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0

现代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耦合图书

SSAPID:101-0093-6192-83
ISBN:978-7-5097-629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重构。本书从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视角入手,采用“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研究主线,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理论框架,并以长春市为例,对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过程、耦合阶段水平、耦合空间分异、耦合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晓军
编 辑:许秀江;刘宇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城市物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二 制度转型与城市空间体系的重构

   三 公共需求增长与城市空间资源的非均衡配置

   四 “增长型”地方政府对公共利益的忽视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方式与耦合系统

   (二)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程度与耦合评价

   (三)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机制与耦合机理

   (四)物质与社会空间不相协调问题与耦合调控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特色

   (一)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新视角

   (二)构建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理论框架

   (三)探索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研究方法

   (四)开展典型老工业基地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研究

 第二章 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

   一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

     1.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

     2.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二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演变

    (一)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阶段进展

     1.思想形成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初)

     2.理论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中至20世纪40年代末)

     3.计量化、模型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60年代末)

     4.多元化理论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二)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阶段演化

     1.成果介绍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

     2.研究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

     3.蓬勃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三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视角

    (一)人口与城市空间结构

     1.西方理论研究进展

     2.国内研究现状

    (二)城市物质空间结构

     1.西方主要理论及研究进展

     2.我国研究发展现状

    (三)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1.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2.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一)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二)城市社会结构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互动关系研究

    (三)城市物质空间演变的社会响应研究

    (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规划协调研究

    (五)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互动的其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一)城市实体结构与社会空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二)物质要素对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三)城市功能单元与社会空间互动关系研究

    1.城市边缘区与社会空间

    2.城市开发区与社会空间

    3.“单位”与社会空间

   (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协调发展研究

   (五)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规划协调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趋势展望

   一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评述与展望

   二 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评价

   三 空间耦合:透视城市空间结构的新视角

 第三章 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概念

   一 概念界定

    (一)城市物质空间

    (二)城市社会空间

    (三)耦合

    (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

   二 特征分析

    (一)系统性

    (二)等级性

    (三)动态性

    (四)开放性

   三 内涵阐释

    (一)物质要素对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

    (二)社会发展对物质要素的推动效应

    (三)耦合本质:物质与社会在空间上的适应性

  第二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系统辨识

   一 耦合系统的要素

    (一)城市物质结构要素

     1.经济活动

     2.设施体系

     3.生态景观

    (二)城市社会结构要素

     1.个人

     2.社会群体

     3.社会阶层

   二 耦合系统的结构

    (一)个人居住空间

    (二)群体生活空间

    (三)阶层社会空间

   三 耦合系统的功能

    (一)实现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

    (二)促进资源配置的空间优化

  第三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理论

   一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二)哈维的资本循环与城市过程

    (三)卡斯特的城市消费观

   二 新韦伯主义学派理论

    (一)城市经理人理论

     1.城市空间-社会系统分析框架

     2.城市经理人的理论内涵

    (二)住房阶级理论

  第四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模式理论

   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古典模型

    (一)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型

    (二)霍伊特的扇形模型

    (三)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型

   二 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型

    (一)迪肯森的三地带模式

    (二)曼的同心圆-扇形模型

    (三)塔弗的理想城市模型

    (四)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型

    (五)拉美城市空间结构模型

    (六)莫迪的城市生态结构理想模型

    (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城市结构模型

 第四章 耦合过程:物质与社会空间互动关系演变

  第一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历史基础

   一 封建社会时期城镇的兴衰与演化

    (一)汉与南北朝时期的扶余王城

    (二)唐与渤海时期的边陲重镇

    (三)宋、辽、金时期的古城建设

    (四)元、明、清时期的游牧地

    (五)清“封禁”政策后的城市衰落

   二 半殖民统治时期城市空间的发展

    (一)长春旧城的形成与发展

    (二)俄国侵入与中东铁路附属地的形成

    (三)日本南满铁路附属地的建设

    (四)商埠地设立与民族商业区的出现

  第二节 伪满时期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耦合

   一 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与特征

    (一)伪满“国都”城市性质的确立

    (二)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经济功能

    (三)“拼贴式”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扩张

    (四)外来移民促进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二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总体格局

