   (一)家族故事内容:苦难记忆与客观史实

   (二)家族故事传播场景和讲述者

    1.传播场景

     (1)清明祭拜

     (2)上灯宴

     (3)宗亲会

    2.家族故事的讲述者

   (三)传播介质:“好”故事的反叙事

  三 手机、家族故事、家族认同

   (一)个体认同:社会化窗口

   (二)小群体认同:“有辱门第者”被重新纳入家族

   (三)社群认同:村民的手机通信录与自我扩张

 第六章 手机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

  一 政治、商业议程中的农村手机

  二 手机与农村个人主义

   (一)手机的私人化属性:从公用的电话到私有的手机

   (二)从广告里的世界到现实农村:超真实的拟像世界

  三 手机与村民的异化

   (一)异化劳动:从农民到工人

   (二)异化对话:从交流到控制

  四 手机犯罪:现代农村社会病理

   (一)手机与岑溪市的犯罪率

   (二)开彩日仪式:手机创造的“审美瞬间”

    1.手机与地下六合彩的兴起

    2.作为“仪式”的六合彩开彩日

     (1)一个普通的六合彩开彩日互动

     (2)手机如何使六合彩开彩日成为仪式

    3.从六合彩仪式看传统仪式的衰落

  五 手机与农民的现代政治参与

   (一)虚拟公共空间的构成

   (二)虚拟公共空间的障碍:基于新媒体整体发展现状的思索

    1.理想的商谈场所,还是孤独的喧嚣?

    2.信息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3.线下经济、政治力量的网上殖民地?

    4.技术的缺陷,民主的软肋?

   (三)农民参与下的虚拟公共空间:并非电子乌托邦

  六 手机与农村新媒体文化:现代农民的公民理性

 结语

 附录

  附录1 57个羊村家庭的手机使用情况

  附录2 2011年4月4、6、8、10日44位村民的通话次数

  附录3 18位羊村村民的客户账单

  附录4 被访村民个人情况简介*

   第一章:“手机·家庭·羊村家庭和羊村手机”

   第二章:“手机与羊村人的恋爱和择偶”

   第三章:“手机与夫妻互动”

   第四章:“手机与亲子互动”

   第五章:“手机与家族故事”

   第六章:“手机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

  附录5 六合彩投注日收数者通话记录统计*

 索引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家庭正经历着种种前所未有的变迁。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大众媒体,手机媒体在当代中国农村家庭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解答这个问题,笔者选择了位于广西东南部的羊村,考察手机媒体对中国农村家庭的影响。在本书前半部分,笔者采用关系视角来考察手机如何影响羊村家庭各个子系统中主要二元关系的互动。在本书后半部分,笔者跳出单个农村家庭的圈子,来考察手机如何影响羊村家族故事的讲述,进而通过考察农村家庭与更大的社会系统的互动,将手机媒体与现代化进程联系起来。乡村家庭的稳定和谐会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如何理解新媒体对正经历着现代化冲击而发生结构剧变的农村家庭单元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新的技术来调节家庭内部、家族内部乃至整个农村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使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传播学学者关切的问题。希望本书对此有所启发。

费孝通:《江村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孙立平:《社会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张庆熊:《自我主体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夏立容:《信息时代与信息科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何一峰、杨张乔:《潜力与制约:中国、印度农村现代化发展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温铁军:《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陈崇山:《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陈少琪:《阶层》,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李培林:《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段若鹏:《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层结构变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R.L.Conly,“New Miracles of the Telephone Age”,National Geographic,July,1954.

S.S.Hameed,The Effects of Mobile Telephony on Singaporean Society in Handboo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tudies,The MIT Press,2008.

C. S.Fischer,America Calling: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to 1940,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L.Galambos & E. Abrahamson,Anytime,Anywhere: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reation of a Wireless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J.Agar,Constant Touch:A Global History of the Mobile Phone,Icon Books,2003.

R.Ling,The Mobile Connection:The Cell Phone’s Impact on Society,San Francisco,Morgan Kaufinann,2004.

R.Ling(ed.),Mobile Communications:Re-negotiation of the Social Sphere,New York,Springer.

Willard Waller,The Family:A Dynamic Interpretation,The Dryden Press,1938.

R.D.Hess,Family Worlds:A Psychosocial Approach to Family Lif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January 1959.

P.Berger & Kellner H.,“Marri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 Exercise in the Microsociology of Knowledge,” Diogenes,December,1964.

D.Jackson,“The Question of Family Homeostasis,” Psychiatric Quarterly Supplement,April,1957.

M.A.Fitzpatrick,A Typological Approach to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s,Doctoral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1976.

R.M.Cate & S.A.Lloyd,Courtship,Sage Publications,1992.

B.Cliff & V.Ambrosini,“Value Creation Versus Value Capture:Towards a Coherent Definition of Value in Strategy”,Br.J.Manage,2000,11.

Porter M.E.,Compete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New York,Free Press,1985

D.H.Olson,“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Assessing Family Functioning”,in Walsh,F.(ed.),Normal Family Processes,New York,Guilford. 1993.

Dreman S.(ed.),The Family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21st Century:Trends and Implications,New York,Lawrence Erlbaum,1997.

Kay Ann Johnson,Women,the Family,and Peasant Revolution in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Lynn H. Turner & Richard L.,West,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Sourcebook,Sage Publications,2006.

Keith Griffin,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London,Macmillan Press,1984,pp.200-240.

E.Boserup,Wome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Earthscan,1970.

B.J.Webster,Women and Revolution in Yugoslavia,1941-1945,University of Chicago,1992.

Lynn Turner & Richard West,Perspectives on Family Communication,McGraw-Hill,2005.

Lorin Basden Arnold,Family Communication:Theory and Research,Allyn & Bacon,2007.

Chris Segrin,Family Communication,Routledge,2011.

Kathleen M. Galvin,Family Communication:Cohesion and Change,Allyn & Bacon,2011.

J.R.Gillis,A World of Their Own Making:Myth,Ritual,and the Quest for Family Values,New York,Basic Books,1996.

Durkheim,émile,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8th edition,trans. Sarah A. Solovay & John M. Mueller,ed. George E. G. Catlin,1938,1964.

Karl Marx & Friedrich Engels,The Communist Manifesto,Signet Classics,1998.

Overa,Ragnhild,“Networks,Distance,and Trust:Tele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Trading Practices in Ghana”,World Development,Volume 34,Issue(Month)July,2006.

Castells,Manuel,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ol. Ⅰ. Cambridge,MA,Oxford,UK,Blackwell,1996.

Castells,Manuel,The Power of Identity,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ol. Ⅱ. Cambridge,MA,Oxford,UK:Blackwell,1997.

Castells,Manuel,End of Millennium,The Information Age: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ol. Ⅲ. Cambridge,MA,Oxford,UK,Blackwell,2000.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trans. Macquarrie,J. & Robinson,E.,Oxford,Blackwell,1962.

Jürgen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Ⅰ,”trans. T. McCarthy,London,Heinemann,1984.

N.Elias,The Civilizing Process:The History of Manners,New York,Free Press,1978.

Louise Shelley,Crime and Modernization: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Crim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1.

Emile Durkheim,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trans. JW Swain,New York,Free Press,1965.

B.Malinowski,Magic,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Glencoe,Illinois:The Free Press,1948.

Gary Saul Morson & Caryl Emerson,Mikhail Bakhtin:Creation of A Prosaic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Qian Chengdan,“Constructing a New Disciplinary Framework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Around the Theme of Modernization,”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Spring,2009,Vol. 42.

Ilpo K.,Mobile Multimedia in Act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