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7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图书

The Quality lnvestigation of the PhD Candidate Education in China

SSAPID:101-0021-5822-89
ISBN:978-7-5097-1617-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U/H大学为个案,通过数据和图表反映了中国博士培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建立了一个开拓性的理论模式,用于解释博士培养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选择。书中首先从宏观制度变迁角度梳理了中国博士教育的百年历史,继而对U/H大学博士质量的深度描写,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光礼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引论 案例研究与政策分析:中国院校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一 院校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层理论转向

  二 政策分析:院校研究的中心论题

  三 案例研究:院校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从导师制到老板制:中国博士培养模式的制度变迁

  第一节 分析框架: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我国博士培养制度变迁的历程描述

   一 1900~1949:从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

    1.1900~1911:研究生教育中的日本模式

    2.1912~1927:德国模式向美国模式的过渡

    3.1928~1949:美国模式的确立与完善

   二 1949~1976:苏联模式的建立及破坏

    1.1949~1956:苏联模式的建立

    2.1957~1976:研究生教育的批判、恢复与废止

   三 1978~1992:博士培养制度的恢复与改革

    1.1978~1985:研究生教育的恢复

    2.1985~1992: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四 1992~2009:博士培养制度的转型与创新

    1.1992~1998:博士教育的稳步增长

    2.1999~2009年:博士教育的急剧增长

  第三节 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我国博士培养制度的百年变革

   一 路径依赖分析

   二 制度变迁分析

    (一)制度变迁的先在禀赋

    (二)制度变迁的压力

    (三)制度变迁:由导师制到老板制

    (四)中国语境的老板制及制度重构

     1.中国语境中的老板制:形式与实质

     2.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再设计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案例:U/H大学的调查报告

  第一节 U/H大学博士教育基本发展概况

   一 学科建设有序进行,发展成效日益突显

    1.授权学科的数量大幅增长,实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授权学科的结构日趋合理,学科综合化的优势日益突显

   二 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三 科研条件明显改善,优势领域逐步确立

   四 培养制度逐步健全,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五 导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节 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与博士发展质量的评价

   一 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评价

    (一)博士学位论文评价

     1.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2.创新能力

    (二)思想品德评价

     1.政治思想状况

     2.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3.团队精神

    (三)科研能力评价

     1.发表论文

     2.参与课题

     3.申请专利

    (四)博士学位论文比较分析

     1.学位论文的纵向比较

     2.学位论文的国际比较

   二 U/H大学博士学位人员发展质量评价

    (一)业绩评价

    (二)满意度评价

     1.博士教师群体满意度评价

     2.博士后研究人员满意度评价

     3.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差异性比较

  第三节 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一 学生与导师

    1.导师的科研

    2.国际交流

    3.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

    4.导师遴选制度

    5.博士生选拔方式与原则

    6.生源状况

    7.学生的国际交流

    8.师生比

    9.导师指导学生情况

    10.学风

   二 课程设置与中外比较

    1.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够,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重复性

    2.课程设置偏重本专业课程,因人设课,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

    3.课程组织流于形式,课程内容的关联性有待加强

    4.有关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课程较少,课程的交叉性体现不足

   三 质量监督系统

   四 其他

    1.学科布局

    2.图书

    3.设备

    4.奖、助学金

  第四节 问题与经验

   一 U/H大学对博士生质量标准的基本看法

    1.专业知识标准

    2.相关知识标准

    3.外语标准

    4.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标准

    5.非智力因素标准

    6.学位论文质量标准

   二 本校博士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

    1.U/H大学博士质量现状的基本判断

    2.U/H大学培养博士质量的发展趋势

    3.基本结论

   三 U/H大学保障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主要经验

   四 U/H大学博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招生选拔方面的问题

    2.培养指导及学习环节方面的问题

    3.培养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五节 改进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的建议与措施

   一 提高生源质量

   二 严格导师负责制

   三 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四 加强博士生培养制度建设

   五 严格博士论文标准

  第六节 结论

 第三章 U/H大学博士培养制度研究:基于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一 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与新制度主义

    (一)理性主义

    (二)新制度主义

     1.历史制度主义

     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3.社会学制度主义

   二 分析框架:理性选择的制度分析框架

    (一)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理论

    (二)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1.确定行动舞台

     2.分析影响行动舞台结构的因素以及走出行动舞台,解释历时和共时的行动舞台相结合的复杂结构问题

    (三)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1.基本假设

     2.分析框架

     3.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历史演化

   一 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二 第二阶段:1950~1966年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三 第三阶段:1977年以后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四 几点结论

