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2

西藏人口分布变动及人口功能区规划研究图书

SSAPID:101-0110-9910-07
ISBN:978-7-5201-176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广泛吸收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的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有关人口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建议颇有新意,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突出,对于促进西藏人口合理分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
作 者: 黄祖宏 高向东
编 辑:袁卫华;孙美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图目录

 总序

 表目录

 序

 第一章 西藏人口研究概况

  一 研究背景

   (一)青藏高原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二)全球气候变暖,高原地区环境反应敏感

   (三)青藏高原为水之源头,人口、资源与环境需协调发展

   (四)生态环境退化影响西藏城镇化的进程

  二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三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 研究方法、手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与手段

    1.研究方法

    2.研究手段

   (二)数据来源

  五 研究特色

 第二章 人口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人口分布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三)人口梯度转移理论

  二 人口分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人口分布的国外研究进展

   (二)人口分布的国内研究历程

    1.人口分布的国内研究进展

    2.西藏人口分布的国内研究进展

   (三)人口分布的相关研究方法

    1.空间自相关

    2.夜间灯光数据

  三 人口分布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第三章 西藏人口历史变迁

  一 西藏史前人口的历史变迁

   (一)西藏史前人类遗址

    1.青藏高原的隆升

    2.西藏史前人类遗址

   (二)汉藏之间的历史联系

  二 古象雄时期人口变迁

  三 吐蕃至元明清时西藏人口变迁

  小结

 第四章 西藏人口水平分布

  一 西藏人口分布现状

   (一)西藏和平解放后人口数量变化

    1.1951~1964年人口停滞阶段

    2.1965~1982年快速增长阶段

    3.1983~1990年为稳定增长阶段

    4.1991年至今为增长减缓阶段

   (二)西藏人口分布现状

  二 西藏人口分布集中与分散趋势

   (一)西藏人口洛伦兹曲线

   (二)西藏人口重心移动和藏族人口重心移动

   (三)西藏人口分布标准离差椭圆变化

  三 西藏人口分布影响因素

   (一)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二)不同的生育政策、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的影响

   (三)不同民族结构(藏汉人口比重)的影响

   (四)青藏铁路和旅游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五)西藏人口集聚驱动力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西藏人口垂直分布

  一 海拔高程对人口垂直分布的影响

   (一)西藏的地形特点

   (二)西藏人口垂直分布

  二 地面坡度对人口垂直分布的影响

  三 地面坡向对人口垂直分布的影响

  四 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小结

 第六章 西藏人口分布空间格局

  一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一)全局空间自相关

   (二)局部空间自相关

    1.Moran散点图

    2.局部空间关联指标

    3.热点分析

  二 西藏人口分布空间模式分析

   (一)西藏人口分布空间模式

   (二)西藏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空间分析

   (三)藏族人口数量空间分析

   (四)汉族所占总人口比例空间分析

   (五)西藏人口数量热点分析

  三 西藏人口分布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一)地理加权回归方程

   (二)地理加权回归方程分析

   (三)地理加权回归结果分析

    1.西藏各个县城城镇化水平对人口分布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2.西藏不同地区坡度对人口分布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小结

 第七章 西藏城镇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

  一 西藏城镇人口规模分布

   (一)国内外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研究进展

   (二)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理论模式

    1.城市首位律

    2.位序—规模律

    3.分形理论

   (三)西藏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演化特征

    1.西藏城镇发展的历史

    2.西藏城镇首位度分析

    3.西藏城镇体系的分形特征

  二 西藏城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及特征分析

   (一)国内外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二)DMSP/OLS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作用

   (三)西藏城镇空间信息提取

   (四)西藏城镇用地扩展分析

   (五)西藏城镇空间格局分形特征分析

    1.聚集维数

    2.网格维数

    3.关联维数

  三 西藏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城镇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

   (二)国家投资和政策对西藏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西藏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城镇腹地对西藏城镇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 西藏城镇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一)构造新的“一江两河”核心城镇带

   (二)构造“大”字形交通网络体系

  小结

 第八章 西藏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

  一 西藏人口发展功能区划

   (一)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进展

   (二)西藏功能区划的研究进展

   (三)西藏植被指数的变化

   (四)西藏温度的变化

   (五)西藏土地利用变化

   (六)西藏人口发展功能区区划

  二 西藏人口分布空间格局优化的途径

   (一)从山地乡村社会向平原城市社会转变

   (二)打造新一江两河地区,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极

   (三)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生态性高原城镇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五)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九章 结论、思考与展望

