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8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图书

SSAPID:101-0021-9731-91
ISBN:978-7-5097-3462-9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由报刊引导形成的社会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社会认同的作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反抗传统文化、批判现实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重要工具。本书以1930年的《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 “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关注的社会话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证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重新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独特历史面向和精神世界。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作 者: 唐小兵
编 辑:吴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书目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稿约

 后记

 导论

  一 问题意识与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公共舆论的历史系谱、近代形态与自我理解

  第一节 清议的历史系谱

  第二节 晚清以降从清议到舆论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1930年代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

 第二章 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舆论

  第一节 《大公报》、《独立评论》与“星期论文”的开设

   一 “四不方针”与《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论述

   二 《独立评论》与《大公报》“星期论文”的互动

   三 《独立评论》和《大公报》的人事网络互动

  第二节 望平街、申报馆与上海言论空间的拓展

 第三章 公共舆论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舆论空间的分裂

   一 胡适与《大公报》“星期论文”的因缘

   二 学术与政治的调适:公共舆论主体的内在紧张

   三 “星期论文”作者群的知识社会学特征

  第二节 上海文人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

 第四章 公共舆论的义理与主题

  第一节 理性与舆论

  第二节 民意与舆论

  第三节 启蒙话语的自我分化

 第五章 公共舆论的价值取向与论述风格

  第一节 “星期论文”与渐进主义的批评方式

  第二节 “自由谈”与怀疑论式的思维特质

  第三节 “星期论文”的论政风格

  第四节 “自由谈”的言说方式

 结语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改版弁言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出版前言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由大众媒介和同人刊物等引导形成的公共舆论起着重新塑造认同和建构自我的作用,成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质疑传统文化、引入西方资源、批判现实政治、追索理想社会的重要媒介。本书以1930年代前期《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两个典型的“舆论空间”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具体分析这两个南北舆论阵地所继承的历史脉络、凝聚的知识群体、依托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权力的交错、关注的基本议题,以及在思想资源、思维特质、论述风格上的差异与共性等内涵,细腻展现1930年代南北知识群体所引导的公共舆论的历史面相和知识人的精神世界。

《大公报》

《独立评论》

《东方杂志》

《国闻周报》

《蒋介石秘密档案》,台湾新店“国史馆”藏

《民立报》

《清华周刊》

《申报》

《苏报》

《上海报》

《申报月刊》

《文学》

《新潮》

《新青年》

《现代》

《新文学史料》

《传记文学》

毕沅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陈子善、徐如麒编《施蛰存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曹聚仁:《上海春秋》,曹雷、曹宪鏞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曹聚仁:《曹聚仁杂文集》,三联书店,1994。

顾炎武著《日知录·集释》卷一三,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岳麓书社,1994,第477页。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

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1934—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胡颂平:《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

胡适:《丁文江的传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岳麓书社,2003。

廖沫沙:《我在三十年代写的两篇杂文》,《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2期。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李大钊:《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天津编译中心编《顾维钧回忆录简编》,中华书局,1997。

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唐德刚:《胡适杂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文史资料选辑》第97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王西彦:《我所认识的黎烈文》,《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4期。

《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学林出版社,1997。

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杨荫杭:《老圃遗文辑》,杨绛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朱联保编撰《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曹予庭校订,学林出版社,1993。

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中华书局,1957。

章太炎:《辛亥革命回忆录》(一),中华书局,1961。

张季鸾:《追悼邵飘萍先生》,《京报特刊》,1929年4月2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云初编《中国大实话:〈申报〉自由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

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

〔法〕安东尼·德·巴克、弗朗索瓦丝·梅洛尼奥:《法国文化史Ⅲ·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朱静、许光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陈纪滢:《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文艺出版社,1971。

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

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新星出版社,2006。

陈仪深:《〈独立评论〉的民主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戴晴:《在如来佛掌中——张东荪和他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知识观察社,1948。

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日〕沟口雄三:《中国的思想》,赵士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

〔美〕顾德曼(Bryna-Goodman):《上海报纸的跨国现象》(Transnational Phenomenon of Shanghai Newspaper),马长林主编《租界里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克武、张哲嘉主编《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之重建》,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贾晓慧:《〈大公报〉新论——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李丁赞:《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刘淑玲的《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台北,稻香出版社,2005。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67期,1998。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

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任桐:《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三联书店,2004。

〔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建京译,新星出版社,2007。

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三联书店,2005。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孙郁、黄乔生编《周作人研究述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

〔美〕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1898—1920)》,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

王儒年:《欲望的想象: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汎森等著《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美〕夏绿蒂·弗思:《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丁子霖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

许纪霖:《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许纪霖等著《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

