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290

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图书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30 years

SSAPID:101-0121-8396-33
ISBN:978-7-5097-053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城市化、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角度,分30个专题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30年来的路径与现状、成就与经验、问题与困难、前景与对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陈云卿;孙振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1.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一 中国城市化30年历程

   1.农村改革推动阶段(1978~1984年)

   2.城市改革推动阶段(1985~1992年)

   3.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1993~2003年)

   4.统筹城乡发展阶段(2003年以后)

  二 关于中国城市化几个认识问题的讨论

   1.中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是滞后,还是超前,抑或冒进

   2.中国城市化的“拉美陷阱”的概率有多大

   3.城市化用地是否构成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威胁

   4.城市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互不相容

   5.如何看待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6.城市化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否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7.城市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何种关系

  三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1.集中型城市化

   2.多样性城市化

   3.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的城市化

   4.城市政府拥有自主决策权的城市化

   5.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

   6.非均衡城市化

   7.异地城市化

 2.中国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演变

  一 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演变路径与现状特征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的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

    1.小城镇地位得到恢复

    2.城市设置数量快速增加

    3.实施“市管县”的新体制

    4.设立具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5.形成由直辖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组成的一批超大城市

   (二)市场经济初期(1992~2001年)的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

   (三)加入WTO后(2001~2008年)的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

  二 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发展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成就与经验

   (二)问题与挑战

    1.城市体系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2.空间格局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

     (1)我国西半部分开发方向

     (2)我国东半部分开发方向

  三 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发展趋势与改善途径

   (一)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发展趋势

    1.城市体系发展趋势

    2.城市空间格局发展趋势

   (二)城市体系与空间格局的改进途径

    1.加快国际大都市发展步伐

    2.完善城市体系建设

    3.促进城镇空间聚集

    4.完善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5.加强城市群内部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力度

 3.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

  一 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初至1992年:城市密集区的孕育时期

   (二)1993~2001年:城市密集区的形成时期

   (三)2002年以来:城市密集区的快速发展时期

  二 中国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内生机制

    1.企业的区位选择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

    2.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演化

    3.城市区域化

   (二)城市密集区形成和发展的外生机制

    1.宏观管理和调控政策变化

    2.基础设施建设

  三 中国城市密集区的作用

   (一)城市密集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二)城市密集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

   (三)城市密集区是改革的先行地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地区

   (四)城市密集区创造了规模巨大,而且相对自由和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五)城市密集区提供了具有强大购买力的消费市场

  四 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愿景

   (二)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4.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展望

  一 中国城市化30年回顾

   1.1978~1984年:城市化恢复发展阶段

   2.1984~1992年:城市化平稳发展阶段

   3.1992年至今: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演进特征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渐趋协调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趋于多元化

   3.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大规模流动

   4.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呈非均衡状态

   5.城市发展的区域集群化趋势显现

  三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1.城市化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城市化发展将更加注重内涵和质量

   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差异将长期存在

   4.城市群将成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

 5.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模式的演变

  一 城市化动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二 城市化动力结构的变化和调整

  三 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模式

   (一)计划机制

   (二)市场机制

   (三)外向机制

  四 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演进过程

 6.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改革

  一 改革激活城市经济

  二 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一)城市经济质量空前提高,综合实力大为提升

    1.城市经济的规模与速度迅速扩张

    2.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提升

   (二)城市经济功能日渐完善,引领能力得到加强

    1.增长极功能不断强化

    2.自组织功能不断优化

    3.新型引导功能得以孕育

   (三)经济要素获得“解放”,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1.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得到解放

    2.管理、科技要素得到解放

    3.资源、环境和生态要素得到解放

  三 城市经济有待进一步提升

   1.完善城市经济体制需克服制度性障碍

   2.聚集效应有待于得到充分发挥

   3.城市经济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提升

   4.城市个性特色化亟待张扬

   5.城市结构与体系需要合理更新

  四 创新为城市经济注入动力

   (一)城市经济由计划模式转为市场模式

   (二)发挥城市作用由注重单体转向群体

   (三)城市发展水平由单纯注重经济产出转向全面提升城市价值

   (四)经营城市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力

   (五)城市发展理念与方针突破规模限制

   (六)专题性城市改革与发展异彩纷呈

 7.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因素变化分析*

  一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一)城市经济规模增长状况的阶段性特征

    1.不同规模级城市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1)城市经济总量在三个阶段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2)各阶段城市经济增长的个体差异较大

     (3)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级之间在各阶段都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2.不同增长状况城市空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变动的阶段性特征

    1.不同规模级城市人均经济指标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各阶段保持了较快的提高速度

     (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速度在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3)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水平变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2.不同增长状况城市空间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二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

   (一)模型设计和变量选择

    1.模型设计

    2.变量选择

     (1)因变量

     (2)自变量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分析

    1.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

    2.市场经济初期(1992~2001年)

    3.加入WTO时期(2001~2006年)

  三 基本结论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时空间特征

   (二)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变动

 8.中国城市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 国际经济背景

   (一)虚拟经济国家的兴起

   (二)国际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向

  二 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三 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

   (一)强化相关战略的国家战略定位

   (二)深化对现代生产要素的认识

   (三)深化对现代生产要素经营模式的分析研究

   (四)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国际高端产业

   (五)调整细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思路

 9.中国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 中国开发区类型与发展过程

   (一)开发区主要类型

    1.经济特区

    2.经济技术开发区

    3.保税区

    4.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国家旅游度假区

    6.综合开发区

    7.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二)开发区发展过程

    1.改革开放初期

     (1)兴办经济特区

     (2)兴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3)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市场经济初期

