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2

产业空间重构与经济非集聚研究图书

Study on Re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and Non-agglomeration of Economy: An Explanation for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6 Central Provinces Since 2006

SSAPID:101-0278-5339-81
ISBN:978-7-5097-998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为主题,探讨了两种空间维度的经济活动现象:省级层面的产业空间重构以及市域层面的经济集聚。研究表明,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主要源于省际产业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毗邻效应。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河南等省份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主要原因。河南省经济不向城市集聚是受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非和空间集聚理论背离,反而是对小地理空间范围内经济集聚度受产业外部性影响的一个验证。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刘涛
编 辑:吴敏;张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前言

 总序

 后记

 文前辅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四节 本书的新工作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空间重构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 相关概念说明

   二 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文献回顾

    (二)国内产业转移文献回顾

   三 产业转移文献述评

  第二节 经济集聚理论与文献回顾

   一 经济集聚理论回顾

    (一)传统经济集聚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

    (三)经济集聚理论进展及简要评述

   二 经济集聚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一)国外对经济集聚的相关实证研究

    (二)国内对经济(产业)集聚的相关实证研究

   三 经济集聚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空间重构对中部六省产业增速差距的影响

  第一节 数据及产业概况描述

   一 产业划分、数据来源及相关情况说明

    (一)产业划分

    (二)数据来源及相关情况说明

   二 中国制造业近期发展概述

    (一)制造业主导产业变化分析(产值角度)

    (二)制造业主导产业变化分析(就业角度)

    (三)中国制造业其他相关情况

  第二节 制造业空间重构次序、影响及原因

   一 四大区域间制造业重构概述

    (一)发生空间重构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二)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产业空间黏性较强

    (三)企业平均资产和产值规模越大,产业空间重构越不明显

   二 省级层面制造业重构空间次序

   三 产业空间重构毗邻效应的解释

  第三节 二位数制造业空间重构分析

   一 二位数制造业在省份间重构指标选择

   二 二位数制造业空间重构概述

   三 中部六省二位数制造业增速差异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状况

  第一节 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的内涵和衡量指标

   一 经济城市集聚的内涵

   二 衡量指标

    (一)各省城市经济比重对比分析时注意事项

     1.行政区划设置的影响

     2.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

    (二)经济集聚程度衡量指标

     1.跨国比较时常用经济集聚度指标

     2.各省城市经济集聚度的考察指标

  第二节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现状与历史对比

   一 中国各省经济城市集聚现状

    (一)中国各省城市经济比重

    (二)各省城市经济密度对比

   二 各省经济城市集聚度的历史对比

    (一)1996年以来中国各省城市经济比重变化情况

    (二)1999年以来各省城市经济密度变化情况

  第三节 河南省城市和县域经济空间结构

   一 河南省各地市经济集聚状况考察

    (一)河南省各地市城市集聚情况考察

    (二)河南省17个城市经济密度考察

   二 河南省经济活动在县(县级市)集聚状况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南省经济非集聚的解释

  第一节 待检验假说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说明

  第三节 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河南省工业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河南省经济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城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城镇化文献简评

   一 城镇化还是城市化

   二 城镇化文献简要回顾

    (一)城镇化模式文献回顾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

     1.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是否匹配

     2.城镇化引发的土地问题

     3.城镇化引起的其他问题

   三 城镇化文献评述

  第二节 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城镇化的影响

   一 河南省城镇化历程——城镇化率的考察

   二 河南省城镇化历程——城市与城镇人口分布的考察

   三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及经济非集聚的影响

    (一)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异地城镇化

    (二)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城镇化的影响

     1.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经济与人口空间错位的解释

     2.经济非集聚对河南省城镇化的影响

  第三节 发达经济体城镇化问题解决方案的经验借鉴

   一 各国地方政府行政层级设置及府际关系

    (一)英国

    (二)美国

    (三)德国

    (四)法国

    (五)日本

   二 各国地方政府职能分工

    (一)英国

    (二)美国

    (三)德国

    (四)法国

    (五)日本

   三 经验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束语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一 产业空间重构的毗邻效应是中部六省经济分化的主因

   二 河南省主导产业的弱外部性导致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

   三 经济非集聚增加了河南省城镇化的不确定性和政策制定的难度

  第二节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本书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为主题,探讨了两种空间维度的经济活动现象:省级层面的产业空间重构以及市域层面的经济集聚。研究表明,2006年以来中部六省经济分化主要源于省际产业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毗邻效应,即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空间重构主要在毗邻省份进行,受此影响,一些中西部省份工业增速出现加速发展。对河南等省份经济活动未向城市集聚的回归分析显示,以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河南等省份经济活动不向城市集聚的主要原因。河南省经济不向城市集聚是受其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非和空间集聚理论背离,反而是对小地理空间范围内经济集聚度受产业外部性影响的一个验证。

[1]Akamatsu K A. 1962.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eveloping Economics 01.

