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8

阡陌独舞图书

Dancing solo:women left behind in rural China

SSAPID:101-0035-1518-30
ISBN:978-7-5097-0276-5
DOI:
ISSN:
关键词:

农村 妇女 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曲了多元性和多视角分析,并以行动者视角对她们的应用策略和应对行动进行了阐释。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系列
作 者: 叶敬忠 吴惠芳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本书撰写人员

 导言

  导言

   一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一)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二)留守妇女家庭的经济、生产与决策

    (三)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

    (四)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

    (五)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

    (六)留守妇女的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

   二 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

    (一)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

    (二)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

   三 留守妇女群体的多元性

    (一)不同地区留守妇女的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的差异

    (三)不同文化程度留守妇女的差异

    (四)不同留守年限留守妇女的差异

    (五)有无外出务工经历留守妇女的差异

    (六)丈夫不同务工情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七)不同分家及居住状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四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外出务工丈夫视角的留守妇女

    (二)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妇女

    (三)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妇女

    (四)非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妇女

    (五)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五 专题讨论

    (一)全球化技术与留守妇女

    (二)礼物:在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

    (三)留守妇女与宗教信仰

    (四)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五)哺乳期留守妇女

    (六)跨地区婚姻中的留守妇女

    (七)“破烂王”的留守妻子

    (八)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

    (九)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

    (十)农村三大留守群体相依为命

 第一部分 研究介绍

  1 研究设计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1.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2.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

     3.留守妇女群体的多元性

     4.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5.与留守妇女相关的专题讨论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特殊说明

     1.相关概念的界定

     2.特殊说明

    (四)调查地点的选取

    (五)研究样本与调查对象的选取

     1.农村实地调查的样本情况与调查对象选取

     2.城市调查的样本情况与调查对象选取

    (六)分析单位与抽样方案

    (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文献查阅

     2.问卷调查

     3.个案调查

     4.半结构访谈

     5.小组访谈

     6.每日活动图

     7.观察法

     8.研讨会

    (八)调查计划与成果提交

    (九)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

     2.试调查阶段

     3.实地调查阶段

     4.外出务工丈夫调查阶段

     5.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及研究报告撰写阶段

    (十)研究特色与创新

   三 研究社区概况

    (一)安徽省太湖县江塘乡毕岭村

    (二)安徽省太湖县北中镇浮坵村

    (三)河南省固始县洪埠乡大觉寺村

    (四)河南省固始县郭陆滩镇太平村

    (五)湖南省岳阳县长湖乡三友村

    (六)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长坪村

    (七)江西省永丰县古县镇龙陂村

    (八)江西省永丰县八江乡高家村

    (九)四川省青神县白果乡胡坝村

    (十)四川省青神县汉阳镇红光村

  2 文献综述

   一 国内媒体关于留守妇女群体的报道

    (一)留守妇女的负担

    (二)留守妇女的婚姻与性问题

    (三)留守妇女的权益保护

    (四)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建议

   二 国内关于留守妇女问题的研究

    (一)妇女留守原因

    (二)留守妇女的数量及地区分布

    (三)留守妇女的夫妻情感与心理状况

    (四)留守妇女的子女教育

    (五)农业生产女性化现象

    (六)家庭决策与性别关系

    (七)留守妇女的社会网络与自我发展

    (八)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对策建议

    (九)文献评述

   三 国外关于留守妇女群体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丈夫外出务工后留守妇女的现状与所受影响

  3 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一 留守妇女的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分布