    3.加入WTO以后的时期

  二 中国开发区现状

   (一)主要开发区发展现状

    1.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状

   (二)开发区现状综合特征

    1.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

    2.初步形成外向型经济和产品出口基地

    3.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4.具有生产与生活双重功能

   (三)沿海开发区空间分布

    1.环渤海开发区密集区

    2.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密集带

    3.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区集聚区

  三 中国开发区发展特点与经验

   (一)开发区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紧密结合

   (二)选址从小城市远郊区到大中城市近郊区

   (三)开发和用地规模都相对较大

   (四)内资、合资企业为主体

   (五)开发区功能以工业、旅游为主

   (六)企业组织由小型分散到大型专门化发展

   (七)土地成片开发采取多种途径

   (八)以税收和经营管理为主的优惠政策

  四 中国开发区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开发区存在问题

    1.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日趋紧张

    2.关键技术性生产少

    3.管理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

   (二)开发区发展对策

    1.提高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2.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建设

    3.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4.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

    5.推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城市先行者

  一 深圳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行者

  二 深圳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排头兵

  三 深圳率先走上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四 深圳努力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

  五 深圳率先探寻现代都市文明新模式

  六 深圳培育了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创业者

 11.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的改善

  一 城市居民生活改善的阶段性特点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

    1.生活消费品市场由萧条转向活跃

    2.城市职工工资进入增长时期

    3.现代生活服务业迅速发展,国际化生活消费品企业入驻

   (二)市场经济初期(1992~2001年)

    1.基本解决城乡居民温饱问题

    2.“八五”至“九五”时期(1991~2000年)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多元化格局开始形成

    3.国企改革改变了城市贫困人口结构

    4.消费品市场日益开放活跃

   (三)新世纪以来(2001~2008年)

    1.居民就业观念更新,就业结构变化

    2.离退休(含再就业)人员的收入继续得到有效提高

    3.职工工资快速增长,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

    4.消费需求层次提高

  二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现状与问题

   (一)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逾)万元,收入构成变化明显

    1.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2.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推动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迅速增长

    3.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4.各级政府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成效显著,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增加

   (二)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呈现四大特点

    1.居民消费总量提高,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

     (1)食品消费追求营养、科学、绿色和方便快捷

     (2)衣着类消费走向时尚、品牌和个性化

    2.居住消费成为消费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

     (1)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配套设施更趋完善

     (2)居住条件更加舒适,设施不断完善

    3.家庭耐用品设备更新和消费支出成为消费热点

    4.旅游、健身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新亮点

    5.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

   (三)城镇居民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

     (2)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

     (3)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4)各阶层间收入差距拉大,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缓慢

    2.城镇消费品价格指数连年增长,低收入群体生活负担明显加重

    3.城市职工工资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

    4.恩格尔系数降低的同时,公共服务性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三 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对策

   (一)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二)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1.规范和发展日用品消费市场

    2.稳步发展热点消费

    3.改善消费环境

    4.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三)控制消费品价格过快上涨

   (四)提高公共服务福利化水平,加强社会保障

    1.减轻居民教育、医疗负担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2.中国城市就业体制的变化

  一 从计划安排到劳动合同制

   1.劳动合同制与企业用工自主权

   2.增量劳动力——体制外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

   3.劳动力就业领域的制度分割

  二 国企的减员增效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初建

   1.国企减员增效与就业市场化

   2.城市的就业限制与农民工的草根性流动

  三 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化

   1.国企改制的完成与城市登记失业率的降低

   2.蓝领工人的稀缺与“民工荒”的出现

  四 进深讨论的问题

 13.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及其特征

   1.“两阶级一阶层”模式

   2.“反分层化”社会

   3.制度因素导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

    户籍制度

    行政档案制度

    政治分层

   4.金字塔型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 经济改革以来的城市社会阶层结构演变

   1.第一阶段(1979~1984年):改革初期的平等化趋势

   2.第二阶段(1985~1992年):改革大规模推进与经济分化

   3.第三阶段(1993~2000年):改革深化与新阶层结构显现

   4.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两极分化趋势的抑制与中产阶级兴起

  三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及特征

   1.十大社会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2.城市社会的十大阶层比例分布

 14.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

  一 中国农民工的产生与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简要回顾

   (二)体制改革与城市农民工的产生

   (三)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 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的现状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的生存权益受侵害

    2.农民工的发展权益受阻

    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不足

  三 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理念的误区

   (二)现行体制与制度的缺陷

   (三)法制建设滞后和执法力度的不足

   (四)农民工自身的因素

  四 保障农民工权益与构建和谐社会

   (一)加大转变城市管理理念,纠正对农民工的排斥与歧视

    1.转变管理者的观念

    2.转变城市市民和用人单位的观念

   (二)加强制度的供给与创新,加大执法和监察力度

    1.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2.修订或废除对农民工有歧视性的法规和文件

    3.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救助制度

    5.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力度

   (三)加强农民工的组织工作,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1.农民工加强自身建设,走依法维权之路

    2.大力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充分发挥工会维权优势

    3.发展第三部门,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15.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发展与改革

  一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基本构成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总体历程