    (一)“中日分化”的空间耦合格局

    (二)“中日分化”空间耦合格局形成的原因

   三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区域的划分

    (一)伪满高级官署区

    (二)日本人居住区

    (三)民族商业区

    (四)中国贫困农民居住区

   四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形成机制

    (一)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基础

    (二)人口城市化的畸形发展

    (三)伪满时期城市建设的殖民地本质

    (四)“新京”城市规划的深刻影响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耦合

   一 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的转变

    (一)“生产性城市”性质的确立

    (二)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完善

     1.政治职能的确立

     2.经济职能的转变

     3.文化职能的完善

   二 城市功能地域初始格局的形成

    (一)城市规模的扩张

     1.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

     2.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张

    (二)城市功能用地的分布

     1.城市功能分区

     2.城市用地布局

   三 相对均质的城市社会空间

    (一)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二)计算结果

    (三)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1.第一主因子——产业工人

     2.第二主因子——知识分子

     3.第三主因子——商服人员

     4.第四主因子——特殊因子

    (四)城市社会空间类型

     1.一般工薪阶层居住区

     2.知识分子居住区

     3.产业工人居住区

   四 “单位”及“单位大院”主导的空间耦合

    (一)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特征

     1.社会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

     2.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比邻性

     3.以功能和职业为主的耦合空间分异

    (二)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结构模式

    (三)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形成机制

     1.城市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

     2.“单位制”模式及其社会-空间效应

     3.计划经济时期城市规划的影响

  第四节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物质与社会空间的耦合

   一 城市物质建设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一)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趋势

    (二)多元化产业结构体系的建立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优化

    (四)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建设

    (五)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日益改善

   二 社会经济转型与城市空间重构

    (一)以开发区为主导的城市空间快速扩张

    (二)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轴向扩展

    (三)城市用地发展与圈层功能分异

    (四)住宅扩散与居住郊区化的发展

   三 城市社会阶层分化与社会空间分异

    (一)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二)计算结果

    (三)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1.第1主因子——文化教育程度与职业状况

     2.第2主因子——制造业工人

     3.第3主因子——外来务工人员

     4.第4主因子——住房状况与失业人口

     5.第5主因子——农业人口与住房状况

    (四)城市社会空间类型

     1.一般工薪阶层居住区

     2.居住密集拥挤的老城区

     3.制造业工人聚居区

     4.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聚居区

     5.近郊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区

     6.远郊农业人口居住区

   四 转型背景下的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

    (一)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特征

     1.物质环境高速发展下的空间耦合

     2.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分离

     3.城市物质与社会的空间极化突出

     4.多要素影响下的耦合空间分异

    (二)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结构模式

 第五章 耦合格局:物质与社会相互作用评价与空间分异

  第一节 耦合评价的总体框架

   一 耦合评价的意义

   二 耦合评价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差异性原则

    (三)动态性原则

    (四)主导因素原则

   三 耦合评价的内容

    (一)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构成关联关系判断

    (二)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构成相互影响因素分析

    (三)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度测度

   四 耦合评价的思路

  第二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评价

   一 研究区域的确定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系统性与代表性兼顾原则

     2.实用性与科学性兼顾原则

     3.可操作性与可比性兼顾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评价指标的解释

     1.城市物质环境系统指标

     2.城市社会构成系统指标

   三 耦合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确定关联分析序列

    (二)原始数据变化与处理

    (三)计算关联系数

    (四)计算关联度

    (五)耦合度构建与计算

   四 耦合评价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计算结果

    (三)影响因素分析

     1.物质环境对社会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2.社会构成对物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阶段水平

