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85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SSAPID:101-0389-2710-03
ISBN:978-7-5097-004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综合论文集。书中指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论述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实证分析和政策思路,进而指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财经蓝皮书
作 者: 何德旭
编 辑:李长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文摘要

 财经蓝皮书编委会

 总报告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发展重点和政策思路

   一 相关文献述评

    (一)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范围

     2.制造业服务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化

     4.政策启示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述评

     1.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范围与特征

     2.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

     3.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

     4.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

   二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意义重大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优化服务业结构的有效手段

    (二)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演变规律也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三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和总体判断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的界定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判断

   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选择及其依据

    (一)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1.影响力系数——产业后向关联度

     2.感应度系数——产业前向关联度

     3.实证检验:以日本和中国湖南省、北京市为例

    (三)基本结论

   五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二)制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

    (三)完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1.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作用,以弥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失灵”

     2.完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3.完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4.完善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科技政策

    (四)制定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有序发展

    (五)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创造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

     1.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2.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

     3.给予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高技术企业同等待遇

    (六)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体制,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高质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专题报告

  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一个比较分析框架

   一 关于服务业的分类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比较

   三 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国际比较

    (一)数据说明

    (二)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比较

    (三)与五个发达国家的比较

   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比较

    (一)增加值份额和增速比较

    (二)就业能力和就业弹性比较

    (三)进出口贸易规模比较

    (四)税收贡献比较

   五 结论与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一 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基本事实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一)理解现代经济增长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三 生产性服务业、分工与经济增长

    (一)分工、交易与经济增长

    (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了交易效率,促进了实体生产的外部化(外包)

    (三)分工、知识积累与生产性服务业

   四 生产性服务业、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

    (一)生产性服务业对实物资本形成的意义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意义

     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人力资本的投资

     2.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五 结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与实证研究

   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几种流行的观点

    (一)需求遵从论

    (二)供给主导论

    (三)互动论

    (四)融合论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机制

    (一)基于分工视角的互动机制

    (二)基于竞争力视角的互动机制

   三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比较优势:一个理论模型

    (一)模型设定: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生比较优势

    (二)模型设定:政府行为与内生比较优势

   四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

    (一)理论假说

    (二)主要变量说明

    (三)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结果

    (四)简短结论

  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群: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

   一 研究意义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二)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三 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通过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使企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四 以浙江产业集群为例的研究*

    (一)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1.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

     2.浙江产业集群面临的发展瓶颈

    (二)浙江产业集群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供求状况

     1.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与满意程度

     2.产业集群内生产性服务的供求状况

    (三)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构建区域生产性服务体系

     1.针对不同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着力发展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

     2.转变观念,增加制造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有效需求

     3.增加生产性服务的有效供给,逐步培育和构建区域服务体系

  中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二 分析框架与方法

    1.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3.城市样本与数据来源

   三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发展情况分析

   四 金融、保险业发展情况分析

   五 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行业报告

  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金融服务业及其产出核算的简单回顾

   二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概括性描述

    (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地理分布

    (一)地理集中度的评价指标

     1.标准差系数

     2.集中率

     3.区位商

    (二)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省、市、区分布

    (三)与其他产业地理集中度的比较*

   四 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现代物流业保持快速增长

    2.我国物流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有所加快,占GDP比重进一步下降*

    4.我国物流企业发展概况

    5.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粗具规模

    6.我国相关物流研究和人才培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 我国现代物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2.现代物流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3.我国物流业观念陈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

    4.我国物流产业相关设施和设备亟待完善

    5.我国物流产业格局存在的问题

    6.我国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当低,地区分布相当不平衡*

    7.理论研究滞后,专业人才短缺

   三 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思路

    1.科学测量物流成本,突出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紧迫性

    2.进一步明确国家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制订各层面的物流发展规划

    3.剥离制造业内部物流,拓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4.完善配套设施,培育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的硬环境

    5.给予政策扶持,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

  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2006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一)公路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水路运输

    (四)航空运输

    (五)管道运输

   二 “十一五”期间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与发展重点

    1.公路——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

    2.沿海港口建设——港口适应度接近1∶1

    3.内河水运建设——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4.农村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

    5.区域交通——围绕六大区域促进交通协调发展

    6.公路运输——基本形成快速流转的客、货运输网络

    7.水路运输——水上运输专业化、大型化

    8.物流——积极发展港口物流

   三 制约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模式

    (二)经营管理体制障碍

     1.管理体制

     2.价格体制

     3.投融资体制

     4.公路收费问题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1.交通运输行业结构

     2.各种运输方式的内部结构

    (四)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四 推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深化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

