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3

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1年春季报告图书

BLUE BOOK OF CHINA'S ECONOMY(SPRING) ANALYSIS ON THE PROSPECT OF CHINA’S ECONOMY (2011)

SSAPID:101-0276-3972-35
ISBN:978-7-5097-2283-1
DOI:
ISSN:

[内容简介]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临许多复杂因素。根据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要顺利实现2011年的各项经济目标,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打好扎实的基础,保持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以下问题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抑制通胀的关系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经济蓝皮书春季号
编 辑:周映希;徐小玖;彭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经济蓝皮书春季号编委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代前言一)

 Abstract

 中国皮书网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B.1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11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二 2011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

   2.这次通货膨胀源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

   3.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三 把握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着力方向和组合力度

   1.充分利用当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时机,调整和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方向和实施力度

   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价格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

   3.促进投资平稳适度增长,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B.2 “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一 “重要战略机遇期”论断的深刻含义

  二 国际环境分析

   (一)国际环境总的特点是,两个大趋势和一个总潮流没有改变,即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二)在国际上两个大趋势和一个总潮流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出一些具体的新特点

    1.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

    2.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

    3.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

    4.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

   (三)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但影响和平、发展、合作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三 国内形势分析

   (一)国内经济走势总的特点是,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五化”相互促进,发展空间还很大

   (二)除以上的长期向好趋势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有一系列有利条件

    1.从需求面看,我国市场潜力巨大

    2.从供给面看,我国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3.从政策面看,党和政府宏观调控与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国内经济走势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发展,但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较多

 B.3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展望

  一 2010年以来工业经济形势分析

   1.工业经济增速高位回落

   2.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提高

   3.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4.工业品内销比例持续增长

   5.中小企业发展呈现积极变化

  二 “后危机时期”工业经济运行趋势

   1.工业经济将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3.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的边界将出现模糊

   4.产业转移速度将加快

  三 影响2011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工业增速趋于平稳,企业信心稳步恢复

    2.“十一五”目标完成,“十二五”面临开局之年

    3.与新兴市场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二)不利因素

    1.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2.4万亿元投资计划已经基本完成,扩内需政策处于新旧转换阶段

    3.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对华贸易保护进一步加剧

    4.房地产业调控力度加大

  四 2011年工业经济增速预测

   (一)模型建立

    1.VAR模型

    2.SARIMA模型

   (二)预测结果

   (三)进一步分析

    1.消费将出现一定幅度下滑

    2.投资增速将持平或略低于2010年下半年的水平

    3.工业制成品出口将出现震荡下滑

  五 政策建议

   1.调低工业增速预期

   2.加快技术改造

   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4.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B.4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稳定增加务农收入

  一 回顾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对2011年的展望

   (一)粮食连续7年增产、总产创新高

   (二)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三)2010年农民收入来源与构成的变动情况

    1.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比2009年大幅增加

    2.2010年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量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仍保持较高水平

    3.财产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略有下降

    4.转移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大幅度下降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五)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

   (六)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七)2011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的展望

    1.粮食产量有望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粮食价格总水平上涨比上年减缓

    2.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

  二 形成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务农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一)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

    1.物化成本上涨明显

    2.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3.人工成本逐年增加

   (二)消费者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粮食供给的压力加大

    1.高价值产品消费和生产的增长

    2.多种因素导致农产品供给的压力加大

   (三)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规模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做到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

    1.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体系

    2.农业补贴政策应做适当调整,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例如对规模生产的种粮农户加大补贴力度

    3.推进旨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规模经营的土地制度变革

    4.夯实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

    5.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

    6.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7.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作为机制完善的重点,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减少务农劳动者、经营者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包括购买成本和销售成本)

 B.5 2010年中国财政运行回顾与2011年需面对的几个财税问题

  一 2010年中国财政运行情况回顾

  二 2011年中国财政政策选择

  三 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与税制改革*

   (一)收入分配问题主要缘于调节手段不足

   (二)当务之急是构建新的调节机制和渠道

   (三)打造功能齐全的现代税制体系

  四 宏观税负与减税*

  五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增值税扩围改革*

   (一)增值税扩围

   (二)增值税扩围的三个障碍

  六 环境税收体系的构建

  七 财政体制改革与地方债的出路

   (一)财政体制改革

   (二)地方债的出路

 B.6 资本市场运行:2010年分析与2011年展望

  一 2010年股票市场运行分析

   (一)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大幅增加

   (二)二级市场呈现结构分化特征

   (三)创新市场与产品开局良好

  二 2010年债券市场运行分析

   (一)债券一级市场状况

   (二)债券二级市场状况

  三 2011年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一)2011年股票市场展望

    1.货币政策走向

    2.与货币政策有关的是物价

    3.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楼市的走势

    4.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步伐及其他国际因素

   (二)2011年债券市场展望

 B.7 我国外贸顺差与外部不平衡关系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我国贸易顺差趋势概述