   一 耦合阶段水平的划分原则

    (一)突出物质环境与社会构成的主要特征

    (二)揭示物质与社会耦合系统的差异性

    (三)保持耦合地域空间上的临近性

    (四)体现物质环境与社会构成的动态变化

   二 耦合阶段水平的划分依据

   三 耦合阶段水平的划分结果

    (一)高水平耦合协调阶段

    (二)磨合耦合阶段

    (三)拮抗耦合阶段

    (四)低水平耦合阶段

  第四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地域类型

   一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二 耦合地域类型的划分过程

    (一)主因子的选取

    (二)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1.第一主因子

     2.第二主因子

     3.第三主因子

     4.第四主因子

     5.第五主因子

     6.第六主因子

   三 耦合地域类型的划分结果

    (一)物质环境良好的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居住区

    (二)物质环境较好的一般工薪阶层居住区

    (三)物质环境中等的工业与工人居住混杂区

    (四)物质环境较差且人口密集的老城区

    (五)物质环境较差的低收入人群居住区

    (六)物质环境落后的农业人口和外来人口生活区

    (七)物质环境发展较快的多元人口居住区

 第六章 耦合机理: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内涵

   一 耦合机理的概念界定

   二 耦合机理的内涵解析

    (一)系统性特征

    (二)动态性特征

    (三)差异性特征

   三 耦合机理的内容解构

  第二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动力体系

   一 政府力—政策制度转型

    (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二)城市住房制度

    (三)户籍管理制度

    (四)财产产权制度

    (五)城市规划

   二 个体力—社会结构变迁

    (一)个体收入水平

    (二)家庭结构

    (三)受教育程度

    (四)个人偏好

     1.环境景观偏好

     2.交通偏好

     3.公共服务选择偏好

    (五)消费结构的升级

   三 市场力—市场经济发展

    (一)城市功能结构的转变

    (二)市场资本的迅速扩大

    (三)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三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制

   一 自然地理与自然环境基础

    (一)沿河小流域的物质环境差异

    (二)滨湖空间品质的提升

    (三)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引力作用

   二 城市发展的历史惯性

    (一)伪满时期的历史影响

     1.单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2.城市道路网络

     3.城市功能布局

     4.绿地与公共空间建设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作用

     1.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2.“单位大院”居住形态的影响

   三 经济空间格局的重构

    (一)城市功能结构的转变

    (二)开发区产业空间的功能转型

    (三)外来投资的空间差异

    (四)房地产业发展与住宅空间扩散

   四 城市社会结构的分异

    (一)个体收入水平差异

    (二)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异

    (三)不同教育水平人口的空间分异

   五 制度转型的空间响应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二)住房制度改革

    (三)户籍制度的松动

   六 城市规划的空间塑造

    (一)城市规划演变及其宏观影响

    (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四)居住用地的空间布局

   七 政府政策的空间效应

    (一)旧城改造

    (二)城市新区开发

    (三)政策性住房建设

  第四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方式

   一 物质环境为社会空间提供基础

    (一)空间基底

    (二)空间约束

    (三)空间引导

   二 社会群体的空间选择与能动作用

    (一)社会群体的物质环境选择

    (二)社会能动者对空间施加影响

 第七章 耦合调控:促进物质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路径

  第一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体系

   一 耦合调控的内涵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概念的内涵特征

   二 耦合调控的目标

    (一)促进城市物质环境的优化发展

    (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利益

    (三)提高城市物质与社会的空间适应水平

   三 耦合调控的机制

    (一)市场调节机制

    (二)行政干预机制

    (三)法律制度机制

   四 耦合调控的策略

    (一)城市空间治理

    (二)社会利益协调

    (三)城市规划调控

    (四)政策体系完善

  第二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变化趋势

   一 空间“非耦合”的典型特征

    (一)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加剧

    (二)城市空间资源的“侵占”与“剥夺”

    (三)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失衡”

