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10

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Beijing's Tourism Development (2019)

SSAPID:101-0393-0732-32
ISBN:978-7-5201-5190-0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在回顾2018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提出北京市文旅融合新思路,并对2019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围绕“促进民营旅游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在总报告之下设立综合篇、营商环境篇、转型发展篇、民宿旅游篇、社会责任篇、实践探索篇六个篇章展开讨论,每篇文章都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迪与思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旅游绿皮书
作 者: 安金明
编 辑:杨雪;李艳芳;刘如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前言

 Abstract

 《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19)》编委会

 序言

 基本子库

 摘要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Ⅰ 总报告

  G.1 北京市文旅融合新发展

   一 文旅融合新思路

   二 文旅融合新成就

    (一)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二)文化和旅游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

    (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五)文化和旅游重大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六)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交往不断扩大

    (七)文艺舞台持续繁荣

    (八)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明显

    (九)旅游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十)旅游市场秩序治理成效明显

    (十一)旅游安全基础日益夯实

    (十二)城市副中心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十三)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不断深入

    (十四)文化和旅游对口援助帮扶工作不断深化

    (十五)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作用更加突出

   三 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高举旗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引向深入

    (二)聚焦大事,高水平完成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线的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

    (三)坚持首善标准,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四)创推精品力作,繁荣首都文艺舞台

    (五)加强保护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六)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七)深耕细作,推动文化“走出去”和旅游“引进来”

    (八)强化协同共享,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

    (九)加强精准治理,推动首都文化和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十)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Ⅱ 综合篇

  G.2 中国民营旅游经济分析报告

   一 中国民营经济的总体背景和当前态势

    (一)民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持续扩大

    (二)“头雁”企业的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三)持续夯实劳动力市场的风险“防洪堤”

    (四)民营企业家的市场信心和投资情绪依然稳定

   二 市场上的民营旅游经济力量

    (一)政策红利主导阶段

    (二)市场红利主导阶段

   三 民营旅游经济的问题与产生原因

    (一)民营企业面临隐形歧视

    (二)市场增长动能转换

   四 对策和建议

  G.3 京津冀民营旅游经济发展的河北实践

   一 河北省民营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一)主体地位不断增强

    (二)投资领域越来越宽

    (三)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作用更强

   二 河北省推进民营旅游经济发展的做法

    (一)大政策出台激励民营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二)大平台机制促进民营旅游经济强势发展

    (三)高品质战略引领民营旅游经济规范发展

    (四)大融合战略促进民营旅游经济规模发展

   三 河北省民营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二)投资环境尚待优化

    (三)融资渠道亟须完善

    (四)高端专业人才匮乏

   四 发展启示

  G.4 创新20年:中国旅游商业模式演进中的辩证法

   一 引言

   二 虚与实: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经营主体定位

    (一)实体经济:夕阳未西下,辉煌壮丽依旧

    (二)虚拟经济:冉冉已升起,亦真亦幻盛景

   三 合与分:商业模式创新中的运营体系设计

    (一)分化与分散:专业化与本地化使然

    (二)整合与融合:效率与品牌价值使命

   四 雅与俗: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情感体验设计

    (一)高雅回归大众:阳春白雪走入寻常百姓

    (二)民俗展现品味:下里巴人登上大雅之堂

   五 盈与亏:商业模式创新中的财务风险控制

    (一)盈在创新:企业集团主营业务转型

    (二)亏在失控:创新需要平衡风险管控

   六 成与败:旅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终极评价

    (一)模式创新:深入洞察行业宏观趋势

    (二)价值创造:致力持续提升顾客价值

    (三)产业融合:构建全产业链大生态圈

 Ⅲ 营商环境篇

  G.5 民营旅游景区开发企业营商环境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现状和作用

    (一)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现状

    (二)民营企业投资旅游景区的作用

     1.吸引社会资金,丰富投资主体

     2.平衡地区经济发展

     3.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营商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1.有利政策不断出台

     2.“顽疾”依然难以消除

    (二)市场环境分析

     1.旅游投资持续走高

     2.民营资本成为主力

     3.乡村旅游成民营资本新风口

     4.文旅融合是民营资本新布局

   三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项目水平低

    (二)企业融资困难

    (三)重复开发建设

   四 优化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营商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景区开发的法治环境

    (二)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三)缓解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融资难题

