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5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设计图书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SSAPID:101-0091-6969-53
ISBN:978-7-5097-9951-2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逐渐从消极的规则接受者向主动的规则制定者转变。全球和地区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中国元素”等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中开始变得突出起来。基于国际制度设计的有关理论模型,本书通过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来提示中国以及相关国家在参与国际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这些国际合作中所确立的制度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说明影响相关的国际制度设计的因素以及中国的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世界与中国国际战略
作 者: 田野
编 辑:宋浩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历史进程

   一 初步参与国际制度:1971—1978

   二 部分参与国际制度:1978—1990

   三 全面参与国际制度:1991—2001

   四 建设性参与国际制度:2002—2008

   五 重构国际制度:2009年至今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国际合作中的制度设计: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国际合作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制度的概念

  第三节 国家为什么要在国际合作中设计制度?

   一 协作型博弈

   二 协调型博弈

   三 劝说型博弈

   四 保证型博弈

  第四节 国际制度的理性设计模型

  第五节 国际制度选择的交易成本模型

 第三章 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演变

  第四节 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合作中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一 问题领域敏感性

   二 国家同质性

   三 透明度

   四 资产专用性

   五 不确定性

   六 交易频率

 第四章 APEC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APEC与CAFTA的制度化水平比较

  第四节 中国参与APEC和CAFTA的交易成本与制度设计

   一 问题领域敏感性

   二 国家同质性

   三 透明度

   四 资产专用性

   五 不确定性

   六 交易频率

 第五章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10+3”机制和东亚峰会在制度设计上的特点

   一 成员资格

   二 议题范围

   三 集中程度

   四 灵活性

   五 控制

  第四节 区域合作中的问题与区域性制度设计的差异

   一 不确定性

   二 分配问题

  第五节 “10+3”机制与东亚峰会的联系及中国的地区战略

 第六章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中美在经济沟通领域中的制度形式

   一 议题范围

   二 集中程度

   三 控制

   四 灵活性

  第四节 中美经济合作中的问题与双边对话机制的设计

   一 分配问题

   二 实施问题

   三 不确定性

   四 行为体权力分配

 第七章 中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既有的文献及其不足

  第三节 双边投资协定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 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分类

   二 中国双边投资协定中争端解决机制的形式设计

  第四节 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下的预期行为模式

  第五节 基于中国1982年至2013年双边投资协定的经验检验

   一 模型1:中国作为双边投资协定的缔约国

   二 模型2:中国作为双边投资协定的缔约国,且为东道国

   三 模型3:中国作为双边投资协定的缔约国,且为母国

   四 敏感性检验

   五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后记

 总序

不同形式的制度对个人行为和集体决策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受到影响的个人和集体会根据这种预期的影响来选择制度的形式。制度设计就是行为体对制度形式的选择。作为对国家行为的制度约束,国际制度也往往是有关国家有意设计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中逐渐的规则接受者向主动的规则制定者转变。全球和地区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倡议”、“中国元素”等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中开始变得突出起来。基于国际制度设计的有关理论模型,本书通过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中国以及相关国家在参与国际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与这些国际合作中所确立的制度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说明影响相关的国际制度设计的因素以及中国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

蔡鹏鸿:《亚太自由贸易区对APEC机制化进程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陈峰君、祁建华主编《新地区主义与东亚合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陈寒溪:《中国如何在国际制度中谋求声誉——与王学东商榷》,《当代亚太》2008年第4期。

陈万灵、吴喜龄:《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战略与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戴秉国:《战略对话——戴秉国回忆录》,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16。

戴念龄:《经济一体化与制度变迁——兼论APEC的制度创新》,《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邓小平:《邓小平论侨务》,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丁韶彬:《社会化视角下世界银行与中国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丁一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回顾与展望》,《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冯绍雷:《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冯绍雷、相蓝欣主编《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付文佚、邓翠颖:《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傅梦玫、袁鹏、牛新春、达巍、王文峰、郭拥军:《战略对话与中美关系》,《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8期。

宫占奎:《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研究——兼论APEC制度创新》,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宫占奎:《亚太经合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宫占奎:《APEC贸易投资制度框架与政策比较》,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宫占奎等:《APEC运作机制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顾小存:《中美经贸关系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载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编《美国金融危机与中美经贸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郭定平主编《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若干历史经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何兴强:《美国利益集团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当代亚太》2006年第3期。