    (二)婚龄分布

    (三)文化程度

    (四)生育子女数量

    (五)哺乳期留守妇女

   二 留守妇女的其他特征

    (一)留守原因

     1.丈夫外出务工的原因

     2.妇女留守的原因

    (二)丈夫在外务工的基本情况

     1.丈夫的务工地点

     2.丈夫务工的行业

     3.丈夫的务工同伴

     4.丈夫的回家频率

     5.丈夫每年外出务工的时间

     6.丈夫外出务工的年限

    (三)留守妇女的身体健康状况

    (四)留守妇女的职业状况

     1.职业状况

     2.留守妇女的外出务工经历

    (五)留守妇女的家庭结构

     1.与公婆的分家情况

     2.居住情况

  4 留守妇女家庭的经济、生产与决策

   一 家庭经济

    (一)家庭收入与支出

     1.家庭收入

     2.留守妇女丈夫的收入情况

     3.家庭支出

     4.丈夫外出务工收入的用途

     5.留守妇女对丈夫收入的满意程度

    (二)家庭的财务管理与借贷情况

     1.家庭财务的管理

     2.家庭的借贷情况

     3.汇款

    (三)家庭生活耐用品的拥有情况

    (四)小结

   二 农业生产与劳动分工

    (一)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

      (1)劳动力不足

      (2)没有掌握技术

      (3)生产资料购买困难

      (4)其他困难

      (5)没有困难

     2.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

      (1)耕种面积的调整

      (2)调整农业生产类别

     3.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粮食作物产量是否足以维持家中的口粮需求

      (3)家庭经济状况

      (4)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

    (二)劳动分工

     1.生产劳动分工

      (1)生产资料购买

      (2)种植业劳动

      (3)养殖业劳动分工

     2.家务劳动分工

      (1)外出获取燃料

      (2)挑水

      (3)其他家务劳动(洗衣、做饭和打扫卫生)