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周武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2005。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陈谦平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三联书店,2008。

周雨:《大公报史(1902—1949)》,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鲁迅(1881—1936)》,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张太原:《〈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美〕白鲁恂(Lucian W.Pye):《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二十一世纪》1992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车雄焕:《战前平津地区知识分子对日本侵华反应之研究(1931—1937)——以〈独立评论〉、〈大公报〉、〈国闻周报〉为中心之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

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民初政治与文学批评功能》,《二十一世纪》2004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陈平原:《“精心结构”与“明白清楚”——胡适述学文体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38期,2002年12月。

邓丽兰:《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董国强:《论1910—193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发展流变——以〈新青年〉同人群体、“新月派”和“独立评论”派的结构分析为视角》,《民国档案》2003年第2期。

方平:《从〈苏报〉看清季公众舆论的生成与表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美〕郭颖颐:《赛先生、德先生的转形(型)》,《二十一世纪》1991年4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高华:《重新认识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深圳美术馆》,2005。

黄平:《知识分子:在漂泊中寻找归宿》,《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2期,1993年。

胡伟希:《清华学派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四论“清华学派”》,《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金观涛、刘青峰:《绅士公共空间在中国》,《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吕文浩:《议政型自由主义一例:潘光旦》,《二十一世纪》1996年4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黎保荣:《鲁迅〈自由谈〉稿酬考证及其启发意义》,《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2期。

雷慧儿:《少数人的责任——丁文江的精英思想》,《思与言》(台北)第32卷第4期,1994。

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2008。

李春雨:《〈申报·自由谈〉与鲁迅杂文意识的成熟》,《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4期。

倪心正:《政治控制与新闻媒体之关系——上海〈申报〉社论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张玉法,1993。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以1911—1913年间的上海为中心》(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日〕三谷博:《日本“公议”机制的形成》,《二十一世纪》2003年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唐小兵、田波澜:《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汪晖:《回到人间的鲁迅形象——读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日〕丸山升:《一九三○年代鲁迅几个问题的私见》,台北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学组编《文学、文化与世变》,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王汎森:《从公理到主义——近代思想中的几条线索》(论文提纲),未刊稿,2008。

王汎森:《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台大文史哲学报》(台北)第56期,2002。

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

王建朗:《二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外交综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4期。

吴麟:《学人论政风范存——〈大公报〉“星期论文”编辑经验探析》详见: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9556。

王灿发:《孤岛时期的〈申报·自由谈〉编辑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拓展》,《学术月刊》1998年第8期。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许纪霖:《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史林》2008年第1期。

许纪霖:《“少数人的责任”: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士大夫意识》,未刊稿。

杨国强:《论清末知识人的反满意识》,《史林》2004年第3期。

杨贞德:《进化与自由——胡适自由主义中的历史观及其意涵》,《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台北)1999年第14期。

杨奎松:《七七事变前部分中间派知识分子抗日救国主张的异同与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1991年8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张玉法:《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闻与言论,1915—192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3期,1994年6月。

张玉法:《一九二○年代中国的政治思潮》,《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年新第7期,香港中文大学。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周质平:《民主与独裁的两难》,《二十一世纪》1991年12月号,香港中文大学。

袁省达:《申报“自由谈”源流》,《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张忠栋:《在动乱中坚持民主的胡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5期,1986年12月。

张忠栋:《胡适从“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4期,1985年6月。

张朋园:《胡适与梁启超——两代知识分子的亲和与排拒》,《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15期,1986年12月。

郑静敏:《九一八事变后张季鸾的社评——三○年代文人论政研究之一》,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翟志成:《中共与党内知识分子关系之四变,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3期,1994年6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蔡英文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2005。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

〔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李尚远译,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

Christophe A.Reed,Gutenbergin Shanghai:Chinese Print Capitalism(1876-1937),UBC Press,2004.

Joan Judge,Print and Politics:“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Jay Rosen,What are jouralistsf for? Voil-Ballou Press,1999.

Lin Yutang,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University of Chicago,1936.

L.Sophia Wang,“The Independent Press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The Case of the Dagong bao in Republican China,” Pacific Affairs,Vol.67,No.2(Summer,1994).

Pollard David E.,“Luxun’s Zawen,” Luxun and His Legacy,edited by Leo Ou-fa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Stephen R.MacKinn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Modern China,Vol.23,No.1.(Jan,1997).

“The Nationalists and the Daily Press:the Case of Shen Bao,1927—1934,”edited by John Fitzgerald,The Nationalists and Chinese Society(1923-1937)A Symposium,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1989.

Lee-hsia Hsu Ting,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1900-1949)(现代中国之出版自由),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