[2]Alonso W. 1964. Location and Land Us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Audretsch DB.,M. Feldman. 1996. “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03).

[4]Blien,USuedekun J.,and Wolf K. 2004.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in West Germany:A Dynamic Approach.” IZA draft paper,October 29.

[5]Chun-Chung Au and Henderson J. 2006.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

[6]Ciccone,Antonio,and Robert E.Hall. 1996.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1).

[7]Ciccone,Antonio. 2002.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2).

[8]Combes P. 2000. “Marshall-Arrow-Romer Externalities and City Growth.” CERAS Working Paper,No.99-06.

[9]De Lucio,JJ.,Goicoles A.,and Heree JA. 2002. “The Effects of Externalities on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panish Industry.”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2.

[10]Dixit A K.,Stiglitz J E. 197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11]Dunning J H. 1993.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Global Economy. New York:Addision-Westey Publishing Company.

[12]Duranton G.,and Puga D. 2004.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4.

[13]Ellison G.,and Glaeser E. 1999.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an Industry:Does Natural Advantage Explain Agglome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89.

[14]Forslid.R.,and Ottaviano GIP. 2003.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3.

[15]Fujita M.,Krugman P.,and Venables AJ. 1999.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IT Press.

[16]Fujita M.,and Mori T. 2005. “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Kyoto University,IDE discussion paper 27.

[17]Fujita M.,Krugman P. 2004.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Past,Present and the Future.”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83.

[18]Fujita M.,and Tomoya Mori. 2005. “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4.

[19]Glaeser EH.,Scheinkinan J.,and Shieifer A. 1992. “Growth of C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0.

[20]Glaeser E.,and Mare D. 2001. “Citi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9(2).

[21]Glaeser,Edward L,Jed Kolko,and Albert Saiz. 2001. “Consumer City.”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1(1).

[22]Grossman and Helpman. 1991. I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MIT Press.

[23]Hansen,Eric R. 1990.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and Industrial Decentralization:The Wage-Productivity Trade-Off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8(2).

[24]Henderson JV. 1980. “Community development:the effects of growth and uncertain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

[25]Henderson JV. 1974. “The sizes and types of cit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4.

[26]Henderson JV,Todd Lee and Yung Joon Lee. 2001. “Scale Externalities in Korea.”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9(3).

[27]Hoover EM. 1948.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New York:McGraw-Hill.

[28]Isard W. 1956. 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 Cambridge:MIT Press.

[29]Jacobs J. 1969. The Economy of Cities. New York:Vintage.

[30]Kojima K. 1978.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New York:Praeger.

[31]Krugman 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32]Kyoung-Hwie,Mihn. 2004. “An Analysi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Korea.” KIET occasional paper 56.

[33]Losch A. 1954. 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34]Marshall A. 192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8th ed). London:Macmillan.

[35]Martin P.,and Rogers CA. 1995.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public infrastructu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9.

[36]Mills,Edwin S. 1967.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an are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

[37]Ottaviano G.I.P. 2002. “Models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factor mobility vsvertical linkages.” Mimeo,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38]Ottaviano G.I.P.,Tabuchi T.,and Thisse J. 2002.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43.

[39]Pellenbarg Van Wissen,Van Dijk. 2002. “Firm migration.” Industrial Location Economics.

[40]Peter Gourevitch,Roger Bohn and David Mckendrick. 2000.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insights from the hard disk drive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 28(2).

[41]Vernon R. 1966.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

[42]World Bank. 2009.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43]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20,《经济学原理》,华夏出版社。

[44]阿尔弗雷德·韦伯,1909,《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

[45]艾少伟、陈肖飞、魏明洁,2012,《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4期。

[46]安虎森、朱妍,2007,《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求索》第6期。

[47]安虎森、邹璇,2004,《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生产力研究》第1期。

[48]安虎森、陈明,2005,《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南开经济研究》第1期。

[49]安虎森,2005,《空间经济学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50]奥古斯特·勒施,1939,《区域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51]蔡昉、都阳,2000,《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经济研究》第10期。

[52]蔡昉、王美艳、曲玥,2009,《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53]蔡昉,1995,《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逻辑与成功的条件——兼与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经济研究》第10期。

