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8

构建和谐东亚图书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East Asia

SSAPID:101-0115-2677-92
ISBN:978-7-5097-134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占比重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东亚的崛起,举世瞩目。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和谐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合作断扩大和加深的“和谐东亚”具有更加显著的意义。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这一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国家,在构建和谐东亚的时代命题前责无旁贷。中日韩关系的走向决定着东亚的未来。本书作者们围绕“构建和谐东亚”的主题,对和谐世界理念与和谐东亚构建、地区合作视野下的中日韩关系、东亚的区域认同与共同体建设、东亚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值得一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亚合作论坛
作 者: 黄大慧
编 辑:杨群;高明秀;王玉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后记

 编辑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第一部分 和谐世界理念与和谐东亚构建

  “和谐世界”:中国国际战略的新发展

   一

   二

   三

  抓住东亚崛起的新机遇*

   一 中日韩关系的新起点

   二 东亚在崛起

   三 抓住东亚崛起的新机遇

  相互理解、合作与协调

  成就与挑战:中国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理念与对外政策形势

   一 和平发展:中国有什么

   二 价值贡献:中国缺什么

   三 为何提倡“和谐世界”

   四 “国际责任”:新关键词

   五 新麻烦、新挑战、新思考

  对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理论的初步认识

   一

   二

   三

    (一)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

    (二)有助于妥善应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

    (三)符合世界形势的发展潮流

    (四)有利于促进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和正面认同

  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课题

   一 中国差距问题的现状

   二 为什么差距是个问题

   三 给差距开个药方

  “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

   一 “霸权稳定论”与“和谐世界观”主要观点梳理

    (一)“霸权稳定论”主要观点梳理

    (二)“和谐世界观”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梳理

   二 “和谐世界观”与“霸权稳定论”的比较分析

    (一)有关国际秩序基本价值观的比较

    (二)有关国际秩序基本观点的比较

   三 简短结论

  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与东亚价值观重构

   一 东亚传统的当代呈现

   二 东亚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三 面向“和谐世界”的东亚价值观重构

 第二部分 地区合作视野下的中日韩关系

  东亚国家的合作及共生关系

   一 大亚洲的梦想与合作体系

   二 大陆势力和海洋势力的对抗以及亚洲三角结构

   三 东北亚合作面临的困难

   四 东北亚和谐社会的课题

   五 结束语

  中日韩关系与东亚合作

   一 中日韩关系的基本特点

    (一)政治领域

    (二)安全领域

    (三)经济领域

    (四)文化领域

   二 中日韩关系与东亚合作

    (一)从经济一体化起步

    (二)走向政治、安全、文化全面合作

    (三)东亚共同体目标的提出

   三 中日韩政策互动演变趋势

    (一)中日韩经济关系新趋势

    (二)中日韩外交互动新动向

    (三)中日韩文化交流新局面

    (四)中日韩推动区域合作的思路

  中日韩与东亚共同体:如何与东盟相处

   一 加速东盟一体化建设

    (一)起草东盟宪章

    (二)提速经济一体化建设

    (三)探索安全共同体的构建

   二 主导东亚地区合作进程

    (一)从“10+3”到“10+3”与东亚峰会并行

    (二)“10+3”与东亚峰会:主渠道与新平台

    (三)东盟力保其在东亚峰会中的主导权

    (四)美国对东亚峰会的态度*

   三 大国平衡战略的框架渐趋完善

    (一)渐趋完善的大国平衡战略架构

    (二)东盟大国平衡战略的运行逻辑

    (三)以大国平衡战略应对中印崛起给东盟带来的挑战

  东亚共同体构想和日本外交

   一 概论——作为政策研究课题的东亚共同体

   二 东亚共同体与日本

    (一)东盟对日期待与对中国参与的肯定和警惕

    (二)作为核心的日中合作

   三 东亚共同体与同盟关系

    (一)摸索中的同盟关系与合作

    (二)日美同盟的新定位

   四 总结——强化战略对话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一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

    (一)建立战略共识

    (二)共谋深化合作

    (三)强化双边交流

   二 中日关系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三 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努力方向

