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16

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图书

Globalization and Building the New Countryside

SSAPID:101-0339-2305-58
ISBN:978-7-80230-66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多学科、多角度来探讨全球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极强,有强烈的时代感,并对农村发展的现实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晓山
编 辑:邓泳红;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

 《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编委会

 相关链接

 全球化与农村发展

  全球化与中国农村的发展

   一 全球化的相关讨论

   二 “华盛顿共识”——“亚洲共识”——“北京共识”——中国模式

   三 “中国模式”与中国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农村的发展

   五 落实新发展模式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同时保持社会稳定

    (二)通过广大民众参与全球化进程,实现社会公正

    (三)改革社会保护的体制,调整收入再分配的格局,创造、保护和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的能力

    (四)通过财税体制的改革,确保新发展模式在财政上的可支撑性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曲,“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突出表现为税收的分享结构严重向城市倾斜,向政府的上级层次倾斜

     2.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部门既得利益固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改观

    (五)通过新的发展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率

    (六)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支付新发展模式所需的一部分运作成本

   六 结论

  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

  新农村建设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村发展

   一 全球化影响农村发展:基本的国际经验

    (一)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总体影响

     1.比较优势

     2.后发优势

     3.市场失效

     4.政府失效

     5.目标失效

    (三)全球化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

   二 新农村建设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农村发展

    (一)国际经验表明,全球化力量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二)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渗透到农业和农村发展领域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来自全球化的挑战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三)不论全球化的影响力多么强大,本国的改革、制度建设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

   三 小结

  农村复兴:罗马尼亚的农村发展以及捐赠机构资金的影响

   一 引言:对国际发展的应对措施和全球化趋势

   二 外国援助机构议程

    1.从理论到实践

    2.价值链的作用

    3.进入障碍和经济租金

   三 制度设置

    1.发展合作式的农村发展议程

    2.界定可持续的农村发展

    主题一 粮食生产——从田头到餐桌

    主题二 土地管理

    主题三 农村多样化和发展

   四 农村复兴的概念

   五 结论:确定建立可持续性农村发展计划中面对的操作性挑战

    1.制度性的

    2.金融方面的

    3.经济的

    4.社会问题

    5.规划

    6.知识管理

  以工资平等联结就业保障与人民发展

   一 困扰就业贫民的问题之一——就业与工资之间的联系

   二 受限制还是不受限制?——就业保证项目对财政的影响

   三 超越物质资本形成:把就业保证措施与收入和人民发展联结起来

   四 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

   五 致力于在自治委员会中建立“劳动储备库”

   六 结论

  国际经验在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本土化

   一 基本框架:各步的步骤是什么?

   二 实例

    1.可持续性: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水利项目

    2.“参与式”模式:农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循环信贷项目

    3.环保与“参与式”模式:社区植林

  世贸规则下的中国农产品贸易与政策

   一 入世承诺及其履行情况

   二 农产品贸易:总体发展

   三 农产品贸易:贸易伙伴

   四 农产品贸易:商品分析

    (一)大豆

    (二)食用油

    (三)棉花

    (四)糖

    (五)小麦

    (六)水稻

    (七)玉米

    (八)畜产品

    (九)蔬菜和水果

   五 农产品贸易:国内影响

   六 当前和未来世贸规则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准入

    (二)国内支持

    (三)出口竞争

    (四)棉花问题

    (五)提升农业绩效和农村生计的发展政策

  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中国农业*

   一 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农业与中国经济增长

    (二)农业增长的绩效

    (三)农业结构变化

    (四)食品消费结构变化

   二 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

    (一)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

    (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世界贸易体系?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WTO的“后过渡期”

   三 今后的挑战与关键问题

    1.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

    2.农业资源刚性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3.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短期内难以提高

    4.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矛盾开始凸显

   四 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战略选择

    (一)坚持立足于国内生产的粮食安全战略

    (二)制定促进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

    (三)近期关键措施

     1.采取综合措施,扩大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

     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消除农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市场形成的冲击

     3.积极参与WTO多哈谈判,促进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

  关于全球化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两个基本面

   一 关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入世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全球化确实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

   二 关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现实与潜在的破坏作用不可低估

   三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基本思路

  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已经基本完成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深化和具体化

    (二)这次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志着中国政府基本完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转型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现有的若干代表性观点

