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品牌栏目评析图书
The Evaluation on China's Internet Columns
[内容简介] 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频道)推荐活动是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下,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和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承办,旨在推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促进互联网企业文明办网、依法办网、诚信办网,提高社会责任感,强化品牌意识。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7年。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对此活动入选栏目进行评析的图书,全书既透视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也具有较珍贵的资料价值。
相关信息
后记
第一单元 新闻资讯类
第一篇 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
梳理天下新闻 传递中国之声
一 国际视角打造品牌亲和力
二 媒体言论唱响观点时代
三 专业新闻诉求网络发力新领域
四 反思:“乱花渐欲迷人眼”,丰富并不等于合理
五 结语
主编访谈 和新闻的“马拉松比赛”*
梳理新闻
敬业精神
珍惜品牌
第二篇 新华网“新闻中心”
情系中国魂 网尽天下事
一 全面丰富,彰显网络魅力
二 快捷准确,体现媒体责任
三 多媒体融合,发挥传播优势
四 言论扬声,提供舆论导向
五 结语
主编访谈 与时代同行*
第三篇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
中国的窗口 世界的眼睛
一 三次重大改版增色增辉
二 三个“度”夯实频道根基
(一)速度
(二)角度
(三)深度
三 三次“对话”营造品牌效应
主编手记 我们这样描述世界*
第四篇 东北网“东北亚”
小区域,大影响,新发展
一 区域网站之优势特色
(一)特色立网 品牌突进
(二)做细做精 贴近受众
(三)文化引领 传播平台
(四)趣味资讯亲切可人
二 区域网站之未来新发展
(一)加强资讯的首发性、深化性
(二)打造服务型地方网站
(三)寻找地方新闻网站市场“冰点”
第五篇 东方网“媒体特快”
新旧媒体 互惠共赢
一 打造平台 成就品牌
二 立足上海 贴近市民
三 新闻排行显特色 端口开放促主动
四 板块编排发挥各自媒体的特色
五 不足之处
主编手记 坚持开拓网络主流影响力 努力营造网络文明氛围*
一 以技术加策略培育网络重要产品,以产品提升影响力
二 以技术加资源整合,打造富有特色的网络公共文化主流传播平台
三 创新开拓,全力打造公共上网服务的“天罗地网”
第二单元 时事评论类
第六篇 人民网“人民时评”
责任感、理性和实力打造的“网上第一评”
一 责任感首先是心系于民
二 网络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
三 实力让责任落到实处
主编手记 网络评论人的追求与梦想*
一 总想为这张“网”点缀上一些亮点
二 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
第七篇 红网“红辣椒评论”
“红辣椒”“红”在何处
一 辣椒精神——要辣不要麻
二 编辑选稿——看稿不看人
三 反映民生、传递民声
四 辣味十足,针砭时弊
主编手记 搭建全球知名中文网络评论基地*
第八篇 南方网“南方时评”
万千百姓事 尽付“趣谈”中
一 趣在漫画——画里有话
二 趣在语录——彰显经典
三 趣在标题——幽默生动
编辑手记 以清醒头脑观照社会现实
第九篇 东南新闻网“西岸时评”
感怀民生 评析热点
一 自主评论 强化主流声音
二 打“民生牌”塑造媒体亲和力
三 汇集评论 媒体联姻扩大影响
四 通民情“与网民共舞”
五 结语
主编手记 用“品牌”引领“西岸时评”专栏发展之路
一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海西”最具影响力的网络时评频道
二 贴近实际,打造品牌公信力和导向力
三 贴近生活,提升品牌亲和力
四 贴近网民,塑造品牌感召力
五 不断创新,保持品牌活力
第三单元 论坛访谈类
第十篇 人民网“强国论坛”
声音的广场 思想的集散地
一 观点的自由市场或公共领域
二 爱国、强国之声乃为论坛主流
三 恰当的管理使论坛和谐成长
主编手记 “强国论坛”的规与格*
第十一篇 央视国际网站“复兴论坛”
顺应民族崛起呼声 燃烧大国复兴激情
一 以民族复兴为核心内容的时政论坛
二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三 内容更新 与时俱进
四 技术承载实现安全、稳定双原则
第十二篇 东方网“和谐论坛”
推动民主进程 沟通社情民意
一 和谐之网 打造和谐论坛
二 专家、学者、网民 共同促进民主发展
三 创新合作方式 实现效益增值
四 发挥联动力量 提高论坛影响力
五 建议
第十三篇 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
零距离官民接触
一 权威解读,平等对话,贴近民生
二 人性化栏目设计为公众提供方便
三 公众积极参与互动,彰显网络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四 “在线访谈”改变政治传播的模式