      (4)孩子学习辅导

      (5)送孩子上学

      (6)照顾老人

    (三)小结

   三 公共事务参与与家庭决策

    (一)公共事务参与

     1.村委会选举

     2.村民会议

     3.集体出工

     4.人情往来

    (二)家庭决策

     1.家庭主要事项决策

      (1)子女教育

      (2)翻建房屋

      (3)购买生活耐用品

     2.农业生产决策

      (1)购买农机具

      (2)家庭养殖

      (3)种植面积和种类

     3.家庭资金运转决策

      (1)做生意或办小企业

      (2)借钱或贷款

      (3)借钱给别人

    (三)小结

  5 留守妇女的夫妻关系

   一 夫妻的联系与沟通情况

    (一)联系方式与频率

    (二)联系时间与内容

     1.留守妇女与丈夫的通话时间

     2.留守妇女与丈夫电话联系的内容

     3.留守妇女与丈夫的通信联系

    (三)外出务工丈夫给妻子带礼物的情况

    (四)留守妇女与外出丈夫间的相互了解

   二 丈夫外出务工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一)留守妇女看望外出务工丈夫的情况

    (二)留守妇女看望丈夫的愿望

    (三)丈夫外出务工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1.丈夫外出务工后夫妻关系的变化

     2.留守妇女与丈夫的感情危机情况

     3.影响夫妻关系的因素

    (四)留守妇女对丈夫的担心

     1.留守妇女对丈夫感情出轨的担心

     2.留守妇女对丈夫其他情况的担心

    (五)留守妇女对丈夫的期望

   三 结论

  6 留守妇女的家庭关系与社会网络

   一 亲子关系

    (一)丈夫在家和不在家时子女的表现

    (二)留守妇女教育和抚养子女面临的困难

     1.没有能力辅导子女学习

     2.管不住子女

     3.没有人帮忙照顾子女和没有时间辅导子女学习

    (三)留守妇女管教子女的方式以及与子女的沟通

     1.管教子女的方式

     2.与子女的沟通

    (四)对子女的担心和期望

     1.对子女的担心

     2.对子女的期望

     3.与老师的联系

    (五)小结

   二 婆媳关系

    (一)留守妇女与公公婆婆之间大部分关系融洽或一般

    (二)留守妇女与公公婆婆关系的特点

     1.经济关系独立、经济来往密切

      (1)独立的经济关系

      (2)密切的经济来往

     2.留守妇女与公公婆婆互相帮扶和照应

      (1)减轻留守妇女的劳动负担

      (2)帮助留守妇女缓解心理压力

      (3)容易引发矛盾

    (三)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与公公婆婆关系的影响

    (四)小结

   三 留守妇女与婆家人的关系

   四 社会网络

    (一)解决矛盾和纠纷的社会网络

    (二)遇到困难时求助的社会网络

     1.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

     2.教育子女和照顾子女

     3.看病就医和照顾老人

    (三)情感交流网络

     1.血缘和姻缘网络

     2.地缘和业缘网络

    (四)小结

  7 留守妇女的心理感受

   一 心理压力

    (一)留守妇女的生活压力

    (二)留守妇女的生活压力来源

    (三)留守妇女的压力表现:哭泣

   二 安全感

    (一)留守妇女的安全感

    (二)留守妇女家庭遭遇过的不安全情况

   三 不良情绪

    (一)留守妇女的孤单感与性压抑

    (二)留守妇女的其他不良情绪

   四 宗教信仰

    (一)留守妇女宗教信仰状况

    (二)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的原因

    (三)宗教信仰对留守妇女的影响

   五 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和想法

    (一)和丈夫一起外出务工的愿望

    (二)让丈夫继续在外务工的愿望

    (三)对家庭未来的想法

   六 结论

  8 留守妇女的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

   一 留守妇女的闲睱娱乐

    (一)留守妇女的闲暇时间

    (二)留守妇女的闲暇娱乐活动

   二 留守妇女的自我发展

    (一)留守妇女关心的信息

     1.留守妇女关心的信息面广泛

     2.多数留守妇女最关心子女教育方面信息

    (二)留守妇女参加培训的情况

     1.留守妇女参加培训的愿望

     2.留守妇女参加培训的情况

    (三)留守妇女参加组织与协会的愿望

   三 结论

 第三部分 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与社会支持

  9 留守妇女的应对策略

   一 家庭层面

    (一)家庭事务决策

     1.成本收益分析

     2.多种经营

    (二)家庭困难规避

     1.应对劳动负担重

      (1)应对劳动力不足

      (2)应对生产技术缺乏

      (3)劳动力不足、缺乏农业技术等多重劳动负担的综合应对

     2.应对“缺钱”

      (1)寄钱

      (2)借钱

      (3)贷款

      (4)赊账

     3.应对抚育子女难

      (1)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只能督促孩子读书

      (2)应对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

     4.应对紧急状况

    (三)家庭关系处理

     1.维系夫妻感情——承诺与信任

      (1)购买手机或安装电话

      (2)出于爱的询问与隐瞒

      (3)到丈夫务工的地方探望或生活

      (4)夫妻开玩笑

      (5)打扮自己

      (6)面对感情出轨的妥协与争取

     2.教养子女

      (1)提供物质保证

      (2)照料日常生活

      (3)教育方式

      (4)与老师联系

     3.其他家庭关系处理

      (1)与公公婆婆的关系——摩擦与扶持之间

      (2)与婆家人的关系

      (3)与娘家人的关系

   二 社区层面

    (一)处理与社区成员的关系

    (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三)防范不安全事件

     1.拒绝与抵抗

     2.“共栖”

     3.建房

     4.报警

   三 个体层面

    (一)身体状况

     1.留守妇女生病就医策略

     2.留守妇女就医地点策略

    (二)心理状况

     1.哭泣

     2.信教

     3.聊天、看电视或打牌

     4.拿孩子出气

     5.想想孩子

   四 结论

    (一)留守妇女在应对策略的选择过程中构建自身的能动性

    (二)留守妇女在应对策略的选择上表现出消极和失当

    (三)留守妇女策略空间的限制

     1.劳动时间最大化

     2.生病了拖着

     3.“没用”心理

     4.社区文化的束缚和制约

     5.金融资本不足

  10 留守妇女的社会支持

   一 社会支持的现状

    (一)社会支持群体

    (二)家庭网支持

     1.丈夫的支持

     2.子女的支持

     3.公公婆婆和娘家人的支持

    (三)社区支持

   二 建议:社会支持的方向

    (一)社区

     1.可能的群体

     2.可能的活动

      (1)成立留守妇女生产生活互助小组

      (2)留守妇女自发组织文化文艺协会

      (3)帮助留守儿童

      (4)各级部门可以在社区层面开展各种培训

      (5)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组织治安联防队

    (二)政府

     1.建立留守妇女权益维护网络

     2.建立留守妇女健康保障体系

     3.促进留守妇女的自身发展

     4.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5.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扶持地方工业和企业的发展

