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9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2图书

The Report on Urban Migrant Population's Social Integration in China No.2

SSAPID:101-0310-3301-55
ISBN:978-7-5201-770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联合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组织编写,聚焦流动人口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权益获得,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保障性住房四个维度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
编 辑:陈晴钰;何珊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法律声明

 专家评语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皮书

 Ⅰ 总报告

  B.1 2019年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排名

   一 综合排名

   二 分项排名

  B.2 2019年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报告

   一 引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二 现状与格局

    (一)总体状况

     1.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与本地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城市仍然处于初级水平

     2.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不同维度来看,随迁子女教育和卫生健康得分显著高于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

     3.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在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综合得分呈倒“U”形特征

     4.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综合得分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二)分项状况

     1.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占比越高的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获得公平教育的难度越大,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门槛和异地中考政策的限制是主要制约因素

     2.流动人口卫生健康服务获得性总体较好,城市间差异较小,除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外,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流动儿童健康管理、流动育龄妇女健康服务平均得分均较高

     3.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除养老保险外,其余四类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较低

     4.住房保障方面,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仍然以租房居住为主,城市规模越大,流动人口获得住房的难度越大

   三 问题与挑战

    (一)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不断缩小,但高质量服务差距逐渐拉大

    (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存在区域性资源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政策门槛过高的问题

    (三)流动人口面临的健康风险高,存在健康素养平均水平较低、基本卫生健康保障不足的问题

    (四)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比例偏低,统筹层次低,跨区域接续服务存在一定障碍

    (五)流动人口住房存在居住条件差、支出压力重、制度保障不足和改善困难四大问题

   四 对策与建议

    (一)在巩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注重需求导向,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破除制度性障碍,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大主体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三)完善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政策,增加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供给,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等

    (四)要在统筹城乡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根据流动人口的需求,建立优先级别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多措共举,逐渐解决流动人口在城市稳定生活的住房问题

 Ⅱ 分报告

  B.3 大都市区城市公共服务与流动人口融入

   一 特大城市与城市群的内涵

   二 中国都市区和城市群划分

   三 主要大都市区及其构成

   四 大都市区城市公共服务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一)经济融合

     1.流动人口就业状况良好,有利于其融入城市

     2.发达都市区的流动人口就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

     3.越发达的都市区流动人口劳动权益保护越好

     4.一线城市都市区的流动人口住房压力较大,支付能力也较强

    (二)公共服务融合

     1.北京、上海、深圳三大都市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参与程度最高

     2.深圳、上海、重庆和北京四大都市区流动人口参加本地医疗保险比例高,但广州、深圳、武汉、重庆和成都五大都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佳

     3.子女是否随迁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直接相关,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子女教育仍然存在较大困难

    (三)心理融合

     1.中西部都市区的流动人口心理认同程度更高

     2.流动人口最愿意定居的大都市区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和重庆,子女教育、收入和发展空间是长期居留三大决定因素

   五 结论与建议

  B.4 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状况

   一 城市层面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分析框架

    (一)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

    (二)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的指标说明

    (三)样本城市基本情况

    (四)流动人口基本特征

   二 城市间流动人口基本医疗服务状况分析

    (一)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便捷度较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在城市规模维度上呈倒“U”形趋势

    (二)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参保水平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动人口的就医选择

    (三)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就医比例超八成,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西高东低态势;本地药店最受青睐

   三 城市间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状况分析

    (一)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知晓率和建档率较低,东部地区建档宣传工作亟待加强

    (二)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内容丰富,但形式缺乏互动性,东北地区尤需继续推广健康教育

    (三)流动人口慢性病管理提升空间较大,相关服务利用率较低

    (四)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普及率较高,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流动孕产妇健康档案建档比例较高,行政级别较低,中小规模,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流动孕产妇健康档案覆盖范围有待拓宽

    (六)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普及程度较高,不同地区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达标比例差异较大