   (一)我国外贸顺差商品结构分析

   (二)我国外贸顺差贸易方式分析

   (三)我国贸易顺差的国别分析

  四 我国贸易顺差被炒作、被高估的分析

   (一)贸易顺差不等于经常项目顺差

   (二)通过FDI承接全球产业转移

   (三)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全球产业分工

   (四)巨大的统计误差

  五 结论

 B.8 总量持续增长 结构调整优化

  一 2010年我国吸收外资和全球直接投资概况

   (一)我国吸收外资数额大幅增长

   (二)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小幅回升,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占比达到53%

   (三)中国仍为最大的发展中东道国

   (四)我国投资来源国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二 外资投资领域和结构的变化

   (一)外商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外资制造业继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三)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

   (四)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再创新高

  三 我国吸引外资将继续增长

   (一)全球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化的大趋势

   (二)我国扩大利用外资仍有空间

   (三)制造业利用外资有望继续实现增长

   (四)服务业将成为我国扩大利用外资的重要领域

  四 完善体制机制,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金

   (一)总体上转向“中性”外资政策

   (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资金合理跨境配置

    1.理顺价格关系

    2.深化企业改革

    3.平等对待市场主体

    4.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

 B.9 就业形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

  一 就业形势对经济增长潜力的影响

  二 劳动力供求变化趋势

  三 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含义

  四 就业关注点的转变

  五 结语

 B.10 低碳经济转型与低碳城市建设

  一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二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

  三 低碳经济转型与城市的责任

  四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1.解决交通拥堵与低效问题

   2.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3.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五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1.局部尝试型

   2.特色产业型

   3.系统规划型

   4.低碳经济试点区

 摘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抓住战略机遇期的关键(代前言二)

2010年中国经济表现平稳,呈现增长趋稳、就业增加、结构改善的特征,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尽管2011年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国际环境总的趋势和潮流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整体经济呈现长期向好的趋势,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较多,因此面对通货膨胀及房价压力,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调控,预计2011年我国GDP增长速度为9.6%左右,增速比上年有所回落。当前既要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抑制通胀的关系,也要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在较高水平和增加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实现的首要目标。2011年国家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工业经济调控政策的重点,中国工业可能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全年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不是保增长,而是防通胀,同时还要防止以收入分配矛盾为代表的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化。资本市场运行将受物价等因素波动影响,一方面物价上涨及负利率有利于资源类股价的上涨,但另一方面物价的上行会导致金融政策的收缩,对股价走势产生抑制作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复杂,在出现“民工荒”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国建筑能耗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经济的低碳化转型压力凸显。2010年我国贸易顺差继续下降,但对外贸易依然继续发展。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远高于全球增速。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日本大地震,北非、西亚一些国家的乱象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加剧等,增加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在世界市场中份额的增加不可逆转。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一一年三月五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刘树成:《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60年——繁荣与稳定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刘树成:《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特点与“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分析》,《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魏后凯:《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010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题组:《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经济振兴》,2010年8月18日《中国证券报》。

金碚:《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工业化形势》,2009年6月22日《人民日报》理论版。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 ~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吕政、曹建海:《竞争总是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原磊:《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并购行为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经济学》2005年第2期。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2010年第9期。

财政部:《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2011年3月19日《中国财经报》。

高培勇:《减税须从认清政府收入格局做起》,2011年1月11日《中国财经报》。

高培勇:《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重在建机制增渠道》,2010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

高培勇:《增值税扩围的意义与障碍》,《数字商业时代》2011年第2期。

肖捷:《走出宏观税负的误区》,《中国改革》2010年第10期。

巴曙松、吴博、朱元倩,2007:《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及对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国际金融研究》第4期。

高铁梅、康书隆,2006:《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动态分析》,《世界经济》第4期。

谷宇、高铁梅,2007:《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世界经济》第10期。

何帆、张明,2007:《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财贸经济》第5期。

贺力平,2008:《人民币汇率与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金融研究》第3期。

黄志刚,2009:《外国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汇率》,《世界经济》第4期。

隆国强,2006:《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国际贸易》第9期。

卢万青,2010:《我国外贸失衡动因与国际分工走向判别》,《改革》第11期。

裴长洪,2008:《正确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国际贸易》第4期。

蒲华林、张捷,2007:《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世界经济研究》第2期。

沈国兵,2004:《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南开经济研究》第6期。

王允贵,2003:《外商直接投资、外汇收支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压力》,《管理世界》第11期。

张斌、何帆,2006:《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经济研究》第5期。

张岭松,2008:《跨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贸易顺差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第7期。

Alexander,S.,1952,“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IMF Staff Papers,pp.263-278.

Athukorala,P. and N. Yamashita,2009,“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 and Sino-US Trade Relations”,China &World Economy,Vol. 17,No. 3,pp. 39-56.

Benge,M. and G. Wells,2002,“Growth and the Current Account in a Small Open Economy”,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Vol. 33,No. 2,pp. 152-165.

Brainard,S. L. and D. M. Cutler,1993,“Sectorial Shifts and Cyclical Unemployment Reconsidered”,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08,No. 1,pp. 219-243.