     6.优化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和权益保障

    (三)社会服务

     1.农村金融

     2.邮政储蓄

     3.医疗服务

     4.农民工用工单位

     5.妇女非政府组织

 第四部分 留守妇女群体的多元性

  11 不同地区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经济与农业生产

    (一)家庭经济

     1.外出丈夫的务工情况

     2.家庭收入结构与水平

     3.留守妇女对丈夫收入的态度

     4.家庭支出

     5.现金短缺的应对

    (二)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农业生产的困难及其应对

      (1)劳动力不足及其应对

      (2)农业生产其他困难及其应对

   二 夫妻情感与心理感受

    (一)夫妻沟通与交流

     1.通信工具使用情况

     2.留守妇女与丈夫的联系频率

     3.留守妇女看望丈夫情况

    (二)安全感

   三 闲暇娱乐与自我发展

    (一)闲暇娱乐方式

    (二)培训情况和需求

     1.留守妇女参加培训的情况

     2.留守妇女的培训需求

   四 结论

  12 不同年龄段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经济与农业生产

    (一)家庭收入

     1.留守妇女的职业

     2.对丈夫收入满意度

    (二)家庭支出

    (三)农业生产

   二 家庭关系

    (一)夫妻沟通与交流

    (二)夫妻情感

    (三)子女抚育

    (四)留守妇女与婆家人的关系

   三 心理状况与自我发展

    (一)心理状况

    (二)闲暇活动

    (三)自我发展

   四 结论

  13 不同文化程度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决策

   二 家庭关系

    (一)夫妻关系

    (二)抚育子女

   三 自我发展

   四 结论

  14 不同留守年限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决策

   二 夫妻关系

   三 心理状况

   四 结论

  15 有无外出务工经历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决策

   二 家庭关系

    (一)夫妻情感交流

    (二)子女抚育

   三 自我发展

   四 结论

  16 丈夫不同务工情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家庭经济、生产与决策

    (一)家庭经济

     1.收入构成

     2.收入水平

     3.家庭支出

     4.家庭财务和借贷

    (二)家庭生产

     1.耕种面积调整

     2.农忙应对

    (三)家庭决策

   二 家庭关系

    (一)夫妻关系

     1.夫妻联系频率

     2.通话时间

     3.回家频率与礼物

     4.夫妻情感

    (二)子女抚育

   三 心理感受与闲暇娱乐

   四 结论

  17 不同分家及居住状况留守妇女的差异

   一 农业生产与劳动分工

    (一)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劳动

     2.农业生产困难及应对

    (二)劳动分工

   二 家庭关系

   三 心理感受

   四 结论

 第五部分 不同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18 外出务工丈夫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留守妻子的基本情况