    (二)代表性观点评析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确保三大优先领域、强化四大支柱作用

  全球化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

   一 引言

   二 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三 当前的挑战

   四 波兰当前的国情

   五 结论

  全球化与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 利用正确的市场销售策略来培育品牌竞争力

   二 利用恰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来培育品牌竞争力

    1.品牌延伸

    2.品牌授权

    3.品牌拓展与合作

    4.品牌共享

   三 利用国际化经营培育品牌竞争力

    1.“走出去”策略与培育品牌竞争力

    2.“走进去”和“走上去”策略与培育品牌竞争力

    3.在优势品牌和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国际化的品牌竞争力

   四 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培育品牌竞争力

    1.增强对品牌资产保护和管理的意识

    2.对企业商标和品牌依法进行保护和管理

    3.有效运用知识产权组合战略降低品牌风险

   五 利用文化与价值观培育品牌竞争力

    1.积极进行品牌文化开发和建设

    2.品牌设计要能体现文化和价值观

    3.选择正确的品牌营销与广告策略

    4.提升品牌服务的文化和价值观

    5.承载民族文化,创建品牌策略

   六 利用企业集群培育品牌竞争力

   七 几点结论

    1.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奠定持久培育品牌竞争力的制度基础

    2.加强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育品牌竞争力的技能保障

    3.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创建品牌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与中部地区农村发展

   一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二 农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中部地区农村发展问题

    1.中部地区农村问题的成因

    2.中部地区农村问题主要表现

   三 促进中部农业国际化,解决中部地区农村发展问题

    1.发挥市场制度作用,塑造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

    2.开拓产品和要素市场空间,提升中部地区农业市场竞争力

    3.加快政府制度创新,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和谐发展

  代理三位农民工讨薪一年:见识艰难,见证进步

   (一)300元罚款激出的11万元劳动官司

   (二)劳资双方缺乏互信,无法“私了”

   (三)请不起律师代理,花1000元请了个法律工作者

   (四)公司数度报警仍轰不走“讨公道”的员工,员工报警方得以进入工作场所

   (五)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保障报副主任、北京市劳动仲裁员为资方代理;区劳动仲裁开庭将劳方证人和旁听者拒之门外,裁决公司向刘祥林补发2004年11~12月加班工资和经济补偿金437.50元;扣除被裁决承担300元仲裁费的一半和法律工作者的代理费,刘祥林历时5月,亏空45.83元

   (六)“你们能够打赢官司,母猪也能上树”,“走完所有法律程序再‘体制外’维权不迟”

   (七)一审法院判决公司补发刘祥林三人两年的工资、加班工资及补偿金,以及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期间的基本生活费、拖欠补偿金、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额外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承担一审案件受理费,合计115863.79元——原本留作“厕纸”的维修单成了关键证据之一

   (八)戏剧性的讨薪者“被讨薪”风波

   (九)二审法院公开审理并维持原判

   (十)“官司打赢了,钱要回来了!”——在申请强制执行后,《检察日报》用一版半篇幅报道此事,次日公司即主动将支票交付法院

   感悟一:没有具体明确严密的配套法律法规,《劳动法》无法落实

   感悟二:没有忠实于《劳动法》和忠实于劳工的劳动部门,任何法律条文都可以面目全非

   感悟三:农民工打劳动官司,除非法律援助,要“止损”只能自行维权

   感悟四:共产党员们主导的国有企业的劳动争议——多余的官司和多余的耗费

   附录 《中国劳动保障报》法律事务中心网页

  NGO及其在中国西北农村发展运作分析

   一 全球化背景下的NGO

    (一)NGO的发展

    (二)全球化催生中国NGO发展

   二 NGO在中国农村生计方面的成绩评价(以乐施会为主)

    (一)解决生存的第一要素——保证饮水的量和质

    (二)生产发展,收入和家庭资产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粮食安全有了保障,饮食结构得到改善

     1.生产发展

     2.收入与资产增加

     3.粮食安全与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三)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四)健康状况改善

    (五)入学率提高

    (六)环境意识大大增强

    (七)影响了政府的行为和决策模式

    (八)各参与主体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九)产生了一些社群组织,提高了自组织能力

   三 国际性NGO在中国农村发展的经验

    (一)参与式设计,让农民成为项目的主人和受益者

    (二)抓关键人物

    (三)过程控制严

    (四)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倡导游说

    (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四 进一步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

