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3

走向“最后关头”图书

Facing Japan: Chinese Politics and Japanese Imperialism, 1931-1937

SSAPID:101-0207-5285-58
ISBN:7-80190-224-6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年代排列,记述了1931年至卢沟桥事变之间日本入侵中国的事件和冲突,内容有:满州、上海和不抵抗;1934年南京的妥协政策和群众的抵抗浪潮等,讨论了日本问题对中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文库
作 者: 马俊亚
编 辑:宋培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满洲、上海和不抵抗

  不抵抗的背景:南京与日本(1927~1931年)

  中国的军事和政治的联合(1927~1931年)

  对不抵抗的挑战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的遗产

 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其反对者

  政府内部的政治困境

  东北的抵抗

  南京与抵货运动

  群众对不抵抗的反应

  邹韬奋与《生活》期刊

 第三章 北方的新危机:山海关、热河和《塘沽协定》

  对热河危机的反应

  长城抗战

  黄郛与《塘沽协定》

  对《塘沽协定》的反应

 第四章 《塘沽协定》与中国政治

  冯玉祥与民众抗日同盟军

  日本问题与南方政治

  塘沽与南京政权的政治结构

 第五章 1934年南京的妥协政策

  天羽主义

  关税和贸易问题

  与“满洲国”的通车通邮

  “攘外必先安内”的重申

 第六章 敌乎?友乎?

  中日亲善?

  关东军反对和平举措

  《何梅协定》与《秦土协定》

  《新生》事件

  危机的后果

  “蓝衣社”在华北

 第七章 直到和平无望

  南京的政治骚乱

  中日经济提携

  1935年11~12月的自治危机

  和平内阁

 第八章 群众的抵抗浪潮

  邹韬奋与全国救亡运动

  日本的态度变得强硬

  日本支持的华北走私

  国民党政治与抵抗问题(1936年)

  一连串的事件

  绥远事件

 第九章 走向冲突

  西安事变

  西安:没有回答的问题

  日本与西安事变

  战争

 结论

 译后记

 人名译名对照表

 鸣谢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会:《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四周年纪念册》,1937。

张群:《我与日本七十年》,台北:“中日关系研究会”,1980。

张放:《卢沟桥风云:宋哲元传》,台北:“近代中国杂志社”,1982。

张肖梅:《日本对沪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章乃器:《章乃器论文选》,上海:生活书店,1934。

章乃器:《激流集》,上海:生活书店,1934。

章乃器:《出狱前后》,汉口:上海杂志公司,1937。

章乃器:《民众基本论》,华盛顿特区:中文研究资料中心重印,1969。

张篷舟:《近五十年中国与日本(1932~1982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张严佛:《抗战前后军统特务在西北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64辑,第78~113页。

张樾亭:《七七事变前后我在宋哲元部的经历和见闻》,《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第74~82页。

常城、何建沙:《张学良与第二次国共合作》,《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4期,第195~209页。

赵承绶:《我参与阎锡山勾结日寇的活动情况》,《文史资料选辑》第54辑,第205~235页。

赵谨三:《察哈尔抗日实录》,上海:上海军学社,1933。

陈真、姚洛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4卷本,北京:三联书店,1957~1961。

陈纪滢:《记茅盾》,《传记文学》第39卷第1期(1981年7月),第78~86页。

陈崇桥:《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辽宁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第61~65页。

陈翰伯:《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燕京大学一二·九运动回忆片断》,《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61~66页。

陈兴唐、韩文昌:《“九一八”前后的冯玉祥将军》,《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110~115页。

陈红民:《九一八事变后的胡汉民》,《历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90~107页。

陈公博:《苦笑录——陈公博回忆录》(李锷、汪瑞炯、赵令扬编),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

陈恭澍:《蓝衣社内幕》,上海:国民新闻图书印刷公司,1943。

陈恭澍:《北国锄奸》,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陈鸣钟:《蒋介石解决“两广事变”的方针和策略》,《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第110~114页。

陈鸣钟:《“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淞沪停战协定”签字期间的蒋日关系》,《民国档案》1988年第2期,第86~100页。

陈鸣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至九一八事变前的蒋日关系》,《民国档案》1987年第1期,第91~99页。

陈伯达:《人民公敌蒋介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陈布雷:《陈布雷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

陈少校(陈凡的笔名):《黑网录》,香港:致诚出版社,1974。

陈少校(陈凡的笔名):《阎锡山之兴灭》,香港:致诚出版社,1972。

陈存恭:《从“两广事变”的和平解决探讨“安内攘外”政策》,《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上册,第435~476页。

郑仁佳:《胡愈之其人其事》,《传记文学》第48卷第4期(1986年5月),第123~128页。

郑灿辉、季鸿生、吴景平:《宋庆龄与抗日救亡运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齐协民:《宋哲元与冀察政权》,《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77年),第61~66页。

《吉鸿昌就义前后》,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周年专刊》,1936。

姜念东:《伪满洲国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江上清:《政海秘闻》,香港:致诚出版社,1966。

