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6 !

参考文献

75

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图书

Depression and recovery

SSAPID:101-0183-3972-17
ISBN:7-80230-060-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线条与轮廓,以便全面了解日本和日本经济,同时总结了日本经济的经验和教训等内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季风
编 辑:祝得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战后日本经济简短回溯

   一 从战争废墟实现自立

   二 高速增长与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

   三 稳定增长与“鼎盛时期”的到来

   四 泡沫经济的发生与破灭

    (一)大量剩余资本推动泡沫膨胀

    (二)宏观调控政策失误

    (三)被成功冲昏头脑,投机风席卷列岛

    (四)“土地神话”支撑不动产投机

    (五)金融机构推波助澜

   五 萧条期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走出漫长的萧条隧道

   一 非凯恩斯主义的持续复苏

   二 当前宏观经济的主要亮点

    (一)泡沫经济的后遗症基本消除

    (二)出口和设备投资的扩大扮演重要角色

    (三)企业效益明显上升

    (四)企业倒闭数量明显下降

    (五)居民消费得到恢复

    (六)不良贷款处理目标已经实现

    (七)失业压力大大减轻

  第三节 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因

   一 景气循环的作用

   二 设备投资扩大的驱动

    (一)设备投资与日本经济的关系

    (二)设备投资扩大的原因与存在的问题

   三 中国经济的强劲拉动

  第四节 对日本经济的基本判断

   一 景气的脆弱性与诸多难题

    (一)沉重的财政债务负担

    (二)金融政策仍处于非正常状态

    (三)区域性经济差距、贫富差距重新拉大

    (四)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负担不断加重

   二 虽经十年萧条,但实力依旧

 第二章 克服长期萧条的重大举措

  第一节 战后最严重的大萧条

   一 四个主要特征与“企业的三过剩”

    (一)金融危机

    (二)失业率攀升

    (三)消费不足

    (四)通货紧缩

   二 “制度疲劳”与政府责任

    (一)近因——泡沫经济崩溃

    (二)远因——“制度疲劳”

    (三)阻碍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

    (四)政府的责任

     1.政局不稳,首相更迭频繁

     2.政府政策的失误

  第二节 反萧条对策与效果

   一 稳定金融对策

   二 防止中小企业倒闭对策

   三 刺激需求对策

   四 扩大就业对策

   五 从经济恢复优先向改革方向过渡

   六 反通缩对策

   七 稳定股市对策

   八 抑制日元升值对策

   九 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章 模式转换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政府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的转换

   一 世界主要经济模式简述

   二 关于“日本模式”与“东亚模式”的讨论

   三 “日本模式”的利与弊

  第二节 经济体制大改革

   一 “成熟阶段”的迷惘与“制度疲劳”

    (一)日本为什么要改革

    (二)改革的迫切性

   二 第三次大改革的轨迹

   三 “小泉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 “小泉改革”的理论基础与误区

   五 改革的进展与前景

 第四章 严峻的财政状况与“三位一体”改革

  第一节 日本的基本财政制度

   一 中央财政

   二 地方财政

  第二节 严峻的财政现状与对策

   一 政府债务负担的扩大及其原因

   二 偿还政府债务的艰巨性

   三 解决财政赤字的对策

    (一)减税

    (二)提高消费税

    (三)缩小国债发行数量

    (四)实现基础财政平衡的目标

  第三节 “三位一体”财政改革

   一 “三位一体”财政改革的内容

   二 “三位一体”财政改革的意义

 第五章 金融体制的演变与金融大改革

  第一节 追赶时期的日本金融体制及其特点

   一 日本金融体制的变迁

   二 追赶时期日本金融体制的特点

    (一)金融规制“三原则”

     1.长短金融分离—业务领域分离

     2.业态分离

     3.证券与银行分离

    (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

    (三)金融结构特点

     1.以间接金融为主

     2.各类金融机构资金不平衡

     3.主银行体制

    (四)金融行政的过度保护

   三 金融环境的变化与日本金融体制的局限

  第二节 大爆炸式金融改革及其意义

   一 金融大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金融大改革实际进程分析

    (一)修改《外汇外贸管理法》,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

    (二)分割大藏省权限,强化金融监督机制

    (三)修改《日本银行法》,提高中央银行的地位

    (四)促进银行、证券、保险的混业经营

    (五)将金融机构推向市场,政府进行严格监管

    (六)鼓励证券市场的发展,以提高直接金融的比重

    (七)解除控股公司的禁令,加速金融机构的重组和整合

   三 金融大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并未涉及邮政储蓄等政府金融机构

    (二)间接金融比重过高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三)在处理改革与稳定方面的教训与经验