江荣卿:《境外投资法规解读及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应用》,法律出版社,2013。

江时学:《中国与欧盟在二十国集团内的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4期。

焦世新:《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金熙德:《东亚合作的进展、问题与展望》,《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期。

蓝建学:《东亚峰会:东亚合作的新起点》,《半月谈》2005年第23期。

李承红:《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回顾与展望》,《俄罗斯研究》2004年第4期。

李东燕:《中国与安理会改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4期。

李巍:《中美金融外交中的国际制度竞争》,《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4期。

李巍、朱艺泓:《货币盟友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解释央行的货币互换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2期。

李玉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框架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与WTO法律制度比较分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24期。

林利民:《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1期。

林珉璟、刘江永:《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及其动因》,《国际政治科学》2009年第1期。

林民旺、朱立群:《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当代亚太》2011年第1期。

刘昌黎:《东亚共同体问题初探》,《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

刘晨阳主编《中国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刘均胜:《APEC模式的制度分析》,《当代亚太》2002年第1期。

刘长敏:《中美战略对话机制的发展及其解析——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关系的新探索》,《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7期。

刘贞晔:《“东亚共同体”不可能是“开放的地区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刘贞晔:《中国参与联合国禁止酷刑规范的制度分析》,《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刘宗义:《“二十国集团”转型与中国的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7期。

卢晨阳、吕晓丽:《试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期。

卢进勇、余劲松、齐春生主编《国际投资条约与协定新论》,人民出版社,2007。

鲁传颖:《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以中国参与IMF改革为例》,《东南亚纵横》2011年第8期。

罗刚:《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0期。

罗小军:《制度信仰与价值:APEC困境及前景——对APEC的一个新制度经济学浅析》,《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孟夏:《中国参与APEC合作问题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牛军主编《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外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潘德礼:《浅析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及其前景》,《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1期。

潘光:《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研究》2002年第2期。

潘光、胡键:《21世纪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综合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潘锐:《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国际观察》2007年第5期。

潘志平:《中亚国家政治体制的选择:世俗、民主、威权、无政府》,《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1期。

庞珣:《新金融开发机构展望》,《中国投资》2015年第3期。

齐敏、杜宇琛:《APEC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互影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乔林生:《“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与中国的作用》,《外交评论》2006年第6期。

秦建荣、周长青:《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报复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兼论CAFTA对WTO报复制度的借鉴》,《学术论坛》2007年第3期。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秦治来:《准确理解地区主义的“开放性”——以东亚地区合作为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曲博:《因果机制与过程追踪法》,《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

任伟、郑智峰:《论CAFTA成员国汇率协调机制的构建》,《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3期。

任晓:《论东亚峰会及与美国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

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拓展与塑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邵峰:《东亚共同体的可行性分析与中国的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盛斌、殷晓红:《APEC发展的政治经济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历程》,人民出版社,2011。

史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APEC方式》,《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8期。

宋均营、虞少华:《对“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再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

宋新宁、田野:《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苏浩:《胡桃模型:“10 +3”与东亚峰会双层区域合作结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苏长和:《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美国研究》2001年第1期。

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苏长和:《周边制度与周边主义——东亚区域治理中的中国途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

苏长和:《中国的软权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苏长和:《全球治理体系转型中的国际制度》,《当代世界》2015年第11期。

孙哲、李巍:《国会政治与美国对华经贸决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孙志煜:《区域经贸争端解决的制度与实践》,《法学评论》2011年第1期。

孙志煜:《国际制度的表达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为样本的分析》,《暨南学报》2012年第34期。

孙壮志:《中亚五国对外关系》,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孙壮志:《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田野:《国际协议自我实施的机理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2期。

田野:《作为治理结构的正式国际组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田野:《国际制度的形式选择: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模型》,《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田野:《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田野:《国际制度、预算软约束与承诺可信性——中国加入WTO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逻辑》,《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1期。

田野:《国家的选择——国际制度、国内政治与国家自主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外交部欧亚司编《上海合作组织文件汇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万光:《美国的新中亚战略》,《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第11期。

