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3

地方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软性调控图书

Local-Governments Soft–Regul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SSAPID:101-0005-1786-37
ISBN:978-7-5097-558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提出并界定了“软性调控”概念,然后,以浙江省诸暨市的调查为基础,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地方政府软性调控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主要做法、软性调控的运作机制和软性调控的四种综合性效果。本书弥补了对“浙江经验”以及劳资关系研究中对政府作用研究的不足。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游正林
编 辑:王玮;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致谢

 第一章 导言

  一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文献回顾

   (一)存在多个彼此不同的研究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的理论视角

   (二)国家(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了多种角色

   (三)国外学者较少研究国家(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控

   (四)我国学者很少研究地方政府对劳资关系的调控

   (五)我国学者很少研究地方政府软性调控劳资关系的“浙江经验”

  三 诸暨市概况与资料收集过程

   (一)诸暨市概况*

   (二)调查研究过程

  四 研究思路与本书的内容编排

 第二章 党和政府调控私营企业及其劳资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从1979年到1991年

  二 从1992年到2002年

  三 2003年以后

 第三章 党组织融入非公有制企业

  一 党组织逐渐融入非公有制企业的过程

  二 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软性改造

  三 小结

 第四章 “综合治理”进入民营企业

  一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历程

  二 建设“平安浙江”与“平安企业”

  三 建立乡镇(街道)综合治理工作中心

  四 “综合治理”进入民营企业

  五 “综合治理”进入民营企业的意义

  附录 “枫桥经验”的产生与发展

   (一)“枫桥经验”的产生

   (二)“枫桥经验”的发展

 第五章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一 评选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二 评选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三 评选绍兴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四 评选诸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五 小结

 第六章 强化职工生活后勤保障

  一 “十佳”评比活动的基本做法

  二 一些知名企业的具体做法

   一、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

   二、丰富的业余文体生活

   三、贴心的健康体检服务

   四、细致的生活后勤保障

   一、强化组织管理保障

    1.成立创安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2.人力资源中心负责人任创安商务总经理

    3.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体系

     (1)成立员工互助基金会

     (2)落实职工体检旅游节假日福利制度

   二、强化生活设施保障

    1.改进食堂设施,提升管理品位

     (1)科学现代的食堂硬件设施

     (2)规范细化的食堂管理标准

     (3)精益求精的服务监督

    2.提高宿舍档次,营造优美环境

   三、强化文娱活动保障

    1.建造和完善活动设施

    2.组织和落实员工活动

   一、改善职工生活后勤保障

   二、困难帮扶工作情况

   三、职工互助保障情况

   四、加强外来员工管理

   五、颁发《步森集团思想政治工作试行条例》

  三 小结

 第七章 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与综合评价

  一 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

  二 中央统战部统一开展的“综合评价”活动

  三 诸暨市开展的“综合评价”活动

  四 综合评价的意义

 第八章 工会“服务大局”

  一 中国工会的中心任务

  二 诸暨市总工会“服务大局”的基本逻辑

  三 诸暨市总工会“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

   (一)在劳动过程中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活动

    (1)全国总工会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

    (2)全国总工会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

    (3)全国总工会出台《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决定》

    (4)浙江省总工会开展“千万职工大行动,转型升级立新功”主题活动

    (5)诸暨市总工会组织开展“提升素质、参与竞赛、忠诚企业、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

   (二)在劳动过程之外开展帮扶、慰问生活困难职工等活动

    (1)帮扶、慰问生活困难职工活动

    (2)职工文化建设活动

    (3)强化职工生活后勤保障活动

    (4)集体合同签订活动

   (三)参与党和政府直接主导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安康杯”竞赛和“厂务公开”活动

    (1)参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2)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

    (3)参与“厂务公开”活动

   (四)进行自身建设活动

  四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进一步预防、化解劳资纠纷

  一 推行安全生产和劳动用工“网格式”管理

  二 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

  三 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

  四 构筑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五 就近就地调解劳动争议

  附录 2007~2009年期间店口镇的工伤调解情况

 第十章 软性调控的运作机制

  一 动员党政官员的运作机制

  二 针对资方及其代理者的第一类诱导机制

   (一)强调每种软性调控措施的出台都是出于良好的初衷

   (二)表彰、奖励积极配合、支持软性调控的企业主及其企业

  三 针对资方及其代理者的第二类诱导机制

   (一)出台常规性的扶持、奖励政策

    (1)扶持、奖励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2)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3)培育商标品牌、扶持品牌发展

    (4)对企业经营者授予政府特别奖

    (5)出台《关于扶持企业保稳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二)开展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基本主题的活动