  一 主要结论及理论思考

   (一)经济形态的转变是西藏人口分布和西藏人口历史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二)西藏人口分布状况反映了典型农业社会模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口再分布力度逐步增强

   (三)西藏高海拔地区人口比重上升,人口梯度转移理论解释力有限

   (四)西藏人口分布空间格局呈现空间集聚状态,城镇化是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五)西藏城镇人口规模分布和城镇空间格局都呈现出典型的分形特征

   (六)西藏人口发展功能区划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数据不足

   (二)对西藏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不足

  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加深西藏人口垂直分布变动的精确研究

   (二)加深西藏人口迁移流向与人口迁移圈研究

   (三)加深西藏人口分布变动模拟与预测研究

 前言

 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编委会

 后记

本书广泛吸收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的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有关人口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建议颇有新意,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突出,对于促进西藏人口合理分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安七一:《中国西部概览》,民族出版社,2000。

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85年第2期。

才让太:《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中国藏学》2005年第1期。

曹丽琴、李平湘、张良培:《基于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人口估算—以湖北省各县市为例》,《遥感信息》2009年第1期。

常霞青:《麝香之路上的西藏宗教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陈华、索朗仁青:《西藏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研究》2002年第1期。

陈建立、毛瑞林、王辉等:《甘肃临潭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铁器与中国冶铁技术起源》,《文物》2012年第8期。

陈晋、卓莉、史培军等:《基于DMSP/OLS数据的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反映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灯光指数的构建》,《遥感学报》2003年第3期。

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陈雅淑、张昆:《美国纽约州华人的空间分布研究》,《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

陈彦光、单纬东:《区域城市人口分布的分形测度》,《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年第1期。

陈志明:《1:400万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说明书》,《中国地貌纲》,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

成升魁、沈镭:《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4期。

程鸿、倪祖彬:《西藏农业地理》,科学出版社,1984。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邓发旺、刘天平:《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2期。

邓祖涛、陆玉麒:《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4期。

董春、刘纪平、赵荣等:《地理因子与空间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遥感信息》2002年第1期。

杜国明、张树文、张有全:《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沈阳市为例》,《地理研究》2007年第2期。

杜军、胡军、索朗欧珠:《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05年第2期。

杜莉:《西藏发展县域经济与农牧民增收问题的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顿珠拉杰:《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

樊杰、王海:《西藏人口发展的空间解析与可持续城镇化探讨》,《地理科学》2005年第4期。

封志明、李鹏:《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2期。

傅大雄、阮仁武、戴秀梅等:《西藏昌果古青稞、古小麦、古粟的研究》,《作物学报》2000年第4期。

傅小锋:《青藏高原城镇化及其动力机制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4期。

高登义、邹捍、王维:《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研究》1985年第4期。

高向东、江取珍:《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城市规划》2002年第1期。

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葛美玲、封志明:《基于 GIS 的中国 2000 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葛美玲、封志明:《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 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

古格·次仁加布:《略论十世纪中叶象雄王国的衰亡》,《中国藏学》2012年第2期。

韩向娣、周艺、王世新等:《基于夜间灯光和土地利用数据的GDP空间化》,《遥感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3期。

何春阳、李景刚、陈晋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过程》,《地理学报》2005年第3期。

何春阳、史培军、李景刚等:《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统计数据的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空间过程重建研究》,《科学通报》2006年第7期。

侯光良、许长军、樊启顺:《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次扩张与环境演变》,《地理学报》2010年第1期。

侯石柱:《西藏考古大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

胡焕庸、张善余:《世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黄万波:《“东亚型”人类的起源之谜》,《百科知识》2008年第1期。

黄万波:《论“东亚型”人类的起源与演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黄懿陆:《〈山海经〉考古:夏朝起源与先越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

黄祖宏、高向东:《基于ESDA的上海市常住境外人口空间分析》,《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2期。

霍巍:《近十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

霍巍:《论古代象雄与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

霍巍、李永宪:《揭开古老象雄文明的神秘面纱——象泉河流域的考古调查》,《中国西藏》2005年第1期。

贾兰坡、张兴永:《我国西南地区在考古学和古人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蒋彬:《论西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的转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蒋国富、刘长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经济地理》2008年第4期。

