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9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图书

Regional tourist cooperation

SSAPID:101-0001-6572-01
ISBN:978-7-5097-064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阐述旅游业的区域性及其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演进轨迹、空间格局、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而从理论上界定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等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并对行政推动、市场调节、协商解决、法律保障和人文融合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进行梳理,并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内陆地区的案例分析,提出实现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构想。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聂献忠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编辑委员会名单

 相关链接

 传承文明 创新理论

 导论

  导论

   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地位

    一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规模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结构布局的逐步改善、优化

     (三)开发内容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关联化

     (四)不断增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走向

    三 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四 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与竞争力

   第二节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 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重要性

    二 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的紧迫性

 上篇 理论分析

  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业的区域性

   第一节 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轨迹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集中性

    二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不均衡性

   第二节 区域性是旅游和旅游业的基本特性

    一 旅游区域的界定

    二 区域性是旅游和旅游业的基本特性

  第二章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竞争问题

   第一节 区域旅游竞争的概念

    一 区域旅游竞争的主体性与广泛性

    二 竞争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法则

   第二节 国内外区域旅游竞争的研究综述

    一 关于区域旅游资源的竞争

    二 关于区域旅游竞争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

    三 关于区域旅游需求的竞争

    四 关于区域旅游形象的竞争

    五 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

    六 关于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研究

   第三节 中国区域旅游竞争的演变进程

    一 竞争主体的变化

    二 竞争领域的变化

    三 竞争方式的变化

    四 竞争阶段的变化

   第四节 中国区域旅游竞争的基本特点

    一 区域层面的竞争逐渐成为旅游竞争的主要形式

    二 多足鼎立已成为区域旅游竞争的基本格局

    三 区域旅游竞争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合作问题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

    一 合作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优化

    二 合作是区域旅游竞争基础上的正和博弈

    三 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一)区域旅游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二)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必要基础

     (四)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理论

    一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地域分工、贸易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二)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

    二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与探讨

    三 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政府介入理论

     (一)“囚徒困境”的一般模型概述

     (二)公共旅游产品合作的“囚徒困境”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三)私人旅游产品合作的“囚徒困境”与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四)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方式

   第三节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与趋势

    一 由初级基础性合作向全方位性合作的发展阶段迈进

    二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日趋多元化,合作经验不断丰富

    三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四 区域旅游合作主题不断丰富,主题旅游与节庆策划精彩纷呈

  第四章 国际经验和中国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实践

    一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模式

     (一)政府模式

      1.单一的国家政府主体模式

      2.地方政府主体模式

      3.国家政府与地方政府混合主体模式

     (二)企业模式

      1.同行主体模式

      2.非同行主体模式

    二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领域

     (一)合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二)合作开发旅游产品

     (三)合作进行信息化网络建设

     (四)合作开发旅游市场

     (五)促进旅游便利化政策

     (六)合作培育旅游人力资源

     (七)克服危机的消极影响

     (八)旅游技术合作、合作旅游管理

    三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一)双边或多边协议机制

     (二)国际组织运作机制

     (三)非国际组织的单边、多边合作机制

    四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的条件

     (一)一定的发展水平

     (二)一定程度的竞争

     (三)旅游资源禀赋的同质性或互补性

     (四)地理空间关联性

     (五)旅游市场关联性

     (六)区域文化内涵上的相对一致性

    五 制约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因素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区域旅游合作问题

    一 不懈的探索

     (一)1978~1991年,在入境旅游为主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的努力

     (二)1992~1999年,在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的努力

     (三)2000年迄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的努力

    二 基本的格局

     (一)三大区域旅游合作圈

     (二)五个区域旅游合作板块

    三 突出的问题

     (一)合作偏重于务虚,各自为政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二)合作偏重于政府,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尚待发挥