    (四)城市“问题区域”的加剧

    (五)城市低收入群体利益的边缘化

   二 耦合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城市蔓延与空间规模的扩大

    (三)“三城两区”的城市空间布局

    (四)城市居住用地布局与规划

   三 耦合趋势的图景解构

    (一)多种耦合地域类型将继续并存

    (二)不同耦合地域的空间分异仍将突出

    (三)以外来人口为主的耦合地域压力增大

    (四)新城物质与社会空间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节 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策略

   一 城市空间资源整合体系的建设

    (一)城市整体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居住空间的混合型开发

     1.混合型居住空间的提出

     2.混居模式的价值观挑战

     3.解决对策与实现途径

    (三)加强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

    (四)提升边缘化空间的公共服务功能

   二 城市“异质”空间的治理策略

    (一)单位大院社会空间的转型

     1.深化传统单位制改革

     2.促进房屋权属关系的转化

     3.加快现代城市社区建设

     4.运用规划手段进行协控

    (二)旧城更新与改造的“人文化”

     1.旧城改造的人文主义转向

     2.改造后的多元化安置

     3.改造与就业和社会保障并行

    (三)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功能

     1.传统改造模式的社会弊端

     2.基于“以人为本”的改造途径

     3.低成本住区的社会功能

   三 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一)促进城市开发区的功能转型

    (二)郊区化的合理引导与调控

     1.城市郊区化的合理引导

     2.郊区基础设施与生活服务设施完善

     3.郊区失地农民利益的保障

    (三)新城物质与社会空间的同步建设

   四 城市社会空间规划机制的形成

    (一)城市社会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

     1.规划的职能与地位

     2.规划的对象与目标

     3.规划方法与手段

    (二)城市社会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1.住房空间规划

     2.商业空间规划

     3.健康空间规划

     4.教育空间规划

     5.文化空间规划

     6.安全空间规划

     7.社会空间整合规划

    (三)城市社会空间规划的编制实施

   五 基于“空间共生”的政策体系

    (一)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政策关怀

    (二)建立政府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机制

    (三)完善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职能

    (四)制定利于社会公平的城市化发展政策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系统

   (二)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评价

   (三)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

   (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

   (五)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过程

   (六)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阶段水平与地域类型

   (七)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动力机制

   (八)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二)开展典型区域和微观区域的研究

   (三)研究数据与方法的更新与完善

当前,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与重构。本书从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视角入手,采用“过程—格局—机理—调控”的研究主线,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理论框架,并以长春市为例,对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过程、耦合阶段水平、耦合空间分异、耦合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调控路径。本书可供城市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人文地理等专业师生以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参考。

[1]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2]Azocar G,Romero H,Sanhueza R,et al.,“Urbaniz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s on social restructuring of urban space in Chilean mid-cities:The case of Los Angeles,Central Chile,” Land Use Policy 24(2007):199-211.

[3]Bell Wendell.“Economic,family,and ethnic status:An empiricaltes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955):45-52.

[4]Bernard N,“Good and bad fortune of the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5000(low- and middle-income)housing units in Brussels ,”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3(2008):231-239.

[5]Berry B,“Cities as systems within systems of citie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13(1964):146-163.

[6]Bluestone B,Harrison B,The Deindustrilisation of America(New York:Basic Books,1982).

[7]Bourne LS,Interal structure of the city:readings on urban from growth and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8]Brueckner J,“Urban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with Non-Central Productio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8(1978):203-215.

[9]Butler,T,“Living in the bubble:Gentrification and its ‘others’ in North London,” Urban Studies 40(2008):2469-2486.

[10]Castells M,The City and Grassroots(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11]Castells M,The Information C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Economic Restructuring,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NY:Blackwell,1989).

[12]Castells M,Urban Question:a Marxist Approach(Cambridge:MIT Press,1977).

[13]Clark G H,Gertler M,“Migration and Capital,”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73(1983):18-34.

[14]Clark G L,Ballard K P,“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labor and interstate relative wages:an empirical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57(1981):95-112.

