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7

边缘与回归图书

Border and return

SSAPID:101-0118-3311-22
ISBN:978-7-5097-094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社会排斥的中心与边缘视角展开,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艾滋病患者遭受社会排斥的维度,阐释了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强调了社会排斥的动态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反社会排斥的对策。本书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把握农村艾滋病问题,同时为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学视角的艾滋病研究
作 者:陈琦
编 辑: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总序

 附录二 社会排斥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个案访谈名单

 附录一 社会排斥访谈提纲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1.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

    2.传播方式更加隐蔽化

    3.艾滋病患者逐渐边缘化

   二 研究问题

    1.艾滋病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基于社会排斥的艾滋病研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3.艾滋病研究的社会学参与不足

   三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 社会排斥研究

    (一)社会排斥的理论渊源

    (二)社会排斥的内涵

     1.社会参与

     2.社会权利

     3.社会整合

     4.资源分配

    (三)社会排斥的原因

    (四)社会排斥的维度

    (五)社会排斥的后果

   二 艾滋病研究

    (一)艾滋病的伦理问题

    (二)艾滋病的影响问题

    (三)艾滋病的归因问题

    (四)艾滋病的认知问题

    (五)艾滋病的立法问题

    (六)艾滋病的对策问题

   三 社会排斥与艾滋病研究

    (一)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维度

    (二)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排斥的原因

    (三)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影响

    (四)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对策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

     1.社会排斥

     2.边缘与边缘化

     3.艾滋病与艾滋病患者

    (二)研究对象

     1.艾滋病患者和普通村民概况

     2.问卷调查对象的样本特征

    (三)研究思路

     1.中心与边缘关系的视角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合

     3.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结合

    (四)本书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一)社会研究方法简析

     1.定量和定性方法的利弊

     2.定量和定性方法的融合

    (二)本研究的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2.资料分析方法

 第二章 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维度

  第一节 社会排斥的总体水平

   一 社会排斥的指标

    (一)针对艾滋病患者的测量指标

    (二)针对普通村民的测量指标

   二 社会排斥的测量

    (一)宏观上的考察

    (二)微观上的度量

     1.艾滋病患者自我感知的排斥水平

     2.普通村民表现出来的排斥水平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主要形式

   一 社会排斥的指标差异

    (一)艾滋病患者自我感知的社会排斥的主要形式

    (二)普通村民表现出来的社会排斥的主要形式

   二 社会排斥的维度差异

    1.不同对象的排斥水平存在维度差异

    2.不同维度的排斥水平存在差异

   三 社会排斥的样本差异

    (一)社会排斥水平的方差分析

    (二)社会排斥水平的回归分析

     1.艾滋病患者自我感知的社会排斥

     2.普通村民表现出来的社会排斥

  第三节 社会排斥的不同维度

   一 政治排斥

    1.政治权利

    2.利益诉求

   二 经济排斥

    1.经济收入

    2.消费能力(经济水平)

    3.经济援助

   三 文化排斥

    1.价值认同

    2.身份认同

   四 关系排斥

    1.家庭关系

    2.社区关系

    3.社会关系

 第三章 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归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社会排斥

