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

代表制与国家治理图书

SSAPID:101-0239-3607-61
ISBN:978-7-5201-123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政治学论坛”之“代表制与国家治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精选文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编译局、北京市委党校、温岭市民主恳谈办公室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对代表制与国家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成就与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宋浩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编后记

 代表制的理论视野

  选举代表制、专家治国与后资本文明:哈贝马斯的历史政治学*

   一 选举代表制与专家治国

   二 哈贝马斯的历史政治学

   三 资本文明的危机诊断

   四 结语

  霍布斯论“代表”*

   一 国王和国会谁是人民的代表?

   二 国王为什么是人民的代表?

   三 克伦威尔是人民的代表吗?

   四 结语

 中国代表制的历史发展

  20世纪20年代章士钊对代议制的批评与改造方案*

   引言

   一 章士钊对代议制的批评

   二 改造方案之一:无首论

   三 改造方案之二:业治论

   四 改造方案之三:恢复科举制

   五 改造方案之四:规复科道制

   六 围绕章士钊代议制批评意见和改造方案的讨论

   六 结语

  普选与运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初建时的基层选举实践

   一 实行普选的基本条件

   二 选举运动的开展

   三 基层代表之选举

   四 普选与运动的相互推动

   五 结语:普选为何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

 中国代表制的制度建构

  体系绩效、治理现代化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 制度绩效与治理体系绩效

   二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性标志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 作为现代国家治理方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 作为国家治理过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五 结论:从制度绩效到体系绩效

  代表制、派出制与地方治理

   一 代表制与派出制:理论上的区隔与联系

    (一)区隔与分属

    (二)联系与连接

   二 两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派出工作机构的缘起、嬗变及比较

    (一)地区和街道之人大“缺位”

    (二)省级人大常委会派出工作机构之“地区人大”的演变

     1.初创时期(20世纪80年代)

     2.普遍设立和制度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

     3.收缩和改制时期(21世纪以来)

    (三)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常委会派出工作机构之“街道人大”的演变

     1.探索和初创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

     2.普遍设立和不断增加时期(21世纪初以来)

    (四)“地区人大”和“街道人大”嬗变的若干比较

   三 两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派出工作机构的体制、机制及比较

    (一)“地区人大”的体制和机制

    (二)“街道人大”的体制和机制

    (三)两级人大派出工作机构体制与机制的若干比较

     1.与其人大常委会的比较

     2.两级人大工委的相互比较

     3.综合比较

   四 代表制借助派出制:对地方治理的有限形塑

    (一)支撑、连接与维系:地方人大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二)对地方治理平衡化的形塑

    (三)对地方治理合法化的形塑

    (四)对地方治理理性化的形塑

    (五)形塑有限性及其弥补:地方人大派出制的问题和改革发展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建设研究*

   一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二 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的基本规范与运行要求

   三 完善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制度的几点思考

  村民代表制的起源与国家制度创新

   一 村民代表制度的起源:简单的回顾

    (一)中国村民代表制度的萌发:各类代表制的遗产

    (二)村民代表制度的雏形:扩大的村委会

    (三)村民代表制度的确立:缩小的村民会议

    (四)村民代表制度的完善:真实的代表机构

   二 从村民代表制看国家制度创新何以形成

  地方人大制度中执政党的权力实现方式

   一 党的执政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组成中的具体体现

    (一)党对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过程的实际领导

    (二)党在人大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的作用

    (三)党员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与人大代表构成

   二 党的领导在地方人大常设机构中的制度安排

    (一)党委书记兼任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源起与发展

    (二)党委书记兼任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机制

   三 党的组织在地方人大机构中的嵌入形式

    (一)人大党组的性质与功能

    (二)人大党组的作用发挥与地方人大制度的发展

   四 党管干部与地方人大任免权的行使落差

    (一)党管干部与地方人大任免权行使的范围交叉

    (二)党管干部与地方人大任免权行使中的制度协调

 中国代表制的当代实践

  测量中国的选举竞争:指标建构及其验证*

   接近度与两极竞争模式的测量

   多极模式下的多元指标

   测量中国地方人大选举竞争的主要问题

   建构测量中国地方人大代表选举竞争的指标

   指标验证与选择

   结论与讨论

  让人大代表履职更有效

   导论

   一 人大代表有效履职的难题

   二 诸种新尝试与温岭市人大代表工作站的产生与运行

    (一)温岭市人大代表工作站的建立过程

    (二)工作站运行的基本框架

   三 温岭市人大代表工作站提高代表履职有效性的途径

   四 温岭人大代表工作站提升代表履职有效性的经验分析

   结语

  参与式预算的模式:云南盐津案例*

   一 理解参与式预算:公民权力的视角

   二 参与式预算在中国的实践

   三 参与式预算的盐津模式分析

    (一)谁的改革:更高层级的政府平台

    (二)哪级预算:乡镇-适宜但较小的规模

    (三)参与预算中的什么:“财力总余额”

    (四)参与的组织结构:两级、三方平台

    (五)参与的流程:代表间接民主

    (六)代表怎么产生:村权和公民权

    (七)预算如何投票及决策什么:竞争村务并乡镇公共事务

    (八)谁控制过程:中立主持人

    (九)公民做什么:确定议题优先性和选举代表

    (十)参与的时间:节点性参与

   四 公民权力要素特征:从与巴西模式的比较中总结

   五 如何增进公民权力:盐津模式的制度讨论

  集体行动中的政治机会感知与运用:以华镇为例研究得到2012年度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SH041)及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项目(JBK141122)的资助。感谢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在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一 引言

   二 政治机会的选择

   三 政治机会的消减

   四 政治机会的工具化运用

   五 结论

  环境治理的监督机制:以地方人大和政协为观察视角*

   一 导论:谁来监督地方环境政策的执行?