[15]Clark W.A.V,Onaka J.L,“Life cycle and housing adjustment as explanations of residential mobility,” Urban Studies 20(1983):47-57.

[16]Congress the New Urbanism,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New York:McGraw-Hill Professional,1999).

[17]Conzen M.R.G,“Aluwick:a study of town plan analysis,” Transaction 27(1960):101-122.

[18]Coy M,“Gated communities and urban fragmentation in Latin America:The Brazilian experience,” Geo Journal 66(2006):121-132.

[19]Davidoff P,“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5).

[20]Foley,L D,“An approach to metropolitan spatial structure,”in Webber,MM et al.,Exploration into urban structure.(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n Press,1964).

[21]Friedman J,“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0(2006):440-451.

[22]Gerardo A,et al.,“Urbaniz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s on social restructuring of urban space in Chilean mid-cities:The case of Los Angeles,Central Chile,” Land Use Policy 24(2007):199-211.

[23]Charles N.Glaab,A.Theodore Brown,A History of Urban America(New York:Macmillan,1976).

[24]Golledge R.G.Stinson R.J,Spatial Behavior:A Geographic Perspective(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7).

[25]Hall P,The world cities(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4).

[26]Harris C,Ullman E,“The nature of cities,”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242(1945):7-17.

[27]Ha S.K,“Social housing estate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32(2008):349-363.

[28]Harvey D,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5).

[29]Herbert S,“For Ethnograph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4(2000):550-568.

[30]Hillier B,“Space and spatiality:what the built environment needs from social theory,” 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36(2008):216–230.

[31]Hoyt H,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Washington DC: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1939).

[32]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New York:Random House Inc Press,1961).

[33]Johnston R.J,“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Metropolitan Expansion:London,1960-61,”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46(1969):69-91.

[34]Johnston R J,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2000).

[35]Knox P,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England: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36]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37]Lemanski C,“Spaces of exclusivity or connection? Linkages between a gated community and its poorer neighbor in a Cape Town master plan development,” Urban Studies 43(2006):397-420.

[38]Manzi T,Smith-Bowers B,“Gated communities as club goods:Segregation or social cohesion?,” Housing Studies 20(2005):345-359.

[39]McGee,The Southeast Asian City(New York:Praeger,1967).

[40]Mills,E.S,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72).

[41]Moore,E.G.,“Comments on the Use of Ecological Models in the Study of Residential Mobility in the City,” Economy Geography 47(1971):73-85.

[42]Murdie R A,Factorial Ecolog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1951-1961(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9).

[43]Pacione M,“Socio-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Italian city:the case of Naples,” Transactions -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12(1987):433-450.

[44]Pahl R,Whose City?(2nd edition)(Harmondsworth:Penguin,1975).

[45]Park R,Burgess E,The City(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25).

[46]Pickvance,C,“The rise and fall of urban movements and the rol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Environment &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 3(1985):31-53.

[47]Rankin K N,“Anthropologies and Geographies of Globaliza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2003):708-734.

[48]Rex J,Moore R,Race,Community and Conflict(London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49]Rosenbaum,J.E.,Stroh,L.K.,Flynn,C.A,“Lake Parc Place:A Study of Mixed-Income Housing,” Housing Policy Debate 9(1998):703-740.

[50]Rossi,P.H,Why families move:a study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urban residential mobility(New York:Free Press,1955).

[51]Sassen S,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London:Pine Forge Press,1994).

[52]Sauter,D,Huettenmoser M,“Livable streets and social inclusion,”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13(2008):67-79.

[53]Schnell I,Benjamini Y,“Global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Urban Social Space:The Lesson from Tel Aviv,” Urban Studies 42(2005):2489-2510.

[54]Shevky Eshref,Williams Marilyn,The Social Areas of Los Angel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49).

[55]Smailes A.E,The Geography of Towns(London:Hutchinson,1966).

[56]Soja E.W,“The socio-spatial dialetic,”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0(1980):207-225.