王栋:《超越国家利益——探寻对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知觉性解释》,《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根礼、周天珍:《外国首脑论中国》,红旗出版社,1998。

王光厚:《美国与东亚峰会》,《国际论坛》2011年第6期。

王国兴:《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国际经济协调新框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王建伟:《中国多边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王联合:《竞争与合作:中美关系中的能源因素》,《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王望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东南亚华商》,《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王伟:《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下的军技合作》,《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4期。

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王学东:《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声誉考量——对陈寒溪之学术批评的回应》,《当代亚太》2009年第2期。

王义桅:《中美关系步入机制化时代——对从经济战略对话到建立军事热线的理解》,《新闻前哨》2007年第7期。

王逸舟:《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8期。

王逸舟:《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王逸舟主编《磨合中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王嵎生:《亲历APEC——一个中国高官的体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王正毅:《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子昌:《博弈类型与国际机制——APEC方式的博弈论分析》,《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4期。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吴心伯:《美国与东亚一体化》,《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

邢广程主编《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邢广程、孙壮志主编《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

熊芳、刘德学:《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2年第1期。

许敏:《试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0期。

许通美:《美国与东亚:冲突与合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阎学通:《中国崛起的实力地位》,《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

杨光斌、乔哲青:《论作为“中国模式”的民主集中制政体》,《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6期。

杨虹:《新地区主义:中国与东亚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杨建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分析》,《财经科学》2008年第7期。

尤安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于宏源、王健:《气候变化国际制度议价和中国》,《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于宏源:《中国和气候变化国际制度:认知和塑造》,《国际论坛》2009年第4期。

余建华:《上海合作组织非传统安全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余劲松、詹晓宁:《论投资者与东道国间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影响》,《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余万里:《美国贸易决策机制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13。

俞可平:《俄罗斯民主:中国学者的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2期。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重估中国崛起》,叶为良、黄裕美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6。

张汉林、袁佳:《后危机时代中美对话新机制战略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6期。

张历历:《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发展》,载渠梁、韩德主编《国际组织与集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张铁根:《东亚峰会吸收美俄参加及其影响》,《亚非纵横》2010年第5期。

张五常:《制度的选择》(经济解释卷四),中信出版社,2014。

张献:《APEC的国际经济组织模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张小明:《美国是东亚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7期。

张鑫炜:《东盟国家在华投资的现状及前景展望》,《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12期。

张燕生、张岸元:《从新的角度考虑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张幼文:《共同利益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基础》,《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6期。

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当代亚太》2008年第1期。

张蕴岭:《东亚合作和共同体建设:路径及方式》,《东南亚纵横》2008年第11期。

张蕴岭:《东亚合作之路该如何走?》,《外交评论》2009年第2期。

张蕴岭:《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赵华胜:《中亚形势变化与上海合作组织》,《东欧中亚研究》2002年第6期。

赵华胜:《中国的中亚外交》,时事出版社,2008。

赵可金:《营造未来——美国国会游说的制度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新安全观与新机制》,时事出版社,2002。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朱杰进:《国际制度设计:理论模式与案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朱立群:《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实践解释模式》,《外交评论》2011年第1期。

朱立群:《中国与国际体系:双向社会化的实践逻辑》,《外交评论》2012年第1期。

朱立群、聂文娟:《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2期。

朱云汉:《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庄国土:《东亚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俄〕鲍里斯·叶利钦:《午夜日记:叶利钦自传》,曹缦西、张俊翔译,译林出版社,2001。

〔俄〕普京:《普京文集:文章和讲话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新外交:对外政策十年》,陈凤翔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菲〕鲁道夫·C.塞维里诺:《东南亚共同体建设探源——来自东盟前任秘书长的洞见》,王玉主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哈〕努·纳扎尔巴耶夫:《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哈依霞译,民族出版社,2000。

〔美〕奥兰·扬:《世界事务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美〕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王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

〔美〕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秦亚青、魏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布赖恩·斯科姆斯:《猎鹿与社会结构的进化》,薛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美〕戴维·A. 莱克:《开放经济的政治学: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8期。

〔美〕戴维·韦默主编《制度设计》,费方域、朱宝钦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美〕海伦·米尔纳:《利益、制度与信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曲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美〕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美〕江忆恩:《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研究概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8期。

〔美〕江忆恩:《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态度》,《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2期。

〔美〕肯尼思·奥耶编《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田野、辛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册),钟开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美〕罗伯特·基欧汉:《竞争的多边主义与中国崛起》,《外交评论》2015年第6期。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美〕诺曼·杰·奥恩斯坦,雪利·埃尔德:《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潘同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约瑟夫·奈、约翰·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意〕乔万尼·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路爱国、黄平、许安结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徐小杰、张荣忠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

Abbott,Kenneth and Duncan Snidal,“Why States Act through Form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42,No.1,1998.