〔美〕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晏可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李炳元、李钜章:《中国 1:100万地貌图图例系统和地貌类型的探讨》,载《地貌制图研究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测绘出版社,1986。

李炳元、潘保田、韩嘉福:《中国陆地基本地貌类型及其划分指标探讨》,《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4期。

李含琳:《青藏铁路对西藏人口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第1期。

李含琳:《西藏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西部论丛》2006年第5期。

李晶、林天应:《基于GIS的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李景刚、何春阳、史培军等:《基于DMSP/OLS灯光数据的快速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效应评价研究——以环渤海城市群地区为例》,《遥感学报》2007年第1期。

李立华、何毓成:《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的影响分析》,《山地学报》2006年第5期。

李明森:《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对策》,《资源科学》2000年第4期。

李若建:《1840~1990年中国大陆人口再分布概况》,《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李若建:《1949~1987年广东省的人口再分布》,《南方人口》1990年第2期。

李森、董玉祥、董光荣:《青藏高原沙漠化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李森、杨萍、董玉祥:《西藏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科学出版社,2010。

李涛:《西藏乡村城市化分析——兼论麦基的亚洲城市化模式(Desakota)》,《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李通、何春阳、杨洋等:《1995~2008年中国大陆电力消费量时空动态》,《地理学报》2011年第10期。

李同升、王霞:《陕西省非农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李晓绩:《蒙古国人口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人口政策》,《人口学刊》2009年第1期。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李学通:《翁文灏与民国时期的西部开发》,载《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200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

梁书民、厉为民、白石:《青藏铁路对西藏城市(镇)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4期。

廖顺宝、李泽辉:《基于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关系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第6期。

廖顺宝、李泽辉:《基于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关系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第6期。

廖顺宝、孙九林:《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3期。

廖晓勇、陈治谏、王海明等:《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7期。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测绘科学》2004年第S1期。

刘峰、马金辉、宋艳华等:《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6期。

刘纪远、岳天祥、王英安等:《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地理学报》2003年第1期。

刘瑞、王大犇、彭存宣等:《中国人口:西藏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

刘天仇:《西藏高原河流水资源特征及应用前景》,《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1998年第3期。

刘艳、马劲松:《核密度估计法在西藏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西藏科技》2007年第4期。

刘燕华、王强:《中国适宜人口分布研究——从人口的相对分布看各省区可持续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期。

刘雨林:《关于西藏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博弈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期。

刘雨林:《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西藏研究》2007年第3期。

刘雨林:《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生态经济》2007年第6期。

龙西江:《再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之古象雄(古支那)、西女国中的“嘉”(夏)部落与中原夏王朝的亲属渊源关系(上)》,《西藏研究》2004年第2期。

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商务印书馆,2006。

吕安民、李成名、林宗坚等:《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及其空间关联分析》,《地理学报》2002年第2期。

吕晨、樊杰、孙威:《基于ESDA的中国人口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地理》2009年第11期。

吕霜、曾艳、张丹:《基于数学方法分析西藏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9期。

罗磊、彭骏:《青藏高原北部荒漠化加剧的气候因素分析》,《高原气象》2004年第1Z期。

马戎:《西藏的经济形态及其对区域间人口迁移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马松江:《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以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为例》,《草业科学》2010年第9期。

马晓冬、马荣华、徐建刚:《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满颖之、隋干城:《关于人口地理分布规律的探讨》,《人口与城市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

梅林:《人口地理学》,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5。

孟向京、贾绍凤:《中国省级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地理研究》1993年第3期。

南卡诺布、阿旺加措:《远古象雄人起源概说》,《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倪祖彬:《西藏的农业自然资源评价与农业发展》,《自然资源》1983年第4期。

聂芹:《山东省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测绘科学》2011年第2期。

潘竟虎、石培基、董晓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6期。

普布次仁:《城市化与西藏城镇发展刍议》,《中国藏学》1995年第3期。

秦贤宏、段学军、李慧等:《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

任强、沃夫冈:《人口密度和生育率:一项探索性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

邵青伟:《西藏自治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山西建筑》2008年第10期。

邵伟、蔡晓布:《西藏高原草地退化及其成因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第1期。

沈斌华、王龙耿:《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1世纪-17世纪中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沈玉昌:《中国的地貌类型与区划问题的商讨》,《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年第1期。