  第四节 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实证研究

   一 对现有博士生培养制度的评估

    (一)行动舞台

    (二)行动情境的描述

    (三)行动者的描述

     1.行动者

     2.行动情景

    (四)对结果的预测

    (五)对制度有效性的评估

   二 分析影响行动舞台结构的因素

    (一)制度(运作规则)

    (二)教育的属性

    (三)社会文化属性

    (四)多层面的分析

   三 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建构

   一 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欧美博士生培养制度

     1.德国博士生培养制度

     2.美国的博士生培养制度

    (二)欧美博士生培养制度的特点

   二 完善博士生培养制度的对策

    1.改革博士生招考方式,提高生源质量

    2.严格导师负责制

    3.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4.加强博士生培养制度建设

    5.严格博士论文标准

 第四章 影响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源起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 概念界定

    1.培养质量

    2.博士生

   四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对象及样本情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资料的收集、分析与成文方式

   五 信度与效度问题

   六 伦理道德问题

   七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影响博士质量的内部归因

   一 努力:“勤奋”与“主动”

    (一)勤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二)主动:“apple polish”

   二 意志:“耐得住寂寞”与“吃得苦”

    (一)“耐得住寂寞”

    (二)“吃得苦”

   三 态度:“混”与“求真务实”

    (一)“混”

    (二)“求真务实”

   四 兴趣:“好奇心”与“项目限制”

    (一)“项目限制兴趣”

    (二)“好奇心”

   五 动机:“搏仕”与“谋出路”

   六 能力:“悟性”与“灵气”

    (一)先天禀赋:“悟性”

    (二)后天习得

     1.创新能力

     2.写作能力

   七 小结

  第四节 影响博士质量的外部归因

   一 培养制度

    (一)招考制度

     1.“生源参差不齐”

     2.“加强面试”

     3.“控制招生规模”

    (二)资助制度

     1.“待遇低”

     2.“研究经费少”

    (三)课程教学

     1.课程

     2.教学

    (四)论文制度

     1.毕业标准“不灵活”

     2.论文评审中的“人情”

   二 保障与服务支持系统

    (一)研究资源系统

     1.“数据库不够”

     2.“知识共享程度不高”

    (二)研究条件系统

     1.实验室操作人员少

     2.实验仪器设备不足

     3.沟通和团队合作氛围不浓

     4.国际交流的机会少

    (三)管理和服务系统

   三 师资力量

    (一)导师的水平

     1.“责任心”

     2.“严谨性”

     3.“敏锐性”

    (二)导师的培训

    (三)导师的指导

    (四)导师的考评

    (五)师生的关系

   四 小结

  第五节 研究结论

   一 双因素理论:内在精神与外部制度

    (一)以学术为志业

    (二)和谐的制度环境

    (三)内在精神与外部制度的双因素

   二 建议与对策

    (一)超越功利,培育以学术为志业的献身精神

     1.不可否认,当前的研究生缺少自我价值追求

     2.加强人文教育

    (二)优化外部制度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培养制度

     1.完善培养制度

     2.完善资源保障制度

     3.完善导师制度

     4.实行研究生教育分权制度*

 第五章 U/H大学博导与博士生关系的重构:基于角色理论的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

   一 我国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内涵研究

    (二)博士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类型研究

    (三)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的问题

     1.师生关系冷漠化

     2.师生关系功利化

     3.导师和研究生学术精神的衰退

    (四)博士教育中影响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相关因素研究

     1.研究生方面

     2.导师方面

    (五)优化博士师生关系的对策研究

     1.研究生方面

     2.导师方面

     3.制度及宏观政策层面

   二 美国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研究

    (一)美国博士教育的发展

    (二)美国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现状

     1.师生互动方面

     2.学业指导方面

     3.日常生活方面

    (三)对美国师生关系的评价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角色理论

   二 期望中导师的角色

    1.教育者

    2.学术研究者

    3.社会服务者

   三 期望中研究生的角色

   四 研究假设

   五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3.调查法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U/H大学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 我国博士教育的简要叙述

