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09

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图书

Education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SAPID:101-0073-8719-01
ISBN:7-80190-624-1
DOI:
ISSN: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创建了教育生产函数和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提出了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及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前沿管理论丛(1)
作 者: 叶茂林
编 辑:王莉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第一章 教育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 教育是兴邦之本

  二 教育是经济增长之源

  三 “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

   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可持续发展催生知识经济

   3.知识经济要求科教兴国

   4.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章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3.罗默、卢卡斯等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4.舒尔茨、哈比森等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二 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表现

   1.教育与劳动者素质

   2.教育对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3.教育对科学研究的促进

   4.教育与消费

   5.教育与劳动生产率

   6.教育与产业结构

  三 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途径

   1.教育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

   2.通过推动科技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章 经济增长对教育的作用

  一 经济增长水平影响着教育的普及程度

  二 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三 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四 经济增长推动着教学内容的更新

  五 经济增长也对教学手段产生重要的影响

  六 经济增长制约着教育投资的投入力度

  七 经济增长影响着教育观念的变革

  八 数量分析方法

   1.嵌入式部门投入产出优化法

   2.嵌入式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3.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平衡结构模型

 第四章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经济可持续发展

   2.生态可持续发展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经济增长和自然资源的巨大损失

   1.水资源污染状况

   2.大气污染状况

   3.城市污染状况

   4.生态环境破坏状况

  三 教育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科学技术因素

   2.制度的变迁

   3.人力资本

   4.知识

   5.国际化程度

   6.基础设施

   1.教育与科学技术

   2.教育与制度的变迁

   3.教育与人力资本开发

   4.教育与知识

   5.教育与国际化

 第五章 教育增长的质量与经济增长

  一 教育分布的均等状况

  二 教育的潜在效益

  三 中国教育分布不平等状况

   (一)高等教育资源在各地区间的分布差异较大

   (二)各地区间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别较大

   (三)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有所不同

   (四)城乡居民教育机会的差别

  四 教育增长的质量和经济增长的效率

   (一)在教育增长过程中,必须保持教育层次间的协调发展

   (二)全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机会,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三)适当增加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

   (四)要加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实现全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五 大学国家知识创新工程*

   1.建设目标与指导思想

   2.主要建设内容

   3.关键改革举措

 第六章 人力资本、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

  一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概述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1.人力资本的涵义

   2.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3.人力资本的功能

   4.人力资本投资对现代企业的意义

  三 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1.人力资本是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

   2.人力资本是技术扩散的必要条件

   3.人力资本是技术应用的基础

  四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分析

   (一)人力资本区域间的差异

    1.东、中、西部文盲人口与文盲率

    2.东、中、西部受教育程度比较

    3.东、中、西部人力资本总量的差异

    4.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结构差异

   (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人力资本影响区域分工体系

    2.人力资本影响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3.人力资本影响区际统一市场的形成

    4.人力资本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5.人力资本投资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6.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六 东、中、西部人力资本差异形成的分析

   (一)各地区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经费比较

   (二)各地区财政支出中人均受教育经费比较

   (三)人力资本的城乡差距

   (四)居民消费支出中医疗保健和娱乐文化服务支出的比较

  七 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

   (一)人力资本的度量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

   (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估计模型

   (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比较

   (五)人力资本作用差异的原因分析

    1.人力资本的积累方式方面的原因

    2.影响人力资本生产效率方面的原因

  八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

    2.各地区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增长速度差异

   (二)固定资本存量水平的差异

    1.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差异

    2.资本存量的差异

   (三)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差异

    1.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差异

    2.起始从业人员人力资本水平的分类

   (四)不同经济增长速度类型的各要素作用分析

    1.按经济增长速度分类

    2.不同增长组的特征

  九 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

   (一)坚持教育适度的超前发展,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二)加强和改善卫生保健服务

   (三)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的转移

   (四)不断改善与优化人才生长的大环境

  十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控制人口的增长

   (二)采取各种形式支持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

   (三)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对策

   (四)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第七章 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

  一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二 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中国的职业教育与制造业的发展

  四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

   1.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和培训的迫切需求

   2.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生产需要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3.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五 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的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机制

   (二)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

   (三)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1.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

    2.以能力为本位

    3.培养创业能力

    4.教育新技术的运用

   (四)加强校企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度

   (五)加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六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与道路选择

   (一)职业教育区域化

   (二)办学模式多元化

    1.“二、一分流”模式

    2.中学后模式

    3.社区模式

    4.企校联合办学模式

   (三)普职比例合理化

   (四)职教发展终身化

   (五)职教市场化

   (六)管理体制科学化

 第八章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经济增长

  一 终身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 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中国经济增长