    (七)3/4流动孕产妇接受过产后28天访视,中等规模、西部地区的城市流动孕产妇产后访视管理力度不足

   四 总结及讨论

    (一)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覆盖状况较好,流动人口参保水平仍待提高

    (二)流动人口流入地基本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呈现低水平、不均衡的特点

    (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仍有提升空间,不同服务项目利用水平不均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存在地区差异,不同发展水平城市面临各自挑战

    (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流动人口间宣传力度不足,阻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

  B.5 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问题评估报告

   一 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问题突出

    (一)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需求强烈

    (二)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尽快解决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问题

     1.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促进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

     2.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近期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流动儿童异地中考受户籍等问题限制

   二 现行异地中考政策分析

    (一)国家层面重视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问题

     1.异地中考政策的地区探索

     2.异地中考政策的转折点及当前(2019年)特征

    (二)我国各地区异地中考政策比较

     1.各地区异地中考政策要求差异较大

     2.各地区异地中考政策按要求多少可分为五类,东部地区省份要求最多

    (三)城市异地中考政策具体分析

     1.大城市案例——广州市异地中考政策仍有待改进

     2.特大城市案例——上海市虽异地中考政策限制严格但仍努力探索解决方案

     3.二线城市案例——长沙市异地中考政策更能适应随迁子女受教育需求

   三 我国流动儿童基本特征和高中阶段教育现状

    (一)全国高中年龄段流动儿童比例下降且就读高中的比例远低于全国高中毛入学率

    (二)各省、区、市高中年龄段流动儿童就读高中情况

     1.各省、区、市高中年龄段流动儿童就读高中的比例差异大,与该地异地中考政策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开放程度不同相关

     2.各省、区、市男女高中年龄段流动儿童就读高中比例大体接近,但在政策严格的省、区、市男性就读高中的比例高于女性

     3.非农业户籍适龄流动儿童就读高中的比例基本较农业户籍儿童更高

     4.各省、区高中年龄段不同流动范围的流动儿童入读高中的比例差别不大

    (三)重点城市高中年龄段流动儿童受教育水平情况

     1.异地中考政策要求较多的城市和东部城市适龄儿童入读高中比例低

     2.异地中考政策是影响适龄儿童入读高中的比例和本地学生高中毛入学率的重要因素

   四 流动儿童异地中考问题归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1.各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2.各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二)户籍制度的障碍

    (三)异地中考政策未能与异地高考政策协同配合

   五 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教育资源配置

     1.对流动儿童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研

     2.结合流入地人口流入规模变化的预测,前瞻性地规划各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政策

    (二)改革户籍制度

     1.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鼓励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落实相关政策措施,逐步修订分配招生指标的办法

     2.逐步解除社会福利政策与户籍制度的关联

    (三)多阶段教育政策的同步改革

     1.对流动儿童在各阶段教育都加大财政投入,引入市场力量

     2.实施配套的异地高考政策

   数据附表

  B.6 2018年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评估报告

   一 引言

   二 现状与特点

    (一)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加比例较高,个人社会保障卡办理比例不高

    (二)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群体差异较小,办理个人社会保障卡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

    (三)流动距离的扩大降低医疗保险参加水平,流动时间的延长降低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型流动的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较高

    (四)工作稳定性较强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国家企事业、机关单位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较好

    (五)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较高,流入地家庭规模越大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越高

    (六)特大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直辖市流动人口个人社会保障卡办理情况最优,长三角城市群个人社会保障卡办理情况、珠三角城市群医疗保险参加情况需改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亟须进一步提升

    (二)户籍制度与内外之别是限制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可获得性的主要因素

    (三)社会保险的转移接续难降低了流动人口的参保意愿

    (四)相对发达的城市与东北地区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情况较差

   四 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增加经费投入

    (二)完善社会保障统筹机制,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险转移接续难的问题

    (三)加强流动人口继续教育,增加流动人口人力资本

    (四)促进社会保障信息一体化,实现流动人口就地参保

    (五)扩大宣传,缩小地区差异

  B.7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保障评估研究报告

   一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评估的背景

    (一)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评估的必要性

     1.流动人口的住房是个大问题

     2.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已有多年的实践

     3.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政策实践需要评估和改进

   二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评估的方法与基本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数据来源