  要用新农村建设统领新时期的“三农”工作

   一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二 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内容

   三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和建议

    1.需要思考的问题

    2.建议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分析

   一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分配状况

    1.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3.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加深

   二 体制政策变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1.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粮食价格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

    2.乡镇企业增长、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3.减轻农民负担、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收入增长

    4.入世的农业承诺与农民收入变化

   三 现行提高农民收入政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1.减免税费

    2.增加补贴

    3.农村扶贫

    4.“六小工程”建设

   四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五 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政策调整的建议

    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2.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3.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4.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5.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关于城乡统筹推进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 阶段性发展与战略选择

   二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转移

   三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四 资源稀缺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五 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六 制度创新与中间制度安排

   七 几点结论

    1.政府是推动城乡统筹的主体

    2.产业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

    3.改革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

    4.循序渐进是统筹城乡的客观规律

  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

   一 引言

   二 测度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及其收入分解方法:综述

    (一)收入不平等指数的计算方法

     1.基尼系数

     2.变异系数(CV)

     3.泰尔指数(T)

     4.泰尔二次测度(L)

     5.对数收入的变异系数

    (二)收入分解方法

     1.按人口组群进行分解

     2.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

     3.基于回归结果进行分解

   三 我国农村地区的收入差异、收入分解与教育差异

    1.我国农村各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状况

    2.我国农村的教育现状

   四 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与

   五 结论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河南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 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 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加快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1.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能力

    5.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

    7.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

    8.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公共政策与农村发展

   一 背景材料

   二 落实新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与政策举措

   三 落实新发展模式要注重的四个问题

    1.保持社会稳定

    2.实现社会公正

    3.确保财政上的可支撑性

    4.提高经济效率

   四 结论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一 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政府应尽的责任

    (一)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家庭是基本的保障单位

    (二)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政府应承担主要的社会保障责任

   二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及发展

    (一)《社会保障法》的颁布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1.肯尼迪的“向贫困宣战”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2.从尼克松的“新联邦主义”到“里根经济学”

     3.美国社会保障的主要特点

   三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经验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社会保障制度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于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一个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

   一 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一)对国外文献的一个回顾

    (二)对国内文献的一个回顾

   二 农业保险需求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假说构造

    (一)保险与其他消费束之间的替代关系

    (二)农业保险在各种保险之中的优先序

    (三)农业风险分散的成本比较

     1.一个理论框架

     2.农业保险成本及变化

    (四)本文实证研究的假说

   三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实证分析

     1.样本的基本情况

     2.农户生活中的风险以及对保险的认识

     3.农业保险分散风险的成本问题

    (二)计量经济模型和结果

     1.对农户“是否参与保险”的微观分析

     2.对农户参加保险可能性的微观分析

   四 结论

    1.中国农业保险的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启动起来

    2.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导向

    3.影响农户购买保险以及认为农业保险重要性认知的因素

    4.设计适合农户需要的保险险种并进行保险宣传

  土地开发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

   二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

     1.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基本政策,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

     2.开展了资源调查,编制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

     3.确立了政府投资主渠道,形成了社会投入机制

     4.建立了项目管理工作机制,规范了土地开发整理行为

     5.建立了土地开发整理专门机构,土地开发整理行业初步形成

     6.开展了土地开发整理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视野

    (二)土地开发整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1.实现了耕地保护目标,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2.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

     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 土地开发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土地开发整理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2.土地开发整理是贯彻国家农村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

    3.土地开发整理是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

   四 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新时期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1.重视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尽快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集中投入机制

    3.切实搞好基本农田整理

    4.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国定贫困县财政赤字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分析

   一 引言

   二 指标选择与计算方法

    1.选取系统指标

    2.定义指标熵值

    3.构建指标的水平矩阵

    4.归一化处理

    5.指标熵值计算

   三 计算步骤及结果

    1.计算步骤

    2.计算结果

   四 分析与讨论

    1.分品种

    2.分地区

    3.分赤字程度

 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和谐社会*

   一 两类农业服务体系

    1.“三农”问题的普适性

    2.中国无农场,美国无农民

    3.世界农业的服务体系大致分为两类

   二 两个“没有看到”