沈玉昌:《中国地貌区划(初稿)》,科学出版社,1959。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第12期。

石硕:《从人类起源的新观点看西藏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石硕:《从新石器时代文化看黄河上游地区人群向藏彝走廊的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石硕:《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问题的探讨(上)》,《西藏艺术研究》1992年第4期。

石硕:《关于唐以前西藏文明若干问题的探讨(下)》,《西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期。

石硕:《西藏新石器时代人群面貌及其与周边文化的联系》,《藏学学刊》2011年第00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 21 世纪》,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宋艳华、马金辉、刘峰:《基于GIS的中国气温空间分布与分区初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年第4期。

苏飞、张平宇:《辽中南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期。

孙尚志、虞孝感:《西藏耕作业的地域分布特征》,《自然资源》1982年第1期。

〔法〕索维:《人口通论(下册)》,查瑞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汤惠生:《西藏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类型及相关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唐领余、李春海、安成邦等:《黄土高原西部4万多年以来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孢粉记录》,《古生物学报》2007年第1期。

唐柳、俞乔、鲜荣生等:《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路径研究》,《经济地理》2012年第7期。

唐伟、钟祥浩、周伟:《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田永中、陈述彭、岳天祥等:《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地理学报》2004年第2期。

童恩正:《西藏考古综述》,《文物》1985年第9期。

童玉芬:《耗散结构理论与人口的空间分布》,《西北人口》1988年第4期。

〔苏〕瓦·维·波克希舍夫斯基著等:《人口地理学》,南致善,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汪科:《西藏高原城镇建设》,《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4期。

王翠平、王豪伟、李春明等:《基于DMSP/OLS影像的我国主要城市群空间扩张特征分析》,《生态学报》2012年第3期。

王德、项昺:《中心城市影响腹地的动态变化研究》,《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9期。

王恩涌:《中国的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第1期。

王法辉:《基于 GIS 的数量方法与应用》,商务印书馆,2009。

王桂新:《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王鹤饶、郑新奇、袁涛:《DMSP/OLS数据应用研究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1期。

王克:《藏族人口史考略》,《西藏研究》1985年第2期。

王礼茂、方叶兵:《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影响》,《经济地理》2005年第1期。

王绍令、赵林、李述训:《青藏高原沙漠化与冻土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国沙漠》2002年第1期。

王绍武:《夏朝立国前后的气候突变与中华文明的诞生》,《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

王小彬:《西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建设》2002年第6期。

王雪梅、李新、马明国:《基于遥感和GIS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及案例分析》,《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年第5期。

王跃云、徐旳、朱喜钢:《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格局演化——基于1993、1998、2003年度夜间灯光数据的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第2期。

魏伟、李博寻、焦永利:《藏区中心城市的演变及格局研究》,《建筑学报》2007年第7期。

文余源:《青藏铁路工程的地区发展效应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邬沧萍:《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邬文艳:《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河套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吴文祥、刘东生:《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3期。

吴新智:《从中国晚期智人颅牙特征看中国现代人起源》,《人类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吴玉麟、李玉江、王洪芬:《人口地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武江民、党国锋、鱼腾飞:《西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西黔:《西藏自治区三级城镇体系建成》,《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第4期。

夏禹龙、刘吉、冯之浚等:《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2期。

谢志清、杜银、曾燕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地理学报》2007年第7期。

修春亮、袁家冬:《伊春市城镇体系的演变及对策》,《地理科学》,2002。

徐丽华、岳文泽:《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徐梦洁、陈黎、刘焕金等:《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研究》,《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第3期。

徐梦洁、张俊凤、陈黎等:《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扩张的模式、类型与效益》,《城市问题》2011年第9期。

徐霞、辜世贤、刘宝元等:《西藏山南地区自然环境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乃东县,琼结县,扎囊县与贡嘎县为例》,《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1期。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宣国富、徐建刚、赵静:《基于ESDA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地理科学》2010年第1期。

晏春元:《本波教起源地象雄为嘉绒藏区浅析(上)》,《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

晏春元:《本波教起源地象雄为嘉绒藏区浅析(下)》,《西藏研究》1989年第4期。

晏春元:《从藏文字的渊源探讨象雄为嘉绒藏区》,《西藏研究》1990年第3期。

杨虎德:《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杨剑、蒲英霞、秦贤宏等:《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3期。