    1.第一阶段:1978~1991年,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

    2.第二阶段:1991~1997年,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展开阶段

    3.第三阶段:1997~2003年,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新阶段

    4.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阶段

  二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一)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二)城市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历程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1.试点阶段:1993~1995年

    2.推广阶段:1995~1997年

    3.普及阶段:1997~1999年

    4.规范阶段:1999~2003年

    5.完善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民政部发出了《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 城市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近年来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

    1.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2.社会保障资金支出不断扩大

    3.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二)我国城市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

    1.社会养老工作压力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

    2.医疗保险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3.社会救助事业覆盖面越来越大,社会救助事业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4.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多重分割问题分析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分割与身份分割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地区分割

  四 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展望和政策建议

   (一)塑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为城市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国家地方各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为逐步建立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保驾护航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目标,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统一、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16.中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

  一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酝酿试点阶段

   (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立法和推广阶段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完善阶段

  二 城市土地调控政策演变

   (一)以加强土地使用管理为目标的调控(1993~1997年)

   (二)以平稳宏观经济为目标的土地调控(2003年以来)

  三 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关系调整

   (一)中央与地方土地收益分配关系调整

   (二)国家征地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失地农民土地收益分配关系调整

  四 启示与展望

 17.中国城市住房建设

  一 城市住房政策变迁及评析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住房政策的探索(1978~1985年)

    1.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房改的问题

    2.1978~1985年开始是我国福利分房制度改革及相关政策探索和试点

   (二)住房制度改革及政策的深化(1986~1997年)

    1.1986~1993年的住房制度改革的继续调整

    2.1994~1997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

   (三)住房商品化政策的完善(1998~2003年)

    1.住房制度改革里程碑的政策

    2.肯定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

    3.出台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

   (四)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2005~2007年)

    1.宏观调控的开始

    2.从土地政策上控制房地产过热

    3.稳定房价的相关政策

    4.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 成绩与存在问题

   (一)住房建设成绩

    1.人居住房面积大幅提高

    2.住房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住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适用房占住房投资比重较低

    2.住房供求关系偏紧

    3.2005年以来房价上涨过快,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困难

    4.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5.住房建设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三 中国城市住房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住房建设的发展应该是提供具有有效需要的居民住房

   (二)完善住房二手房市场,加快建设租赁市场

   (三)引导居民合理、理性消费

   (四)政府应完善政策机制,构建多渠道住房供给体系

   (五)政府还要制定和出台适合各类群体、区别对待的相关政策

   (六)进一步完善土地供应政策

   (七)加强对我国住房保障政策的落实力度

 18.中国城市建筑发展

  一 我国城市建筑发展概览

  二 城市建筑从振兴到蓬勃发展

   (一)改善住房条件拉开城市建设的序幕

   (二)振兴建筑行业促进城市建筑蓬勃发展

   (三)房地产市场带动城市建筑蓬勃发展

   (四)法规建设和规划振兴引导城市建筑有序发展

   (五)提升城市建筑发展水平

  三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建筑发展

   (一)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发展

   (二)健康建筑、绿色建筑方兴未艾

 19.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现状

   (一)发展历程回顾

    1.改革开放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回顾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制度

     (1)国家法律

     (2)行政法规

     (3)地方性法规

     (4)国际公约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管理制度

     (1)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与审定

     (2)历史文化名城管理机构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资金保障制度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

     (2)国家财政临时性资助资金

     (3)地方政府自筹资金

   (三)历史文化名城类型与分布

    1.历史文化名城类型

    2.历史文化名城分布

  二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实践的总结

   (一)理论发展脉络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象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

    3.旧城更新理论

   (二)主要成就与教训

    1.主要成就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识普遍加强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构建

     (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保护模式丰富多样

    2.主要教训

     (1)商业开发使大量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消失

     (2)建设性破坏严重

     (3)消极静态保护造成保护区的衰败

  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体系不健全

   2.管理体制不合理

   3.保护资金严重缺乏

   4.公众参与意识淡漠

   5.理论研究滞后

  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

   (一)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二)设立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行政主管部门

   (三)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

   (四)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五)为历史文化街区人口疏散提供廉租房供应

   (六)充分调动私人保护的积极性

   (七)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管理的基本内容

   (八)多学科合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研究

  五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前景

 20.中国数字城市建设

  一 数字城市发展历程

   (一)数字城市概念的提出

   (二)数字城市支撑技术

  二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

   (一)发展历程

   (二)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成就

    1.数字北京

    2.数字上海

     (1)逐步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2)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3)上海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颇有成效

    3.数字武汉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

     (2)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电子政务建设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4.数字广州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居全国前列

     (2)信息消费水平高

     (3)电子政务建设水平高

     (4)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

    5.其他

   (三)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1.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

     (2)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3)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框架和规划

     (4)需要大量的投入

     (5)需要和本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生活需求紧密结合

    2.存在问题

     (1)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2)资源共享存在诸多障碍

     (3)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不足

     (4)存在不少重复浪费的花架子工程

     (5)投资单一化比较严重

     (6)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缺乏

    3.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

     (2)以市场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保障

     (3)因地制宜,循序发展

     (4)努力营造创新环境

     (5)重视人才的作用

     (6)保证信息的安全

  三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前景

   (一)数字城市将促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数字城市将促进我国的知识创新

   (三)数字城市建设将带动我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数字城市将在城市建设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发展