    1.没有看到世界上哪个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农业是成功的

    2.没有看到哪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

    3.土地私有化条件下的城市化造成发展困难

   三 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良性互动

    1.近代史上的农村建设

    2.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试验

    3.根本经验在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4.恢复农业的生态功能,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

    5.在城市推进“文明消费者协会”

  农村发展与新的治理范式

   一 农村发展需要好的治理

   二 改善治理的关键是革除政府积弊

   三 推进政府治理不能走老路

   四 建设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国家与社会的二元整合:城乡分化

   二 国家与社会的一体整合:建设新农村

  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范式:权利视野下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国际发展范式的演变与权利为基础的发展范式的提出

    (二)中国农村发展的挑战与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范式

   二 “农民权益保护”的实施情况评估

    (一)评估概况

    (二)评估的主要发现

     1.农民的法律认知

     2.农民权益现实状况

     3.农民权益状况的差异

     4.评估小结

   三 推进以权利为基础的发展范式的有关建议

    (一)改变二元结构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应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

    (二)建设一个责任明确的公共服务型政府至关重要

    (三)积极支持农民和村社组织的能力建设,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积极的政策支持

    (四)尽快制定农民权益保护法

    (五)要针对农民的需求开展实用的法律宣传

    (六)建立针对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法律援助体系

  西方地方政府的合并运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 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合并的原因

    1.扩大地方政府规模,提高服务能力

    2.提高财政能力,保障地方自治

    3.解决城市化与郊区化问题

    4.执行国家职能,实现国家福利的地方化

   二 合并效果与方式

    1.合并成功的国家

    2.合并效果居中的国家

    3.未达合并目的的国家

   三 不同结果产生原因的比较分析

    1.合并成功的原因

    2.中间类型的形成原因

    3.合并未达目的的原因

   四 西方地方政府合并运动的借鉴与启示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财政均等化融入城乡协调发展进程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政策问题探索

   一 河南财政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做法

    (一)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

     1.建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2.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投入

     3.支持建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4.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三)积极促进农民增收

     1.实行“三项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2.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二 促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一 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轨迹:分权化改革与分税制改革

    (一)财政包干体制:分权化改革

    (二)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弊端

     1.地方政府行为:扶助之举还是掠夺之举?

     2.存量与增量: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下降

     3.税收征缴方式:中央受制于地方

     4.随意性:增加谈判的难度

    (三)分税制改革:县乡财政收入的重新整合

   二 县乡财政运行困境

    (一)县乡财政收入重心外移

     1.县本级:税收收入外移至非税收入

     2.乡镇级财政财力资源重心外移

     3.村级财务收入的简要分析:由法制内外移至法制外

    (二)县乡财政实行“甩包袱”的支出策略

     1.向农民的“甩包袱”行为:由农民接手农村公共支出

     2.向部门的甩包袱行为:由原财政供养单位独立承担农村公共支出职责

   三 改革现行县乡财政体制的政策选择

    (一)事权与财权相统一

     1.事权调整

     2.财权改革

     3.建立民主理财机制

    (二)预算管理改革

    (三)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1.总量方面

     2.结构方面

     3.制度方面

    (四)基层财政债务治理

     1.化解存量债务

     2.控制增量债务

  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政府目标:理想与现实

   一 完善金融体系

    1.高效的农村金融部门

    2.稳定的农村金融部门

   二 推动改革与转型

    1.符合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步骤

    2.改革成本收益最大化

   三 促进地区与社会发展

    1.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2.照顾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