杨眉、王世新、周艺等:《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研究综述》,《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年第1期。

杨眉、王世新、周艺等:《基于DMSP/OLS影像的城市化水平遥感估算方法》,《遥感信息》2011年第4期。

杨洋、何春阳、赵媛媛等:《利用DM SP/OLS稳定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用地信息的分层阈值法研究》,《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1年第4期。

阴英超:《基于DMSP/OLS灯光数据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研究》,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袁莎:《西藏古格王国探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原新:《新疆人口垂直分布规律初探》,《西北人口》1986年第1期。

原新、林丽:《论新疆人口东西分布不均与经济的关系》,《西北人口XBRK》1987年第2期。

运迎霞、杨德进、卢思佳:《近30年来新疆城镇发展的格局与过程研究》,《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3期。

曾加芹:《1985~ 2005 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第4期。

扎央:《西藏的人口与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2期。

张保见:《民国时期(1912~1949)西藏商业及城镇的发展与布局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3期。

张车伟、蔡翼飞:《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布》,《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6期。

张方笠、杨致恒:《我国人口布局和劳动就业》,《财经科学》1982年第2期。

张锦宗、朱瑜馨、周杰:《基于BP网络与空间统计分析的山东人口空间分布模式预测研究》,《测绘科学》2009年第6期。

张晶、吴绍洪、刘燕华等:《土地利用和地形因子影响下的西藏农业产值空间化模拟》,《农业工程学报》2007年第4期。

张琨、玉文华:《论象雄》,《西藏研究》1982年第1期。

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荣祖、郑度、杨勤业等:《西藏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

张善余:《人口垂直分布规律和中国山区人口合理再分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科学出版社,2003。

张天路:《西藏人口的变迁》,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张雪峰:《内蒙古城市化空间扩展的遥感监测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张亚莎:《古象雄的“鸟图腾”与西藏的“鸟葬”》,《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

张耀军、任正委:《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山区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人口研究》2012年第4期。

张谊光:《西藏气候的农业评价》,《自然资源》1978年第1期。

张镱锂、张玮、摆万奇等:《青藏高原统计数据分析——以人口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期。

张银运:《中国早期智人牙齿化石》,《人类学学报》1986年第2期。

张云:《上古西藏与波斯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赵卫、沈渭寿、邹长新等:《雅鲁藏布江源头区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山地学报》2012年第6期。

赵小蓉:《对西藏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几点思考》,《西藏发展论坛》2009年第6期。

郑度:《青藏高原形成环境与发展》,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郑度、姚檀栋:《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科学出版社,2004。

钟祥浩、李祥妹、王小丹等:《西藏小城镇体系发展思路及其空间布局和功能分类》,《山地学报》2007年第2期。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等:《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山地学报》2003年第S1期。

钟祥浩、王小丹、李辉霞等:《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山地学报》2003年第S1期。

周廷儒、施雅风、陈述彭:《中国地形区划草案》,科学出版社,1956。

周炜:《“青藏铁路对当地传统文化影响与评估”座谈会综述》,《中国藏学》2004年第4期。

朱玉福、周成平:《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流动人口探析》,《西北人口》2009年第6期。

朱悦梅:《吐蕃王朝人口研究》,《中国藏学》2012年第1期。

祝卓:《人口地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卓嘎、罗布、周长艳:《1980~2009年西藏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冰川冻土》2012年第4期。

卓莉、陈晋、史培军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地理学报》2005年第2期。

卓莉、李强、史培军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用地外延扩展特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卓莉、李强、史培军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用地扩展类型》,《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

卓莉、史培军、陈晋:《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灯光指数CNLI方法的探讨》,《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

邹尚辉:《城市人口的遥感估算方法》,《环境遥感》1991年第3期。

Kolias,Yiannis Karmo,Mountains of the World Mountain Ecosystem Dynamic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orporation,1990.

Aldenderfer,M.,Yinong,Z.,“The Prehistor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the Seventh Century AD: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from China and the West Since 1950,”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2004,18(1):1-55.

Azar,D.,Graesser,J.,Engstrom,R.,et al.,Spatial Refinement of Censu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Using Remotely Sensed Estimates of Impervious Surfaces in Hait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0,31(21):5635-5655.

Carr,E.R.,Placing the Environment in Migration:Environment,Economy,and Power in Ghana's Central Reg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5,37(5):925-946.