    (四)在规划修编中为民营景区建设留足用地,简化审批程序

    (五)支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民营景区强化品牌建设

  G.6 民营旅游企业经济新常态下的赋能路径选择

   一 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新繁荣

    (一)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

    (二)新时代与旅游业的新繁荣

    (三)民营旅游企业迎来新机遇

   二 旅游企业面临的新难题

    (一)行业发展趋势放缓

    (二)市场竞争越趋激烈

    (三)项目融资难度增大

    (四)转型和创新压力巨大

    (五)旅游泡沫或将破灭

   三 赋能、进化、跨越,民营旅游企业向阳而生

    (一)强化赋能,利用机遇

     1.政策赋能

     2.科技赋能

     3.文化赋能

     4.品牌赋能

    (二)进化提升、做强硬核

     1.思维进化

     2.产品进化

     3.运营为王

     4.回归服务

    (三)跨越转型,持续发展

     1.社交媒体新时代,行业需要领跑者

     2.境外投资正当时,海外市场早布局

     3.健康养老多思量,模式创新需探索

  G.7 当下民营旅游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一 民营旅游企业的新机遇

   二 民营旅游企业的困局

   三 旅游市场的价值新空间

   四 IP引领的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

    (一)文旅融合IP为王

    (二)IP将渗透到旅游全要素

     1.美景IP

     2.美宿IP、美食IP

     3.美购IP

     4.美玩IP

     5.IP品牌

   五 旅游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探索

    (一)IP为旧资源赋能

    (二)打造“责任共同体”

    (三)机制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结语

  G.8 北京立法推动民宿经营主体合法经营的探索

   一 引言

   二 民宿管理立法目的及调研情况

    (一)《北京市旅游条例》修订的背景

    (二)立法调研及启示

     1.深化对民宿的认识

     2.转变民宿管理思路

     3.完善民宿管理方式

     4.更新民宿发展理念

     5.优化立法制度设计

   三 立法推动民宿合法经营

    (一)《北京市旅游条例》的修订

    (二)条例中关于民宿的条款

   四 民宿立法推动经营主体合法经营的实施细则

    (一)研究制定民宿发展指导意见

    (二)制定实施细则开展试点

    (三)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G.9 基于游客社会责任的旅游不文明行为研究

   一 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研究背景

   二 旅游不文明行为的产生根源

    (一)游客缺乏对异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游客道德修养不足

    (三)游客缺乏规则意识

    (四)游客消费非理性

    (五)监管力度不够

    (六)旅游设施不完善

    (七)集中休假加剧旅游不文明行为

   三 铲除旅游不文明行为顽疾的对策建议

    (一)推动文化交流传播

    (二)加强文明旅游规范普及

    (三)强化媒体宣传引导

    (四)完善文明旅游监管体系

    (五)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六)合理疏导高峰客流

 Ⅳ 转型发展篇

  G.10 论民营旅游经济对乡村民俗文化保护的积极作用

   一 导言

    (一)旅游与民俗文化密不可分

    (二)民营旅游经济与乡村民俗文化互为依托

   二 民营旅游经济与乡村民俗文化关系现状分析

    (一)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

     1.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

     2.我国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二)民营旅游经济在乡村旅游中的角色

   三 民营旅游经济在乡村民俗文化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一)直接推动作用

     1.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

     2.灵活的经营机制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3.品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引领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间接拉动作用

     1.挖掘了民俗文化的深层价值,增强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2.拓展民俗文化的实用性,延伸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生命力

    (三)深层带动作用

     1.有利于精准扶贫,使农民致富与民俗保护实现双赢

     2.有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守住文化之魂,实现富美乡村

   四 建议

    (一)规范有序,避免破坏性开发

    (二)立足长远,避免只重视现利

    (三)树立品牌,避免粗制滥造化

  G.11 民营旅游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实践与展望

   一 引言

   二 价值共创的由来

   三 价值共创的构成

    (一)微观视角:聚焦个体参与者,关注公民行为和特殊群体

    (二)中观视角:聚焦企业、组织和社区,关注角色重构、战略生成、驱动机制与绩效提升

    (三)宏观视角:聚焦服务生态系统,关注产业链、社区治理及服务系统创新

   四 旅游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实践:以A虚拟社群共创平台为例

    (一)民营酒店企业积极参与价值共创,信息资源共享,互动频繁

    (二)企业间价值共创成效显著,合作创新绩效获得高度认同

    (三)对话和透明度两个维度,正向影响客户对价值的感知

    (四)客户企业对价值的感知程度,正向影响企业自身合作创新绩效

    (五)民营酒店企业间的价值共创意愿,受行业发展水平和秩序的影响

   五 民营酒店企业间价值共创的未来展望

    (一)拓展企业间价值共创的理论研究,明晰民营企业参与路径

    (二)深化信任与诚信机制建设,跨越“信任鸿沟”,促进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三)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业秩序,通过价值共创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民营酒店做大做强

    (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深入探索搭建多元化的价值共创平台和渠道,进一步优化合作创新绩效

  G.12 北京市民营康养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 康养旅游概述

    (一)康养概念的界定

    (二)康养旅游的界定

    (三)民营康养旅游机构的发展

   二 北京市民营康养机构发展历程

    (一)发展历程分析

     1.第一阶段(1978~1992年)

     2.第二阶段(1993~2013年)

     3.第三阶段(2014年至今)