   四 符合政府目标的农村金融政策

 全球化背景下农村组织的发展

  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变迁和风险

   一 概述

   二 农村社会组织形式的发生和发展

    (一)村级组织

    (二)农村非正式组织

     1.红白理事会

     2.老年协会

     3.妇女组织

     4.维权组织

    (三)农民自助组织

     1.农民专业协会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四)乡镇公共服务组织

     1.存在向营利组织转变的可能

     2.组织定位、定性模糊

     3.机构设置、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与农民的需求脱节

     4.职能履行受行政干预

   三 结论

  农民合作的关键:超出农户的结构性力量的形成

   一 为什么需要超出农户的结构性力量

   二 有利于农民合作的非经济性结构力量的营造过程

    (一)有利于农民合作的外部环境对农民合作的初级动员

    (二)有利于合作的村庄社会文化结构的形成过程

    (三)有利于村庄合作的政治力量——村两委对农民合作的认同和动员

   三 农民经济合作的制度结构分析

    (一)经济合作社领导成员产生的过程、成员特点以及实际运作规律

    (二)统购统销、统一管理中的合作经验

     1.通过“选择性非经济激励”的办法,强化合作社精英的奉献意识和动员能力

     2.管理执行委员会采取有效方式,减少或杜绝不利于合作的舆论,减少扯皮现象以及投机行为

   四 结语

  农会组织与建设新农村

   一 导论

   二 农会的性质和任务

   三 农会的组织框架和治理结构

   四 农会与政府及其他农村组织

    1.政府对农会的指导和监督

    2.农会信用部与金融机构

    3.农会与经济合作组织

    4.农会与农村社区组织

   五 政策性建议

  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 所有者——使用者同一:合作社的本质属性

   二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1.制度环境: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2.历史条件: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变革时代的产物

    3.市场条件:市场结构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产地远离交易市场

    4.产业基础:围绕某项农产品生产在当地形成的产业规模

    5.组织基础:农户的专业化生产粗具规模

    6.创办人供给: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作事业倡导者和推动者

    7.法律和政策环境:政府不可或缺的立法和政策扶持

  新农村与农民组织化建设

   一 村民自治

    (一)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三)对策——借鉴青县经验

     1.全面实现“四大民主”,需要在村庄治理结构上创新

     2.让更多的农民参与村庄治理

     3.改变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方式

     4.调整村民自治与县乡政府的关系

   二 农民自组织

   三 农民协会

  我国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的目标与措施*

   一 我国农村近期组织制度改革的原则

    1.我国农村乡镇组织改革的原则

    2.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改革的原则

   二 我国农村组织制度创新的长期目标

    1.引入直选机制,实行乡镇有限自治

    2.减少管理层级,理顺县乡村关系

    3.发展农村社区组织,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组织改革的方案

    1.撤并小乡小镇,建立中心乡镇

    2.精简乡镇机构,实行编制化管理

    3.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推进农村组织创新

    4.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后记

本书是2006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召开的“全球化与中国农村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的论文精选,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化与中国”重大研究项目中“全球化与中国农村发展”子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本书各论文的撰写者,多为国内涉及全球化与农村发展的农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以及英国、波兰、印度、加拿大等国在上述研究领域造诣颇深的学者。本书从多学科、多角度来探讨全球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内容涉及面广,综合性极强;一些论文将全球化与农村发展和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有强烈的时代感,并对农村发展的现实有重要参考价值。

胡和立:《1988年我国租金价值的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5期。

樊纲:《论改革过程》,中国经济论坛编委会编《改革、开放与增长——中国经济论坛 1990年学术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肖振禹主编:《谁来养活4亿老年人》,《养老——你指望谁》,改革出版社,1998。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郑永年:《切莫夸大“北京共识”》,《联合早报》2005年2月15日。

林春:《承前启后的中国模式》,《读书》2006年第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5~2006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Jean C. Oi,Local State Corporatism:The Organization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Ch.4,Chinese Rural Industry Takes Off:Incentives for Growth,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Joseph E.Stiglitz:Development Thinking at the Millennium,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0,p.19.

Global Trends 2015:A Dialogue About the Future With Nongovernment Experts,NIC 2000~2002 December 2000.

胡必亮:《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文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J.Dixon,Aysen Tanyeri-Abur,Horst Wattenbach and Brave Ndisale(2002).African Farmers and Differentiated Responses to Globalization. FAO,Roma,Italy.

D.Dollar(2001).Globalization,Inequality,and Poverty since 1980.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 Washington,D.C.

D.Dollar and Aart Kraay(2000).Growth Is Good for the Poor.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 Washington,D.C.

S.Narayanan and A.Gulati(2002). Globalization and the Smallholders:A Review of Issues,Approaches,and Implications. Markets and Structural Studies Division Discussion Paper No.50,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Peter A.Hall and David Soskice(2001). “An Introduction to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in 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 New York an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Schuh Edward(2002),Global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Speech to the Confere-nce on Rural Community Vitality in a Global Economy,September 13~14,2002,Humphrey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University of Minnesota,Minneapolis.

World Bank(1974). Redistribution with Growth.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mit Bhaduri(2005),Guaranteeing employment,in The Hindu,December 27.

