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26

“80后”青年志愿服务与公民意识图书

1980' Generation Volunteer Service and Civic Awareness

SSAPID:101-0362-6723-91
ISBN:978-7-5097-495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这本《“80后”青年志愿行动与公民意识研究》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围绕“80后”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历史历程和典型案例,从志愿服务的行动者即志愿者主体的角度切入,力争突破此前相关研究的问题框架,注重“80后”青年群体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身的主体性发展,尤其是现代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生成过程。以“一代人”的视角,对志愿服务研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梁绿琦
编 辑:王青;田肖肖;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第一章 认识“80后”群体

  第一节 代沟及其功能

   一 米德的“代沟”理论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一)米德“代沟”理论的主要思想

    (二)“代沟”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二 “代沟”在现代社会的功能

    (一)“代沟”促进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二)“代沟”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变革

    (三)“代沟”完善了基本社会化的形式与内容

    (四)“代沟”提高了不同代的人对变迁社会的适应能力

    (五)“代沟”影响家庭的代际关系

  第二节 “80后”群体成长的背景

   一 社会转型阵痛中成长的“80后”

    (一)社会结构的转型

    (二)经济体制的转轨

   二 多元文化浸泡中成长的“80后”

    (一)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

    (二)网络文化的发展

  第三节 理性认识“80后”群体

   一 成长背景对“80后”群体的影响

   二 “80后”群体的社会评价问题

    (一)对“80后”群体的关注与评价是深层的社会忧患意识的表现

    (二)对“80后”群体的关注与评价是一种代际评价,往往会伴随着偏见

    (三)对“80后”群体不客观的评价与偏见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同甚至引起反感

    (四)了解与理解“80后”群体是社会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的前提

   三 理性地认识“80后”群体

    (一)“80后”群体的特征

    (二)引导“80后”群体走向成熟

 第二章 “80后”志愿服务与公民教育

  第一节 公民社会理论概述

   一 公民社会概念界定与理论溯源

    (一)公民社会概念界定

    (二)公民社会理论溯源

   二 公民社会理论的复兴

   三 公民社会理论的基本构架*

   四 公民社会理论与第三部门研究和志愿组织

  第二节 我国公民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 我国公民概念的历史演变

    (一)从“臣民”到“国民”

    (二)“国民”与“人民”的混用

    (三)“公民”概念正式进入宪法和法律文本

    (四)1982年宪法确立了“公民资格”,丰富和完善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制度

   二 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走向世界历史的人:公民意识的本体论依据

    (二)民主与规范:公民意识的实践逻辑起点

    (三)公正与幸福:公民意识的价值逻辑起点

  第三节 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志愿服务

   一 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沿革

    (一)萌芽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规范阶段

   二 现代非营利组织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市场失灵

    (二)政府失灵

    (三)历史传统

     1.自由结社传统

     2.自治传统

     3.价值观念

   三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

    1.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

    2.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

    3.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4.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

    5.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

    6.在大型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

    7.围绕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

    8.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9.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

   四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一)志愿精神

    (二)志愿者

    (三)志愿服务

    (四)志愿者组织

   五 志愿服务的特征

    (一)志愿性

    (二)非营利性

    (三)民间性

    (四)服务性

    (五)公众性

   六 青年志愿服务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坚持项目化的原则

    (三)坚持激励性的原则

    (四)坚持长效性的原则

 第三章 新公民在成长:“5·12”地震灾害中的“80后”志愿者

  第一节 地震后的“井喷”:应急响应与行动

   一 公民在行动:一场高效的自主社会动员

    (一)令世人瞩目的高效社会动员

    (二)充分体现主动性的社会动员

    (三)广泛而热情参与的社会动员

    (四)彰显理性力量的社会动员

   二 众志成城:高效响应的原因探析

    (一)前提:信息公开激发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二)载体:媒体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基础:民间社会积累的经济实力和道德潜力

    (四)保障:各层次的组织和自主组织能力

  第二节 青春在废墟飞扬:“80后”志愿者群像

   一 伴随志愿服务成长的“80后”青年

   二 “80后”志愿者的汶川群像

    (一)“80后”党员的风采

    (二)永远是战士

    (三)毁家纾难

    (四)向极限挑战

    (五)灾民的自救

    (六)自觉的力量

    (七)网络上的民意

    (八)明星“80后”

  第三节 收获成长:灾难中淬炼的公民意识

   一 “80后”问题之辩

    (一)“80后”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80后”过分个人主义?

    (三)“80后”脆弱幼稚?