  一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变迁路径

  二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成就

   (一)城市基础设施投投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

   (三)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逐渐实现多元化

  三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经验

   (一)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改革的基本取向

   (二)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

   (三)稳步推进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变革的基本策略

  四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问题与困难

   (一)投资总量相对不足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三)融资方式相对匮乏

   (四)投资结构不合理

   (五)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五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与发展前景

   (一)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的目标

   (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路径

    1.进一步放开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2.推进市政企事业单位改制,建立多元化产权结构

    3.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建立政府与市场联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

    4.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法规体系

 22.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

  一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总体发展水平

   (一)水务业

   (二)城市公共交通

   (三)垃圾处理业

   (四)城市园林绿化

   (五)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

  二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历程

   (一)城市公用事业发展阶段分析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

    1.竞争是提高城市公用事业效率的根本途径

    2.完善的监管体制是城市公用事业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

    3.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是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的必要条件

    4.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是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5.注重节能、环保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用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发展是城市公用事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 城市公用事业存在问题及面临挑战

   (一)高速的城市化加剧城市公用事业的供求矛盾

   (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城市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更具复杂性

   (三)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城市公用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城市公用事业改革进展成效不显著,公用事业改革缺乏总体目标和统筹考虑

  四 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展望与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突破公用事业体制改革的瓶颈

   (二)推进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同时,防止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三)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公用事业的区域发展政策及行业标准

   (四)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公用事业产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

   (五)注重节能、环保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大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行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其处理水平

 23.中国城市环境保护

  一 中国环境保护的历程

   (一)中国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沿革

   (二)中国环境保护发展阶段

    1.环境保护起步阶段(1973~1983年):工业点源治理与综合利用

     (1)发展历程

     (2)“三十二字”环境保护方针

     (3)“老三项”环境管理制度

    2.环境保护完善发展阶段(1984~1996年):污染综合防治

     (1)发展历程

     (2)“三同步、三统一”的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3)“新五项”管理制度

    3.环境保护工作深化与创新阶段(1996~2008年):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成效

   (一)中国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2.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制度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4.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二)中国城市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成效

    1.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1)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城市水环境质量水平较为稳定

     (3)城市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2.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

     (1)环保投资逐年递增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2)无害化处理率逐渐提高

     (3)污水处理率逐渐提高

     (4)城市绿化水平逐年提高

    3.涌现一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示范城市

  三 城市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城市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1.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城市环境压力

    2.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3.城市环境风险凸显

    4.“有法不依”情况严重

    5.经济政策激励效力不足

    6.城市环境问题呈现复合化加大了环境管理难度

   (二)城市环境保护对策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依靠技术革新提高能源效率

    3.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

    4.加强城市环境风险管理

    5.严格执法

    6.研究实施促进环境保护经济政策

    7.加大科技投入解决城市环境管理中的新问题

 24.中国生态城市建设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认识深化与理论摸索阶段

   (二)城市生态环境整治阶段

   (三)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推进阶段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经验

   (一)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1.综合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2.资源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3.滨海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4.旅游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

  三 生态城市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意义

   (一)推动城市规划与建设

   (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四)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五)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四 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2.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存在诸多偏差

    3.管理机构“政出多门”,指标繁多

   (二)建议

 25.中国城市减灾能力建设

  一 中国城市减灾能力建设的基本态势

   (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中国的灾害损失

    2.灾害的基本成因

    3.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灾害发生

   (二)中国城市减灾的基本特点

    1.城市减灾已经成为中国减灾的重点

    2.人为因素加剧了城市灾害对经济建设成果的吞噬

    3.城市减灾能力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二 中国城市减灾的现状与问题

   (一)城市减灾行动与成效

    1.建立了国家减灾救灾综合协调机构

    2.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减灾救灾法律法规和规划

    3.加强了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4.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建立了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

    6.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减灾宣传活动

    7.减灾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

   (二)城市减灾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以单项灾种的职能部门减灾应急管理为主,应急手段良莠不齐

    2.管理模式落后,缺乏超前意识,灾害管理“重救轻防”

    3.应急管理条块分割,缺乏相互间的有效协调配合及综合应急管理

  三 中国城市减灾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一)重大城市减灾行动的回顾与启示

    1.SARS疫情揭示政府职能转变是城市减灾能力建设的根本

    2.极端气候条件暴露城市减灾能力的严重不足

    3.城市水危机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重大隐患

    4.汶川地震灾后救援和重建对整体减灾能力的考验

   (二)突破“单灾种”管理模式,建立城市综合减灾体系

    1.城市减灾管理应向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2.建设城市综合减灾体系的法律保障

    3.重视以城市安全为首要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

    4.重视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5.探索以社区为核心的城市减灾战略

    6.完善城市安全预警与应急机制

 26.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

  一 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

   (一)起步阶段

   (二)拓展阶段

   (三)深化阶段

  二 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成效

   (一)城市政府机构不断精简

   (二)行政审批制度趋于合理化

   (三)城市行政区划制度不断完善

   (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逐步优化

   (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断健全

   (六)城市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

   (七)配套制度改革逐步推进

  三 现行中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

    1.政府与市场关系不顺,政企不分

    2.政事不分、政社关系不畅

   (二)城市行政区划不够优化

   (三)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合理

   (四)城市执法体制不健全

   (五)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六)配套制度改革不深入

  四 深化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城市政府职能转型

   (二)优化城市行政区划

   (三)健全行政综合执法机制

   (四)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五)健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1.优化城市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2.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7.中国城市法制建设