    (二)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1.政府与政策

     2.区位与交通

     3.资本与市场

   三 空间布局分析

    (一)空间分布概况

    (二)聚群效应及核心依托

     1.与医院的依存关系

     2.资源依存关系

   四 投资与运营分析

    (一)投资及资本结构分析报告

     1.以轻资产企业为投资主体

     2.以房地产企业为投资主体

     3.以民营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为投资主体

     4.以保险类金融企业为投资主体

    (二)运营现状

     1.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民营资本成为运营开发主体

     2.以会员制经营、以房养老、度假基地连锁经营为主,经营模式多样化

  G.13 旅游产业与大健康产业深度融合与业态创新

   一 旅游与健康的历史联系

   二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工业化、市场化的联系

   三 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式旅游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四 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G.14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在线旅游服务的供给模式创新

   一 引言

   二 近年来我国在线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

    (二)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结构

     1.消费者角度:机票交易占比过半,市场结构有待升级

     2.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方角度: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显著,寡头垄断态势显著

   三 我国在线旅游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特征

    (一)标准化的旅游需求减少,个性化的定制服务需求增加

    (二)消费者需求从单纯的在线预订转变为对完整旅游产品的需求

    (三)绝大部分在线旅游消费依托各类移动终端

   四 我国在线旅游供给模式创新

    (一)传统模式

     1.旅行社、酒店、航空企业的B to C网站

     2.OTA和OTP

    (二)创新模式

     1.在线旅游服务商开始着力于各类细分垂直型市场的深度挖掘

     2.互联网巨头构建在线旅游生态体系,实现“C to B to C”

     3.OTA模式逐渐被MTS(Mobile Travel Service)模式取代

 Ⅴ 民宿旅游篇

  G.15 中日民宿发展比较研究

   一 引言

   二 民宿定义辨析

   三 民宿发展需要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民宿发展的概况

     1.关于民宿数据统计的问题

     2.民宿传承与今后发展方向

    (二)传统民宿与创新的问题

    (三)企业投资民宿的问题

     1.传统民宿与创新民宿的融合

     2.企业投资的问题点

     3.重视民宿的核心文化

     4.需要厘清的几个认识

   四 结论

  G.16 民宿发展新趋势:从“旅游民宿”到“民宿旅游”

   一 旅游民宿:需求升级与要素集合

   二 民宿旅游:专项市场与多元体验

    (一)民宿旅游兴起与发展

    (二)民宿旅游的多元体验

   三 结语:从旅游住宿接待到民宿旅游体验

  G.17 乡村民宿:从个体情怀到大众业态

   一 乡村民宿的起源、内涵与现状

    (一)乡村民宿的起源

    (二)乡村民宿的内涵

    (三)乡村民宿的现状

   二 基于个体情怀的乡村民宿营造

   三 基于大众业态的乡村民宿发展

   四 乡村民宿的发展制约

    (一)法律法规对乡村民宿的概念缺定位

    (二)行政体系对乡村民宿的管理缺主体

    (三)行业组织对乡村民宿的规范缺标准

    (四)社会资本对乡村民宿的投入缺信心

    (五)消费市场对乡村民宿的供给缺提升

   五 乡村民宿的发展建议

    (一)明确乡村民宿在法律法规中的定位

    (二)厘清乡村民宿在行政管理体系中的主体

    (三)完善乡村民宿在行业组织中的标准体系

    (四)鼓励打造具有品牌价值和意义的乡村民宿样板

    (五)响应消费市场对乡村民宿的供给需求

  G.18 互联网思维下的民营旅游新模式

   一 引言

   二 互联网思维的应用现状

    (一)互联网思维的普适性或各行业的利用

    (二)民营旅游投资发展现状

    (三)互联网思维适用民营旅游的可能性

   三 互联网思维下的民营旅游新模式——以画廊里为例

    (一)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面临的转型升级

    (二)画廊里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发展策略

     1.用打造“网红”的方式打造民营旅游

     2.利用互联网建立社群

     3.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衍生品

   四 展望与讨论

  G.19 民宿经营中的新理念的探讨

   一 引言

   二 研究综述

    (一)民宿内涵及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二)民宿设计及其经营理念

   三 民宿经营中的体验与互动

    (一)基于体验与交互的民宿管理模式

    (二)基于商业友谊的主客关系构建

   四 民宿生态链构建及其发展模式探索

    (一)基于文化内涵的个性化服务体验

    (二)生态链民宿发展的新方式

    (三)基于区域环境和文化特征的个性化设计

 Ⅵ 社会责任篇

  G.20 北京民营旅游经济的监管

   一 引言

   二 北京民营旅游经济监管现状

    (一)基于大数据和信用管理技术的数字化监管

    (二)基于多主体协作的综合监管

    (三)基于标准体系支撑的规范监管

    (四)基于新业态的精细化监管

   三 北京民营旅游经济监管的困境

    (一)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尚未形成

    (二)重建设轻执行,动态化监管尚不到位

    (三)重管理轻服务,民营旅游服务效能不足

   四 北京民营旅游经济的监管对策

    (一)监管标准化:坚持公正监管,维护北京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监管差异化:分类指导民营旅游企业市场行为