   (一)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把中国人口负担变成人口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

   (三)良好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中国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 构建中国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对策

 第九章 教育投入及其结构

  一 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1.教育投入及其结构问题

   2.教育事业的基本情况

  二 教育就业人数及其结构

  三 教育投资及其来源与结构

   1.教育投资的二重性

   2.教育投资不足

   3.解决教育投资短缺的思路

   4.扩大教育投资渠道

  四 教育资本及其结构

   1.教育投资的分配

   2.教育投资分配的趋势

 第十章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

  一 生产函数

  二 生产函数的估计

  三 教育生产函数族

  四 教育超越生产函数族

  五 综合分析

 第十一章 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

  一 系统动力学及其优点

  二 教育系统的因果关系

  三 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

   1.基本模型

    (1)小学

    (2)中学

    (3)高中

    (4)大学及以上

   2.基本模型的初值

   3.基本模型的参数

  四 教育发展的方案分析

   1.方案一

   2.方案二

   3.方案三

   4.方案四

   5.综合分析

 第十二章 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

  一 教育创新

  二 教育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 教育创新的途径

   (一)素质教育及其作用

    1.素质教育的涵义

    2.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素质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创新

    1.教育管理创新的涵义

    2.教育管理的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3.教育管理创新必须处理的关系

   (三)高等教育创新的设想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

    1.学习型组织的意义

    2.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3.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十三章 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教育问题多、困难大

   (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喜中有忧

   (三)职业教育困境与矛盾并存

  三 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目标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二)政策建议

    1.以创新为核心,继续深化改革

    2.政策措施

 第十四章 普通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

  一 高等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与教育教学工作流程

   1.高等学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的特性

   3.教育教学工作流程

  二 普通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

   1.最高管理者职责

   2.资源管理

   3.产品实现

   4.测量、分析和改进

  三 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制度

   1.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

   2.研究生培养指导的过程

   3.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

   4.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制度

 总序

 前言

本书从理论与模型上研究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研制的教育生产函数和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具有创新性,所提出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全书主要论述了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教育的作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增长的质量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终身教育与经济增长.教育投入及其结构、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教育系统动力学模型、教育创新与经济增长、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

1.李京文:《数量经济学的新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2.刘宇:《高等学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Hal R.Varian,Microeconomic Analysis,W.W.Norton & Company,Inc.,pp.211~215,1992.

4.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源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Dale W.Jorgenson,“The Output of the Education Sector,Discussion Paper 1542”,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Harvard University,March 1991.

6.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

7.〔英〕阿什比著,腾大春、腾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8.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The McGraw Hall Companies,Inc.,pp.124~138,1996.

9.李京文:《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Peter Chinloy,“Sources of Quality Change in Labor Inpu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0,No.1,pp.22~23,March 1980.

11.刘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系统特性与工作流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2.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3.陈平:《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8期。

14.张国初:《面对21世纪挑战,提高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15.张锡杰:《迈向科技发展的新世纪》,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6.朱国仁:《略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上海高教研究,1998。

17.舒风:《人才问题新思考》,海潮出版社,1989。

18.张守一:《知识经济概论》,中央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19.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20.文辅相:《中国本科教育目标应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21.罗志如:《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2.尹继佐:《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3.高鸿业:《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24.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近代高等教育的形成》,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25.葛新权:《应用数理统计》,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2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7.〔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8.黄书光:《中国教育哲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9.〔德〕赫尔曼·罗尔斯:《经典的大学观念:洪堡构想的大学观念的起源及其意义》,载《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0。

30.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重视》,载《中国高等教育》,2001。

31.张铁明:《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32.刘邦奇:《现代教学管理系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3.Baird,J.R.,“Quality:What should make Higher Education Higher?”,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p.141~152,1988.

34.Valimaa J.,“Culture and Identit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er Education,Vol.36,pp.119~138.

35.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高教探索》2001年第4期。

36.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思》,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7.张守一:《知识经济讲座》,人民出版社,1998。

38.赵弘、郭继丰:《知识经济呼唤中国》,改革出版社,1998。

39.Pace C.R.,“The Undergraduates: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in College in the 1980s”,Los Angeles:UCL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pp.23~25,1990.

40.Cave M.,“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B.R.Chark & G.R.Neave(eds)”,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pp.1411~1423,Oxford:Pergamon Press,1992.