[57]Staeheli L.A,Mitchell D,“USA's destiny? Regulating space and creating community in American shopping malls,” Urban Studies 43(2006):977-992.

[58]Edward James Taaffe,The peripheral journey to work(Evanston,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3).

[59]Thomas O,“From Concentration to Deconcentration-Migration Patterns in the Post-socialist City,” Cities 18(2001):403-412.

[60]Thrift N.Williams P,Class and Space:The Making of Urban Societ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7).

[61]Walks R.A,Maaranen R,“Gentrification,social mix,and social polarization:Testing the linkages in large Canadian cities,” Urban Geography 29(2008):293-326.

[62]Walker R A,“Two sources of uneven development under advanced capitalism: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capital mobility,”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10(1978):28-38.

[63]Walks R,“The social ecology of the post-Fordist /global cit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ocio-spatial polarization in the Toronto urban region,” Urban Studies 38(2001):407-447.

[64]Wang F H,Zhou Y X,“Modeling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in Beijing 1982-1990 :suburbanisation and its causes,” Urban Studies 36(1999):271-287.

[65]Wolch J.Dear M,The Power of Geography:How Territory Shapes Social Life(Boston:Unwin Hyman Academic,1989).

[66]阿里·迈达尼普尔著《城市空间设计》欧阳文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7]艾大宾、王力:《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人文地理》2001年第2期。

[68]毕其格、宝音、李百岁:《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地理研究》2007年第5期。

[69]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70]蔡莉、许美林:《城市人口迁居理论综述》,《西北人口》2005年第5期。

[71]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72]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4年。

[73]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地理研究》1996年第1期。

[74]柴彦威等:《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5]柴彦威、陈零极、张纯:《单位制度变迁:透视中国城市转型的重要视角》,《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4期。

[76]柴彦威、胡智勇、仵宗卿:《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地理研究》2000年第4期。

[77]长春电视台:《百年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78]长春市统计局:《奋进的四十年》,长春新华印刷厂,1989。

[79]陈龙乾、马晓明:《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与进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0]陈鹏:《中国土地制度下的城市空间演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1]陈蔚镇:《上海中心城社会空间转型与空间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1期。

[82]陈彦光:《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函数的理论基础与修正形式——利用最大熵方法推导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Clark 模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3]陈育霞、黄亚平:《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问题》2004年第1期。

[84]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地理学报》1990年第4期。

[85]崔曙平:《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4期。

[86]范世奇:《长春市区总体规划与建筑风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7]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科学出版社,2004。

[88]冯健、王永海:《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社会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地理研究》2008年第5期。

[89]冯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地理研究》2003年第4期。

[90]冯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变动及其深化模型研究》,《地理研究》2000年第5期。

[91]冯健、周一星:《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基于千份问卷调查的分析》,《地理研究》2004年第2期。

[92]付磊:《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年。

[93]付磊、唐子来:《上海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特征与趋势》,《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1期。

[94]高松凡:《历史上北京城市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地理学报》1989年第2期。

[95]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商务印书馆,2006。

[96]顾朝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7]顾朝林等:《北京社会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研究》,《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98]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99]顾朝林等:《人文地理学流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0]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

[101]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1997年第5期。

[102]顾朝林、钱志鸿:《转变中的中国城市住房制度》,《学习与实践》1995年第6期。

[103]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03年第6期。

[104]顾万春、李荣先:《长春城市变迁》,长春出版社,1998。

[105]顾万春:《长春市志·人口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106]郭泓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07]郭宗滨、李振泉等:《长春国土资源》,长春出版社,1990。

[108]韩守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8。

[109]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2005。

[110]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11]胡智清、李德华:《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1990年第5期。

[112]黄晓军等:《伪满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2010年第10期。

[113]黄晓军、李诚固、黄馨:《长春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路径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1期。

[114]黄晓军、李诚固、黄馨:《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城市社会空间的问题及治理》,《城市问题》2010年第4期。