Abbott,Kenneth W.,Robert O. Keohane,Andrew Moravcsik,Anne-Marie Slaughter and Duncan Snidal,“The Concept of Legal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4,No.3,2000.

Aggarwal,Vinod,“Withering APEC?The Search for An Institutional Role,” in Joern Dosch and Manfred Mols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New Patterns of Power,Interest and Cooperation,New York:St. Martin’s Press,2000.

Allee,Todd and Clint Peinhardt,“Delegating Differences: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Bargaining over Dispute Resolution Provis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54,No.1,2010.

Allee,Todd and Clint Peinhardt,“Contingent Credibility: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Treaty Violation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5,No. 3,2011.

Allee,Todd and Clint Peinhardt,“Evaluating Three Explan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World Politics,Vol.66,No.1,2014.

Amsden,Alice,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Axelrod,Robert,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84.

Ba,Alice D.,“China and ASEAN:Renavigating Relations for a 21st-Century Asia,” Asian Survey,Vol.43,No.4,2003.

Baker,James C.,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The Role of ICSID and MIGA,Westport,CT:Quorum Books,1999.

Blank,Stephen,“Democratic Prospects in Central Asia,” World Affairs,Vol.166,No.3,2004.

Bowles,Paul,“ASEAN,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Vol.70,No.2,1997.

Bratersky,Maxim,“Transformation of Russia’s Foreign Policy,”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Vol.12,No.2,2014.

Camroux,David,“Regionalism in Asia as Disguised Multilateralism: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ast Asia Summit and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Vol.47,No.1,2012.

Christensen,Thomas J.,“Chinese Realpolitik,” Foreign Affairs,Vol.75,No.5,1996.

Cohen,Benjamin J.,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An Intellectual Histo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Cook,Malcolm,“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ast Asia Summit:Finding the Proper Hom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Affairs,Vol.30,No.2,2008.

Dai,Xinyuan and Duu Renn,“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der:The Limits of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Vol.21,No.2,2016,.

Dietrich,John W.,“Interest Groups and Foreign Policy:Clint on and the China MFN Debates,”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Vol. 29,Issue 2,1999.

Dolzer,Rudolf,and Margrete Stevens,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Donaldson,Robert H. and John A. Donaldson,“The Arms Trade in Russian-Chinese:Identity,Domestic Politics,and Geopolitical Position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7,No.4,2003,pp.709-732.

Draguhn,Werner,Eva Manske,and Jürgen RüLand,eds.,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The First Decade,New York:Routledge,2002.

Duffield,John S.,“The Limits of Rational Desig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7,No.2,2003.

Dumbaugh,Kerry,“China-U.S. Relations:Current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Updated March 17,2008,”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for Congress,2009.

Egger,Peter and Michael Pfaffermayr,“The Impact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32,No.4,2004.

Elkins,Zachary,Andrew T. Guzman,and Beth A. Simmons,“Competing for Capital:The Diffusion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1960-2000,”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0,No.4,2006.

Finel,Bernard and Kristin Lord,“The Surprising Logic o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 43,No.2,1999.

Franck,Susan 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vestment Treaty Arbitration,and the Rule of Law,” Global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Law Journal,Vol.19,2007.

Franck,Susan D.,“Integrating Investment Treaty Conflict and Dispute Systems Design,” Minnesota Law Review,Vol.92,2007.

Gallagher,Kevin P. and Melissa B. L. Birch,“Do Investment Agreements Attra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World Investment and Trade,Vol.7,No.6,2006.

Gallant,Nicole and Richard Stubbs,“APEC’s Dilemmas:Institution-building around the Pacific Rim,” Pacific Affairs,Vol.70,No.2,1997.

