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

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2011)

SSAPID:101-0363-2129-50
ISBN:978-7-5097-203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年度的《亚太蓝皮书》主要围绕以下两大议题展开:一是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二是在美国开始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背景下,亚洲区域合作格局和中国周边环境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化。2010年,亚洲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国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区域内第一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经济体,以及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全面实施是亚太地区2010年的两件大事,对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2011年,亚洲经济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但亚洲经济可能将不得不为率先复苏支付代价。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洲战略,这将对本地区的区域合作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一个震荡期。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亚太蓝皮书
作 者: 李向阳
编 辑:段其刚;王玉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中文摘要

 法律声明

 主编简介

 Abstract

 亚太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2010~2011年亚太形势回顾与展望

   一 亚洲经济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但正在为率先复苏“支付代价”

    1.中国与亚洲经济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亮点

    2.2011年亚洲经济增速将会放慢,但引导全球经济复苏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

    3.亚洲经济将不得不为率先复苏“支付代价”

   二 后危机时代亚洲出口导向型模式调整的方向

    1.美国负债消费模式调整的前景

    2.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能性

    3.亚洲经济模式调整的方向

   三 美国重返亚洲将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格局,使中国周边环境呈现震荡格局

    1.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将会被淡化

    2.“10+3”方案有可能陷于停滞

    3.亚洲国家在中美之间选择骑墙战略

    4.中国周边环境将进入一个震荡期

 BⅡ 专题: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发展调整

  B.2 全球经济“再平衡”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挑战

   一 美国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

   二 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贸易政策

   三 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面临的压力

    (一)当前现实的压力

     1.东亚国家货币升值

     2.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二)中长期可能的压力

     1.全球总需求萎缩,尤其是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减少,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

     2.争夺美国以外的其他出口市场,出口市场受到进一步挤压,加剧出口竞争

   四 结论

  B.3 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前景

   一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

    (一)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

    (二)东亚“雁行模式”的崩溃

    (三)东亚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构

   二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改变贸易格局

    (一)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贸易主要流向中国

    (二)东亚地区的最终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中国流向美国

    (三)全球经济失衡实为网络状的多边问题

   三 全球经济“再平衡”考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

    (一)东亚区域生产网络面临的挑战

    (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调整方向

  B.4 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出口导向模式的调整

   一 东亚出口导向模式的特征与缺陷

    (一)东亚出口导向模式的特征

     1.各经济体多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

     2.群体间形成链状的经济与产业结构

    (二)东亚模式特征的产生原因

     1.生产与市场分离

     2.垂直分工导致链状的区域经济结构

    (三)东亚模式的内在缺陷

     1.生产与市场分离导致区域经济严重依赖外部市场

     2.缺乏调控机制使风险可以纵向快速传导扩散

   二 危机对策及对模式的调整进程

    (一)模式缺陷是危机爆发的原因

     1.外部市场的抑制触发危机

     2.危机通过模式的纵向传导机制加速扩散

    (二)危机对策的基本方向

     1.在各经济体内整顿金融体系以阻断危机传导

     2.在东亚地区内推进自贸区和多边金融合作

    (三)危机对策的模式调整意义不明显

     1.整顿金融的对策“治标不治本”

     2.降低对传统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不等于降低出口的作用

   三 危机后结构调整对东亚模式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调整成效

     1.地区制度建设有明显进展

     2.扩大内需已成为重要的危机对策和大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方向

    (二)调整后东亚模式存在的问题

     1.东亚仍严重依赖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贸易市场多元化效果不佳

     2.危机对策中没有普遍采用扩大私人消费的政策组合

     3.已有的制度建设可能有助于缓解风险的金融传导,但还不能根本解决垂直结构导致的贸易传导缺陷

  B.5 亚洲实现自主增长的主要途径

   一 亚洲实现自主增长的主要内涵

   二 亚洲实现自主增长的结构性分析

   三 亚洲实现自主增长的主要途径

  B.6 中印两国引领亚洲自主增长的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一 在亚洲经济格局中中印两国地位举足轻重