[115]黄晓军、李诚固、黄馨:《转型期我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治理》,《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第1期。

[116]黄亚平:《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7]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18]霍燎原:《日伪统治时期长春城市建设》,《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

[119]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

[120]姜念东、伊文成、解学诗:《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121]孔经纬:《长春经济演变》,长春出版社,1991。

[122]蓝宇蕴:《论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24]李伦亮:《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规划师》2004年第8期。

[125]李建建、戴双兴:《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60年回顾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

[126]黎夏:《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及真实和优化的城市模拟》,《地理学报》2002年第2期。

[127]李小建:《西方社会地理学中的社会空间》,《地理译报》1987年第2期。

[128]李振泉、李诚固:《试论长春市商业地域结构》,《地理科学》1989年第2期。

[129]李志刚等:《广州小北路黑人聚居区社会空间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2期。

[130]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地理学报》2006年第2期。

[131]李志刚、吴缚龙、高向东:《“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地理科学》2007年第3期。

[132]李志刚、吴缚龙、刘玉亭:《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6期。

[133]梁伟:《城乡物质环境建设及其量化指标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5期。

[134]林飞娜、赵文吉、张萍:《基于GIS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与应用——以长春市区为例》,《测绘科学》2008年第4期。

[135]刘冰、张晋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研究》,《城市规划》2002年第12期。

[136]刘芳:《市场力和行政力驱动的城市住区空间区位演化》,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

[137]刘宏强:《回望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138]刘盛和等:《基于GIS 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地理学报》2000年第4期。

[139]刘盛和:《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与动力机制》,《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140]刘苏衡、张力民:《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第3期。

[141]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地理学报》2005年第4期。

[142]刘亦师:《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6。

[143]娄晓黎、谢景武、王士君:《长春市城市功能分区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问题研究》,《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44]罗彦、周春山:《50年来广州人口分布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分析》,《城市规划》2006年第7期。

[145]吕安民等:《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地理学报》2004年第6期。

[146]吕晓蓓等:《大都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资源整合的初步探索——深圳“金三角”地区城市更新的系列实践》,《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2期。

[147]马航:《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城市社会学视野分析》,《城市规划》2007年第1期。

[148]曼纽尔·卡斯特著《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49]孟兆敏:《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

[150]宁越敏:《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地理学报》1984年第2期。

[151]潘海啸:《城市空间的解构——物质性战略规划中的城市模型》,《城市规划汇刊》1994年第4期。

[152]庞瑞秋:《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长春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

[153]朴寅星:《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城市问题》1997年第1期。

[154]仇方道:《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

[155]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6]沈建法、王桂新:《90年代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及其变动趋势的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157]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地理学报》2000年第2期。

[158]石菘:《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1期。

[159]石忆邵:《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发展》,《规划师》2002年第10期。

[160]史中华、柴彦威、刘志林:《深圳市民迁居特征的时空分析》,《人文地理》2000年第3期。

[161]宋伟轩、朱喜钢、吴启焰:《城市滨水空间生产的效益与公平——以南京为例》,《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6期。

[162]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63]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第6期。

[164]田志和:《长春读本》,长春出版社,2000。

[165]王波:《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

[166]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地理学报》2007年第2期。

[167]王海梁:《长春古今政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68]汪和建:《城市物质环境质量及其评价体系》,《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169]王慧:《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地理学报》2006年第10期。

[170]王季平:《吉林省编年纪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171]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8。

[172]王胜金:《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73]王兴中:《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

[174]汪原:《生产·意识形态与城市空间——亨利·勒斐伏尔城市思想述评》,《城市规划》2006年第6期。

[175]王战和、许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人文地理》2006年第2期。

[176]魏立华等:《20 世纪90 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地理学报》2007年第4期。

[177]魏立华、丛艳国:《“自利性”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的影响机制分析平》,《规划师》2006年第6期。

[178]魏立华、闫小培:《大城市郊区化中社会空间的“非均衡破碎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179]魏立华、闫小培:《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述评》,《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5期。

