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文化研究第15辑(2013年·夏)图书

Culture Studies Vol.15

SSAPID:101-0020-7399-25
ISBN:978-7-5097-516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辑组织了“记忆与文化”和“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通过聚焦于叙事策略、曝光历史记忆的生产机制,揭示了记忆建构性及建构过程背后的权力运行机制。记忆的符号化呈现、记忆的文学艺术书写及其文化意味,是此专题的聚焦点,也是此专题所有文章的共同关注点。第二个专题集中关注空间政治、城市记忆、城市文化认同等问题。从文化角度思考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文化-意义的空间而不是物理的空间加以把握。这个方法论立场贯穿在此专题的所有文章中。本辑延续一贯风格,深入地研究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现象,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视角独特,发人深思,值得一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吴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主编的话

 专题一 记忆与文化

  主持人语

  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

   一

   二

   三

  “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

   一 前言

   二 “新闻”之起源:周行功最初报道及其分析

   三 人物历史考证:周行功原型之经历与遭遇

   四 政治史之探究:周行功故事生产背景及其传播

   五 1949年后周行功故事的文学传播史

   六 结语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问题

   一 奥布莱恩与“越战”小说

   二 创伤叙事:讲述真相的证词

   三 如何讲述和聆听一个真实的战争故事

  记忆的消费与政治

   一 “大片”新类型:“让子弹飞一会儿”

   二 战争+女性:当男英雄半路死后

   三 逃不出去的南京城:中国人的悲情

   四 英雄出处:国族身份的政治修辞

   五 中国“故”事:商女/亡国恨

  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

   一 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数量的畸高

   二 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价值的失衡

   三 今天,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战争叙事?

  性别叙事与历史记忆的建构

   一 前言

   二 两个男性角色的设置:“左”“右”和解

   三 女性的显影:独特女干部形象的塑造

   四 强化的父权结构

   五 结语

 专题二 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

  主持人语

  从禁苑到公园

   一 “公园”概念的引入

   二 从禁苑到公园

   三 公园文化空间

  城市失忆:以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消失为例

   一 从适用经济论到建筑文化论

   二 1950年代:民族形式初探

   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勤俭建设与建筑工业化

   四 1980年代:传统还是现代?

   五 1990年代:重返建筑传统

   六 结语

  当代北京的城市“游逛者”与艺术产业发展三十年

   一 一切始于“游逛者”

   二 先锋艺术的“二次出走”与北京艺术产业兴起

   三 城市之内:新兴“游逛者”群体与北京艺术产业

   四 由“土地升值”而产生的“空间政治”与后奥运北京城市艺术产业

   五 北京城市艺术产业的公共转向与“游逛者”返城

  重读上海的怀旧政治:记忆、现代性与都市空间

   一 上海怀旧:续梦黄金时代

   二 庸俗的海派

   三 毛时代的上海:反城市

   四 停滞的1980年代

   五 个案研究:石库门/新天地

   六 上海怀旧与现代性之争

  中华路26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文化研究访谈

  洪恩美教授谈文化研究

   一 开场语

   二 提问与讨论

 其他

  “非真实”的自然

   一 生物进化论与生态整体主义的吊诡

   二 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自然

   三 文学批评如何介入生态运动

  网络海量信息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一 信息资源:从匮乏到丰富

   二 海量信息与参与积极性的提高

   三 海量信息与知情公众的培养

   四 海量信息与公共讨论的形成

   五 结语

  欲望的编码、身体奇观与审美的解放

   一 肉身的现实性与欲望的编码

   二 身体的奇观与超现实逻辑

   三 性符码的合法化与审美解放

 《文化研究》编委会

本辑组织了“记忆与文化”和“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逋过聚焦于叙事策略、曝光历史记忆的生产机制,揭示了记忆的建构性及建构过程背后的权力运行机制。记忆的符号化呈现、记忆的文学艺术书写及其文化意味,是此专题的聚焦点,也是此专题所有文章的共同关注点。第二个专题集中关注空间政治、城市记忆、城市文化认同等问题。从文化角度思考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空间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加以把握。本辑延续一贯风格,深入地研究当今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现象,思考当代中国的文化问题,视角独特,发人深思,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