    (三)评估对象

    (四)指标

    (五)评估方法

   三 2017年度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的现状与特点

    (一)城市流动人口住房可支付性低

     1.各城市房价收入比差异大

     2.各城市住房租金收入比差异明显

    (二)住房保障政策包容性有待提高

     1.上海

     2.深圳

     3.北京

     4.苏州

     5.东莞

     6.成都

     7.郑州

     8.杭州

     9.广州

     10.天津

     11.宁波

     12.石家庄

     13.佛山

     14.昆明

     15.武汉

     16.温州

     17.南京

     18.厦门

     19.哈尔滨

     20.青岛

    (三)住房保障政策覆盖率低

     1.流动人口住房公积金参与率总体较高且差异较大

     2.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低

   四 典型城市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案例分析

    (一)典型城市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分析——深圳

    (二)典型城市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分析——苏州

   五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可支付性低

    (二)住房保障政策包容性低

    (三)住房保障政策覆盖率低

   六 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流动人口住房保障问题

    (二)取消对流动人口在城镇购买首套房的限制

    (三)把流动人口纳入保障房体系

    (四)建设集体宿舍解决未婚或已婚独自外出的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

 Ⅲ 实践报告

  B.8 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测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实践层面:“半城镇化”是当前流动人口社区融合面临的主要矛盾

    (二)政策层面: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三)学术层面:作为流动人口生活的落脚点的社区应该被重视

   二 理论基础与框架体系

    (一)国外移民社会融合研究

    (二)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

    (三)内涵、维度及测量指标体系建构

     1.社区、社区融合的内涵

     2.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维度

     3.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测量指标体系

   三 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人口学特征

    (一)流动人口占比基本上超过三成,东莞流动人口是户籍人口的3倍左右

    (二)流动人口性别结构均衡,均以新一代(80后、90后)为主

    (三)流动人口农业户口比例较高,以已婚和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为主

    (四)流动人口已就业比例在九成左右,职业以生产运输业人员为主,多数为被雇佣人员

    (五)流动人口主要以跨省务工为主,多数办理了居住证

   四 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实证研究

    (一)流动人口社区融合总体得分在40分以下,社区融合程度较低

    (二)流动人口社区认同得分最高,但获得本地户口意愿不强

    (三)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得分次之,但住房问题尚未纳入保障体系

    (四)流动人口社区交往得分排第三,但本地人接受外地人得分明显高于流动人口接受本地人

    (五)流动人口社区参与得分最低,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尤为突出

   五 户籍、居住证及政治面貌对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影响分析

    (一)非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得分高于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户籍影响较为显著

    (二)已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得分总体上高于未办理居住证的流动人口,但是影响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三)党员流动人口社区融合得分总体上高于非党员流动人口,政治面貌影响较为显著

   六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建议

     1.创新引领方式

     2.创新服务方式

     3.创新治理方式

     4.创新助力方式

  B.9 社会融合视野下国际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一 社会融合是高收入国家反贫困的升级版

    (一)欧盟基本是一个高收入国家俱乐部

    (二)社会融合是高收入国家反贫困的升级版

   二 欧盟层面的反贫困政策实践

    (一)主要反贫困政策实践

     1.积极融合(Active Integration)

     2.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

     3.投资儿童(Investing in Children)

     4.关注无家可归者(Focus on Homelessness)

     5.反贫困和社会排斥(against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6.积极老龄化(Active Ageing)

     7.投资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s of Investment)