   二 夫妻双方对家庭的贡献

    (一)妻子对丈夫收入的满意程度

    (二)夫妻双方辛苦程度比较

    (三)夫妻双方对家庭贡献的比较

   三 夫妻关系

    (一)夫妻交流与了解

     1.夫妻相互了解程度

     2.是否主动把自己的苦恼与心事告诉妻子

     3.是否主动询问妻子的苦恼和心事

     4.妻子是否希望自己回家时带礼物

    (二)夫妻关系变化

    (三)对妻子的担心

     1.担心妻子的情况

     2.对妻子被骚扰和感情/行为出轨的担心

     3.对在外务工男性感情或行为出轨的看法

    (四)对于未来的想法

     1.在外务工的未来

     2.对妻子的要求和期望

   四 留守妻子的心理状况

    (一)留守妻子生活中的压力

    (二)留守妻子的不良情绪

    (三)妻子担心丈夫在外务工的情况

   五 丈夫外出务工对妻子影响

    (一)外出务工后妻子的变化

    (二)丈夫外出务工对妻子最大的影响

    (三)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区别

    (四)丈夫外出务工对妻子的积极影响

    (五)外出务工丈夫的应对策略

   六 留守妻子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

   七 结论

  19 留守儿童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 劳动负担

    (一)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繁重

    (二)繁重的劳动负担影响母亲的身体健康和情绪

   二 心理感受

    (一)母亲的哭泣

    (二)母亲的精神负担

    (三)母亲缺乏安全感

   三 家庭关系

    (一)父亲外出务工对父母关系的影响

     1.争吵次数变少则父母关系变好

     2.父亲回家后父母的细节行为表现出父母关系变好

     3.钱多钱少也影响父母关系好坏

    (二)父亲外出务工对祖父母与母亲关系的影响

    (三)母亲对留守儿童的抚育

     1.生活照顾周到,但学习辅导力不从心

     2.母亲是留守儿童的心灵港湾和情感支柱

     3.母亲与留守儿童交流欠缺,管教方式值得商榷

     4.留守儿童对母亲的要求和期望

   四 社会支持

   五 结论

  20 留守老人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 劳动负担

    (一)劳动负担加重

    (二)老人和邻里对留守妇女的劳动帮扶

   二 家庭关系

    (一)夫妻关系

     1.经济因素是影响留守妇女夫妻关系的最重要因素

     2.担心子女的夫妻关系

    (二)子女抚育

     1.劳动负担牵扯了儿媳妇抚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2.儿媳妇留守让老人从照看孙辈的压力中解脱

    (三)婆媳关系*

     1.儿子外出务工改善婆媳关系

     2.婆媳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三 社会支持

   四 结论

  21 非留守妇女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 家庭经济

    (一)改善家庭经济条件

    (二)增加劳动负担

   二 家庭关系

    (一)丈夫外出务工对夫妻关系影响最大

    (二)子女抚育

    (三)婆媳关系

   三 心理感受与自我发展

    (一)心理感受

    (二)自我发展

   四 社会支持

   五 结论

  22 其他角色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 男性村民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及其家庭的影响

     1.留守妇女家庭经济宽松

     2.留守妇女的劳动和心理负担加重

     3.留守妇女婚姻的潜在危机

     4.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5.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变好

     6.对留守妇女的评价

    (二)对留守妇女的帮助

   二 村妇女主任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及其家庭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二)留守妇女的健康

    (三)对留守妇女的帮扶

   三 妇联部门视角的留守妇女

    (一)丈夫外出务工对留守妇女的影响

    (二)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四 结论

 第六部分 专题讨论

  23 全球化技术与留守妇女

   一 留守妇女拥有电话的情况

   二 电话在留守妇女生活中的作用

    (一)留守妇女与丈夫电话联系的基本特征

     1.留守妇女与丈夫主动联系的情况

     2.联系频率及通话时间

     3.联系内容

    (二)留守妇女对全球化技术的使用策略

     1.节省话费策略

     2.通过电话调节夫妻关系策略

     3.电话的变通使用技巧

    (三)电话:在留守妇女与丈夫之间的功能

     1.了解情况以维系信任

     2.讨论问题以共同决策

     3.情感沟通以慰藉心灵

     4.沟通信息以保持同步

     5.电话交流的不足

    (四)电话在留守妇女生活中的其他作用

   三 结论

  24 礼物:在留守妇女和丈夫之间

   一 礼物馈赠情况

    (一)受礼方:妻子

     1.妻子收到礼物的频率

     2.妻子收到礼物的种类

    (二)送礼方:丈夫

   二 礼物的作用

    (一)礼物维持了家庭秩序

    (二)礼物表达了丈夫对妻子为家庭奉献的肯定

    (三)话语和礼物都表达了丈夫对妻子的感情

   三 原因分析

    (一)“钱是最好的礼物”

    (二)礼物形式的多样化表达,不拘泥于物的形式

    (三)农村社会夫妻关系仍然从属于亲子关系重心

   四 结论

  25 留守妇女与宗教信仰

   一 留守妇女信仰宗教的原因

    (一)个体原因

     1.因身体病痛而信教

     2.为增加安全感而信教

     3.为解释生活事件而信教

     4.为缓解心理压力而信教

    (二)社会原因

     1.受家庭和社区信教影响

     2.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

     3.农村宗教信仰发展的社会背景

     4.社会转型期农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二 宗教信仰对留守妇女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心理调节