     (三)合作受制于现行的体制与地方保护主义

     (四)合作缺乏有效的推进机制

  第五章 合作主体的界定和合作领域的研判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界定

    一 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主体

     (一)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

     (二)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有效的调控主体

     (三)政府是规范旅游市场和竞争秩序的主体

    二 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主体

    三 合作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领域的研判

    一 广泛的合作领域

     (一)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领域

     (二)旅游资源、客源和产业领域

     (三)相关制度、政策和行业规范领域

    二 不同主体的有效活动范围

    三 合作空间的帕累托改进

  第六章 合作机制的分析和合作对策的选择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分析

    一 区域旅游合作的推进机制

     (一)行政推动机制

     (二)市场调节机制

     (三)协商解决机制

     (四)法律保障机制

     (五)人文融合机制

    二 主导机制的演变

    三 核心在于协调利益关系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方向的把握

    一 健全三大主体,形成多元合力

     (一)政府要归位

     (二)企业要到位

     (三)非政府组织要补位

    二 转换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

     (一)转换主导机制

     (二)注重协商制度

     (三)强化激励约束

    三 拓宽合作领域,延伸产业链系

     (一)“两源”为基,全方位扩展

     (二)“纵横联动”,拉长产业链

     (三)着力于精品线路,构筑区域性品牌

    四 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

     (一)在跨省旅游区内构造圈层结构

     (二)在跨省旅游区之间构造网络结构

     (三)在国际竞争中构造“王”字形结构

   第三节 区域旅游合作对策的选择

    一 政府层面

     (一)将区域旅游合作作为“十一五”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一种优先战略

     (二)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牵头,尽快组织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区域性的旅游业协调发展规划

     (三)设立各种区域旅游合作的政府领导联席会议制度,齐心协力共克制度障碍,共建基础设施,共保生态环境

    二 旅游企业层面

     (一)走集团化之路

     (二)走连锁化之路

     (三)走专业化之路

    三 非政府旅游组织层面

     (一)争取必要的企业赋权和政府赋权,真正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独立主体

     (二)广泛建立各类区域性的非政府旅游组织,创建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平台

     (三)加强同国际非政府旅游组织的联系与合作,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国际化发展

 下篇 案例研究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轨迹与经验

    一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轨迹

    二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经验

     (一)政府的积极推动

     (二)市场的有效主导

     (三)竞争与合作相互作用,推动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特点和问题

    一 市场创新:以联合促销为纽带,凸现长三角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二 产品创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多元化旅游板块

    三 机制创新:突破“围墙”,鼓励旅游企业跨区域扩张,提高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

    四 制度创新:形成共同遵守的区域旅游公约和标准化体系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潜力及优势

    一 经济的支撑

    二 需求的支撑

    三 资源的支撑

    四 文化的支撑

    五 基础条件的支撑

    六 政策环境的支撑

   第四节 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 建立制度化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二 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

     (一)分工合理,追求个性化发展

     (二)统筹规划,全方位、多层次开发旅游资源

    三 针对客源市场的潜在优势,调整、完善、设计、开发新的区域旅游产品

    四 强化品牌、网络建设,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五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推动作用

    六 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互相促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

   第一节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轨迹、特点与问题

    一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轨迹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

     (二)第二阶段:1991年到现在

    二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经验

    三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四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特点

    五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环境分析

    一 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的经济地位

    二 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环境

    三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机会和挑战

     (一)珠三角区域开展旅游合作存在的机会分析

     (二)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节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选择

    一 战略目标

    二 战略重点

    三 战略布局

     (一)深化珠三角区域内旅游合作,要上水平

     (二)开发东西两翼与粤北,要上规模

     (三)强化港澳合作,要向南发展

     (四)延伸旅游合作,要纳入闽赣桂湘资源

    四 战略模式

     (一)城市间互补式合作模式

     (二)中心—腹地体系的蛛网式空间扩散合作模式

     (三)企业间聚合式合作模式

     (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合作模式

     (五)跨区域旅游合作模式

    五 主体战略

     (一)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

     (二)旅游企业

     (三)非政府旅游组织

    六 战略措施

     (一)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决策机制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信息机制

     (三)区域旅游合作的人才体系

     (四)区域旅游合作的创新体系

  第九章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

   第一节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轨迹与特点

    一 环渤海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历史轨迹

     (一)1986~2003年的概念合作发展阶段

     (二)“廊坊共识”框架下的一体化合作新阶段

    三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特点

     (一)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区域旅游合作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二)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探讨和实践工作不断丰富