   二 博士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错位分析

    (一)师生互动方面

     1.师生选择的功利性

     2.导师的指导方式

     3.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与交流的次数

     4.导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二)学业指导方面

     1.课程学习

     2.课题科研与学位论文

    (三)日常生活

     1.奖助学金

     2.学术氛围

   三 师生关系异化的原因探析

    (一)导师数量不足、指导力度不够

    (二)研究经费的不足与师生角色的错位

    (三)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四)制度管理的缺失

   四 分析与讨论

    (一)对导师素质的认同

    (二)对研究生素质的认同

    (三)对现实中师生关系的解析

  第五节 我国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重构

   一 师生关系重构的学理探讨

    (一)我国传统师生关系之反思

     1.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师生观

     2.利益驱动下的现代师生观

     3.对现实中异化师生关系的反思

    (二)美国老板制的重新解读

     1.宁静与淡泊的心态

     2.师生关系具有多元性与平等性

     3.信任

   二 博士教育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行政+契约

    (一)师生关系中的行政关系

     1.课堂过程的管理者和组织者

     2.人际关系的主导者和协调者

    (二)师生关系中的契约关系

     1.导师和研究生人格上应平等和相互尊重

     2.导师应是课题研究的合作者和论文的指导者

   三 改善博士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对策

    (一)重塑导师的角色

     1.导师应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

     2.导师应树立自己的人格权威

     3.导师应正确认识培养和使用

    (二)提高研究生的素质

     1.悟性

     2.主动

     3.自律精神

    (三)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规范化

     1.严格导师负责制度

     2.建立研究生培养监督机制

     3.建立淘汰机制与激励机制

    (四)找回失落的大学精神

 第六章 社会问责与公共政策

  一

  二

  三

 后记

本书遵循中层理论的研究进路,以U/H大学为个案,采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博士培养质量进行理论解释,建立了一个开拓性的理论模式,用于解释博士培养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选择。本书首先从宏观制度变迁角度梳理了中国博士教育的百年历史,继而对U/H大学博士质量进行了深度描写,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U/H大学博士培养质量问题。本书通过数据和图表反映了中国博士培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是一本基于科学的数据调查,而进行深度分析的院校研究著作。

[1]刘献君:《院校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前言。

[2]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3]Marvir W Peterson,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from improvement to redesign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No.104),SAN Francisco,Joss-Bass,1999,83-84.

[4]John A Muffo:《美国院校研究概述》,《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4年第1期。

[5]曹正汉:《观念如何塑造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的应用》,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7]何俊志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8]〔美〕F·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12]瞿保奎:《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13]陈学飞:《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4]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5]徐希元:《当代博士生教育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8]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9]陈向明:《如何在行动中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0]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1]章永生:《教育心理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2]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3]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4]克雷奇:《心理学纲要》,周先庚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25]刘永芳:《归因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6]伯顿·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7]李煌果、王秀卿:《研究生教育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28]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9]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0]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

[31]钱茂伟:《国家、科技与社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2]骆四铭:《中国学位制度:问题与对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3]伯顿·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4]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5]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

[36]刘鸿:《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37]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8]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9]许克毅、叶城:《当代研究生透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40]朱晓曼等:《教师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1]江新华:《学术何以失范——大学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2]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43]施克灿:《中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4]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5]王保星:《西方教育十二讲》,重庆出版社,2008。

[46]Jay D.Scribner,Enrique Aleman and Brendan Maxcy.Emergence of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Field:Making Sense of the Messy Center.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2003:39,10.

[4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48]《郑天挺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90。

[49]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92。

[50]《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1]《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49~1952),教育部,1958。

[52]《中国教育大事典·高等教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54]张俊洪:《回顾与检讨——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5]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94。

[5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

[57]萧秦功:《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新星出版社,2008。

[58]翟学伟:《面子·人情·关系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59]陶绪:《要面子的中国人》,国际文化出版中心,1994。

[1]何俊智:《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2]文军:《罗伯特·默顿: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社会科学报》2003年7月7日。

[3]肖自强:《中层理论:一项具有摧毁性的史学建设》,《博览群书》2001年第12期。

[4]王云霞:《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措施》,《西北医学教育》2005年第5期。

[5]陈珊、王建梁:《导师指导频率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基于博士生视角的分析和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6]陈文村:《关于当前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第3期。

[7]罗英姿、钱德洲:《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江苏高等教育》2007年第1期。

[8]张文修:《培养创新能力是博士生教育的灵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2期。

[9]叶德先、王涛:《谈谈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高等农业教育》1993年第4期。