     1.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

     2.规范运输市场,优化竞争环境

     3.转变政府职能

     4.深化铁路系统体制改革

     5.加强交通政策的决策民主

    (二)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逐步建立智能化交通运输系统

    (三)着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

    (四)切实加快铁路运输发展

    (五)优化城市交通系统,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

   一 CA认证机构

    (一)中国CA认证机构的发展状况

     1. CA认证机构

     2.我国CA的现状与发展

    (二)我国CA认证存在的问题

     1.中国CA市场存在着较严重的同质竞争,行业整体还处于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环境

     2.技术层面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互联互通”需要进一步加强

     3. CA认证还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与行业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全社会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4.行业整体缺乏有效的监督规范,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

    (三)促进CA认证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1.建立有序的CA互通格局

     2.确保CA技术的可靠性

     3.行业管理要标准化、法制化

   二 中国在线搜索服务

    (一)我国在线搜索服务现状

     1.通用搜索服务

     2.垂直搜索服务

     3.元搜索(Meta-search)服务

    (二)在线搜索服务的发展趋势

   三 我国信息外包服务

    (一)全球外包服务的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成为新的热点

     2.印度和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受惠国

     3.业务流程外包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式

     4.外包服务的动机从最初的降低成本逐步过渡到提高核心竞争力

     5.发包方与承接方将共同发展

    (二)促进我国外包服务的政策建议

     1.充分把握全球外包服务的历史机遇

     2.借鉴印度经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促进外包服务业发展

     3.以发展日韩市场为立足点,稳步开拓欧美市场

   四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

    (一)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现状

     1.在线旅游预订服务

     2.在线旅游搜索服务

     3.在线旅游资讯服务

     4.在线旅游B2B交易平台

    (二)我国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存在的问题

     1.总体发展水平低

     2.优秀旅游电子商务资源流失

     3.旅游电子商务服务产品标准缺失

     4.电子商务软环境不完善

     5.旅游电子商务综合性人才缺乏

    (三)关于推动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强电子商务宏观环境的建设

     2.扩大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的国内融资渠道

     3.加快制定旅游电子商务行业标准

     4.加强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会展业:一个新兴的产业

    (一)迅速发展的会展业

    (二)会展业的定义

     1.当前对会展业的不同认识

     2.会展业的范畴

     3.本文所讲的会展业

     4.会展业与旅游业

   二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一)形成了规范的市场细分体系

    (二)形成了专业化的接待服务分工体系

    (三)会展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四)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区和城市

    (五)会展业与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三 当前我国会展业的情况

    (一)会展业已经成为新世纪的新亮点

    (二)会展业正在迅速向大城市集中

    (三)各地政府对会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四)自律性的会展组织开始规范会展行为

    (五)全国掀起了会展场馆建设高潮

    (六)会展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七)我国的会展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会展组织

    (八)国际会展组织开始大举进入中国

   四 中国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不够

    (二)软件建设严重不足

    (三)人才队伍培养滞后

    (四)会展场馆总量过剩,结构不合理

    (五)会展发展与城市发展脱离,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六)会展业系统程度较低,参展商满意度有待提高

    (七)场馆建设布局不合理

    (八)会展企业过多过杂

   五 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尽快完成全国的会展业发展战略规划

    (二)重新审定各地区的会展发展规划

    (三)加强对会展场馆建设的宏观调控,对不具备条件的已立项场馆全面清理

    (四)尽快完善自律性行业协会的建设

    (五)重视会展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中国研发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文献综述

    (一)研发活动与经济增长

    (二)R&D与创新

    (三)R&D活动的测度

    (四)R&D与生产率

    (五)R&D活动的性质

    (六)R&D活动与政策激励

    (七)我国研发活动的研究进展

   二 研发产业:日益重要的现代服务业

    (一)研发产业的内涵与结构

    (二)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

     1. R&D产业作为一新兴产业已经被广泛接受,产业发展粗具规模

     2.研发产业随着产业基础的扩大,研发外包活动活跃

     3.企业是研发产业中的主体

     4.研发人员地位日益重要,工资成本成为研发活动投入的主要成本

    (三)研发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意义

   三 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对中国研发产业分析的不同视角

     1.从产业规模看我国研发产业现状

     2.从研发产业结构看我国研发产业现状

     3.从产业效率看我国研发产业现状

    (二)我国研发产业中的问题分析

     1.关于研发产业规模问题

     2.关于研发产业结构问题

     3.关于研发产业效率问题

     4.关于技术市场的问题

   四 促进我国研发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产业远景发展规划,注意研发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2.保持政府投入规模,调整政府投入机制

    3.规范研发产业政策法规支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重视区域研发差距,加大中西部经济发展政策支持力度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分析与政策思路

   一 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分析

    (一)科技中介服务业产生的理论分析

     1.信息不对称

     2.交易成本费用

    (二)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分析

     1.科技中介是技术变现的重要载体

     2.科技中介是社会协作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 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运作及其功能

    (一)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定位与运作模式

     1.科技中介服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模式

    (二)科技中介服务业的经济功能

     1.信息沟通功能

     2.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

     3.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组织协调

     4.加速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三 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现存的问题