五 结语:刚刚起步的征程
主编访谈 稳步推进政府与公众的交流互动*
第十四篇 中国网“中国访谈”
打造精品 对话高端
一 立足权威 打造精品
二 紧跟热点 挖掘创新
三 有机互动 对话高端
四 结语
主编访谈 成长中的“中国访谈”*
第十五篇 新华网“焦点网谈”
聚焦世间百态 网罗天下精彩
一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二 讨论热点问题、吸纳网民智慧
主编手记 开焦点网谈之先河
第十六篇 大河网“焦点网谈”
媒介融合的典范 民意表达的平台
一 报网互动扩大影响力
二 关注民生,生成民主力
三 开创先例,提升竞争力
主编手记 “焦点网谈”:媒介融合的胜利*
一 “新”在创意:报网互动 首开先河
二 “新”在内容:社会热点 网络焦点
三 “新”在形式:媒体交互 沟通无限
四 创新创造价值
第十七篇 胶东在线“网上民声”
畅通渠道 彰显民声
一 拓宽沟通渠道
二 促进政府转变作风
三 彰显网民心声
四 强化服务功能
五 结语
主编手记 “网上民声”畅通社情民意*
一 开辟舆情汇集分析新渠道
二 强化服务功能
三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第十八篇 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
更多,更快,更四川
一 特别“麻辣”,众口调一
(一)整合特色资源,凸显辐射效力
(二)化解内部矛盾,打造互动平台
(三)引导社会舆论,贯彻“以民为本”
二 “麻辣”上火,迫切解决
(一)内容模式问题
(二)管理体制缺失
第四单元 体育娱乐类
第十九篇 中国广播网“银河台”
电台骨骼,网络血肉,创新精神
一 依托传统资源,打造网络特性
二 破除单向流动,实现多元互动
三 创新技术文化,逐渐走向市场
主编手记 网络视听拓展新空间
一 网络视听成为广电传媒业的新平台、新空间
二 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促使广电网络媒体在新空间创造新产品
第二十篇 新浪网“体育”频道
网络新闻的探路者
一 中国网络新闻由“新浪体育”诞生
二 “新浪体育”频道的制胜之道:内容为王
(一)建立媒体联盟,扩大合作伙伴
(二)加强自身独创内容的制作,增加信息的深度
三 利用品牌优势和网络特点进行营销
(一)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
(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营销活动
四 结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第二十一篇 新浪网“娱乐”频道
“硝烟战火”里五彩缤纷的娱乐王国
一 五彩缤纷的娱乐王国
二 “新浪娱乐”的成功之道
三 硝烟四起的“战乱年代”
四 结语
第二十二篇 TOM“体育”频道
将娱乐精神进行到底?
一 “用娱乐精神武装体育界”,将娱乐路线进行到底
二 栏目设计、内容风格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三 TOM体育博客圈,网络报道的新尝试
四 TOM体育营销:独特与普遍相结合
五 结语:娱乐化道路真能一走到底?
第二十三篇 搜狐“体育”频道
年轻、时尚、勇于挑战
一 搜狐联姻北京奥运会,充满诱惑的机遇
二 搜狐体育融入奥运报道矩阵,建立广泛的合作联盟
三 以技术为依托,搜狐体育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 强强联合,全力打造体育营销
五 结语:如何实现跨越?
第二十四篇 千龙网“奥运”频道
差异化发展的奥运频道
一 栏目设计简单整洁,受众不会在信息流中迷失,迎合核心受众
二 在和其他同类频道的对比中看得失
三 结语:增加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第二十五篇 腾讯网“中国音乐联播榜”
多媒体联合 打造立体音乐品牌
一 强大的媒体协作
二 庞大、权威的音乐榜单
三 独具特色和个性的音乐栏目
四 更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五 不可比拟的品牌优势
第二十六篇 网易“互动娱乐”频道
做最体贴入微的精品网游
一 原创的网游
二 贴心的服务
三 周边产品和增值服务
四 结语
第二十七篇 盛大在线“娱乐平台”
风口浪尖上的传奇缔造者
一 创新经营模式
二 频道做大做强,内容不断丰富
三 总结
第五单元 专业频道类
第二十八篇 中华网“汽车”频道
专业化取胜 垂直化模式
一 精准定位分众传播
二 专业广告团队 打造专业网络广告平台
三 垂直化经营模式 增值性服务理念
四 结语
第二十九篇 新浪网“财经”频道
贴近平民生活的财经频道
一 重视专题策划,关注财经热点
二 用专家视角强化频道专业化
三 服务大众,贴近平民财经生活
四 汇集财经著名媒体,信息全而专
第三十篇 搜狐网“财经”频道
走进财经“精品店”
一 “搜狐财经”频道的网络视角
二 “搜狐财经”频道的理念视角
三 搜狐财经频道的策略视角
第三十一篇 腾讯网“教育”频道
个人“加油站” 行业“晴雨表”
一 广博内容尽显资讯权威
二 互动创新满足受众需求
三 强强联合携手特色服务
第三十二篇 网易网“科技”频道
科技创造财富
一 重视科技内容和重视人的作用
二 网上网下互动 网民与专家零距离接触
第三十三篇 南方网“法治频道”
中国法治进程的网络记录者
一 立足整体 综合优势显著
二 严格把关 注重内容细节
三 贴近网民 提供实质性服务
四 与时俱进 注重栏目创新
第六单元 专题组合类