[54]蔡昉,2009,《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

[55]蔡秀玲,2011,《中国城镇化历程、成就与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第63期。

[56]陈凤桂、张虹欧等,2010,《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文地理》第5期。

[57]陈刚、刘珊珊,2006,《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当代财经》第10期。

[58]陈国亮、陈建军,2012,《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管理世界》第4期。

[59]陈计旺,1999,《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生产力研究》第3期。

[60]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61]陈佳贵、黄群慧,2003,《工业现代化的标志、衡量指标及对中国工业的初步评价》,《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62]陈佳贵、黄群慧,2009,《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了吗——对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分析与评价》,《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63]陈佳贵,201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2期。

[64]陈建军,2009a,《集聚视角下的服务业发展与区位选择:一个最新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65]陈建军,2009b,《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浙江大学出版社。

[66]陈建军,2002,《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67]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2008,《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第10期。

[68]陈秀山、徐瑛,2004,《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69]陈钊、陆铭,2008a,《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经济研究》第1期。

[70]陈钊、陆铭,2008b,《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世界经济》第8期。

[71]程大中,2008,《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经济研究》第1期。

[72]邓宇鹏,1999,《中国的隐形超城市化》,《当代财经》第6期。

[73]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1977,《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的多样性》,《美国经济评论》第5期。

[74]段进军,2007,《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苏州大学学报》第3期。

[75]段禄峰、张沛,2009,《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第7期。

[76]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2003,《中国各地市场化进程报告》,《经济研究》第3期。

[77]樊纲,2001,《城市化: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政策》第10期。

[78]樊新生、李小建,2005,《基于县域尺度的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经济经纬》第3期。

[79]范剑勇、李方文,2011,《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南方经济》第6期。

[80]范剑勇、邵挺,2011,《房价水平、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体系》,《经济研究》第2期。

[81]范剑勇、石灵云,2009,《产业外部性、企业竞争环境与劳动生产率》,《管理世界》第8期。

[82]范剑勇、谢强强,2010,《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经济研究》第4期。

[83]范剑勇、张雁,2009,《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经济研究》第8期。

[84]范剑勇、朱国林,2002,《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经济研究》第5期。

[85]范剑勇,2006,《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第11期。

[86]范文祥,2010,《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经济地理》第4期。

[87]方必和、曹丽丽,2010,《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第8期。

[88]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2010,《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当代经济科学》第3期。

[89]高新才、张新起,2012,《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框架——一个文献梳理的总结》,《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90]耿明斋等,2013,《人口流动、制度壁垒与新型城镇化——基于实地调查的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1]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组,2002,《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92]龚雪、高长春,2009,《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生产力研究》第4期。

[93]辜胜阻、李永周,2000,《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中国农村经济》第6期。

[94]顾乃华,2011,《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基于省市制度互动视角的研究》,《世界经济》第1期。

[95]顾益康、黄祖辉、徐加,1989,《对乡镇企业—小城镇道路的历史评判——兼论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

[96]郭凡生,1986,《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开发研究》第3期。

[97]郭克莎,2004,《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98]国风,1998,《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管理世界》第6期。

[9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第6期。

[100]何景熙,2004,《我国西部小城镇非农就业的产业基础研究》,《民族研究》第1期。

[101]何龙斌,2013,《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经济学家》第6期。

[102]贺曲夫、刘友金,2012,《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第12期。

[103]贺胜兵、刘友金、周华蓉,2012,《沿海产业为何难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基于企业网络招聘工资地区差异的解析》,《中国软科学》第1期。

[104]洪银兴、陈雯,2000,《城镇化模式的新发展》,《经济研究》第12期。

[105]侯伟丽、方浪、刘硕,2013,《“污染避难所”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管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第4期。

[106]侯新烁、张宗益、周靖祥,2013,《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世界经济》第5期。

[107]胡安俊,2012,《中国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了吗》,《新产经》第12期。

[108]胡必亮,2003,《究竟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第8期。

[109]胡佛,1990,《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110]胡俊生,2000,《我国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辨析》,《延安大学学报》第4期。

[111]胡良民、苗长虹、乔家君,2002,《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第5期。

[112]胡少维,1999,《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经济发展》,《经济问题》第5期。

[113]胡智勇、赵书茂、赵丽娟,2000,《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期。

[114]季建林,2001,《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问题与出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期。

[115]简新华、黄锟,2010,《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第3期。

[116]江小涓、李辉,2004,《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第1期。

[117]江小涓,2004,《关于测度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探讨——几个理论模型及其应用》,《财贸经济》第7期。