Chi,G.Q.,Ventura,S.J.,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Population Change:Influential Factors,Spatial Dynamics,and Temporal Variation,Growth and Change,2011,42(4):549-570.

Childs,G.,Goldstein,M.C.,Jiao,B.,et al.,Tibetan Fertility Transitions in China and South Asi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5,31(2):337-349.

Clark,J.I.,Population Geography,Pergamon Press Ltd.,1970.

Cliff,A.D.,Ord,J.K.,The Problem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University,1968.

Cliff,A.D.,Ord,J.K.,Spatial Processes:Models & Applications,Pion London,1981.

Cliff,A.D.,Ord,K.,Spatial Autocorrelation:A Review of Existing and New Measures with Applications,Economic Geography,1970,46:269-292.

Diaz-Padilla,G.,Sanchez-Cohen,I.,Guajardo-Panes,R.A.,et al.,Mapping of the Aridity Index and It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Mexico,Revista Chapingo Serie Ciencias Forestales Y Del Ambiente,2011,17:267-275.

El Ghordaf,J.,Hbid,M.L.,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a Model of Region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Mathematical Model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Sciences,2006,16(03):347-374.

Fang,Y.,Ouyang,Z.Y.,Zheng,H.,et al.,Natural Forming Causes of China Population Distribution.,Ying yong sheng tai xue bao=Th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Zhongguo sheng tai xue xue hui,Zhongguo ke xue yuan Shenyang ying yong sheng tai yan jiu suo zhu ban,2012,23(12):3488.

Fischer,A.M.,“Population Invasion”versus Urban Exclusion in the Tibetan Areas of Wester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8,34(4):631-662.

Gaughan,A.E.,Stevens,F.R.,Linard,C.,et al.,High Resoluti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aps for Southeast Asia in 2010 and 2015,PloS One,2013,8(2):e55882.

Geary,R.C.,The Contiguity Ratio and Statistical Mapping,The Incorporated Statistician,1954,5(3):115-146.

Grabau,A.W.,Tibet and the Origin of Man,Geografiska Annaler,1935,17:317-325.

Henderson,M.,Yeh,E.T.,Gong,P.,et al.,Validation of Urban Boundaries Derived from Global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3,24(3):595-609.

Hoozemans,F.M.,Stive,M.J.,Bijlsma.L.,A Glob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Vulnerability of Coastal Areas to Sea Level Rise,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1993.

Hugo,G.,Future Demographic Change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Mig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1,21:S21-S33.

Huntington,E.,Climatic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Exhaustion as Elements in the Fall of Rom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17,31(2):173-208.

Huntington,E.,Civilization and Climate,Yale University Press,1922.

Imhoff,M.L.,Lawrence,W.T.,Elvidge,C.D.,et al.,Using nighttime DMSP/OLS images of city lights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urban land use on soil resources in the United State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97,59(1):105-117.

Jefferson,M.,Why Geography?The Law of the Primate City,Geographical Review,1989,79(2):226-232.

Lau,K.H.,A GIS-based Stochastic Approach to Generating Daytim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for Vehicle Route Planning,Transactions in GIS,2009,13(5-6):481-502.

Li,G.,Weng,Q.,Using Landsat ETM+ Imagery to Measure Population Density in Indianapolis,Indiana,USA,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5,71(8):947.

Li,G.,Weng,Q.,Fine-scale Population Estimation:How Landsat ETM+ Imagery can Improv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Mapping,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0,36(3):155-165.

Liao,Y.,Wang,J.,Meng,B.,et al..Integration of GP and GA for Mapp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0,24(1):47-67.

Linard,C.,Gilbert,M.,Snow,R.W.,et al.,Population Distribution,Settlement Patterns and Accessibility Across Africa in 2010,PLoS One,2012,7(2):e31743.

Liu,W.,Jin,C.Z.,Zhang,Y.Q.,et al.,Human Remains from Zhirendong,South China,and Modern Human Emergence in East Asia,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0,107(45):19201-19206.

Lloyd,C.D.,Exploring Population Spatial Concentrations in Northern Ireland by Community Background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an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Spatial Statis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0,24(8):1193-1221.

Lloyd,C.D.,Local Models for Spatial Analysis,CRC Press,2010.

Mao,Y.,Ye,A.,Xu,J.,Using Land Use Data to Estimate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China in 2000,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2012,49(6):822-853.