《蒋总统集》2卷,1960。

《蒋总统秘录:中日关系八十年之证言》15卷,台北:“中央日报社”,1977。

《蒋总统言论汇编》24卷本,台北:正中书局,1956。

乔家才:《海隅丛谈》,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

乔家才:《关山烟尘记》,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

乔家才:《戴笠和他的同志》,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

乔家才:《铁血精忠传:戴笠的故事》,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

乔家才:《为历史作证》,台北:中外图书出版社,1985。

解放日报社编《从九一八到七七》,新华书店,1947。

千家驹:《中国经济的挣扎》,《新中华》第4卷第13期(1936年7月10日),第109~116页。

钱芝生:《史量才被暗杀真相》,《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第153~161页。

钱小柏、雷群明编《韬奋与出版》,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前途》,上海:1933~1937。

简又文:《冯玉祥传》2卷,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

《知识》,上海:1936。

秦孝仪编《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8卷,台北,1978。

秦柳方:《回忆救国会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89辑,第67~85页。

《近代史研究》,北京,1980。

金刀:《记上海申报沧桑与史量才之死》(上、下),《春秋》(香港)第133~134期,1963年1月16日、2月1日,第2~3页,第20~21页。

秦德纯:《秦德纯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

金典戎:《我与冯玉祥的一段渊源》(2),《春秋》(香港)第12期(1958年1月1日),第11~13页。

《青年军人》,广州,1~33,1935。

丘国珍:《十九路军兴亡史》,香港:宇宙出版社,1969。

秋柳:《唐夫人拒受汪精卫赠金记》,《春秋》(香港)第89期(1961年3月16日),第5~6页。

《救国时报》,巴黎,1935~1937。

周佛海:《往矣集》,香港:合众出版社,1955。

周开庆:《抗战以前之中日关系》,台北:学生书局,1973。

周默秋:《华北五省经济与英日》,上海:现代国际社,1937。

周木齐:《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上海:一般书店,1941。

周天度编《救国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储安平:《中日问题与各家论见》,上海:新学书店,1931。

储荣邦:《蒋孝先被处决真相》,《文史资料选辑》第109辑(1987年),第95~96页。

局外人:《中央党部刺汪案的来踪去迹》,《春秋》(香港)第118期(1962年6月1日),第4~5页。

《传记文学》,台北,1962。

《春秋》,上海,1932~1933。

《春秋》,香港,1957~1964。

《春秋杂志》,台北,1964~1967。

重庆市档案馆编《“七君子”案件档案选》,《历史档案》1985年第3期,第69~79页。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3卷,第六编(副标题“傀儡组织”)4卷,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外交部编《中日问题真相》,南京:外交部,1933。

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经济年鉴:民国二十四年续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资料室编《西安事变时国民党驻洛阳办事处密电》,《历史档案》1986年第2期,第49~64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西安事变档案资料选辑》,《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第68~82,102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喜峰口战役中宋哲元致国民政府电报选》,《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第72~82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一·二八淞沪抗战史料选》,《历史档案》1984年第4期,第64~76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日本对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的态度》,《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第74~84页。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有关张群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期间中日交涉的一组史料》,《民国档案》1988年第2期,第19~44期。

《中国外交年鉴》,生活书店,1934。

中国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海关进口新税则之研究》,《中行月刊》第9卷第2期(1934),第1~20页。

《中流》,上海,1936~1937。

中国青年军人社编《反蒋运动史》,中国青年军人社,1934。

方靖:《六见蒋介石》,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冯玉祥:《煎饼:抗日与军食》,天津:时事研究社,1935。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香港:知识年代杂志社,197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冯玉祥与抗日同盟军》,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复兴月刊》,上海,1932~1937。

《汗血周刊》,上海,1933。

翰斯:《看!政学系》,香港:华年出版社,1947。

何镜华编《双十二与民族革命》,香港:时代书店,1941。

何香凝:《何香凝为营救七君子致宋子文孙科函》,《历史档案》1982年第3期,第58~59。

何北衡:《一九三六年成都事件》,《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22~130页。

《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石家庄,第3、6、7、8、9辑。

侯雄飞:《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原因新探》,《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16~30页。

西北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西安地质学院中共党史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编《西安事变资料选辑》,西安:未刊稿,1979。

惜微:《日本朝野对于我国棉麦借款等措施之态度》,《外交月报》第3卷第5期(1933年11月15日),第185~205页。

向心堂:《签订“塘沽协定”的前前后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1985年),第45~58页。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21~71页。

谢居三:《上海救国会七君子被捕案轶闻》,《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第63~74页。

辛质:《长城察北的抗战》,上海:黑白丛书社,1937。

《新知识》,上海,1936。

《新中华》,上海,1933~1937。

《新认识》,上海,1936。

辛公显:《七七事变前天津便衣队暴乱真相》,《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79年),第33~50页。

《新社会半月刊》,上海,1931~1933。

《新生周刊》,上海,1934~1935。

熊倬云:《一九三六年成都大川饭店事件内幕》,《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84年),第82~92页。