    (1)2008年开展的“共促创业创新,共谋企业发展”活动

    (2)2009年开展的“企业服务年”活动

    (3)2010年开展的“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专项行动

    (4)2011年开展的“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活动

    (5)2012年开展的“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

    (6)2012年12月开展的以“服务企业、温暖过冬”为主题的“暖风行动”

  四 小结

 第十一章 软性调控的综合性效果

  一 分化、整合了私营企业主

  二 在员工中制造了新的认同

   (一)布洛维对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制造认同的研究

   (二)华尔德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过程中制造认同的研究

   (三)软性调控制造了新的认同

  三 促使了私营企业“类单位化”

  四 促使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转型

  五 小结

本书首先提出并界定了“软性调控”概念,然后,以浙江省诸暨市的调查为基础,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地方政府软性调控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主要做法、软性调控的运作机制和软性调控的四种综合性效果。本书弥补了对“浙江经验”以及劳资关系研究中对政府作用研究的不足。

这里只列本书直接引用或提及的非报纸、非互联网上的文献,它们均已在前面正文中以脚注的形式出现过。

布若威:《制造甘愿》,林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

曹正汉、史晋川:《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策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陈剩勇:《政府创新、治理转型与浙江模式》,《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陈峰:《集体权利的缺位:中国工人的困境》,《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4月号。

陈国权、李院林:《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基于“浙江现象”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陈骥主编《中国工会十五年(1978~1993)》,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程浩:《关于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问题争论的综述》,载黄卫平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I)》,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

冯天丽、井润田:《制度环境与私营企业家政治联系意愿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高贤峰:《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行为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7。

何显明:《省管县体制与浙江模式的生成机制及其创新》,《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胡旭阳:《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及其经济效应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 年第2期。

胡锦涛:《全面加强工会建设,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全国总工会十二届二次执委会上的讲话》(1994年12月11日),《中国工运》1995年第1期。

华乃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概念源头考》,《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黄其军:《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资料通讯》2000年第12期。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载何毅亭主编《光辉的历程,庄严的使命——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辅导》,研究出版社,2001年。

郎友兴:《政治吸纳与先富群体的政治参与——基于浙江省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李培林等:《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党建研究》2012年第4期。

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二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吕剑光:《“枫桥经验”的前前后后》,《人民公安》1997年第19期。

马夫、张久荣、赵莉:《2011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载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9(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沈锡权、岳德亮、商意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浙江之道》,《今日浙江》2011年第7期。

施从美:《当代中国文件制度的结构与功能解析》,《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

史济锡:《创新“枫桥经验”,推进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政策瞭望》2006年第9期。

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宋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好》(1990年10月17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

孙立平:《从工厂透视社会》,《中国书评》(香港)1995年第1期。

王滨河:《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真理的追求》1994年第11期。

王娇萍:《温暖之路——纪念工会送温暖活动开展20周年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10周年》,《中国工运》2012年第1期。

王利平、高伟、张学勇:《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一个多视角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12期。

王宁:《中国低成本发展模式的演进、困境与超越》,《学术研究》2010年第10期。

王祖强:《劳资关系与员工权益——基于浙江私营企业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王晓燕:《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王兆国:《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工会工作——在全总十四届九次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7月5日),《中国工运》2006年第8期。

尉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吴建明、吴坚:《平安建设造福浙江》,《今日浙江》2007年7期。

习近平:《创新“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浙江”——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今日浙江》2004年12期。

夏宝龙:《一以贯之地抓好“平安浙江”建设》,《今日浙江》2010年第10期。

夏宝龙:《推进“综治进民企”工作,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建设》,《今日浙江》2006年第11期。

夏小林:《经济增长的背后——解读浙江省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和宏观背景》,《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4期。

晓亮主编《私营经济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晓亮:《论民营经济》,载李定、张发舟主编《鼓励·引导·发展——全国私营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文集》,新华出版社,1998。

谢岳:《文件制度:政治沟通的过程与功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徐邦友:《民营经济成长与社会自由空间的扩展——基于浙江经验的学术判断》,《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徐焕章、刘鹏、柳影萍编《雇工问题研究——文献、资料、论文汇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发行,1986。

徐晋、贾馥华、张祥建:《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率》,《人文杂志》2011年第4期。

徐小洪:《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论》,杭州市新闻出版局出版,1998。

徐小洪:《浙江模式劳动关系——自行协调、走向两利》,《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

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

徐晓虹:《浙江经济发展奇迹及其原因探索》,《经济地理》2012年第10期。

杨建华:《“浙江现象”之探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杨可明:《对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载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8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姚先国:《“综治进民企”的经济学解读》,《今日浙江》2006年第15期。

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叶航:《透析“浙江模式”》,《安徽决策咨询》1999年第8期。

游正林:《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游正林:《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社会》2009年第1期。