     2.物质帮助

     3.行为约束

     4.娱乐消遣

    (二)消极影响

     1.对宗教的依赖限制了留守妇女能动性的发挥

     2.少数留守妇女忙于宗教活动而耽误农业生产

   三 结论

  26 留守妇女与新农村建设

   一 生产发展

    (一)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二)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

    (三)留守妇女在发展生产中的作用

    (四)帮助留守妇女发展生产

   二 生活宽裕

    (一)家庭收入渠道的多元化

    (二)改善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

   三 乡风文明

    (一)组织留守妇女开展文艺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改善农村社会治安,增强留守妇女的安全感

   四 村容整洁

   五 管理民主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1.建立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

     2.推广新技术和农用机械的使用,建立农村合作组织

     3.组织开展培训,促进留守妇女的自身能力建设

     4.建立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

     5.组织妇女开展文艺活动

  27 哺乳期留守妇女

   一 基本情况

   二 生活特征

    (一)夫妻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公公婆婆的帮扶

    (三)家庭财务掌管

    (四)面对的困难

    (五)自我发展

   三 哺乳期留守妇女背后的社会问题

    (一)“重男轻女”给农村妇女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生理负担

    (二)农村劳动力务工现象中的性别不平等

  28 跨地区婚姻中的留守妇女

   一 留守原因

   二 生活特征

    (一)社会文化的差异与融入

    (二)社会网络的断裂与重建

    (三)婚姻满意度低

    (四)未来的生活:务工或留守

   三 小结

  29 “破烂王”的留守妻子

   一 “破烂王”的职业特点

    (一)工作地点离家远且回家频率低

    (二)收入不稳定且收入差距大

    (三)工作自由但风险大

   二 “破烂王”的留守妻子

    (一)外出经历

    (二)身体状况

    (三)家中的二手家电

    (四)生活压力感

    (五)对丈夫的担心

    (六)夫妻团圆的愿望

   三 结论

  30 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

   一 留守妇女互助与合作行为的产生

    (一)生产生活中的自发需要

    (二)社区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市场机制的发育

   二 留守妇女互助与合作的形式、内容与影响因素

    (一)基本形式

     1.临时性帮工

     2.常规性互助

     3.季节性合作

     4.“准雇佣”性合作

    (二)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

     2.家务照料

     3.经济支持

    (三)影响因素

     1.丈夫务工情况

     2.家庭网状况

     3.个人观念因素

   三 留守妇女互助与合作的作用

    (一)解决留守妇女的农业生产困难

    (二)缓解留守妇女的不良情绪

    (三)有利于留守妇女应对家庭突发事件

   四 留守妇女互助与合作的特点与问题

    (一)特点

     1.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仍然明显地受到亲缘关系的影响

     2.留守妇女的互助与合作加强了亲属和邻里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情感意义上的,更是家庭经济和生产劳动意义上的

     3.留守妇女在农忙时开展的季节性互助与合作和“准雇佣”性互助与合作更具有“经济理性”色彩,与日常生活中的临时性帮工和常规性互助行为有很大差异

     4.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留守妇女进行“准雇佣”形式互助与合作的现象越普遍,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互助与合作形式越容易向等价交换思想主导下的合作形式转变

    (二)问题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31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

   一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相互羡慕

    (一)留守妇女对非留守妇女的羡慕

     1.羡慕非留守妇女的心理负担少

     2.羡慕非留守妇女的劳动负担轻

     3.羡慕非留守妇女的精神充实

     4.羡慕非留守妇女家庭能更好地教育子女

    (二)非留守妇女对留守妇女的羡慕

     1.羡慕留守妇女家庭富裕

     2.羡慕留守妇女生活自由

     3.羡慕留守妇女夫妻关系好

     4.羡慕留守妇女个人能力强

    (三)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的“围城心理”

   二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围城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原因