     1.行业运营机制不规范,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缺乏高端人才

     3.服务内容过于单一,服务范围有限

     4.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缺乏创新

   四 加快中国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思路

    (一)突出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

    (二)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三)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1.加强科技中介服务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2.加大政府对科技中介服务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四)构建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推动服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法律声明

 Abstract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国提升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鉴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辐射性、在现代经济中增长最快、并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事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我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服务业结构转型、完善服务业功能、提升服务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08)——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服务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建议。报告认为,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须有所侧重,找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而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可以选择金融保险业、商务和租赁、交通运输仓储业(物流)、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研发)、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的领域,在政策上加以重点支持。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运用财政投资、税收、金融和科技政策,鼓励生产性服务业适度超前发展。本报告除从宏观上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和政策思路外,还研究了中国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电子商务服务业、会展业、研发产业、中介服务业等主要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的发展问题,并深入系统地进行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比较、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群的作用机理与发展路径,以及中国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等专题研究。

Andersen,B.et al(2000),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Service Economy,Cheltenham:Edward Elgar.

Andersen,B,et al(2002),The Theoretical,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mpact of the Service Economy:A Critical Review,Paper Prepared for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Baumol William (1967),“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415-26.

Davies,A.(2003),“Are firms moving downstream into high-value services?”,in Tidd,J.and Hull,F.M.,Service Innovation,Series on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9,Imperial College Press,London,pp.21-34.

den Hertog,P.,Bilderbeek,R.(2000),“The New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The Role of Technology-Base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Boden and Miles”,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pp.222-246.

Djellah,F.and Gallouj,F.(1998),“Innovation in service industries in France:results of a postal survey”,Report f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G XII TSER-SI4S Project,CLERSE-IFRESI,Lille,France.

Eurostat(2003),Employment and Share of Employment i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 in the Acceeding Countries still below EU Average,STAT/03/127.

Gallouj,F.(2002),Innovation in the Service Economy:The New Wealth of Nations,Cheltenham:Edward Elgar.

Hauknes,J.(1999),Services in Innovation-Innovation in Services,Report for the OECD Business and Industry Policy Forum,Paris,France.

Hermelin,B.(2001),“Location of Professional Business Services-A Swedish Case Study in Toivonen,”Growth and Significance of 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ses(KIBS),pp.26-36.

Hildenbrand,K.,Fleisch,E.and Beckenbauer,B.(2004),“New business models for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B2B markets:from selling products to managing the operations of customers”,in Edvardsson,B.,Gustafsson,A.,Brown,S.B.and Johnston,R.,Service Excellence in Management:Interdisciplinary Contributions,Proceedings of the QUIS 9 Conference,Karlstad,June 15-18,pp.16-407.

Jari,K.et al(2003),“Insights into Services and 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intensive Economy”,National Technology Agency,Technology Review.

Martin,C.R.Jr and Horne,D.A.(1992),“Restructuring towards a service orientation:the strategic challeng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Vol.3 No. 1,pp.25-38.

Metcalfe,S.and Miles,I.(2000),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measurement and case study analysis,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Mass.USA.

Miles,I.,Bolisani,E.,Boden,M.(2003),“Ecommerce:Servicing the New Economy”in Andersen et al.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in the New Service Economy,pp.89-102.

Muller,E.,Zenker,A.(2001),“Business Services as 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The Role of KIBS”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Research Policy,No.30,pp.1501-1516.

Oliva,R.and Kallenberg,R.(2003),“Managing transitio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Vol. 14 No.2,pp.72-160.

Preissl B.(2000),Service innovation:what makes it differ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In Metcalfe JS.,Miles I.,Innovation Systems in the Service Economy,Measurement and Case Study Analysis,Kluwer Academic Publ.

Saara Brax(2005),“A Manufacturer Becoming Service Provider-Challenges and a Paradox”,Managing Service Quality,Vol.15,142-155.

Sari Kemppil?and Paula Mett?nen(2003),“Innovations i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Working Paper.

Triplett,Jack E.and Barry P.Bosworth.(2002),“Baumol’s Disease Has Been Cured:IT and Multifactor Productivity in U.S.Service Industries”,Final Revision.

Gr?nroos,C.(1998),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pproach,Second Edition,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Ltd.

Howells,D.and Green,R.Location,“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UK Services”[J].Progress in Planning,1986,(2).

Greenfield,H.(1966),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Browning,C.,Singelman,J.(1975),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M].Springfield.

Coffer,J.(2000),“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J].Urban Geography,21(2).

Daniels,W(1985).,Service Industries[M].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nsen,N.(1990),“Do Producer Services Includ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4).

Hansen,N.(1994),“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2).

Park,and Chan1(1989),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1 1989,(2):199-2121.

Bathla(2003),“Inter-sectoral growth linkages in India:Implication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rorms”,http://ieg1nic1in/dis_seema_77.pdf.