[180]魏立华、闫小培:《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进动力及其模式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第1期。

[181]魏立华、闫小培、刘玉亭:《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地理学报》2008年第6期。

[182]伪满国务院总务厅统计处:《第一次临时人口调查报告书(第1卷)》,满洲共同印刷株式会社,1940。

[183]魏清泉、周春山:《广州市区人口分布演变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4期。

[184]吴缚龙、马润潮、张京祥:《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185]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

[186]吴骏莲等:《南昌城市社会区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地理研究》2005年第4期。

[187]吴启焰等:《建造环境供给结构的转型与都市景观的演化》,《地理科学》2001年第4期。

[188]吴文钰、马西亚:《多中心城市人口模型及模拟:以上海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12期。

[189]吴晓松:《近代东北城市建设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90]仵宗卿:《北京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2000。

[19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92]肖莹光:《广州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

[193]谢守红、宁越敏:《广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第5期。

[194]新华每日电讯:《记住长春》,新华出版社,2000。

[195]徐放:《北京市的商业地理概论》,《经济地理》1984年第1期。

[19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97]许学强、胡华颖、叶嘉安:《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地理学报》1989年第4期。

[198]徐旳等:《南京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因子生态分析》,《地理研究》2009年第2期。

[199]闫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科学出版社,1999。

[200]闫小培等:《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地理学报》2000年第4期。

[201]闫小培、姚一民:《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202]杨荣南、张雪莲:《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第3期。

[203]杨上广:《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以上海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2005。

[204]杨上广:《大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205]杨吾扬:《北京市商业零售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地理学报》1994年第1期。

[206]杨永安、莫畏:《伪满时期长春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07]姚华松、薛德升、许学强:《1990年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7年第3期。

[208]于泓:《Davidoff的倡导性城市规划理论》,《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第1期。

[209]余佳、丁金宏:《大都市居住空间分异及其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10]于泾:《长春史话》,长春出版社,2001。

[211]于泾:《长春厅志·长春县志》,长春出版社,2002。

[212]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城市规划汇刊》1986年第6期。

[213]袁媛、许学强、薛德升:《转型时期广州城市户籍人口新贫困的地域类型和分异机制》,《地理研究》2008年第3期。

[214]约翰斯顿著《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

[215]张兵:《关于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对我国城市规划若干影响的研究》,《城市规划》1993年第4期。

[216]张冲:《长春市志·商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217]张广宜:《长春市志·总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18]张京祥、于涛:《对中国当前营销型城市增长策略的检讨》,《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4期。

[219]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动力机制》,《城市规划》2001年第7期。

[220]张庭伟:《城市的两重性和规划理论问题》,《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221]张庭伟:《转型时期中国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改革》,《城市规划》2008年第3期。

[222]张晓平、刘卫东:《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地理科学》2003年第2期。

[223]张伊娜、王桂新:《旧城改造的社会性思考》,《城市问题》2007年第7期。

[224]张振杰、杨山、孙敏:《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225]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6]赵荣:《试论西安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人文地理》1998年第3期。

[227]赵世瑜、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228]赵燕菁:《高速发展与空间演进——深圳城市结构的选择及其评价》,《城市规划》2004年第3期。

[229]郑静、许学强、陈浩光:《广州市人口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热带地理》1994年第2期。

[230]郑文升等:《城市低收入住区治理与克服城市贫困》,《城市规划》2007年第5期。

[231]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科学出版社,2007。

[232]周春山:《城市人口迁居理论研究》,《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3期。

[233]周春山:《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特征、迁居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4期。

[234]周春山、刘洋、朱红:《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06年第10期。

[235]周春山、许学强:《广州市人口变动地域类型特性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

[236]周春山、许学强:《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人文地理》1996年第4期。

[237]周婕、王静文:《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演进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38]周尚意、王海宁、范砾瑶:《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

[239]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240]朱喜钢:《城市空间集中与分散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