Burke,J.,2000,“U.S. Investment in China Worsens Trade Deficit”,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Briefing Paper,No. 93,pp. 1-12.

Dornbusch,R.,1983,“Real Interest Rates,Home Goods,and Optimal External Borrowing”,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1,No. 1,pp. 141-153.

Dunning,J. H.,1980,“Toward an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ome Empirical Tes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Vol. 11,No. 1,pp. 9-31.

Ethier,W. J.,1986,“The Multinational Firm The Multinational Firm”,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101,No. 4,pp. 805-834.

Fleming,J. M.,1962,“Domestic Financial Policies under Fixed and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Staff Paper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Vol. 9,No. 3,pp. 369-380.

Fung,K. C. and L. J. Lau,2003,“Adjusted Estimates of United States-China Bilateral Trade Balances:1995-2002”,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Vol. 14,pp. 489-496.

Greenwood,D. T.,1988,“A Comment o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Foundations of Institutionalist Thought’”,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Vol. 22,No. 1,pp. 249-251.

Helpman,E.,1984,“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92,No. 3,pp. 451-471.

Horstmann,I. J. and J. R. Markusen,1987,“Strategic Invest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 28,No. 1,pp. 109-121.

Kumar S.,2009,“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Export Demand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Vol. 2 No. 2,pp. 100-109.

Makin,A. J.,2007,“Does China’s Huge External Surplus Imply an Undervalued Renminbi?”,China &World Economy,Vol. 15,No. 3,pp. 89-102.

McKinnon,R. I.,2007,“The transfer problem in reducing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Vol. 29,pp. 669-675.

Mundell,R. A.,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47,No. 3,pp. 321-335.

Mundell,R. A.,1960,“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Adjustment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74,No. 2,pp. 227-257.

Obstfeld,M.,1982,“Aggregate Spending and the Terms of Trade:Is There a Laursen-Metzler Effect?”,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97,No. 2,pp. 251-270.

Obstfeld,M. and K. Rogoff,1995,“Exchange Rate Dynamics Redux”,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03,No. 3,pp. 624-660.

Rima,I. H.,2004,“China’s Trade Reform:Verdoorn’s Law Married to Adam Smith’s ‘Vent for Surplus’ Principle”,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Vol. 26,No. 4,pp. 729-744.

Robinson,J.,1936,“Banking Policy and the Exchanges”,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 3,No. 3,pp. 226-229.

Sachs,J.,1982,“The Current Account in the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Process”,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4,No. 2,pp. 147-159.

Vernon,R.,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80,No. 2,pp. 190-207.

Yanoa,M. and T. Honryo,2010,“Trade imbalances and harmonization of competition policie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conomics,Vol. 46,pp. 438-452.

UNCTAD,2010,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No. 2,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Geneva:19 January 2010.

江小涓:《服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江小涓:《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更均衡合理地融入全球经济》,《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

江小涓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和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江小涓主编《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人民出版社,2008。

联合国贸发会议网站:www.unctad.org。

清科研究中心:《2010年共476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创历史新高》,http://www.zero2ipogroup.com/research/reportdetails.aspx?r=b2574d0f-c2a3-4055-8376-30f570e303b6。

商务部:《外资动态》2011年相关各期。

世界贸易组织网站:www.wto.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www.mofcom.goc.cn。

胡蓉萍:《汇丰非常道:深耕中国村镇银行》,2011年1月15日《经济观察报》。

陈险峰:《台商大陆投资新趋势:向中西部转移金融业兴起》,http://www.ssipc.com.cn/web/news_show.asp?id=1054 & cateid=14。

刘叶林:《外资忙开店中资多元化 中外零售商“分道扬镳”》,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11-02/15/content_21929009.html。

都阳、陆旸(2011):《失业率的构成及其意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即将出版。

胡英(2009):《分城乡劳动年龄人口预测》,未发表的背景报告。

林毅夫(2006):《发展战略、人口与人口政策》,《21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11):《温故而知新:关于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比较》第51辑。

蔡昉、王美艳、曲玥(2009):《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中国工业经济》第8期。

Cai,Fang and Meiyan Wang(2010),Growth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in Transitio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 38,pp. 71-81.

Cai,Fang and Dewen Wang(2005),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Garnaut and Song(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Hayashi,Fumio and Edward C.Prescott(2002),The 1990s in Japan:A Lost Decade,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Vol.5,No.1,pp.206-235.

Kuijs,Louis(2009),China Through 2020–A Macroeconomic Scenario,World Bank China Office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 9.

Ranis,Gustav and Fei,John C. H.(1961),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51,No. 4,pp. 533-565.

Sinn,Hans-Werner and Frank Westermann(2001),Two Mezzogiornos,NBER Working Paper,No. 8125.

United Nations(2009),The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08 Revision,http://esa.un.org/unpp/.

Whalley,John and Xiliang Zhao(2010),The Contribution of Human Capital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No.16592.

潘家华、庄贵阳:《后哥本哈根时代中国低碳经济形势展望》,《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庄贵阳:《中国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王国倩、庄贵阳:《低碳经济的认识差异与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