    (二)欧盟反贫困政策的效果

   三 欧盟反贫困政策效果监测指标

    (一)监测指标

    (二)监测方法

   四 欧盟反贫困政策主要经验与教训

    (一)主要经验

     1.设定反贫困目标是关键

     2.定期监测过程是有效方法

     3.三大法宝发挥核心作用

     4.通过开放式协调方法(OMC)加强政治合作

     5.成立指标工作小组,开发监测指标

    (二)主要教训

     1.目标执行情况不容乐观

     2.协调机制相对松散

     3.受到很多突发因素的干扰

   五 欧盟实践对我国脱贫和社会建设的启示

    1.适时提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脱贫政策

    2.聚焦我国社会建设领域

    3.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问题,加快婴幼儿照料服务体系建设

    4.成立社会建设基金或者社会服务基金,加大社会投资,促进社会融合

 Ⅳ 附录

  B.10 评估指标体系

  B.11 评估对象

   一 评估城市的选择标准

    1.城市类别

    2.流动人口总量

    3.国家卫生健康委示范试点城市

   二 评估城市的构成

  B.12 评估数据来源

   一 调查数据

   二 统计数据

   三 政策性文件

  B.13 计算方法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1.专家赋权法

    2.等权法

    3.(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法)

   二 数据的标准化方法

   三 评估分值的计算方法

    1.先标准化再等权加和

    2.等权加和

    3.权重加和

 基本子库

 摘要

 皮书数据库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2)编委会及专家组成员

 主编简介

车小曼:《现阶段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7。

成前:《流动人口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人口报》2020年6月22日,第3版。

胡秀锦:《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3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人大》2017年第20期。

刘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州外来农民工居住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科技大学,2017。

卢曾娟:《重庆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

孟颖颖、韩俊强:《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5期。

王冬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人口学刊》2008年第4期。

王智勇:《基础教育与人口集聚——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人口与发展》2017年第6期。

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1期。

杨颖秀:《随迁子女异地升学政策的冲突与建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当代兵团》2020年第10期。

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

王超深、靳来勇:《1990年代以来我国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研究综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韦亚平、赵民:《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绩效——多中心网络结构的解释与应用分析》,《城市规划》2006年第4期。

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03年第1期。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

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4期。

张善余:《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特征分析》,《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

孟晓晨、马亮:《“都市区”概念辨析》,《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9期。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9。

宁越敏:《国外大都市区规划体系评述》,《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

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地理学报》1987年第4期。

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1年第2期。

孙胤社:《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地理学报》1992年第6期。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第5期。

王国霞、蔡建明:《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经济地理》2008年第2期。

张欣炜、宁越敏:《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和发展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地理科学》2015年第6期。

唐路、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区研究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

曹传新:《国外大都市圈规划调控实践及空间发展趋势——对我国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借鉴与启示》,《规划师》2002年第6期。

王鹏、张秀生:《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刘贵清:《日本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对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借鉴》,《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研究”课题组:《城乡空间边界划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7期。

王智勇:《基础教育与人口集聚——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分析》,《人口与发展》2017年第6期。

谢守红:《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带的概念界定与比较分析》,《城市问题》2008年第6期。

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孙中伟:《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人口研究》2015年第5期。

侯慧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16年第1期。

高军波、周春山、江海燕、叶昌东:《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空间分异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3期。

高军波、余斌、江海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分异调查:以广州市为例》,《城市问题》2011年第8期。

高军波、周春山:《转型期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7期。

田艳平:《国外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领域及进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邢春冰:《教育扩展、迁移与城乡教育差距——以大学扩招为例》,《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期。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钟甫宁、刘华:《中国城镇教育回报率及其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

Bryan D.Jones,Kaufman Clifford,“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s:A Preliminary Mode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6(3)(1974):337-360.

Somik V.Lall,Lundberg Mattias,“What are Public Services Worth,and to Whom?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Capitalization in Pune,”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17(1)(2008):34-64.

Warner Mildred,Hefetz Amir,“Applying Market Solutions to Public Services:An Assessment of Efficiency,Equity,and Voice,” Urban Affairs Review 38(1)(2002):70-89.

Michael J.Greenwood,“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Geographic Labor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1(2)(1969):189-194.

J.Zhang,Y.Zhao,A.Park and X.Song,“Economic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1988 to 2001,”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3(4)(2005):730-752.

A.de Brauw,J.Huang,S.Rozelle,L.Zhang and Y. Zhang,“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Rapid,Accelerating,Transform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2)(2002):329-353.