熊月之:《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徐铸成:《李思浩生前谈从政始末》,《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22辑(1978),第145~192页。

徐铸成:《杜月笙正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徐淑希:《日本增兵华北问题》,《外交评论》第6卷第4期(1936年5月),第10~23页。

许德珩:《中日关系及其现状》,重庆:重庆文化教育馆,193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3卷,香港:中华书局,1983。

胡子婴:《七君子狱中反诱降斗争》,《文史资料选辑》第82辑(1985年),第87~96页。

胡子婴:《回忆宋庆龄在救国会时期二三事》,《文史资料选辑》第95辑(1985),第73~77页。

《华年周刊》,上海,1933。

南开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组编《华北事变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黄兆栋:《中国存亡问题》,广州:永兴印务局,1937。

黄杰:《长城作战日记》,1983。

黄逸之:《邹韬奋》,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黄绍竑:《五十回忆》,香港:云风出版社,1969。

黄炎培:《八十年来》,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黄元起等编《中国现代史》2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洪育沂:《1931~1939年国际关系史》,北京:三联书店,1980。

“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982。

易显石等:《九一八事变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翊勋:《蒋党真相》,北京:三联书店,1955。

任觉五:《抗战前中日间成都事件的经过》,见沈觐鼎等编《百年来中日关系论文集》,第199~205页。

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容斋等:《金陵旧梦》,香港:致诚出版社,1963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1928~1937年)》2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康泽:《复兴社的缘起》,《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第133~150页。

康泽:《我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的一段经历》,《文史资料选辑》第71辑,第18~22页。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台北,1953。

戈定远:《二十九军和冀察政权》,《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34~44页。

顾祝同:《西安事变忆往》,《传记文学》第40卷第2期(1982年2月),第30~35页。

关玉衡:《中村事件始末》,《文史资料选辑》第76辑,第80~90页。

孔祥熙:《西安事变回忆录》,《春秋》(香港)第40~43期(1959年3月1日、16日、4月1日、16日)。

国新社编《沦陷七周年的东北》,生活书店,1938。

郭大钧:《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国民政府对日本政策的演变》,《历史研究》1984年第6期,第128~146页。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

郭增恺:《一个历史问题的交代》,见存萃学社编《为第二次国共合作铺平道路的西安事变与张学良》,第191~308页。

郭桐:《蒋介石秘录之秘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78。

《国闻周报》,天津、上海,1931~1937。

蓝天照:《华北五省的经济地位及日本的企图》,《外交评论》第6卷第2期(1936年3月),第65~76页。

李启华:《一九三五年至抗战爆发前后党领导下的天津学生救国运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1980年),第27~36页。

李晋:《冯玉祥下山与义勇军解体》,《春秋》(香港)第143期(1963年6月16日),第18~20页。

李晋:《从所谓七君子谈到救国会》,《春秋》(香港)第144期(1963年7月1日),第5~6页。

李金州:《西安事变亲历记》,第2版,台北:传记文学社,1982。

李静之:《“两广事变”的性质初探》,《历史档案》1985年第2期,第117~126页。

李新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4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李华生:《张家口抗日同盟军事变的前前后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1981年),第1~39页。

李义彬:《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政策的变化》,《民国档案》1989年第1期,第92~106页。

李良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特点》,《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1~2期,第18~21页、16~19页。

李芦洲:《国民政府的政绩》,上海:中央书局,1934。

《历史档案》,北京。

《历史研究》,北京。

李守东:《救国无罪七君子事件》,时代文学社,1937。

李宗仁:《李总司令最近演讲集》,广州:培英印务局,1935。

黎东方:《蒋介石序传》,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李文杰:《回忆上海律师界为“七君子”案进行辩护的斗争》,《文史资料选辑》第73辑,第183~191页。

李云峰:《西安事变史实》,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李云汉:《九一八事变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77。

李云汉:《中国现代史论和史料》3卷,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

李云汉:《冯玉祥察省抗日事件始末——二十二年五月至八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辑(1971年6月),第297~312页。

李云汉:《西安事变始末之研究》,台北:“近代中国出版”,1982。

李云汉:《抗战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救国运动》,1977。

李云汉:《宋哲元与七七抗战》,台北:传记文学社,1978。

李云汉:《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台北:正中书局,1982。

梁敬 :《秦土协定》,见李云汉编《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474~503页。

:《九一八事变史述》,台北:世界书局,1964年。

:《华北停战秘幕与塘沽协定真相》,《传记文学》第10卷第6期(1967年6月),第19~29页。

:《日本侵略华北史述》,台北:传记文学社,1984。

:《日本侵略华北史述》,《传记文学》第10卷第5期(1967年5月),第6~16页。

:《所谓何梅协定》,见李云汉编《抗战前华北政局史料》,第390~427页。

梁弓藏:《同路人的悲剧》,台北:光华出版社,1961。

廖铁军:《塘沽协定后(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六)的华北局势》,台北:“精神文武供应”(音),1977。

廖永武:《一二·九运动在天津》,《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1980年),第1~26页。