     (三)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空间整体结构初步形成

   第二节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突出问题

    一 认识障碍

    二 制度障碍

    三 结构障碍

    四 市场障碍

   第三节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潜力分析

    一 外部环境的促动

     (一)经济全球化

     (二)国内竞争与挑战

     (三)政策环境的引导激励

    二 基础条件与支撑

     (一)要素资源的支撑

     (二)区位交通条件的支撑

     (三)市场需求和机会的支撑

     (四)形象与品牌的支撑

    三 宏观背景与内在潜力

     (一)环渤海地区旅游聚集的规模优势

     (二)结构差异化竞争的合作优势

     (三)城市群规模的扩张优势

   第四节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创新

    一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方向的判断

     (一)制度一体化

     (二)市场国际化

     (三)产业高级化

    二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思路的创新

     (一)统筹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观念和行为

     (二)统筹策划环渤海旅游区的功能区位和定位

     (三)统筹规划环渤海旅游区功能结构的分工和布局

     (四)统筹协调环渤海旅游区的联合机制

    三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

     (一)区域多极发展模式

     (二)产业共轭发展模式

     (三)区域一体化目标模式

     (四)结构上的梯度推进模式

   第五节 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举措

    一 搭建一体化平台,协调畅通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

     (一)制度整合先行

     (二)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网络

     (三)畅通区域旅游合作的要素共享机制

    二 密切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环境

     (一)构建无障碍的一体化旅游市场环境

     (二)拓展开放性的国际化旅游市场

    三 优化环渤海区域旅游结构,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

     (一)优化区域分工与内部结构

     (二)加强环渤海旅游圈层的培育和扩张

     (三)整合相关产业并延伸产业链

    四 加强环渤海旅游区的整体规划及整合

     (一)重视全方位、系统性的整体规划

     (二)重视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先行规划

     (三)重视整体规划的市场导向和环境导向

  第十章 中国内陆区域旅游合作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内陆区域旅游合作概况

    一 合作轨迹

     (一)理论探索阶段(1980~1986)

     (二)实践探索阶段(1987~1991)

     (三)发展起步阶段(1992~1998)

     (四)初级合作阶段(1999年至今)

    二 合作现状

     (一)合作的空间结构

      1.省(区、市)际间旅游合作

      2.省(区、市)毗邻地区的旅游合作

      3.省(区、市)内旅游合作

      4.国际区域旅游合作

     (二)合作的主体和内容

     (三)合作的主要模式

    三 中国内陆区域旅游合作特点

     (一)政府主导内陆区域旅游合作

     (二)业务合作是主要内容

     (三)旅游区综合体是主要的空间组织形式

     (四)由大区域至小区域的合作路径

    四 中国内陆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合作利益的潜在性使得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二)产品结构趋同削弱合作的互补共生关系

     (三)合作的空间组织缺乏“龙头”

     (四)区域旅游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二节 推进中国内陆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一 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应“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二 在深化业务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资本纽带

    三 通过合理分工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持续深入发展

    四 整合区域旅游合作各方的核心竞争力

  附录

   第一节 泛珠三角区域(部分)城市旅游合作协议

    一 进一步加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和来断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的整体优势,是泛珠三角区域各旅游城市的共同愿望和现实选择

    二 加强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规划开发方面的合作,全面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三 构筑统一、开放、高效的旅游市场和信息、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城市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方面的协作,联手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共同培育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界诚信服务形象,建设无障碍的泛珠三角旅游区

    五 建立和逐步完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城市合作机制,推进各项合作意见的落实

   第二节 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旅游合作大香格里拉宣言

    一 加强保护,持续发展

    二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三 先行开发,重点推进

    四 相互依存,相互协调

    五 完善政策,全面开放

    六 争取支持,加快发展

    七 联合促销,开拓市场

    八 以人为本,造福于民

本书通过阐述旅游业的区域性及其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演进轨迹、空间格局、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而从理论上界定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等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研判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旅游环境的区域旅游合作领域,并对行政推动、市场调节、协商解决、法律保障和人文融合等区域旅游合作机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案例分析,提出健全三大主体、形成多元合力,转换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拓宽合作领域、延伸产业链系,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等战略思路和政策主张,以实现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

1.孙尚清:《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人民出版社,1990。

2.林洪岱:《国际旅游的区域性》,《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3.楚义芳:《旅游的空间经济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4年第2期。

5.葛立成:《经济学与旅游》,《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

6.李芸:《区域旅游的竞争及其联动发展》,《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2期。

7.王雷亭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8.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旅游学刊》1984年增刊。

9.王大悟:《发展华东区域旅游业刍议》,《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0.林洪岱:《上海经济区旅游联合为什么徘徊倒退》,1986年6月30日《世界经济导报》。

11.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旅游论坛》2001年第2期。

12.马晓冬:《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简论》,2005年2月1日《光明日报》。

13.张广瑞等:《2003~2005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4.朱彬、刘谨:《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博弈》,2005年8月9日《经济参考报》。

15.周方冶:《世界区域合作发展与我国的对策》,2004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16.陈剩勇、马斌:《区域政府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7.何光 :《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8.尹贻梅:《对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9.邵琪伟:《在青海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4月26日《中国旅游报》。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第1期。

22.保继刚、梁飞勇:《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经济地理》1991年第2期。

23.保继刚:《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空间竞争研究》,《经济地理》1994年第3期。

24.保继刚、彭华:《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人文地理》1994年第2期。

25.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6.张慰冰:《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 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旅游学刊》1997年第4期。

27.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年第3期。

28.保继刚等:《基于双赢战略的澳门——珠海旅游互动发展》,《热带地理》1999年第4期。

29.霍洛韦:《旅游业》,漓江出版社,1987。

30.徐家良:《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的基本特征》,《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1.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4年第1期。