    (三)监管自律化:发扬企业家精神,建立民营旅游自律监管组织

    (四)监管智慧化:利用新科技手段,完善智慧化监管与决策支持服务

    (五)监管服务化:打破民企发展的玻璃门,改善民企的营商环境

  G.21 我国民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

    (二)分析步骤

   三 结果分析

   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启示与展望

  G.22 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机制构建

   一 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参与资源权属不清

    (二)社区参与获取效益低下

    (三)社区参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四)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二 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机制

    (一)社区参与的原则

     1.广泛参与合作

     2.民间组织的有效协调

     3.合理的利益分配

     4.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的机制构建

     1.建立规范的决策参与机制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3.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机制

     4.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

  G.23 民营旅游企业的主体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一 民营旅游企业的兴起

    (一)市场驱动

    (二)产业驱动

    (三)政策驱动

   二 民营旅游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的盲目性

    (二)运营的模仿性

    (三)融资的困难性

    (四)经营的唯利性

    (五)寿命的短期性

   三 民营旅游企业的主体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一)安全责任

    (二)发展责任

    (三)诚信责任

    (四)共享责任

    (五)创新责任

   四 结论

  G.24 北京民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体系构建

   一 绪论

   二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

    (一)基本概念

    (二)旅游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的原因分析

    (三)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表现

     1.企业员工权益

     2.旅游消费者权益

   三 北京民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履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二)消费者权益受损,导致企业与游客关系紧张

    (三)漠视劳动者权益,导致企业内劳动关系的不和谐

   四 北京民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体系构建的实现途径

    (一)强化政府监管

    (二)完善法律法规

    (三)强化制度保障

    (四)健全长效机制

   五 结论

 Ⅶ 实践探索篇

  G.25 北京市自驾游行业市场研究

   一 中国自驾游发展背景及现状

    (一)宏观环境利好

     1.政策上调控引领

     2.配套上趋于完善

    (二)社会环境认可

    (三)自驾游俱乐部及车友会发展阶段及特点

    (四)自驾游俱乐部及车友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归属不清缺乏政策保障

     2.缺乏正规化引导多级协同

     3.产品创新程度不高,盈利模式模糊

   二 北京地区自驾游市场发展分析

    (一)北京市自驾游基础条件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

     2.客源市场广阔

    (二)北京地区自驾游市场规模及需求分析

     1.行业创新及产业链发展

     2.消费者需求特点

   三 北京地区自驾游行业运行现状

    (一)北京自驾游市场格局分析

    (二)经营发展分析及建议

     1.经营模式

     2.创新方向

   四 自驾游行业发展建议

    (一)寻求功能性政策组合

    (二)推行组织系统化发展

    (三)构建具有成长性的经营模式

    (四)与消费需求的有效衔接

    (五)自驾文化的价值转化

    (六)科技加持自驾游未来发展

  G.26 延庆发展民宿经济的实践探索

   一 延庆民宿经济概览

   二 延庆民宿的规范化探索

    (一)摸底农村闲置资产,差异化布局民宿产业

    (二)发起成立北方地区民宿联盟、乡村客栈联盟,推进行业自律

    (三)严守生态底线,“一盘棋”协同管理

    (四)提供政策、资金和担保平台支持

    (五)全方位营销,尝试输出“延庆标准”

   三 延庆民宿产业形态

    (一)公司+农户模式

    (二)合作社+农户模式

    (三)特许经营模式

    (四)创客模式

    (五)平台联动模式

   四 延庆发展民宿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一)民宿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好

    (二)善于利用后发优势,走品质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三)借势冬奥、世园两件绿色大事

    (四)领导重视,优化营商环境

   五 统筹优化,管扶并重,推进延庆区民宿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顶层谋划民宿产业发展布局

    (二)管扶并重,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三)“三个层次”结构改革,推动民宿产品供给提质升级

    (四)体系化塑造提升,打响延庆民宿品牌

  G.27 密云民宿发展对策研究

   一 引言

   二 密云民宿发展现状

    (一)民宿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二)民宿接待品质不断提升

    (三)民宿发展配套日益完善

    (四)游客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三 密云民宿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宿管理不够规范

    (二)民宿特色不够突出

    (三)民宿配套设施服务不够完善

    (四)民宿经营管理不够灵活

   四 密云民宿发展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民宿有序规范开发

     2.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民宿发展营商环境

     3.积极搭建平台,助推民宿市场营销推广

     4.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发展优势

     5.加大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民宿管家队伍

    (二)民宿主人层面

     1.加大设计投入,融入创意,增加民宿特色与内涵

     2.加大营销投入,策划活动,增加客源

     3.加大培训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G.28 怀柔区精品民宿发展分析

   一 怀柔精品民宿发展基本情况

   二 怀柔发展精品民宿的经验做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二)大力引进优质项目

    (三)探索多种运营模式

   三 怀柔发展精品民宿的典型案例

   四 怀柔发展精品民宿的工作亮点

    (一)产业规模迅猛发展

    (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三)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四)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五 怀柔发展精品民宿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二)民宿管理办法不够完善