[118]江小涓,1999a,《理论、实践、借鉴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19]江小涓,1999b,《中国产业结构及其政策选择》,《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120]蒋国富、刘长运,2008,《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经济地理》第4期。

[121]李富田、李戈,2010,《进城还是进镇:西部农民城镇化路径选择》,《农村经济》第4期。

[122]李富田,2003,《小城镇是农民的乐土么?》,《农村经济》第12期。

[123]李钢、廖建辉、向奕霓,2011,《中国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中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过高了吗》,《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124]李江帆、曾国军,2003,《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125]李京文,2008,《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城市群的出现及对投资的需求》,《创新》第3期。

[126]李小建、覃成林、高建华,2004,《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中州学刊》第3期。

[127]李娅、伏润民,2010,《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世界经济》第8期。

[128]梁琦、钱学锋,2007,《外部性与集聚:一个文献综述》,《世界经济》第2期。

[129]梁琦,2003a,《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兼论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统计研究》第9期。

[130]梁琦,2003b,《从空间集聚要素看距离的影响》,《南开经济研究》第3期。

[131]梁琦,2004,《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

[132]梁琦,2005,《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季刊)》第7期。

[133]廖丹清,2001,《城市化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134]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135]林毅夫、刘培林,2003,《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第3期。

[136]刘秉镰、胡玉莹,2010,《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统计与决策》第15期。

[137]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2011,《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工业经济》第6期。

[138]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2012,《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5期。

[139]刘瑞明、石磊,2010,《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1期。

[140]刘夏明、魏英琦、李国平,2004,《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第7期。

[141]刘修岩、殷醒民、贺小海,2007,《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第11期。

[142]刘修岩,2009,《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7期。

[143]刘学敏,2001,《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经济纵横》第3期。

[144]刘易斯·芒福德、宋峻岭,2005,《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5]刘永红、郑娅,2001,《城镇化道路该怎么走?》,《调研世界》第2期。

[146]刘永奇、皇甫小雷、叶浩瑜,2002,《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研究报告》第6期。

[147]刘友金、胡黎明、赵瑞霞,2011,《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研究动态》,《经济学动态》第3期。

[148]卢峰,2004,《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第4期。

[149]卢根鑫,1994,《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4期。

[150]陆昊,2011,《201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第10期。

[151]陆铭、陈钊,2009,《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第9期。

[152]陆铭、向宽虎、陈钊,2011,《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世界经济》第6期。

[153]陆铭,2011,《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世界经济》第1期。

[154]陆铭,2013,《空间的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

[155]路江涌、陶志刚,2007,《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影响因素的研究》,《经济学(季刊)》第3期。

[156]罗淳、舒宇,2013《中国人口“城”“镇”化解析》,《人口与经济》第4期。

[157]罗浩,2003,《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中国工业经济》第4期。

[158]罗勇、曹丽莉,2005,《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8期。

[159]吕政,2003,《论中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工业经济》第1期。

[160]吕政、黄群慧、吕铁、周维富,2005,《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第12期。

[161]吕政、刘勇、王钦,2006,《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162]吕政、杨丹辉,2006,《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经济与管理研究》第4期。

[163]马晓河、胡拥军,2010,《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改革》第10期。

[164]马子红,2008,《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经济问题探索》第5期。

[165]聂华林、王宇辉,2005,《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思考》,《社科纵横》第5期。

[166]潘海生、曹小峰,2010,《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兴城镇化道路》,《政策瞭望》第9期。

[167]潘悦,2006,《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现代国际关系》第4期。

[168]彭宝玉、覃成林,2007,《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第2期。

[169]彭荣胜,2006a,《城市经济发展不足对城市化进程的阻碍》,《统计与决策》第21期。

[170]彭荣胜,2006b,《中部城市群在区域崛起战略中的目标定位与对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第2期。

[171]彭向、蒋传海,2011,《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经济学(季刊)》第4期。

[172]钱学峰、梁琦,2007,《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经济学(季刊)》第4期。

[173]乔彬、李国平、杨妮妮,2007,《产业聚集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4期。

[174]石奇,2004,《集成经济原理与产业转移》,《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175]世界银行,2009,《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胡光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176]孙浩进,2011,《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演进及新趋势的启示》,《人文杂志》第2期。

[177]孙久文、胡安俊、陈林,2012,《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策略》,《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178]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2011,《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经济研究》第1期。

[179]覃成林、熊雪如,2012,《区域产业转移的政府动机与行为:一个文献综述》,《改革》第7期。

[180]谭介辉,1998,《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世界经济研究》第6期。

[181]腾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2004,《集聚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刘峰等译,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