  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恢复

  二 经济体制转型期的中国城市法制建设

   (一)适应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城市法制建设

   (二)规范城市建设的相关法规建设

  三 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中国城市法制建设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基本环境

   (二)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相关法规建设

   (三)规范城市建设的相关法规建设

  四 市场经济完善期的中国城市法制建设

   (一)新世纪城市法制建设的基本环境

   (二)促进城市经济科学发展的相关法规建设

   (三)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相关法规建设

  五 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总结与展望

   (一)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脉络分析

   (二)中国城市法制建设的展望

 28.中国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一 政府推着居委会走向自治

   (一)为居委会正名(划定地域范围)

   (二)居委会自治运动

    1.议行分设

    2.直选、竞选

    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4.居委会独立经费

    5.社区直通车

   (三)街道大社区

    1.减少行政色彩,加强地域自治

    2.培育中介组织,实现社区自治

    3.“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

    4.实现共建共治的“社区代表大会”

    5.大社区党建网

    6.共建共治模式

  二 社区自发的民主运动

   (一)自荐参选人大代表

    1.个人行为

    2.社区有组织行为

   (二)社区维权

    1.美丽园事件

    2.美丽园事件直接引发的结果

    3.社区维权的后续话题

   (三)社区居委会行动

    1.德加社区的数字民主

    2.优化居务管理、开通居民诉求通道的北京内务社区

   (四)社区民间组织行动

    1.社会民间组织进社区

    2.社区自组织行动

    3.政府转变对民间组织的态度

  三 社区基层民主的特性和未来发展

   (一)地域社区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二)社区参与式民主,影响百姓身边事情

   (三)上下结合推动的社区自治

   (四)地方政府应鼓励“一区一品”式制度创新

   (五)自治社区应当重新定位

   (六)社区参与式民主正成长为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

 29.中国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一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取得的成就

   (一)对城乡规划的认识不断深入

   (二)城市规划的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三)城市规划编制体制得到健全

   (四)城市规划行业改革不断取得进展

    1.城市规划队伍建设得到全面恢复

    2.规划编制主体出现多元化趋势

    3.城乡规划市场管理不断规范

    4.城乡规划技术和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改善

    5.城乡规划监察制度逐步形成

   (五)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创新

    1.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创新

    2.城镇体系规划继续进行深入探索

    3.城市概念规划方兴未艾

    4.城市设计迅速崛起

    5.城镇群规划风起云涌

  二 城市规划体制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城乡规划监督制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还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 我国城市规划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展望

   (一)城市规划的编制会更加注意各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二)城市规划的行为将更加注重法制化环境的建设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将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四)城市规划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会得到逐步健全

 30.中国城市科学的学科发展*

  一 城市科学发展概貌

   (一)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发端

   (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逐步走向学术前沿

  二 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建设和完善城市科学学科体系

   (一)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理念

    1.回归基本原理

    2.走向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

    3.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4.建构多层次的技术体系

    5.创造“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

    6.实施全方位的城市教育

    7.面向全社会

   (二)运用复杂性科学和方法论,推进城市科学的发展

   (三)对城市科学学科研究框架的探索

    1.主要是研究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观点

    2.以城市学为主的观点

    3.综合性学科的观点

    4.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观点

    5.综合研究的观点

   (四)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

  三 中国城市科学学科发展展望

   (一)城市科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的前景

    1.围绕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展开研究

    2.以城市与区域为研究对象,解决区域性协调发展的难题

    3.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重点研究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和人与自然统筹问题

   (三)城市科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发展中的学科(群)

城市作为中国现代社会主要载体,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引擎。伴随改革开放,中国城市走过了日新月异的30年。为展现30年来我国城市发生的伟大变革,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人口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中国城市发展30年》。本书以改革开放为主线,从城市化、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建设、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角度,分30个专题对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30年来的路径与现状、成就与经验、问题与困难、前景与对策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全面反映了我国城市30年来在各领域发生的变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文字叙述与数字分析相结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是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一部难得的力作。

1.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M],商务印书馆,1996。

2.姚士谋等:《中国城市群》[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3.刘治彦:《城市区域经济运行分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4.刘治彦:《中国城市区域经济格局与改进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1.王建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

2.方创琳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年第60(5)期。

3.Zhou Yixing. Definition of urban place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problem and solution[J]. Asian Geography,1988,7(1).

4.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5年第58(2)期。

5.刑怀滨、陈凡、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4)期。

6.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大城市区域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经济地理》2005年第2期。

8.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3。

9.刘荣增:《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与整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0.牛凤瑞、潘家华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牛凤瑞主编《城市学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张子云、于武、杨柏:《横向布局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姚士谋、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14.刘治彦:《城市区域经济运行分析》[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15.张善余:《世界大都市圈的人口发展及特征分析》[J],《城市规划》2003年第3期。

16.谢守红:《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J],《当代财经》2005年第5期。

1.中国工程院“城市化”项目城市经济组:《城市化中的经济问题研究》[R],2004年12月。

2.胡顺延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4.范毅:《29年,走出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J],《时事报告》2007年第10期。

1.谷荣:《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因素分析》,《现代城市研究》[J]2006年第3期,第51~55页。

2.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经济学家》[J]2007年第5期,第121~122页。