    (三)规划用地审批较为困难

    (四)合法经营地位缺乏保障

    (五)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六 对策和建议

    (一)扎实推进农村规划建设

    (二)加强相关政策措施保障

    (三)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四)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G.29 房山区乡村旅游实践及发展

   一 引言

   二 房山区发展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二)旅游业态更加丰富

    (三)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三 房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做法

    (一)探索葡萄酒庄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房山旅游新名片

     1.房山发展葡萄酒庄的优势

     2.房山酒庄葡萄酒产业发展规模

     3.房山酒庄葡萄酒产业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4.积极推进酒庄葡萄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5.房山葡萄酒庄逐步成为房山旅游新名片

    (二)发挥精品民宿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1.房山区乡村民宿发展现状

     2.乡村民宿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三)不断强化宣传营销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客源市场

   四 房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符合首都城市发展功能定位

     2.发展乡村旅游有章可循

     3.京郊保为乡村旅游保驾护航

     4.房山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营模式单一重复

     2.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4.管理与服务质量不高

   五 发展房山区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规划引领,特色发展

    (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三)规范管理,品质发展

    (四)政策集成,以农为本

  G.30 后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智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新时代》2018年第12期。

谢利:《支持民营经济需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中国金融家》2018年第12期。

《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1/01/c_1123649488.htm。

刘慧:《民营企业再获大力度支持 激发活力为着力点》,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12/25/content_5352003.htm。

魏小安:《中国旅游市场的40年起伏变迁》,《旅游学刊》2019年第2期。

魏小安、曾博伟:《中国旅游风云四十年对话录》,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张久荣、靳朝晖:《改革开放40年,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高峰及启示》,《工商行政管理杂志》2018年第23期。

宋瑞:《旅游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黄其新:《WTO与中国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商业研究》2002年第2期。

张维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与中国经济的未来》,《企业文化》2004年第1期。

宋玉可:《民营企业管理困境突破研究》,《企业活力》2008年第12期。

刘劲强、王永定:《解剖民营旅游企业四大问题》,《旅游时代》2007年第9期。

赵晓君:《2018年旅游企业“阵亡”名单:他们没能熬过这场寒冬》,新旅界网,http://www.lvjie.com.cn/newsletter/2019/0119/10542.html。

柴杭英、宋树理:《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7期。

孙章陆:《浙江民营经济三十年持续增长的经验与教训》,《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2期。

宋国平:《浙江旅游市场民营资本涌动》,《中国政协》2004年第5期。

汪恩民:《浙江非遗保护的时代风采》,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3-31/6013227.shtml。

丛杨:《“五水共治”倒逼浙江经济转型》,《青年时报》2017年4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10/19/c_1123583563.htm。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网站,http://www.acfic.org.cn/zzjg_327/nsjg/jjb/jjbgzhdzt/2018my5bq/2018my5bq_bgbd/201808/t20180820_55528.html。

国家统计局:《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2_1622409.html。

普华永道中国:《亚太经合组织CEO调研——中国民营企业报告》,普华永道网站,2018年4月。

李治国:《〈2019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报告〉发布》,《经济日报》2019年3月17日。

何立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发改委将重点做好这三方面工作》,一财网,2019年3月6日。

魏小安、安金明:《新时代的旅游变革》,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

魏小安、曾博伟:《中国旅游风云四十年对话录》,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张苗荧:《大数据重构旅游商业模式与消费生态》,《中国旅游报》2017年12月29日。

中国旅游研究院、驴妈妈旅游网:《中国旅游业创新和IP发展年度报告(2018)》,中国旅游出版社,2019。

国家旅游局:2012~2017年历年《中国旅游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2017。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2012~2017年历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2017。

依绍华:《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徐乔梅:《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析》,《中国商贸》2012年第12期。

袁姝:《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及运作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5。

刘凯:《民营化与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安徽省黄山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

郝迎成:《民营企业旅游景区投资与经营决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1。

袁姝、徐维祥、郑胜华:《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的驱动机理研究》,《当代财经》2005年第1期。

刘鲜鲜:《民营旅游景区运营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3。

国家旅游局:《2016年全国旅游业投资报告》。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新常态迈向新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2017。

罗春科:《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及其特征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

中国旅游研究院、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8》。

中国旅游研究院:《“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专题报告》,2018。

奇创集团:《2019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曾博伟:2019年春节,我想和咱旅游圈谈谈》,新旅界网,http://www.lvjie.com.cn/newsletter/2019/0209/10752.html。

《2019年文旅产业发展5大趋势和9大重点》,中国旅游新闻网,http://www.e-cts.cn/lvyoujingji/9512.html。

魏小安:《旅游投资——热发展中的冷思考》,搜狐网,http://www.sohu.com/a/153059321_376259。

林阳:《机遇还是挑战?2019年旅游业将迎来五大变化》,旅游圈网,http://www.dotour.cn/article/37056.html。

博看文旅:《2019年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王晶晶:《民企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经济时报》2017年11月6日。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8旅游经济运行盘点系列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王立胜:《“新时代”的深刻意蕴与重大意义》,《新华日报》2018年2月14日。

Kripenndorf J.,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leisure and travel,1987.