32.吕拉昌编《区域开发导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

33.刘俊:《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初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34.黎洁、赵西萍:《论国际旅游竞争力及其阶段性演进》,《社会科学家》1999年第5期。

35.张明清、刘超:《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思考与竞争态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4期。

36.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经济地理》。2001年第3期。

37.张欣:《旅游产业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青岛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38.陶伟、戴光全:《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

39.张琛:《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初探》,《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年第5期。

40.薛莹:《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41.陆林:《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地理学报》1996年第4期。

42.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地理学报》1997年第2期。

43.文彤:《组团旅游空间规律及影响因素》,《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第3期。

44.李蕾蕾:《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

45.李丰等:《区域形象之经济价值的测度方法研究》,《预测》1997年第3期。

46.唐幼纯等:《区域形象评价方法研究》,《预测》1998年第2期。

47.章锦河:《旅游区域形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8.许萍:《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与定位》,《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18期。

49.汪德根、陆林、陈田、刘昌雪:《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5期。

50.Dr.Dimitrios Buhalis,Marketing 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of the Future.Tourism Management,2000,p.21(1).

51.G.Deasy,P.Griess,Impact of a Tourist Facility on itsHinterland,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6,56(1):pp.29-306.

52.S.Smith,Tourism Analysis:A Handbook.Longman,1989.

53.Christaller,W.,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undeveloped Countries Recreation Areas.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4,12:pp.95-105.

54.Lundgren,J.,Tourist Impact/Island Entrepreneurshipin the Caribbean,Conference Paper quoted in Mathieson,1973.

55.H.P.Gray,The Contribution of Economics to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1):pp.105-125.

56.Crompton,J.,Motivation for Pleasure Vac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pp.408-424.

57.Chon,K.S.,Understanding Recreational Travelers’Motivation,Attitudes and Satisfaction.The Tourist Review,1989,44(1):pp.3-7.

58.C.L.Morley,A Microeconom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mand.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19(2):pp.250-267.

59.M.Uysal and L.Hagan,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Travel and Tourism.In:M.Khan,M.Olsen and T.Var,Editors,Encyclopedia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Van Nostrand Reinhold,New York1993,pp.798-810.

60.Haahti,A.J.,Finland’s Competitive Position As a Destin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6,13(1):pp.11-35.

61.P.D.Loed,International Travel to The US an Econometric Evaluati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2.9(1):pp.7-20.

62.Mathieson,A. and G.Wall,Tourism:Economic;Physical & Social Impacts,New York:Longman Scientific & Technical,1993.

63.Geoffrey,I.Crouch.A,Meta-Analysis of Tourism Demand.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pp.103-118.

64.Divisekera,S.,A Model of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pp.31-49.

65.Zhongwei Han,Ramesh Durbarry and M.Thea Sinclair.Modelling US Tourism Demand for European Destinations.Tourism Management,2006,27(1):pp.172-182.

66.Leiper,N.,The Framework of Tourism:Towards a Definition of Tourism,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pp.390-407.

67.Milland,R.L.,and Morrison,A.M.,The Tourism System:An introduction Text.Prince Hall Englewood Cliffs.NJ,1985.

68.Zhenhua Liu,Tourism Development—A System Analysis,Tourism:The State of The Art.Ed.By A.V.Seaton.John Wiley and Sons.1996:pp.12-21.

69.Ritchie,R.B.,and Crouch,G.I.,Th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A sustainability perspective.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pp.1-7.

70.Steve Pike,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A Review of 142 Papers from 1973 to 2000.Tourism Management,2002,23(5):pp.541-549.

71.Gallarza.Gil and Calderon,Destination Image: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pp.56-78.

72.Asunciòn Beerli,Josefa D.Martín,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er,2004,31(3):pp.657-681.

73.E.Canestrill and P.Costa,Tourism Carry Capacity.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2):pp.295-311.

74.Larry Dwyer,Peter Forsyth and Prasada Rao,The price Competitive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A Comparison of 19 Destinations.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pp.9-22.

75.Tanja Mihalic,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A Tourist Destination a Factor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pp.65-78.

76.Frank,M.G. and Robert,G.,Integrated Quality Management for Tourist Destinations:a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Achieving Competitiveness.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pp.79-88.

77.Arturo Melián-González and Juan Manuel García-Falcón,Competitive Potential of Tourism in Destinations.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2003,3:pp.720-741.

78.Enright,M.J.,Newton,J.,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a Quantitative Approach.Tourism Management,2004,25:pp.777-788.

79.Tazim B.Jsmal,Donald Getz,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pp.186-204.