林柏生:《对日的两条路线:读徐道邻“中日关系的检讨书”书后》,上海《中华日报》,1935。

刘健群:《复兴中国革命之路》,中国文化学会,1934。

刘健群:《银河忆往》,台北:传记文学社,1966。

刘景岳:《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1982年),第54~92页。

刘惠吾、刘学照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刘廷芳:《记两广六一事变未曾公开的一段内幕》,《传记文学》第50卷第2期(1987年2月),第21~25页。

刘映元:《李守信投敌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63辑,第53~61页。

中华民国外交问题研究会编《卢沟桥事变前后的中日外交关系》,1966。

陆工、陆诒:《“七君子”受审旁听记》,《文史资料选辑》第73辑,第192~198页。

卢明辉:《蒙古“自治运动”始末》,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孟恒昌:《古北口抗战纪实》,《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1982年),第132~148页。

李新、孙思白编《民国人物传》4卷,北京:中华书局,1978~1984。

《民国档案》,南京。

《民族战线》,天津,1935。

《民族杂志》,上海,1933~1935。

穆欣:《吉鸿昌将军》,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穆欣编《邹韬奋》,香港:三联书店,1959。

白苇:《论“中日经济提携”》,《东方杂志》第32卷第8期(1935年4月16日),第29~44页。

潘玉书:《张自忠访日经过记闻》,《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第93~101页。

毕云程:《韬奋和生活书店》,《文史资料选辑》第23辑,第21~34页。

平章:《章乃器不肯认错》,《春秋》(香港)第26期(1958年8月1日),第9~11页。

平凡:《中央党部刺汪案内情补述》,(香港)《春秋》第120期(1962年7月1日),第17~18页。

《三民主义月刊》,广州,1933~1936。

沙千里:《七人之狱》,上海:生活书店,1938。

沙千里:《回忆救国会的七人案件》,《文史资料选辑》第89辑,第1~46页。

《上海救国会大事记》,《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第87~90页。

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上海市年鉴》,上海,1935、1937。

《上海党声》,上海,1935~1937。

上海韬奋纪念馆编《韬奋的道路》,香港:三联书店,1978。

邵力子:《西安事变追忆》,《文史资料选辑》第109辑(1987年),第67~78页。

《社会新闻》,上海,1932~1937。

沈家五:《试论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第124~128页。

沈觐鼎:《百年来中日关系论文集》,台北,1968。

沈钧儒等:《团结御侮的几个条件与最低要求》,1936。

沈亦云:《亦云回忆》,台北:传记文学社,1968。

《申报》,上海,1931~1937。

申报年鉴社:《申报年鉴》,上海,1933~1936。

《申报月刊》,上海,1932~1935。

申伯纯:《西安事变纪实》,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沈叔羊:《爱国老人沈钧儒》,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沈思:《政府抗敌的准备》,上海:准备书局,1937。

沈醉:《我所知道的戴笠》,见沈醉、文强《戴笠其人》,第1~176页。

沈醉:《杨杏佛、史量才被暗杀的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37辑,第165~171页。

沈醉,郭旭:《我们所知道的郑介民》,《文史资料选辑》第90辑,第147~177页。

沈醉、文强:《戴笠其人》,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

沈予:《日本东方会议和田中义一内阁对华政策》,《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1期,第273~291页。

沈云龙:《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上海学生请愿潮》,《传记文学》第30卷第4期(1977年4月),第55~62页。

沈云龙:《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2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沈云龙:《塘沽协定后之东北通邮交涉》,未刊稿,1968。

沈云龙:《塘沽协定后的所谓“北平会谈”》,《传记文学》第11卷第1~2期(1967年7~8月),第51~57页、49~52页。

《生活周刊》,上海,1931~1933。

《生活知识》,上海,1935~1936。

《生活星期刊》,上海,1936。

《世界知识》,上海,1934~1937。

世界知识社编《中日问题讲话》,上海:生活书店,1936。

施佛陀:《豫鄂皖剿匪收复金家寨之经过》,《春秋》(台北)第7卷第2期(1967年8月1日),第16~19页。

史良:《我的生活道路》(上、下),《人物》1983年第5~6期,第23~33、76~90页。

史民:《卢沟桥事变秘史》,香港:时代出版社。

《时事新报》,上海,1931~1937。

时事问题研究社编《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内政治形势的演变》,抗战书店,1941。

《时事月报》,南京,1931~1933。

《时代公论》,南京,1932~1935。

时代文献社编《救国无罪七君子事件》,时代文献社,1937。

司马桑敦等:《张老帅与张小帅》,台北:传记文学社,1984。

孙湘德、宋景宪编《宋故上将哲元将军遗集》2卷,台北:传记文学社,1985。

孙晓村:《回忆冯玉祥将军对救国会的支持》,《文史资料选辑》第89辑,第47~50页。

孙思白:《九一八与一二·九学生运动比较研究》,《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第119~136页。

孙敦桓:《一二·九运动在清华》,《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14~34页。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北京:新华书店,1952。