游正林:《60年来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游正林:《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会的中心任务的形成》,《学海》2012年第4期。

张德江:《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需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党建研究》2000年第4期。

张厚义、刘文璞:《中国的私营经济与私营企业主》,知识出版社,1995。

张厚义、刘平青:《私营企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1期。

张厚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成长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载汝信等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张兆曙:《草根智慧与社会空间的再造——浙江经验的一种空间社会学解读》,《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赵伟:《浙江模式:一个区域经济多重转型范式》,《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赵玉阁:《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私营经济》,《经济师》2005年第2期。

郑红亮、吕建云:《中国私营经济发展30年:理论争鸣和改革探索》,《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

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Alexander,K.O.(1975),On Work and Authori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Vol.34,No.1.

Bean,R.(1994),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Second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Bendix,R.(1956),Work and Authority in Industr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

Block,R.N.(1990),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1980’s:Transformation or Evolution?In J.Chelius and J.Dworkin(eds.),Reflec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Metuchen,N.J. & London:IMLR Press/Rutgers University and The Scarecrow Press,Inc.

Bray,M.,S.Deery,J.Walsh,P.Waring(2005),Industrial relations:A Contemporary Approach.North Ryde,NSW:McGraw-Hill Australia Pty Limited.

Budd,J.W. and D.Bhave(2008),Values,Ideologies,and Frames of Referenc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In P.Blyton,N.Bacon,J.Fiorito and E.Heery(eds.),The SAG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Budd,J.W.(2010),Labor Relations(Third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Irwin.

Burawoy,M.(1979),Manufacturing Consent: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urawoy,M.(1985),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London:Verso.

Chen,Feng(2009),Union Power in China:Source,Operation,and Constraints. Modern China,Vol.35,No.6.

Dabscheck,B.(1983),Of Mountains and Routes Over Them:A Survey of Theories of Industrial Relations.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25,No.4.

Dickson,B.J.(2007),Integrating Wealth and Power in China:The Communist Party’s Embrace of the Private Sector.The China Quarterly,No.192.

Dubin,R.(1954),Constructive Aspects of Industrial Conflict.In A.Kornhauser,R.Dubin and A.M.Ross(eds.),Industrial Conflict.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

Dunlop,J.T.(1993),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Revised Ed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Erickson,C.L. and S.Kuruvilla(1998),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Transformation.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52,No.1.

Giles,A.(1989),Industrial Relations Theory,the State,and Politics.In J.Barbash and K.Barbash(eds.),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Columbia:University Southern Carolina Press.

Gintis,H. and S.Bowles(1982),The Welfare State and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2,No.2.

Gospel,H.F. and G.Palmer(1993),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2nd edi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arbison,F.H.(1954),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American Capitalism.In A.Kornhauser,R.Dubin and A.M.Ross(eds.),Industrial Conflict.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

Heery,E.,N.Bacon,P.Blyton and J.Fiorito(2008),Introduction:The Field of Industrial Relations.In P.Blyton,N.Bacon,J.Fiorito and E.Heery(eds.),The SAG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Hyman,R.(1975),Industrial Relations:A Marxist Introduction.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

Hyman,R.(1995),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Theory and Practice.Europe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1,No.1.

Hyman,R.(2008),The State in Industrial Relations.In P.Blyton,N.Bacon,J.Fiorito and E.Heery(eds.),The SAGE Handbook of Industrial Rel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Kaufman,B.E.(2010),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abor Economics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64,No.1.

Keller,B.K.(1990),The State as Corporate Actor in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s.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32,No.2.

Kitay,J.(1991),Analyzing Workplace Industrial Relations:The Australian Workplace Industrial Relations Survey Typology.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33,No.4.

Kochan,T.A.,H.C.Katz and R.B.McKersie(1986),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Industrial Relations.New York:Basic Books,Inc.

Littler,C.R.,M.Quinlan and J.Kitay(1989),Australian Workplace Industrial Relations: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31,No.4.

Ma,Shu-Yun(2000),Understanding China’s Reform:Looking beyond Neoclassical Explanations.World Politics,Vol.52,No.4.

Oi,J.C.(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

Ramaswamy,E.A. & U.Ramaswamy(1981),Industry and Labour:An Introduction.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ddique,S.A.(1989),Industrial Relations in a Third World Setting:A Possible Model.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31,No.3.

Taylor,B. and Qi Li(2007),Is the ACFTU a Union and Does It Matter?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49,No.5.

Walder,A.G.(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G.(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2.

Wu,Guoguang(1995),Documentary Politics:Hypotheses,Process,and Case Studies. In Carol Lee Hamrin and Suisheng Zhao(eds.),Decision-making in Deng's China. New York:M.E.Sharpe,l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