3.丁恒龙:《农村城市化与利益机制研究》,《理论学刊》[J]2005年第10期,第94~96页。

4.丁恒龙:《农村城市化与利益机制研究》,《理论学刊》[J]2005年第10期,第94~96页。

5.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地理学报》[J]1999年第54卷第2期,第106~115页。

6.刘盛和等:《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地理学报》[J],第59卷增刊,第101~108页。

7.于北溟、郭东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理论观察》[J]2006年第4期,第60~61页。

1.王茂林主编《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R],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会编《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连玉明主编《中国城市年度报告2005》[R],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5.严正主编《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6.〔美〕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苏晓燕、常荆莎、朱雅丽主译,中信出版社,2003。

7.原新、唐晓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4期。

8.陈柳钦:《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群》[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9.刘士林:《以“大都市”与“城市群”的拔节声作证——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J],《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10.董文柱:《中国的城市化:进展、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11.张贡生:《中国的城市群思想及新城市群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6卷第3期,2008年6月。

12.NU,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1999 Revision)[R].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1.

13.Jean Gottmann,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

1.J.C.Davis and J.V.Henderson,“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53,No.1(2003):98-125.

2.R.M.Northam,Urban Geography[M],John Wiley & Sons,1975.

3.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5。

4.L.Sveikauskas,“The Productivity of Citi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9,No.3(1975):393-413.

5.R.L.Moomaw,“Productivity and City Size:A Critique of the Evid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J],Vol.96,No.4(1981):675-688.

6.R.Nakamura,“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Urb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Case of Japanese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17,No.1(1985):108-124.

7.J.V.Henderson,“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19,No.1(1986):47-70.

8.陈良文、杨开忠:《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13~119页。

9.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第30~37、80页。

10.张展新:《中国改革时期的人力资本回报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3期,第16~24页。

11.曹广忠、周一星、杨玲:《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1999年第2期,第31~37页。

12.贾娜、周一星:《中国城市人均GDP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8期。

13.周晓斌:《我国服务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消费经济》2006年第1期,第72~74页。

14.谭清美、王子龙:《城市物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研究:以江苏南京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1期,第89~91页。

15.张艳、刘亮:《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1期,第48~56页。

16.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32~138页。

1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城市50年》[M],新华出版社,1999。

1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1993、2002、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

19.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第40~48页。

20.庞峰:《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995~2004(D),北京大学硕士论文,2007。

1.〔美〕理查德·罗斯克瑞:《虚拟经济国家的兴起及其对中国和广东的意义》[C],《新经济与广东未来》,1999。

2.蒋建业:《广东发展产业集群与创建区域品牌的思考及对策》(粤办函[2005]383号)[R]。

3.蒋建业:《名牌战略与经济发展》[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2002。

4.蒋建业:《论壁垒经济学》[J],《广东经济》2002年第11期。

1.Gordon J.FEHR:《第二次世界科学园区大会主题发言摘要》[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信息》1993年第2期,第6~8页。

2.http://www.fdi.gov.cn/pub/FDI/gjjjjkfq/gjjkfqzl/default.htm.

3.崔冠杰:《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向—若干产业走廊》[J],《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第35~37页。

4.董鉴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规律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5.高密来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结构及其优化》[J],《开发研究》1994年第3期,第3~6页。

6.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中信出版社,1998。

7.乐嘉龙主编《开发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8.马洪主编《中国经济开发区投资管理指南》[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9.沈永祺等:《湖北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J],《城市规划》1992年第4期。

10.王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组团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1992年第4期。

11.王瑞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而奋斗》[J],《中国科技产业》1994年第6期,第6~10页。

12.魏心镇、王辑慈等:《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吴良镛:《关于浦东新区总体规划》[J],《城市规划》1992年第6期。

14.徐荣嘉:《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与建设》[J],《城市规划》1992年第5期。

15.姚士谋、刘塔主编《外向型经济与开发区建设综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

16.张树成:《昆山开发之路》[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7.邹德慈:《开发区规划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1992年第5期。

1.李灏:《关于深圳几项重大改革的回忆》[N],2008年5月5日《深圳特区报》。

2.刘应力:《深圳自主创新的实践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3.乐正:《用世界眼光谋划深圳经济特区新发展》[N],2008年1月8日《深圳特区报》。

4.乐正:《迎接后特区时代的挑战——论深圳新世纪发展的路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刘忠朴:《论深圳自主创新的形势和任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7年第6期。

6.陈洪博:《伟大的实践——深圳经济特区2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及理论意义》[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9期。

7.王京生:《关于深圳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M],《文化立市论》,海天出版社,2005。

8.《以特别之为 立特区之位——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报告》[R],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05年5月。

1.余陶生:《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J],《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6期,第14~18页。

2.朱沁夫:《分配方式的目的与效率》[J],《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6期,第21~25页。

3.卫兴华:《缩小收入差距的五大途径》[N],2008年1月8日《北京日报》。

4.李金路:《中国政府从哪几方面控制CPI增长?》[J],《价值中国》2008年第3期。

5.华揽洪:《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M],三联书店,2006年4月。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第64、78页。

7.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新华社,2007年10月15日。

8.阿基:《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年》[N],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3145d0100au9k.html,2008年9月12日。

9.曾福生、吴雄周:《树立农产品恢复性、结构性通货膨胀形势下的粮食安全观》[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3期。

10.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十四: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D],人民网,2007年10月10日。

11.邓祥、张思远:《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估计与调整》[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2008年2月)。