  第三节 日本金融业的现状与课题

   一 金融管理理念的变化

   二 金融组织的变化

   三 金融监管体制的变化

   四 金融政策的变化

   五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一)零利率政策问题

    (二)间接金融比重过高问题

    (三)政府金融肥大化的问题

 第六章 不良贷款基本处理完毕

  第一节 巨额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危害

   一 巨额不良货款的形成

   二 不良货款的含义与危害

  第二节 不良贷款问题迟迟得不到彻底解决的原因

   一 不停处理,但却越滚越多

   二 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原因

    (一)政府对不良贷款的危害重视不够

    (二)政府的不良贷款处理措施不到位

    (三)银行自身对不良贷款的处理重视不足

    (四)结构性不良贷款处理难度加大

    (五)受景气波动影响

  第三节 不良贷款基本处理完毕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不良货款基本得到处理

   二 不良货款得到处理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经济走向复苏

    (二)政府推行强硬而又灵活的政策

     1.继续保持每年30万亿日元以上的国债发行

     2.成立产业再生机构,救助骨干企业

     3.救助里索纳银行

     4.央行大量购买银行股

    (三)银行自身加快改革步伐

    (四)主要银行大量注资

   三 存在的课题

    (一)受外部环境影响仍然很大

    (二)主要银行与地方中小银行的差距加大

    (三)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能力依然脆弱

    (四)金融体制尚存死角

 第七章 失业状况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长期低失业率的奥秘

   一 长期失业结构与就业机制特点

    (一)有关失业问题的基本概念

    (二)从历史轨迹与国际比较看日本失业结构特点

    (三)日本的特殊就业机制——“全部就业”

   二 劳动市场的“三重结构”

    (一)大企业模式

    (二)中小企业模式

    (三)个体经营模式

  第二节 就业体制与就业结构的变化

   一 对终身雇佣制评价的变化

   二 年功序列工资体系的变化

   三 劳动市场雇用形态多样化

   四 就业结构的变化

    (一)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

    (二)就业人员的职业结构

    (三)就业人员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五 日本式雇用体制变革的方向

 第八章 产业结构变迁与未来主导产业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特色

   一 产业结构的服务化

   二 产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化

   三 技术革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展望

   一 未来主导产业选择

   二 日本的IT产业

   三 建设与环境和谐的循环经济

   四 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新成长产业

    1.IT领域

    2.环境能源领域

    3.医疗健康生物技术领域

    4.纳米技术、材料领域

    5.服务领域

 第九章 对外贸易与直接投资结构的调整

  第一节 开放市场体制的确立

   一 贸易立国战略

   二 加入关贸总协定

   三 贸易自由化与资本自由化

   四 确立开放市场体制的特点

    (一)有选择、分步骤进行

    (二)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与扶植

    (三)单向国际化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 贸易结构的变化

    (一)高速增长时期的原燃料偏重型进口结构

    (二)低速增长时期贸易结构迅速高级化

    (三)“广场协议”后的贸易结构调整

   二 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变化

    (一)从“脱亚入美”到“美亚并重”

    (二)对华贸易的比重与作用日益增大

  第三节 国际直接投资的进展与特点

   一 对外直接投资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展

    (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非制造业一直占主导地位

     2.北美、欧洲和亚洲为主要投资地区

     3.近年来对华直接投资明显上升

    (三)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产业空洞化问题

   二 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一)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现状

     1.利用外资规模有限

     2.外国企业对日本企业的M&A迅速增加

    (二)日本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1.引进外资明显低于对外投资

     2.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

     3.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重点为非制造业

    (三)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展望

 第十章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第一节 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