   一 社会排斥的制度路径

   二 社会保障与社会排斥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排斥

     1.社会保险

     2.社会救助

   三 社会政策与社会排斥

    1.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缺失

    2.社会政策的缺陷

    3.政策执行的缺位

  第二节 社会文化与社会排斥

   一 社会排斥的文化路径

   二 文化环境与社会排斥

    (一)人文环境

     1.感染规模

     2.身份暴露程度

     3.防艾知识

    (二)舆论环境

     1.社会传闻

     2.媒体负性报道

   三 主流价值观与社会排斥

    1.勤俭持家的道德准则

    2.忠贞不贰的性道德观念

  第三节 个体特征与社会排斥

   一 社会排斥的个体归因

   二 身心状态与社会排斥

    (一)健康状态与社会排斥

     1.源于疾病的恐惧

     2.源于健康状态的参与不足

    (二)心理特征与社会排斥

     1.自卑和自闭

     2.依赖和惰性

   三 个人能力与社会排斥

 第四章 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动态过程

  第一节 社会排斥的时空差异

   一 社会排斥的时间差异

    (一)初期的社会排斥

    (二)现时的社会排斥

   二 社会排斥的地域差异

    (一)N市与S市的差异

    (二)不同村庄的差异

  第二节 社会排斥的代际传递

   一 社会排斥境遇的延续

    (一)社会隔离

    (二)婚恋障碍

   二 社会排斥因素的传承

    (一)机会剥夺

     1.教育机会的剥夺

     2.就业机会的剥夺

    (二)能力剥夺

  第三节 边缘化与社会排斥

   一 中心到边缘的排挤

    (一)艾滋病患者的边缘化成因

    (二)艾滋病患者的边缘人特征

     1.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2.明显的能力贫困

     3.边缘化的积累和传承

   二 边缘到中心的回归

    (一)艾滋病患者回归中心的主观意愿

    (二)艾滋病患者回归中心的实际行动

   三 边缘化与社会排斥的再生

    (一)制度途径

     1.缺少利益表达渠道

     2.缺少维护权益的途径

    (二)文化途径

     1.主动排斥

     2.认同障碍

    (三)个人途径

     1.个人心态

     2.个人素养

 第五章 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权利保障与反社会排斥

   一 加快政策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二 拓展艾滋病患者利益表达的渠道

   三 增强对艾滋病患者的福利救助

  第二节 观念构建与反社会排斥

   一 确立反社会排斥的社会责任观

   二 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偏见

  第三节 能力建设与反社会排斥

   一 破解“边缘文化”的禁锢

   二 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三 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 社会排斥的四个维度

   二 社会排斥的作用机制

    1.制度因素与社会排斥

    2.文化因素与社会排斥

    3.个人因素与社会排斥

   三 社会排斥的动态过程

    1.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具有时空差异

    2.社会排斥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

    3.边缘化与社会排斥的关系

  第二节 相关讨论及思考

   一 艾滋病患者社会排斥的影响

   二 不同艾滋病群体社会排斥的区别

   三 不同维度社会排斥的归因

   四 研究方法的再思考

 前言

本书基于社会排斥的中心与边缘视角展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艾滋病患者遭受社会排斥的维度,阐释了社会排斥产生的原因,强调了社会排斥的动态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反社会排斥的对策。本书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地把握农村艾滋病问题,同时为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万志红、张正利:“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识与防‘艾’体系构建——以云南省为例”,《学术探索》2007年第1期。

马广海:“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王小平:“艾滋病的污名和社会歧视初探”,《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永钦:“身份认同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王刚:“社会排斥与农民工社会权利的缺失”,《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王延光:“同性恋与艾滋病预防对策”,《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王来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5期。

王若涛、张有春:“艾滋病引起的社会学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3期。

王春萍等:“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及其衡量方法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9期。

王玲宁:“大众传媒对农民艾滋病认知和态度的影响”,《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王曙光:《艾滋病的社会学发现:亚文化易感与适宜干预策略》,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毛元晶:“文化综述”,《南方论刊》2007年第11期。

方亚飞:“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属性与遏制策略”,《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石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以国有下岗事业女工为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石彤:“社会排斥:一个研究女性劣势群体的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龙秋霞:“妇女易感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原因探析及对策建议——基于广东的调查”,《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1期。

白维仁:“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4期。

白维仁:“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英〕托尼·阿特金森:“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丁开杰编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朱晓卓、田侃:“艾滋病防控专门立法的价值和难点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年第1期。

任南、李建华:“艾滋病防治研究中的知情同意及其实现”,《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6期。

任南、李建华:“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7年第5期。

向德平、唐莉华:“农村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以湖北农村的调查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行红芳:“熟人社会的污名与污名控制策略——以艾滋病为例”,《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刘伟等:“吸毒行为与艾滋病预防对策——对某吸毒人群相关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学术论坛》2001年第4期。

刘宏伟、孙茗达:“艾滋病防治中的‘社会排斥’问题与政府干预研究——以HIV/AIDS人群及其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第6期。

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与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刘畅:“制度排斥与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福利》2003年第7期。

刘能:“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歧视:中国乡村社区中两类人群的一个定量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刘康迈、袁建华:“艾滋病的流行及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学海》2003年第5期。

刘潼福:“‘社会科学与艾滋病———理论和实践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江立华、胡杰成:“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江时学:“边缘化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9期。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孙玉娟、潘文华:“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透视及对自我认同的影响和重构”,《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1期。