12.苑伯吟:《居民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小康》[J],新华网,2007年10月。

13.张敬伟:《解决职工工资增长问题关口要前移》[J],新华网,2007年10月24日。

14.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国内市场实现了商品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N],2008年10月。

15.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N],2008年10月。

16.国家统计局:《消费者信心指数》[N],2000年9月。

1.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R],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对全国10个大城市508家企业的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张翼:《国有企业的家族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侧度与分析》[J],天则经济研究所,《天则双周文摘系列》1999年第5期。

1.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趋势的实证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李春玲:《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构成及比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4.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及其现状》[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李春玲:《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异:两极分化还是多层分化》[J],《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6.李春玲、吕鹏:《社会分层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R],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8.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2.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新华网,2006年3月27日。

2.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邹国瑞、张淑全:《农民工权益保护现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10期。

5.刘登学:《论农民工权益保障及立法思考》[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5。

6.姚丽敏:《对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8.李守霞:《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探析》[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1.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0。

2.唐钧、沙琳、任振兴:《中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报告》[M],华夏出版社,2003。

3.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上海市民政局,1999~2003年《上海民政发展报告》。

5.尚晓援、张秀兰、周武光、李海燕:《中国社会救助体系改革研究报告》[R],见民政部网站http://www.mca.gov.cn/news/content/search/20041343720.html。

6.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文件汇编》[R],辽宁省民政厅编印,2002。

7.《辽宁统计年鉴》(2001~2007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

8.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商务印书馆,2001。

9.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0.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1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2000。

12.杨宜勇、张英、顾严:《构建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13.张时飞、唐钧:《辽宁、河北两省农村低保制度研究报告》[J],《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14.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低保政策评析——以辽宁省的个案研究为例》[J],《东岳论丛》2005年第9期。

15.赵玉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面临的基本形式及着力点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1.靳共元、陈建设:《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探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丛纥:《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汪利娜:《中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4.李恩平:《我国房地产政策回顾与绩效考察》,载于牛凤瑞等主编《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R],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第35~54页。

1.住房的相关政策来自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www.cin.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2008年1~9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www.sdpc.gov.cn。

4.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快报。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7年10月15日。

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新中国城市50年》[M],新华出版社,1999。

1.吕俊华、彼德·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易思·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高虹、张爱黎等:《新型能源技术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江亿、林波荣、曾剑龙、朱颖心:《住宅节能》[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R],2006。

7.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节能环保技术与产品》[R],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与我国的能源数据比较》[R],2005。

9.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我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R],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1.Allen V.Kneese,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1995.

12.Charles Perrings & Jeffrey R.Vincent,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3.

13.Rhys Jenkins,Jonathan Barto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the New Global Economy[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2002.

1.王景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概念》[J],《城市规划》1994年第4期。

2.罗哲文:《中古建筑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发达展阶段》[J],《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0年第10期。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编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

4.吴良镛、方可:《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几个旧城更新项目为例》[J],《建筑师》1999年总第87期。

5.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建设发展规划》[N],http://www.bjdch.gov.cn,2007年11月15日。

7.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9.吴良镛:《北京旧城玉菊儿胡同》[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0.祝莹:《社会转型期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经济理念和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5。

11.李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5。

12.安定:《西部中校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1.承继成、周成虎、林珲等:《数字地球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丁烈云、孙峻:《数字城市——城市规划面临的变革》[J],《规划师》2000年6月第16期,第21~23页。

3.《数字城市总体规划方法研究》[R],《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项目(JC2001002)》,2003年11月。

4.熊盛武、方志祥、徐虹:《数字城市中的分布式技术体系及事实策略》[J],《测绘通报》2002年第8期,第19页。

5.段学军、顾朝林、甄峰等:《“数字城市”的概念、框架与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第62页。

6.段学军、顾朝林、于涛方:《“数字城市”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第2期,第36页。

7.党安荣、毛其智、易善桢:《数字城市发展研究》[J],《建设科技》2002年第2期,第38~41页。

8.董宝青:《数字北京工程的总体框架及发展规划研究》[J],《办公自动化》2001年第3期,第4~8页。

9.李朝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一瞥》,《中国信息导报》[J]2003年第12期,第33~34页。

10.《“数字上海”轮廓日益清晰》[J],《首都信息化》2004年第3期,第29页。

11.陈红梅、刘成:《李宗华博士畅谈数字武汉》[J],《中华建设》2006年第6期,第20~21页。

12.《何谓“数字广州”?》[J],《科学时代》2004年第6期,第10页。

13.杜庄:《数字广州七大领域领先全国》[J],《科学时代》2005年第1期,第8~13页。

14.俞懋峰:《信息化居全国前列“数字广州”雏形初具》[N],新华网,2006年3月31日。

15.赛迪网——中国电子报:《数字广州框架已形成 电子商务发展居全国前列》[N],2008年4月11日。

16.陈幼明:《数字城市建设的误区探析》[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7(3)期,第57~59页。

17.马岩巍、杨磊:《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51~53页。

1.秦虹:《中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现状与改革方向》[J],《城市燃气》2004年第1期。

2.丁芸:《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3.建设部课题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世界银行:《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1.刘戒骄:《公用事业:竞争、民营与监管》[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秦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融资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仇保兴:《我国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城乡建设》2007年第3期。