Shugan,S.M.(1994),“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In Rust RT,Oliver RL,editors,Service Quality: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CA:Sag Publications,72-941.

de Brentani,U. (1991),“Success Factors in Developing New Business Services”,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Vol. 25 No. 2,pp.33-59.

van Biema,M. and Greenwald,B. (1997),“Managing Our Way to Higher Service-sector Productivity”,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 75 No. 4,pp.87-95.

Vandermerwe,S. and Rada,J. (1988),“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Vol. 6 No. 4,pp.314-24.

White,A.L.,Stoughton,M.,& Feng,L.Servicizing(1999),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Boston:Tellus Institute.

Reiskin,E.D.,White,A.L.,Kauffman,Johnson,J. & Votta,T.J.(2000),“Servicizing the Chemical Supply Chain”,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Vol.3,pp.19-31.

Kotler,P.(2003),Marketing Management,Pearson Education,New York,NY.

Szalavetz,A. (2003),“Tertiar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Working Papers,134.

Miles,I. (2003),“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Suppliers and Clients:a review”,second draft.

Sims,M.(2000),How Real is the New Economy? http://www.iicom.org/CTD/2000_site/int_review_1_main.htm,16.10.2003.

Pietarinen,M. (2001),Business Environment Policy in the New Economy,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6/2001,Edita Ltd,Helsinki.

Soete,L. & Miozzo,M.(1989),“Trade and Development in Services:a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In MERIT Report89-031,Maastricht:MERIT.

刘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

《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省生产服务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决策咨询》2006年第32期。

上海市经委、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世界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动态》,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吴敬琏:《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必经之路》,《北京晨报》2005年6月22日。

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何德旭:《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中国金融》2006年第9期。

夏杰长、刘奕、顾乃华:《制造业的服务化和服务业的知识化》,《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夏杰长:《服务经济理论前沿与中国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7。

夏杰长、夏农:《我国服务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报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托课题),2007。

夏杰长、霍景东:《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浙江经济》2006年第7期。

夏杰长、霍景东:《基于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以北京为例》,研究报告(北京社科基金招标课题),2007。

夏杰长、李小热:《我国服务业与税收互动发展研究》,《税务研究》2007年第8期。

顾乃华、夏杰长:《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耦合》,《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第2期。

顾乃华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经济学家》2006年第6期。

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李清娟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园区开发:理论、策略、案例》,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第10期。

吕政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吕政、刘勇:《积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日报》2006年6月19日。

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王金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郑吉昌、夏晴:《论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任旺兵、李冠霖:《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

魏作磊:《中国与印度服务业发展比较》,《统计研究》2007年第3期。

陆江:《现代物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民日报》2007年5月9日。

李文:《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财贸经济》青年作者笔会提交论文,2007。

杨越:《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体育科学》2005年第8期。

高传胜、李善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内容、发展水平与内部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8期。

王子先:《“十一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商机》,《经济前沿》2006年第9期。

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6年第1期。

刘小雪:《软件及服务业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代亚太》2004年第3期。

常修泽:《中国转型期发展服务业中的五组经济关系研究》,《科技与现代服务业》2007年第3期。

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梁福山:《融资租赁业发展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现代租赁网,2006年3月15日。

Bacon,R.and Eltis,W.,Britain’s economic problems:too few producers,Macmillan,London,1976.

Baily M. N.and Lawrence R.Z.,Do we have a new economy,NBER Working Paper,2001.

Coffey,W.J.and Polese,M.,“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Vol.67,1989,pp.13-27.

Daniels,P.W.,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Blackwell Publishers,1993.

Engelbrecht,H.,“Are purchased information services underused in manufacturing?Evidence from Japan,Korea and Taiwan”,Applied Economics,1990,p.22.

Falvey,Rod,and Norman Gemmell,“Are Services Income-Elastic?Some New Evidence”,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XLII,1996,257-269.

Greenfield,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Karunaratne,N.D.,“Analytics of Information and Empirics of the Information Economy”,Information Society,4,1986,p.313.

Katouzian M.A.,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ector:a New Approach,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0 Vol.22,pp.362-382.

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Y:Praeger Publishers,1986.

Shelp R.,“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NY:Praeger Publishers,1984.

Singelmann J.,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Employment,Sage Publications,Inc.,1978.

Zagier,M.,Producer services,innovation and outsourcing in the new economy,Mimeo Firenze,2000.

〔加〕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陈彪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美〕富克斯:《服务经济学》,许微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苏〕巴拉洛夫等:《生活服务经济学》,宋逮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8。

何德旭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 5:中国服务业体制改革与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程大中:《生产者服务论——兼论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开放》,文汇出版社,2006。

程大中、陈宪:《生产者服务与消费者服务互动发展中的提升》,载周振华主编《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李江帆:《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陶纪明:《服务业:内涵、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载周振华主编《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王玉玲:《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夏杰长:《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载江小涓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俞梅珍:《服务业与当代国际竞争》,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郑吉昌:《服务经济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钟韵:《区域中心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07。

夏杰长:《支持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选择与发展思路》,研究报告,2007。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张玉刚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Singleman(1979),From Agriculture to Service,Sage Publication.