   一 不断增加的FTA与区域经济合作

   二 从消极观望到积极参与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一 区域内的经济互补性

   二 区域内的经济依存关系

    (一)区域内贸易

    (二)直接投资

    (三)区域内生产工序分工的深化

    (四)日——中·东盟—欧美三角贸易结构的形成

   三 其他有利因素

   四 中日FIA与东亚区域经济统合的艰巨性

 第十一章 日本经济中长期走势

  第一节 近期经济预测

   一 2005年经济回顾

   二 2006年经济展望

    (一)2006年仍将持续复苏

    (二)国际油价上涨对日本经济影响有限

    (三)有望走出紧缩,零利率政策可能被解除

  第二节 中期经济走向

   一 制约经济发展的诸多难题将趋于缓解

   二 设备投资将持续扩大

   三 居民消费可望恢复

   四 中期外需看好

  第三节 长期经济展望

   一 两种不足取的经济政策

    (一)维持现状政策

    (二)调整通货膨胀政策

   二 人口减少、超老龄化问题

   三 日本经济的长期走势

    (一)总体趋势

    (二)主要经济指标展望

     1.居民消费

     2.民间住宅

     3.设备投资

     4.进出口贸易

    (三)各产业的长期展望

   四 未来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是一段值得记录的历史。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到底如何,究竟应当怎样认识日本“失去的十年”,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对日本经济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对中国制定对日政策很有裨益。过去日本曾经发生的失误,也很可能在中国出现,甚至已经出现。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経済安定本部編『太平洋戰争によるわが国の被害総合報告書』、1949年。

2.内閣府『国民経済計算』、各年版。

3.内閣府『国民生活白書』、2003年度版。

4.経済企画庁『平成11年版 日本経済の現況』、1999年12月。

5.経済企画庁調查局『平成12年版 日本経済の現況』、2000年1月

6.経済企画庁『平成12年版 経済白書』、2001年7月。

7.内閣府『構造改革と経済財政の中期展望——2004年度改定関連資料集』、2005年3月。

8.内閣府『平成17年度年次経済財政報告』、2005年7月。

9.日本政府『平成18年度の経済見通しと経済財政運営の基本的態度』、2005年12月19日。

10.総務省『情報技術白書』、平成15年版。

11.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白書』、平成15年版。

12.中小企業庁『図で見る中小企業白書2000年版』、2000年6月。

13.国土庁『国土レボート2000』、2000年8月。

14.総務省『平成16年度三位一体改革の概要について』、2004年1月21日。

15.経済産業省経済産業政策局『産業構造審議会第2回基本政策部会一一成長力の向上と適切なマクロ経済運営について一一』参考資料、2005年5月10日。

16.総務庁『労働力調查』、各年版。

17.日本银行『全国银行决算状况(2002年度决算)』、2003年8月。

18.経済産業省『平成17年版通商白書』,2005年7月。

19.内閣府『資本ストック統計』、各年版。

20.内閣府編『日本21世紀ビジヨン』、2005年4月。

21.〔財〕矢野恒太記念会編集·発行『日本国努図会』2004/2005、2005/2006。

22.『東洋経済統計月報』、2000年以来各期。

23.日本銀行『金融経済統計月報』、2003年以来各期。

24.総務省統計局『世界の統計』、2004、2005年版

25.〔財〕矢野恒太記念会編集·発行『表とグラフでみる日本のすがた』、2003、2004、2005年版。

26.財団法人矢野恒太記念会編『数字でみる日本の100年』(改定第2版)、1986年。

27.〔財〕矢野恒太記念会編『日本の100年』改訂第四版、2000年12月。

28.JETRO編『ジエトロ貿易投資白書』、2004年、2005年版。

29.《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以来历年版。

30.《海关统计》2000年以来历年12期。

31.金森久雄·香西泰·大守隆編『日本経済読本(第16版)』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1月。