[10]张俊峰:《博士生教育质量内涵及其监控机制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年第1期。

[11]石长地:《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几点认识》,《科技·人才·市场》1998年第1期。

[12]陈欣欣:《美国著名大学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初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第1期。

[13]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性研究方法》,《现代教育论丛》2001年第6期。

[14]曹爱华:《当代女研究生成就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高等教育探索》2008年第1期。

[15]黄清:《“扎根理论”及其在课程建构中的运用》,《教育评论》2008年第1期。

[16]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17]李小青:《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剖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S1期。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机构)学生数[EB/OL],http://www.moe.edu.cn/。

[19]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国务院学位委员第二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9期。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

[21]周光礼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质量调查报告》(未出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7年。

[22]魏晖、陈宗基、冯秀娟:《关于工学博士生质量的分析及思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3]王战军等:《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24]陈子辰:《深化改革 调整结构 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第5期。

[25]庞海芍:《博采众家之长,完善博士生教育制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第1期。

[26]高绿绮:《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措施》,《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7]潘艺林等:《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对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与文献比较》,《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28]严吉明、叶华智:《加强管理、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第11期。

[29]周新城、任兵:《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的道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5期。

[30]高玲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年第5期。

[31]周洪瑞:《加强关键环节的管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中国地质教育》1998年第1期。

[32]乐江、周光礼:《导师制与老板制:中外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33]杨翀、胡靖宜:《扎根理论在大学生素质研究中的应用》,《科教文汇》2006年第11期。

[34]章丽萍、金科剑:《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刍议》,《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35]顾云南:《完善招生政策改革招生制度,确保博士生生源质量》,《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36]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37]周海银:《扎根理论及其在学校课程管理研究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4期。

[38]李志刚、王迎军:《继承式裂变创业的扎根理论方法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9]赵业、李明岩:《归因理论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启示》,《北京教育》2005年第3期。

[40]张爱卿:《归因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第1期。

[41]陈学飞:《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生培养模式演变趋势的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42]何逢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与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43]芭芭拉·M.科姆:《博士生教育去向何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第5期。

[44]李雪垠:《欧洲推进“博洛尼亚进程”的博士生培养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10期。.

[45]周琴:《欧洲推行博士培养一体化》,《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46]陈晓明、邬智、罗文标:《遵循一流大学标准 保证博士培养质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47]庞青山、谢安邦:《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48]黄小明、赖丽:《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9]金海燕、王沛民:《美国“重新规划PhD”述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50]陈学飞:《欧美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22期。

[51]陈学飞:《警惕博士生教育中的“学位工厂”现象》,《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8期。

[52]周富强:《美、澳、英专业博士教育模式浅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6期。

[53]于鹰宇、曲虹:《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思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4]菲利普·G.阿特巴赫、别敦荣、陈丽:《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55]李盛兵:《德国博士生教育高水平的历史探因》,《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56]周春华:《创新能力培养:中西方博士生教育之比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57]杨庚、杨健:《对美国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的分析与借鉴》,《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8]王建梁、祝伟:《改进而非创新:安大略博士教育的另一种选择》,《江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版)》2006年第3期。

[59]王运祥、杜碧玉:《中美英三国博士教育的比较分析》,《高等教育探索》2001年第3期。

[60]丁东:《博士教育的异化》,《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2期。

[61]贺祥、陆小新:《优秀博士论文从何而来——关于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分析及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3期。

[62]许纪霖:《博士招生之争映射制度错位》,《新闻周刊》2004年第28期。

[63]王如忠:《倾斜的博士帽——质疑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社会观察》2003年第1期。

[64]肖广岭:《美、加大学科研老板制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年第12期。

[65]程萱:《美国学位制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8。

[66]曾家刚、夏显波、蒲云:《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7]张国栋、吴松:《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的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68]王乘:《我所经历的MIT博士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69]马黎:《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70]雷彦兴、王德林:《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9期。

[71]张明礼:《法国、德国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中国研究生》2003年第3期。

[72]张先治:《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3]孙燕:《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5期。

[74]何杰、朱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江苏高等教育》2003年第3期。

[75]张国栋、吴松:《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的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76]王蔚虹:《基于不同主体视角的博士生培养质量》,《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4期。

[77]黄小明、赖丽:《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78]胡仲明、崔国富:《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第10期。

[79]王孙禺、袁本涛、赵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状况综合调研报告》,《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9期。