4.黄庆杰:《转型时期水务产业的经济性管制改革:问题、经验与对策》,http://www.hwcc.com.cn,2004-12-02。

5.武良成:《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监管的架构重建和制度安排》[J],《开放导报》2008年第2期。

6.《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http://www.mohurd.gov.cn2008-06-24。

1.汪永晨:《中国绿色行动》[M],新世界出版社,2006。

2.王健民:《试论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框架》[J],《中国环境管理》1991年第6期。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城市环境保护》,http://www.mep.gov.cn/,2005-06-02。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5.1980~1995年数据:张益、卢英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评估及无害化处理率分析》,http://www.cdhb.gov.cn/huanbao/news_view.asp?newsid=26。

6.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城市建设统计公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000。

7.环境部网站,http://www.mep.gov.cn/cont/mhcity/。

8.王金南、曹东:《能源与环境:中国2020》[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9.许振成:《大都市群的环境问题及其环境保护战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第19(3)期。

10.中企联合网:《全国汽车实施“国2”排放标准》[N],2006。

11.中国节能贸易网:《煤炭工业面临节能减排巨大压力》(N),2006年3月13日。

12.许振成:《大都市群的环境问题及其环境保护战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第19(3)期。

1.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第25(1)期,第59~65页。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年第6期,第17~20页。

4.彭晓春、陈新庚、李明光等:《城市生长管理与城市生态规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4期。

5.冯启凤、曹荣林:《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第3期。

6.冯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模式与对策》[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7.赵建平:《生态城市理论与实例研究》[M],河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8.李秀娟:《上海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及比较研究》[M],上海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中共常熟市委员会、常熟市人民政府:《常熟创建全国生态市工作报告》[R],2006。

10.中共张家港市委员会、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张家港市创建全国生态市工作报告》[R],2006。

1.郭强主编《中国减灾报告2007》[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50。

2.国务院办公厅:《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第17章,1994。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2007。

4.王秋实、钱卫华等:《十年来最大暴雨袭击北京》[N],2004年7月11日《京华时报》。

5.刘敏:《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重庆》[N],2007年7月18日《重庆晨报》。

6.曹筠武:《7月18日济南遭遇黑色暴雨3小时》[N],2007年7月26日《南方周末》。

7.《重庆大旱“渴死“水库,城乡无水暴露水利欠账》[N],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07-2-2。

8.蓝枫:《“卡特里娜”飓风之灾对中国城市建设的警示》[J],《城乡建设》2005年第10期。

1.李军鹏:《公共管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

2.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线城市科学发展”课题组:《态势与发展:中国二线城市科学发展研究》[R]。

3.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唐兵:《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趋势》[J],《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

5.马怀德、王柱国:《城管执法的问题与挑战——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调研报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6.《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7.冯云廷:《城市公共服务体制:理论探讨与实践》[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8.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牛凤瑞、潘家华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徐宏:《略论我国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1.陈跃:《建立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5期。

12.彭兴业:《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北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专刊。

13.张吕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理与实践》[J],《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4.孙学玉、伍开昌:《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3期。

15.李昌昊、忻丽丽:《现代城市管理及其体制改革之省思》[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6.杜晓燕、李景平、尚虎平:《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中的权力协调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2期。

17.胡宏:《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第9卷增刊。

18.石亚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全国调研基础上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1.黄之英编《中国法治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法制建设的简要回顾》[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61期,第2~10页。

4.张翼、吕斌:《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公共性的回归》[J],《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第5~9页。

5.牛凤瑞、潘家华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刘磊:《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第19~24页。

7.张永忠:《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德治与法治》[J],《长江建设》2002年第3期。

8.赵夏:《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第76~80页。

1.〔美〕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长尾理论》[M],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

2.〔美〕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前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4.〔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中信出版社,2003。

5.〔美〕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征庚圣、袁志田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 R.D.帕特南:《使民主转起来:现代意大利公民传统》[M],王列、赖海容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美〕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1995。

9.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5。

1.汪光焘:《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继承、发展、创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编《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周岚、何流:《中国城市规划的挑战和改革》[J],《城市规划》2005年第3期。

4.何强为、苏则民等:《关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5.陈敏之:《论城市规划的性质和当前的任务》[J],《城市规划》1982年第1期。

6.圭文:《继往开来,乘胜前进-三十五年城市规划回顾与展望》[J],《城市规划》1984年第5期。

7.建设部城市规划司:《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我国城市规划四十年回顾》[J],《城市规划》1989年第6期。

8.周干峙:《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需要努力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水平》[J],《城市规划》1991年第2期。

9.周干峙:《城市规划的新形势和新任务》[J],《城市规划》1994年第1期。

10.赵士修:《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运行机制》[J],《城市规划》1994年第2期。

11.叶如棠:《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把城市规划工作推向新阶段》[J],《城市规划》1997年第1期。

1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城乡规划的有关政策法规和重要讲话(内部讨论稿)》[R],2007。

13.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编《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14.王凯、曹传新:《城市规划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内部讨论稿。

简 介: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组织编写。我国服务业就业正在成为全社会劳动就业的主力军,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书内容涉及我国的服务业的体制、运行环境、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能为读者提供了解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必要信息。

作者: 裴长洪 夏杰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简 介:本书在社会融入理论与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宏观和微观、定性和定量数据,采用实证研究视角,区分不同身份的流动人口,从多个层面系统地比较、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现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本书的分析结果将为进一步推动、促进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提供实证依据,为政府制定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政策提...

作者: 杨菊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