32.小峰隆夫著『最新日本経済入門』(第2版)日本評論社、2004年4月。

33.奥村洋彦『現代日本経済論——バブル経済の発生と崩壊』東洋経済新報社、1999年5月。

34.竹内宏『最新版日本経済の課題』実業之日本社、1999年6月。

35.范恒山著:《国外25种经济模式》,改革出版社,1993年3月。

36.浅子和美監修『最新データ&キーワード日本経済』集英社、1999年5月。

37.貝塚啓明、財務省財務総合政策研究所(編)『再訪日本型経済システム』有斐閣、2002年12月。

38.吉岡健次『戰後日本地方財政史』東京大学出版会、1987年3月。

39.金子勝『日本再生論』日本放送出版協会、2000年。

40.野口悠紀雄『バブルの経済学』日本経済新聞社、1992年11月。

41.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新版わが国の金融制度》、1997年4月。

42.山田弘史·野田正穂編『現代日本の金融——破綻の構造と改革の方向』新日本出版社、1997年3月。

43.土田壽孝『テキスト現代金融』ミネルヴァ書房、2004年1月。

44.西村吉正『日本の金融制度改革』東洋経済新報社、2003年12月。

45.相沢幸悦『日本の金融ビッグバン』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7年9月。

46.渡辺孝『不良債権なぜ消えない』日経BP社、2001年4月。

47.堀内昭義『日本経済と金融危機』岩波書店、1999年2月。

48.酒井良清·鹿野嘉昭『金融システム』有斐閣アルマ、1998年3月。

49.呉文二·島村高嘉著『金融読本』(第25版)東洋経済新報社、2004年4月。

50.大木一訓監修/労働運動総合研究所編『日本経済の変容と『構造改革』』、新日本出版社、2002年7月。

51.黒坂佳央『マクロ経済学と日本の労働市場』東洋経済新報社、1988年。

52.山田久『大失業——雇用崩壞の衝擊』日本経済新聞社、1999年1月。

53.野村正寰『雇用不安』岩波新書、1998年7月。

54.深尾京司·天野倫文著『対日直接投資と日本経済』日本経済新聞社、2004年3月。

55.薛敬孝、白雪洁等著,《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56.樋口美雄『グローバル時代の産業と雇用』東洋経済新報社、1999年。

57.张季风著:《日本国土综合开发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1月。

58.浦田秀次郎等編『日本のFTA戰略』日本経済新聞社、2002年7月。

59.村瀬哲司『アジア安定通貨圈——ユーロに学ぶ円の役割』勁草書房、2000年4月。

60.小林慶太郎·加藤創太『日本経済の罠』日本経済新聞社、2001年3月。

61.石黒憲彦著『日本の競争優位とは何か』PHP、2000年10月。

62.貞廣彰『戰後日本のマクロ経済分析』東洋経済新聞社、2005年7月。

63.みずほ総合研究所編『日本経済の明日を読む2006』東洋経済新報社、2005年12月。

64.张季风:《90年代日本经济萎缩与政府的责任》,《日本研究》2000年第2期。

65.张季风:《日本金融体制改革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7期。

66.张季风:《当前日本金融风潮透视》,《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

67.张季风:《日本不良债权处理出现新进展》,《国际贸易》2004年第9期。

68.张季风:《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与对外开放体制的建立》,《外国问题研究》1994年第3期。

69.茂野正史『アジア地域の展望』『ESP』、2005年1号。

70.横田俊之『2000年通商白書と東アジア経済』、『新国策』、2001年9月1日。

71.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72.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73.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74.社団法人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第31回日本経済中期予測2004—2015年度日本経済活性化への課題——デフレ後とグロ一バル化への対応一』、2004年12月。

75.魏全平、童适平等著:《日本的循环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简 介:《国际金融体制与监管变革》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项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金融体制、监管及立法和我国对策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国际金融体制与监管变革》一书的编撰主要是基于对新世纪国际金融格局变动的基本估计,通过对二战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体制的变革的比较和新世纪面临挑战的审视,特别是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教...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简 介:2002年以来,日本挣脱长期萧条并步入复苏阶段,而日本经济的复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经济带动的。由于国际环境的恶化和日本国内政策的变动,2007年日本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减弱。在国际石油、资源涨价和美国经济减速的压力下,日本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目前,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回暖,但经济关系却未随之升温。2008年是世界经济形势充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简 介:国际金融危机、东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三年换三相的民主党政权,效果未知的“安倍经济学”,特朗普冲击……日本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变化,本书利用最新的数据和研究成果,结合经济理论,对这些内外因素进行了客观分析,深入挖掘了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的原因,重点剖析了日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全面描绘了平成时代日本经济的发展图景,并对...

作者: 张季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6月

简 介:本书认为,2007年10月是中国房地产周期的转折点。2009年的房价狂飙,是全球金融海啸下中国不得不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并不属于正常的周期运行。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将会改变。房地产运行也将得到修正,未来将是房价下跌周期。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简 介:本书从宏观经济运行层面、金融领域、产业结构与技术创新、贸易、投资以及区域合作等不同角度对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全景式分析与预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

简 介:本书以国际体系下中日国际战略及其外交理念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和平发展与日本外交战略调整的相互关系为重点,就两国对外战略目标的形成、发展及双边互动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及趋向进行了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

作者: 吕耀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