孙江平:“艾滋病的社会属性及在中国的映射”,《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第6期。

苏一芳:“艾滋病与社会排斥”,《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11期。

苏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6期。

杨冬民、韦苇:“社会排斥视角的农民工类别差异与政策选择”,《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杨立华、杨爱华:“三种视野中的制度概念辨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杨延忠、李鲁、王伟:《艾滋病危险行为扩散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杨国才:《多学科视野下的艾滋应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杨翌:《艾滋病相关耻辱和歧视的现状及其影响的探索性研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李小云、唐丽霞:“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3期。

李文星、郑莉、张建新:“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学建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5年第6期。

李京文、任海英:“2006~2010年艾滋病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学术界》2007年第2期。

李春玲:“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状况分析”,《新视野》2002年第3期。

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斌:“社会排斥理论与中国住房改革制度”,《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李楯:《艾滋病在中国:法律评估与事实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肖水源:“HIV感染与艾滋病的社会文化维度”,《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肖唐镖:“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吴玉锋:“‘双重弱势群体’: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生存状况的描述”,《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上)”,《社会》2001年第8期。

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沈原:“构建和谐社会‘底层赋权’最重要”,《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第1期。

张汝立:“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张汝立:《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梦中、〔美〕Marc Hozer:“定性研究方法总论”,《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张慧:《污名与歧视:以中国的艾滋病为例》,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陆福兴、刘宁:“边缘化生存:农村女性融入城市面临的困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印度〕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王燕燕摘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法〕阿加特·拉特雷-加陀·劳森:“非洲的妇女与艾滋病: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因素”,黄觉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3期。

陈世伟:“反社会排斥:失地农民和谐就业的社会政策选择”,《求实》2007年第3期。

陈亚东:“艾滋病防治的法律视阈”,《人权》2007年第4期。

陈自强、方盛举:“公共政策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

陈曼蓉:“当前社会研究方法的特点、趋势及问题”,《社会》2002年第5期。

罗国振、文军主编《现代意识与都市发展:社会学的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华夏出版社,1989。

金双秋:“以社会学的‘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弱势群体的社区支持综合网络”,《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周文文:《伦理、理性、自由——阿玛蒂亚·森的发展理论》,学林出版社,2006。

周玉:“制度排斥与再生产”,《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周林刚:“论社会排斥”,《社会》2004年第3期。

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周建明:《社会政策:欧洲的启示与对中国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周晓春:“社会排斥、社会工作与艾滋病防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庞元正、丁冬红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郑勇:“反社会排斥:支持弱势群体的政策选择”,《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发布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

UNAIDS/WHO联合发布的2007 AIDS epidemic update

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胡幼慧:《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巨流图书公司,1996。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姜爱林:“中国艾滋病立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中州学刊》2005年第2期。

姜爱林:“地方艾滋病立法研究”,《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姚洋:“社会排斥和经济歧视——东部农村地区移民的现状调查”,《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秦金亮:“国外社会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对峙与融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莫国芳、包广静、吴瑛:“艾滋病的人口学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5期。

莫国芳、包广静:“基于女性性别脆弱性分析的艾滋病防治对策”,《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夏国美:《中国艾滋病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夏国美:《艾滋病立法:专家建议及其形成过程》,法律出版社,2006。

夏国美:“艾滋病防治难题中的社会学出路”,《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夏国美:“边缘化现象与社会整合——城市外来未婚女性生育健康问题的调查与解析”,《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夏国美、杨秀石:“商业性性交易者艾滋病认知、态度与行为调查”,《社会》2005年第5期。

《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徐永林:“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7期。

徐勤、吕繁、伍小兰:“艾滋病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从老年的视角”,《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

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翁乃群:“艾滋病的社会文化建构”,《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高云、王曙光:“艾滋病干预实践中社会理论的鉴别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高兆明:“制度概念的存在论辨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高燕宁:《艾滋病的社会免疫》,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高耀洁:《中国艾滋病调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唐均:“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黄了:《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黄剑波:“社会文化视野中的艾滋病流行及防治”,《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梅良勇:“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初探”,《唯识》2007年第12期。

曹晓彬:“AIDS相关歧视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相关策略”,《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3期。

戚攻:“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章娟:《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排斥研究——一个分析框架的建立与实证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彭华民:“社会排斥概念之解析”,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彭华民:《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彭现美:“艾滋病的社会学思考”,《南方人口》2004年第2期。