   二 中印两国实现可持续的自主增长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经济转型

     1.“世界工厂”遭遇增长瓶颈

     2.突破瓶颈的举措

    (二)印度的再工业化

     1.印度模式的局限性

     2.印度发展制造业面临基础设施和政策瓶颈

   三 促进地区合作、扩大两国经济增长对周边国家的溢出效应

    1.多层次的地区合作非常活跃,但统一大市场依然遥遥无期

    2.国与国之间不稳定的政治关系也影响到地区内部长期的经贸合作安排

 BⅢ 区域经济合作

  B.7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美国应对东亚合作

   一 对P4的回顾与评价The 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High Standard or Missed Opportunity?,Paper presented in UNESCAP Asia-Pacific Trade Economists’ Conference on Trade-Led Growth in Times of Crisis,November 2-3,2009,Bangkok,Thailand,以及宫占奎《亚太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的实现路径》,载张蕴岭、沈铭辉主编《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第282~284页。">*

   二 美国加入TPP的意图

   三 短期内TPP的发展前景

   四 美国应对东亚合作的其他措施

   五 余论

  B.8 《百万英镑》与东亚共同体*

   一 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进程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二 “鸠山构想”的内容、背景与评价

   三 《百万英镑》的启示

  B.9 陆克文的“亚太共同体”倡议

   一 陆克文倡议的历史背景

   二 动机

   三 APC的主要观点

   四 对于APC的赞成与反对

   五 升级现有模式

    (一)变更或扩展东亚峰会(EAS)以替代APC

    (二)变更或扩展东盟地区论坛(ARF)以替代APC

    (三)变更或扩展东盟+3(APT)以替代APC

    (四)变更或扩展APEC以替代APC

   六 一种文化批评

   七 来自亚洲的各种反应

   八 国家间权力关系

   九 结论

  B.10 中日韩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回顾与展望

   一 中日韩区域内贸易和直接投资

   二 中日韩对区域合作机制的探索

   三 制约中日韩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几点因素

   四 结语

  B.11 中国—东盟自贸区一年评估

   一 合作的制度化与经济相互依赖深化

   二 自贸区建设与双边战略合作关系

   三 自贸区一年建设成效

    1.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2.双边战略互信面临一些挑战

   四 双边关系发展的趋势

 BⅣ 地区热点

  B.12 战略重心东移与美国的亚太战略调整

   一 冷战结束以来的战略东移与亚太

   二 2010年美国在亚太的全方位布局

   三 亚太战略调整与中国

  B.13 地区安全合作新机制

   一

   二

   三

   四

  B.14 泰国“红衫军”运动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 “红衫军”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二 “红衫军”运动的政治背景

   三 “红衫军”运动的形成原因

   四 “红衫军”运动的发展前景

  B.15 缅甸大选与中缅关系

   一 大选的筹备和组织

    1.草拟、通过和颁布新宪法

    2.制定和颁布其他与选举有关的法律

    3.成立选举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监督选举

    4.组建亲军方政党“联邦团结发展党”(USDP),参与大选角逐

    5.开放政党登记和展开政党竞选活动

   二 各方对大选的立场和态度

   三 大选结果及缅甸政局

   四 缅甸大选及中缅关系

  B.16 承前启后的中朝经济合作关系

   一 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基础

    (二)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确立

    (三)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

     1.朝鲜战后恢复和社会主义基础建设时期(1954~1960年)

     2.朝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1~1974年)

     3.朝鲜实现全社会主体思想化时期(1974~1989年)

   二 冷战后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调整

   三 中朝经济合作关系的现状和结构性特点

  B.17 跨国界河流问题与中国周边安全

   一 中国周边跨国界河流*问题现状

    (一)水环境污染

    (二)水资源分配

    (三)水资源的利用开发

    (四)河流及周边环境保护

   二 跨国界河流问题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影响

    (一)破坏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良性发展

    (二)区域外国家借机插手中国周边事务,牵制中国

     1.美国:拉拢东南亚国家,阻击中国

     2.日本:急于扩大湄公河流域影响力

   三 中国积极应对周边跨国界河流问题

    1.现在:抵制攻击之言,探究合作之路

    2.未来:合作构建跨国界河流协商合作机制

   四 结语

 BⅤ 国别报告

  B.18 菅直人组阁后日本政府的政策走向

   一 政局不稳,国内政策恐难长期稳定

    (一)民主党内部的派系争斗不断激化

    (二)自民党与民主党的政权之争逐渐加剧

    (三)其他党派对政局的影响

   二 推动经济复苏 减少政府赤字

    (一)2010年上半年经济复苏较好,10月后复苏乏力

    (二)减少赤字,扩大财源

    (三)与新兴国家加强合作,能源来源呈多国化趋势

   三 外交政策走向

    (一)美国重返亚洲,日美同盟加强

    (二)亚洲外交政策走向

    (三)与俄罗斯开展能源合作,同时继续争夺领土

  B.19 “天安舰事件”阴影下的韩国*

   一 “天安舰事件”及其影响

   二 地方选举引发政坛地震

   三 经济领域,2010年韩国对中国等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长迅速,带动经济复苏