Swarbrooke J.,The Developmentand Managementof Visitor Attractions,Londres,ButterworthHeinemann,1995.

Pearce P.L.,Tourist Behaviour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Bristol: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11.

Haworth B.,Bruce E.,Iveson K.,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graffiti occurrence in an inner-city urban environment,Applied Geography,2013.

Brebels L.,De Cremer D.,Sedikides C.,Retaliation as a response to procedural unfairness:A self-regulatory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lssue 6,2008.

张建荣、赵振斌、张天然:《基于“场论”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表达——以八达岭长城刻画为例》,《资源科学》2017年第7期。

拓倩、李创新:《国内文明旅游的研究进展、理论述评与学术批判》,《旅游学刊》2018年第4期。

胡静:《不文明旅游的“误”与“解”》,《旅游学刊》2016年第8期。

林德荣、刘卫梅:《旅游不文明行为归因分析》,《旅游学刊》2016年第8期。

郭鲁芳、张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与软实力提升研究》,《旅游学刊》2008年第12期。

舒伯阳、吴寒:《中国式文明旅游的由来与未来》,《旅游学刊》2016年第7期。

邱宏亮:《基于TPB拓展模型的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旅游学刊》2017年第6期。

李彬、谷慧敏、高伟:《制度压力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基于旅游企业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6期。

沈鹏熠:《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的影响研究》,《旅游学刊》2012年第2期。

张帆:《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旅游论坛》2010年第5期。

张维亚、严伟、汤澍:《旅游者地方感、自我效能感、社会责任感与满意度关系研究——以遗产旅游地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年第1期。

胡海燕:《基于“负责任旅游”理念的国内进藏游客教育体系构建》,《科技和产业》2012年第7期。

张小红:《中国民俗文化旅游的系统性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

李星群:《广西乡村民营旅游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学习时报》2017年11月13日。

刘丽丽:《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简兆权、令狐克睿、李雷:《价值共创研究的演进与展望——从“顾客体验”到“服务生态系统”视角》,《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9期。

闻娟、汪维清、王晓腾:《国外旅游价值共创的内涵界定、演进逻辑与实现机理评述》,《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13期。

任际范、徐进、梁新弘:《基于DART模型的企业间价值共创量表开发》,《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黄力远、徐红罡:《巴马养生旅游——基于康复性景观理论视角》,《思想战线》2018年第4期。

何莽:《基于需求导向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任宣羽:《康养旅游: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旅游学刊》2016年第11期。

赵彦涛、朱梦蓉:《我国民营医院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医药导报》2019年第2期。

何莽:《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北京旅游学会:《旅游社会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Zhao Jianguang. The Design of Online Travel Experience Systems based on the Virtual Re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Engineering(DECEMBER 2016 V1 N4):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2016:2.

Chih-Wen Ting,Miao-Sheng Chen,Chia-Ling Lee et al. The Influences of Travel Product Types on Online Travel Purchasing of e-Travel Agency.//Advanced Research on Industry,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terial Engineering. 2012:490-494.

Bonwoo Koo,Benny Mantin,Peter O’Connor et al. Online distribution of airline tickets:Should airlines adopt a single or a multi-channel approach?.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1):69-74.

李东:《在线旅行服务商业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侨大学,2011。

丁硕:《大数据背景下在线旅游业营销传播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7。

李菲菲、田剑:《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实证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12期。

李雪琴:《基于顾客价值的在线旅游企业差异化战略研究》,《企业经济》2015年第3期。

李芸、周玲强、杜萍:《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比较研究》,《科学与管理》2014年第2期。

张璐、秦进:《在线旅游服务供应链风险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12年S2期。

王子夜:《国内在线旅游业竞争发展的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13。

邓宝滢:《国内在线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1期。

张文华:《对我国在线旅游盈利模式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7期。

李瑶:《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对策探析》,《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5期。

李雪梅:《旅游网站的运营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邮电大学,2007。

朱晓晴:《基于供需理论视角下的出境旅游产品探析——以凯撒在线旅游为例》,《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李璐涵:《在线旅游服务商业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214311457_350221。

刘海洋:《“互联网+旅游”新商业供给模式之构建》,《大连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秦莲莲:《在线旅游需求的预测模型及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北大学,2016。