[80]赵伟、袁本涛、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与环境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81]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82]骆四铭:《关于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83]赵炬明:《博士论文的作用与性质》,《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84]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85]林杰:《英美国家研究生导师资格认定制度管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9期。

[86]胡四能:《21世纪博士教育的目的及其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87]胡建华:《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若干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8期。

[88]王翠春、刘荣:《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第8期。

[89]李盛兵:《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教育研究》2005年第11期。

[90]程斯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91]祁晓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

[92]刘鸿、文辅相、张应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93]许迈进:《三重反思:重构研究生培养中的师生导学关系》,《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4期。

[94]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和谐关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95]马健:《导师与研究生的科研关系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8期。

[96]叶松:《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97]毛雁如:《导师类型与师生互动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9期。

[98]高桂娟:《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探论》,《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5期。

[99]骆四铭:《关于我国博士生研究生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

[100]张酣:《如何处理研究生与导师关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9期。

[101]周光礼:《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

[102]张欣兰等:《论导师与研究生交往关系的转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7期。

[103]陈世海等:《高校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研究——以华中地区某高校为个案》,《青年探索》2003年第6期。

[104]陈桂生:《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事态述评》,《江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研究版)》2004年第7期。

[105]许克毅等:《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2期。

[106]何刚:《重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4年第3期。

[107]曹淑江:《教育中的交易、契约选择和学校组织的契约性质》,《教育科学》2004年第6期。

[108]刘亚敏:《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定位与责权分析》,《中国研究生》2004年第5期。

[109]赵伟等:《研究生谈导师和素质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8期。

[110]于采宏等:《当好研究生导师的四大要素》,《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111]施克灿:《中国古代教育家理想中的教师标准探究》,《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112]周济:《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人民教育》2005年第8期。

[113]冯仲科:《论年轻博士生导师素质的全面培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1期。

[114]丁杰:《师生关系转变为雇佣关系是我最大的担心》,《中国研究生》2007年3月7日。

[115]陈超:《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门户现象探究与对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116]李斌:《一博导自揭“导师老板”生财之道》,《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7日。

[117]郭德侠:《自我反思: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118]彭国华:《充分发挥导师组作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119]陈济勤:《我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第3期。

[120]李联明等:《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美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脉络探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第7期。

[121]李欣:《香港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

[122]张黎星:《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

[123]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华东师范大学,2004。

[124]王慧:《中美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5。

[125]沈通:《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点控制研究》,浙江大学,2005。

[126]林似非:《导师与研究生关系探析——对若干文科硕士专业的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7]孙朝:《对我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社会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06。

[128]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129]张宇航:《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改革研究与实践》,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30]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浙江大学,2002。

[131]杨朝晖:《论美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管理》,河北大学,2006。

[132]颜廷凤:《人文精神与师生关系的重建》,山东师范大学,2005。

[133]李政:《高校师生关系新问题的反思和对策》,西南大学,2008。

[134]徐娜:《高校研究生导师指导方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大学,2007。

[135]张黎星:《我国“博士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

[136]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4。

[137]葛玉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8。

[138]周林颖:《博士生导师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中南大学,2007。

[139]罗艳:《研究生导师指导量研究》,湖南大学,2006。

[140]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西南大学,2005。

[141]郑杰:《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研究——对武汉市几所高校的调查分析》,华中农业大学,2006。

[142]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湖南师范大学,2005。

[143]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兰州大学,2006。

[144]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河北大学,2006。

[145]1930年7月30日《北京大学日刊》(673号)。

[146]卜舫济:《圣约翰大学沿革》,《中华基督教教育季刊》1925年第2期。

[147]《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摘要)》,《学位和研究生教育》1993年S1期。

[148]郭建如:《我国高校博士教育扩散、博士质量分布和质量保障:制度主义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

[14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50]周光礼、刘献君:《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百年对外学习的哲学反思》,《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51]唐蕾:《中日研究生教育的比较》,《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52]周光礼:《转型期中国师生关系的重构:变革及其规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

[153]许纪霖:《博士招生之争映射制度错位》,《新闻周刊》2004年第8期。

[154]王如忠:《倾斜的博士帽——质疑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社会观察》2003年第1期。

[155]郭小曼:《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156]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60年回顾与反思》,《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157]乔连全、董立平:《以学术为志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国大学教育》2008年第5期。

[158]武夷山:《提倡以学术为志业》,《科技导报》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