《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上海:文化美术图书公司,1932。

《大众生活》,上海,1935~1936。

《大公报》,天津、上海,1931~1937。

戴笠:《政治真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1938。

唐人(严庆澍的笔名):《金陵春梦》,香港:杨镛,1975。

唐人(严庆澍的笔名):《十年内战》,香港:杨镛,1975。

唐良雄:《戴笠传》,台北:传记文学社,1982。

唐德刚:《西安事变六一事变五十年周年》,《传记文学》第50卷第2期(1987年2月),第26~31页。

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4。

陶希圣:《激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社,1964。

德穆楚克栋鲁普:《抗战前我勾结日寇的罪恶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63辑,第4~52页。

邓文仪:《西安事变与中国命运》,《传记文学》第32卷第2~3期(1978年2~3月),第73~78、89~96页。

邓文仪:《冒险犯难记》,台北:学生书局,1973年。

邓元忠:《民族复兴运动在民国史中的意义》,见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华民国建国史讨论集》第3卷,台北:正中书局,1981,第224~252页。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台北:世界出版社,1984。

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初稿》(1~4),《传记文学》第39卷第4、6期(1981年10、12月)、第40卷第1、6期(1982年1、6月),第65~69、91~97、81~88、103~109页。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第2、12~14、16、19~21、24、30~33、39~42辑。

《挺进》,福建,1933。

丁贤俊、闻少华:《一个投降派的典型汪精卫》,《历史研究》1976年第4期,第38~46页。

丁日初、杜恂诚:《虞洽卿简论》,《历史研究》1981年第3期,第145~161页。

蔡廷锴:《十九路军抗日经过及蒋中正消灭该军真相》。

蔡廷锴:《蔡廷锴自传》,香港:自由旬刊社,1946。

曾扩情:《何梅协定前复兴社在华北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131~146页。

邹韬奋:《展望》,1937。

邹韬奋:《经历》,上海:韬奋出版社,1937。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延安:韬奋书店,1946。

邹韬奋:《漫笔》,1933。

邹韬奋:《萍踪寄语》,上海:生活书店,1935。

邹韬奋:《坦白集》,上海,1936。

邹韬奋:《邹韬奋言论集》,1937。

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室编《邹韬奋年谱》,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

崔万秋:《日本广田外交与中国》(1~3),《传记文学》第41卷第4~6期(1982年10~12月),第126~134、109~118、121~131页。

杜重远:《狱中杂感》,广州,1938。

《独立评论》,北平,1932~1937。

杜聿明、郑洞国、覃异之:《古北口抗战纪要》,《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86~101页。

杜聿明、覃异之:《塘沽协定签订后中央军在华北的几件事》,《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第114~118页。

《东方杂志》,上海,1932~1937。

董显光:《蒋介石》,上海,1947。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丛》,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外交评论》,南京,1934~1937。

《外交月报》,北平,1932~1936。

汪精卫:《救亡图存之方针》,《东方杂志》第32卷第1期(1935年1月),第5~11页。

汪精卫:《汪精卫先生最近之言论》,上海:中华日报馆,1937。

汪精卫:《救亡要义与青年责任》,见储安平编《中日问题与各家论见》。

王觉源:《中国党派史》,台北:正中书局,1983。

王顺生、杨大纬:《福建事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王培槐:《革命的宝剑》,伟黄社,1936。

王仕任:《我所知道的日寇策划冀察山东独立的阴谋活动片断》,《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77年),第61~68页。

王铁汉:《东北军事史略》,台北:传记文学社,1972。

王造时:《王造时自述》,《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5辑,第98~139页。

王益:《一九三五年德国对“调解”中日关系的态度》,《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5期,第180~187页。

王禹廷:《西安事变酿成巨祸》,22部分,《传记文学》第47卷第12期(1985年12月)至51卷第3期(1987年9月)。

王芸生、曹谷冰:《1926至1949年的旧大公报》(上、下),《文史资料选辑》第26~27辑,第208~277页、201~272页。

魏大铭:《评述戴雨农先生的事功》,《传记文学》第38卷第2~4期(1981年2~4月),第40~45、47~54、94~100页。

文强:《孙殿英投敌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64辑,第114~16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北京:中国文史资料出版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台北:综合图书公司,1973年。

吴相湘:《王宠惠是蜚声国际法学家》,《传记文学》第44卷第1期(1984年1月),第27~44页。

吴永在:《中国各方对于塘沽休战协定意见与批评》,《外交月报》第2卷第6期(1933年6月15日),第205~228页。

杨明元:《陶行知二十六国行》,《上海文史资料选编》第45辑(1984年),第84~97页。

杨述:《记一二·九》,北京:北京出版社,1960。

姚崧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2卷,台北:传记文学社,1982。

岩英:《东北义勇军战史》,香港:宇宙出版社,1963。

右军:《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香港:春秋出版社,1971。

《榆关抗日战史》,中国国际宣传社,1934。

于伟:《三年来东北义勇军斗争的总检阅》,《东方杂志》第32卷第6期(1935年3月16日),第55~60页。

元仁山:《东北义勇军》,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云南省档案馆编:《两广“六一”事变前龙云与蒋介石等来往函电选》,《历史档案》1987年第1期,第68~79页。

《永生》,上海,1936。

Aben,Hallet. My life in China,1926~1941. 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43.