王继红:《基于用户感知的我国在线旅游预订网站服务质量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

闫海艳:《在线旅游用户数据研究及其关联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

马红:《UGC型在线旅游网站对游客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6。

翁钢民、宁楠:《我国在线旅游(OTA)发展潜力评价及应用研究》,《商业研究》2015年第1期。

马晓丹:《在线旅游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

胡缓:《我国在线旅游业SCP范式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6。

宋昊远、魏梦莹、张铭滟、黄梦婷、方舟:《O2O模式下中国在线旅游需求的实证研究》,《电子商务》2015年第7期。

董承岳:《基于价值链的在线旅行社(OTA)竞争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5。

谢礼珊、关新华:《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顾客需求知识的探索性研究——基于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和顾客的调查》,《旅游科学》2013年第3期。

杨琦、曹李梅:《社交媒体在旅游信息搜索中的作用分析》,《经济师》2019年第4期。

彭振、段正梁、贲培雯、王方洁:《在线旅游购买意愿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孟姗姗:《我国OTA的发展模式及未来趋势》,《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年第2期。

夏艺菱:《基于长尾理论的我国在线旅游标签化定制设计研究》,《大众文艺》2019年第1期。

高丽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探讨》,《度假旅游》2018年第9期。

涂淑丽、李逗:《基于价值共创的旅游供应链模式分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王珮馨、白如玲:《游客住宿行为之研究——以澎湖观光旅游为例》,《岛屿观光研究》2016年第4期。

张广海、孟禺:《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第4期。

简玲玲:《民宿评鉴指标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朝阳科技大学,2005。

张海洲、虞虎、徐雨晨、郑健雄、陆林:《台湾地区民宿研究特点分析——兼论中国大陆民宿研究框架》,《旅游学刊》2019年第1期。

郑锡钦、梁家祜:《复合式民宿之经营模式对游客吸引力之研究——以澎湖陶兵艺术民宿为例》,《岛屿观光研究》2008年第1期。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台湾东海大学,2010。

徐茂练、纪慧如、吴宜芳等:《真实体验与生活质量关联性之研究——以民宿休闲为例》,《健康管理学刊》2011年第1期。

庄友刚、仇善章:《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关于空间生产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话语》,《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李原:《民宿发展应遵循怎样的市场逻辑?》,《中国旅游报》2018年3月8日。

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旅游学刊》2007年第9期。

张希:《乡土文化在民宿中的表达形态:回归与构建》,《闽江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樊欣、王衍用:《国外乡村旅舍开发与经营研究综述》,《旅游科学》2006年第3期。

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中国园林》2003年第1期。

Vinod Sasidharan,Ercan Sirakaya,Deborah Kerstette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urism Ecolabels,Tourism Management,lssue 2,2002.

李燕琴、于文浩、柏雨帆:《基于Airbnb网站评价信息的京台民宿对比研究》,《管理学报》2017年第1期。

皮常玲、殷杰:《民宿众筹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旅游学刊》2019年第1期。

张森华:《民宿众筹能否掀起产业投资热潮》,《中国房地产》2016年第32期。

杨艳军、康冬雪:《众筹模式支持者感知风险维度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毛广强:《“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营销策略分析》,《市场周刊》2018年第1期。

覃小华、甘永萍、王文震:《城镇化进程中民营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构建》,《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11期。

林晨、陈寒松、周小虎:《互联网思维下传统服务企业商业模式演进——基于千千氏的案例研究》,《企业经济》2019年第2期。

李效松:《民营旅游企业发展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0年第15期。

李星群:《乡村民营旅游经营实体可持续发展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3期。

敬城:《用打造“网红”的招式建旅游名县》,《四川日报》2019年2月26日。

杜肖寒:《海南省少数民族聚集地民宿发展现状分析》,《现代商业》2018年第35期。

李初叶、周元雄:《温州民宿产业发展探索》,《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第4期。

袁雪雯:《共享经济中民宿空间设计的理念及创意特点——以苏州民宿为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张国凤:《海南乡村民宿核心吸引力与民宿发展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海南师范大学,2018。

Chia-Wei Liu and Jen-Son Cheng,Exploring Driving Forces of Innovation in the MSEs:The Case of the Sustainable B&B Tourism Industry,Sustainability 2018,10(11),3983.

黄源、阮开波:《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产业行为分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周成俊:《民营企业与旅游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李效松:《民营旅游企业发展模式研究》,《知识经济》2010年第15期。

郭华:《我国民营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4期。

来逢波:《我国民营经济旅游投资行为探讨》,《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7期。

张鸿智:《民营经济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7月全面启用 黑导游将无处遁形》,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06/01/c_129884931.htm。

《北京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平台“信用旅游”上线 可查全市所有旅行社和导游员信用信息》,《新京报》2018年8月28日。

《北京进一步健全旅行社市场监管机制》,《中国日报》2019年1月16日。

胡兵、李婷、文彤:《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结构维度与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旅游学刊》2018年第10期。

李玲:《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典型相关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企业经济》2015年第8期。

谷慧敏、李彬、牟晓婷:《中国饭店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研究》,《旅游学刊》2011年第4期。

彭雪蓉、魏江、李亚男:《我国酒店业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对酒店集团15强CSR公开信息的内容分析》,《旅游学刊》2013年第3期。

王彩萍、白斌耀、徐红罡:《遗产地旅游小企业社会责任对可持续经营的影响》,《旅游学刊》2015年第9期。

Gao Y.Q. CSR in an emerging country:A content analysis of CSR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Balt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6(2):263-291.