    (二)社会认知原因

   三 留守妇女与非留守妇女“围城心理”现象的背后

    (一)留守妇女的心理矛盾

    (二)非留守妇女的心理矛盾

   四 结论

  32 农村三大留守群体相依为命

   一 不同留守群体之间的相互认知

    (一)对留守儿童的认知

     1.留守老人眼中的留守儿童

     2.留守妇女眼中的留守儿童

    (二)对留守妇女的认知

     1.留守儿童眼中的留守妇女

     2.留守老人眼中的留守妇女

    (三)对留守老人的认知

     1.留守妇女眼中的留守老人

     2.留守儿童眼中的留守老人

   二 不同留守群体共同应对生活问题的策略

    (一)劳动中的互相帮助

    (二)生活中的相互照顾

    (三)情感上的相互慰藉

   三 对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的态度

    (一)留守儿童:徘徊于情感与现实之间

    (二)留守妇女:没有办法,不得不支持

    (三)留守老人:支持子女继续外出务工

   四 结论

 附录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大量农村已婚男性劳动力外出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现象随之出现。丈夫外出务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家庭收入水平,改善了家庭生活,但因为丈夫在家庭中的缺席,留守妇女独自承担起了农业生产、子女抚育、老人赡养等家庭责任,因而面临劳动负担和心理负担同时加重的困境。此外,夫妻长期的空间分离不仅使婚姻的许多功能无法得以实现,也使他们的婚姻稳定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作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留守妇女正在以多元化的策略和行动应对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有限的资源空间内经营着她们的留守生活。本书以大量的定量统计数据和丰富翔实的定性调查资料,从家庭经济、家庭生产、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心理感受、闲暇娱乐和自我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留守妇女的生活世界,对留守妇女群体进行了多元性和多视角分析,并以行动者视角对她们的应对策略和应对行动进行了阐释,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妇女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1.安徽省妇联:《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调查》,《中国妇运》2006年第7期。

2.白南生、宋洪远:《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陈春园、秦亚洲、朱国亮:《农村留守妇女心头有“三座山”》,《半月谈》2005年第11期。

6.陈浩、曾琦云:《宗教文化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陈利:《农村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和感情危机》,《甘肃农业》2006年第11期。

8.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侯玉波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9.丁文:《家庭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10.董建波、李学昌:《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变迁》,《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1.杜鹰、白南生:《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2.范丽娟、程一:《留守女:现代农村社区的一个新群体》,《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3.费涓洪:《我国农村改革与两性劳动分工》,《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2期。

14.费孝通:《美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85。

15.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6.冯仕政:《城乡流动人口对其农村来源地的影响》,《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3期。

17.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5。

18.高小贤:《当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女性化趋势》,《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期。

19.高小贤:《农村妇女研究综述》(1991~1995),《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20.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随州市农村家庭的调查》,《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8期。

21.郭正林、周大鸣:《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2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3.黄敏:《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及对策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2期。

24.蒋美华、周垚:《农村留守妻子现象的社会性别分析》,《社会工作》2007年第3期。

25.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6.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7.金一虹:《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8.金一虹:《中国农村妇女非农化转移的滞后性研究》,《妇女研究》1990年第5期。

29.劳蕾尔·博森:《中国农村妇女:什么原因使她们留在田里?》,收入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

30.李柳红、李广贤:《关注农村留守女性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社会》2005年第5期。

31.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32.李小云:《“守土与离乡”中的性别失衡》,《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4.刘文明:《留守妻子与社会和谐: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5.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6.罗曼:《礼物流动模式的反向》,《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7.罗忆源、柴定红:《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理论月刊》2004年第3期。

38.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和理由》,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马特·G.M.范德普尔:《个人支持网概述》,《国外社会学》1994年第4期。

40.孟宪范:《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中国农村妇女》,《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41.〔美〕Paula Allen-Meares:《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李建英、范志海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2.潘允康:《家庭社会学》,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43.邱新有、熊芳芳、单文桂:《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特点的微观分析——以铁村黄庄教徒信仰为分析对象》,《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44.邱秀珍、肖芳艳、刘行一:《“留守妇女”的生存困境及其对策》,《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5.人口研究编辑部:《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46.沈淑济:《农民工家庭“386199”问题不容忽视》,《小康》2006年第4期。