Nanno Mulder(2002),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Americas,Edward Elgar,2002.

Eric C.Thompson(2004),“Producer Services”,Kentucky Annual Economic Report.

Joseph F.Francois(1990),“producer services,scal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42,No.4 (Oct.1990),715~729.

John Tschette(1987),“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 why are they growing so rapidly”,http:∥www.bls.Gov.

Romer(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5,1002-1037.

Romer,P.M.(1987),Grow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A.E.R.,V.77-NO.2,pp.56-62.

Riddle(1986):Riddle,Dorothy I.(1986),“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Praeger,1986.

William J.Coffey and Réjean Drolet(2005),“Make or Buy: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Inputs in the Montreal Metropolitan Area”,working paper.

Pugno(2003),see McCombie,J.,M.Pugno and B.Soro,Productivity Growth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ssays on Verdoorn’s Law(London:Palgrave-Macmillan),Chapter 1.

Katouzian,M.A.(1970)“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Sector:a New Approach”.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0.

Singer(1971),Urban Stress,New York:Academic Press

Machlup (1962),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J.MoUenkopf,John MoUenkopf and Manuel Castclls,cds. Dual City. Restructuring New York. New York:RuscII Sage Foundation.

Aghion and Howitt(2001),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A Schumpeterian Approach,World Bank.

Young(1928):“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E.J.,V.38-NO.152,pp.527-542.

Fine(2000):“Endogenous Growth Theory:A Critical Assessment”,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4,pp.245-265.

A.Young(1987),Invention 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Working Paper.

Grossman(1991、1992),“Quality Ladders in the Theory of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8,43-61.

Young(1991),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Q.J.E.,V.105-NO.2,pp.369-405.

Romer (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S71-S102.

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M.I.T. Press,1991,

Aghion and Howitt (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1992,LX323-51.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杨小凯:《劳动分工网络的超边际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3年第3期。

谢林伟、陈凯:《生产服务外化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6年第6期。

李敬、冉光和、温涛:《金融发展、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工作论文,2007。

陶纪明:《生产者服务业的功能及其增长》,《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黄永兴、刘莉:《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统计教育》2007年第6期。

姚耀等:《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9期。

沃克和格鲁伯:《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及影响》,三联书店,1993。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Romer(1997,中文版):《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7。

陈立敏、谭力文:《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方法研究——兼与波特指标及产业分类法比较》,《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陈宪、程大中主编《中国服务业报告2005》,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格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二版)》,韩经纶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刘培林、宋湛:《经济普查揭示的“秘密”:服务业是一个“昂贵”的产业》,林毅夫发展论坛讨论稿,2006。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

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第1期。

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薛立敏、杜英仪、王素弯:《台湾生产性服务业之发展与展望——国际比较研究》,中华经济研究院,1995。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赵蓓:《产业群嵌入性和竞争力:计量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

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2期。

Christian Gr?nroos:《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二版)》,韩经纶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Francois J.,“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turns Due to Specialization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3):109-124.

Markusen J.R.,“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3):85-95.

Marrewijk C.et al.,“Producer services,comparative advantage,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attern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42):195-220.

Riddle,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Praeger,New York.1986.

Cohen,S. and Zysman,J. (1987),Manufacturing Matters: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London:Basic Books. ISBN 0465043852。

Rowthorn R.,Ramaswamy R.Growth,“trade,and deindustrialization”,IMF Staff Papers,1999,46(1):18-41.

Henning Klodt,“Industrial Policy and the East German Productivity Puzzle”,German Economic Review,Blackwell Publishing,2000,1(3),pages:315-333.

Paolo Guerrieri & Valentina Meliciani,“International compe titiveness in producer services”,paper prepared for the SETI meeting in Rome,2003.

Houghton,J.W.,Pappas,N. and Sheehan,P.,“New Manufacturing:One Approach to the Knowledge Economy”,CSES Working Paper No 12,1999,Victoria University.

Carlsson,B.,Cetindamar Karaomerlioglu,D.,“Manufacturing in decline,A matter of definition”,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9(8).

Mukesh Eswaran,Ashok Kotwal,“Agriculture,innovational ability,and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LD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01,10(3):275-289.

Dixit Avinash K.,Stiglitz Joseph E.,“Monopolistic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3):297-308.

Coffey W.J.,Bailly A.S.,1990,“Service activit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0,22(12):1607-1620.

Ochel & Wegner,Services economies in Europe:Opportunities for growth,Pinter Publishers and Westviews Press,London,1987.