[182]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布尔斯,2011,《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3]万广华、张茵,2006,《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第6期。

[184]万广华、朱翠萍,2010,《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第6期。

[185]王保安,2010,《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和对策建议》,《财贸经济》第7期。

[186]王发曾、吕金嵘,2011,《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地理研究》第1期。

[187]王珺,2010,《是什么因素直接推动了国内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学术研究》第11期。

[188]王美艳、蔡昉,2008,《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展望》,《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

[189]王伟同,2011,《城镇化进程与社会福利水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

[190]王小鲁、樊纲,2004,《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第1期。

[191]王小鲁、夏小林,1999,《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第9期。

[192]王小鲁,2010,《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第10期。

[193]威廉·阿郎索,1964,《区位和土地利用》,商务印书馆。

[194]魏后凯,2003,《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4期。

[195]魏后凯,2007,《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196]文玫,2004,《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与聚集》,《经济研究》第2期。

[197]吴振球、谢香、钟宁波,2011,《基于VAR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第4期。

[198]沃尔特·艾塞德,1986,《空间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9]沃尔特·克里斯塔勒,1933,《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商务印书馆。

[200]吴晓军、赵海东,2004,《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当代财经》第6期。

[201]吴延兵,2012,《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经济研究》第3期。

[202]吴振球、谢香、钟宁波,2011,《基于VAR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第4期。

[203]谢伏瞻,2000,《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政府作用》,《经济学动态》第12期。

[204]徐德友、梁琦,2011,《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拉力”分析——兼论金融危机对广东“双转移”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

[205]许南、李建军,2012,《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管理世界》第1期。

[206]许宪春,200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207]许召元、李善同,2008,《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经济学季刊》第1期。

[208]薛佩丰、王轶冰,2000,《对“经济结构调整”内涵的再思考》,《经济评论》第3期。

[209]亚当·斯密,1972,《国富论》,商务印书馆。

[210]闫卫阳、王发曾、秦耀辰,2007,《河南省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与空间影响力分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期。

[211]杨波、朱道才、景治中,2006,《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上海经济研究》第2期。

[212]杨建云,2014,《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实施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期。

[213]杨开忠,2008,《区域经济学概念、分支与学派》,《经济学动态》第1期。

[214]杨伟民,1991,《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分析》,《经济科学》第5期。

[215]俞宪忠,2004,《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5期。

[216]原小能,2004,《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第2期。

[217]约翰·冯·屠能,1826,《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

[218]约翰·弗农·亨德森、雅克·弗朗索瓦·蒂斯,2012,《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和地理》,郝寿义、孙兵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19]约翰·科迪,1990,《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

[220]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2014,《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期。

[221]张公嵬、梁琦,2010,《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产业经济评论》第3期。

[222]张卉、詹宇波,2007,《集聚、多样性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第3期。

[223]张吉鹏、吴桂英,2004,《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世界经济文汇》第4期。

[224]张立建,2009,《两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探讨》,《统计研究》第10期。

[225]张同升、梁进社、宋金平,2005,《中国制造业省区间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研究》,《经济地理》第3期。

[226]张文武,2013,《中国产业转移与扩散的测度与趋势研究》,《统计与决策》第13期。

[227]张艳明、章旭健、马永俊,2009,《城市边缘区村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期。

[228]张占仓,2010,《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地理》第9期。

[229]章征涛、李世龙,2011,《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城市发展研究》第12期。

[230]赵安顺,2005,《城市概念的界定与城市化度量方式》,《城市问题》第5期。

[231]赵新平、周一星、曹广忠,2002,《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城市规划》第10期。

[232]赵张耀、汪斌,2005,《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10期。

[233]赵瞾、石敏俊、杨晶,2012,《市场临近、供给临近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经济学(季刊)》第4期。

[234]钟宁桦,2011,《农村工业化还能走多远?》,《经济研究》第1期。

[235]周淑莲,2000,《20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

[236]周一星、史育龙,1993,《解决我国城乡划分和城镇人口统计的新思路》,《统计研究》第2期。

[237]周一星,1989,《中国城镇的概念和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人口与经济》第1期。

[238]朱光华,200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239]朱莉芬、黄季焜,2007,《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经济研究》第2期。

[240]朱宜林,2005,《我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第9期。

[241]朱宇,2012,《51.27%的城镇化率是否高估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国际背景下的思考》,《人口研究》第2期。

[242]邹积亮,2007,《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向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