Aben,Hallet.Reconquest:Its Results and Responsibilities.New York:Doubleday and Company,1946.

Aisin-Gioro Pu Yi. From Emperor to Citizen:The Autobiography of Aisin-Gioro Pu Yi. W.J.F.Jenner,tr.2 vols.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64.

Bamba,Nobuya. Japanese Diplomacy in a Dilemma:New Light on Japan’s China Policy,1924~1929.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72.

Barnhart,Michael A.“Japanese Intelligence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BestCase’ Analysis”,in Ernest R.May,ed.,Knowing One’s Enemies:Intelligence Assessment before the Two World War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p.424~455.

Bate,Don. Wang Ching-wei:Puppet or Patriot. Chicago:Ralph Fletcher Seymour,1941.

Bedeski,Robert. State-Building in Modern China:The Kuomintang in the Prewar Period. Berkeley: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

Bertram,James M. First Act in China:The Story of the Sian Mutiny.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38.

Bison,T.A. Japan in China. New York:Mac Millan,1938.

Bloch,Kurt. German Interests and Policies in the Far East. NewYork: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40.

Boorman,Howard L.,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5vol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1979.

Borg,Doroth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 of 1933~1938.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Borg,Dorothy and Shumpei Okamoto,eds. 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 Relations,1931~1941.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Boyle,John Hunter. China and Japan at War,1937~1945:The Politics of Collabora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Brackman,Arnold C. The Other Nuremberg:The Untold Story of the Tokyo War Crimes Trials. 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1987.

Buck,David D. Urban Change in China:Politics and Development in Tsinan,Shantung,1890~1949.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Bunker,Gerald E. The Peace Conspiracy:Wang Ching-wei and the China War,1937~1941.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Burns,Richard Dean,and Edward M. Bennett,eds. Diplomatsin Crises:United States-Chinese-Japanese Relations,1919~1941. Santa Barbara,Calif.:ABC-Clio Press,1974.

Bsuh,Richard C.“Industry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Lower Yangtze Cotton Mill Owners,1927~1937”,Ph.D.diss.,Columbia University,1978.

Bsuh,Richard C. The Politics of Cotton Textiles in Kuomingang China,1927~1937. 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82.

Chan,Anthony B. Arming the Chinese:The Western Armaments Tradein Warlord China,1920~1928.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Columbia Press,1982.

Chan,F. Gilbert,ed. China at the Crossroads:Nationalists andCommunists,1927~1949. Bouder,Colorado:Westview,1980.

Chang,Carsun. The Third Force in China. New York:Bookman Associate,1952.

Chang,Kia-ngau. China’s Struggle for Railway Development. NewYork:John Day,1943.

Chang Kuo-t’ao.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1928~1938,vol.2 of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ng Kuo-t’ao. Lawrence: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72.

Chang,Maria Hsia. The Chinese Blue Shirt Society:Fascism and Developmental Nationalism. Berkeley: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of California,Berkeley,1985.

Chang,Maria Hsia.“Fascism and Modern China”,China Quarterly,no.79(September 1979),pp.553~567.

Chang,Yu-fa.“The Shantung Battlefield duri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vol.21,no.2(Winter 1987~1988),pp.3~65.

Chiang,Kai-shek. China’s Destiny and Chinese Economic Theory. New York:Roy Publishers,1947.

Chiang,Kai-shek. The Collected Wartime Messages of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1937~1945. New York:Kraus Reprint Co.,1969.

Chiang,Kai-shek. Soviet Russia in China:A Summing-Up at Seventy. London:George G.Harrap,1957.

Chiang,Kai-shek and Madame Chiang Kai-shek. General Chiang Kai-shek:The Account ofthe Fortnight in Sian when the Fate of China Hung in the Balance. Garden City:Doubleday,Doran and Co.,1937.

Chiang Kai-shek,His Life and Times. Chun-ming Chang,tr. An abridg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蒋介石秘录》.New York:St.John’s University Press,1981.

Chiang,Monlin. Tides from the Wes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7.

Ch’ien,Tuan-sheng.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China,1912~1949.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0.

China Critic,The. Shanghai,1931~1937.

China Forum. Shanghai,1932~1934.

China Quarterly. Shanghai,1935~1937.

China Today. New York,1934~1937.

China Weekly Review. Shanghai,1931~1937.

China Year Book. Shanghai:North-China Daily News and Herald,1928~1936.

Chinese Oral History Project.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Microfilming Corporation of New York,1975.

Clubb,O.Edmund.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Coble,Parks.M.,Jr.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 Cambridge: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1980.

Coox,Alvin D. Nomonhan:Japan Against Russia,1939.2 vol.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Coox,Alvin D. and Hilary Conroy,eds. China and Japan:A Search for Balance sinceWorld War I. Santa Barbara,Calif.:ABC-Clio,1978.