  “2005年体制”与日本的对外战略*

   一

   二

   三

  中国多边外交在东北亚和平构想中的地位及其局限性

   一 多边外交与中国对外政策

   二 中国的东北亚和平构想与多边主义

   三 东北亚地区多边主义和平构想的实践:六方会谈

    (一)六方会谈及中国的构想

    (二)六方会谈和东北亚多边和平构想的局限性

  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阶段辨析

   一 中国对韩政策的出发点

   二 中国对韩政策的早期实践:金泳三政府时期

   三 中国对韩政策的调整:从金大中政府到卢武铉政府

    (一)金大中政府时期

    (二)卢武铉政府时期

   四 中国对韩关系的定位:“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五 中国对韩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21世纪初韩国的外交抉择

   一 中国的崛起与东北亚世界的新变化

   二 崛起的中国对韩国政治外交的影响

    (一)中韩关系发展的奇迹

    (二)韩美同盟的危机

    (三)韩日关系的退潮

   三 中国崛起与韩国外交政策的选择

 第三部分 东亚的区域认同与共同体建设

  “东亚经济圈”构想:课题与展望

   一 序言

   二 四个AFTA(东亚经济圈)构想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构想

    (二)日本—东盟自由贸易条约(JAFTA)构想

    (三)韩国—东盟自由贸易条约(KAFTA)构想

    (四)印度—东盟自由贸易条约(IAFTA)构想

   三 东亚多边合作的基本特点

    (一)美国在东亚多面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二)东亚多边合作中的中日较量

    (三)东盟在东亚多边合作中举足轻重

   四 亚洲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景分析

    (一)基本框架

    (二)妥善处理中国和日本两大国之间的关系

    (三)日本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亚洲自由贸易区的障碍

   五 结束语

  认同秩序:东亚可能的发展前景

   一

   二

   三

  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对外认知

   一 为何是认同?

   二 民族国家认同、地区认同与相互认知

   三 超国家接触、国家认同与地区认同的关系分析

   四 地区共同体的含义

  东北亚合作制度化的起点

   一 共有理念与制度创建

    (一)东北亚主要国家在自我定位方面偏离“东北亚”的区域意识

    (二)民族国家意识凌驾于“地区认同”之上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依然影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

    (四)文化的多样性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共存

    (五)抹不去的历史情节

   二 东北亚的区域意识与东北亚的政治和解

  韩国与东亚地区主义的未来

   一 自由贸易协定在东亚

   二 东亚地区主义未来的三种可能方案

    (一)东亚自由贸易协定

    (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络

    (三)两大竞争集团的出现

   三 韩国在东亚自由贸易协定游戏中的角色

   四 结论

  论中国经济增长与东亚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一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其结构性特征

    (一)出口导向,外贸依存度迅速提升

    (二)投资主导,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高投资、高增长遇到能源瓶颈与资源约束

    (四)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对外经济失衡日趋明显

   二 东亚经济合作的主要进展与基本趋向

    (一)合作范围不断扩大

    (二)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三)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四)合作目标不断深化

   三 中国经济增长为东亚经济合作提供强力支撑

    (一)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二)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出口扩大的容纳器

    (三)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相互投资的吸收地

    (四)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金融运行的安全阀

    (五)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推动者

   四 东亚经济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一)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二)有利于稳定外来投资

    (三)有利于扩大对外投资

    (四)有利于规避国际风险

    (五)有利于突破资源瓶颈

    (六)有利于平衡地区差距

  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 “东亚”与“东亚共同体”概念的界定

   二 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

   三 以日本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

   四 全球化时代的东亚共同体建设模式

   五 结论

  略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一

   二

    (一)货币金融政策协调与相互监督

    (二)建立区域性防范金融危机的机制及紧急救援安排

     1.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基金构想

     2.货币互换安排

     3.“10+3”早期预警系统

    (三)创建亚洲债券基金,完善亚洲债券市场

     1.培育东亚各国债券市场的意义

     2.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ABF)

     3.促进亚洲债券市场(Asian Bond Markets)的发展

    (四)区域汇率制度的协调

    (五)对于最优货币区的憧憬

   三

    1.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地缘战略方面的差异及分歧,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2.东亚各国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是发展东亚货币合作的重要障碍

    3.东亚金融合作缺乏“领头人”

   四

    1.各经济体内部的改革

    2.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未来展望、努力方向与措施

 第四部分 东亚地区安全合作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战略应对*

   一 东北亚安全困境及其溢出效应

   二 东北亚安全困境的战略应对

   三 中国的东北亚安全战略谋划

  东亚安全合作与中国东亚战略

   一 东亚安全的困境

   二 东亚安全合作的可能性

   三 实现安全合作的途径

   四 中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结构、行为、朝核危机与东北亚安全秩序

   一 序言

   二 冷战后朝鲜半岛的安全结构

    南北经济力量差距

    南北军事力量差距

   三 结构导致行为:朝核危机的爆发

   四 朝韩美间的互动:行为能否撬动结构的调整?