John Tschetter,“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Why are they growing SO rapidly?”,Monthly Labor Renew,1987,110,(12):31-40.

Ethier Wilfred,“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6):389-405.

Gereffi,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

Humphrey,J.and Schmitz,H.,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R],IDS Working Paper 120.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Dolan,C.and J.Humphrey,“Governance and Trade in Fresh Vegetables:the Impact of UK Supermarkets on the African Horticulture Industry” [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0.

Kaplinsky,R.and Morris,M.A.,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M],Prepared for the IDRC,2001.

Gereffi,G.,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ark,S.H.and K.S.Chan.A.,Cross-Country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1989(2).

Shugan,S.M.,“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In Rust RT,Oliver RL,editors,Service Quality: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1994.

Bathla,“Inter-sectoral Growth Linking in India: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forms”,http://ieg.nic.in/dis-deema-77.pdf.2003.

Porter,M.,“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V01.14,pp.20-25.

Shelp R.,“The Role of Service Technology in Development”,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studies in Technology Transfer,NY:Praeger Publishers.1984.

Riddle,D.,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NewYork:praeger,1986.

Pappas,N.and P.Sheehan,“The New Manufacturing:Linkages Betwee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ctivities”,In P.Sheehan and G.Tagart(eds),Working for the Future,Melbourne:Victoria University Press,1988.

Karaomerlioglu,D.and B.Carlsson,“Manufacturing in Decline?A Matter of Definition”,Economy,Innovation,New Technology,1999.

Eswaran and Kotwal,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Manuscript,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2001.

Zagier,M.,Producer Services,Innovation,and Outsourcing in the New Economy,Mimeo Firenze,2000.

Porter,M.,“Location,Competition,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 Vol.14,pp.15-25.

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23. pp.365-382.

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梅丽霞、柏遵华、聂鸣:《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科研管理》2005年第5期。

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

李文秀:《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贾生华、吴晓冰:《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技术经济》2006年第4期。

谭文柱、王缉慈、陈倩倩:《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制鞋业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

格鲁伯:《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刘志彪:《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第1期。

刘戒骄:《服务业的开放及其对工业的影响》,《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

李江帆:《新型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期。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0期。

郑吉昌、夏晴:《服务业、服务贸易与区域竞争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财贸经济》2004年第9期。

郑吉昌、夏晴:《服务业发展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以浙江为例》,《财贸经济》2005年第7期。

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魏江、朱海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模式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4期。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9期。

刘恒江、陈继详:《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Grabher(1993):转引自梅丽霞、柏遵华、聂鸣:《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科研管理》2005年第9期。

Dolan et al(1999):转引自李文秀:《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Pietrobelli & Rabellotte(2003):转引自李文秀:《全球化视角下产业集群的治理与升级》,《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波特,2000;高登和菲力普,2000;西尔和布瑞那,2001:转引自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周明生、王辉龙:《浅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创新的作用机理》,《南方经济》2005年第10期。

Sengenberger和Pyke(1991):转引自朱华晟《浙江产业群——产业网络、成长轨迹与发展动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第19~20页。

张文忠:《大城市服务业区位理论及其实证研究》,《地理研究》1999年第3期。

陈殷、李金勇:《生产性服务业区位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唐珏岚:《国际化大都市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3期。

钟韵、阎小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03年第5期。

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科学出版社,1999。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及办公楼区位研究》,《城市规划》2000年第8期。

钟韵、阎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人文地理》2005第3期。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国外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甄峰、顾朝林、朱传耿:《西方生产性服务业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刘曙华、沈玉芳:《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驱动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7年第1期。

赫伯特·C.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Browning,C.,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M],Springfield,1975.

Howells,Green,“Location,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UK Services”[J],Progress in Planning,1986,(2).

Kim Hun-min,“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of World Citi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J]2004(7) p.5.

W.Richard Goe,“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nmetropolitan Growth Nodes in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es”[J],Rural Sociology,2002,67(3):416-441.

James W.Harrington,Jr.,Harrison S.Campbell,“The Suburbaniz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 Employment”[J],Growth and Change,1997,(28):335-359.

Sen Hark Park,“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New Evidence from Selected Pacific Basin Countries”[R],Asean Economic Bulletin,1999,(3).

Daniels,Service Industries:a Geographical Appraisal[M],Methuen.London,1985.

N.Hansen,“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4,(1-2).

J.W.Harrington,“Empirical Researchon Producer Service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m2parisons”[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W.B.Beyers,“Producer servic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3,(2).

J.W.Harrington,“Producer Services Research in U.S.Regional Studies”[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P.W.Daniels,“Producer Services Researchinthe United Kingdom”[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A.S.Bailly,“Producer Services Researchin Europe”[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W.J.Coffey,“Producer Servicesin Canada”[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N.Hansen,“Do Producer Services Includ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0,(4).

J.Allen,“Services Industries:Uneven Development and Uneven nowledge”[J],Area,1988,(20).