T.S.Papola(2005),A Universal programme is Feasible,in Eci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February 12.

N.S.Sastry(2004),Estimating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 India,Discussion Paper Series 7,Human Development Resource Centre,UNDP Office,New Delhi.

Amartya Sen(2005),India’s poor need a radical change,in The Hindu,January 9,2005(Interview given to Siddarth Varadarajan).

Mihir Shah(2004),National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Act:A Historic Opportunity,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December 11.

P.Vijayshankar and C.Rammanohar Reddy(2004),Ensuring employment guarantee in Seminar No.541,September.

〔美〕布朗(Brown,L. R.):《谁来养活中国?》,纽约,W.W. Norton,1995。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框架》,《政策简报》2004年10月。

陈锡文:《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200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2003。

海关总署:《中国海关年鉴》,1992~2004。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WTO:《国际贸易统计》,2003。

S.Fan,1991,“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Reformon Production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Am. J.Agric.Econ. (73).

S.Fan and P.Pardey,1997,“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Output Growth in Chinese Agricultur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3(June 1997).

FAO,FAOSTAT,2003.

J.Huang and S.Rozelle,1996,“Technological Change:The Re-Discovery of the Engine of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s Rice Econom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49(1996).

J.Y.Lin,1992,“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1992).

World Bank,2004: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CD Rom,2004.

厄玛·阿德尔曼:《发展理论的误区及其对政策的含义》,《比较》第13辑,中信出版社,2004。

姜长云:《“三农”问题的多维透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发展》,《聚焦“三农”——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 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詹成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部署》,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2005年12月28日。

Agencja Rynku Rolnego. 2005. Handel zagraniczny towarami . Stan i perspektywy. ,ARR i MRiRW,Warszawa.

A.Buckwell,et al. 1998.Towards Commo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licy for Europe(CARPE)reports and studies No. 5,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

OECD Agricultural outlook 2003~2008,OECD reports 2003,New York,London.

Sznajder M. Próba diagnozy uk?adu si? w s'wiatowym rolnictwie,a Runda Milenijna WTO,Ekonomista:(2),2001.

World Bank. Annual reports of Agriculture 2005,New York Publisher.

刘迎秋:《中国经济“民营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

〔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第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曹辰编译《科特勒行销全攻略》,现代出版社,2004。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郭晓鸣:《失地农民补偿安置途径及政策建议》,《农民日报》2005年6月11日。

韩俊:《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24日。

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人民日报》2004年2月17日。

宋洪远等:《改革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的演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宋洪远、庞丽华、赵长保:《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宋洪远、赵长保:《收入增长、就业转移、城镇化推进》,《中国农村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王小鲁:《我国当前农村居民收入问题》,《比较》,中信出版社,2002。

王梦奎主编《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美〕费景汉等:《增长与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

江小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

孙红玲:《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由“三大部”到“三大块”划分》,《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3期。

张红宇:《城乡统筹: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结构转换与制度创新》,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调研报告》2003年第5号。

张红宇等:《城乡统筹的阶段性与经验启示——江苏、上海的调查与分析》,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调研报告》2005年第5号。

张红宇等:《成都市如何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业部政策法规司,《调研报告》2005年第3号。

陈锡文主编《中国县乡财政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转轨与收入分配变动》,《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陈玉宇、邢春冰:《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陈玉宇、王志刚、魏众:《人力资本、工资不平等变化和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2004年第四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02。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事业年鉴》,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002。

G.S.Becker and B.R.Chiswick,“Edu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roceedings,1966,56:358~369.

G.S.Becker and K.Murphy,“The Allocation of Time and Goods Over the Life Cycle”,NBER. 1972.

Y.Ben-Porath,“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Life-Cycle of Earning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7,August.

Y.Ben-Porath,“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Over Time”,in Education,Income and Human Capital: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35,1970,NBER.

J.P.Estudillo,“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Philippines,1961~91”,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97.

J.J.Heckman,“China’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2002,NBER Working Paper 9296.

J.J.Heckman and L.J.Lochner & P.E.Todd,“Fifty Years of Mincer Earnings Regre-ssion”,2003,NBER Working Paper 9732.

R.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July.

R.Lucas,“Life Earning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S1),pp.S29~S59.

N.G.Mankiw,D.Romer,and D.N.Weil,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2):407~437.

J.Mincer,“A Study of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Ph.D.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1957.