   二 地方人大、政协的监督职能

   三 依靠中央的“尚方宝剑”

   四 依靠党的领导

   五 地方人大、政协中微弱的民间环保力量

   六 结论与讨论:为何不依靠地方民众?

 港台地区代议制实践

  论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议席的未来改革及其走向*

   一 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议席的由来和发展

   二 关于立法会功能界别议席的改革或存废之争

    (一)早期关于“两院制”的改革方案及其终结

    (二)普选情势下关于功能界别议席的存废之争

     1.废除功能界别议席论

     2.保留功能界别议席论

   三 未来处理立法会功能界别议席的理性选择:“保留+改造”

    (一)今后应继续保留功能界别议席的理据和意义

     1.继续保留功能界别议席的正当法理

     2.继续保留功能界别议席的现实意义

    (二)应在保留基础上加以“普选化”改造

     1.全港“一人一票”制方案

     2.全港“一人两票”制方案

   四 余论

  被党团政治绑架

   一 党团背景下的台湾“立法院”议事效率问题

   二 保障多数抑或尊重少数——党团协商的议事规则问题

   三 服从民意抑或服从党意——党团内部的意见整合问题

   四 密室政治抑或透明政治——党团协商的程序改革问题

 代议制的国别比较

  后发展国家法治社会构建的政治生态分析

   一 现代性、政治秩序与法治建设

   二 推进法治建设的方法及其特色

   三 法治社会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

   四 结论

  麻烦的半总统制:乌克兰总统与议会的关系

   一

   二

   三

    (一)1996年至2004年:库奇马时代

    (二)2004年至2010年:尤先科时代

    (三)2010年至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时代

    (四)2014年5月至今

   四

    (一)掌握权力的政治家出于自利动机违背或肆意改变政治体系的游戏规则

    (二)不成熟的政党体系带来的负面作用

    (三)乌克兰独特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政治学论坛』之『代表制与国家治理——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精选文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编译局、北京市委党校、温岭市民主恳谈办公室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对代表制与国家治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变迁、成就与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陈文、黄卫平、汪永成:《“组织(机构)吸纳”的现实运作——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程波辉:《对构建人大代表角色认同机制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程湘清:《人大监督制度和监督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崔英楠:《代表理论与代表组成结构问题分析》,《法学杂志》2012年第9期。

李步云主编《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与人大代表谈如何履行职责》,人民出版社,2004。

邱家军:《人大监督现状及前景——“监督法与人大监督的未来走向”研讨会综述》,《人大研究》2007年第3期。

杨志勇:《履职:步履坚定稳健——2003年至2007年地方人大代表工作回眸》,《中国人大》2008年第4期。

应奇主编《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2008。

张学明:《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建设的温岭路径——基于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的实证分析》,《人大研究》2011年第8期。

赵敏:《人大代表工作站:发展基层民意表达渠道的探索——基于温岭实践的分析》,《中共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

邹树彬、张旭光:《权益性参与的理性运作——对“月亮湾人大代表工作站”实践的考查》,《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周小梅:《关于人大代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人大研究》2003年第2期。

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Anthony H. Birch,Representation,New York:Macmillan Press Ltd.,1972.

Kevin J. O’Brien,“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Reform and Its Limits,Legislative Studies,” China Quarterly 13(2)(1988).

Kevin J.O’Brien,“Local People’s Congress and Governing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61(2009).

Young Nam Cho,Local People’s Congress in China: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Local Peoples Congress in China: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

何俊志:《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

林伯海:《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的分析与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Economy E. Lieberthal K,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孙柏瑛:《当代政府变革中的制度设计与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李景鹏:《关于行政权力的自律与他律》,《新视野》2002年第1期。

陈雪莲:《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改革的突破与局限——以杭州市“综合考评制”为个案》,《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

杨雪冬:《地方人大监督权的三种研究范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2期。

王润秋:《政协监督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理论导刊》2008年第12期。

何俊志:《谁代表与代表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分析》,《中国治理评论》2013年第2期。

何俊志:《中国地方人大的双重性质与发展逻辑》,《岭南学刊》2007年第3期。

何俊志:《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的理论演进》,《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张书林:《地方党委书记与人大主任应兼职还是分设》,《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6期。

陈家刚:《中国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新视野》2014年第1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理论与探索》2007年第2期。

崔英楠、崔皓旭:《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热点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徐永利、王维国:《人大行使监督职权途径问题研究述评》,《人大研究》2012年第10期。

杜启洪:《谈谈人大监督和政协监督的同和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汪中山:《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创新》,《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盛涛:《人大监督的性质及其完善途径》,《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9期。

周淑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制度精神与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冉冉:《“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5期。

冉冉:《中国环境政治中的政策框架特征与执行偏差》,《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

《梁从诫的十年和“自然之友”的十年》,《南方周末》2004年6月10日。

《张正祥:滇池守卫者》,《南方周末》2010年6月13日。

Cho,Young N.,“From ‘Rubber Stamps’ to ‘Iron Stamps’: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as Supervisory Powerhouses,” The China Quarterly 171(2002).

O’Brien,K.,“Chines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Legislative Embeddedness:Understanding Eearly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7(1)(1994).

O’Brien,K.,“Agents and Remonstrators:Role Accumulation by Chinese People’s Congress Deputies,” The China Quarterly 138(1994).

O’Brien Kevin,Laura M. Luehrmann,“Institutionalizing Chinese Legislatures:Trade-offs between Autonomy and Capacity,” Legislative Studies Quarterly 23(1)(1998).

Lieberthal K.,“China’s Governing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China Environment Series 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