X.Meng,“An Examination of Wage Determination in China’s Rural Industrial Sector,” Applied Economics 28(1)(1996):715-724.

W.Parish,X. Zhe and F. Li,“Nonfarm Work and Marketiza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China Quarterly 1439(1995):697-730.

E.Johnson and C.Gregory,“Rates of Return to Schooling in China,”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2)(1997):101-113.

S.Ho,X.Dong,P.Bowles and F.Mac Phail,“Privatization and Enterprise Wage Structures during Transition: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10(3)(2002):659-688.

De Brauw,Alan and Scott Rozelle,“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2(1)(2008):57-71.

Gordon B.Dahl,“Mobility and the Return to Education:Testing a Roy Model with Multiple Markets,” Econometrica 70(6)(2002):2367-2420.

Zhou Yixing,“The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China:A Preliminary Hypothesi,” in N.Ginsburg et al.,eds.,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pp.112-126.

岳经纶、李晓燕:《社区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健康意识与健康服务利用》,《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1期。

郭静、邵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健康》2016年第9期。

宋月萍、李龙:《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现状调查分析》,《档案学通讯》2015年第3期。

尹勤、徐千里:《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18年第10期。

宋月萍、谭琳:《卫生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农村儿童的健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宋月萍:《中国农村儿童健康:家庭及社区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元国志、陈明清:《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第36期。

王庆冬:《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的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卫生产业》2015年第12期。

叶琴芳:《目前流动人口孕产妇现状分析和应对方法》,《当代医学》2012年第1期。

彭丽、邝炎波、李正梅:《建立孕产妇健康管理档案的效果分析》,《现代医院》2015年第8期。

果丽娜、易旻、边凤珍:《北京市朝阳区825例流动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2年第2期。

郑娣、王建春、钱庆梅:《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

王笑灵、沈汝、燕珊:《流动人口孕妇产后母子访视方式初探》,《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第22期。

李立平:《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产后访视母婴异常情况比较》,《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第21期。

段成荣、刘涛、吕利丹:《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王晓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探究》,《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9期。

郭静、翁昊艺、周庆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年第7期。

刘松、于贞杰、刘相瑜、李向云、黄冬梅、王泮利:《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12年第28期。

焦晓云、王金:《农民工“半城镇化”现象的本质向度及其生成机理》,《税务与经济》2017年第6期。

杨菊华:《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劳动强度比较研究》,《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3期。

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经济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安东尼·吉登斯、潘华凌:《欧洲社会模式的反思与展望》,《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西部论坛》2010年第20期。

黄匡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数:欧盟实践和中国建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7期。

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南开学报》2005年第1期。

田德文:《欧洲社会模式的深刻困境与未来方向》,《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年第1期。

肖子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思想的体会》,《人口与计划生育》2017年第1期。

肖子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战略思路》,《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第2期。

肖子华:《习近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思想研究》,《人口与社会》2016年第3期。

徐水源、黄匡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指标体系内在关系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年第31期。

徐水源:《解除流动人口进城后顾之忧的关键点》,《中国人口报》2019年8月26日,第3版。

徐水源:《提升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接纳水平》,《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6月3日,第3版。

徐水源:《德国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与启示》,《人口与计划生育》2016年第2期。

Derek Hawes,“European Social Models from Crisis to Crisis: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 in the Era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 26(2)(2018).

Matilde Lafuente-Lechuga,úrsula Faura-Martínez,Olga García-Luque,“European Social Models in Times of Crisis:Sapir’s Contribution Review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38(3/4)(2018).

Pelucha Martin,Kveton Viktorand Potluka Oto,“Using Mixed Method Approach in Measuring Effects of Training in Firms:Case Study of the European Social Fund Suppor,”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73(4)(2019).

Romana Xerez,“The European Social Model in Crisis:Is Europe Losing Its Soul?”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51(5)(2017).

Tony Gore,“European Social Models from Crisis to Crisis:Employment and Inequality in the Era of Monetary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56(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