Gill,Bates,“China’s New Security Multilateral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n SIPRI Yearbook 2004,OUP Oxford revised ed.,2004.

Gilligan,Michael J.,“The Transactions Cost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Helen V. Milner and Andrew Moravcsik,Power,Interdependence and Non-Stat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Research Frontier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Ginsburg,Tom,“International Substitutes for Domestic Institutions: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Vol.25,2005.

Glaser,Charles,Ra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0.

Goldstein,Judith,et al.,Leg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Cambridge:MIT Press,2001.

Goodrich,Leland,“From League of Nations to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1,No.1,1947,pp. 3-21.

Grieco,Joseph,“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3,1988.

Guzman,Andrew T.,“Why LDCs Sign Treaties That Hurt Them:Explaining the Popularity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Virgi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Vol.38,1998.

Haggard,Stephan and Beth Simmons,“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No.3,1987.

Hahn,Gordon M.,“The Impact of Putin’s Federative Reforms on Democratization in Russia,” Post-Soviet Affairs,Vol.9,No.2,2003.

Hall,Peter A. and David Soskice,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Hawkins,Darren G.,David A. Lake,Daniel Nielson,and Michael Tierney,“Delegation under Anarchy: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nd Principle-agent Theory,” in Darren G. Hawkins,David A. Lake,Daniel Nielson,and Michael Tierney,eds.,Delegation and Agency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Hemmer,Christopher and Peter J. Katzenstein,“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Collective Identity,Regionalism,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56,No. 3,2002.

Horn,Norbert,“Arbitr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Concepts and Means,” in Nobert Horn,ed.,Arbitr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Disputes: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Legal Aspects,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4.

Jacobson,Harold K. and Michel Oksenber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T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Ann Arbor,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Jandhyala,Srividya,Witold J. Henisz and Edward Mansfield,“Three Waves of BITs:The Global Diffus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55,No.6,2006.

Johnston,Alastair Iain,“Treat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s Social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5,No.4,2001.

Johnston,Alastair Iain,“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27,No.4,2003.

Johnston,Alastair Iain,Social States: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1980-200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Johnston,Alastair Iain and Robert S. Ross eds.,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9.

Kahler,Miles,“Legalization as Strategy:The Asia-Pacific Cas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4,No.3,2000.

Kahler,Miles,“Weak Ties Don’t Bind:Asia Needs Stronger Structures to Build Lasting Peace,” Global Asia,Vol.6,No.2,2011.

Kahneman,Daniel and Amos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Vol.47,No.2,1979.

Kent,Ann,“China’s International Socialization: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lobal Governance,Vol.8,No.3,2002.

Kent,Ann,Beyond Compliance:Chin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nd Global Securi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Keohane,Robert,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Keohane,Robert,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

Keohane,Robert and Elinor Ostrom,eds.,From Local Commons to Global Interdependence,London:Sage,1994.

Kim,Jae Cheol,“Politic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The Case of the East Asia Summit,” Asian Perspective,Vol.34,No.3,2010.

Kim,Samuel S.,“China and the United Nations,” in Elizabeth Economy and Michel Oksenberg,eds,China Joins the World,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9.

Kong,Qingjiang,“China’s Uncharted FTA Strategy,” Journal of World Trade,Vol.46,No.5,2012.

Koremenos,Barbara,Charles Lipson and Duncan Snidal,“The Rational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5,No.4,2001.

Koremenos,Barbara,Charles Lipson and Duncan Snidal,“Rational Design: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5,No.4,2001.

Koremenos,Barbara,Charles Lipson,and Duncan Snidal,The Rational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Krasner,Stephen,“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 Stephen 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Lake,David,“Anarchy,Hierarchy,and the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0,No.1,1996.

Lake,David,Entangling Relations: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Its Centur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Lake,David and Robert Powell,eds.,Strategic Choi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Lew,Julian D.,“ICSID Arbitration:Special Featur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obert Horn,ed.,Arbitrating Foreign Investment Disputes:Procedural and Substantive Legal Aspects,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4.

Lipson,Charles,Standing Guard:Protecting Foreign Capital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Lipson,Charles,“Why Are Some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Informa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5,No.4,1991.