J.Morduch & T.Sicular,“Rethinking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with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The Economic Journal,2002,112:93~106.

S.P.Jenkins,“Accounting for Inequality Trends:Decomposition Analyses for the UK,1971~1986”,Economica,1995,62,pp.29~63.

M.Sastre and A.Trannoy,“Shapley 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s:Some Methodological Issues”,Journal of Economics,2002,Supplement 9,pp.51~89.

A.F.Shorrock,“Inequality Decomposition by Factor Components”,Econometrica,1982,50(1)pp.193~212.

A.F.Shorrocks,“The Class of Additive Decomposable Inequality Measures”,Econometrica,1980,48,pp.613~625.

A.F.Shorrocks,“Decomposition Procedures for Distributional Analysis:A Unifi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Shapley Value”,1999,mimeo,University of Essex.

G.Wan,“Accounting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4,(32):348~363.

Linxiu Zhang & Jikun Huang,Scott Rozelle,“Employment,Emerging Labor Markets,and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02,13,313~328.

丁少群、庹国柱:《国外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扶持政策》,《世界农业》1997年第8期。

冯文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制度供给》,《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

郭晓航:《建立农村保险基金是保障农业发展战略重点的有效措施》,《保险研究》1983年第4期。

郭晓航a:《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实施决策的选择》,《保险研究》1984年第4期。

郭晓航b:《从分配关系看我国保险经营方式的改革》,《保险研究》1984年增刊(第5期)。

胡亦琴:《论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路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黄公安:《农业保险的理论及其组织》,商务印书馆,1937。

卡尔·H.博尔奇:《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1期。

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刘宽:《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0期。

刘亚宁、董丽娟、赵衍亮:《对青海农业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青海金融》2005年第1期。

龙春霞、姜俊臣等:《论农业保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年第3期。

栾存存:《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8期。

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皮立波、李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与商业性供给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

〔美〕 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9期。

史清华、顾海英、张跃华:《农民家庭风险保障从传统模式到商业保险》,《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

粟芳:《保险规模的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2期。

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庹国柱、杨翠迎、丁少群:《农民的风险,谁来担?——陕西、福建六县农村保险市场的调查》,《中国保险》2001年第3期。

王世颖:《农业保险之组织与经营》,《中央时事周报》1935年第四卷第四十九期。

魏巧勤:《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肖云、石桂珍:《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许兵、王赛花:《影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城乡经济因素对比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期(下)。

杨世法、王荫祥、刘国珍:《建立我国农村保险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中国农业保险探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

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张跃华:《河南省农村互助统筹保险模式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2期。

张跃华:《农业保险、粮食“直补”对农民福利的影响及比较——以上海长兴岛为例》,《上海农业学报》2005年第4期。

张跃华、顾海英:《准公共产品、外部性与农业保险的性质》,《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9期。

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效用层面的一个解释及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K.J.Arrow,1963,“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3:941~973.

B.J.Barnett,J.R.Skees and J.D.Hourigan,1990,“Examining Participation in Federal Crop Insurance”,Staff Paper 275,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University of Ke-ntucky,Lexington,August.

D.L.Cannon and B.J.Barnett,1995,“Modeling Changes in the Federal 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 Program Between 1982 and 1987.” Select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s,Indianapolis,August.

R.G.Chambers,1989,“Insurability and Moral Hazard in 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rkets.” Amer. J.Agr.Econ. 71(August):604~616.

B.L.Gardner and R.A.Kramer.,1986,“Experience With Crop Insurance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Crop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ssues and Experience,Peter Hazell,Carlos Pomareda and Alberto Valdes,eds.,pp.195~222. Baltimor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K.Goodwin,1993,“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emand for Crop Insurance”,Amer. J.Agr.Eron.75(May):425~434.

Glauber. W.Joseph & Keith J.Collins.,2002,“Crop Insurance,Disaster Assistance,and the Role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Catastrophic Risk Protection”,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Fall,p.82~103.

R.E.Just,L.Calvin and J.Quiggin,1999,“Adverse Selection in Crop Insurance.” Amer. J.Agr.Econ.81(November):834~849.

T.O.Knight & K.H.Coble.,1997,“Survey of U.S.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ce Literature Since 1980”,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Spring Summer [19])128~156.