   五 朝鲜核试帮了谁的忙?

   六 结论

  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一 何为地缘政治意义

   二 朝鲜半岛地缘政治意义之新解

   三 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意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对外战略与日本

   一 单边主义下势力均衡的尝试?

   二 “新安全观”的意义

   三 中国国内有关对外政策的讨论

   四 日本对中国军力的看法

    1.战略国界

    2.近海防御

   五 关于日中关系的若干讨论

  日本无核化政策与美国“核保护伞”

   一 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形成

    (一)“反核意识”的产生与反核运动的兴起

    (二)“无核三原则”的提出

    (三)加入国际核不扩散条约体制

   二 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内在矛盾性

    (一)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内在矛盾性

    (二)“星球大战计划”与日本的选择

   三 从《防卫计划大纲》看日本的无核化政策

   四 从日本官方研究看日本无核化政策的未来走向

    (一)有关日本核武装问题的议论

    (二)日本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走上核武装之路

  美国东亚政策的新特点

   一 什么是美国的东亚政策?

   二 战略思维与美国当前东亚政策的特点

   三 美国的东亚外交战略调整

   四 美国东亚政策的问题与展望

   五 结论与展望

 崇尚和平: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特征*(代序)

作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东亚在世界政治、经济中所占比重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东亚的崛起,举世瞩目。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和谐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合作不断扩大和加深的“和谐东亚”具有更加显著的意义。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这一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国家,在构建和谐东亚的时代命题前责无旁贷。中日韩关系的走向决定着东亚的未来。本书围绕“构建和谐东亚”这一主题,对和谐世界理念与和谐东亚构建、地区合作视野下的中日韩关系、东亚的区域认同与共同体建设、东亚地区安全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值得一读。

加藤弘之(2003):《地区的发展》(现代中国经济丛书6),名古屋大学出版会(日文)。

加藤弘之、西島章次(2005):《全球化与地区差距》,《国民经济杂志》第191卷第2号(日文)。

橘木俊昭(2006):《差异社会:问题是什么?》,岩波書店(日文)。

樊纲(2006):《经济发展,体制改革与收入差距》,载《长安讲坛(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姚洋、黄平、韩毓海(2006):《我们的时代——现实的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中央编译出版社。

蒋省三(2006):《土地制度、城市化与财政和金融风险》,载高尚全主编《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

吴敬琏(2006a):《边生产边寻租》,《财经》第16期。

吴敬琏(2006b):《寻租新动力》,《财经》第17期。

吴敬琏(2006c):《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财经》第21期。

杨宜勇、顾严、李宏梅(2006):《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及十一五的对策》,载高尚全主编《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

王东京(2006):《中国的难题》,中国青年出版社。

Lishi(2006),“Re-estimation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Paper Presented on Beijing Forum.

Campbell,Angus,Gerald Gurin,and Warren E. Miller(1954),The Voter Decides,Evanston,Ill.:Row Peterson.

Campbell,Angus,Philip E.Converse,Warren E. Miller,and Donald Stokes(1960),The American Voter,New York:Wiley.

Conover,Pamela Johnston,and Stanley Feldman(1981),“The Origins and Meaning of Liberal/Conservative Self Identif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5-2:617-645.

Converse,Philip E.(1964),“The Nature of Belief Systems in Mass Publics,”In Ideology and Discontent,ed. David E.Apter,London:Collier-Macmillan Ltd.: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Dalton,Russell J.,Paul A.Beck,Robert Huckfeldt(1998),“Partisan Cues and Media:Information Flows in the 1992 Presidential Elec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111-126.

Downs,Anthony(1957),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 Row.

Eulau,Heinz(1956),“Identification with Class and Political Role Behavior,”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0-4;515-529.