Lynch,Allen C.,“The Realism of Russia’s Foreign Policy,” Europe-Asia Studies,Vol.53,No.1,2001.

March,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Ord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2,No.4,1998.

Martin,Lisa,“The Rational State Choice of Multilateralism,” in John Ruggie ed.,Multilateralism Matters: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al For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Martin,Lisa and Beth Simmons,“Theor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2,No.4,1998.

Medeiros,Evans S. and Taylor M. Fravel,“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Vol.82,No.6,2003.

Milner,Helen V.,“Introduction:The Global Economy,FDI,and the Regime for Investment,” World Politics,Vol.66,No.1,2014.

Morrow,James,“Modeling the Form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Distribution versus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8,No.3,1994.

Neumayer,Eric,“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Lessons for the WTO from the Failed OECD-Negotiations,” Wirtschafts Politische Bl?tter,Vol.46,No.6,1999.

Neumayer,Eric and Laura Spess,“Do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Increa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Vol.33,No.10,2005.

Olcott,Martha Brill,“Taking Stock of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56,No.2,2003.

Oye,Kenneth ed.,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

Palmer,Norman D.,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Mass:Lexington Books,1991.

Paulson Jr.,Henry M.,“A Strategic Economic Engagement:Strengthening US-Chinese Ties,” Foreign Affairs,2008,Vol. 87,No. 5.

Peters,B. Guy,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Wellington House,1999.

Robinson,Thomas W. and David Shambaugh eds.,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Oxford:Clarendon Press,1994.

Ruggie,John,“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29,No.3,1975.

Shirk,Susan,China:Fragile Superpowe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Simmons,Beth A.,“Bargaining over BITs,Arbitrating Awards:The Regime for Protection and Promote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orld Politics,Vol.66,No.1,2014.

Simmons,Beth A. and Lisa L. Marti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 Walter Carlsnaes,Thomas Risse,and Beth Simmons,eds.,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Sage,2002.

Smith,James McCall,“The Politics of Dispute Settlement Design:Explaining Legalism in Regional Trade Pac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54,No.1,2000.

Snidal,Duncan,“Coordination versus Prisoners’ Dilemma: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m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79,No. 4,1985.

Sornarajah,Muthucumaraswamy,The Settl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Disputes,The 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

Stein,Arthur,Why Nations Cooperate:Circumstance and Cho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Swaine,Michael D. and Alastair Iain Johnston,“China and Arms Control Institutions,” in Elizabeth Economy and Michel Oksenberg,eds,China Joins the World,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9.

Swausiom,Niklas,“The Prospects for Multilateral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n Survey,Vol.23,No.1,2004.

Terada,Takeshi,“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From EAEC to ASEAN+3,” Pacific Review,Vol.16,No.2,2003.

Tobin,Jennifer L. and Marc L. Busch,“A BIT Is Better than a Lot: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and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World Politics,Vol.62,No.1,2010.

Vandevelde,Kenneth J.,“The Economics of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Vol.41,No.2,2000.

Wade,Robert,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Wang,Ming,“The Great Recession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Vol. 50,No.3,2010.

Weber,Katja,“Hierarchy Amidst Anarchy:A Transaction Cost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1,No.2,1997.

Weber,Katja,Hierarchy Amidst Anarchy:Transaction Costs and Institutional Choice,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0.

Wendt,Alexander,“Driving with the Rearview Mirror:On the Rational Science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55,No. 4,2001.

Williamson,Oliver,“Hierarchies,Markets and Power in the Economy:An Economic Perspective,” in Claude Menard,eds.,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Recent Developments,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7.

Wishnick,Elizabeth,“Russia and China:Brothers Again?”,Asian Survey,Vol. 41,No. 5,2001.

Yarbrough,Beth and Robert Yarbrough,“Cooperation in Lib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After Hegemony,Wha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1,No.1,1987,

Yarbrough,Beth and Robert Yarbrough,Co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The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Approach,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Zeng,Ka,“Multilateral versus Bilateral and Regional Trade Liberalization:Explaining China’s Pursuit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19,No. 66,2010.

Zeng,Ka,“Understanding the Institutional Variation in China’s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ITs):The Complex Interplay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25,No.9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