彭勃等:“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8期。

景军:“艾滋病谣言的社会渊源:道德恐慌与信任危机”,《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曾群:《青年失业与社会排斥风险——一项关于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研究》,学林出版社,2006。

富晓星:“女性商业性性服务者的组织特征、流动规律及艾滋病防治对策研究——以四川省Y县为例”,《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谢常青:“社会偏见的媒体因素及消减对策——以对农民工题材的报道为例”,《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

靳薇:“人类学关注艾滋病”,《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靳薇:“领导干部防艾意识的调研报告”,《学海》2003年第5期。

靳薇:“领导干部看艾滋病——知识、观念及决策行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窦玉沛主编《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蔡高强、徐徐:“论艾滋病病人的人权保护”,《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年第3期。

熊光清:“关于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国际论坛》2008年第1期。

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潘绥铭、黄盈盈、李楯:“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及其意义——中国社会重组的标识与契机”,《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薛天山:“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理论界》2007年第11期。

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Atkinson,R.(1999),“Citizenship and Struggle Against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Context of Welfare State Reform”,in Bussemaker,J.(ed),Citizenship and Welfare State Reform in Europe,London:Routledge/ECPR Studies in Political Science.

Bhalla,A.S. & Lapeyre,F.(1999),Are 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a Global World?,Macmillan Press LTD.

Burchardt,T.,Le Grand,J. & Piachaud.D.(2001),“Degree of Exclusion:Developing a Dynamic,Multidimensional Measure”,in Understanding Social Exclusion,edited by Hills,Le Grand and Piachau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yme,D.(1999),Social Exclusion,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Beck,U.(1992),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Chanan,G.(2000),“Communit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in J.Percy-Smith(ed),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Towards Inclusion?,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De Hann(1998),Social Exclusion:Towards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Deprivation,Villa Borsig Workshop Series.

Evans,Martin(1998),“Behind the Rhetoric:The Institutional Basis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Poverty”,in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North and South,edited by Arjan de Haan and Simon Maxwell,IDS Bulletin,29(1).

Gore,C.(eds.) (1997),Social Exclusion and Anti-poverty Policy:a debate?,Geneva:ILO.

Goffman Erving(1963),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

Lee,P. and Murie,A.(1999),Literature review of social exclus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Polity Press.

Levitas,R.(1998),The Inclusive Society?Social Exclusion and New Labour,UK:Macmillan.

Littlewood,P. & Herkommer.S.(1998),“Identifying Social Exclusion:Some Problems of Meaning,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an Cities:Processes,Experiences and Responses”.

Lawrence O.Gostin(2003),The AIDS Pandemic:Complacency,Injustice,and Unfulfilled Expectations,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att Barnes,et al.(2002),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Edward Elgar,Cheltenham,UK.

Peter Aggleton,Peter Davies and Graham Hart(1992),AIDS:Rights,Risk and Reason,The Falmer Press.

Percy-Smith,J.(ed)(2000),Policy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Towards Inclusion?,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Room,G.(ed)(1995),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Bristol:Policy Press.

Rodgers,G.(1995),“What is special about a ‘social exclusion’approach?”,in Rodgers,G.,Gore,C. & Figueiredo,J.B.(Ed),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Saraceno,C.(1997),“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in Beck,W.,Maesen,L. & Walker,A.(ed)(1995),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Bristol:The Policy Press.

Sen,Amartya(1992),Inequality Reexamined,Oxford:Clarendon Press.

Sen,Amartya (2000),Social Exclusion:Concetp,Application,and Scrutiny,published by Asian Development Bank.

Walker,A.,and C.Walker,eds.(1997),Britian Divided:The Growth of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1980s and 1990s,London:Child Poverty Action Group.

Atkinson,R. and Davoudi,S.(2000),“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Context,development and possibilities”,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38,No.3.

Alan Murie & Sako Musterd(2004),“Social Exclusion and Opportunity Structures in European Cities and Neighbourhoods”,Urban Studies,Vol.41,No.8.

Ann Davis & Sue Wainwright(2005),“Combating Poverty and Social Exclusion: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Social Work Education,Vol.24,No.3,April.

Ambra Poggi.(2004),Social Exclusion in Spain:Measure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PhD Thesis.