   二 “80后”特色的公民意识

    (一)在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上,用理性扬弃激情

    (二)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实现公民意识的日常化

    (三)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上,以平等与人本为基础

 第四章 世界视野中的家国情怀:“80后”的奥运志愿者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与志愿服务的“联姻”

   一 奥运会与志愿服务

   二 2008北京奥运志愿者工作

    (一)总体格局

     1.“迎奥运”志愿服务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

     2.前期志愿者

     3.赛会志愿者

     4.城市志愿者

     5.社会志愿者

     6.拉拉队志愿者

    (二)突出特色

     1.领导高度重视

     2.发挥体制和组织优势

     3.注重形象设计和传播

  第二节 时尚中国、微笑北京:2008北京奥运志愿服务

   一 前奏:踊跃的参与

   二 “鸟巢一代”面面观

    (一)从汶川到“鸟巢”

    (二)奥运的“脸面”

    (三)辛劳的磨练

    (四)可贵的坚持

    (五)并不特殊的群体

    (六)与明星近在咫尺的人

    (七)志愿者的二次方

    (八)公民外交的展示

  第三节 “鸟巢一代”: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青年

   一 全球化与对中国青年的挑战

    (一)国家认同

    (二)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与宽容

   二 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

    (一)中国的青年

     1.理性爱国

     2.文化交流

     3.社会责任感

    (二)现代的青年

     1.国际视野

     2.平等参与

     3.创新精神

 第五章 非营利组织与“80后”志愿服务

  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

   一 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辨析

   二 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理论

    (一)政府失灵理论(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

    (二)合约失灵理论(contract failure theory)

    (三)第三方管理理论(the third-party government)

    (四)政府、市场、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

  第二节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

   一 国外非营利组织演变历程与发展动力

    (一)非营利组织的产生与演变历程

    (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动力

   二 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

    (一)公民社会部门是一支相当强的经济力量

    (二)志愿者已经成为公民社会部门的重要参与力量

    (三)公民社会部门参与了广泛的活动领域

    (四)公民社会部门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五)公民社会部门各领域收入来源的差异

    (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区域模式

  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80后”志愿者的成长

   一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概述

    (一)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背景*

    (二)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程

    (三)中国非营利组织活动的主要领域

    (四)中国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主要作用

    (五)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中国非营利组织中成长的“80后”志愿者

    (一)“绿色昆明”与梅念蜀的地下河保护项目*

    (二)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与“追逐”灾难的志愿者*

    (三)“多背一公斤”与安猪们的公益旅游*

   三 中国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者的和谐发展

    (一)非营利组织在动员与应用志愿者时面临的困境

    (二)实现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者的和谐发展

 第六章 为“80后”志愿服务喝彩

  第一节 “80后”志愿者成长的现实基础

  第二节 “80后”志愿服务的时代要求

   一 “80后”的时代特征

    (一)思想活跃开放

    (二)社会参与意识浓厚

    (三)创新意识强烈

    (四)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

   二 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第三节 “80后”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一 “80后”志愿服务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与作用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二 青年志愿服务对“80后”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一)志愿服务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参与志愿服务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三)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四)志愿服务有助于青年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培养

 后记

志愿服务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志愿服务的主体是青年。本书分析了“80后”一代的成长背景及群体特征,探讨了“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志愿行动,总结了“80后”参与志愿服务与公民意识生成、发展的关系。“80后”一代的志愿行动对推进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北京志愿者协会编《我们在一起——北京志愿者赴四川抗震救灾纪实》,新华出版社,2009。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编《微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等编《奥运先锋》,人民出版社,2009。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蔡禾主编《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曹荣湘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丹燕:《赤子之心——汶川地震青年志愿者访问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陈昕:《赎救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陈歆耕:《废墟上的觉醒》,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组织委员会编《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丁元竹等主编《北京奥运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出版社,2009。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杜骏飞、周海燕等:《公开时刻: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美〕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梁绿琦、余逸群主编《志愿社区——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梁绿琦、余逸群主编《志愿中国——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与青年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

潘润涵、林承节、王建吉:《简明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钱再见:《失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美〕莱斯特·M.萨拉蒙、S.沃加斯·索可洛斯基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陈一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沈杰主编《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践行》,人民出版社,2009。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三联书店,1984。

王敦志、黄裕庚:《公共卫生学新进展》,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

王名编《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杰、张海滨、张志洲主编《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颖等编《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文军、王世军:《非营利组织与中国社会发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奚洁人、陈章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徐麟主编《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徐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非营利组织》,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Douglass James,Why Charity?Beverly Hills,CA:Sage,1983.

Robert K. Fullinwider(ed.),Civil Society Democracy,and Civic Renewal,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999.

John Keane,Civil Society:Old Images,New Visions,Polity Press,1998.

Kramer,Lorentzen,Melief and Pasquinelli,Privatizatio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New York:M. E. Sharpe,Inc.,1993.

O’Connor James,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3.

Offe Claus,Contradictions of the Welfare State,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4.