〔美〕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周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英〕蒂克尔:《金融与区位》,载克拉克、费尔德曼、格特勒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

何德旭主编《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业: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实践》,载江小涓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a。

何德旭、王朝阳:《“十一五”期间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思路、重点领域和体制政策保证》,载江小涓、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3——“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b。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张杰:《中国金融改革的检讨与进一步改革的途径》,《经济研究》1995年第5期。

张志元:《金融企业集群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

〔美〕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Balassa,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33,1965,pp.99-123.

Arestis P.,Demetriades P.& Luintel B.,“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Stock Market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001,33(1):16-41.

Levine,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IMF Working Paper,1996.

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张秋生:《面向2020年的“十一五”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纲要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叶怀珍:《现代物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贺登才:《我国现代物流业2006年发展特点与2007年趋势》,《中国石化》2007年第5期。

《我国物流业保持快速增长》,《上海物流》2007年第2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

郭燕春:《“小农经济”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中国商报》2004年10月2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发改运行[2004]1617号),2004。

Rodenburg C.A.,Ubbels B.,Nijkamp P.,“Policy Scenario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in Europe”[J],Transport Reviews,2002,(4):449-472.

Fritz Sager,Vincent Kaufmann,Transport Policy and Policy Research:Some Concluding Remarks[M],London:South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Foundation,2003.323-356.

刘秉镰:《论我国交通运输政策的框架设计与未来走势》,《综合运输》2007年第4期。

钟涛、刘峰涛:《可持续公平: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方向》,《综合运输》2006年第2期。

王培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价格走势分析》,《综合运输》2006年第12期。

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十一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思路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张国伍:《我国综合交通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分析——中国交通运输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会议纪实》,《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第4期。

石定寰:《交通运输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年第5期。

罗仁坚:《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思路》,《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2期。

李冰:《浅谈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标准化》2005年第1期。

吴卫平、王东:《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研究》,《铁道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庞瑞芝:《“十一五”时期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研究》,《交通与运输》2005年第1期。

王子明:《建立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对策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第1期。

李堃:《“十一五”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报告(2006年~2007年)》,http://industry.viphttp.com/Statistics/142611.html。

《2007年垂直搜索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计世网,http://www.ccw.com.cn/fortune/news/search_engine/htm2007/20070531_266448.htm。

焦玉英、金世发:《搜索引擎的发展及盈利模式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郑淑容:《搜索引擎10年发展》,《中国信息导报》2006年第11期。

罗丽珊:《垂直搜索引擎发展概述》,《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朱桂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市场论坛》2006年第9期。

邓中春、于建红、鲁耀斌:《旅游电子商务市场的透明度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10期。

温湛滨、张文:《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浅析》,《商业经济文荟》2006年第2期。

冯飞:《中国B2C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黄琴、黄瑛:《中国旅游网站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卷第7期。

巫宁:《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经典案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Alpar,P.and A.Saharia,“Outsourcing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s:An Organization Economics Perspectiv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5(1995),197-217.

Ang,S.and L.Cummings,“Strategic Response to Institutional Influence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Outsourcing”,Organization Science,8,3(1997),235-256.

Ashok Deo Bardhan and Cynthia A.Kroll,“The New Wave of Outsourcing”,Research Report,Fall 2003.

Charles H.Kimzey,“Sam Kurokawa:Technology Outsourcing in the U.S.and Japan”,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

Maurice F.,Greaver II. Strategic Outsourcing,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9.

McFarlan,F.Warren,and Nolan,Richard L.,“How to Manage an IT Outsourcing Alliance”,Sloan Management Review,(Winter 1995)9-23.

Mendolsen,K.,“A Review of Large IT Outsourcing Deals in the Banking Industry.”March 12,2003.

过聚荣等:《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7。

《上海会展经济报告》,中国网。

《北京会展经济报告》,中国网。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北京旅游信息网。

戴学锋:《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载《2001~200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292页。

戴学锋、金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会展业的问题及对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许懋彦、张音玄、王晓欧:《德国大型会展中心选址模式及场馆规划》,《国外规划研究》2003年第9期。

董珊珊:《中国会展业的产业聚集和产业竞争力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镇剑虹、吴信菊:《会展策划与实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田一珊:《会奖旅游:瞄准国际市场》,《中国工商》2000年第7期。

金碚编著《产业组织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黄鲁成:《R&D产业内涵、成因及意义》,《科研管理》2005年第9期。

高汝喜、张国安、谢曙光:《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赵彦云、伍业锋:《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分析和对策》,《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张仁开、张洛锋:《加快我国研发产业的发展》,《科学决策》2005年第11期。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卷第2期。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卷第2期。

谢千里、罗斯基和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杨茜:《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5年第4期。

张桂玲、左浩泓:《对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激励政策的归纳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第3期。

胡卫、熊鸿军:《R&D税收刺激-原理、评估方法和政策含义》,《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

吴秀波:《税收激励对于R&D投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2期。

石林芬、何榕、刘莹:《R&D的税收激励政策与构成要素-基于OECD国家的设计经验》,《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6期。

黄鲁成、张红彩、王彤:《我国研发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第12期。

马伶俐:《各国对R&D支出的会计处理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论坛》2005年第22期。

陈晓、方保荣:《对增值税转型的几点逆向思考》,《税务研究》2001年第5期。

曾国祥:《税收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财贸经济》2001年第3期。

李明亮、林耕:《关于技术市场的释义、发展意见及建议》,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网:http://www.ctp.gov.cn/。

Schumpeter(1942),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

Krugman,P.,1994,“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73(6),62.