A.O’Grady,P.Pleasence,N.J.Balmer,A.Buck and H.Genn,(2004),“Disability,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consequential experience of justiciable problems”,Disability & Society,Vol.19,No.3,May.

Burchardt,T.,Le Grand,J.,& Piachaud.D.(1999),“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33(3).

Buck,N.(1991),“Social Polarisation,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Labour Market Change in London and New York”,ESRC Research Centre Occasional,University of Essex.

Castal,R.(2000),“The roads to disaffiliation:Insecure work and vulnerable relationshi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4(3).

Chris Phillipson,Graham Allan,and David Morgan(2004),“Social Network and Social Exclusion:Sociological and Policy Perspectives”,Aldershot,UK,Burlington,VT:Ashgate.

Chris Horsell(2006),“Homelessness and Social Exclusion:A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ers”,Australian Social Work Vol.59,No.2,June.

Chris Greer and Yvonne Jewkes(2005),“Extremes of Otherness:Media Images of Social Exclusion”,Social Justice,Vol.32,No.1.

Caglar Keyder(2005),“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in Istanbul,Inter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Vol.29.1,March.

Claire Curran,Tania Burchardt,Martin Knapp,David McDaid and Bingqin Li(2007),“Challenges in Multidisciplinary Systematic Reviewing:A Study on Social Exclusion and Mental Health Policy”,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41,No.3,June.

David Smith and John Stewart(1997),“Prob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 n,Vol.31,No.5,December.

Kenneth A.Armstrong(2006),“The‘Europeanisation’of Social Exclusion:British Adaptation to EU Co-ordination”,BJPIR,Vol.8,79-100.

Kati Narhi(2002),“Social workers’ conceptions of how the local living environment is related to social exclus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5,No.3.

Kathy Arthurson and Keith Jacobs(2004),“A Critique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its Utility for Australian Social Housing Policy”,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39,No.1,February.

Levitas,R.(2004),“Let’s Hear it for Humpty:Social Exclusion,the Third Way and Cultural Capital”,Cultural Trends,Vol.13(2),No.50,June.

Monica Dowling(1999),Social Exclusion,“Inequality and Social Work”,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33,No.3,September.

Michelle Adato,Michael R.Carter,Julian May(2006),“Exploring Poverty Traps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South Africa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42,No.2,February.

Nicola Mai(2005),“The Albanian Diaspora-in-the-Making:Media,Migr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Vol.31,No.3,May.

Nataliia E.Tikhonova.(2004),“Social Exclusion in Russian Society”,Sociological Research,Vol.43,No.3,May-June.

Richardson,L. & Le Grand,J.(2002),“Outsider and insider expertise:The response of residents of deprived neighbourhoods to an academic definition of social exclusion”,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36(5).

Room,G. & Britton,N.(2006),“The dynamics of social exclus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Vol.15.

Room,G.J.(1999),“Social exclusion,solidarity an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8.

Silver,H.(1994),“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Three paradigm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33,No.5-6.

Silver,H.(1995),“Three paradigms of social exclusion”,in Rodgers,G.,Gore,C. & Figueiredo,J.B.(ed),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responses. Genev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Sheila Macrae,Meg Maguire and Linda Milbourne(2003),“Social exclusion:exclusion from school”,INT. J. Inclusive Education,Vol.7,NO.2.

Stan-Ake Stenberg(2000),“Inheritance of Welfare Recipiency:An Intergenrational Study of Social Assistance Recipiency in Postwar Swede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2(1).

Susan Silver,John Shields and Sue Wilson(2005),“Restructuring of Full-time Workers:A Case of Transitional Dislocation or Social Exclusion in Canada?Lessons from the 1990s”,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39,No.7,December.

Tsakloglou,P. & Papadopoulos,F.(2001),“Identifying population groups at high risk of Social Exclusion:evidence from the ECHP?”,Mimeo.

Tomás Sirovátka and Petr Mares(2006),“Poverty,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Czech Republic”,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Vol.40,No.3,June.

Vicki Belt and Ranald Richardson(2005),“Social Labour,Employability and Social Exclusion:Pre-employment Training for Call Centre Work”,Urban Studles,Vol.42,No.2,February.

Zunyou Wu,Keming Rou,and Haixia Cui(2004),“The HIV/AIDS Epidemic in China:History,Current Strategies and Future Challenges”,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Vol.16,Supplement A,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