   四 社会隐忧困扰韩国

   五 2011年韩国形势展望

  B.20 苏希洛连任后印尼内外政策述评

   一 国内改革与政局

    (一)民众支持,新政府将继续推进改革政策

    (二)执政党联盟内部纷争影响政府的决策能力

    (三)致力于建立责任政府和透明行政

    (四)加强反恐斗争

   二 经济形势

    (一)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二)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三)吸引外资增加

    (四)自然灾害增多,对相关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三 对外政策

    (一)与美国的关系

    (二)与中国的关系

    (三)与东盟国家关系

    (四)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四 小结

  B.21 印度2010:经济增长与安全形势

   一 执政联盟度过信任危机,反对党仍处颓势,建邦诉求空前膨胀

   二 经济增长强劲,通胀压力仍存,缩减财政赤字任务艰巨

   三 纳萨尔派活动加剧,克什米尔动乱升级,印度国内安全形势堪忧

   四 大国关系平稳,对巴态度趋缓,印日安全合作不断深化

  B.22 2010年澳大利亚的政局变动和经济、外交概况

   一 2010年澳大利亚政局变化及未来前景

    (一)澳大利亚政局变动的简要回顾

    (二)与矿业相关的利益和环境气候问题现已成为左右澳大利亚政局的两大因素

    (三)对澳大利亚未来政局稳定及政策稳定性的展望

   二 2010年全球萧条背景下的澳大利亚经济

    (一)澳大利亚经济增长明显优于其他OECD国家

    (二)澳大利亚政府逐渐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率先步入加息周期

    (三)澳大利亚作为“资源供给型发达国家”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三 2010年澳大利亚的外交概况及前景展望

    (一)新政府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太多变化,与主要大国关系呈稳定趋势

    (二)在南太平洋岛国中的领导地位受挫

   四 2010年中澳双边政治、经济关系发展及其走势

    (一)2009年中澳关系趋冷的状况有所缓解

    (二)澳大利亚在华巨大的经贸利益确保中澳关系前景不会发生明显逆转

 BⅥ 附录

  B.23 2010年亚太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B.24 后记

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进程中,2010年亚洲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是全球经济平均增速的一倍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增长引擎。2011年的亚洲经济预计会因全球经济放缓而减速,但引领全球复苏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对亚洲国家而言,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的格局没有随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亚洲经济可能将不得不为率先复苏而“支付代价”。进入后危机时代,亚洲经济需要调整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再平衡的压力。然而,我们看到多数亚洲国家尚未做好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准备,受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制约,未来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也会有很大差异。2010年亚洲事务中一个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经济规模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区域内第一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个重要事件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全面实施。两者间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受此影响,亚洲区域合作原有的格局将会被打破,中国的周边环境将进入一个震荡期。

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2010 Economic Outlook.

Betina Dimaranan,Elena Ianchovichina,Will Martin,“China,India,and the Future of the World Economy:Fierce Competition or Shared Growth”,working paper of the World Bank,August 2007.

Rashmi Banga,“Critical Issues in India’s Service-led Growth”,working paper of Indian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http://www.icrier.org.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Rebalancing Growth”,April 2010.

刘小雪:《辨析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6期。

Asia Development Bank,Key Indicators For Asian and the Pacific 2010.

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Online 2010.

Korea Customs Service Database.

Statistics Bureau of Japan,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

UNCOMTRADE Database.

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1-2009.

安志达:《建立中日韩全面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亚太经济》2003年第6期。

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

赵放:《日本FTA战略的困惑》,《当代亚太》2010年第1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9。

郑先武:《安全、合作与共同体: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朱锋:《国际关系理论与东亚安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阎学通:《东亚安全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http://www.aseansec.org/about_ASEAN.html.

http://admm.org.vn/sites/eng/Pages/Home.html.

李文主编《亚洲政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文等著《东亚社会运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田禾、周方冶编著《列国志·泰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国家报告——澳大利亚,EIU,2010年7月。

CPI Report,《透明国际》,2003~2008。

亚洲开发银行网站。

中国外交部网站。

中国驻澳大利亚经济商务参赞网站。

商务部网站商务统计。

澳大利亚外贸部:http://www.dfat.gov.au/。

澳大利亚统计局:http://www.abs.gov.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