Young,A.,1995,“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0(3),641-680.

Sachs,J.D.and Woo,W.T.,1997,“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Working Paper 5935.

World Bank,1997,China 2020: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D.C.:World Bank.

Aghion,P.,and Howitt,P.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60:323-51.

Bernstein,J.I.,1988,“Costs of Production,Intra-and Inter-Industry R&D Spillovers:The Canadian Evidenc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1(2),324-347.

Cullen,Julie Berry and Roger H.Gordon.“Taxe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Theory and Evidence for the U.S.”,NBER Working Paper No.9015,2002.

David,P.A.,B.H.Hall und A.A.Toole 2000,“Is Public R&D a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Private R&D?A Review of the Econometric Evidence”,Research Policy29,497-529.

Dagenais,M.,P.Mohnen and P.Therrien(1997),“Do Canadian Firms Respond to Fiscal Incentive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entre interuniversitaire de recherche en analyse des organisations-CIRANO,Discussion Paper 97s-34,Mont.

Gentry,William M.and R.Glenn Hubbard,“Tax Policy and Entry into Entrepreneurship,”Mimeo,2000.

Guellec,D.and Van Pottelsberghe(2003),“The Impact of Public R&D Expenditure on Business R&D”,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Volume 12,Number 3/April 2003.

Griliches,Z.,1964,“Research Expenditures,Education,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4(6),961-974.

Griliches,Z.,1979,“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0,92-116.

Gordon,Roger.“Can High Personal Tax Rates Encourag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IMF Staff Papers,pp.49-80,March 1998.

Hall,B.H.and J.van Reenen,2000,“How Effective are Fiscal Incentives for R&D?A Review of the Evidence”,Research Policy,29,449-469.

Hall,B.H.(2002),“The Financing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8(1),35-51

Jones,Charles I.,Williams,John C.,“Measuring the Social Return to R&D”,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1119-1135.

Lucas,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pp.342,1988.

Sanjaya Lall.“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industrialization”,World Development,Volume 20,Issue 2,February 1992,Pages 165-186.

Minasian,J.,1969,“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Rates of Retur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5,80-85.

Mansfield,E.,1968,Industrial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New York:Norton for the 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 at Yale University.

Mueller,D.C.,1966,“Patents,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ventive Activit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5(1),26-37.

Pakes,A.and Griliches,Z.,1980,“Patents and R&D at the Firm Level:A First Report”,Economics Letters,5,377-381.

Romer,Paul 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 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4,pp.1002-37.

Solow,R.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70,pp.65-94.

Hu,Albert,G.Z.,2001,“Ownership,Government R&D,Private R&D,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9(1),136-157.

Romer,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71-102.

Chen Kuan,Wang Hongchang,Zheng Yuxin,Jefferson,G.H.and Rawski T.,1988,“P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ese Industry:1953-1985”,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2,570-591.

http://www.census.gov/.

http:// http://www.unesco.org/.

徐冠华:《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3期。

张景安:《关于我国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的战略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曹洋、陈士俊、王雪平:《科技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4期。

张义芳、苏靖:《科技中介:创新的桥梁》,《科技日报》2002年12月2日。

马松尧:《科技中介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及其体系构建》,《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阎俊爱:《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业的比较与启示》,《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7期。

刘锋、王永杰、陈光:《对科技中介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4期。

谢静、徐小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科技中介运作模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朱桂龙、彭有福:《发达国家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经验及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第2期。

李寒芳、李延霞:《科技部将大力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7月4日。

赵彦云、伍业锋:《北京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分析和对策》,《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陈德权、李坚、孙晓东:《论非营利科技中介机构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科技成果纵横》2007年第3期。

文岳东:《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特点及启示》,《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12期。

娄成武、陈德权:《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比较与启示》,《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5期。

程元栋、李开红、张春华:《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策略》,《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4期。

简 介:本书对2008~2009年武汉经济社会形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其中包括武汉发展面临的宏观政策环境、武汉城市历史演变与空间布局优化、武汉与副省级以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2008年武汉财政工作运行情况及2009年工作展望、2008年武汉市金融运行情况及2009年展望、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武汉人口机械增长与人口流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