Fiske,Susan T.,and Shelly E. Taylor(1991),Social Cognition,2nd ed.,New York;McGraw Hill.

Hemmer,Christopher,and Peter J. Katzenstein(2002),“Why is There is No NATO in Asia?Collective Identity,Regionalism,and the Origin of Multilater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56-3:575-607.

Huckfeldt,Robert,Jeffrey Levine,William Morgan,and John Sprague(1999),“Accessibility and the Political Utility of Partisan and Ideological Orient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43:888-911.

Kunda,Ziva(1990),“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480-498.

Lavine,Howard,Cynthia J. Thomsen,Mark P. Zanna,and Eugene Borgida(1998),“On the Primacy Affect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Attitudes and Behavior:The Moderating Role of Affective-Cognitive Ambival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4:398-421.

Lodge,Milton,and Ruth Hamill(1986),“A Partisan Schema for Poli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0:505-520.

Lord,Charles G.,Lee Loss,and Mark R. Lepper(1979),“Biased Assimilation and Attitude Polarization:The Effects of Prior Theories on Subsequently Considered Evi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2098-2109.

Niemi,Richard G.,and Herbert F. Weisberg(1993),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3rd ed.,Washington,D.C.:CQ Press.

Niemi,Richard G.,and Herbert F. Weisberg(2001),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4th ed.,Washington,D.C.:CQ Press.

Nye,Joseph S.(1972),“Muui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Prospects for Regional and Global Political Integratio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403:116-126.

Saris,Willem E.,and Paul Sniderman(2005),The Issues of Belief:Essays in the Intersection of Nonattitudes and Attitude Change,Amsterdam:University of Amsterdam Press.

Segal,Gerald(1991),“North-East Asia:Common Secutiry or a la carte?”International Affairs,67-4:755-767.

Vallone,Robert,Lee Ross,and Mark Lepper(1981),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a Presidential Election,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1998):《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沙希德·尤素福编(2003)《东亚奇迹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许少强(2004):《货币一体化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罗纳德·麦金农、贡特尔·施那布尔(2003):《东亚经济周期与汇率安排》,中国金融出版社。

罗伯特·蒙代尔(2003):《蒙代尔经济学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

李富有(2004):《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实践与亚洲的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

李晓、丁一兵(2006):《亚洲的超越》,当代中国出版社。

闫庆悦(2005):《东亚经济发展的再剖析》,研究出版社。

何帆(2001):《危机之后的亚洲货币合作》,《国际金融评论》第1期。

章奇(2004):《中国与亚洲金融合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战略与管理》第4期。

施建淮(2004):《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短期,中期和长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4007,6月。

巴曙松、矫静(2006):《亚洲债券基金的兴起及其发展:金融市场框架与研究综述》,《金融与经济》第1期。

余永定、何帆、李靖(2002):《亚洲金融合作:背景、最新进展及发展前景》,《国际金融研究》第2期。

秦朵(2000a):《过度负债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世界经济》第5期。

秦朵(2000b):《外贸与金融传染效应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韩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世界经济》第8期。

高海红、张斌(2003):《亚洲货币合作的经济条件与设想》,《红旗文稿》第10期。

彭俊明、赵晓波、陈红梅(2004):《亚洲债券基金的发展前景》,《中国金融》第10期。

方家喜(2003):《端详亚洲债券基金——构建区域合作新机制 防范亚洲金融风险》,6月25日《经济参考报》。

哈罗德·贝尼克、李湘健(2004):《亚洲金融市场不应划地为牢》,(英国)8月9日《金融时报》。

关志雄(2000):《东亚告别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国际经济评论》第2期。

〔日〕小川英治(2004):《以AMU协调汇率政策》,《日本经济新闻》8月31日。

〔日〕清水聪(2004):《推进亚洲地区内金融合作的意义》,《ASIA MONTHLY》6月号。

〔日〕浦田秀次郎、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编(2004)《亚洲FTA的时代》,日本经济新闻社。

〔日〕谷川浩也、久武昌人(2004):《新的世界经济不均衡与亚洲经济一体化》,《经济产业杂志》8月号。

Arai,Koiciro(2000),“Framework for Regional Monetary Stabilization in East Asia,”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Prospects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Tokyo.

Mori,J. & Kinukawa,N.(2002),“A currency basket regime in East Asia,”JEPA lst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