Mcgranahan,G.,Balk,D.,Anderson B.,The Rising Tide:Assessing th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 Low Elevation Coastal Zones,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2007,19(1):17-37.

Meybeck,M.,Green,P.,V?r?smarty,C.,A New Typology for Mountains and Other Relief Classes:an Application to Global Continental Water Resources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1,21(1):34-45.

Mojica,L.,Martí-Henneberg,J.,Railways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France,Spain,and Portugal,1870-2000,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2011,42(1):15-28.

Moran,P.A.P.,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Series B(Methodological),1948,10(2):243-251.

Moran,P.A.P.,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Biometrika,1950:17-23.

Morillas-Torné,M.,Creation of a Geo-Spatial Database to Analyse Railways in Europe(1830-2010).A Historical GIS Approach,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2012,4(2):176-187.

Ngoufo,R.,The Bamboutos Mountains:Environment and Rural Land Use in West Cameroon,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2:349-356.

Nicholls,R.J.,Hoozemans,F.M.,Marchand,M.,Increasing Flood Risk and Wetland Losses due to Global Sea-level Rise:Regional and Global Analys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9,9:S69-S87.

Ohtsuka,R.,Changing Food and Nutrition of the Gidra in Lowland Papua New Guinea,1993.

Palmer,J.R.,Espenshade,T.J.,Bartumeus,F.,et al.,New Approaches to Human Mobility:Using Mobile Phones for Demographic Research,Demography,2012:1-24.

Qin,Z.,Yang,Y.,Kang,L.,et al.,A Mitochondrial Revelation of Early Human Migrations to the Tibetan Plateau before and after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2010,143(4):555-569.

Qiu,F.,Woller,K.L.,Briggs,R.,Modeling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and TIGER GIS Road Data,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2003,69(9):1031-1042.

Ryavec,K.E.,Research Note:Regional Dynamics of Tibetan Population Change in Eastern Tibet,ca.1940-1982,Population & Environment,1999,20(3):247-257.

Ryavec,K.E.,Veregin,H.,Population and Rangelands in Central Tibet:A GIS-based Approach,GeoJournal,1998,44(1):61-72.

Shi,H.,Zhong,H.,Peng,Y.,et al.,Y Chromosome Evidence of Earliest Modern Human Settlement in East Asia and Multiple Origins of Tibetan and Japanese Populations,BMC biology,2008,6(1):45.

Siljander,M.,Clark,B.,Pellikka,P.,A Predictive Modelling Technique for Hum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Estimation Using Remote-sensing and Geospatial Data in a Rural Mountainous Area in Keny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1,32(21):5997-6023.

Slater,P.B.,Worl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moothed Representations,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993,53(2):207-223.

Staszewski,J.,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World Population,130 pM,PWN,War,1957.

Su,M.D.,Lin,M.C.,Hsieh,H.I.,et al.,Multi-layer Multi-class Dasymetric Mapping to Estimat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0,408(20):4807-4816.

Sutton,P.,Roberts,D.,Elvidge,C.,et al.,Census from Heaven:an Estimate of the Global Human Population Using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1,22(16):3061-3076.

Swank,H.,A Wanderer in a Distant Place:Tibetan Exile Youth,Literacy,and Emo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2011,49(6):50-73.

Tanner,T.,Peopling Mountain Environments:Changing Andean Livelihoods in North-west Argentina1,The Geographical Journal,2003,169(3):205-214.

Townsend,A.C.,Bruce,D.A.,The Use of Night-time Lights Satellite Imagery as a Measure of Australia's Region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0,31(16):4459-4480.

V?r?smarty,C.J.,Green,P.,Salisbury,J.,et al.,Global Water Resources:Vulnerability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Science,2000,289(5477):284.

Yang,X.,Jiang,G.,Luo,X.,et al.,Preliminary Mapping of High-resolution Rur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ased on Imagery from Google Earth:A Case Study in the Lake Tai Basin,Eastern China,Applied Geography,2012,32(2):221-227.

Yao.T.,T.L.Y.W.,Different Glacier Status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in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s,Nature Climate Change,2012,2(9):663-667.

Zhao,M.,Kong,Q.P.,Wang,H.W.,et al.,Mitochondrial Genome Evidence Reveals Successful Late Paleolithic Settlement on the Tibetan Plateau,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9,106(50):21230-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