J.von Neumann and O.Morgenstern,1947,“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nd Edi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Nyman,2002,“The Theory of the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Serra,B.K.Goodwin and A.M.Featherstone,2003,“Modeling Changes in the U.S.Demand for Crop Insurance during the 1990s”,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63(2):109~125.

Wang Hong,2005,“Differences in Need and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in Relatively Developed and under Developed Rural Areas in China”,February 24.

B.D.Wright & J.D.Hewitt.,1990,“All Risk Crop Insurance:Lessons From Theory and Experience”,Giannini Foundation,California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Berkeley,April.

王旭:《乡村中国的基层民主: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年4月号。

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Xueguang Zhou,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58,Issue 1,Feb,1993.

Elizabeth J.Perry,Trend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litics:State-Society Relations,The China Quarterly,No.139,Sep,1994.

Lily L.Tsai,The Struggle for Village Public Goods Provision: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Accountability in Rural China.Paper at the Conference on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2004,October 29~31,Harvard.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温家宝:《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几个问题》(2005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2006年1月20日。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

商春荣、黄燕:《农民问题:整体与各分层权益的保护》,《南方经济》2004年第11期。

韩俊:《建立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2月8日。

杜旭宇:《农民权益的缺失及其保护》,《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朱维东:《农民权益保护法渐行渐近各界人士建言》,www.sannong.gov.cn,2004年7月14日。

冯兴元:《论农民权益保护》,《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6月17日。

朱庆芳:《31省市区社会发展发生新变化》,《瞭望新闻周刊》2000年第10期。

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韩俊:《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200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报告。

盛洪:《让农民自己代表自己》,《经济观察报》2003年1月27日。

韩东林、马成武:《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9期。

张忠法、李屹:《我国走出二元结构难点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期。

杨勇:《法律援助:法律界的“希望工程”》,中国律师网,2003年1月22日。

左停、李小云、于华江、任大鹏:《农村发展中的农民权益维护——当前中国农民公民和社会经济权益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邓鸿勋、陆百甫主编《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李实、J.奈特:《中国财政承包体制的激励和再分配效应》,《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林万龙:《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卢周来:《协调利益关系以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2月21日。

平新乔:《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财政分权》,《中国经济信息》2000年5月15日。

杨继绳:《中国财政:提高两个比重必须慎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论文第76期,2000。

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阎坤:《乡镇财政发展的问题分析》,《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20期。

阎坤:《简论县乡财政体制的制度创新》,《上海财税》2003年第3期。

阎坤、张立承:《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90期。

何安耐、胡必亮:《农村金融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张晓山、何安耐主编《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张元红等:《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上海改革》2003年第10期。

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徐滇庆主编《金融改革路在何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法〕N.马居歇等:《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端木华译,农业出版社,1988。

易纲:《加快农信社改革还应做些什么》,中国金融网,2004。

千山:《农村金融运行的中国特例及理论解释》,《金融时报》2004年12月7日。

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货币金融评论》2004年第6期。

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深化》,《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1期。

张元红:《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与效率》,《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1。

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赵昌文、郭晓明:《兴盛与衰亡——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中经网,2001年6月7日。

曹力群:《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第2期。

徐笑波等:《中国农村金融的变革与发展》,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冯匹斯克等编《发展中经济的农村金融》,汤世生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

罗纳德·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三联书店,1988。

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三联书店,1988。

戈德斯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雅各布·雅荣、麦克唐纳·本杰明、热多达·皮普雷克:《农村金融——问题、设计和成功经验》,任常青等译,世界银行,2001。

H.T.Patrick,1966:‘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14,No.2,Jan.

J.E.Stiglitz,1994:‘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3.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三联书店,2004。

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潘维:《农民与市场》,商务印书馆,2003。

贺雪峰:《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三农”中国网站,2006年3月16日。

简 介:本书立足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三大学派——新乡村建设学派、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流派和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理论流派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以期从根本上厘清我国理论界在农民组织化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思想渊源、政策主张以及实践中的具体做法,为中国特色农民组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作者: 魏丽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简 介:乡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战略是河北地区农村就地城市化发生的三股内在力量。河北农村就地城市化是在历史形成的行政化均衡的小城镇格局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乡镇政府主导的廉价工业化的结果,并以牺牲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本书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来阐释河北农村的发展,并与日本农村、中国台湾农村的发展进行对...

作者: 李阿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