Holcomb J.L.,Upchurch R.S.,Okumus 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What are top hotel companies repor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19(6):461-475.

Holder-Webb L.,Cohen J.R.,Nath L.,et al. The suppl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s among US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4(4):497-527.

Moon J.,Shen X. CSR in China research:Salience,focus and na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0,94(4):613-629.

Sheng S.B.,Zhou K.Z.,Li J.J. The effects of business and political ties on firm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Marketing,2011,75(1):1-15.

Carroll A.B.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497-505.

邓新明:《消费者为何喜欢“说一套,做一套”——消费者伦理购买“意向—行为”差距的影响因素》,《心理学报》2014年第7期。

张思雪、林汉川:《技术创新和社会责任标签化时代下的变现能力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8年第1期。

hSerra-Cantallops A.,Pe?a-Miranda D.D. Ramón-Cardona J.,et al.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SR and the Hotel Industry(2006~2015).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2017,59(1):15-38.

杨学儒、李浩铭:《乡村旅游企业社区参与和环境行为——粤皖两省家庭农家乐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9年第1期。

姚国荣、范银苹:《乡村旅游背景下社区参与研究述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1期。

周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7。

杨洋、朱正斌、蔡溢、殷红梅、范宝祥、母浩江:《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满意度结构关系研究——基于贵州镇远铁溪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

黄莹莹:《社区参与视角下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张金鑫:《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与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农业大学,2016。

吴睿辉:《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选择与优化》,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夏杰长、齐飞:《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发展》,《中国金融》2018年第7期。

宋瑞主编《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崔佳善:《破解旅游产业“融资难”之方略》,《黑龙江金融》2018年第4期。

陈乐天:《破解旅游业融资难资产证券化大有作为》,《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11月22日。

蒋小华、卢永忠:《旅游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国商界》2009年第10期。

张广瑞:《旅游经营者必须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旅游报》2018年4月25日。

廖红君、王豹江:《民营企业旅游投资行为研究》,《商》2014年第36期。

依绍华:《中国民营旅游企业的发展分析》,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22f9eeb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f3.html。

周其仁:《城乡中国》,中信出版集团,2017。

韦森:《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王勇:《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治理:路径、限度与规引》,《地方治理研究》2018年第1期。

《2017旅游有效投诉同比下降8%》,《新京报》2018年3月14日。

郭剑英:《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6期。

林军、王艳春:《基于社会责任理论的我国旅游企业发展研究》,《生产力研究》2017年第7期。

《“旅游革命”加速昆明旅游业转型升级》,《昆明日报》2018年11月21日。

《首都国旅: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北京晚报》2018年11月28日。

中国旅游车船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新疆大美丝路房车露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中国自驾车、旅居车与露营旅游发展报告(2016~2017)》,2017。

闫世强:《中国自驾游行业市场运行现状与投资趋势调研报告》,新旅界网,http://www.lvjie.com.cn/research/2018/0227/5843.html。

《自驾游市场前景及企业族谱分析报告》,迈点网,https://www.meadin.com/yj/123059.html。

吴金梅:《中国自驾游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载《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6~2017)》,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吴金梅:《自驾游背景下产业的机会与空间》,载《中国自驾游发展报告2014~2015》,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胡敏:《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旅游学刊》2007年第9期。

樊欣、王衍用:《国外乡村旅舍开发与经营研究综述》,《旅游科学》2007年第3期。

栾坤:《民宿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旅游学刊》2006年第3期。

郑健雄、昊乾正:《度假民宿管理》,台北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廖寿明:《发展精品民宿的几点思考》,《中国旅游报》2014年7月4日。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国家旅游局,2017。

《资源机遇政策叠加 解码北京延庆民宿发展“速度”》,《北京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杨宏浩:《让乡村民宿成为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中国旅游报》2018年12月21日。

陈静:《民宿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中国旅游报》2018年4月26日。

雒树刚:《丰富民宿供给 深化全域旅游》,在2018年11月30日于浙江湖州安吉召开的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城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北京旅游条例》,2017年5月26日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

简 介:本书是中国民宿发展的年度报告,系统总结归纳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民宿业的冲击过程,即从停摆、重启、复苏、热爆到回归常态的历程。着重分析中国民宿发展基本情况及特征,包括疫情以后我国民宿行业实际发展、行业趋向、行业特征以及对民宿行业的基本展望,诠释了后疫情时代民宿的发展,得益于国内积极抗疫、网络营销信息技术、大数据的发展与普...

作者: 过聚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