Crowley,James B. Japan’s Quest for Autonomy:National Securityand Foreign Policy,1930~1938.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66.

Doenecke,Justus D. When the Wicked Rise:Ameri-can Opinion-Makers and the Manchurian Crisis of 1931~1933. Lewisburg:Bick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

Eastman,Lloyd E. The Abortive Revolution: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1927~1937.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Eastman,Lloyd E.“Fascism and Modern China:A Rejoinder,” China Quarterly,no.80(December 1979),pp.838~842.

Eastman,Lloyd E.“The Nanjing Decade,1927~1937,” in his China under NationalistRule:Two Essays. Urbana,Illinois:Center for Studies,University of Illinois,1983.

Eastman,Lloyd E.“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Blue Shirts’:A Review Article”,Republican China,vol.13,no.1(November 1987),pp.25~48.

Elmquist,Paul O.“The Sino-Japanese Undeclared War of 1932 at Shanghai”,in Papers on China,vol.5(May 1951).Cambridge:Regional Studies Seminar,Harvard University,pp.39~74.

Endicott,Stephen L. Diplomacy and Enterprise:British China Policy,1933~1937.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75.

Fairbank,John K. Chinabound A Fifty-Year Memoir.New York:Harper and Row,1982.

Far Eastern Survey. New York,1932~1937.

Fox,John P. Germany and the Far Eastern Crisis,1931~1938:AStudy in Diplomacy and Ideolog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Freyn,Hubert. Prelude to War:The Chinese Student Rebellion of1935~1936. Shanghai:China Journal Publishing Company,1939.

Fung,Edmund S.K.“Anti-Imperialism and the Left Guomindang”,ModernChina,vol.11,no.1(January 1985),pp.39~76.

Furth,Charlotte. Ting Wen-chiang:Science and China’s New Culture. 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Graver,John W.“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United Front:The Comintern and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e China Quarterly,no.113(March 1988),pp.29~59.

Ger,Kai-hwa.“Unification versus Resistance:China’s Reaction to Japanese Aggression,1931~1937.” Ph.D.diss.,University of New Mexico,1975.

Gewurtz,Margo S. Between America and Russia:Chinese Student Radicalism and the Travel Books of Tsou T’ao-fen,1933~1937. Toronto:Joint Centre on Modern East Asia,University of Toronto-York University,1975.

Gewurtz,Margo S.“Social Reality and Educational Reform:The Case of the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17~1927”,Modern China,vol.4,no.2(April 1978),pp.157~180.

Gewurtz,Margo S.“Tsou T’ao-fen:The Sheng-Huo Years,1925~1933”,Ph.D.diss.,Cornell University,1972.

Gibson,Michael R.“Chiang Kai-shek’s Central Army,1924~1938”,Ph.D.diss.,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1985.

Gillin,Donald G. Warlord: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1911~1949.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Godley,Shirley.“W. Cameron Forbes and the America Mission to China(1935)”,in Papers on China,vol.14(May 1960),Cambridge:Regional Studies Seminar,Harvard University,pp.87~109.

Grieder,Jerome B.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7~1937.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Hane,Mikiso,ed. and tr. Emperor Hirohito and His Chief Aide-de-camp:The Honjō Diary,1933~1936.Tokyo:University of TokyoPress,1982.

Hata Ikuhiko.“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1937”,in James W.Morley,ed.,The China Quagmire,pp.243~286.

Ho,Lien.“The Reminiscences of Ho Lien”,Columbia University,East Asian Institute,Oral History Project,1967. Microfilmed in 1975.

Hornbeck,Stanley. Papers,at 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and Peace. Boxes 82,83,336,337.

Hsi,Angela N.S.“Socialist Reform and the Fukien Rebellion,1932~34”,Journal of Asian History,vol.11,no.1(1977),pp.1~25.

Hsiang,Liang-lin. 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1864~1949. Cambridge: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1974.

Hsu,Shu-hsi. How the Far Eastern War Began.Shanghai:Kelly and Walsh,1938.

Hsu,Shu-hsi. The North-China Problem. Shanghai:Kelly and Walsh,1937.

Hu,Shih.“If We Are Forced to War”,Asia,vol.36,no.6(June 1936),p.379.

Hunter,Janet E. Concise Dictionary of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Hutchings,Graham.“A Province at War:Guangxi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Conflict,1937~1945”,The China Quarterly,no.108(December 1986),pp.652~679.

Inlow,Burke.“Japanese ‘Special Trade’ in North China,1935~1937”,Far Eastern Quarterly,vol.6,no.2(February 1947),pp.139~167.

Inlow,Burke.“Chang Hsueh-liang and the Japanese”,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0,no.1(November 1960),pp.33~43.

Inlow,Burke.“Japanese Aggression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1931~1949”,inJohn K.Fairbank and Albert Feuerwerker,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China,vol.13: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parts 2.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pp.492~546.

Inlow,Burke,ed. The Chinese and the Japanese: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Interaction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Isaacs,Harold. Re-Encounters in China:Notes of a Journey in a Time Capsule. Armonk,N.Y.:M.E.Sharpe,1985.