第三十四篇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
汇集权威信息 打造“红色经典”
一 汇集资源 内容为王
二 双向互动 网织民意
三 旗帜鲜明 百家理论
四 史海钩沉 饕餮大餐
五 结语
第三十五篇 中国新闻网“华人频道”
关注华人世界 传承中华文明
一 品牌优势 资源高度整合
二 简洁大气 页面设计合理
三 资讯为王 新闻全面及时
四 精准定位 锁定华人圈
五 海外见闻 多角度展示
六 华人互助 开通咨询平台
七 结语
第三十六篇 中国经济网“宏观经济”频道
把脉中国经济宏观走向
一 汇集百家文章,导读醒目有序
二 评说大势,聚集新知
三 策划重磅出击,驾驭多种表现手段
四 结语
主编访谈 成就主流经济龙头*
第三十七篇 中国经济网“国际经济”频道
搭建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信息桥梁
一 高起点铸就报道广度与深度
二 立足中国关注世界经济,学习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三 独特视角解读世界文明与世界品牌
第三十八篇 中国日报网“Biz China”频道
Connecting China,Connecting the World(连接中国,连接世界)
一 海量内容,为网民提供全面资讯
二 Biz Who’s Who,中国名人传记
三 图文并茂,释析经济焦点
四 指导投资与理财,周到的全英文服务
第三十九篇 中青网“血铸中华”
来自网络“精神圣地”的红色感动
一 内容丰富,激荡祖国百年风云
二 特色鲜明,打造爱国教育平台
三 深化功能,建设网络精神圣地
四 小结
第四十篇 中青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大学生志愿者的网络家园
一 整合内容,提供贴近服务
二 多位一体,搭建互动桥梁
三 深化功能,构建和谐社会
四 小结
第四十一篇 中青网“中国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活动网”
飘扬在互联网上的红蓝丝带
一 红蓝丝带,青少年携手抗艾滋
二 教育形式新颖,开展积极互动
三 关爱艾滋儿童,彰显人文本色
四 多方通力合作,与国际接轨
五 小结
第七单元 创新栏目类
第四十二篇 新华网“新华手机报”
口袋里的精彩
一 “两会”报道,打造特色
二 以人为本,营造主流
三 手机报带来的新课题
(一)消费群体有待拓展
(二)信息源急需扩大
(三)信息内容要量身定制
主编手记 新华网:因为创新 所以精彩*
一 首创搭建无线互动平台
二 飞信访谈首次应用
第四十三篇 中国网“网上直播”
与中国一起“直播”
一 网络技术: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 内容:“富媒体”的“金库”
三 对外服务:尝试着做传媒市场的“弄潮儿”
第四十四篇 国际在线“网络电台”
让美丽的春天在耳边“发芽”
一 新媒体传播时代整合为王
二 受众细分+有效覆盖=目标受众
三 电台是咱“家”,建好靠大家
第四十五篇 央视国际“网络电视直播”
央视的网上传播“新阵地”
一 央视对外电视宣传:从海外寄送、“上星”到开辟网上传播“新阵地”
二 14个频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 “TV大社区”:央视国际“网络电视直播”的“大观园”
第四十六篇 中国广播网“中广杂志”
传统媒体新手段 新闻播报新形式
一 新视觉,新品质,新感受
二 创新报道“两会”
三 新形式播报仍需改进
第四十七篇 东方网“东方网眼榜”
先河之举 成就品牌
一 创新栏目 再创生机
二 你的榜单你做主
三 视频评论彰显特色
四 不足之处
第八单元 品牌服务类
第四十八篇 中国政府网“服务大厅”
“服务型政府”理念通过网络彰显
一 打造透明、民主的网上服务
二 “服务大厅”:高效的网上政府
三 “服务大厅”有效地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四 “服务大厅”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五 结语:加大普及力度,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四十九篇 中国台湾网“台商服务中心”
服务台商 传递亲情
一 准确定位 差异化竞争
二 台商故事 情感化传播
三 依托技术 多功能整合
第五十篇 光明网“理论”频道
知识分子的网上“精神家园”
一 品牌延伸:“阳春白雪”润无声
二 知识分子化的媒介范式
三 反思:“理论”频道的不足
四 结语
第五十一篇 中国网“认识中国”
2008,打造世界性的中国年
一 “认识中国”,打造完美中国名片
(一)提供全面、权威的国情信息
(二)打好“中国文化牌”,赢得“文化中国风”
(三)信息传播新导向——细致、新颖、趣味
(四)引导舆论导向,塑造真实中国
二 “认识中国”之未来发展
第五十二篇 天山网“西域文化”
西部文化灿烂之花
一 宣传新疆文化,打造沟通平台
二 精心制作专题,提供学术参考
三 采访文化名家,扩大文化影响
四 提供亮丽舞台,展现大众风貌
五 不足之处
六 结语
第五十三篇 百度搜索“百度知道”
搜索人脑的智慧 会聚知识的海洋
一 适应发展需要,打造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
二 快乐互动和奖励机制,调动用户参与热情
三 “百度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四 对“百度知道”的总结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