E. Phelps,eds.,Altruism Mor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New York:Russel Sage,1974.

Walter W. Powell,ed.,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Mishra Ramesh,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social thought and social change,Brighton,Sussex:Wheat Sheaf Books,1984.

Brent D. Ruben,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2.

UIA: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7/1998,Brussels: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Vol.1.

Wuthnow,Robert,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蔡宁、田雪莹:《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的研究进展》,《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陈洪标、慕容梦漪:《“追逐”灾难的志愿者》,《民主与法制时报》2009年6月13日。

邓希泉:《“代沟”的社会正功能》,《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丁妍、沈汝发:《解读与质疑“代沟”的社会正功能》,《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冯艾:《冯艾支教日记》,《新民晚报》2004年3月6日。

冯琰:《义工发展之路:香港义工局主席李泽培访谈录》,《志愿服务论坛》2005年第4期。

冯永锋:《梅念蜀:80后这样做环保》,《北京青年报》2009年6月23日。

何流:《“鸟巢一代”的标本化意义》,《中国报道》2009年第2期。

黄庆时:《被误读的一代》,《华人世界》2006年第7期。

李德顺:《怎样看“普世价值”》,《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李路路:《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李志永:《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刘俊彦:《消费主义思潮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刘泉:《公益旅游进行中》,《北京青年报》2009年4月17日。

刘一哲:《以80后的名义》,《现代交际》2007年第4期。

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T.R.莫里森:《远距离教育的未来》,《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第11期。

“千人问卷”调查组:《国家振兴赋予“鸟巢一代”更大自信》,《人民论坛》2008年第17期。

宋玉芳:《奥运会志愿者的形成背景与历史演变》,《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田凯:《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王玉香:《解读“80后”现象——谈青少年的社会评价问题》,《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吴为、王博、王鑫方、李晨曦:《汶川的超越》,《世界知识》2008年第11期。

吴志功等:《让学生党员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2期。

谢小亮:《〈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解读》,《中国青年报》2006年4月24日。

杨国英:《陈光标:千里驰援,大爱无垠》,《华人世界》2008年6月。

杨魁:《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特征与大众传播》,《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杨雄:《第五代人: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

姚月红、马建青:《从多维视角透视“代沟”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5期。

一辈子幸福:《80后难道不是你们六七十年代的产物吗?》,《现代交际》2007年第12期。

岳书亮、李德:《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渗透与危害》,《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

张曼:《“多背一公斤”:中国公益生态里的非典型样本》,《今日中国》2009年5月13日。

赵汀阳:《深化启蒙:从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到方法论的关系主义》,《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周丽娜、王婧:《网络的力量》,《新闻周刊》2008年第18期。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关系》,《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周怡:《代沟与代差:形象比喻和性质界定》,《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6期。

周怡:《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

周怡:《代沟理论:跨越代际对立的尝试》,《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Henry B. Hansmann,“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Yale Law Journal,Vol.89,1980.

Susan M. Roberts,John Paul Jones III and Oliver Fr?hling,“NGO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Managerialism:A Research Framework,”in World Development,Vol.33,No.11,2005.

Salamon,L.M.,“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 Public Policy,29(3),1981.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研究报告》,http://www.ccyl.org.cn/zhuanti/125zyzr/zxbd/200912/t20091204_317644.htm。

《汶川地震,80后撑起中国脊梁》,大旗网专题,http://shehui.daqi.com/feature_273453_1_index.html。

《民政部公告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及使用情况》,新华网,2009年5月12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12/content_11360462_1.htm。

石勇:《80年代人:登场或再生》,出自《关天茶舍》,http://www.tianyaclub.com,2004年7月4日。

莱斯理·斯克莱尔:《全球体系的社会学》,第五章“文化帝国主义与在第三世界的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转引自中国新媒体艺术网,http://www.nma.cn/Get/ddgjyszt/2005-4/24/241726267845.htm。

尹蔚民:《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形势任务》,http://www.labournews.com.cn/ldbzb/ldbzgz/zhbd/66011.html。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www.cnnic.net):《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www.cnnic.net):《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D’Orville,Hans,“Towards the Globa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ociety:The Challenges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Retrieved November 1,2006,from http://www.undp.org/public/pb-challenge.html,2000.

“中国NGO应急救援网”,http://www.yjjy.org/。

“多背一公斤”网站,http://www.1kg.org/。

“绿色昆明”网站,http://www.greenkm.org/。

简 介:本书将当代中国的公民意识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既凸显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和当前的社会结构,又突出时代特征,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进行,在解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本质的基础上,厘析社会主义与公民意识结合的内在基础,审视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面临的状况、问题,反思其中的得与失,探究“应然状态”下公民意识功能实现的...

作者: 傅慧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