Isaacs,Harold,ed. Five Years of Kuomintang Reaction. A special editionof China Forum,vol.1,no.11~13(May,1932).

Ishii,Osamu.“Cotton-Textile Diplomacy:Japan,Great Britain,and the United States,1930~1936”,Ph.D.diss. Rutgers University,1977.

Israel,John. The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1927~1937:A Bibliographical Essay Based on the Resources of the Hoover Institution. Stanford:Hoover Institution,1959.

Israel,John. Student Nationalism in China,1927~1937.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Israel,John and Donald W.Klein. Rebels and Bureaucrats:China’s December 9e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馬場明男:《支那經濟年表》,东京:慶應書房,1943。

土肥原贤二刊行会:《秘錄土肥原賢二》,东京:芙蓉书房,1972。

江口圭一:《日本帝国主义史论满洲事变前后》,东京:青木书店,1975。

外務省情報部編《現代中華民國滿洲人名鑒》,東京:東亞同文會,1937。

外務省情報部編《支那抗日陣營に於ける反共勢力》,東京:外務省情報部,1940。

《現代史資料》,東京:みすず書房,1962~1967。

秦郁彦:《日中战争史》,东京:河出书房新社,1961。

秦郁彦:《绥远事件》,《国际政治》第15卷(1961年3月),第99页;《新知识》第6期(1936年11月20日),第87~102页。

波多野乾一:《中国国民党通史》,东京:大东出版社,1943。

波多野乾一:《现代の支那政治と人物》,东京:改造社,1937。

平野正:《中国革命の知识人》,东京:日中出版,1977。

平野正:《中国共产党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の发展——“反蒋抗日”から“连蒋抗日”への转换の意义につぃて》,《历史评论》第287期(1974年3月),第108~127页。

今村与志雄:《中国にぉけゐ出版と检阅につぃてのノ-ト》,《东洋文化》第44期(1968年2月),第1~26页。

石島紀之:《中國の對外關係と經濟建設》,载野决豐主編《中國の幣制改革と國際關係》,第23~53页。

石島紀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と知識人滿洲事變時期の鄒韜奮と生活周刊をめぐつて》,第1~2部分,《历史评论》第256、259期(1971年11月、1972年2月),第22~50、81~92页。

石丸藤太:《蒋介石》,东京:春秋,1937年。

岩井英一:《藍衣社二關スル調查》,东京:外务省调查部,1937。

上村伸一:《日华事变》(本书为鹿岛和平研究所编《日本外交史》第19卷),东京:鹿岛和平研究所,1970。

神田正雄:《成都事件を中心に》,《支那》第29卷第10期(1936年10月),第116~128页。

片仓衷:《回想の满洲国》,东京:经济往来社,1978。

菊池贵晴:《中国民族运动の基本构造对外ボイュツト军动の研究》,东京:汲古书院,1974。

小林英夫:《幣制改革をめぐる日本と中國》,载野決主編《中國の幣制改革と國際關係》,第233~263页。

小岛昌太郎:《支那最近大事年表》,东京:江草四郎,1942

《国际政治》,东京。

葛生能久:《日支交涉外史》,2卷本,东京:黑龙会出版社,1938~1939。

《满铁调查月报》,大连,1932~1937。

松本重治:《上海时代ジセナリストの回想》,2卷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74~1975。

野决豐主編《中國の幣制改革と國際關係》,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1。

《藍衣社の改組主義の轉向並に最近の動向》,1934。

《藍衣社の組織と反滿抗日活動の實例》,1935。

《藍衣社に就ぃて》,1935。

《藍衣社に防谍报工作》,警保局外事课,1940。

《藍衣社の概念と其特務の工作に就ぃて》,1940。

《藍衣社の北支に於ける最近の動向》,《中国资料月报》中的《情报》第8期,第71~87页。

《历史评论》,东京,1946。

島田俊彦:《川越張群會談の舞臺裹》(一、二),《亚洲研究》第10卷第1、3期(1963年4月),第49~68、23~29页。

島田俊彦:《梅津何应钦协定の成立》,《国际政治》第11期(1960年1月),第50~70页。

臼井胜美:《满洲事变战争と外交と》,东京:中央公论社,1974。

臼井胜美:《支那事变前の中日交涉》,《国际政治》第15期(1961年3月),第119~133页。

日本国际政治学会太平洋战争原因研究部编《太平洋战争への道开战外交史》7卷本,东京:朝日新闻社,1962~1963。

高橋龜吉:《支那經濟の崩壞と日本》,东京:千仓书房,1936。

竹内夏积:《支那の全貌》,东京:信正出版,1937。

宇野重昭:《廣田弘毅の對華政策と蔣介石》,《政治》第56期(1976年),第22~45页。

东亚研究所:《支那近代百年表草稿》,东京:东亚研究所,1941。

殿木圭一:《上海》,东京:岩波书店,1942。

《东洋文化》。

《华北事件与蒋介石的责任》,《支那》第26卷第8期(1935年8月)。

寺平忠辅:《卢沟桥事件》,东京:读卖新闻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