41.Barzun J.,The American University:How it Runs,Where it is Goin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26~30,1993.

42.《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5月4日《光明日报》。

43.葛新权:《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4.李富强、葛新权:《知识经济与知识产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45.McMurtry,J.,“The History of Inquiry and Social Re-producation:Educating for Critical Thought”,Interchange,Vol.19,no.1,pp.31~45,1988.

46.Barnett,R.,“Entry and Exi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Some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13,pp.16~30,1988.

47.Astin A.,“The Changing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Thirty-year Trends,1966~1996”,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Vol.21,pp.115~136,1988.

48.李慧勤:《教育脱贫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49.Hinchliffe,K.,“Education and Labor Market”,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of Education,edited by Martin Carnoy,Elsevier Science Ltd.,OX51GB,England,1995.

50.林荣日:《教育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1.Chickering A.W.,Education and Identity,San Francisco:Jossey-Bass,pp.66~68,1993.

52.Donald,J.G.,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Academic Leaders Talk about What Works,San Francisco:Jossey-Bass,pp.56~59,1997.

53.Henkel M.,“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Conceptual and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33,pp.285~298,1998.

54.〔美〕科恩著,王玉昆等译:《教育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5.Pascarella E.T.,“Studyi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21st century:Meeting New Challenges”,Review of Hihger Education,Vol.21,pp.151~165,1998.

56.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7.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8.McMurtry,J.,“Education and the Market Model”,Paideusis,Vol.5,no.1,pp.36~44,1991.

59.Pace C.R.,“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Los Angeles:UCL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pp.25~27,1988.

60.厉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

61.Feldman,K.A.,“The Im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s”,San Francisco:Jossey- Bass,Vol.1,pp.98~100,1969.

62.Kogan M.,“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ies and Academy Identity”,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Vol.54,no.3,pp.207~216,2000.

63.Gary S .Becker,“Human Capital-A The 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1964.

64.Henkel M.,“Academic Responses to the UK Foresight Programme”,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Vol.12,no.1,pp.67~84,2000.

65.Dill P.D.,“Academic Accountability and University Adapt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an Academic Learning Organization”,Higher Education,Vol.29,no.2,pp.127~154,1999.

66.Meyer J.H.,“A Gender Comparison of Contextualised Study Behaviour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Vol.27,pp.469~485,1994.

67.Gray,C.High-Tech Blues,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Bulletin,pp.4~6,November 1990.

68.Goulden,N.R.,“The meaning of grades based on faculty and students metaphors”,Communication Education,Vol.44,pp.110~125,1995.

69.Duke C.,“Beyond‘Dalayering’:Process,Structure and Boundaries”,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Vol.11,no.3,pp.7~11,2000.

70.陈昌兵、徐海燕:《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71.马陆亭:《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与“拉动”》,《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72.丁小浩:《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73.Husen,T.,“Research Paradigms in Education”,Interchange,Vol.19,no,1,pp.2~4,1988.

74.李同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高等教育机制的创新》,《教育与经济》1998年第1期。

75.袁康、丁又双、胡承统:《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国民经济管理》2002年第4期。

76.李京文、钟昌标、葛新权:《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77.张守一:《中美日宏观经济连接模型及应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78.袁卫:《新编统计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9.汪同三:《数量经济学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0.张守一:《市场经济与经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1.葛新权:《统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83.张守一:《信息经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84.李京文:《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85.杨移贻:《试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86.俞金康:《系统动态学原理及其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87.张守一、葛新权:《中国宏观经济理论、模型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8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89.谢作栩:《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演进》,《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

90.符明娟:《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91.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92.魏新:《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3.吴松、吴芳和:《WTO与中国教育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94.吴怡兴:《教育产业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5.陈培瑞:《教育大视野》,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96.杨葆焜、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97.张天宝:《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98.蒋鸣和:《中国高等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4期。

99.吴华:《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00.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1.赵秋成:《教育投资社会收益率的估算方法及其实证分析》,《教育与经济》1999年第1期。

102.邬大光:《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变化与走势》,《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03.马千里:《国际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江苏高教》2001年第2期。

10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05.刘绍杰:《论大学创新教育》,《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8期。

106.李钧:《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思路》,《江苏高教》1998年第4期。

107.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08.秦惠民:《教学管理部门如何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4期。

109.吴世明等:《加快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探讨》,《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6期。

简 介:本书着眼于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城乡收入差异,结合古典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投资收益理论,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城乡状况进行比较,在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城市教育投资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及就业等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对中部六省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

作者: 刘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