47.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人类工效学》2003年第1期。

48.孙琼如:《农村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的性别考察》,《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9.谭琳、苏珊·萧特、刘惠:《“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0.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1.佟新、濮亚新:《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52.王冬丽:《试论宗教的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3.王菲:《留守妇女:农村上演新织女故事》,《中国社会导刊》2007年第4期。

54.王晓朝、杨熙楠:《信仰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5.王彦堂:《关爱留守妇女 各地在行动》,《东北之窗》2006年第4期。

56.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2006。

57.魏国英:《理论探讨 现实反思 理念建构——“中国文化与妇女”学术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4期。

58.文军:《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59.项丽萍:《农村留守女:一个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0.晓健、高蔚:《关爱:应多倾注给她们》,《农村·农业·农民》2005年第5期。

61.鄢木秀:《留守的女人困惑的心——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缺失和保护》,《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2.杨洪萍、叶敬忠:《全球化通讯技术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分析——以电话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2期。

6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4.仰和芝:《农村打工女性跨地区婚姻满意度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第11期。

65.姚南强:《宗教社会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66.叶敬忠、〔美〕詹姆斯·莫瑞:《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7.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8.于慎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69.余显亚:《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对重庆市一村民小组的调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第6期。

70.岳雷波:《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1.张德乾、仰和芝:《亲情呵护缺失:聚焦农村留守儿童交往》,《中国统计》2007年第6期。

72.张俊才、张倩:《5000万留守村妇非正常生存调查》,《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第10期。

73.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4.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5.郑维东:《闲暇时间与电视开机率:经济学的分析》,《收视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内部刊物)1999年试刊第1期。

76.郑晔、王昕:《论农村妇女对传统性别分工的挑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77.郑真真、解振明:《人口流动与农村妇女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8.钟真、简小鹰:《农村打工者与留守人员之间的互动:意义、成本与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9.周福林:《我国留守家庭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80.周庆行、曾智、聂增梅:《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1.周全德、齐建英:《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8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3.朱梅、应若平:《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84.左东芳、常君:《改善农业电视节目: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教水平》,《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5.〔法〕帕特里克·勒莫瓦纳:《眼泪的性别》,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86.《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半月谈》2006年第1期。

87.《中共中央囯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1号文件。

88.Adriana Cortés(2002,May 19th.):Mujeresy familia 2003 “víctimas de la migración masculina” ,El Universal.

89.Archana K Roy and Parveen Nangia:“Impact of Male Out-migration on Health Status of Left behind Wives-A Study of Bihar,India” ,(http://iussp2005.princeton.edu/download.aspx?submissionId=51906).

90.Deborah S.DeGraff and Richard E.Bilsborrow(1993):“Female-headed households and family welfare in rural Ecuador” ,Journal of PopulationEconomics,Vol.6,No.4.

91.Erik Snel and Richard Staring(2001):Poverty,migr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an introduction,Foccal-Europe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No.38,2001.

92.Go,Stella and Postrado,Leticia T.(1986):“Filipino Overseas Contract Workers:Their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In Asian Labor Migration:Pipeline to the Middle East.Edited by Fred Arnold and Nasra Shah.Boulder:Westview Press.

93.Gulati,L.(1993):In the Absence of Their Men:The Impact of Male Migration on Wome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Ltd.

94.Heidi Kaspar(2005):“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Labour Migration on Gender Relations.A Case Study of Kalabang,Nepal” ,Master thesis.

95.Kathleen Kahn et al(2003):“Health consequences of migration: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s rural northeast” ,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African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hannesburg,South Africa,4-7June.

96.Liang Yaohui(2000):“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the past and present,” in West and Zhao(eds.)Chinese Rural Labor Flows,Institute for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97.Séraphin Ngondo and Yanyi K.Djamba(2004):“Implications of male migration on female status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Journ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Africa,Vol.19.

98.Zahariah,K.C.,E.T.Mathew and S.Irudaya Rajan(2002):“Consequences of Migration: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Dimensions.”In Kerala’s Gulf Connection.Thiruvananthapuram,Kerala:Centre for Developmen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